- 2022-08-09 发布 |
- 37.5 KB |
- 36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1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区域经济学 3、区域开发 4、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 6、区域经济增长 7、区域经济开发 8、区域经济发展 9、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 10、地区主导产业 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6、\n三次产业如何划分? 7、一个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应注意解决哪些问题? 8、一个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应注意哪些因素? 9、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如何防止资源性衰退? 三、辨析题 1、区域开发就是区域经济发展。 2、廖什认为工业布局的原则是实现最大收益和成本最低。 3、区域开发主要是工业开发。 4、在区域经济中,重工业越多越好。 四、论述题 1、试分析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 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的现状,谈谈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 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n名词解释 1、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即它是以特定的地理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3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4、自然资源:人在自然介质中可以认识、可以萃取的、可以利用的一切要素及其集合体,包含这些要素互相作用的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只要他们在生命建造、生命维持、生命延续中不可缺少;只要他们在经济系统种构成必须的投入并产生积极效应;只要它们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带来合理的福祉、愉悦和文明,其称之为自然资源。 5、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6、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7、区域经济开发:是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它是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具有更大使用价值的应用理论。 8、区域经济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设或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9、\n地区生产产业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的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10、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成、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二、简答题 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工业区位论是德国学者韦伯在对工业布局问题研究基础上建立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2、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有哪些? 区域发展与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关系。资源是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基本要素,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及时空组合特征则是决定区域发展方向,选择区域发展模式的主要依据之一。因此,综合利用区域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各区域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等差异的存在,因此在资源利用上存在着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型、社会资源型、综合型、资源缺乏型等四大类。\n纯自然资源型是当前区域发展模式之一,该区域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动力和基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的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础的产业,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业,从而使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高较大幅度的提高。这种发展模式是四种区域发展模式中最理想的模式。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的自然资源利用模式,该模式区域自然资源不足,发展主要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缺乏型区域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缺乏大规模利用和开发的自然资源,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资源稀缺。 4、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知识经济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经济,它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有别于劳动力经济发展阶段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时期。在知识经济时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充分有效利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知识经济时期,人是知识、经济动作的核心与目的,同时人又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因此,人在知识经济化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是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焦点。 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化举足轻重的加速动力,对于知识经济化起着动力加速的作用,由于人的需求,人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画相辅相成,因此,人类社会、人类群体与知识经济化相互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互动关系。 人在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不仅是知识经济化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经济化的创造者,人不仅是知识经济化的中介和凝聚,更是知识经济化发展的无穷动力。人在经济中,不仅迅猛的创造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还迅速地创造人自身。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5、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和旁侧关联效应。 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是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旁侧关联效应是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6、三次产业如何划分? 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而言分四个层次,即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等。 7、一个地区主导产业发展应注意解决哪些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作准备。 8、一个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应注意哪些因素? 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期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为此,应该考虑如下因素: 第一: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第二:根据产业发展的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主导产业要在科技创新期和发展期的产业中选择,其中处于科研创新时期的产业可以作为潜在主导产业来加以培育。 第三: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主导产业应该是具有高收入弹性的产业,从而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该主导产业能够拥有不断扩大的市场。 9、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如何防止资源性衰退? 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 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加强与发达地区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三、辨析题 1、区域开发就是区域经济发展。 错。 2、廖什认为工业布局的原则是实现最大收益和成本最低。 错。 3、区域开发主要是工业开发。 错。 4、在区域经济中,重工业越多越好。 错。 四、论述题 1、试分析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 第一,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放主体,改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一旦开发主体不存在了,该开发活动也就不能继续,或者只能由另一个主题来执行;区域经济发展则是一个有很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持续不断的客观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主体都难以完全主宰发展的过程,单一主体消亡了,发展的过程仍然在继续。第二,区域开发是对未被利用的、或未被充分有效利用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或者进行更为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而发展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第三,区域开发具有时效性,任何区域经济开发活动都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进行,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区域开发共同组成区域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区域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的现状,谈谈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人口众多的资源大国,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对中国本身,而且对全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物品种繁多,资源类型丰富,其绝对量在世界各项资源中名列前茅。但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却日益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基数,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取向负荷极限;二是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三是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四是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n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预定目标,必须有完善的政策措施与之配套。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二是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评价体系;三是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四是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资源合理利用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有哪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二是起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四是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五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课时分配表 第一章\n经济区域的一般特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从整体上认识区域经济学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并能较为明确地区分区域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差异。同时,从区域经济的载体——经济区域着手,认真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了解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主要流派。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及特征,区分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划的关系,认识我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及其发展历程,把握我国经济区域未来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区域、经济区划、经济区域等概念的掌握; 理论:对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认识; 应用: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我国经济区域的特点,我国经济区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真正掌握; 2.对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全理解; 3.对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的深刻把握; 4.对我国经济区域形成的背景、历程、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n述 1.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开发与规划;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 3.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4.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区域发展理论;区际关系理论; 区域政策理论。 5.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 区域管理学派。 第二节经济区域 1.区域:泛指地球表面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 2.经济区域:是指便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它具有组织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能力,常由一个以上以高级循环占重要比重的中心城市、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以及广大的农村组成。 3.走出“经济区划”思想的局限 4.对“经济区域”研究的概括分析 经济区域的特征:必须具备经济功能;必须具备行政功能;必须具备一定的地域结构;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区域内部经济流。 第三节\n我国的经济区域 1.我国行政区域的客观基础 2.我国条件下省级行政经济区的历史必然 3.我国省级经济区域存在的客观基础:地域规模与资源供给;经济功能;经济管理的功能,包括财权、经济事权和人事权等;经济核心地; 网络与经济流。 4.我国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经济财富的运作与省级经济区; 经济财富的功能与省区产业结构的形成;省级经济区的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第四节\n我国省级经济区形式的未来发展 1.我国省级经济区形成发展的历史局限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经济区形式的未来变化:省级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省区边界的模糊趋势;经济核心地系统的发展与省级区形式的演变;经济条带系统的发展与省级区形式的演变。 五、主要参考书 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3.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第二章\n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的三大基本理论,即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产业集聚理论,并熟悉三大理论在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后面各章从事区域分析和区域开发与规划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要求:了解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和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主要流派和主要思想。掌握三大理论的基本内涵,弄清三大理论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通过三大理论的学习,理解我国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劳动地域分工、比较优势、经济增长周期、增长极、乘数原理、技术创新、产业集聚、集聚经济、网络化组织结构、新产业区、开发区及生态产业群落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的基础与测度;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产业组织演化规律;新产业区的形成与发展 应用: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经济增长波动与区域周期;新产业区的形成与我国“开发区”的实践 教学难点 1.对三大理论的理论“精髓”的真正掌握; 2.从众多理论流派的介绍中把握住经济区域形成与发展的“主线”; 3.正确运用三大理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1.分工的概念:自然分工:是指在早期的原始氏族社会阶段,人类以 性别、年龄等为基础的原始分工;社会分工:是指人类社会于自然分工之后以产品或商品交换为基础的分工;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人类经济活动按照地域进行的分工,即是各个地域依据各自的条件与优势,着重发展有利的产业部门,并与其他地域进行产品的交换,输出剩余产品,进口所需产品,这种一个地区为另一个地区生产产品并通过交换活动互相满足所需的现象,即是劳动地域分工。 2.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艾萨德的要素替代理论;波斯勒的技术差距理论。 3.\n地域分工的客观基础:要素的空间不平衡分布是地域分工的必要条件;劳动地域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其经济利益。 4.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扶持幼小产业理论;协议分工学说;新比较优势理论。 5.劳动地域分工程度的测度 6.分工与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分工与区域市场;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分工的“不平等”与区域发展问题。 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1.区域经济的周期波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考察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增长周期理论 2.区域经济增长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 外部环境 3.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区域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原理;乘数原理和加速原理 4.\n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我国学者提出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5.区域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经济增长波动周期 6.经济增长波动与区域周期:技术创新与区域周期;技术扩散与区域成长 第三节区域产业集聚理论 1.集聚机制:区位指向;产业联系 2.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来源的“区位论”解释;增长极机制与集聚经济;规模报酬递增与集聚经济;交易成本节约与集聚经济 3.\n分工深化与产业组织演化:福特制生产方式与企业组织;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组织演进;产业组织形式的新发展 4.企业网络的空间结构:企业组织形态的网络结构;本地化网络与全球化网络 5.产业区与新产业区:产业区是指专业化集聚的特定地区;新产业区是弹性生产体系对应的产业空间形式,是中小企业在弹性专业化基础上实现的集聚。 6.规划产业区:苏联“地域生产综合体”;艾萨德的“产业综合体”; 我国的“开发区”;生态产业群落 五、主要参考书 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第三章\n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分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弄清区域资源和地理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掌握分析区域资源基础及组合状况的基本方法,善于运用区域资源组合与地理环境约束的相关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及我国区域产业配置类型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与开发”等内容奠定基础。 要求:了解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资源观的演化及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异同。掌握现代区域资源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学会定性和定量分析资源地域组合的基本方法,弄清资源地域组合的优劣对区域产业配置的影响,深刻把握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的制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区域资源、区位、区位资源、创新、资源地域组合、区域的资源短缺和区域环境承载力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资源特征及其类型,资源地域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资源地域组合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应用:我国的资源短缺与浪费;我国的资源地域组合与产业配置类型 教学难点 1.准确理解“区域资源”的概念与范畴; 2.正确掌握和运用资源地域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3.学会理性而全面地分析区域资源与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善于运用相关理论科学分析资源地域组合与我国产业配置类型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类资源观的历史演变 1.资源:传统意义的资源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对人类有用的物质。区域经济学中的资源则是指由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制度资源等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子资源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了所有支撑社会发展的价值要素。 2.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与资源的开发利用:采集渔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阶段 第二节资源地域组合与区域发展 1.\n区域资源的一般特征:有用性;稀缺性;多用途性和可替代性;地域性;整体性及综合性 2.区域资源的类型:区位资源;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经济资源:①人口与劳动力资源;②资本资源;③技术进步;④创新;⑤制度结构与制度安排。 3.资源地域组合的定性与定量分析:资源地域组合分析的原则;自然资源的定量分析;经济资源的定量分析;社会资源的确定与衡量; 资源替代与资源互补。 4.区域的资源短缺:资源短缺:①概念:所谓区域的资源短缺是指由于资源在部门间或地区间非均衡配置引起的经济现象,是在资源配置不均衡时,引起的某些资源严重供不应求进而导致一部分地区或产业部门因某些资源不足而停工、停产待料的现象。②性质;③资源短缺与资源空间配置。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我国的资源短缺与浪费 5.我国的资源地域组合与产业配置类型:加工类型区;加工主导类型区;资源主导类型区;资源加工混合类型区 第三节区域资源与环境约束 1.资源向要素的转换及其约束:资源转换的一般过程;资源转换中的约束 2.区域资源流动:区域资源流动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资源流动的障碍:①自然条件的制约;②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③流动载体的阻碍;④行政区划的限制;⑤体制、政策、法律等阻挠正常的物质流动。资源流动的方向:①\n自然资源向经济资源要素的状态转换或空间位移;②人力资源的流动具有收入指向、成就指向;③资本资源的流动具有经济指向,以信息为载体,引起感应运动和对应流 3.环境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约束:地理环境的约束作用;区域 环境“承载力”的约束 区域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系统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区域环境资源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五、主要参考书 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马中.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敦富,孙久文,胡铁成等.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 第四章\n区域结构分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和物质循环结构的概念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理论,树立“结构”乃区域经济发展的“指示器”的观念,通过结构分析,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要求:对于区域产业结构问题,要求学生了解产业划分的标准及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规律,精通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弄清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对于区域地域空间结构问题,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地域空间结构的意义与现实根据,掌握地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分析我国省级经济区的地域空间结构特征;对于区域物质循环结构问题,要求学生弄清产业结构与物质效率的关系,掌握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正确把握区域物质循环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了解我国工业结构的物质效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产业、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水平分工、区域垂直分工、主导产业、资源的层次、产品生命周期、区域生命周期、区域经济的内生发 展、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区域就业结构、区域地域结构、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区域分工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关系,区域产业结构的生命周期,区域地域结构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与物质效率的关系,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循环经济与区域物质循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应用:我国产业结构分析,我国省区经济发展的地域结构分析,我国工业结构的物质效率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地域空间结构和区域物质循环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弄清我国省级经济区产业结构、地域结构和物质循环结构形成、演变和发展的“主线”; 3.全面认识区域经济学中地域结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 4.科学掌握循环经济理论 5.对就业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的正确理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的划分、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 2.从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到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 3.\n区域间水平分工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综合条件下产业结构的特点;区域资源优势与区域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区际贸易条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4.区域间垂直分工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对资源等级系统的分析; 不同层次的区域资源供给系统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垂直差异;区际贸易条件下区域产业结构差异中的垂直分工内涵 5.区域产业结构的生命周期:从产品生命周期到区域生命周期;区域生命周期演变的资源、条件分析;区际贸易条件下区域生命周期的阶段 传递 6.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普遍的复杂化与高级化趋向:①区域经济发展的两种方式与产业结构的复杂化;②内生发展、外部推动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区域之间的分工与竞争:①区域分工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②区域竞争机制下的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与区域就业问题:①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②扩大就业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及解决出路。 第二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 1.区域经济学地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意义和根据:区域经济学地域结构研究的意义;地域结构研究的现实根据:①我国经济区发展实践中的地域结构因素;②我国省级区发展障碍中的地域结构因素;③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中的地域结构因素。 2.\n区域经济学地域结构研究的基本内容:关于地域分布类型;关于经济地域格局;关于地理关联;关于地域结构的演变过程;关于地域结构功能的判断。 3.我国省区经济发展地域格局的发育状况:面形区发育的主要特征; 点形格局发育的主要特征;网状格局的发育。 4.我国省区经济地域分布类型:平原型;山地型;界面型 5.我国省级经济区地域结构中的地理关联:物流与结构关系中的地理关联;省区内的地域分工;省区地域结构的发展关联 6.我国省区经济地域结构的几种发展模式:省会城市带动模式;开发区带动模式;商贸城镇带动模式;城市群带动模式;网络带动模式 7.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多种发展模式共存、区域发展战略的决定 第三节区域物质循环结构 1.产业结构与物质效率的关系——资源-环境的库兹涅茨曲线 2.我国工业结构的物质效率:我国的工业结构变化;“重化型”结构的物质效率;物质效率的地区结构 3.物质效率的评价方法:评价对象与范围;主要指标及其解释 4.循环经济与区域物质循环系统:物质效率目标与循环经济;区域物质循环系统:①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施乐公司的模式;②\n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卡伦堡模式;③企业物质循环网络及其区域实现方式 5.区域物质循环理论研究与实践性课题: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物质循环结构研究;区域网络联系的开发与研究;区域产业结构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耦合机理研究;区域软环境建设与循环型经济发展的相关课题 五、主要参考书 1.陈才.区域经济地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毕世杰.发展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第五章\n区域关系分析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区际关系存在的现实性和重要性,掌握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和区际物流的基本原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区际关系观,推动区际关系的协调发展。 要求:了解生产要素区际流动所产生的主要效应,认识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主要方式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弄清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搞清区域间网络系统的构成原理,掌握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区际关系的主要模式、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等内容,找到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区际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扩散效应、回波效应、规模效应、拥挤效应、二元结构、区际贸易、区域信息网络系统、封闭式区际关系、掠夺式区际关系、转嫁式区际关系、互补式区际关系、区域竞争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劳动力流动、资本流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区域间网络系统的构成;区域关系的基本理论;区际关系模式;区域竞争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应用:我国劳动力的区际流动;我国的区际物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区 际关系的协调 教学难点 1.\n正确认识区际生产要素的流动、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2.全面把握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3.正确理解区域竞争的本质; 4.科学探索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协调我国区际关系的途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 1.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效应:扩散效应与回波效应;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2.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方式及意义:流动方式:①对流;②传导;③辐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①区际要素流动产生组合效应;②区际要素流动使得具有比较优势的要素可以超越本地的市场,进一步以广大的区际市场为对象从事生产;③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得到本区域稀缺的资源;④区际要素的流动强化了区域的比较优势 3.\n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劳动力流动的分类与方式;劳动力区际流动的原因;我国劳动力的区际流动 4.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资本流动的分类与流动方式;资本流动的原因;战后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5.技术进步和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技术流动的特殊性和主要形式; 技术流动的主要原因;技术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区际物流与网络系统 1.区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与区别;区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区际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物流的特点;我国的区际物流:①我国区际物流的基本流向和主要品类;②我国六大经济协作区区际与区内物流格局 3.区域间网络系统的构成:交通运输网络;运网系统组成及其特点;区域信息网络系统 第三节区际关系的协调与发展 1.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区域相互依赖理论;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①绝对成本学说;②比较成本学说;③赫克歇尔-俄林定理;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地域分工理论;⑤动态比较优势原理。核心区对边缘区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2.区际关系模式:封闭式区际关系;掠夺式区际关系;转嫁式区际关系;互补式区际关系。 3.区域竞争:概念:区域竞争是指一个区域由一个或多个利益主体代表通过区域经济活动与其它区域为获取非任何区域都能得到的,影响区域共同利益的对象而展开的角逐与较量。区域竞争的特征:①区域间竞争主体的非单一性;②区域竞争的不完全性;③区域竞争既包括市场竞争,又包括非市场竞争;④\n区域竞争是动态的跨区域竞争;⑤区域竞争是区内竞争的延伸与扩展。 4.区域经济合作 5.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区际关系的协调:国际区际间的协调:①与发达国家关系的协调;②与邻边国家关系的协调。国内区际关系的协调:①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关系的协调;②流域间区际关系的协调;③行政区间区际关系的协调。 五、主要参考书 1.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陈计旺.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黄宗捷.网络经济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7.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第六章\n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及其性质,充分认识编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掌握三种不同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和乡镇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主要内容、编制方法、编制步骤和成果形式等基本知识,运用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要求:掌握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和层次结构,了解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的组织及工作步骤,弄清发展战略文献编写的主要内容;严格区分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本身发展战略在组成要素方面的差别,了解城市本身发展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及其基本原则;在了解制定乡村发展战略和进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乡村发展战略和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措施、城市发展战略、首位城市、城市经济区、城市形象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层次;发展战略文献的构成;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城市本身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乡村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基本特征;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 应用: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意义及建设标准 教学难点 1.全面掌握综合经济区发展战略的组成要素及其层次结构; 2.如何编写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文献; 3.严格区分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本身发展战略的异同; 4.正确理解乡村发展战略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战略 1.发展战略的组成: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 战略布局;战略步骤;战略措施 2.发展战略的层次:总体发展战略;部门发展战略;“地区”发展战略 3.制定战略的组织——战略委员会的组成、结构及组织:组成:①领导;②干部;③专家。结构:①部门结构;②知识结构;③权力结构。组织:①调查部门;②方案设计部门;③组织论证部门;④专家咨询委员会。 4.制定战略的步骤:准备阶段;调查分析阶段;综合研究阶段;论证完善阶段;跟踪研究、反馈调整阶段 5.发展战略文献的编制:主体文献;辅佐文献;附录文献:①基础资料;②战略提要;③\n战略形成纪要。 第二节城市发展战略 1.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内城市发展和城市本身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的谋划,包括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目标、重点、布局、步骤以及对策的决策。 2.区域内城市发展战略:区域城市化;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①城市首位律;②城市金字塔;③位序—规模法则。区域城市职能结构;区域城市布局;城市经济区 3.城市本身发展战略: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①市场意识;②弹性意识;③超前意识;④区域意识。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①可持续发展原则;②以人为本原则;③技术进步原则;④因地制宜原则。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①城市性质定位;②确定城、郊关系;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④保护城市生态环境;⑤注重城市形象塑造。 第三节乡镇发展战略 1.制定乡村发展战略的意义和依据:制定乡村发展战略的意义;制定乡村发展战略的依据: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②人口状况;③社会经济情况;④生态环境。 2.乡村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以改善乡村居民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基本的战略任务;发展市场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基本战略对策;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是振兴乡村的另一基本战略对策;乡村居民点的合理布局是乡村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3.\n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有助于促进乡村的城市化;有助于促进乡村工业化;有助于促进乡村现代化。 4.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标准 5.制定小城镇发展战略的注意事项:在小城镇发展战略中应处理好城镇同乡村的关系及城镇与城市的关系;在小城镇发展战略中必须严格保护环境;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以科技为先导,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 做好小城镇的规划。 五、主要参考书 1.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许学强等.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李成勋.经济发展战略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4.叶大根.乡村发展规划.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冯之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7.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第七章\n区域规划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其必要性,掌握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工作程序,积极指导区域开发实践。 要求:牢记区域规划的基本内涵,了解中外区域规划的历史发展,认清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主要特点,掌握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学会区域规划的基本方法,知晓区域规划的一般工作程序和步骤。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区域规划、城镇体系、基础设施、土地利用、容积率、土地利用集约度、土地利用分区、区域环境规划、功能区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区域规划的主要方法;区域规划的程序和步骤 应用: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的主要内容; 2.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 3.\n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4.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 5.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规划的发展 1.区域规划是指对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是在科学认识区域系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地域空间角度出发,综合协调区域内经济、资源、环境与社会等要素的关系,以谋求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系统,对区域中长期发展作出部署。 2.区域规划的历史发展:古代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现代区域规划思想的产生;国外的区域规划 3.我国区域规划工作的特点: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区域规划体系;规划理论与规划内容不断与国际社会接轨;规划手段与方法不断革新。 第二节区域规划的内容 1.区域产业规划与布局:第一次产业规划与布局:①区域农业规划布局;②采矿业生产布局。第二次产业规划与布局:①原材料工业的规划布局;②加工制造业的规划布局;③高新技术产业规划与布局。第三次产业规划与布局 2.\n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镇体系的概念;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 3.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基础设施的内涵和意义;区域交通运输规划;区域水利设施规划;区域电力规划;区域电信规划 4.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评价;土地利用供求分析;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析;土地资源整治与保护 5.区域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环境特征与环境规划要求;区域环境整治与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区域环境整治与保护规划实施的措施与条件。 第三节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1.区域规划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传统综合法;比较与评价法;数学模拟法 2.区域规划的程序:规划准备工作;规划工作步骤:①区域发展的现状调查与资料收集;②确定区域发展目标;③区域发展的课题与对策研究;④规划方案设计;⑤规划方案评估;⑥\n报批定案与实施阶段 五、主要参考书 1.崔功豪等.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吴殿廷.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家清.旅游开发与规划.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李悦.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 7.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八章\n区域开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区域开发的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并按照产业部门的不同,从区域种植业、畜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等方面,将区域开发的目标、任务和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及落实,掌握区域开发的基本规律和理论原理,指导我国区域开发的实践。 要求:从种植业、畜牧业、工业、第三产业四个方面,了解我国区域开发的主要形势,掌握区域开发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懂得区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和工作步骤,并能灵活自如地将有关区域开发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不同区域的开发实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三农”问题、制造业、知识经济、知识产业、高技术产业、生态旅游、物流、自由经济贸易区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农业开发的基本问题和主要领域;区域肉用畜牧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区域汽车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开发的内容及程序;区域旅游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开发的内容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应用:我国的农业、农村人口问题;我国现有畜牧业的主要类型;我国工业经济开发的形势;我国第三产业中主要行业的开发形势;区域开发战略理论在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的应用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区域开发的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 2.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区域开发按照产业部门的不同进行细化和落实; 3.全面把握我国区域开发的基本形势和发展趋势; 4.将区域开发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不同区域的开发实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农业的开发 1.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意义: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我国农业、农村人口问题;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部门;我国的“三农”问题 2.农业开发的基本问题:农业技术的进步:①品种的改良;②水利建设;③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生产关系的发展 3.农业开发:对宏观形势的分析:①我国的粮食安全;②\n国民经济形势。农业开发的几个主要领域:①退耕还林,退耕还草;②绿色产品项目;③规模农业项目;④产品增值项目;⑤农业生产的地区性调整。 第二节区域畜牧业的开发 1.畜牧业的历史发展 2.我国现有的畜牧业类型:传统畜牧业;现代畜牧业——商品畜牧业 3.区域畜牧业的开发——肉用畜牧业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相关地区——市场分布分析;国内外相关地区的市场需求分析:①居民食物构成及消费偏好分析;②居民需求分析;投资回报分析:①销售额目标;②开发所需的各项投入分析;③回报分析。 第三节工业的开发 1.工业的一般知识:工业产品;制造业的部门分类;我国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分类 2.\n我国工业经济开发的形势:发展方式的转变;买方市场问题; 国家的产业政策;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的竞争 3.汽车工业的开发:汽车工业作为区域支柱产业的作用;汽车工业分布的区域性;汽车工业开发的可能模式;汽车工业开发的技术模式; 我国汽车工业中中小企业现象分析 4.区域知识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开发:知识经济;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地区开发 第四节区域第三产业的开发 1.旅游业:旅游业是我国地区开发的重点产业;旅游业的开发; 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 2.金融业与区域金融问题:金融市场;区域金融功能;金融机构与区域金融产业;区域金融;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 3.交通运输业和物流业的开发:交通运输业;区域交通运输业的开发;物流业与区域物流业的开发 第五节区域产业开发的实证研究 1.关于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的研究; 2.\n对边境城市产业结构——绥芬河边境自由经济贸易区的研究; 3.交通运输业项目的开发与区域环境影响研究——图们江地区交通走廊建设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研究; 4.吉林省长白山旅游业的开发与生态环境 五、主要参考书 1.翟虎渠.农业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4.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5.陈传康.区域综合开发的理论与案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6.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第九章\n区域政策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政策的基本问题,认识其制定的目 标和发挥作用的手段,掌握其效应评价的方法,树立起区域政策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核心和政府有效调控区域经济问题的基本途径的观念,积极运用区域政策工具干预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要求:深刻认识区域政策的含义、特征、形成过程、目标体系和政策手段,了解区域政策效应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并通过借鉴和比较西方区域政策的发展,掌握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规律和发展方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区域政策、区域财政政策、区域金融政策、区域投资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法律政策、区域政策效应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政策的含义、特点及形成过程;区域政策的目标体系;区域政策的主要手段;区域政策效应的基本含义、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应用:国外区域政策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中外区域政策的比较 教学难点 1.对区域政策的含义、特点、目标和手段的真正掌握; 2.对区域政策效应的科学合理评价; 3.通过借鉴西方区域政策的经验和教训,认识我国区域政策演变的规律;通过中外区域政策的比较,把握准我国区域政策发展变化的趋势。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学生演讲、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n区域政策的基本问题 1.区域政策的含义:区域政策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旨在改善一国范围或管辖范围内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解决区域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所有公共干预行为。它有三方面的含义:区域政策的实质是政府干预;区域政策的主体是国家或地方政策;区域政策属宏观经济范畴。区域政策可分为三个层次,即超国家层次、国家层次和亚国家层次。 2.区域政策的特点:有限性;系统性;阶段性。 3.区域政策的形成:区域政策形成的客观基础;区域政策的形成背景;区域政策的产生。 第二节区域政策的目标和手段 1.区域政策的总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的最大化。 2.区域政策的子目标由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和政治目标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动态的,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目标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目标上升为主导地位;在经济发达阶段,生态目标和政治目标占主导地位。 3.区域政策手段:区域财政政策手段;区域金融政策手段;区域投资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区域法律政策手段 第三节区域政策效应及其评价 1.区域政策效应的基本含义:区域政策效应主要是区域政策的成本与区域政策效益的比较,当然也包括其它一些社会、生态和政治目标。 2.区域政策效应评价程序:问题分析;区域政策目标的确定;区域政策手段设计;事前评价;区域政策方案的选择与实施;事后评价。 3.区域政策效应的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间接评价法、部分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等。 第四节\n国内外区域政策的实践 1.国外区域政策的经验和教训:英国的区域政策;美国的区域政策; 日本的区域政策;德国的区域政策;前苏联的区域政策。 2.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前的均衡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向优势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发展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重心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均衡政策。 3.中外区域政策的比较:关于问题区域的界定;区域政策目标的比较;区域政策手段的异同。 五、主要参考书 1.朱明春.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朱东平.经济政策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3.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 4.张敦富.区域经济开发研究.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安虎森,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第十章\n区域管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区域管理的一般原理,了解区域管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我国区域管理的体制,充分认识到区域管理作为政府干预区域经济的一种手段,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归宿和落脚点,并构成了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求:全面掌握区域管理的一般原理,包括区域管理的含义、主体、内容、手段和体制等;了解国外和我国区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区域管理内涵的发展——区域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弄清我国区域管理的基本框架;促进我国区域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概念:包括对区域管理、区域综合管理、区域调控与监督、区域管理体制、区域资源一体化管理等基本概念的掌握 理论:区域管理的含义、主体、内容、手段和体制;区域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含义、内容和宏观调控 应用:我国区域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能;国内外区域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区域管理的基本框架及管理制度的完善 教学难点 1.对区域管理的含义、主体、内容、手段和体制的真正掌握; 2.\n对可持续发展目标下区域管理内涵的发展——区域资源一体化管理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3.对我国区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及我国区域管理的基本框架的清醒认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授、学生中心发言、多媒体演示、课堂讨论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区域管理的一般原理 1.区域管理的基本含义:区域管理的层次;区域管理的目标;区域管理的特征:①区域性与独立性;②综合性与交叉性;③灵活性与多样性。 2.区域管理的主体:区域管理的多级控制系统;区域管理主体的职能;我国区域管理的主体及其职能。 3.区域管理的内容:区域的划分;区域综合管理;区域调控与监督。 4.区域管理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5.区域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区域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各级区域管理机构权力的划分。 第二节\n区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1.国外区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2.我国区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3.区域资源一体化管理:区域资源一体化管理的基本含义;资源一体化管理中的社区参与;资源一体化管理中的网络开发;资源一体化管理中的宏观调控:①一体化的政策架构;②引导规则;③激励机制;④发挥金融工具的效力。 第三节\n我国区域管理的基本框架 1.我国中央——地方权限的划分; 2.我国经济区域的组织形式:行政区;沿海与内地;结合地区性国土规划,划分多种多样经济区;三大经济地带; 3.我国区域管理制度的完善。 五、主要参考书 1.林涛.国民经济区域调控——中心城市调控模式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凯.管理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李华,刘瑞.国民经济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丁四保,王荣成,李秀敏等.区域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安虎森,郝寿义.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简答 六、简答: 1.“数字城市”具有哪些重要功能? 答:发展经济功能,即促进城市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强化服务功能,即为市民营造舒适优美的生活条件和提供全方位服务。改进管理功能,即以高科技手段为主进行管理并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科学规划功能,即根据城市发展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依法治市功能,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即综合利用各种城市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答:综合化和分化。 3.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综合化和分化 综合与分化是现代科学分展的两大趋势。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是全方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很难用单一学科的理论进行全面解释,更不可能用单一学科理论提出的对策来解决所有的问题。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每一种学科、每一种理论又都在不断深化、细化,在具体解决某个单一问题、单一问题的某一个侧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甚至是无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科学在发展中综合和分化并存的这种特性区域经济学也是一样的。 4.\n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将呈哪些重要特点? 答:在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21世纪世界经济将呈现如下特点: 经济全球化构成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世界。主要表现在:各国纷纷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政策;各国都把世界市场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国际间资本流动加速;国际生产体系逐步形成,全球性联系越来越密切;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全球化;全球性国际问题日益增多。总之。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区域经济集团将遍及全球,跨区域多边合作由“松散型”向“深层次联合”发展;区域经济集团仍以发展水平和程度相近的国家为主,南北型区域性集团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区域一体化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相辅相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 发达国家仍将在世界经济中居于优势地位,同时,恐怖主义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威胁。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将日益增大,但两极化趋势仍然存在,一些不发达国家增长前景暗淡,处境艰难,有些国家绝对贫困人口仍将增加。 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课题和共同战略。 5.\n21世纪中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是什么? 答:1、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2、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4、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5、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域分工和合作格局,共同开发优势资源,共同建立区域市场。6、综合运用各种调节手段,包括计划、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以保证和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 6.编制规划方案的方法 概括地讲,编制规划方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综合平衡法;区域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7.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企业的经济效益;地区产业结构;社会效益 8.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有哪些? 答:燃料、动力指向;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无固定指向;高科技指向。 9.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1)自然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自然环境;自然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人口和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3)科技因素对产生区位选择的影响 10.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与类型有哪些? 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的作用下,产业布局所反映出某种特点的倾向.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燃料,动力指向;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无固定指向;高科技指向 11.\n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无指向性产业增多;据畸形布局指向的出现。 12.产业政策的内容。①产业结构政策。即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揭示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过程,并按照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保证产业结构顺利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它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供给结构,从而协调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的矛盾。调整产业结构包括:根据本国的资源、资金、技术力量等情况和经济发展的要求,选择和确定一定时期的主导产业部门,以此带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来协调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政策在市场机制充分作用的基础上发挥作用。②产业组织政策。即通过选择高效益的、能使资源有效使用、合理 配置的产业组织形式,保证供给的有效增加,使供求总量的矛盾得以协调的政策。实施这一政策可以实现产业组织合理化,为形成有效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创造条件。这一政策是产业结构政策必不可少的配套政策。③产业布局政策。即产业空间配置格局的政策。这一政策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生产的相对集中所引起的“积聚效益”,尽可能缩小由于各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密度和产业结构不同所引起的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13.\n阐述并解释中国核心区与外围区变化的基本格局。 核心区与外围区是反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层面。如果说经济重心推移是反映全国经济发展空间平衡点的变化,那么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变化则更加具体地说明哪些地区在支撑着全国经济的增长,哪些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滞后了。 核心区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外围区则是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14.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基本内容 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退净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理和城市的 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规模化和机具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机具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 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城市文明对乡村人口的拉动要以城市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从而使得他们在城市能够赢得基本的生活空间为前提。 15.\n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 与其他任何社会经济活动一样,城市化过程也有着自己的基本规律。 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城市的阶段性规律 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16.城市化规律包括哪些内容? 答: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的经过若干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性运动轨迹。 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17.城市现代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具有高度发达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发达的市场体系;具有高度发达的交通、信息体系;具有高度发达的科教体系;具有各种完善的服务功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文化品位; 具有比较坚实的民主基础和法治意识;具有比较完善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体系。 18.\n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经济综合体。一个国家或地区,它的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以及政治管理、司法机构和设施,主要集中在各种类型和等级的城市里,城市往往是具有不同结构的经济综合体,同时又是它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城市具有强大的集聚效应。城市的集聚效应表现在许多方面:一、众多企业能共同使用多种公用设施;二、可以有条件建立高水平的专业科研机构;三、可以形成重要的专业科技情报、生产与销售情报的传播中心; 四、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五、可以组织多企业联合购进原材料,联合组织原料与产品的运输;六、可以减少各家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等。 城市繁荣能够带动和促进农村繁荣。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村繁荣有赖于城市繁荣,农业发展有赖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农民富裕必须减少农民,同时有赖于城镇居民更快、更多地富裕起来。 19.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在顺序—规范分布的城镇体系中,城市的规模越大,城市的个数越少。从个数的分布看,随着规模的减小,个数越来越多,个数的排列如同金字塔,首位城市在塔尖,众多的建制镇是塔基。因此,又称城市金字塔,或者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双中心型城镇体系。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的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之为双中心型城镇体系。在双中心型城镇体系中,两个最大的城市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网络型。 20.处于成长阶段的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应注意什么问题。\n答:处于成长阶段的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进一步巩固、扩大优势产业部门;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前向、后向、侧向的关联产业,形成结构效益良好的产业系列;不断培植区内新的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以增加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沿主干开发轴线培植新的增长极,以增加“区域储配”为目的,促 进区域经济向纵向发展。 21.从经济支持角度来看,要推动城市化,必须使工业化具备哪些条件?答: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及世界城市化历程告诉我们: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从吸纳劳动力能力的角度看,在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着轻工业—重工业—的三产业的轨迹。 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这是实现城市化的前提条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22.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 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区域管理学派。 23.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目标;开发自然资源;完善经济运行机制;调节各种经济活动;做好扶贫工作。 24.地方政府做好扶贫工作的途径有哪些? 答:正确使用扶贫资金;资助贫困地区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正确分配地方政府的行政性和生活性支出,以此来促进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有计划的组织移民。 25.\n地区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答:把技术创新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保证国有企业的产品结构现代化;不断提高职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26.地区经济环境包含哪些内容? 经济环境是投资环境中最根本的组成要素。它主要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总水平、经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及其变化、经济发展的技术条件、基础设施、市场环境以及财务环境等七个要素。 27.地区形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地域性;继承性;动态性。 28.地区形象塑造的内涵。 答:地区形象的内涵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 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形象的扩大和延伸; 地区形象塑造是区内与区外关系的集中反映; 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反映。 29.地区形象塑造的原则有哪些? 答:以地区发展战略为基础的原则;地域性特点与现代化风格相结合的原则;区内外公众最大认同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30.\n地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31.地区形象塑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区域定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设计、地区意识的确立、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 32.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应考虑的条件。 答: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这个地区经济发展。 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33.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企业的合理规模和地域的合理规模。 34.地域合理规模的评级标准是什么? 答:企业的经济效应是否最好;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35.\n电网的优势有何表现? 电网是指由多个电站共同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的网络。与单个电站发电、送电相比,电网的优势和作用在于: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发挥水火电性能互补的特性,减少检修和事故备用装机,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可充分利用各地区的时间差和负荷特性差,减少尖峰负荷,获取错峰效益;大电网可实现跨流域调节电能的生产和供应,利用各流域径流丰枯不同步的变化,相互调剂,弥补枯季之不足,这样可以提高综合出电能力。电网越大,电网的经济效益就越明显。 36.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数极量的增长,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发展轴同样存着着聚集和扩散效应,而且效应的强度更强,对周边的影响更大。发展轴在不断地丰富之后,力量更强大,最后将成为一条发展地带。发展带是发展轴的成长结果及其演化的最后形式。 37.非均衡增长理论的连锁效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和旁侧关联效应。 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后向关联效应是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是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38.\n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答:要求靠近市场;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要求优良的技术设施;要求具有完整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要求该地区具有创新精神的城市气氛;要求聚集性;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39.根据测度城市考虑指标的不同,可以将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确定的标准分为哪几类 根据人口集聚的规模来确定;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来确定; 根据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口结构来确定;根据行政级别来确定;根据城镇的特征来确定。 40.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 要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使工业具备如下条件。条件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条件二,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条件三,规模化与专业化的充分发展。条件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41.工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工业区位论是德国学者韦伯在对工业布局问题研究基础上建立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42.\n古典区位理论都包括哪些内容?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首先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他认为,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虑进来,容易腐烂、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生产要安排在中心城市附近;需粗放经营的可安排在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方。受农业区位理论的启发,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于1909年提出了工业区位论,认为工业布局主要受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费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工业部门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由运费造成的。 43.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理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市场区位论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一学派的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品销售问题日益突出,这时在考虑生产成本与运费的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围绕这两个问题,产生了许多市场区位论。 44.国外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对我国有哪些启示?答:欧盟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转移支付政策。基础设施政策。财政贴息和投资补助政策。 美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设立专门机构,拥有对各区域进行规划、开发、利用、保护各种资源的权力。因地制宜地确定落后地区的产业政策。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行不同的税制。政府采取各种直接扶持政策。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日本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n重视地区发展立法,逐步形成法律体系。实行规范和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重视地区开发中金融的作用,它在贷款的发放上以促进特定地区的产业发展为直接目的,贷款对象限定于特定地区的企业或法人。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 要积极利用并且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贸易、价格、工资、社会保障等经济杠杆,逐步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纳入法制化轨道。 45.国有企业发展新经济的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当前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宏观层面是解决体制问题,明系产权;从微观层面是搞活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力。新经济的发展是依靠科技进步,知识创新,实现集约化、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国有企业具有发展新经济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拥有发展的智力优势;国有企业具有发展新经济的资本优势;用高新技术改造国有企业的条件渐趋成熟。对区域国有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改变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区域经济学应用的具体行动。 46.\n核心区与外围区划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核心区与外围区是反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层面。如果说经济重心推移是反映全国经济发展空间平衡点的变化,那么核心区与外围区的变化则更加具体地说明哪些地区在支撑着全国经济的增长,哪些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滞后了。 核心区是指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外围区则是指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处于经济技术低梯度上,接受核心区的经济技术辐射而得到发展。 47.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益取决于哪两个方面 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益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服务价格,二是维修和保养状况。 48.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2、区域基础设施结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9.\n简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是通过前后连贯、分阶段发展来实现的,因此,发展战略的目标体系必须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总目标。发展战略总目标,是区域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是区域进行规划、制定五年和年度计划的依据。总目标的确定,将为区域发展树立一个明确的长期的奋斗目标。总目标应当包括下列具体内容。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目标;以社会公平为主的目标。 具体目标。在具体的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一般用下列具体指标来综合反映效益和公平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 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在总目标确定之后,必须确定分阶段、分区域和分产业的发展目标。 50.简答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与内涵? 答: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活动。 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合作主体、合作的对象和合作的效益是区域合作的三要素。 区域合作的主体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和自然人,也可以是地方政府乃至主权国家及国际经济组织,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合作主体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强。 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是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通过商业行为在区际之间发生位移与组合,构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质。 区域经济合作效益表现为企业追求的经济效益和政府追求的社会效益的统一。 51.\n简述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基本内容。 答:城市化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退净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理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规模化和机具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机具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 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城市文明对乡村人口的拉动要以城市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从而使得他们在城市能够赢得基本的生活空间为前提。 52.简述城镇体系的特征。 答: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经济社会联系密切的,具有不同职能、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镇群体。域城镇群相比,城镇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关联性。城镇体系的关联性是指体系内部各城镇之间有着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关联性是城镇体系最重要的特征,是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 整体性。城镇体系的建立,使得各个城镇之间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层次性。城镇体系的层次性包括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两个方面,行政级别层次是指在一个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中,各城市的行政级别不同,最高级别的城市只用一个,第二、第三、第四层次的城镇可能有很多个,低一级的城市要服从于高以及城市的行政领导。规模层次是指每一个城镇 体系都是由多个不同规模的城镇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镇。 53.\n简述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职能。 答: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开发自然资源;完善经济运行机制;调节各种经济活动;做好扶贫工作。 54.简述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 地区形象塑造是建立地区意识的需要。地区形象塑造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地区形象塑造是扩大地区知名度的需要。 55.简述地区形象塑造的内容。 答:区域定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设计、地区意识的确立、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 56.\n简述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答:平衡、不平衡发展战略模式。平衡发展战略模式,由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被应用到区域空间演变而来,寻求区域内、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均衡。不平衡发展战略模式,由赫希曼、斯特里顿等人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被应用到产业部门、区域空间演变而来,主张首先发展那些关联效应比较大的产业部门,以此为动力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从而谋求整个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协调——倾斜发展战略模式,由缪尔达尔等人吸收前两种模式的优点、摒弃其缺点 而形成,也就是把重点论与协同论有机结合起来,把追求发展速度、提高经济效益与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的一种发展战略。 封闭、开放型发展战略模式。封闭型发展战略模式,追求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自我健全和完善,生产和流通体系基本建立在“内循环”运行的基础上,严重扼杀了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动力,应当弃之不用。开放型发展战略模式,与外部经济广泛联系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封闭型发展战略模式具有本质的区别。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内向、外向型发展战略模式。内向型发展战略模式虽与封闭型战略模式很相象,但它并不排斥“外循环”,仍然参加一定的国际分工和交换,实行“进口替代”。外向型发展战略模式,即在充分开放区域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区域外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的战略,以外补内,内外并举。实行“出口导向”。 57.简述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征。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比,基础设施在投资、生产、运营和消费上都有自己的特征。1、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2、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3、基 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4、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 58.\n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特征。 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的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盖度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其特征表现在: 区域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在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谋划区域发展的总体构想,因此,它不同于国家的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带有强烈的区域性特征。 预见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包括狭义的预见性和广义的预见性,狭义的预见性是指制定远景目标时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广义的预见性是指对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趋势及区域政策变动方向的预见。 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可操作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 59.\n简述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答: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内容看,主要包括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及科学技术合作等四大方面。 工业贸易合作。工业贸易合作又叫工贸合作,包括合作双方在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合作和加工贸易合作两种形式;资金合作。资金合作是指合作双方以资金的筹措与投放为核心内容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资金在区际之间的流动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合作和间接投资合作;劳务合作。劳务合作是通过劳动力的区际流动进行的区域经济合作。从目前国内地区间劳务合作的内容看,主要有纯粹的劳务贸易、信息咨询及旅游三大类。科学技术合作。区域之间的科技合作是科学技术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转移和再配置的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科技研发合作、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与技术援助三大类。 60.简述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区域产业和投资政策。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在生产者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及区位间的分布组合主要是经济主体通过要素市场来进行的,但市场调节不能解决总量与结构问题,它需要政府运用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来调节。 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以区域经济各产业为对象,通过对各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和完善,直接或间接参与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济活动的总称。产业政策的意义不仅在于调整资源配置结构,更在于加快结构合理 化与高级化和经济发展的步伐。产业政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产业结构政策;2、产业组织政策;3、产业布局政策 投资政策。政府的投资行为,既包括政府的直接投资,也包括它对本地区企业和个人投资的影响。地区在进行产业投资中,应优先发展主导产业,使之有效地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任务,并增加其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力;配套发展关联性产业,特别是主导产业的前后向关联产业。1、投资环境建设;2、投资产业选择。 61.\n简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的内容 答:雁行产业发展形态是立足于后发国家发展的需要,论述了如何接受发达国家传递下来的,技术相对成熟的产业,并且将它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认为:一个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要实现由幼小产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生产基地,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量进口该产业的产品;第二阶段,国内规模化生产;第三阶段,产品大规模出口,成为世界性的生产基地。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实际上是一种落后国家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实现经济赶超的理论。它经常用于通过扶持幼稚产业,调整产业结构。 62.经济区的定义内特征。 答: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经济区区别于一般的地理区域,它具有如下特征: 经济区的区内一致性和区外的差异性; 当经济区的层次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合理发展通常受到政府重视,并通过经济区划和制定区域规划来规范经济区的发展。 63.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经济区内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际差异性,这是划分经济区的一般原则。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与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即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立自己合理的产业结构。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结合。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 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 64.\n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科技进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5.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1、类型区。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排列。类型区的划分需要有明确的标识,这种标识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的,然后通过主成分法去提炼和归纳。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在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性。差异研究是区域研究的生命,有差异才有类型。但是,我们必须防止一种 倾向:由于经济发展使得经济性的标识日趋重要,因而人们常常忘记了还有自然的存在,或者把自然当作了经济的附属物。 2、类型区。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把一条河流的整个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区,那么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的所有自然和经济特征可能都是迥异的,但所在位置上的相连,使我们完全有必要把它们看做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先研究整体的特征,再研究各部分的特征。 66.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产业选择的作用。 1,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信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教育和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7.\n均衡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均衡增长理论的基本命题是:由于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的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打破这种均衡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均衡增长理论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68.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是如何揭示城市形成过程的?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抽象地研究了城镇体系的规模与分布模式之 后,进一步指出,在开放的、交通方便的地区,市场原则在城镇体系的形成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经济开发程度低的地区,或者在山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由于客观上的原因与外界隔绝,行政原则在城镇体系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新开发的地区,交通原则则起着主要作用。 69.\n库茨涅兹关于产业结构演变的论述内容。 答: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70.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在克里斯塔勒和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廖什对其进一步深化并将其扩大运用于工业和农业区位的研究。廖什于1940年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书中对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作出如下补充:在现实生活中,严格的K=3、K=4、K=7的市场区网络模式是很难实现的,市场区和中心地的分布模式是 不规则和多样的。交通线对市场区的范围和分布影响很大,在主要交通线之间交通不便的地方则很少有企业和人口集聚,则为贫穷区。富裕区与贫穷区间隔分布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景观的重要特点。在富裕区的中心地和市场区范围内,一般拥有更高级的经济活动和更为稠密的交通网络,而贫穷区则较少。由于交通方便,可以延长商品销售的经济距离,因此市场区会在交通干线上向两处延伸,形成矩形,而不再是标准的六边形。此外,廖什还研究了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以及政治因素对市场区的影响,并对其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正。 71.\n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第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地带差异仍然比较明显,沿海地区铁路的线路长度、路网密度及货流密度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第二,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十年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区域。第三,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宜一味追求线路长度和路网密度,而应该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体系建设相结合,强化经济增长极的枢纽作用,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72.美国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答:第一:州际协调。即在发生矛盾和需要合作的各州之间首先进行自我协调,这种协调通常是通过签订具有约束性的双边和多边协定协定或行政协议来实现的。各州所签订的契约受美国法律保护,具有法律效力,相应 各州之间可以据此形成一种正式和稳定的州际合作。同时,建立各种形式的州际合作组织与机构,频繁的活动于各州,建立彼此间的联系,增加信任,对于未雨绸谬、化解矛盾、促进州际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二:法制管理。在美国处理州际关系具有宪法保障和司法制约。 第三:市场机制。美国的市场机制为美国全国性大市场真正发挥作用提高了基础和保证。 第四:规模经营。美国全国铁路网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美国企业兼并的高潮,使得企业规模迅速扩张,技术进步不断促进生产成本较低,这样,规模经营与完善的市场机制不断得以融合。为美国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73.\n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区域经济政策。区域开发。 74.能源结构及变化趋势。 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和电力。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和电力分别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电及其他电力。世界能源结构随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固体能源比重明显偏高。我国作为发展 中国家,进口石油只能够用于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特别是石油加工及石油化工的需要,还不能够像美国、日本那样用巨额外汇进口石油,用于大幅度改善能源结构。因此,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我国以固体能源为主的状况将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75.农村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怎样实现我国的城乡一体化? 答:其内涵是:农业规模化和科技化;农村职业非农化;农村人口城镇化;经济活动市场化;资源利用合理化;社会关系规范化;人与自然一体化。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农村乡镇企业融入到城市企业发展体系。农业向社会化、商业化和企业化方向发展。国家实行统一的、面向全国的社会政策,并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自由的双方流动。城乡生活方式趋于一体化。城镇区域网络体系的形成。 76.\n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内容。 配第-克拉克定律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接着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的分布在第一产业越来越少,二、三产业越来越多。这种转移的原因是不同产业之间在收入上的差异。 77.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的三个标准 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之上,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78.区位要素对区域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答: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79.区域财政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目标;区际公平目标;区域发展的稳定性目标。 80.区域产业政策的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答: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 81.区域创新政策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1、基础研究领域;2、基础设施建设领域;3、主导产业领域。 82.区域规划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 答: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的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详细安排。它包括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镇体系等多方面的内容。其特点包括: 区域规划具有基础性的特点;区域规划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区域规划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83.区域规划的原则有哪些? 答:发挥优势原则;兼顾全局原则;效益原则。 84.\n区域规划的制定原则。 1、发挥优势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是区域规划最基本的原则。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历史沿革、经济基础、文化习俗诸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自然条件和资源丰度的差异性,构成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生产要素、需求水平和产品价格等的差异性,同时也构成劳动地域分工的互补性,这是由劳动地域分工原理所决定的。只有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才能最充分地利用区域条件,发展各种产业,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兼顾全局原则。区域规划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区域经济高速、健康发展。因此,规划中要以区域整体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一般与重点、农业与工业、乡村与城市、生活与生产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只有坚持全局原则,才有可能使各类规划与发展战略统一起来,始终如一地贯彻战略指导思想。 3、效益原则。区域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部门或区域的经济效益。通过规划,合理地布局工业、农业和其他产业,在相同投入下,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但是,仅仅是经济效益是不够的,区域规划应当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使区域能够长期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85.\n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 1、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巨大,需耗费巨额投资;2、基础设施的生产需要能够反映时代技术特点;3、基础设施经营的经济效益比较低;4、为了保证社会正常运行,必须保证满足社会对基础设施最低水平的消费需求。 86.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制度环境中的产权;制度环境中的组织。 87.区域经济发展的含义。 答:区域经济发展是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区域经济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88.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经济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包括地区GDP的增长和人均GDP的增加,“不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一个国家的商品产量和劳务量提高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做是经济增长”。仅仅保持高增长速度是不够的,对于发展中 的大国而言,经济发展更加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n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具有内在本质差别的两个概念,增长注重量的增加,发展的核心是质的提高。如果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增加了,产业结构没有升级,发展质量没有提高,那么就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低质量的增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这样的增长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是难以持续的。 89.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具有内在本质差别的两个概念,增长注重量的增加,发展的核心是质的提高。如果一个国家经济总量增加了,产业结构没有升级,发展质量没有提高,那么就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是低质量的增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这样的增长是缺乏市场竞争力的,是难以持续的。 90.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类模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区?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以出口石油为主的世界各主要石油输出国,以出口铜为主的智利、赞比亚等国,以出口香蕉为主的中美洲诸国,以出口单一农产品为主的加纳、期里兰卡、孟加拉、缅甸、埃塞俄比亚等,都长 期采取这一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都先后实施过这种战略。出口替代战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了一些出口加工区搞来料加工。工业赶超战略。20世纪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多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赶超战略。 91.\n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分为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部门发展战略。 9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工业赶超战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9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区域性;预见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94.\n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要想能够成为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步骤的发展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或前瞻性。预见或预测,必须有坚实的现实基础, 它是在现实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总结前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宏观政策的变动方向,根据现实和可能,做出科学的预见或预测。 狭义的预见性。狭义的预见性一般是指制定远景目标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导的预测。狭义的预见性的特点是:时间越短,预测误差越小;时间越长,预测误差越大。广义的预见性。广义的预见性包括更宽的含义:预测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态势,把握区域政策的变动方向,进而预见未来区域经济发展大的走势,都属于预见性的范畴。对于发展战略的制定者来说,最重要的还不在于预测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的指标,而在于制定实现这些指标所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策略。 95.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哪些作用? 答:补充作用,即以区域战略补全国战略之不足,使之更加具体化。 统筹作用,即在一个地区范围内通过区域战略,协调和处理好不同层次及多方面的经济关系。探索作用,即在依据全国战略的前提下,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探索新路。 9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总目标。发展战略总目标,是区域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是区域进行规划、制定五年和年度计划的依据。总目标的确定,将为区域发展树立一个明确的长期的奋斗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目标; 以社会公平为主的目标。具体目标。在具体的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一般用下列具体指标来综合反映效益和公平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人口。分阶段、分区域、分产业发展目标。在总目标确定之后,必须确定分阶段、分区域和分产业的发展目标。 97.\n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调控地区差距.世界各国实施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大多以扶持落后地区发展、调控地区差距为主要目标。 维护社会稳定.运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合理调控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缓解区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稳定。 提高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就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之不足,鼓励、扶持各地区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发展,阻止劣势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 98.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建议的特征包括几个? 答:有限性;系统性;阶段性。 99.区域经济发展中,应如何防止资源性衰退? 答: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 加强与发达地区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100.区域经济规划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城市发展规划;工业区域规划;资源开发规划;风景旅游区域规划;农业区开发规划;综合型区域规划。 101.\n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有哪些?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和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等;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102.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内容看,主要包括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及科学技术合作等四大方面。 103.区域经济合作三要素。 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如下三方面的因素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合作主体,合作的对象及合作的效益。这就是区域合作三要素。 104.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那些内容组成? 答: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三部分组成:区域交通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和城市交通等;公用事业系统,包括能源、供排水、管道煤气、电信、环境保护等;公共工程,包括防洪工程、灌溉工程、防护林工程等。区域社会基础设施则主要是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科学研究等。 105.区域经济开发的模式有几种? 答: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增长极模式;发展轴模式;网络型模式。106.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增长极模式;发展轴模式; 网络型模式。 107.\n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有哪些? 答:区域经济政策目标。区域经济政策目标要把经济效益作为中心,建立符合效率优先、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分工协调体系。 区域社会政策目标。区域社会政策目标是维护社会进步、保证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在公平原则的基础上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协调发展。 区域环境政策目标。、区域环境政策目标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协调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108.\n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本是什么? 区域经济开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个区域都希望通过经济的增长,使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区域内部各部门的发展,都在经历一个创新、发展、成熟和衰老的过程。各个区域产业结构中的部门构成不同,反映出的区域空间发展水平也就不同。作为发达区域,其所拥有的产业秀可能不平均地分布于产业部门发展的四个阶段当中。但如果衰退部门占多数,整个区域就将衰落,所以不断开拓创新部门,淘汰衰退部门,就成为发达区域的必不可少的行动。然而,开拓新部门并不意味着全都是创新,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更发达的区域或国外转移过来的。 产业部门的转移受到资本收益率和工资率的影响,同时还要加上其他的各类条件的影响,诸如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等。产业部门平均技术水平高的地方,我们称为高梯度地区;反之,称为低梯度地区。产业部门的梯度转移,是产业部门空间转移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形式。 109.区域经济理论对地区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 1,国有企业发展新经济的优势:(1)国有企业拥有发展的智力的优势;(2)国有企业具有发展新经济的资本优势;(3)用高新技术改造国有企业的条件渐趋成熟. 2,对区域国有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地方国有企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1)把技术创新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2)保证国有企业的产品结构现代化;(3)不断提高职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3,区域经济理论对解决地区就业问题的作用是实现劳动力转移.发展知识经济产业,让新生部门去容纳新生的劳动力和富余的劳动力.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途径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110.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形式。 答: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区域合作政策。 11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那几部分内容组成? 答: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 112.\n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答: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113.区域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区域经济学的综合性将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学将进一步分化。11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三是区际关系;四是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五是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六是区域经济学的展望。 115.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几个? 答: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116.区域经济增长机制的特点。 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117.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内容是什么? 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方式等等。 118.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有哪几种。 答:区域财政金融政策;区域产业与投资政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区域创新政策。 119.\n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答:稳定发展经济;高效配置资源;公平分配收入。 120.区域经济政策的内涵与类型。 答: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针对区域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它的着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它的必要性是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方面的不足,它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政策包括超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和国家层次的区域经济政策两种基本形式。 121.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有哪些? 答:财政金融和税收手段;基础设施投资手段;政府行政手段;区域开发手段; 122.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有哪些? 答:调节资源配置:①调节区域资源结合的形式;②调节区域资源配置的数量;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①劳动力的区际流动;②资本的区际流动;③技术的区际流动;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123.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表现在几个方面? 答: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中心是产权安排和交易成本,其特点是产权安排的趋于合理化和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124.\n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答:一是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适应。二是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125.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学理论整理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1: 1、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两大主题:区位选择与区域经济发展。区位选择导致经 济活动在某一优势区位的聚集和扩散,在中观和宏观上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 2、古典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采用新 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 3、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 4、区域经济理论: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 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始注重经济增长发展问题。 5、\n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 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6、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 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但贫困恶性循环并非一成不变,平衡增长可以摆脱恶性循环,是扩大市场容量和造成投资诱力的一种必须的方法。 7、缪尔达尔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可以使1王素娟:《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综述》,《赤峰学院学报》,2016年9月第9期第25卷\nP79-81 各地区经济得到均衡发展的观点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达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二元结构。因此,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这种差别。 8、赫希曼与弗里德曼的“核心区—边缘区”理论:经济发展不会同时出现在所 有地方,而一旦出现在某处,在巨大的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下,要素将向该地区集聚,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加速,最终形成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核心区,与核心区相对应,周边的落后地区称为边缘区.在核心区与边缘区之间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赫希曼称其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在这一过程中,极化效应往往大于涓滴效应,因而市场的力量往往使区域间的差别扩大。 9、\n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 称为增长极.作为经济空间的增长极,它不是一个空间区位,而是处于经济空间极点上的一个或一组推进型经济部门,它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增长。因此,作为经济单位的增长极是与主导产业相联系的。 10、诺斯出口基地理论: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价格,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11、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无论是截面分析还是时间序列分析,结果都表明,在国家经济发展早期,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则倾向不平衡成长.之后随着经济成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发展到成熟阶段,区域间成长差异将渐趋缩小,则倾向均衡成长。 12、赖宾斯坦“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不发达经济中,人均收入提高或下降的刺激力量并存,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于临界规模,那就不能克服发展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突破这个临界点,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区域经济 增长.例如:在一个人口10万人口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为2%,则临界投资率可能是10%。 13、纳尔森“低水平陷阱论”:不发达经济的痼疾主要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或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极低的居民收入使储蓄和投资受到极大局限;如果以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增长,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回到低水平均衡状态中,这是不发达经济难以逾越的一个陷阱。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 14、新经济地理学派:建立在三个经济学命题之上:一是收益递增,这一学派认为收益递增是经济活动通过区域集中而形成的,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二是不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模型被克鲁格曼引入到区域经济的分析当中,“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了具有集聚效应的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优势被‘锁定’\n,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因而区域经济学要重视“研究中心与外围关系,以及地理上中心地区的形成机理”;三是运输成本,即区域经济活动要追求运输成本的最小化.在这三个基石基础上,新经济地理学派设计出了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这一模型既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也是当代区域经济学最新进展的突出表现。 15、新制度学派: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和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研究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的问题。弗里德曼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处理的是区位方面的问题,研究经济发展“在什么地方”,它反映了在国家层次上处理区域问题的要求。 16、区域管理学派: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内经济资源的有效协调,使区域经济能够健康有效的发展;二是区域人口管理,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一个区域发展的题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区域竞争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区域人口教育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 精神;三是区域环境管理,这一理论认为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对区域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大气污染、噪声及废弃物污染等进行管理,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17、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新趋势: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表现是贸易扩张、资本流动(尤其是直接投资)、新技术浪潮和区域一体化。研究的关注热点——进一步转向“问题区域”的研究:问题区域是一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难点,一国 区域经济发展是否稳定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问题区域”的解决,因此,在未来区域经济学发展中,问题区域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关注点: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化的深入,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强调竞争优势,具有比较优势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强调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的开发、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产业集群等区域竞争优势的培育,区域创新主体的培育、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形成、区域创新环境的优化等成为区域创新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着眼点——区域创新和区域竞争优势;研究的内容——趋于综合化和多样化:由于区域经济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园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区域分布、人口和资源的区域流动、区域竞争力、企业区位的选择、家庭区位的选择、住宅区位的选择等都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内容在以空间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同时,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综合运用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来解释、解决相关的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方向——具体化和实用化:具体表现在借鉴和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进行区域问题的分析,注重研究区域经济的微观活动,促进了应用区域经济学和应用城市经济学的兴起;研究方法——模型化和计量化:大量的数学模型被运用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形成了投入产出模型、线性规划模型、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环境影响模型、动态城市模型、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散化的城市理论模型。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2i: 1、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的形成和演进始终沿着区位论和区域经济发展两条线索 进行,对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化。2王万鹏:《西方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2月号下,P12-13 2、农业圈层理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1826年,《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 关系》,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以此形成农业的区域配置,决定各地区农业布局最佳类型的是级差地租,而非自然条件。 3、工业区位论: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韦伯,区位因素决定生产场 所,即生产费用最低、经济效益最大的地点,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运费、劳动费用以及集聚等因素是工业区位指向的决定性因素。 4、\n中心地理论:20世纪三十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当只 有一个服务点市场区时,最理想的服务范围为圆形服务面。但是,当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同级中心地时,圆形服务面之间就会出现空当,处于空当地区的居民得不到最佳的服务。如果留空当,圆形之间必须相互重叠,这样圆形市场区转变为最稳定的六边形空间结构市场区。如此一来,每个次一级中心地则成为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的递减多级六边形图形,即为一般均衡状态下的中心地空间分布模式。 5、市场区位理论:德国经济学家廖什,把市场需求作为空间变量来研究区位理 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位体系和工业企业最大利润的区位,形成了市场区位理论。每一单个企业产品销售范围,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而产品价格又是需求量的递减函数,所以单个企业的产品总销售额是需求曲线在销售圆区旋转形成的圆锥体。随着更多工厂的介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销售范围,由此形成了圆外空档,即圆外有很多潜在的消费者不能得到市场的供给,但是这种圆形市场仅仅是短期的,因为通过自由竞争,每个企业都想扩大自己的市场范围,因此圆与圆之间的空当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的市场网络。 6、索罗-斯旺增长模型: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 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 7、\n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并且市场价 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的情况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 8、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循环 和需求不足循环,这两种循环互相影响,使得经济状况难以得到好转,经济增长无法实现,要解开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必须采取平衡增长战略。 9、大推进理论:罗森斯坦和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为迅速实现工业化,必须全 面地、大规模地投入资本,通过基础设施的优先发展和相关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使落后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在经济发展之初,不应将投资重点放在重工业部门,而应首先放到有相互联系的轻工业部门及其他产业部门,通过贸易来获得重工业产品。 10、\n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某些地区受外部因素的作用,经 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就会出现不平衡,会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使发达地区发展更快,发展慢的地区更慢,从而逐渐增大地区经济差距,形成地区性二元结构。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 11、增长极理论: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经济空间由若干中心所组 成,各种向心力或离心力则分别指向或背离这些中心,任何普通意义上的空间都是一个由中心及传输各种力的场所组成,中心叫做增长极,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程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空间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12、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1966年,弗农,《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 际贸易》,“产品循环说”,工业各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在发展中必须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并且在不同阶段将由兴旺部门转为停滞部门,最后成为衰退部门。1966年,汤普森, 《对制造业地理的几点理论思考》,“区域生命周期理论”,一旦一个工业区建立,它就像一个生命有机体一样遵循一个规则的变化次序而发展,从年轻到成熟再到老年阶段,不同阶段的区域面临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处于不同的竞争地位。 13、\n梯度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简称,是在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和产品生 命周期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客观上存在经济与技术发展的区域梯度差异,也就是说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而且产业和技术会随时间推移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扩散和转移。 14、产业集群理论: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专业化产业集群具有有“劳动力 蓄水池”作用,并强调指出“相互了解与信任”和“产业氛围”对区域内聚集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迈克尔·波特认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大量产业联系紧密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持机构在空间上聚集,可以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 15、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通过建立一个不完全竞争市 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一个经济规模较大的区域,由于前向和后向联系,会出现一种自我持续的制造业集中现象,经济规模越大,集中越明显,运输成本越低,制造业在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越大,在厂商水平上的规模经济越明显,越有利于聚集“,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取决于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区域国民收入中的制造业份额。 16、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会导致 规模收益递增的生产和创新产品的区域性集中,区域经济增长源于产业部门的地理集中及由此产生的持续的生产率提高。 17、\n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在存在聚集经济时,赢得 第一次区位竞争使得一个区域对下面的企业更具吸引力,所以,第一个企业可能获得较高的财政激励,而第二个企业则可能获得的补贴较少,但其却从产业聚集的外部经济中获益。对较早的投资吸引所获得的动态的或者说长期的效果可能超出其直接的经济效果,因为这对以后的产业吸引形成一种区域环境。由于赢得第一次区位竞争对区域发展具有如此的动态经济效果,因此 各区域内为吸引新企业进入提供各种激励措施。 18、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位理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 展为一个中心地体系,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多城市空间。 19、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际贸易理论:假定生产要素 不能自由流动,如果中间性商品受到规模经济和运费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所引起的区际经济分化必然出现。贸易方式和生产方式不仅取决于资源禀赋和要素密集度,而且依赖于运输成本,后者与国家或区域的地理位置有关。 20、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际贸易理论:, 虽然国家收入水平与长期趋势之间的差距越大,其增长也越快,但由于缺乏长期增长潜能,递增收益阻碍着各国经济增长差距的缩小,各国经济增长最终趋向发散。 《区域经济的理论思考》:3 1、 3\n王伟:《区域经济的理论思考》,《消费导刊·经济研究》,2016年03期,P64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学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以下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作一介绍评价。 杜能农业区位论: 杜能在《孤立国》中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理论:假定有一个孤立国,它全是沃土平原,但与别国隔绝;在这一孤立国中有一个城市,远离都市的外围平原变为荒芜土地;都市所需农产品由乡村供给,都市提供农村地区全部加工品。在这种假设下杜能提出了各种产业的分布范围,或者说它们的区位。他把都市外围按距离远近划成6个环带,这些环带后来被称为杜能环。第一个杜能环被称为自由农作区,距离都市最近,主要生产新鲜蔬菜、牛奶等。由此向外,距离变远,运费增加,新鲜农产品可能因来不及运抵城市而腐烂,依次导出第二个杜能环林业带,第三环为谷物轮作区,第四环为谷草轮作区,第五环为牧业区,第六环为荒芜土地。地租的差别全视距离都市远近而定,越近都市,地租越高,远则反之。 韦伯工业区位论 韦伯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提出他的工业区位理论。 假定:原材料产地是已知的;消费地的位置和规模也是给定的;劳动力不具有流动性,每个有可能发展工业的地位,都有相应的劳动力供给,而且每类工业的工资率是固定的,在此工资率下,劳动力可充分供给。 韦伯认为,假定暂时不考虑劳动力成本和聚集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那么工业区位就是由运输成本高低决定的,运输成本会将工业企业吸引到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上去,运输成本最低的地点即为工业的合理区位,称为运输区位或运输指向的区位。 除了运输成本之外,劳动力成本的地理差异也影响着工业区位,从而有可能使由运输成本决定的工业区位结构发生变形。区位的变化只有在新地点劳动力成本可以产生的节约大于为此增加的运输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发生。 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 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还是后向联系产业——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 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分工贸易理论 分工贸易理论,最先是针对国际分工与贸易而提出来的,后来被区域经济学家用于研究区域分工与贸易。认为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而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这两类国家或区域可从这种分工与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它是以生产要素不流动作为假定前提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赫克歇尔与奥林在分析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时,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他们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这是国际或区域分工产生的基本原因。如果不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并假定生产要素流动存在障碍,那么每个区域利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就处于有利的地位。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补充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地域分工理论,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该理论舍弃了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并假定各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是一样的,从而把比较优势当成是绝对和不变的;二是在分析中所包含的生产要素不够充分;三是完全没有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四是对自由贸易和排除政府对贸易的干预的假定等与现实不符。 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由处于创新阶段的专业部门所构成,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因此将该区域列入高梯度区域。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梯度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划分梯度,有可能把不同梯度地区发展的位置凝固化,造成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n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最早由佛朗索瓦〃佩鲁提出。该理论从物理学的“磁极”概念引伸而来。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 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 增长极理论主张通过政府的作用来集中投资,加快若干条件较好的区域或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区或其它产业发展。这一理论的实际操作性较强。但增长极理论忽略了在注重培育区域或产业增长极的过程中,也可能加大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和产业增长极与其它产业的不配套,影响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的发展。\n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在国家或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 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 网络开发理论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在此基础上,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促进更大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网络开发理论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由于该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因此它的应用,更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累积因果理论 累积因果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市场力量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那么它凭借已有优势,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展得更快一些。这种累积效应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指落后地区的资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不足,发展更慢;后者指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关键取决于两种效应孰强孰弱。在 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要有政府的有力干预。这一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首先由劳尔〃普雷维什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主要是阐明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间的中心—外围不平等体系及其发展模式与政策主张。他认为,任何国家的区域系统,都是由中心和外围两个子空间系统组成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其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外围相对于中心,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强化。不过,政府的作用和区际人口的迁移将影响要素的流向,并且随着市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即最终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这一理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即政府与市场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既要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弥补市场不足方面的作用,并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该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该理论把城市圈域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有一个首位度高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有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是中心城市与腹地或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一扩散”效应的内在经济联系网络。 城市圈域经济理论把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起来,意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协调,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区域经济学家 朱翔。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级督导,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府长株潭智力办公室副主任,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府经济规划专家组成员,湖南省政府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政府院士专家咨询组成员,湖南旅游学会首席专家团专家,教育部课程改革核心组成员,国家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1年度全国模范教师。 简历。1978―1982年,湖南师范大学学习;1985―1988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1993―2000年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院长,2000年至今担任湖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xx年底起担任湖南省政府长株潭智力办公室副主任。\n 主要著作。《区域综合开发理论与实践》,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城市地理学》,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xx年;《推进湖南城市化进程研究》,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国家初中地理教材》(第1―4册),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xx年;《国家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册,选修7册),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xx年;《中学地理地图册》(初中4册,高中8册),主编,星球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xx年;《三峡工程与洞庭湖关系研究》,合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生态文明――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合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研究》,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2016年;《中国地理大谋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土地资源学》,主编,气象出版社,1995年;《城市与开发区规划》,主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洞庭湖治理与开发》,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构筑中部发展轴心》,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xx年;《中国省会城市地图集》,合著,湖南地图出版社,1999年;《国土与房地产辞典》,合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湖南――名人的星空》,合著,外文出版社,xx年;《长江开发开放与湖南经济发展研究》,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沙漠之谜》,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另外,在《自然灾害学报》、《地理学报》、《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研究》、《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n 主持课题。先后主持课题50多项,主要有:《洞庭湖水灾减灾的经济学研究》(国家基金课题,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平垸行洪与退田还湖研究》(国家软科学课题,xx―xx年);《推进城市建设生态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xx―2016年);《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模式研究》(湖南省政府课题,2016年);《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建设研究》(湖南省发改委重点课题,xx年);《长株潭3+5城市群城镇发展研究》(湖南省建设厅重大课题,xx年);《长沙市芙蓉区CBD建设规划》(长沙市规划局重大课题,xx年);《长沙市橘子洲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长沙市课题,xx年);《湖南省城市化推进研究》(湖南省建设厅重点课题,xx年);《湖南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课题,2002年);《湖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课题,xx年);《湖南省十五期间和到2016年城市建设研究》(湖南省发改委重点课题,2002年);《株洲市协调区“两型社会”建设规划》(株洲市重点课题,xx年);《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整体规划》(沅江市课题,xx年);《环洞庭湖经济圈建设研究》(湖南省社科重点课题,2002年);《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控制研究》(湖南省发改委课题,2001年);《湖南省“十二五”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湖南省发改委课题,2016年);《环洞庭湖经济圈“十二五”发展规划研究》(湖南省发改委课题,2016年);《岳阳市产业发展规划》(岳阳市课题,xx年);《沅江市产业发展规划》(沅江市课题,xx年);《株洲市土地利用优化研究》(株洲市课题,xx年);《湖南省山河库湖综合开发研究》(湖南省科委重点课题,xx年);《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长沙市规划局重点课题,xx―xx年);《国家初中地理教材开发研究》(教育部、湖南出版集团重点课题,xx年);《国家高中地理教材开发研究》(教育部、湖南出版集团重点课题,xx年)。\n201615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区域政策理论。2、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 一、填空题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区域政策理论。 2、 胡佛 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对于今天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 3、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增长、结构升级、技术创新 、社会进步、人们福利提高等在内的更为宽泛、更为深刻的进程。 4、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由三个部分组成:区域交通系统、公用事业系统、公共工程。 5、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划分为\n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和电力。 6、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三种。 7、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三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工业区、现代农业园区。 二、名词解释 1、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2、聚集效应: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 3、新产业区:新产业区指基于合理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结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连接,实行专业化分工。除了一般的聚集意义外,其特别强调专业化和小企业集群,强调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以及制度的建设。 4、新要素学说:新要素学说是对俄林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它大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范围,把劳动者的智力投资、科技进步与创新、获取信息的便利程度都列入生产要素范畴,深化了生产要素的内涵。 5、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是由政府针对区域问题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它的着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它的必要性是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方面的不足,它的目标是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简答题 1、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答: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 新经济地理学派 新制度学派 区域管理学派 2、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答: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中间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3、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答: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4、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有哪些? 答: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 出口替代战略 工业赶超战略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 四、论述题 说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区域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从此,区域经济的地区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地区作为区域发展的主体,在竞争中运用市场机制,以市场调节来配置资源。在此过程中各地区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n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在吸引外资时更多地考虑了内地的需要,尽可能把外资引向内地;国家也给予内地省区更多的自主权,使它们能够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条件,特别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条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区域经济学-论述 七、论述 1.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的现状,谈谈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采取的对策? 答: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人口众多的资源大国,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对中国本身,而且对全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物品种繁多,资源类型丰富,其绝对量在世界各项资源中名列前茅。但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却日益加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口基数,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取向负荷极限;二是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三是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四是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预定目标,必须有完善的政策措施与之配套。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包括:一是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二是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评价体系;三是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四是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资源合理利用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n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答: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城市化具有如下六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集聚的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消费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消费的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国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而后者正是现代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进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因此城市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发展城市的问题,更不能狭隘的理解为只发展小城镇或者只发展大城市的问题。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大部门国民从事着先进的产业活动,有着较高的生活质量,因此,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告别自给自足,摆脱小富即安,追求文明进步,崇尚开拓进取。社会将建立起根本区别于农业社会的城市社会新秩序,社会化、商品化、规范化、法制化将是城市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人们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自由地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自律、自尊、自强成为社会风尚。这是现代文明的灵魂,是城市社会的真正魅力之所在。 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城市化绝不仅仅是乡村人口进入城市,而是乡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乡村人口城市化与经济现代化、城市结构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共同构成城市化的丰富内涵。如果说乡村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量的增加的过程,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那么,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则是城市化进程中质的提高的过程,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3.\n论述我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达到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预定目标,必须有完善的政策措施与之配套。 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国家、省、地、县逐级建立资源开发规划,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的宗旨,协调各级区域间的关系,真正划清各级政府在开发资源方面的权力界限。资源开发规划应当是详细的、科学的、涵盖面很广的规划,地资源开发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 我们所研究的资源价格,应当是未经人类劳动触动过的、原始的资源价格,资源的勘探费用和资源产品的价格。任何人开采资源,都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 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资源政策包括资源—环境政策、区域—资源政策和产业—资源政策。也就是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等关系,做到政策上配套,行政上保证。 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中国的资源法律法规已经相对完善。进一步完善资源法律的实施细则,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加强执法的力度,是今后的重要任务。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有法律来保证,才能最有效地防止对资源的破坏。当经济发展的进程碰到转折点时,我们总会发现发展进程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应当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消除一切障碍。 资源合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解决好这个核心问题,可持续发展计划将会顺利得到实施。没有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经济稳定增长;没有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没有我们子孙后代的、未来的发展。 4.\n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答: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的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时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对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低。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这一阶段区域开始走上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市场逐步扩大,投资环境得到改善。这一时期的产业主要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利用区域内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的竞争能力。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一阶段的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对资金需求量大,同时工业劳动力占主体,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市场稳步扩张,投资领域宽广,选择余地大。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阶段。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平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职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变性,追求个性。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 知识和职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 5.\n请联系实际,谈谈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保持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 地区经济增长的目标,必须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应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相衔接。 1、制定经济增长的目标 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当中,总量目标和速度目标,是地方政府最关心的两个方面。地区经济发展总量目标,是一个地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是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地方政府政绩的主要体现。 2、为实现目标而采用的手段 地方政府要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必须制定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运用自己掌握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通过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 通过政府财政手段的使用,协调地区内的区域、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引导地区企业的发展方向,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目的。 通过对地方政府所拥有的各种经济手段的使用,平等地区关系,促进区内落后地方的发展。 开发自然资源 通过开发自然资源,达到发挥地区优势的目的,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在这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1、各级政府对自然资源的客观配置 公共的自然资源归国家所有。国家的具体体现,就是政府。政府拥有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配置和管理权,是政府承担国家经济建设职责的具体体现。 2、政府对自然资源配置的分析管理。 国家直接开发的自然资源;地方开发的自然资源;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在资源开发上的关系。 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是地方政府重要的经济职能。所谓市场体制,一方面是完善的市场体系;另一方面是畅通的流通渠道。 1、市场体系的建议和管理;2、生产要素的组织和流通调节各种经济活动 地方政府调节经济活动,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发布行政命令,并通过职能部门贯彻这些命令,达到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 1、行政手段调节的特点。 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具的直接性;行政手段的调节,具有相对规范性;行政手段的调节,具有有序性;2行政调节经济的主要部门。 第一类是管理国有资产的部门;第二类是指导并管理非国有资产的部门;第三类是综合的或专业性的指导和管理部门。3、行政调节经济活动的范围。 社会基础产业;国有企业;资源产业。 做好扶贫工作 地方政府的扶贫政策,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体现,因此,脱贫的途径也很多。 第一,正确使用扶贫金;第二,资助贫困地区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第三,正确分配地方政府的行政性和生活性支出,以此来促进落后地区的产业发展;第四,有计划地组织移民。 6.\n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有哪些? 答: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特点是利用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就是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的战略。是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应付国际竞争,发展本国现代工业的一种内向型战略。进口替代有两种形式:一是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二是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主要含义是发展面向出口的产品,用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来代替农矿产品的出口,并利用劳动力价格低的优势,以廉价的产品打开国际市场。 工业赶超战略;工业赶超战略,主张以发展工业来带动经济的发展,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一个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想在短期内赶上先进国家,就必须大规模发展工业,以工业的快速增长来促进其他产业的增长,实现国家社会的跃进。 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战略,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 7.\n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包括哪些具体政策? 答: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综合协调的单项政策共同组成,构成为一个体系: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政策 把各个区域的发展纳入全国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潜力。协调区域与区域之间、增长极与非增长极之间的关系。确定各个区域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防止区域间产业结构雷同化。 区域经济补偿政策 区域经济补偿政策,主要指财政资金在政府间的再分配,即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于欠发达地区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差距意义重大。 区域产业政策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规范、调节区域的投资政策。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建立起富有区域特色、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群,优先选择发展协调的产业部门,尤其要重点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区域产业政策应该实现区域间的合理分工,最大限度地获取分工利益,从而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公共投资政策 加强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综合协调。改革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8.\n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 人口增长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定数量的人口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另一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势必影响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由此引发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等,进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结构等,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大趋势,我国已经迅速地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它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是不利的。从宏观上看,主要增加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成本,从而相应地减少了储蓄和投资;从微观上看,“四二一”家庭的代际结构,增加了年轻人的经济负担,对于以家庭为养老单位的传统来说,发出了严峻的挑战。 人口素质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首先,人口素质影响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其次,人口素质影响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 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资源的稀缺性主要指自然资源而言。自然资源又可分为非再生性、可再生性和恒定性资源三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的外延将不断扩大,然而,传统的自然资源“无价观”,使我们的经济评价失真,更严重的是造成资源利用的浪费、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降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应特别注重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1、建立资源价值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形成资源产业,以专门从事资源发展;同时要对资源合理评价并严格执行;最重要的是形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价格体系、市场体系和生活方式。 2、保持区域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就是要根据地区资源结构优势,确定主要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区;保持资源结构的开放性与产业结构动态性的协调一致;保持资源潜在结构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协调一致。 3、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包括确立相应的产业群体和产业规模,建立节地、节水型的工业生产体系,节省运力的交通运输体系,适度消费、勤俭节约型的生活服务体系,并进一步调整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把更多的资源、空间吸引到社会、经济循环系统中来。 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 1、区域发展中的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生产终端的问题,在整个生产过程及其前后的各个环节都有产生环境问题的可能,有时其他环节对环境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生产过程本身,因此,环境保护不仅要注重对污染物的“末端”加以控制和处理,而且要对污染物进行“全程”控制和预防。所以,我们不仅要贯彻“污染者付费”原则即征收“庇古税”,而且要推行清洁生产,包括使用清洁的能源、清洁的原料资源,采取清洁的生产过程,生产清洁的产品。 2、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包括认真做好规划、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开展环境和资源核算以及以消费为导向,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9.\n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你认为我国应建立何种城镇发展方针。 答:我国现行的城市化发展方针是在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明确规定的,该法第四条指出:“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格局”。该方针具有以下四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一,方针只涉及城市规模,未涉及城市质量,不利于促进城市发展质量的提高;第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有其科学的内涵,但是在执行中经常被理解成“严格控制大城市”以及“控制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使得一些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大城市也因带有紧箍咒而受到限制,特别是许多很有发展前景的中等城市在向大城市迈进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第三,对建制镇这一在数量上最为庞大的环节缺乏规范。第四,“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不宜作为城市化的目标,不具诗人的主观行为,而城市化是一个客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其次,生产力和人口的城乡布局知识空间布局的一个方面,即便城乡布局合理了,也不一定意味着生产力和人口的整体空间布局就合理了。 针对上述分析,以城市的规模结构为核心内容的城市发展方针应该是:“提高、完善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建制镇的适当集中,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其内涵是:大城市在适当增加数量的同时,重在发展质量的提高,中小城市还需要大量增加,建制镇要减少数量,促进集中,城市化的最终目标是达到城乡一体化。10.\n如何实现区域交易成本最小化? 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是制度安排合理化的最终体现。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1、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区域垄断与及垄断竞争,是造成交易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要降低交易成本,必须打破区域的封锁和狭隘的地方主义。 2、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根据内部化理论,单个企业面对区域市场会导致区域交易成本的增加,区域集团的形成可以协调企业和利益,许多交易费用则用内部化的方法解决,区域集团的形成将降低区域总体的交易费用。 3、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参与地区的经济活动。但政府行为不一定都是理智的,所以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也能带来效益的最大化。所以,为了促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必须使政府所主导的公营部门与区域内的私营相结合,一致营造公用事业的最佳规模,以达成最小的成本实现。 11.\n试分析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 答:第一,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放主体,改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一旦开发主体不存在了,该开发活动也就不能继续,或者只能由另一个主题来执行;区域经济发展则是一个有很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持续不断的客观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主体都难以完全主宰发展的过程,单一主体消亡了,发展的过程仍然在继续。第二,区域开发是对未被利用的、或未被充分有效利用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或者进行更为充分有效的开发利用;而发展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第三,区域开发具有时效性,任何区域经济开发活动都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进行,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区域开发共同组成区域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区域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2.\n试述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 答: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地区形象塑造是建立地区意识的需要。地区意识是一个地区长期形成的、存在于公众心理当 中的一种地区特征,充分表现于对地区的热爱和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渴望。地区意识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它更着重于塑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民族精神。一个地区的城市建设是否够现代化的气派,有无众多的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马路,有无令人眼花缭乱的霓虹灯和数不尽的购物中心,所有这些,并不是一个地区形象好坏的决定性因素。相比之下,城市管理是否上轨道、上档次、城市绿化和环境卫生是否搞得好,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是否良好等等,倒更应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反响。 地区形象塑造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一个地区的形象是一个客观实在。一个地区的良好形象的确立,带有一定的脆弱性,就是说,费了很大功夫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容易发生因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而大受损害的情况。但当一个地区、一个城镇,长年坚持、常抓不懈地进行地区形象的塑造,则可以极大的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一个地区通过形象塑造,提高知名度,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吸引外部资金来此地投资。如果放松了对地区形象的重视,就可能使假冒伪劣产品盛行本地,结果使得企业界人士在很长的时间里难以走出阴影,同时,地区的外商投资、外贸水平急剧下降,本地外商投资环境受到很恶劣的影响。 地区形象塑造是扩大地区知名度的需要。地区形象必须得到外部公众的认同。地区形象实际上是地区本身的广告,地区形象宣传的语言就是广告词。地区形象设计得好,知名度就扩大得快,外界对本地的了解程度就高,对本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也就大。所以,地区形象的策划,对地区本身在全国地位的提高,名气的增加都有很大影响。 13.\n试述地区形象塑造的功能和地位。 答:地区形象塑造的功能 地区形象是地区特色的集中体现,对地区发展能产生巨大的作用。下面,来看一下地区形象塑造的一般功能,即普遍意义上的作用 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有效地提高地区的知名度,扩大地区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 良好的、较高的地区知名度,是地区在全国地位的集中体现。扩大知名度的方法很多,其中进行地区形象设计,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地区良好形象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起到招揽人才、引进资金、吸引游人的作用。特别是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地区的知名度对地区在国际大市场上的活动,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增强地区的内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 良好的地区形象,能够大大增强区域的内聚力。区内公众对本区形象的认识和理解,产生对区域的热爱和自豪感,产生在本区域生活的自豪感、荣誉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地区的经济建设中来,拿出全部力量来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样,良好的地区形象,能够增强区外公众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首先是对区外公众的一种感情上的吸引,然后通过精神和物质的转化,形成对区外物质流动吸引,最后转变成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地区的吸引力强,说明地区的经济活跃,发展的机会多,未来的前途广阔。增强地区的辐射力,是地区经济扩展的必然。地区要发展,地区的经济规模必然不断扩大,通过吸引周围地区,增强自己的经济中心的作用,是塑造良好地区形象的重要途径。地区的辐射力大,覆盖的范围就打,自己发展的余地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地区形象是地区投资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地区的法律法规、优惠政策等同样重要。在目前各地区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地区形象的好坏,对吸引资金,特别是吸引外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地区形象塑造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则中的地位 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地区发展战略为基础。但是,它可以反过来对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及其执行的全过程,施加巨大的多方面的影响,具有整合、检验与完善地区发展战略的重要功能。 地区形象塑造与发展战略、规划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地区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形象塑造又有自己的特点,有更多的对外宣传的特征。形象塑造与发展战略、规划的任务、功能和实现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发展规划制定地区在某一时期内要实现的目标,提出相应的政策、要求、办法、措施。规划一经制定,上上下下就要一起努力去实现既定目标。形象塑造的侧重点不在提出一系列指标,而以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状况为基础,突出本地区的特点和个性,塑造出引人注目的形象,着眼于形象效应,即注重人们接受这一形象后所产生的反作用力。换句话说,就是着眼于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形象效应表现为对内产生凝聚力,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对外产生吸引力,提高知名度,吸引人才和资金,最终目标是推动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 把形象塑造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来统一策划,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发展战略制定的目的在于实施战略、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步骤和政策必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形象设计往往成为实施战略的政策措施的一部分。通过形象设计和宣传,扩大发展战略的影响,形成人们对发展目标的归心感和奋斗的责任心,同时通过规划的实施使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地区的形象也会越来越鲜明,越来越高大。 14.试述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答:调节资源配置: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各地区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是表现其对资源的所有权,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则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效益。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使这两种配置结合起来,达到最优化。①调节区域资源结合的形式;②\n调节区域资源配置的数量比例; 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对区域要素流动的推动作用。由于和区域的各种生产要素分布丰富程序有不尽相同的作用,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在于改变过去那种生产要素静止不动的状况,使之流动起来,通过流动,各区域输出多余的要素, 输入缺少的要素,使区域经济发展获得新的活力。①劳动力的区际流动;②资本的区际流动;③技术的区际流动; 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通过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达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和科技发前的前提,是增加投入。在国家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的投入也应相应增加,同时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各级政府的投入,主要应用于改善条件,增加设备,以及改善生活环境。企业的投入侧重于对教育、科研经费的补充。加强对文教设施的投入,不可能全靠政府,社会办高等教育是发展的方向。教育管理机构应当是管理、监督,并普及初中教育,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使企业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教育部门来;这一切都有赖于区域经济政策的合理安排。 15.\n试述我国新一轮的地区市场格局和贸易冲突的原因及中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优化地区贸易格局的基本思路。 第一,市场条件下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加剧。第二,地方政府作为经济利益的代表,往往通过非经济手段干预市场,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多地受政府行为的控制。第三,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倒置。 基本思路是:第一,完善行政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是消除地方政府贸易壁垒的重要途径。如果说法律法规是规定地方政府行为合理化边界的话,那么规范政府职能则是釜底抽薪,能够从根本上淡化甚至消除政府设置贸易壁垒的行为动因。 第二,制定“中国地方政府行为法”及“区际关系法”,严格限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及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同时加强司法,严格执行,使地区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时有法可依,不至于出格。 第三,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培育全国统一市场。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要优化全国的贸易格局,不仅要建立与完善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还需要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等。 第四,培育一批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市场经济国家,工业化与规模经营犹如双胞胎,同时降生,同时成长。缺乏规模经营,就不可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企业。缺乏富有效益和活力的企业,工业化将成为空谈。但是在当前的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化与弱小的企业并存。从微观主体看,中国的企业普遍缺乏规模,缺乏效益,缺乏国际竞争力。 16.\n说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区域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引入市场机制。从此,区域经济的地区发展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随着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指令性计划逐步减少,地区作为区域发展的主体,在竞争中运用市场机制,以市场调节来配置资源。在此过程中各地区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在吸引外资时更多地考虑了内地的需要,尽可能把外资引向内地;国家也给予内地省区更多的自主权,使它们能够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条件,特别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条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 域关系将更趋紧密。 17.\n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答:知识经济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经济,它是人类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有别于劳动力经济发展阶段和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时期。在知识经济时期,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充分有效利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知识经济时期,人是知识、经济动作的核心与目的,同时人又是知识经济化的直接创造者,因此,人在知识经济化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是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焦点。 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化举足轻重的加速动力,对于知识经济化起着动力加速的作用,由于人的需求,人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画相辅相成,因此,人类社会、人类群体与知识经济化相互之间形成了巨大的互动关系。 人在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不仅是知识经济化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经济化的创造者,人不仅是知识经济化的中介和凝聚,更是知识经济化发展的无穷动力。人在经济中,不仅迅猛的创造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还迅速地创造人自身。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第一推动区域经济学 区域开发: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不损害环境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区域经济结构\n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区域: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积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高技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高技术群。循环经济:借鉴生态系统的循环思想.一循环模式去改造线性模式,建立循环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也叫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速度较快,对地区的整体经济起引导作用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一个地区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对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规模经济:通过合理安排一定经济实体内各要素的比例和数量,从而控制经济实体 的规模而取得的节约或经济效益。\n选择1按照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决定区位地租的最主要因素是2在一条没有支路的东西向交通线上,自西向北依次分布着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三个点,如果散着比重为,原料地与燃料地之间距4,燃料地与市场区之间的距离7,那么企业最优选在3有甲乙两座城市,人口分布为400万和100万,两城市距离180千米,两城市腹地的分界点距甲城4.根据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市场原则下,中心地系统的k值等于5.按农、矿产原料—原料的初加工—原料精加工和最终产品等不同生产阶段进行的区际分工称为6.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应选择7.一个区域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都比较缓慢,这个区域可能处于8.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农矿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战略称为9.根据韦伯的区位论,如果一个工业企业属于运输指向型产业,其区位只在原料地与市场区两个地点中进行选择,若原料指数小于1,该企业的区位应该在10.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称为11.根据韦伯的区位论,如果一个工业企业属于运输指向型产业,其区位只在原料地与市场区两个地点中进行选择,若原料指数大于1,该企业的区位应该在12.价格有原料地、市场区、运费最低点、劳动力费用最低点四个可供选择的区位,如果劳动力费用最低点在临界等费用线以外,企业的最优区位在13.单个企业的最优规模所产生的节约称为14.按照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决定区位地租的最主要因素是15.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发展中,按行业分类,以致不同系列与型号或零部件、元器件等进行区际分工称为 16.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应选择17.如果一个区域的资本形成系数为,储蓄率为30%,资本产出系数为3,该区域的经济增长率为18.根据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行政原 则下,中心地系统的k值等于\n三.填空题1.集聚经济是指产业或企业因集聚而产生的节约;区位是经济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及其选择。2.二元机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存在着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的自然经济,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产业断层。3.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4.人口素质的四边桶形理论 认为人口素质由生理素质、心理素 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口素质的终极效应由最短的一个侧面决定。5.增长极模式是以效率优先为原则,选择一两个区位条件好、潜力大的城镇重点开发,形成增长中心,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6.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人口资源、需求条件、劳动力的价格和数量、交通条件、集聚条件、政府的政策等。7.西方区域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有三个:迈达尔的累积因果循环理论;赫什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爱萨德的《区域分析方法》的出版8.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是60年代末,原苏联著名经济学家涅克拉索夫院士正式提出区域经济学这一学科概念,标志着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的产生。9.区域开发原则:1)区域经济增长原则;2)经济战略性发展原则;3)空间开发保护原则;4)社会进步原则10.区域开发特性:1)地域性;2)可持续性;3)综合性;区域开发内容:1)资源开发;2)产业开发;3)环境;4)环境开发11.区际经济合作内容包括:物资合作、技术合作、人才合作、资金合作、信息合作、生产合作等。 四.简答题1.提高区域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1)《“九五”计划和2016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2)《“十五”计划纲要》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3)《“十一五”计划纲要》加强东北地区发展,xx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4)十七大报告第五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2.战略措施内容、特征?\n内容:1)实现战略目标的经济政策环境;2)实现战略目标的社会经济体制环境;3) 实现战略目标的国际环境。特征:1)针对性;2)多样性;3)层次性;4)协同性;5)灵活性。3.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1)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与产业经济学一起构成中观经济学;2)区域经济学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3)区域经济学为交叉学科,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4.区域“资源一体化”管理?资源一体化管理以生态系统原则为指导,将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在一个生态系统框架下,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无废物循环模式,通过共生、参与和网络开发,实现系统内组织的功能整合,并加强系统成员与系统层次之间的联系,以便形成高效的物质循环体系。5、区域的类型1布代维尔把区域分为同质区域、分极区域、计划区域三个类型;2克劳森将区域分为增长区、停滞区与退化区;3汉森利将区域分为三类:拥挤区、中间区与落后区;4国内一些学者将经济区划分为多功能经济区和单一功能经济区。6、建立循环型社会的主要作法建立“循环型社会”,即按照生态系统中一个过程的输出构成另一个过程的输入、没有废弃物的循环思想,以生产—消费—再利用的循环模式代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模式,通过物质循环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好状态。7、规模经济理论研究的层次1部门规模经济;2城市规模经济;3公司规模经济;4企业规模经济;5内部规模经济;6外部规模经济8、区域规划的类型1按区域的经济地理特征划分:城市地区规划、工矿地区规划、农业地区规划、风景旅游及休疗养地区规划、流域综合开发地区规划。2按各级行政管理区域划分:省区规划、地区规划、县区规划、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9、区域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手段有哪些区域财政政策手段包括:1实行累进税制政策,2税收优惠政策,3财政补贴政策,4财政平衡政策,5政府采购政策区域金融政策手段包括:1投资补助、2就业补助、3 优惠贷款、4培育区域资本市场10、我国可从西方国家借鉴哪些区域开发的经验国外区域开发的经验:美国的经验是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实施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日本的经验是对太平洋工业地带的扩散问题的解决;法国的经验是回复东北老工业区,促进煤、铁等基础工业部门的发展;德国的经验是实施财政平衡政策;意大利新兴工业化地区是实行工业小区模式;荷兰城市圈的区域开发模式是以大港口、大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临海沿海的区位优势。11、区域经济学的渊源区域经济学的渊源是区位论。区位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区位论阶段,主要指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的区位论以单个厂商为研究对象;近代区位论阶段,主要指垄断竞争阶段,这一时期的区位论以市场区及市场体系为研究对象;现代区位论阶段,主要指二战以后,这一阶段区位论以区域经济为研究对象,追求解决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并分化为区域科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分析两个方向,在这个两方向的基础上产生了区域经济学。12、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主要经济领域管理权限如何划分1财政方面:从1994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了不完全的分税制分税制的行政次不完全,税种的划分不完全,保留了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各个税种的立法权基本都集中在中央。2金融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金融机构的审批和监管权高度集中于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下属的按经济区设置的九大分行和两个营业管理部。3投资方面:投资均按限额划分审批的制度分级负责和审批4)市场开放方面:对外开放而言主要由中央政府管理对内开放而言中央政府持积极鼓励的态度,除户籍制度外,并没有任何局限性的规定。\n五、论述1、论述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经济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如日本的表、里差异,美国的东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异,英国的英格兰与苏格兰、北爱尔兰的差异以及苏联的东、西差异等;二是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国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国英格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苏格兰失业率超过25%,威尔士失业率超过36%,而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失业率不到14%。政治背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力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在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主体,政府可以再区域之间配置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包括区域之间。科技北京,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与其他经济学科明显不同。正是在上述三个背景下,形成了区域经济学。2、论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理查森、胡佛等。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艾萨德、周起业和刘再兴等。研究区域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3、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 面 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劳动力结构。现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而其他劳动者占一半以上。两者的劳动条件、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劳动力市场。存在两个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技术水平、文化水平高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中小企业和农业提供技术水平低的劳动力市场,两者的劳动工资、待遇有很大差距;企业规模构成。两极分化明显,一极是大型企业,雇佣劳动力较多;一极是雇佣劳动力很少的中小企业。前者占企业总数极小,后者所占比重很大;技术水平。一个是现代技术生产,一个是传统技术和落后技术生产。表现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上有很大差距。二者之间反差很大,不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造成现代企业缺乏良好的地区经济基础。4、循环经济的3R原则循环经济的3R原则包括:减量化,是从输入端控制,要尽量减少静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投入量,提高物质利用效率和改变消费模式;再利用,是从中间控制,提倡多次重复利用,考虑从设计上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制度上开发产品的多种利用途径,如通过发展租赁业减少产品需求或以服务代替品的功能经济;再循环,从输出端控制,通过再生利用方式实现废弃物资源化。5、大经济区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和三峡以下长江沿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和海南三省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辽宁五省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市一盟中部五省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西南和广西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西藏五省、自治区,后重庆从四川省分出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长吉界限。6区域管理手段经济手段: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点:间接性、关联性、平等性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通过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等工作,调整区域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方法,特点: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在我国,一些用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战略等文件,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通过后,即具有法律地位,各个省会城市的建设规划都要经中央政府建设部门批准,像类似这样的文件一经批复,也具有法律约束作用。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运用行政命令,按照行政方式来管理区域经济活动的方法,特点: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垂直性。7、结合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谈谈学习的重要性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区际分工与联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区域开发区域经济政策区域经济管理。谈谈学习的重要性8国外区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美国、英国形成,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巴洛委员会进一步发展,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引起重视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制定“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制定了区域再开发法,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总之,战后以来、西方国家许多经济学家都积极参加了区域规划和管理工作,区域管理研究也日益受到普遍重视,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使区域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从其他管理科学中独立出来。区域经济学2 河南农业大学 毕业论文 题 目加盟经营模式研究 学 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16级3班 学生姓名 谢珂 指导教师 孙自庆 撰写日期:2016年2月29日 目录 摘要........................................................................................................................................................\nI 1.引言.....................................................................................................................................................1 研究意义....................................................................................................................................1 研究目标....................................................................................................................................1 2.三良行公司简介.................................................................................................................................2 三良行投资咨询公司的组织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良行投资咨询公司的中线运营模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导产业发展劲头强劲,加快优化了全市经济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建设速度加快...................................................................................................................\n2 3.郑州产业集聚区存在的问题.............................................................................................................2 发展不平衡................................................................................................................................3 集群效应不明显......................................................................................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3 4.解决措施...................................................................3 准确定位,政府科学引领........................................................................................................3 招商引资,培养主导残页.........................................................................................................3 财政支持,健全融资机构........................................................................................................4 5.郑州产业集聚区未来发展.................................................................................................................4 6.结束语\n.................................................................................................................................................4 参考文献................................................................................................................................................5 致谢........................................................................................................................................................5 加盟运营模式研究 摘要 加盟连锁成为一种广见的运营方式,西方国家最早开启加盟的先例,并逐渐发展至全球。国内最早从八九十年代出现加盟,历经几十年,规模和质量不及其他国家。例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则是广为人知的加盟连锁商户。本文以三良行投资咨询公司为例,简介该公司的运营模式,主要研究加盟的历史、发展、优劣势、未来的趋势。关键词:\n加盟,目前状况,历史发展,未来趋势 1.引言 研究意义 加盟是国内经济运营的新模式,代表了一种新方向。通过对它的研究分析,提出新的思路,从而改善加盟的质量和规模,促进经济运营模式的多元化。 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分析三良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探讨其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得出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通过研究,本文一方面能为三良行投资咨询公司的发展提供建议,另一方面也能为其他领域的企业做一个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2.三良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简介 目前,郑州市重点产业集聚区38个,其中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15个,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围绕省定的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旅游和物流等四大主导产业,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基础条件,本着突出主业、错位发展原则,合理布局,已初步形成了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铝精深加工等千百亿产业集群。 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全市新的重要的增长点 通过数据调查,全市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航空港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达到1760亿元,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首次超千亿。郑州市首次在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评比中脱颖而出,郑州国际物流园、荥阳产业集聚区、登封产业集聚区3家产业集聚区荣膺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市经济新的重要的增长点。 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持续向集聚区集中,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16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亿元以上投资完成1118亿元,占全市亿元以上投资的%,占两区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的%,其中:产业集聚区亿元以上投资完成额占产业集聚区全部投资完成额的%。 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加速优化了全市经济结构 主导产业工业产值一直在增加,加速优化了全市经济结构。从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行业来看,增加值一直很明显,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中先行一步,发展势头强劲。从产业集聚区来看,航空港产业集聚区、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增加值也有显著增加,集群效应明显。 基础建设速度加快,有效提升了全市新型城镇化的质量和速度 规划区内村庄拆迁力度加大,推进产城融合,集聚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加快了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速度,有效提升了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产业集聚区的影响力、带动力、辐射力充分增强。 3.郑州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产业集聚区推进快、势头猛、带动强,规模不断壮大,产城互动格局初露端倪。但是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发展不够平衡 我市产业集聚区除航空港、经开区、高新区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因产业基础较好,前期主导明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完善外,其他县域产业集聚区与省内先进产业集聚区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发展速度上,都相对滞后,个别县域产业集聚区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集聚、规模效应,一些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不突出,关联产业不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不足,这些都制约着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 集群效应不明显 我市产业集聚区数量虽多,但规模普遍较小,集聚区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发挥集聚区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产业集聚区的整体竞争力与集聚区中每个企业的竞争力,许多县域产业集聚区因规模过小,使产业集聚区带动力小、经济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城市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区延伸上进展较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大项目的落地,严重影响我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部分产业集聚区内生活性服务设施与发展需要还不相适应,在进行功能分区时,重产业功能,轻居住和服务功能,生产环节考虑的比较充分,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管理体系考虑的较少,特别是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方面体系建设仍然滞后,没有真正与城市发展有效衔接。 4.解决措施 准确定位,政府科学引领 针对产业集聚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市政府要加强引导,科学规划,制定政策,鼓励产业集聚区建设要摈弃园区自身基础原因,努力在科学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各产业集聚区区位优势条件、基础资源、人文环境和建设的特色有利条件,科学确定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明确功能,优化布局,为集聚区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努力提高发展定位和规划层次,规范细致、特色鲜明,打造自身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集聚区,实现科学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培育主导产业 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总抓手、培育产业的总平台、产业转型升级的总动力,集中精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努力实现培育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雁阵效应,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大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我市现有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开展集群招商、以商招商。 财政支持,健全融资机构,为产业集聚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撑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发展,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发挥政府资金的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金投资。 5.郑州产业集聚区未来发展 省级产业集聚区将重点做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中高端食品、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规模,市级专业园区将重点打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等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郑州市将重点实施产业提升工程。资金保障和要素平台建设上,郑州市将大力推动各县(市)区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提高中小企业和招商引资企业的融资能力,着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6.结束语 通过对郑州产业集聚区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有着深刻意义,我们要对产业集聚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参考文献 郑州市统计局调查报告2016年4月25日 致谢 本文是在冯春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感谢冯春安老师的指导。.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第一篇经济活动主体的区位决策 第四章居民的区位决策 本章内容提要 1.对人口分布稳定性和人口迁移的一般认识2.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基本特点3.导致人口与经济要素分布不相一致的主要因素专题:中国现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及其改革前景展望 她为什么要当兵? 这是一个三年以前的新闻人物,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女兵杰西卡·林奇。她的家乡在西弗吉尼亚州的巴勒斯坦,阿巴拉契亚地区一个只有300个居民的山村小镇。 200km400km ,, 100km 她要当兵,是为了将来离开家乡! 这个小镇虽然距华盛顿不到400公里,距匹兹堡、哥伦布等城市不到200公里,距州首府查尔斯顿只有100公里。刚满18岁的杰西卡·林奇高中即将毕业,她没有钱上大学。她可以在当地找到的唯一工作——加油站工人。她为了能够上大学,为了以后离开缺乏发展机会的家乡,不得不去参军。因为参军可以得到一份工资,并且可以免费读大学。她准备当三\n年兵以后,再回大学读书。 现在,她在西弗吉尼亚大学读书 2005年8月,杰西卡·林奇退伍后,与其他4600名一年级新生共同开始了在西弗吉尼亚大学的校园生活。 她为什么要离开家乡? 交流机会——新的生活环境就业机会——适合自己的工作收入机会——可以购买更多自己想要的商品和服务 一、对人口分布稳定性和人口迁移的一般认识 1.决定人口稳定性的基本因素 每一个人都没有可能选择他自己的出生地,并且在缺少独立的生存能力之前,他们通常不可能独自离开自己的家乡。家乡的土地和其他不动产,是人们难以割舍的,“有产者”一般都不愿意完全脱离自己的家乡。如果不是“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也就是如果不能得到更多的交流机会、就业机会、收入机会,人们不会选择长期背井离乡。 一、对人口分布和迁移的一般认识 2.居民一生中所做出的最重要的区位决策往往就是对生活和工作地点的选择居民第一次个人区位决策的方式有两种:A:先选择生活地点,再寻找工作B:先寻找工作,在此基础上确定生活地点当居民在原先生活的地点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当地的工作不令人满意时,到其他地点生活和工作就成为一项可能的选择。也有一些情况是,出于家庭方面的原因,\n人们离开原先的居住地,到别处生活和寻找 一、对人口分布和迁移的一般认识 3.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是居民的跨地区迁移相当一部分人在选择工作/生活地点时,不得不离开他们的家乡,甚至很远,并且主 要是去一些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因为只有那些大城市,才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就业机会和收入机会,能够为人们提供多种多样的选择。 二、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基本特点 1.居民对就业机会和收入机会的追求,是导致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虽然其他一些原因也会导致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如躲避灾荒的影响、实现家庭团聚等等,但这些只是出现在局部地区的暂时现象或者是纯属偶然的现象。而大部分居民在做出诸如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这样的区位选择时,对就业机会和收入机会的追求显然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二、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基本特点 2.在发生重大的社会变革、国民经济出现结构性变动情况下,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效用较为明显在没有发生重大的社会变革、国民经济的结构基本上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人口的地域分布与其他经济要素的分布大体上也是相一致的。一旦这样的变革和结构变动出现,不同的经济要素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随之会发展变化,这使得人口的地域分布与其他经济要素的分布越来越不相一致,从而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出现了就业机会和\n收入机会的明显差别。 二、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基本特点 3.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并不完全是维持生存的需要,而是为了自身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通常情况下,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在某一时段之内都只是有关地区的一小部分居民的行为,而其他一些试图流动的劳动力和迁移的人口则是陆续地加入这一过程的。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主要是居民为了自身或整个家庭能够更好地发展而做出的选择,目的是寻找一个更适合于自己、并且可能取得比在原居住地更多收入的岗位,而不完全是维持生存的需要。 二、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基本特点 4.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所涉及到的居民,主要是人群中对生存环境适应性较强的部分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所涉及到的居民主要应该是人群中适应性较强的那一部分。特别是对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忍受能力,往往成为决定流动的劳动力和迁移的人口能否在流入/迁入地区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并且稳定地生活和居住的主要因素。 二、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基本特点 5.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主要指向于人均经济要素占有量多、可移动的经济要素处于净流入状况的地区由于各地区所拥有的经济要素在种类构成上有很大的差别,这使得它们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方向同一 时段内并非是单一的。然而,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总体趋势却是十分明确的,主\n要指向于人均经济要素占有量大、可移动的经济要素处于净流入状况的地区。 三、导致人口与经济要素分布不相一致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当居民的迁移收益低于迁移成本时,他们的迁移意愿会较低。这里的迁移成本,主要是指居民迁移所导致的生活成本的增加。对于劳动力流动而言,则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通过流动获得更多的结余收入。也就是在扣除交通费用、在工作地的生活费用开支之后,是否能有比流动前更多的结余收入。 三、导致人口与经济要素分布不相一致的主要因素 1.经济因素正是因为具有较高的迁移成本,使得落后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居民宁愿留在原地等待政府的救济,而不愿意主动地迁移。特别是在社会福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居民迁移收益高于迁移成本的并不十分普遍,从而使得愿意迁移的人口,往往只占了落后地区居民的一小部分。而在社会福利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居民迁移收益往往要比迁移成本高很多,这使得他们愿意迁移和流动。 三、导致人口与经济要素分布不相一致的主要因素 2.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人们对迁入地区的社会认同感,以及迁入地区对外来居民的容忍程度。一般来说,居民的主动迁移本身就是对迁入地区具有一定的社会认同感,并且能够接纳大量人口迁入的地区对外来居民通常也有较高的容忍程度。相比之下,流动的劳动力往往对自己流入的地区缺乏社会认同感,他们作为一个群体,也容易受到流入地区居民的歧视。 三、导致人口与经济要素分布\n不相一致的主要因素 3.政治因素主要是户籍制度及地方政府歧视后来者的其他制度。在大多数国家,人们只要在一个地区居住满一个纳税周期,就可以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待遇。然而,如果存在户籍制度、或者地方政府歧视后来者,则人口的迁移会受到限制,人们不得不用劳动力流动的方式来适应。此时,被抚养人口往往留在原地。 专栏:中国现行户籍制度对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及其改革前景展望 关于解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 一、实行婴儿落户随父随母自愿的政策。二、放宽解决夫妻分居问题的户口政策。三、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5周岁,身边无子女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可以在该城市落户。四、在城市投资、兴办实业、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或 者生活来源,已居住一定年限 并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可准予在该城 市落户。 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和过程 从1953年起,中央政府决定建立户籍制度建立户籍制度的主要原因户籍制度在1956年得到了全面地实施。 非城市化与户籍制度的强化 在1962-1964年期间,中国政府开始试图减少主要城市的人口在从1968年起的10年中,中国政府更为\n严格地控制城市人口的增长户籍制度的强化表现在粮食定量供应、就业完全由政府提供 户籍制度逐渐成为矛盾焦点 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发展加快,开始出现劳动力流动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从1992年起逐步取消粮食定量供应之后,户籍制度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批评在人口不能自由迁移的情况下,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代替了人口的跨地区迁移 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博弈 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始于1998年迄今为止,户籍制度改革并没有彻底解决公平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一般地区居民VS京沪居民;“民工”“VS人才”和劳动者VS有产者地方政府目前仍然在强化各自的户籍户籍改革的前景取决于经济、社会、政治体制的系统改革 李稻葵称中国经济呈现日本病建议放开户籍制度 http://xx年10月18日01:00中华工商时报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 开放人口自由迁移的关键 1.首先需要一个全国统一的、并且完全由中央政府承担责任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愿意开放人口自由迁入的前提。2.城市房地产价格暴涨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限制人口迁入的理由,开放人口自由迁移之后这将会带来更大的矛盾。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让增量城市用地完\n全进入市场,有可能减少人口自由迁移的负面影响。3.开放人口自由迁移,将会导致无业游民在主要城市大量出现,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城市找到适当的工作,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 思考题 1.居民对自己居住和工作地点的选择与厂商的区位决策之间有什么联系?2.从事哪些职业的居民更愿意通过迁移来增加自己的交流机会、就业机会和收入机会?3.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具有哪些特点?其余正常的人口迁移有什么区别? 思考题 首先需要一个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区域经济学论文1 摘要: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在阐述工业区位选择的过程中,系统分析了工业的合理布局。本文对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分析、评价,所分析的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聚集因素等区位因素也是决定工业空间分布的几种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它既适应了我国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背景,所揭示的区位规律也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而这一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n关键词:韦伯;工业区位论;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集聚因素 区位是某事物占有的空间位置、场所,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探讨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1]。韦伯是德国经济学家、工业区位论的创始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是在上个世纪初创立的,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我们现代的区域经济研究仍有借鉴意义。 一、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近代区位论是由德国经济学家杜能创立的。他于1826年出版了《孤立国》一书,提出了著名的“杜能环”,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但尚未涉及工业区位分析。19世纪中期以后,西欧资本主义出现了空前繁荣,特别是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促进了钢铁、机械、纺织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运输业的发展,使工业布局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减少。另外,自由竞争作为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大特点,统一的市场给资本家提供了平等的竞争场所这样如何降低生产成本、获取利润,企业置于什么位置能降低生产成本,这成为当时经济学家研究的中心[2]。正是在这样的背景 下,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问世了。韦伯(A.Weber)分别在1909年和1914年发表了两部研究工业区位论的著作,探讨了工业分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n从而创立了现代工业区位论。 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为了分析工业区位的形成并建立自己的体系,韦伯首先引用了“区位因素”这个前人用过的概念。根据他的解释,区位因素是指一个地理点上能对工业生产起积极作用和吸引作用的那样一些因素。在推导他的区位理论时,排除了社会文化方面的区位因素,认为只要考虑到原材料、劳动力和运费就足够了。同时,可以把原材料费用和地区差异纳入到运费之中。这样,决定区位就取决于劳动力和运费。韦伯正是从对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再把积聚因素考虑进去,对工业区位分布进行分析和变换。 寻求吨公里最低点。 韦伯研究了运费对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他认为要达到工业生产取得最低成本的效果,首先要寻求吨公里总和的最低点,因为运输费用与吨公里总和是成正比例的。而费用差异的产生除了距离以外,还和原材料的特性有关。后者往往会对工业区位的选择产生决定性的意义。为此,韦伯根据原材料在生产中的特性,采用原材料系数,以此论证运输费用对于工业布局的影响。原材料系数由下式计算: 原材料系数=局部性原材料总重 制成品总重 指数的大小影响着区位的选择。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分析,韦伯终于得出结论:原材料指数大,工厂就趋向原料产地;原材料指数小,\n工厂就趋向消费区。 劳动力因素引起的区位图形“第一次变形” 韦伯认为,当劳动力费用在特定的区位对配置企业有利时,这样可以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费最小的地点,而移向有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条件是原材料和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下来的劳动费用。韦伯首先假设劳动力费用最小的地点与运输费用最小的地点不一致,这时企业将由运费最小的地点移至劳动力费用最小的地点。如何既考虑运输因素又考虑劳动力因素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韦伯引进了等费线的概念。所谓等费线,就是以一点为原点,一定的半径画个圆,在同一个圆上距离原点所产生的运输费用、原料费用是相等的。这种费用等值线圈结构图是区位分析的有用工具,它不仅可以用于几个原料地和市场,而且也适用于其他许多有费用空间差异的变量的情形,如政府的补贴、税收、地租、建筑安装费用等。 集聚因素引起的区位图形“第二次变形” 劳动力费用可以克服运费最小区位的引力一样。同样,由集聚形成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使运输和劳动力定向的区位产生偏离。韦伯认为,集聚实质上是工业企业在空间集中分布的一种生产力配置,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经济效果。集聚可以分成两大类型,一是自然集聚:由于港口、交通枢纽和大城市等自然因素而导致的工业企业集聚。二 是纯集聚:为了集聚的经济目的而产生的工业企业集聚。它与位于一个港口、交通枢纽和大城市所造成的自然集聚现象不同。 韦伯认为,纯集聚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企业的规模效益、协作效益和外部经济利益的增长。一个企业获取集聚经济收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的集聚程度,从而降低成本;一是选择与自己有密切关联的企业一起配置,可以共同使用专用设备,共同利用劳动力市场,共同使用公共设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韦伯还分析了企业和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他说,像劳动力费用可以克服运输费用最小的区位引力一样,由集聚形成的经济效益,也可以使区位优势偏离运输和劳动力指向。如果一个企业由集聚节省的费用,大于因其搬离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最小的位置而追加的费用,\n它就将按集聚指向进行新的配置。 假定某空间内有3家企业,它们各自存在多条临界等费线。如果3家企业的临界等费线不交叉,就不会产生集聚现象。要是它们的临界等费线相互交叉形成一个重叠区域,就会在这个重叠区域内产生纯集聚效应,形成工业企业集聚区。假定企业由集聚增加3个单位的经济利益,那么以此经济利益形成的等值线就是集聚产生的临界等费线。如果3家企业搬迁到集聚区需增加的运费和劳动力费用都小于3个单位,只有2.5个单位或更少,\n它们就会迁入集聚区内。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3]。 三、对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的评价及它的现代意义 在西方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理论发展过程中,韦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理论思想和区位模型几十年来一直为许多学者所推崇。由于他的理论建立在现代运输方式的基础上,他提出的某些区位因素又排除了某些特定社会制度下的东西,所以他的区位模型在当今仍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甚至可以说,他的分析和推导对工业的区位决策奠定了计量分析的理论基础[1]。 韦伯第一次运用“区位因素”这一概念,并对它进行了分类研究 他正确的将分析的重点放在原材料、运输、劳动力和集聚几个最重要的因素上。他指出,运输是决定工业区位最基本的因素,这一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致后来的学者认为:如果没有空间距离和客服距离所支出的运费,便不会有经济地理学的产生。后面人们的研究确实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还是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都说到城市或是企业的布局。不管你怎么布局,只要不同的企业之间有距离,就会产生运输问题。如果运输问题没有解决好,再好的布局也将是一句空话。 集聚因素在韦伯之前没有被系统研究过,自他之后,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正如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一样,不在于韦伯把集聚因素研究的如何透彻,关键在于他使这个因素正式进入学者的视角。集聚效果问题经过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等人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区位论和区域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韦伯理论推导的重点是对运费的分析 韦伯超出了杜能、龙哈德等人的习惯做法,不仅仅考虑到距离及原材料与制成品的相对重量,而且将原材料进一步分组,引入了原材料系数这个新的概念,这点为后来的一些学者所继承。对于基本上以运输定向的工业部门企业,一般情形下应当遵循韦伯提出的基本方法来确定它们的地区布局。 我国的某些大型企业,如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均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布局不合理。例如,水泥是大宗笨重物品,生产中原料损失较少,且主要原料的水泥灰岩一般分布较广,因此水泥工业应当接近消费地,以使从原料燃料到产品运达用户手中的全部运费达到最小。但由于历史原因等原因,我国的水泥生产布局不尽合理,东北地区即陕西、甘肃、四川等水泥生产能力过大,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工业、城镇集聚区水泥生产能力不足,不得不长距离调进,导致全国水泥的平均运输距离达400多公里,一些大经济区、省区不能做到供需基本平衡。还有,我国的火力发电所需煤的运输,钢铁厂原燃料的运输都存在运输距离过长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 另外,对于上海的宝钢的成功做一下说明。有人说,宝钢所在地方离钢铁厂、煤炭基地的距离都远,建在那里正好违反了韦伯关于运输问题的理论。其实,宝钢的成功恰恰说明韦伯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好。宝钢可以从澳大利亚、巴西运原料,而且从国外进口的铁矿石的品质比国内的铁矿石品质普遍好,运用韦伯的原材料系数来计算和海运运费的相对便宜,和国内很多钢铁厂相比宝钢运送原料的运费都 便宜。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对我国的意义:第一,运输条件严重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经济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大多数自然、能矿资源集中于中西部,而现实的生产加工能力和消费地主要分布于东部,区域之间空间距离遥远。另一方面,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无论是从运输体系、运网密度,还是从运输能力、运输方便的程度来说,中西部均落后于东部,西部交通运输业尤为落后。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表明,只要存在原料地、生产地和消费地的空间分离,运输就成为决定工业分布的最重要因素。第二,中西部,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与廉价的劳动力,但交通运输落后、产业配套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而且远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地区,因而难以对国际国内资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正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解决好中西部的运输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减少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有着重要作用[4]。 参考文献: [1]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2]张文忠、刘继生,关于区位论发展的探讨,《人文地理》,1992年第三期。 [3]张明龙、张琼妮,韦伯工业布局论的结构考察,《理论经济》,xx年第五期。 [4]李炯光,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意义,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18卷。区域经济学111 单项选择题 1.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转化的标志是 。 A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 B胡佛运输区位论的建立 C廖什《区位经济学》的发表 D区位论对人力资本因素的研究 2.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A资本 B人力资本 C技术进步 D社会制度 3.“一业兴则百业旺”的经济发展效应属于 。 A前向关联效应 B\n后向关联效应 C旁侧关联效应 D综合关联效应 4.防止区域经济的区位性衰退的关键是 。 A区域产业多样化发展 B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C保持区域经济的超前发展 D保证区域经济的均衡性增长 5.各产业 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A产品需求收入弹性 B资本有机构成 C技术发展水平 D技术结构特征 6.在知识经济时代, 是企业最基本的要素,是企业竞争的基础。 A投资软环境 B智力资源 C科技进步 D雄厚财务资源 7.对任何一个大国而言,减少贸易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是 。 A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B加强行政控制 C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增长 D加强税收调节 8.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 。 A科技进步 B人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C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 D政策的改善与优化 9.城镇体系域城镇群的最大差别体现在 。 A关联性 B\n整体性 C层次性 D规模性 10. 是投资环境中最根本的组成要素。 A经济环境 B制度环境 C技术环境 D文化环境 1.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 。 A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B提高人力资本的能力 C提高经济效益 D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潜力 2.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A资本 B人力资本 C技术进步 D社会制度 3.纳克斯认为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的根本是 。 A增加供给 B创造需求 C扩大投资 D保证经济均衡增长 4.后工业化社会阶段, 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A知识密集型产业 B智能密集型产业 C技术密集型产业 D资本密集型产业 5.在知识经济时代, 是企业最基本的要素,是企业竞争的基础。 A投资软环境 B智力资源 C科技进步 D\n雄厚财务资源 6.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是 。 A目标驱动机制 B利益驱动机制 C市场调控机制 D宏观调控机制 7.对任何一个大国而言,减少贸易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是 。 A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 B加强行政控制 C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增长 D加强税收调节 8.熊彼特认为: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应该作为一种崭新的生产要素被引入生产函数。 A企业家才能 B技术 C创新 D资本 9.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表现为 。 AS形 BV形 CU形 DM形 10.在城镇体系建设中,城市的基础是 。 A最大的城市 B大城市 C中等城市 D\n城镇 判断正误题 1.外部经济利益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和聚集的规模。 2.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是制度安排合理化的最终表现。 3.极化效应导致经济增长极自身的增长与发展。 4.制造业内部资本集约化过程的普遍实现,标志着工业化社会将向后工业化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过渡,这个社会将发展到更高层次。 5.支柱产业不仅在区域经济中占较大比重,而且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6.一个地区自我循环比率越高,经济发展越封闭,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越低。 7.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的共同之处在于加工方都不负责市场开拓和盈亏。 8.在推进我国城镇体系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城镇规模的建设,同时必须做好城镇质量的提高。 9.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不仅取决于基础设施总量,还与基础设施结构密切相关。 10.可操作性是检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否能落实的试金石。 11.地区形象塑造与发展战略、规划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功能与实现方式上是不同的。 12.企业在进行跨区域投资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投资收益的高低。 13.区域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方面的不足。 14.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是表现其对资源的所有权,市场对资源配置则使资源利用达到最大效益。 15.只要人均GDP大于零的地区,都可以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1.外部经济利益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和聚集的规模。 2.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 3.政府追求的公共利益最大化也必然能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4.对于资源型的区域经济地区,应在资源开发的中后期阶段进行支柱产业的开发与发展。 5.消费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国内生产总值在产业间比重分配发生变化的基本原因。 6.支柱产业不仅在区域经济中占较大比重,而且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7.市场因素对产业区位的选择影响,是产业部门最终确定布局的点的重要依据。 8.实现地域合理规模,就是要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9.企业的外部经济规模经济是指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 10.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的共同之处在于加工方都不择市场开拓和盈亏。 11.在城市化动力机制中,农村及农业经济发展的城市化推力起着决定作用。 12.\n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中,城镇的数量与城镇规模成正比关系。 13.区域经济政策的目的在于纠正市场机制在资源的空间配置方面的不足。 14.企业在进行跨区域投资选择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投资收益的高低。 15.地区形象塑造与发展战略、规划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功能与实现方式上是不同的。问答题重点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 经济区的定义与特征 区域经济政策的手段 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空间格局及未来走势 建设环首都绿色经济圈的战略意义。 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关系 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 国有企业发展新经济的优势 中国的城市发展方针我的区域经济学论文 统筹城乡发展 系 别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2016 经济系\n经济学 年10月25日 统筹城乡发展 摘要: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以牺牲“三农”利益来发展城市及其产业的政策,结果使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导致了目前城乡关系的对立,制约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工业化的发展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级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后期阶段。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工业发展进入中期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产业,经济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此时,农业与工业应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与权利,并接受工业部门的“补助”,使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全面落实发展成为必然,因为统筹城乡关系,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对“城乡统筹”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结合自己家乡的一些问题对“城乡统筹”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写下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城乡统筹公平机制\n二元结构 对城乡统筹的探讨并不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而产生的。人类社会的两次分工,把城市从广大的农村中分离出来,但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城市和农村是两个平等并存互补的社会体系,城市和农村无多大差别;进入产业革命时代,机器的普遍使用,使城市产生了巨大的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和极核增长力,城市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城市统治农村和城乡对立的局面,造成了城乡间的差距的深化,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全面发展。为了建立和谐平等的城乡关系,城乡统筹课题的研究得到了产生和发展。 城乡统筹是一项巨大的系统的任务,基本含义是要打破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从制度上和机制上把城乡和机制上结合起来,将城乡置于同一层次上谋划统一协调的发展。根本目的是消除城乡分割体制,促进城乡生产力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实现城乡一体化。它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增强城市化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和地区差距,使城乡经济社会实现均衡、持续、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分割的传统“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一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 一.文献综述 张望、铁明太副教授等关于中国特色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研究已经相当到位。他们大概从五个方面对这一问题给出详细的解释。一是在原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通过分析和研究,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概括。二是较系统的构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三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平机制建设,是改变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四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特色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五在分析完后,针对主要问题探讨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制度安排。他们在各方面阐述的非常明确而且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而且他们在其中利用了城乡经济互动比率,对于无法量化的或数据不方便获得的指标采用定性实证分析方法,进行了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他们的种种建议对于解决农村的种种问题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下面结合我发现的城乡之间的问题,说一些粗浅的看法。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提出一些自己认为适用的方法。 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尽管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国家也对农村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农业生产力水平偏低、经营规模普遍偏小、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市场化程度不高、产业化不强的特征并未根本改变。农民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作用现在只局限于在每年的特定时间将国家的补贴发放下来,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没有特色产品,单靠种植玉米、小麦、棉花、辣椒还有一些其他作物支撑家庭的农村,一直有一些问题困扰于心:自己今年的粮食是不是可以卖出去?是不是可以买个好价钱?为什么到现在了还没有棉花的大型购物主到村里收棉花?这种种迹象表明,农村缺少一个可以联系城市与农村生产的基地。 二.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教育、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教育是摆脱贫困的关键。医疗环境的好坏是保持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农村的教育水平较城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在生育方面:农村的传统观念依旧占据上风,在隐隐作祟。重男轻女的观念依旧存在于人们的脑海里。殊不知现在的男女比例已经失调。2016年男女的比例,全国男性:女性:100,农村男性:女性122:100,城市男性:女性108:100。由以上数字不难看出,观念问题还是深入人心,因此要加强对农村的教育,达到男女比例上的协调。 在医疗方面:虽然农村有了医疗合作社,但是医疗合作社的制度同农村信用合作社一样并不健全。每个家庭有一个医疗合作本,相当于邮政储蓄额的银行本。每年我们都会交一定的费用,这样我们的医疗合作本的钱就会增加。但是当我们生病了去看病时,问题出现了:我们只能在不超出“储蓄本”上的钱的范围内才免费,一旦超出范围我们就要额外交钱。 在农村社区化上:现在农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样一件事——农村社区化。农村社区化是以城市社区组织架构为参照,根据农村特点整合出类似的组织架构,从而实现所谓的“社区化”管理,更强调组织架构的完整性和硬件设施的完备性。使农民可以集中到一起,过上幸福的有保障的生活。然而农民思想里存在这样一种观念:社区化后,我们一无所长,该如何生活?我们的土地怎么办,孩子的学费怎么办?我们种地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可以更好地维持生活,社区化后是否我们的土地就归别人所有了,我们就只能给人打工?由于种种问题的困扰,社区化一直没有什么进展。甚至某地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楼房建好以后,农民拒绝搬入,当地政府就把楼房当做一般房地产卖给了周围的人,过一定年限之后再收回来。 三.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 农村地区水利、交通、电力、通信条件较差,目前全国还有亿农民饮水安全缺乏保证,近100个乡镇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约200万户农村人口用不上电。一些地区村镇布局不合理,垃圾处理、生态保护设施缺乏。 在最基础的道路方面: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如今城乡之间简单的交通问题还不能解决的很好。村与村之间公路尚未修好。这谈何走出去,并且与城市更好的流通呢?这与当地的农村坐落情况有关。拿衡水的一些农村举例:由于各个村庄之间就像一个个孤城。四面都是田地,与周围的村庄联系很少。村庄之间距离很远,这种状况也就导致了公共汽车不到家的状况的出现。汽车费用高、距离拉伸长、人少、路不通都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在水利方面:土地灌溉时仍然采用的是大面灌。在今天水资源相当短缺的今天,这种做法是万万不行的。在环境保护方面:农村人民的思想意识里是不存在这方面的知识的。有这样一种景象:每家农户的房后,都有一个垃圾堆。每天打扫后,自然而然的就把垃圾倒在村后,久而久之,垃圾堆出现了。每个村庄的垃圾堆有很多。 四.农民的民主权利和财产权利尚未得到切实保护,侵犯农民权益问题时有发生。\n农民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护,农民没有说话的空间。农民土地权益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低价征收征用农民土地、补偿不到位等问题较突出,征地纠纷频繁发生。农民工的权益保障还不到位,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最低生活保障、工伤保险、子女教育、廉租住房等权利缺乏有力的制度保护,农民甚至因为身份的问题被歧视。 五.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政策和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需要下更大决心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切实向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倾斜。在规范转移支付、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政府支农资金管理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些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层次改革,如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形成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流转的机制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三.建议 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问题很突出,抑制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下面结合上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一些建议。 一.建立公平的工农产品价格机制,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缩小城乡差距 1.\n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的价值 根据马克思主意经济学基本原理,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缩短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降低产品的价值。也可以消除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差距即“剪刀差”。提高生产率科学技术是极其重要的。在农村由于近几年环境污染严重,天气恶化,农业生产更需要增强抗旱、抗洪技术。优化动植物的品质技术。此外因为交通不方面,我们还要提高农产品的加工、保鲜技术、储运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2.完善农产品购销制度,继续实施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 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塑造多元化市场主体。使农民能够有组织的参与市场竞争。根据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建立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使农民的产品有销路。国家切实落实最低价格保护机制,避免农民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3.集中居住,集中生产 首先,集中居住,使人与人之间可以更频繁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可以追求积极、进取、健康和快乐的现代生活观念和文明习惯。其次,集中居住将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生产区与居住区隔离,从根本上避免了村容村貌的生产性污染、消除了“脏、乱、差”的现象。 4.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工园区 根据我们在地形、环境、交通以及农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建立农业生产加工园区,这样既可以解决农产品的滞销问题,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另外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妥善安排好与失地农民的利益关系,还可以安排更多的失业农民就业,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 二.\n建立城乡统筹的国民就业待遇机制 1.进行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 通过户籍制度的改革,使户籍制度不再成为限制人们自由流动的羁绊,而成为提供平等的公共事务服务的重要保障。在户籍制度改革方向上,要按照建立公正平等、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的要求,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统称为“居民户口”,按居民实际居住地登记。改革的重点是逐步淡化城市偏向。即把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 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等权利逐步剥离,是各种权利最终在“城市人”和“乡下人”、“本地户口”和“外来户口”、“常住户口”和“流动人口”之间一视同仁。是的外来打工人口享受同样的权利。但是这方面的改革想要取得成效是非常难\n得,所以我们应该不惧困难,迎难而上,但是又不能操之过急。 2.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就业 为了达到此目的,重要的是把握三点:一是要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利用行政手段将劳动力分割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以及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的就业管理体制。承认劳动力的择业自由和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把劳动力素质和社会需要作为就业的主要标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制度和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二是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做到就业指导、职业培训、权益维护等方面对城乡劳动力一视同仁。三是取消限制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不合理规定,完善立法,保证其按时足额领取劳动报酬和享受劳动者应有的各种保证。特别是要取消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何不合法收费,依法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资的行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公平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 1.继续深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虽然农村现在这种制度实施的还不错。但是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规模结构的变化,一对夫妻可能要照顾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因而单靠家庭养老将会是一个家庭背上沉重的负担。因此社会养老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此知,家庭养老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起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 2.建立大病统筹为主的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医疗合作社制度的不健全上面已经提到了,为解决此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增加农村医疗保险基金投入,在不损害城市医疗保险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农民医疗保险赔付比例。 四.\n加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1.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加大农田水利的建设,使得由原来的大面灌溉转换为喷灌,但是实施起来要难些。为了有效地应对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可以采用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中小型水库存水、蓄水。 2.加快路水电气医学等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政府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十分重视。政府可以用每年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安排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采取贷款的方式筹集建设资金,用未来的经济发展的成果满足今天交通设施建设,使村村通通公路,村内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农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顺畅。 3.加强农村能源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生产方式变化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民集中居住的趋势必然出现。一个个农村生活的新村庄也将出现。政府针对这种趋势,要从空间布局上减少和避免生产和生活的相互污染,从根本上保护好环境。积极发展一池三改、秸秆气化、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建立管网系统,把生活小区的粪便通过管网排入沼气池,然后把清洁的沼气输入生活的小区,实现清洁生活。 五.建立公平的城乡教育机制 由于农村人们思想的落后,使得居民集中化进展很慢,教育的落后也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要加强农村的教育。一是要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二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要按照农村教育是重中之重的要求,重点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制定工资福利、职务评定晋升、学习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吸引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服务农村教育。 要想统筹好城乡发展,我们的路还很遥远。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落到实处,尽管艰难,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切实做好城乡的互动机制,用经济互动比率等各个指标为自己服务。 四.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学,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张望,城乡经济互动机制及其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11 [3]铁明太,中国特色统筹城乡发展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08 [4]王伟光,中国城乡一体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3 Coordinationofurbanandruraldevelopment1090925WangShuhong Abstract:Becauseofourlong-standing Keywords:UrbanRuralHarmoniousFairmechanismDualstructure区域经济学论文 河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金融危机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专 业: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姓 名:张超 准考证号:090312200165 身份证号:130203198604050056联系电话:13933361024是否申请学位:是 目录 1.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12.四大区域经济模式的特征及比较„„„„„„„„„„„„„„„„„„„„„„1\n四大区域经济模式的特征及演化„„„„„„„„„„„„„„„„„„„„„1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2内源性经济模式和外源性经济模式„„„„„„„„„„„„„„„„„„„23.金融危机对四个区域的经济影响及比较分析„„„„„„„„„„„„„„„„„3金融危机对四地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3基于不同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比较„„„„„„„„„„„„„„„„„„„„34.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建议„„„„„„„„„„„„„„„„„„„„4内资与外资要兼顾利用„„„„„„„„„„„„„“„„„„„„„„„„„4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应并行发展„„„„„„„„„„„„„„„„„„„„„4民营经济应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4产业的调整应向本土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4参考文献„„„„„„„„„„„„„„„„„„„„„„„„„„„„„„„„„5致谢„„„„„„„„„„„„„„„„„„„„„„„„„„„„„„„„„„„6 金融危机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以沿海四大区域经济模式为例 张超 石家庄考区 摘要\n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开始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较明显影响,代表我国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苏州地区、温州地区、泉州地区及东莞地区经济也在此次危机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本文依据此次金融危机前的数据,从人均经济指标、经济活动主体特征、贸易方式、经济开放度等方面综合比较四种模式的异同,并利用xx年的数据,通过比较外贸出口额、失业率等8个经济指标变化分析各地区在金融危机下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进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调整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n影响 1.文献综述和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呈现出快速的经济增长态势,并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其中最典型的是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温州为代表的“温州模式”、以泉州为代表的“泉州模式”和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模式。这些区域模式的形成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而且对我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并逐步蔓延的形势下,探讨分析四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的不同影响和差异反应,对总结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和调整转换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整体和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切实的意义。 随着近三十年来苏州、温州、泉州、东莞地区经济的突出表现,以这四个地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此进行研究的角度和观点也很多。对于四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学者们的观点基本一致,大致可概括为:温州地区依靠内源性资本,重视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并以本土企业开展一般贸易和境外投资为主;泉州地区依靠内资并引进侨资侨汇,以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的逐步融合为基础,注重国内市场,兼顾国际市场开拓;东莞地区依靠港澳台等外源性资本,以发展“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贸易为主;苏州地区依靠欧美和新加坡等外源性资本,以外资企业加工再出口为主,但相比于东莞,苏州的引资规模和质量更高。 对于这几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和发展趋势,国内学者的研究角度和结论就不尽相同。林俐、徐徐基于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内向、外向视角,对温、苏、泉三地的经济国际化程度进行测算及比较,认为内向国际化程度的大小排序为苏州、泉州、温州,而外向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温州、苏州、泉州。蔡建娜通过对温州和东莞两地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研究,探讨了外发型和内源式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同,认为同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特征,但在增长效率上珠三角模式远远落后于温州模式;窦开龙认为经济发展无固定的模式,清晰的产权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民营经济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施端宁、陈乃车认为从苏南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的民营化改革结果来看,依靠民间市场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更具有全国一般的意义;而张一力从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温州和苏州分属于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和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并得出包括“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在内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将殊途同归,向双高型演进。 自从xx年3月美国次贷危机初露端倪和其后逐步酿成全球性金融海啸以来,上述四种区域经济模式由于其固有的外源性特征而均受到冲击,但因为各自对外资和外部市场依赖程度的差异,受到冲击的程度也不一样。对于这种差异性及其影响的研究,目前国内学界尚未作出足够的反应,然而该问题的重要意义却是不言而喻的。 2.四大区域经济模式的特征及比较 四大区域经济模式的特征及演化。 1.苏南模式。改革开放初期的苏南模式主要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为主,地方政府主导微观经济主体的发展”。而在90年代中后期,通过产权体制改革,并借助浦东大开发及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机会,苏南模式有了新的发展,主要特征为“以国家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在苏南模式的引导下,苏州地区不但稳固推进纺织服装、冶金、化工、机电等传统产业,并且及时引导产业结构升级,促使电子信息、新型材料、轻型汽车及配件等六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2.温州模式。早期的温州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家庭和联户经营的民办工业同专业市场、农民购销员和民间信贷相结合”;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新温州模式突破了以家庭工厂、家庭经营为基础的限制,逐步向企业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经营全球化迈进,大力发展“走出去”的开放型经济模式。在温州模式的引导下,温州地区形成了服装、鞋类、低压电器、眼镜、打火机等10多个产业集群,这些产业内部分工协作程度很高,产业配套体系趋于完善。 3.泉州模式。泉州模式是在晋江模式的基础上扩展形成的,早期晋江模式的特点可以理解为“以 联户集资的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以侨资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国产小洋货为特征,以外向型经济为目标的农村经济发展形式”。随着时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泉州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成熟和发展,形成了新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发达的集群经济,特色的县域经济,活力的品牌经济,发展的创新经济和新型的文化经济”。在泉州模式的引导下,泉州现已聚集起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纺织服装、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生物制药等五大新兴产业。 4.珠三角模式。传统的珠三角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国家对外开放政策为主导,发展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这个时期的引资政策抑制了民营经济的发展,贸易模式以两头在外的出口加工模式为主。但在经历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以引进外资为主的高速发展阶段后,珠三角模式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充分运用市场规则,变政策优惠吸引外资为配套产业引导外商投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在此模式引导下,珠三角地区逐渐形成了纺织、电子、玩具、钟表等传统产业集群。 四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四种经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第一,按照经济资本的来源,可分为内源性经济模式和外源性经济模式;第二,按照贸易结构的不同,可分为贸易导向型模式和外资导向型模式。这部分的比较分析将以金融危机前xx年的数据为基础。\n内源性经济模式和外源性经济模式 根据表1的第三列和第四列可以看出:相比于温州和泉州较为弱势的引资力度,苏州和东莞在外资的引进和利用上表现出强劲的态势,两者之间的绝对值相差了一个数量级,显示了苏州和东莞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强烈的资本外源性。四个地区中引资最少的是温州,不但在当年的绝对值和依存度上表现为最低,而且自1984年到xx年间,温州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为亿美元,甚至不足苏州单年的水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很鲜明的资本内源性。而泉州地区在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的同时,借助侨乡优势,大力引进侨资侨汇,嫁接本土企业和创办外资企业,在资本的利用上表现出其介于内源性和外源性的“中间路线”特征。以上内源性、外源性及“中间路线”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了不同的经济结果。 表1xx年温州、泉州、苏州、东莞各项依存度指标 地区经济开 实际利用外 外资依 对外贸易元) 温州泉州苏州东莞 +境 外投资依存度。②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产值比重以本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基底。\n数据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泉州统计局、苏州统计局、东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首先,四大模式在经营主体方面存在差别。从表1的最后两列可以看出外资企业在外源性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内源性经济中处于边缘地位。以xx年为例,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亿元,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业产值为亿元,占据了近80%,而苏州也高达%;与这些数字成巨大反差的是,该比例在温州只有%;而与“中间路线”特征相映衬的是,泉州地区这一比例只是略高于50%,说明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的协调性。 其次,四大模式在对外开放度方面存在差别。对外开放度是衡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以及本地区经 外贸依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 放度资存度额业产值及比重 4323288256 注:①\n经济开放度的计算方式为:对外开放度=/国内生产总值+外资依存度 济发展对于国外经济的依赖程度。由表1的第二列可得,四个地区中对外开放度最大的是苏州,其次是东莞,均高于100%,说明外源性经济在大力引进外资,发展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这也可以从表2第六列外贸依存度指标中看出。相比之下,温州及泉州的经济开放度则低很多,而从两者的外贸依存度来看,说明温、泉两地区非常重视内贸,在进行国际开放的同时,通过区际开放来推动经济发展。 再次,四大模式在形成的产业结构上存在差别。借助于引入外资所带来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相比之下,外源性经济的产业结构会优于内源性经济,尤其是主导产业。以经济开放度最高和最低的苏州与温州的比较为例,xx年,两地的三次产业比例基本相似,分别为:::和::。但苏州近年制造业发展更快,在第二产业内部,苏州主导产业的层次明显要比温州高许多。苏州主导产业近年以高端纺织、电子信息、普通机械制造等为主,温州的主导产业以皮革、服装、低压电器等为主,两个地区在产业高度化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从出口商品的结构上来看,也可以印证这一点。 最后,以上差别带来四大模式经济指标的差异。由表2的第二列和第三列可得,外源性经济在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上要明显高于内源性经济,苏州的GDP和工业总产值分别是温州的倍和倍,反映出外来资本对创造当地GDP和工业产值方面的巨大作用。但在关乎区域居民实际富裕程度的相关指标上,外源性经济并没有带来同比例的提高,在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和人均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方面,苏州甚至比温州还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也仅比温州高一点,说明在外源性经济中,经济利润的大部分被外资企业拿走,有别于内源性经济”藏富于民”的特征。 数据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泉州统计局、苏州统计局、东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n贸易导向型模式和外资导向型模式 由表3“贸易方式”项的相关数据可得,苏州地区和东莞地区都是典型的以外资带动外贸,以加工贸易作为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方式的“外资导向型”经济模式,温州则主要是利用 注:本土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 数据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泉州统计局、苏州统计局、东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本土民营企业以低价、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贸易导向型”模式,而泉州则走“中间路线”,其特征是通过吸引外资发展本土企业,使本土企业成为外资企业的配套企业,继而推动对外贸易。这些模式的不同特征使得各地区在贸易主体、净出口依存度、境外投资等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 其一是贸易主体的差别。由表3“贸易主体”项的数据可以看出,“外资导向型”经济的出口额主要由外资企业贡献,而“贸易导向型”经济则主要由本土企业贡献。以xx年为例,苏州地区全部出口额为亿美元,而外资企业的出口额为亿美元,占据了90%以上;同为“外资导向型”经济的东莞也高达61%;相比之下,该比例在温州仅为%,但本土企业的出口额却占到83%以上。而泉州外资企业出口额比重只是略高于50%,体现了其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融合出口的特征。 其二是净出口依存度的差别。由表4的第三列和第四列可得,“外资导向型”经济在出口额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上均显著高于“贸易导向型”经济,但由于其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模式 表4xx年温州、泉州、苏州、东莞经济国际化指标 地区温州泉州苏州东莞 境外投资额 3640532803\n780 出口额 出口依存度 净出口额 \n 净出口依存度 注:净出口依存度的计算方式为:净出口依存度=净出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反应外贸对GDP的贡献率。数据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泉州统计局、苏州统计局、东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特点,进出口顺差较小,因此对GDP的贡献率也就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而“贸易导向型”经济下的一般贸易模式,其出口总额要远高于进口总额,对GDP的贡献率反而较大,从表4最后一列来看,各个地区的净出口依存度差距明显缩小,温州甚至反高于苏州和东莞。而在境外投资方面,继承温州模式“走出去”的战略特征,其步伐要远快于其他地区;相比之下,“外资导向型”经济的境外投资不仅数额较小,而且都以外资企业的再投资为主,对外贸出口和GDP带动不大。 3.金融危机对四个区域的经济影响及比较分析 起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xx年已初现端倪,并在xx年恶化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波及,且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所实行的全球化经营战略,中国实体经济在此次危机中也遭受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xx年各个城市“地区GDP”、“工业总产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吸收外资”、“外贸出口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等8个经济指标增长率的变化,来分析金融危机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地区间经济指标相比于危机前同期的增减幅度来分析各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金融危机对四地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由表5、6、7、8可得,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xx年温州、苏州、泉州、东莞四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却较往年同期有所提高,保持了较强劲的增长趋势,反应出各个地区企业对国内市场的重视及不断发展内贸的态势。而在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上,四个地区呈现了不同的情况,即泉州和苏州的失业率在08年有所下降,且苏州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温州和东莞的失业率在08年有所上升,且东莞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在剩下的6个指标中,四个地区都基本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金融危机确实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表5xx年温州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及增减幅度 GDP工业总产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吸收外资外贸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n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 % NA 注:第四列括号里的数字为xx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数据来源:根据温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表6xx年苏州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及增减幅度 GDP工业总产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吸收外资外贸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 % NA -() A 注:第四列括号里的数字为xx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数据来源:根据苏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表7xx年泉州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及增减幅度 GDP 工业总产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绝对值或比率 26172 增长率 - 与07年同期相比增减 -()-()-()-()-() \n() -()+() 等级DDCDBBDC 06年同期增长率 绝对值或比率 23867 增长率 与07年同期相比增减-()-()-()-() -()+()-() 等级BBAACAC 06年同期增长率 绝对值或比率 增长率与07年同期相 比增减 -()-- 等级AAD 06年同期增长率 实际吸收外资外贸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 20420\n%﹡﹡ NA +-+-- AACBB 注:第四列括号里的数字为xx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 ﹡:由于工业总产值数据无法获得,此处都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来代替。﹡﹡:%为08年1月至10月统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来源:根据泉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 表8xx年东莞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及增减幅度 GDP工业总产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吸收外资外贸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城镇登记失业率 %﹡ NA + D 注:第四列括号里的数字为xx年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率。﹡:此处城镇登记失业率根据网上相关信息估计所得。数据来源:根据东莞统计局相关数据计算得来。\n基于不同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比较 为比较各个地区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本文将根据8个经济指标的增长率与07年同期相比的增减幅度进行评级,A级代表各个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小或增加幅度最大,B级、C级依次递减或递增,D级代表各个增长率下降幅度最大或增加幅度最小。 根据评级和比较结果可以得出,泉州和苏州所受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表现出较强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而温州和东莞所受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表现出较弱的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对于以上的比较结果,本文认为可以用各地区特有的经济模式差别来进行解释: 1、温州模式是典型的“内源性”经济模式,走的是民间资本自主推动的内发式发展路径。这种模式减弱了政府和企业对外引资的需求,阻碍了温州地区的对外开放进程,因而难以有效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成熟经验和专业人才。以致产业结构难以较快升级,产品大多徘徊于低端的劳密型,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而行业进入门槛低,导致了企业多、规模小,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优势只能靠低成本、低价。 2、东莞模式是典型的“外源性”经济模式,走的是以外资企业加工再出口为主的外发式发展路径。但引入的外资主要来自港澳台,其目的在于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和廉价成本从事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这样不但难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升级,而且使得企业本身所获利润微薄,发展受限。且外源性模式固有的弊端还在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外资、外贸,受国外市场波动的影响很大。 绝对值或比率 30275 增长率\n与07年同期相 比增减 -----+- 等级CCBBDDA 06年同期增长率 \n 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外部市场低迷、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上述两种模式潜在的弊端使得温州和东莞的大多数企业遭到了致命的打击。据xx年最新统计,截至10到11月份,温州共有1259家企业倒闭,东莞共有909家企业倒闭。当然相比之下,两者出现的倒闭潮有着本质的区别:温州更多的表现为对本地落后企业的淘汰,这种洗礼更像是对资源和产业的优化重组;而东莞则更多的表现为外资企业的迁移和撤资,对经济的持续性发展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3、苏州模式也是典型的以外资企业加工再出口为主的“外源性”经济模式。但与东莞相比,苏州具备更好的投资环境,外资带有更高的技术价值和外溢性。因此,资本在引进和融入的同时推进了苏州外部导向型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机电等中高端主导产业,并促进了产品结构的升级优化。相对来说,金融危机对中档产品的冲击是最小的,以中国xx年1-9月数据为例,在劳密型行业出口增幅大幅下滑时,机电等相对高端产品的出口较去年同期增长了%。 4、泉州模式则是介于“外源性”和“内源性”之间的“中间路线”模式,在贸易方式上体现为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融合出口,并以一般贸易为主。虽然引入的外资主要源于侨资侨汇,但却能很好的嵌合本土企业,从而较快得推动了产业升级。另外,根据表1可知泉州的内贸依存度是四个地区中最高的,达到了77%,早在2002年出口受挫时,泉州就开始在国内扩张市场,做自己的品牌;在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大幅下降时,借助庞大的内需市场,泉州大大的降低了危机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4.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调整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里,温州、苏州、泉州、东莞在各自特有模式的指导下都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绩,总体上来说,这些模式都是成功的,其发展经验对我国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但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各种模式都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各地经济都受到了较明显的冲击,并且温州和东莞表现出了较大的经济波动性。因此,根据这些模式的不足,我们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内资与外资要兼顾利用 内资作为一种本地资本,它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当地资本的快速积累,而且,由于国内资本较强的产业扩散和技术溢出效应,将更有力地推动当地企业的发展。因此,总体上来说,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地方财政贡献率等方面,内资的作用要明显大于外资。但通过“引进来”的战略,特别是引进发达国家的资本,则可以更好得带动本土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品牌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的提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走出去”战略。\n区际开放和国际开放应并行发展 在对外开放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许多沿海城市不遗余力地通过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并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以国际代工的方式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不但利润微薄而且过份依赖国外市场。但事实上,对外开放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唯一路径。从大国工业化的历史看,几乎所有的大国在工业化过程中都强调国内需求的扩张优于国外需求。这表明,区际开放的重要性甚至可能高过国际开放。特别是近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扩大内需的区际开放和促进出口的国际开放应至少得到同等重视。民营经济应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虽然起步晚,但起点较高,后发优势明显。与国营经济相比,民营经济具有高度灵活的市场机制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而与外资经济相比,民营经济的发展具有更深的根植性,更能形成产业的扩散和企业的集聚,也更能促进本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民营经济已越来越成为各地拉动投资、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其发展仍然存在很多自身难以解决的外部性,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n产业的调整应向本土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 本土化产业具有更好的根植性,能更切实的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在引入外资时,应注重其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使整个产业在当地形成更强的依托和根植性;专业化产业有利于做大、 做强主业,有利于形成自主品牌和核心价值,因此企业应立足于主业,在专业优势地位巩固的基础上,再向产业链两端延伸,进而向其他多元领域拓展;而产业的市场路径应是在扩大国内市场,形成国际竞争优势的条件下,积极开拓更广阔的外部市场;总的来说,地区经济的产业调整应立足于本土化、专业化,继而向多元化、国际化迈进。 参考文献 [1]张远鹏.《亚洲金融危机对台湾经济的影响》[J].当代亚太,1999,第4期:52-56. [2]杨速炎.《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J].改革与开放,xx,第11期:25-26. [3]裴长洪.《次贷危机与中国经济走势》[J].改革,xx,第11期:31-33. [4]白永秀.《次贷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改革,xx,第11期:33-35. [5]蔡建娜.《从属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转型下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增长——珠江模式和温州模式之比较》 [J].上海经济研究,xx,第3期:43-51. [6]窦开龙.《“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校报,xx,第 5期:13-15. [7]施端宁,陈乃车.《制度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比较分析》[J].江西社会 科学,2000,\n第9期:89-90. [8]张一力.《“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人力资本结构比较研究》[J].财贸经济,xx.第6期:83-86. [9]林俐,徐徐.《基于内向与外向的区域经济国际化程度比较研究——以温州地区、苏州地区与泉州 地区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xx,第10期:57-61. [10]林民书,杨治国.《两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东莞、温州内外资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 响》[J].河南社会科学,xx,第5期:32-37. [11]郭显光.《开放型经济模式的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xx,第5期:23-26. [12]于姝晖.《“温州模式”和“泉州模式”的比较分析》[J].科技资讯,xx,第28期:207-208. [13]林俐.《温州、苏州与泉州企业的出口贸易》[J].对外经贸实务, [14]刘国良.《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珠江模式的比较》[J].浙江经济,:36-37. [15]谢\n健.《区域经济国际化:珠三角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的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 理,xx,第10期:47-51. 致谢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指导老师,没有他的及时督促和悉心指导,毕业设计不可能顺利完成。我能经常与他交流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得到他的言传身教,受益颇多。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宽厚待人的品格让我学到的不仅是如何做学问,还有如何做人。老师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宁夏区域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 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 答: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把特区经济作为一个重要方面,将它作为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全面研究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条件以及经济特区的类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 2、经济区域与区域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具体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3、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点有: (1).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而且是大组织中包括小组织的越来越多. (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 4、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商品贸易规则有哪些? 1国民待遇2市场准人3取消关税4对进口和出口的限制5退税6海关手续费 5、阐述APEC制度创新的动力? 答: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APEC原则框架创新.(2).APEC协商机制创新.(3).APEC推进方式创新.(4).APEC运作机制创新.(5).APEC活动内容创新.\n(6).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 第二次 一:名词解释 1、经济特区: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享有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2、城市经济:现代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又是国名经济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依托,是区域经济组织的节点和载体,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必然涉及对城市经济的研究。 3、科技工业园区:科技工业区具有人才.科技.知识优势,随着国家“211工程”和“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工程”试点的实施,特别是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启动,国家的战略资源与创新资源有一次在中关村聚集,为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总部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的范畴,它是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突破和战略转移,也是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产物。 5、经济效应: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通过价值链不同功能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达到共赢结果。 6、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指在地图上表现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7、回程效应:是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作为扩展效应的对立物而起作用的。 二、问答 1、经济特区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答:经济特区的具体类型有以下七类: 1、贸易型的经济特区;2、工业型的经济特区;3、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4、科技型的经济特区;5、金融型的经济特区;6、旅游型的经济特区;7、综合型的经济特区。 2、国内综合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 答:(1)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3、如何用经济学理论解释总部经济现象? 答:1、总部经济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畴。2、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形态具有替代市场实现交易和配置资源的功能。3、现代大型公司是一个宠大、开放的体系。4、现代大型公司内部组织层次结构有多种形态。5、“替代函数模型:的建立;6、企业在发展中对于战略资源的需求上升。 4、阐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理论的主要论点? 答:区域经济学者把生命循环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创造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他们的主要论点有: 第一,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第二,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第三,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大范围的两种形式。 第三次 一:名词解释 1、辐射理论: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地区与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之间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流动和转移,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替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习惯势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 2、点辐射:一般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推开,如同平静的水面上投入一块石头,产生的波浪由中心向外扩散,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即为点辐射。 3、线辐射: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 4、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其结果,就会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 5、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之一,产业结构分析和评价是其合理化的基础。 6、二重结构:有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企业;二是从质上讲的,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经济特征的中小企业 7、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二、问答: 1、举例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线辐射的例子? 答:线辐射一般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长江下游的城市如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就比上游的城市如重庆、宜昌等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为快。沿海的路地带是指与海洋相接触的海岸线形成的幅射线,如丹东、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厦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北海等城市构成了中国的海岸线辐射区域这些地区辐射的特点不同于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地区的辐射。 2、简述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 答:梯度推进理论对中国目前的地区状况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存在严重的缺陷,不能作为中国制度经济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依据。进一步分析如下: 按照梯度推进理论把中国划分成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欠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是比较粗略的一种划分方法。 按照梯度推进理论划分方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双向性。 梯度推理理论忽略了同一地区之内的经济互补性。 从长期来看,如果西部落后地区等到东部发达地区带动中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后再得到推动力,那么,必然延误西部落后地区和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中国的地区差距将在很长时期内进一步扩大,这会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花进程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 从理论上来看,梯度推进理论忽略了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互动性。 3、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导向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2)建设和发展高技术产业;(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4)抓好区域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改造. 4、在可持续发展中如何才能够自觉地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系统的协调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和管理? 答:1、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企业将成为投资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2、影响环境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3、要做到“边发展,边治理”,首先要解决一系列核算问题,以及与核算有关的检测机制与价格机制的建立。总之,应根据现实具体情况,区别不通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使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020202区域经济学 020202区域经济学本专业总体介绍1、专业简介、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本专业是以现代经济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外有关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大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利用经济计量学、区域创新、信息经济学、案例研究等方法和手段。研究区域经济学的展规律。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从理论上研究和探索出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起指导作用的产业等政策,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在21世纪中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实践意义。2、就业前景、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适合在政府部门、大型企业规划部门、咨询机构、房地产行业、金融机构构等领域,从事区域经济规划与管理、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资本运营、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投资与营销研等高层次经济决策与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3.专业主要涉及内容专业主要涉及内容\n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协调的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区域资源开区位选择和资源的空间资源配置方式、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区域投资环境改竞争力提高、区域内部政府组织创新、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区域经济关系涉及区域分工生产要素流动与贸易、区域间竞争、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冲突、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调控等方面的实问题。4.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硕士研究生具有系统、坚实的应用经济学理论基础,能够用现代应用经济学理论从事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究,毕业后能独立地从事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应用、管理及教学工作。5.主要课程主要课程经济计量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原理、城市经济与城市规划、经济地理、系统等等。6、推荐院校、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专业排名其划分为:A+为重点优势学科,A为优势学科,B+为良好学科,B为一般学科,C为较差学科。示例如下:排名12345学校名称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级A+A+A+A+A+排名89101112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北京 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级AAAAA排名1516171819学校名称暨南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 67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AA1314西安交通大学河南大学AA2021北京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B+等(32\n个):重庆工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东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昌江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广西大学、合肥工业山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宁波大学、徐州师范大学B等(32个):西华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京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苏州大学、大连理工大财经大学、河海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江西财安徽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C等(21个):名单略专业录取分数统计分析xx,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报考学科门类单科单科单科分)=100分)分)分)单科xx年经济学[02]33554813255075320487年经济学[02]其中:3255380320517731548*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C类考生:①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前在三区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考生。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n 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本专业重点院校介绍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其他信息有该专业的部分院校分数一览有该专业的部分院校分数一览xx年录取分数线:单科基本要求等级A+类A+类A+类A+类A类A类A类A类A类A类A类A+类A类A类B+类B+类B+类B+类B+类B+类B+类B+类B类B类B类B类学校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总分基本要求345320360340360370330350360350365340365335330335340340330340335340315330325329外语5548606060555560505060506055525455605253545451535050政治6048606060555560505060506055525455605253545451535050业务一90709090909090908090907510080808185907888818175807075业 B类B类北京工商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50350545454548181本专业开通院校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学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区域经济学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n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区域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区域经济学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区域经济学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系--区域经济学中国社科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区域经济学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天津商学院--经贸学院--区域经济学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天津商业大学--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区域经济学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区域经济学河北经贸大学--各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区域经济学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经 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学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n区域经济学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贸关系学院--区域经济学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区域经济学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区域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区域经济学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苏州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南京农业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南京艺术学院--商学院--区域经济学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宁波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区域经济学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区域经济学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学厦门大学\n--台湾研究院--区域经济学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华侨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区域经济学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区域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学郑州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中 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区域经济学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中南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湘潭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区域经济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区域经济学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经济学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广西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重庆大学--贸易及行政学院--区域经济学\n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云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贵州财经学院--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北大学--城资系--区域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区域经济学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新疆财经学院--经济系--区域经济学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区域经济学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区域经济学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重庆工商大学--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华中师范大学\n--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排名 020202区域经济学 本专业总体介绍 1、专业简介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n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在一定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中变化或运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是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本专业是以现代经济理论为指导,在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外有关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大量吸收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利用经济计量学、区域创新、信息经济学、案例研究等方法和手段。研究区域经济学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从理论上研究和探索出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起指导作用的产业等政策,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在21世纪中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2、就业前景 区域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适合在政府部门、大型企业规划部门、咨询机构、房地产行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区域经济规划与管理、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资本运营、城市规划管理、房地产投资与营销、教学科研等高层次经济决策与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 3.专业主要涉及内容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关系协调的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区域资源开发、企业的区位选择和资源的空间资源配置方式、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布局优化、区域投资环境改善、区域竞争力提高、区域内部政府组织创新、区域发展规划等方面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区域经济关系涉及区域分工、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与贸易、区域间竞争、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冲突、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经济调控等方面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4.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具有系统、坚实的应用经济学理论基础,能够用现代应用经济学理论从事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毕业后能独立地从事城市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应用、管理及教学工作。 5.主要课程 经济计量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原理、城市经济与城市规划、经济地理、地理信息系统\n等等。 6、推荐院校 南开大学、兰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 专业排名 其划分为:A+为重点优势学科,A为优势学科,B+为良好学科,B为一般学科,C为较差学科。 示例如下: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南开大学A+8华东师范大学A15暨南大学A 2兰州大学A+9北京大学A16清华大学A 3中国人民大学A+10吉林大学A17复旦大学A 4厦门大学A+11中山大学A18西南财经大学A 5东北财经大学A+12上海财经大学A19武汉大学A 6中央财经大学A13西安交通大学A20北京师范大学A 7南京大学A14河南大学A21西安外国语大学\nA B+等(32个):重庆工商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北大学、湘潭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广西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燕山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宁波大学、徐州师范大学 B等(32个):西华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贵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苏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海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 C等(21个):名单略 专业录取分数统计分析 xx,xx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资格线 报考学科门类A类考生*B类考生*C类考生* 总分单科 单科总分单科单科总分单科单科 xx年经济学[02]335548132550753204872 7年经济学[02]325538032051773154872 其中: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C类考生:①报考地处三区招生单位的考生;或者②目前在三区就业且定向或委托培养回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二区系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n三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本专业重点院校介绍 南开大学:/ 兰州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厦门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其他信息 有该专业的部分院校分数一览xx年录取分数线: 等级学校总分基本要求单科基本要求 外语政治业务一业务二 A+类南开大学34555609090 A+类兰州大学32048487070 A+类中国人民大学36060609090 A+类厦门大学34060609090 A类南京大学36060609090 A类北京大学37055559090 A类吉林大学33055559090 A类中山大学35060609090 A类西安交通大学36050508080 A类清华大学35050509090 A类复旦大学36560609090 A+类西南财经大学34050507575 A类武汉大学3656060100\n90 A类北京师范大学33555558080 B+类重庆大学33052528080 B+类华中师范大学33554548181 B+类湖南大学34055558585 B+类同济大学34060609090 B+类四川大学33052527878 B+类东南大学34053538888 B+类中央民族大学33554548181 B+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34054548181 B类中国农业大学31551517575 B类电子科技大学33053538080 B类大连理工大学32550507070 B类江西财经大学32950507575 B类北京工商大学35054548181 B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35054548181 本专业开通院校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学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区域经济学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n区域经济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区域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区域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政策研究院--区域经济学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系--区域经济学 中国社科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区域经济学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 天津商学院--经贸学院--区域经济学 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 天津商业大学--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区域经济学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区域经济学 河北经贸大学--各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区域经济学 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n区域经济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东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学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区域经济学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贸关系学院--区域经济学 黑龙江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政法与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系--区域经济学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区域经济学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区域经济学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苏州大学--商学院--\n区域经济学 南京农业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 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南京艺术学院--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 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宁波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区域经济学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区域经济学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学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区域经济学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华侨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n区域经济学 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区域经济学 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区域经济学 山东经济学院--山东区域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学 郑州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学院--区域经济学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中南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湘潭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区域经济学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区域经济学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经济学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n区域经济学 广西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重庆大学--贸易及行政学院--区域经济学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贵州财经学院--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 青海师范大学--法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北大学--城资系--区域经济学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安外国语学院--区域经济学--\n区域经济学 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区域经济学 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区域经济学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 新疆财经学院--经济系--区域经济学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区域经济学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区域经济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 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区域经济学 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重庆工商大学--专业列表--区域经济学 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区域经济学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n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教程 《区域经济学教程》学习笔记 主讲:董友涛教授 引言·学习区域经济学的重要性 n第一,从国民经济大系统的角度看,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区际差异很大,各地区生产力发展又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区域问题将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阿题,区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区域经济多样化的发展模式,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多方面的补充作用。这种区际互补作用对国民经济可产生协调作用。 n研究我国的国民经济,如果缺乏空间头脑和“区域意识”,就很难从区域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安全国及各区域的生产建设。困扰我国经济建设多年的“瞎指挥”,“一刀切”,盲目上马,乱铺摊子的弊病及其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与浪费,正是由此产生的。 n第二,从国民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把部门原则同地区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科学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指导,没有坚实的区域经济学知识,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领导干部,因为掌管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工作,更要多少掌握一些区域经济学知识,以提高区域决策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甚至决策错误,避免造成浪费和损失。 n\n第三,从改革的角度来看,多年来形成的由国家行政机关实行集中控制的僵硬的经济体制,实践已证明弊端甚多,它使各层次区域的积极性和优势难以发挥,窒息了全社会的经济活力。改革就是要由集中控制变为国家、地方、企业、劳动者多层次的分级控制,在中央、地方适度分权的基础上,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实现区域经济和全国国民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 n第四,从我国的国际地位来看,我国也是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上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状况与我国相似,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因此,搞好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不但具有国内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国际意义。 第一章导论 学习重点 七个基本概念: 1.区域 n区域是一个多侧面和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n政治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n社会学则将区域看作具有相同语言和相同信仰及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n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 n教材定义为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n我更倾向于把区域定义为: n\n区域是地球表面某一个特定的范围,是连续而不可分离的空间,有一定的界限,有其一定的特征和共同性,与周围的区域可以相互区别,是人们依照某种需要、目的、标准或功能划分出来的空间地域系统。 因为,这一定义至少表达了这么三层含义: n一层是指明了区域是个特定的范围系统,有它的特殊性; n二层是说明了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即具有其共性的一面; n三是指出了区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客观事物在人们脑子里反映的结果,是人类观念形态的东西。 2.区域经济 关于区域经济的不同解读 n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 n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 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n\n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源的合理利用程踩,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n衡量区域经济合理发展应当有一个指标系统,从中国许多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一般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考虑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分析地区经济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②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是否适合当地的情况。③规划设计的地区经济开发和建设方案能否最合理地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④地区内各生产部门的发展与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比较协调。⑤除生产部门外,还要发展能源、交通、电讯、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区域性的基础设施。注意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适应。 3.区域经济管理 n是指国家在地域空间领域的宏观经济调控,即中央和地方政府遵循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客观规律,根据国家宏观目标要求,运用各种政策手段(计划、投资、财政、税收、金融等),调节各经济区域的经济运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建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区域经济建康运行、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只要存在区域差异和市场经济,就要求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4.区域经济学 n区域经济学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5.区域经济管理学 n\n区域经济管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没有原则区别,有的在表述上都十分相近。陈栋生指出:“区域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这里强调了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宏观性和作为决策科学的特点。 n在区域经济学的教科书中,有的阐明国家经济系统,有的重点研究区域与经济互相作用的规律与相互关系,有的突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这些都从不同角度指明了区域经济研究应关注的核心内容,与区域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具有一致性。 6.区域经济理论 n概念: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 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 区域经 济学理论基本框架 7.\n区域经济理论 ▲区域开发的概念见教材D4页 区域开发指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主要包括如下内涵:(1)区域开发的根本目标是满足区域社会主体自我存在和发展需要;(2)区域开发的根本动力区域社会系统的需求与创新及其关联互动:(3)区域开发的主要依托是“人为”生产力的分化和拓展;(4)区域开 发的核心是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与功能转变;(5)区域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开发、社会开发、文化开发和生态环境开发。 n需要区分: n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 n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 区域的划分: 不同区域的开发对策 不同区域开发的绩效考核标准 n一般了解,不做要求。 n第二节 n第三节 ☆学习重点: n\n1、区划的概念及区划的两类系统---类型区和系统区 区域就其概念来说是整体的一种不断进行的分解,一种地理区域就是地表不断地分解为它的部分。 区域是指用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单位。 ▲要知道经济地理学是区域经济学的第一个来源。 自然类型区划分、 资源类型区划分 以流域为特征的系统区 横跨中国西南、华中、华东三大经济区。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 n2、区位理论包括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要观点(D10—17页)。 n区位是指人类行为活动的特定空间。 n区域的区位可以分为自然区位,如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状况、气候、温度、湿度、降雨、河流、植被及与周边区域关系等。资源区位,如自然资源、生产要素资源等。经济区位,如市场区位、近邻区位、交通区位、原材料供应区位、消费地区位等。所以,区位绝不是仅仅指自然地理区位,如沿海、沿江、沿边等,他还包括资源区位、经济区位等,他有广泛的含义。 n区位论是关于选定人类经济活动地理位置的理论。 n区位论主要涉及到为何种经济活动配置,配置点选在何处,为什么采用这种配置方式和方案等问题。 n代中,人类如何选择作为其主要经济活动的农业活动的场所是社会面临着的问题,由此产生了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n在工业经济时代早期,工业生产活动的场所主要取决于生产成本的大小,运费作为一个影响空间成本的重要因子,受到格外关注,因此最早出现了以成本最小的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n\n随着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更多地受到市场的直接制约,市场因子倍受关注,因此就有了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n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进一步多样化,仅考虑单一的经济因素已不能全面地反映工厂区位选择的目标,从而重视非经济区位因子以及行为因素的新的区位理论应运而生。 调各地区存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潜力的差异,不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并存,发达地区中有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中存在发达地区。为了能够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益,应该有选择地确定优区位。 n优区位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镇集中的地区、交通便利和位置优越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众多的地区等。优先发展这样的地区,通过其对周边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广西的区位优势 n——古典区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D10—11页): n杜能.《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农业区位论的代表。 杜能圈圈层结构 n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家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城市在 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 n n\n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性,层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特征。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景观由核心向外围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n理论评价及实践意义: n圈层理论总结了城市扩张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发展城市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尤其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这对我们合理规划和发展城市经济、合理规划小城镇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城 市圈层空间分布 农业的区位选择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农业的区位选择 n韦伯工业区位论代表(D11—13页) n主要研究运费劳动力费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n韦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创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提出工业区位论的时代,是德国在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伴随着大规模人口的地域间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背后的空间机制。\n创立了工业区位论 在上述背景以及目的之下,韦伯在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基本环节中,挑选了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解释人口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原因。 韦伯区位模式运用说明 n对于区位图中精确区位的求解,韦伯采用力学方法。即在给定生产1吨供应市场的产品,需要原料产地1供应3吨原料,原料产地2供应2吨原料的区位三角形中,工厂区位应该选择在那里。根据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运费指向论,工厂区位应该在运费最小地点。韦伯假定运费只与距离和重量有关,那么,运费最小地点应是m1m2和c的重力中心。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n(3)胡佛的运输区位论(D13页)考察了运输成本问题,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 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位的研究,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n——现代区位理论(D13—17页)的主要代表人物: n(1)市场区位论(D13—14页)谢费尔.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费特.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帕兰德.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罗斯特朗.盈利边界理论;吉.自由进入理论。其中,空间相互作用理论非常重要。这些都是市场区位论的主要代表。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 n(2)中心地理论(D14—15页)\n研究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的理论,主要是德国区域学家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代表作《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中心地理论的基本要点。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体系 城市区位比较优势 n区位经济学(D15—16页)代表人物廖什,代表作《区位经济学》,在该书中,他研究了区位平衡理论,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及市场区位理论等。廖什区位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工业区位理论的运用实例 n——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D16—17页):艾萨德《区位和空间经济学》。胡佛及他提出的区域经济学三基石。 n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艾萨德,胡佛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做出突出贡献。n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第二个来源,是母体。 △学习重点: 一、现代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D17—18页) n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中最早构建了一个区域经济学体系。 n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三部分: n区域发展理论 n区域关系理论 n区域政策理论 n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代表人物(D18—23页): n第四节 n\n以克鲁格曼和藤田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及经济地理学的五个发展方向(D18—20页)。(有5个传统分别是:1、德国几何学;2、社会物理学;3、积累因果学;4、当地外部经济;5、地租和土地利用。) n新制度学派的研究中心,区域政策的内容、目标(D20—21页)。n区域管理学派的三部分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管理及区域经济管理的主要方法;人口管理;环境管理(D21—23页)。 环境管理推广体系 n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n第一节 n学习重点: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n1、自然资源定义:(教材D26) n2、自然资源特点:(教材D27)稀缺性和区域性。 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n纯自然资源型、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资源缺乏型 纯自然资源型 n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学习重点:n第二节学习重点: 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 n\n——要知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及制度环境,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自然资源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人力资源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制度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在这三个方面都能够营造出良好的环境,那么,这个地区就具备了发展的最佳外部条件。) n第三章区域经济增长 n区域经济増长理论--均衡増长理论和非均衡増长理论(D52-54页)。 n第一节n学习重点: n均衡増长理论的基本命题;均衡増长理论的内容—第一部分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増长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D52—54页)。 n非均衡増长理论的概念,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连锁效应(D54页)。 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关连效应 n以汽车为主导产业,其前向关连效应为动力机械,仪器仪表,橡胶等;后向关连效应为运输业,交通业等;旁侧关连效应为金融,技术,信息,管理等。 关联效应分析 n第二节 ▵学习重点 n1、区域开发的四种摸式(D58—60页): n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n\n増长极摸式(佩鲁)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n发展轴摸式(发展带); n网络型摸式。 什么是乘数效应? n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 ,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乘数效应是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 乘数效应是制定宏观政策要考虑的因素。 増长极摸式的两种方式: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发展轴模式 经济发展带示意图 网络型模式: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 n中国正在形成“三纵四横”的网络型经济增长布局,“三纵”即沿海经济带、京广线京哈线经济带、鸟鲁木齐至广州经济带,“四横”即沿黄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珠江经济带、京包包兰经济带。 n实行网络型的经济增长布局,不仅有利于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度的创新,产业集群的形成,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区域内外部的合作等措施积极促进三纵四横的网络型的经济增长布局的形成。n2、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摸式(D62—66页):n\n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理论—梯度转移理论 即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摸式(的理论基础: nn发展。 n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 n放。 n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n经济发展梯度是指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梯度变化情况 n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变化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n基本观点 n区域经济的盛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专业化部门在产品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n创新活动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周期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n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传递的 n局部扩散上海—南京、杭州—镇江、嘉兴 n大范围扩散上海—北京、天津、深圳—沈阳、济南— n\n创新中心:美国大西洋沿岸与五大湖城市带、美国太平洋沿岸城市带、德国莱茵河谷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英国伦敦盆地与米德兰平原城市密集区 n三次转移:一次是50—60年代,70年代,80年代 n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新产品阶段:布局在高梯度的大城市 成熟阶段:布局在第二梯度地区 标准化阶段:布局在低梯度地区转移 n梯度发展的动态研究 n迈达尔对梯度发展的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梯度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在起作用:极化效应、回程效应、扩展效应。 回流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n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n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n2、钱纳里的区域经济发展的6个阶段(D74—77页):第一阶段—传统社会;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五阶 段 —后工业化社会;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 n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学习重点:n\n1、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在其名著《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先提出三次产业的 划(D78—79页)。 n2、配第-克拉克定侓(D79页):即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n3、库兹茨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两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D79—82页)。\nnn 库茨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深化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并得出结论: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劳动力的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一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劳动力的比重会持续地处于长升状态,其中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这样,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就表现为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到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三次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果第二产业总量增长很快,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那么,必然表现为第二产业在GDP总额中的比重得到很快增加,但是劳动力转移过程受阻,大量劳动力滞留于低效率的第一产业,城市化水平难以提高。在中国和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类似的矛盾。 n配第成为近代最先提出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人,指出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奠定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n配第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生于英国汉普郡一个毛纺织手工业者家庭。14岁开始独立谋生,当过水手、家庭教师、海军士兵、医生。1649年获牛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651年任英国驻爱尔兰军总司令的随从医生。后任爱尔兰土地分配总监。1658年选为英国议会议员。1662年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晚年拥有万公顷土地,并经营铁厂、渔场和木材场等企业。 n\n配第代表新兴产业资本的利益,著书立说,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在研究赋税时探讨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范畴。寻找不断变动的市场价格背后的基础,提出了“自然价格”,认为如果一个人生产一蒲式耳小麦所用劳动时间和从秘鲁银矿中生产一盎司白银并运来伦敦所需劳动时间相等,后者便是前者的自然价格。这样配第成为近代最先提出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人。 n他还指出价值量与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未能把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等区分开来。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他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并实际上把地租看作剩余价值的基本形态,主张赋税要以地租及其派生收入为征收对象。他的论述并未形成完整体系,但在许多方面提出了开创性的见解。把分析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最终摆脱了重商主义的影响,奠定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著有《赋税论》、《政治算术》、《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等。 nxx年南宁市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为49%,对财政的贡献率为51%,换句话说,南宁市xx年有400多亿的GDP和60亿的财政收入是由第三产业提供的,对南宁来说,农业和工业不是其发展的重点,全世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发达城市,其GDP或财政的主要收入均来自第三产业,美国GDP总值的70%是第三产业提供的,80%以上的人口从业第三产业,香港和台湾的GDP65%以上也是由第三产业提供。那些认为第三产业没有造血功能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xx年北京和上海财政赤字均高达200多亿,一个发达的城市,其财政主源绝不是由工业或农业缔造的,其城市活力与潜能主要由第三产业发生作用。n4、判断生活水平高低的恩格尔系数(D83页):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消费品总支出n\n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这个数值越低,表明居民可用 于其他消费的资金比例越高,基本可说明实际生活水平越高。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一般为10-20%。n联合国颁布的恩格尔系数分级如下:最富裕:20%以下;富裕:20%-40%;小康:40%-50%;温饱:50%-59%,绝对贫困:59%以上。n例:xx年广西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脱离温饱进入小康;城镇家庭为%将走出小康进入富裕阶段。 n广西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001-xx年在%和44%之间波动,平均值为%,xx年为%,比2001年高约个百分点,比8年的平均值高1个百分点,即用于其他消费的资金比例下降了。 n广西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01年到xx年则在%和%范围内波动,平均值为%,xx年为%,比2001年的%高约个百分点,比8年的平均值高约个百分点,即用于其他消费的资金比例也下降了。 n因此,xx年广西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比2001年高,比8年的平均值高约1个百分点,原因估计是2001年后,居民用于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开支增长较快。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新“三座大山”在恩格尔系数上的表现吧。 ■5、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D82—87页):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是客观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各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的。 n\n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n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n6、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D88—91页):n重工业化过程→深加工化过程→技术集约化。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工业化以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为起点,在发达国家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到20世纪70、80年代,工业无论是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还是吸收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都处于下降状态,这说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已经完结,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 但是工业化过程仍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继续着,总结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深化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演化分为三个过程: 1、\n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从传统产业中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因此通常成为区域工业化起步的首选产业。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工业的比重逐步增加。这是因为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工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工业品的需求也由一般日用消费品转向高档耐用消费品,为制造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前后关联度高的产业,特别是任何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矿业、原材料工业作基础,庞大的重工业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替代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对重工业的研究非常深入。他用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后来人们称此为霍夫曼系数。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原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学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进程。制造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料依赖程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 3、\n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有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在上述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三个过程中,制造业发展所依赖的转化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工业化初期,以轻工业特别食品、纺织业的发展为主,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工业资源;随着工业化过程的加深,钢 铁、化工、机械等产业迅速发展,在工业资源结构中资金因素居于空出地位;随着制造业学加工化的发展,工业对原材料、资本的依赖程度逐步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技术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业化过程是一个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过程,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技术集约化趋势。 制造业的技术集约化过程的普遍实现,标志着工业社会将向后工业社会和现代社会过渡,整个社会将发展到更高的层次。 n1、地区主导产业的涵义n2、地区生产专业化涵义n3、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n专业化水平的判断n4、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n第三节n学习重点:n第五章区域产业布局 第一节 △学习重点:n n1、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D109—111页): 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n2、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D111—118页):n(1)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n(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和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n(3)科技因素;n\n(4)体制。 第二节 学习重点:n1、产业布局指向的內涵n2、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7种类型 第四节 学习重点:n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 nnnn 第六章区域贸易 n区域贸易的产生和形成: n(1)地区差异引起贸易,其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nn第一节学习重点: n----特定优势商品的生产 n任何区域都有一定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若按绝对有n(2)比较利益决定贸易,其理论基础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n----“两利相交取其大”优中择优利的条件进行分工生产,然后进行交换,会使各区域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增进区域利益。但绝对成本理论的一个明显缺陷,是没有说明无任何绝对优势可言的区域,如何参与分工并从中获利。 n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nn决了绝对利益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认为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没必要生产所有产品,而应选择生产优势最大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而可以选择不利程度最小的那些产品进行生产。这两类国家或区域可从这种分工与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 比较优势模型的演化 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n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产品和加工食品等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能够参与国际市场分工和竞争的比较优势。 中国分区域的比较优势产品 n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和浙南闽南粤东柑橘主产区;渤海湾和西北黄土n“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高原苹果生产优势区;中原和东北肉牛优势区;中原、内蒙古、河北、西北、西南肉羊优势区;东北、华北及京津沪牛奶优势区;东南沿海、黄渤海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带。中国大部分地区饲养畜禽、种植蔬菜均具有比较优势。 —《诗经.小雅.鹤鸣》 横县发挥绝对优势发展茉莉花产业 横县云表镇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桑蚕业 横县创新产业发展思路,打造 茉莉花文化品牌 横县打造特色经济产业链流程 n种植(基地化)→加工→销售→产品(品牌化) 一条龙 n\n科技→品牌→宣传→政府服务 一齐上 这个问题的个人小结: n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即绝对优势学说,他与特色经济相联系,这是我们发展特色经济、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的理论依据。 n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即相对优势学说,他与比较经济相联系,这是我们发展比较优势产业、产品的理论依据。 n三、生产要素禀赋论决定的区域贸易格局 由赫克歇尔与俄林提出 n赫克歇尔与俄林在分析比较利益产生的原因时,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他们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这是国际或区域分工产生的基本原因。如果不考虑需求因素的影响,并假定生产要素流动存在障碍,那么每个区域利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就处于有利的地位。 n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主要观点有三: n尽量使用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如资金、技术、知识、人才等,形成产业、产品上的“制高点”。 n尽量使用较便宜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如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形成产业、产品上的局部优势。 案例:澳大利亚的农牧业 n澳大利亚一词,意即“南方大陆”,欧洲人在17世纪初叶发现这块大陆时,误以为这是一块直通南极的陆地,故取名“澳大利亚”,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 n人口:2000多万\n,澳大利亚农牧业发达,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是世界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 案例: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n美国:面积962.9万平方公里。人口:。经济:汽车工业和建筑业在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美国经济的两大支柱。近年来,在信息、生物等领域科技进步推动下,美国产业转型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被淘汰或转移到国外。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取得进展。主要的工业产品有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钢铁、石油产品、机械等。 n尽量有效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如人才流动、劳动力流动、资金、技术、知识、信息的流动,这是可流动要素,土地要素不可流动,可通过物流贸易流动。这样,在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 n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即竞争力优势学说,他与实力经济相联系。这是我们发展具有竞争实力产业和产品的理论依据。竞争力优势学说,包括:人才的竞争,管理、组织、体制、制度的竞争,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的竞争、市场的竞争,主要还是创新的竞争,包括技术、产品、组织体制的创新。 n1贸易条件及其对区域贸易的影响 n第二节n学习重点: n2爱好与需求的差异产生贸易 n3规模经济效益是产生并获取区域贸易利益的重要原因 n4\n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与区域贸易模式 n5雁行产业发展行态说及其决定的区域贸易模式 n第七章区域经济合作 nn学习重点:第一节 n1、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论n(1)要素禀赋理论n(2)新要素学说n(3)区域发展的相互依赖理论n2、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n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一场龙卷风。”\n蝴蝶效应通常用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杂的系统中。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创新的重要性 1912年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出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及创新概念。 熊彼特认为经济増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在于:经济増长只是年复一年地人口与财富的增加,其主要动力是从外部追加各种生产要素,纯粹的经济増长不能够在质上产生新的现象。但是,经济发展则是包含有结构变迁、技术进步等提高经济质量内涵的经济运行过程,这一过程“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n n自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及创新概念后,其后的经济学家,如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弗·弗里曼1987年在他的著作《日本:一个新国家创新系统?》又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理论,此后又有经济学家提出区域创新理论。 ▲创新是成功之母。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 ▲农业时代出现的无数大小地主、财主,必然要被洛克菲勒、亨利·福特和卡内基们所代替。 ▲工业时代的石油大亨、汽车大王、钢铁皇帝,又必然要让位于新的财富霸 主——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宠儿。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人类获得新的幸福的永恒动力。 n创新是当今世界强国富民的共同秘密。 历史的发展表明,哪一个民族和国家善于创新就发展迅速,就日益强大; n如果因循守旧,就日益衰落,在世界上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结论: n“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江泽民 案例\nn“鼠标现象”揭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美国罗技公司无线鼠标生产链中的利益分配是这样的:一只销售价40美元的无线鼠标,其中有15美元归于分销商和零售商,13美元给零部件供应商,3美元给在中国苏州的装配厂,剩下8美元留给自己。从这个利益分配链上可以看到,罗技公司450名员工的薪水永远要超过苏州那家装配厂4000名职工的薪水。也就是说,靠简单装配所分享的利益是最少的。而反映鼠标核心价值的芯片制造技术,是来自零部件供应商,这部分的价值就明显体现了自主创新的价值。类似这种体现自主创新价值的利益分配,被称为“鼠标现象”。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 —黄庭坚 第八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 第一节 学习重点:n城市化的基本理论包括城市化的概念和实质、城市化的测度 第二节学习重点:nnnnnn1、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 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n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与推动. n城市化规律: n三阶段论 n五阶段论 n\n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研究,将城市化水平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并因此把城市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城市n第三节n学习重点: 化水平较低、发展较缓的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中期加速阶段进入高度城市化以后城市化水平增长趋缓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 n第九章区域城镇体系建设 n中国城市规模的几种论点: n小城镇发展论 n大城市发展论 n中等城市发展论 n大中小城市综合发展论 n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n2、廖什及艾萨徳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n第一节n学习重点: n第二节 n学习重点: n城镇体系与城镇职能体系理论 n\n城镇体系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邓肯等人在《大都市与区域》一书中提出来的。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之内由职能各异、规模不等,既相互分工、又密切协作的城镇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多层次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n城镇体系的发育程度和完善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前提。 n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类型 n(1)顺序—规模分布型城镇体系 n城市首位度 n城市金字塔 是对城市规模分布的一种形象表述,它是指这样一种规律: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是不同的,一般规律是城市规模由小到大,其数量逐渐减少,即规模等级越大的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小的城市数量越多,这种变动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一个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一般有五级:特大城市一大城市一中等城市一小城市一镇。 n双中心型城镇体系(D226) 在一些地区的城镇体系中,最大城市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经济社会地位上都与第二位城市不相上下,这样的城镇体系被称之为双中心型城镇体系 广西城镇规划 n\n特大、大中城市人口规模和发展预期目标: ——特大城市3个:南宁210万人、柳州160万人,桂林100万人; ——大城市4个:梧州65万人、玉林60万人、北海55万人、贵港50万人; ——中等城市13个:钦州40万人、防城港30万人、百色26万人、河池30万人、来宾25万人、贺州25万人、崇左30万人、北流30万人、桂平25万人、岑溪22万人、宜州20万人、宾阳25万人、合浦22万人。 n城镇职能是指城镇在国家或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n由于各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发展条件、原有基础和发展进程不同,客观上就造成了不同类型各具职能特色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以其特殊的身份承担着一定的职能。 n邓肯等人认为,各城镇之间其功能是不同的。 n对城镇职能体系进行系统研究并划分职能类型的应首推英国学者奥隆索 。 n奥隆索于1921年在《地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人口分布》一文,在确定城镇类别体系后,强调城镇职能的专门化,即城镇必须突出某一专项职能,并以简明通俗的描述进行了命名和分类。所以,奥隆索分类法也被称之为城镇职能体系的描述分类法。 n城镇职能 n第十章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 n第一节学习重点 n\n1、基础设施概念 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经济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 n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 n2、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n第十一章区域空间结构 n第一节学习重点: n一、区域空间结构概念 n二、空间结构理论 n空间结构是指经济社会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和集聚程度,是区域发展状态本质反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空间分布、空间组织角度考察区域发展状态和区域社会经济有机体的罗盘。 空间结构一般由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形态要素组成。 n点状要素主要指城市或其它空间节点,如港口、交通枢纽、工矿业点等,点状要素一般有固定的位置,有一定的大小和等级规模序列,点有时也具有内部结构,点是个相对概念; n线状要素主要指交通线、信息通道、区域界线等,线状要素一般有一定的长度,有起点和终点,有一定的方向,具备一定的度量标准; n面状要素又称域面要素,主要指农业区、加工业区、经济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域面是点和线要素赖以存在的空间基础。例:农业区、加工业区、环渤海经济区、中国经济区n\n空间结构理论是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在不同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合形式的理论。它包括城镇空间结构理论和产业空间结构理论。 城镇空间结构理论是研究不同区域城镇空间分布状态与组合形式的理论,而产业空间结构理论是研究产业经济在不同区域空间分布与组合形式的理论。n空间结构理论是在古典区位论基础上产生的。古典区位论的重要代表一是冯·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另一个是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n空间结构理论涉及到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等的综合区位。n为古典区位理论发展成空间结构理论作出重要贡献的是50年代美国学者达恩 和原联邦德国学者奥托伦巴,他们都分别提出过空间结构的概念。 n对空间结构作系统分析和模型推导的是原联邦德国学者博芬特尔(),他力图将杜能、韦伯、廖什的区位论综合起来考虑,将区位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分析论证 社会经济各个阶段空间结构的一般特征。 n同时,他还指出空间结构理论实际是对空间分异的研究,而引起空间结构分异的主要因素有三个:集聚、运费和经济对当地生产要素土地的依赖性。他论证,一般意义上,在一个物质区域,由于交通运费的差异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引起空间结构的分化,大量生产要素向某一地区集聚,而集聚本身又引起新的集聚,空间结构进一步发展出现不同的特征。 n\n空间结构理论是综合的整体性区位论,它所研究的内容包括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它的基本问题与古典区位理论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体现出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n第二节 n学习重点: 区域经济核心与外围的关系(核心—边缘区理论) n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 n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核心区域 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域一般是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技术水平较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 边缘区域 边缘区域是国内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它又可分为两类:过度区域和资源前沿区域,过度区域又可以分为两类: 1、上过度区域。这是联结两个或多个核心区域的开发走廊,一般是处在核心区域外围,与核心区域之间已建立一定程度的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就业机会增加,具有\n资源集约利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该区域有新城市、附属的或次级中心形成的可能。 2、下过渡区域,其社会经济特征处于停滞或衰落的向下发展状态。其衰落向下的原因,可能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产业部门的老化,以及缺乏某些成长机制的传递,放弃原有的工业部门,与核心区域的联系不紧密。 核心-边缘理论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对区域规划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所以该理论建立以后,许许多多的城市规划师、区域规划师和区域经济学者都力图把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现在来看,在处理如下几个关系方面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处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处理国内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 处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前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各 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小。城镇发展速度慢,各自成独立的中心状态。 工业化初期阶段\n城市开始形成,工业产值在经济中的比重在10%—25%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差异扩大。 工业化成熟阶段工业产值在经济中懂得比重在25%—50%。核心区发展很快快速工业化阶段, 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存在不平衡关系。 空间相对均衡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出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流动加强。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以来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开始了有关连的平衡发展。 n第三节 n学习重点: n经济区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经济区是由多种经济要素组成的地域生产统一体,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经济区内部结构和外部经济联系的变化,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也将导致经济区性质的变革。就基本属性而言,经济区属于社会经济范畴。 经济区的特点: 1、地域上的客观性,它的形成不靠行政命令。 2、经济上的协作性,成员间共存共兴、俱损俱荣。 3、组织上的系统性,以网络的形式存在与维持,彼此 4、不断加强沟通和联系。 5、经济区的运行机制: 6、横向联合、经济开放 7、平等竞争、利益共存 8、区域协调、优势互补 n经济区划的概念和原则 经济区理论 经济区economic\nregion具有全国意义专业化的地域生产统一体。商品经济发展到生产日益社会化、区域化的条件下,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经济区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n补充教材内容 经济区的性质: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发展变化是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客观基础。经济区是由多种经济要素组成的地域生产统一体,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经济区内部结构和外部经济联系的变化,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也将导致经济区性质的变革。就基本属性而言,经济区属于社会经济范畴。 经济区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全区经济的主体,反映地区经济的主要特征,也反映一个经济区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经济区的专业化部门所生产的产品销往其他地区,彼此互为市场,构成区际联系的主要内容。每个经济区都有自己的经济中心。这个经济中心往往是由一个大的综合性城市或一组城市所组成,起到中心地的作用。它的发展对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经济区的类型 n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分为经济类型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三种类型。⑴经济类型区。是根据区内同一性和区外差异性原则确定的经济区。如经济发达区、贫困地区、重点开发区、高新技术实验区、对外开放特别实验区等等。它是地区经济分布现状的反映,划分的目的是为制定区域性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⑵\n部门经济区。划分部门经济区的主要目的是为国民经济部门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为了使每一个经济部门尽可能在对它有利的地区发展,根据其特有的劳动地域分工规律,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条件进行部门经济区的划分,如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等。⑶综合经济区。即通称的经济区。划分目的是为了因地制宜地发展国民经济。 n综合经济区根据中国的国情,经济区的分级系统一般分为基层经济区、省级经济区、基本经济区或大经济区三级。 n基层经济区是经济区体系中最低一级,范围较小,经济结构比较单纯,大多是由地方的经济中心同它周围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地区所组成。 ■省级经济区与行政区划的省、自治区不一致,它们是进行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地域单元。 ■基本经济区或大经济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最高一级经济区,如中国的基本经济区通常包括若干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经济区有强大的经济中心有一定面积的地域范围 n经济区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经济区的特点: 地域上的客观性,它的形成不靠行政命令。 n经济上的协作性,成员间共存共兴、俱损俱荣。 n组织上的系统性,以网络的形式存在与维持,彼此不断加强沟通和联系。 n经济区的运行机制: n横向联合、经济开放 n\n平等竞争、利益共存 n区域协调、优势互补 n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 n第一节学习重点: n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 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根据不同地区生产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 n(一)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n(二)部门(产业)发展战略 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部门(产业)发展战略 部门(产业)发展战略 部门(产业)发展战略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阶段性分析 n\n待开发阶段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 经济增长缓慢 经济规模小 产业结构单一,第一产业占极高的比重 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规模狭小,自然经济为主 自身资金积累能力低下,缺乏自我发展能力 n成长阶段特征: 区域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 产业结构急剧变动,第二产业开始占主导地位; 商品经济逐步发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优势产业开始形成或正在形成中 人口和产业活动迅速向一些城市地区集中,人口和产业活动迅速向一些城市地区集中,形成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伴随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性变化,区域社会文化观念也相应地发生较大变化 实现途径 外部推动型 国家投入型 自身积累型 边贸启动型 进入成长阶段的途径。外部推动型。如深圳和海南经济特区;国家投入型。如攀枝花、包头、大庆等地区;自身积累型。如浙江省温州、苏南的一些地区;边贸启动型。如云南德宏、内蒙古满洲里、黑龙江绥芬河等一些边境地区。 n成熟阶段特征:区域经济增长势头减慢,并逐渐趋于稳定;工业化已有较久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填空题: 1,\n_总量指标__,由于受到研究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因此只能用来反映一定时间、地区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的规模和绝对水平,而不能用来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及探寻数据内在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但它是对地区差距现状认识的起点。 1,_结构效益_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归宿。 1,_APEC_是亚太地区迄今惟一的全区域合作组织。 1,_总部经济内聚效应_是指不同产业的同种功能,因相同的市场需求在同一地方聚集,对其他产业_同种功能及配套服务_产生的吸引效应。 1,_经济区域_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_区域经济_的内容。 1,_科技园区_和__工业园区_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1,_欧洲联盟_、__北美自由贸易区划_和_亚太经济合作组织__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1,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_欧洲一体化的发展_、_美国立场的转变_、__加拿大在区域一体化上的活跃_以及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改变,这四个方面的原因使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较快的发展。 1,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人类最重要的创举是创办_科技工业园区_。参考答案:1,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有:_APEC原则框架创新;_APEC协商机制创新_;_APEC推进方式创新_;_APEC运作机制创新_;_APEC活动内容创新_;_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__。1,\n按照_辐射理论_,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1,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是__商品生产所费劳动的相对差异_。 1,城市_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城市规模可以用_人口规模_和_产业规模_来度量。 1,城市化_一般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衡量,这是一种相对的度量指标。1,城市基础模型_是一种需求拉动模型,它认为城市经济的增长源于需求的变动。1,持续性是指一种可以_长久维持_的过程或状态。 1,处在低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为了实现经济起飞,主要依靠_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_支持,并且在其发展的早期,必须大力引进,善于运用_国家的财政国外资本与技术。 1,,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创新的_扩散__。 1,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是“_比较优势原理_”。参考答案: 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体现在:强大的科技力量,便捷的交通与通信联系,完备的_基础设施_与优越的协作条件,雄厚的_资本_,集中的_消费市场_。1,发展的协调性,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_资源和环境_的承载能力之内,要保证_经济、_社会_、_资源_、_环境_四大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 1,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实际状况_,并要以_地球系统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1,\n各国进入世界性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先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_先行国_”,后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_后起国_”。参考答案: 1,国际经济领域显现出的两个最大特点:一是_知识经济初露端倪_;二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不可阻挡。 1,经济区域可划分为_类型经济区_和_综合经济区_。 1,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种趋势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立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利益的_独享性_和_排他性_。 1,经济增长的方式,从内容上看,一种是以_大规模的物质财富_增长为主,一种是以适宜_大规模的信息和服务经济_为主。1,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亚当•斯密的_地域分工_学说。 1,考察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测度指标有_就业量指标_和_国民收入指标_两个。1,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有:市场化;网络化_;_国际化_;_信息化_;_制度化_。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主要有__发展的可持续性_、_发展的协调性__和__发展的公平性_。 1,理解和把握城市经济的最佳切入点是_城市经济增长_。 1,美国在开发落后地区、改造传统产业及新兴工业区的开发方面累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最著名的是_田纳西河流域_的开发及_阿巴拉契工业区_的改造,堪称区域开发的典范。 1,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_经济_和_政治_联盟。参考答案: 1,\n区位理论最早追溯到_德_国的经济学家_杜能_。 1,区位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_古典区位论_、_近代区位论_和_现代区位论_。1,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可分为_静态比较_和_动态比较_比较两种。 1,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就是一个_区域产业结构_的方向问题,_结构_的变化和更替将要沿着一个什么方向演进。1,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主要有三个:_技术导向_;_结构导向_;_资源导向_。参考答案: 1,区域产业结构导向选择的依据是_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其基本特点_、_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发展的总水平_和_全国地域分工的需要_。 1,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比较应包括两个方面_一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_和_产业结构的转换情况_。 1,区域产业结构多层次分析包括_区域总产值结构分析_、_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_、_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_、_农业行业结构分析_、工业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分析。1,区域发展一方面表现为__区域经济总量__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__区域产业结构__的不断演进和升级。 1,区域经济的本质和方向是_知识经济_,是以_创新经济_为导向、_可持续发展_为目标的经济。 1,区域经济的多种因素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内涵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_量_的方面,也包括_质_的方面。1,\n区域经济发展观的选择应是_可持续发展观__。 1,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_发展路径___问题。 1,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各成员国之间的_国际分工_和_专业化生产_,从而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1,区域形成中的核心问题是_区域核心_,即__中心城市__的形成问题。 1,人类社会的战略资源包括_IT资源_、教育培训资源_和_智力资源_。 1,日本的国土开发及区域开发的总体思路和战略目标是:_调整生产力布局,_缩小地区间差距_,解决“过密”、“过疏”问题,开发落后地区,发展中小城市。 1,社会分工表现为__部门分工__和__地域分工_。 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超特区_”的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经济特区_更优惠的政策。 1,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或地区都要参与_全球范围_的资源流动,以便在更广阔的国际空间中合理地配置自己的资源,从而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_比较优势_。 1,世界上最早产生的经济特区,是以_自由港_或__自由贸易区_的形式出现的贸易型经济特区。 1,\n梯度理论中,“梯度”从生产布局学中沿用下来,梯度表示_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_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_空间变化_历程。 1,梯度转移主要通过_多层次城市系统_扩展开来。 1,围绕发展_绿色科技_、_绿色经济_为核心聚集科技、资金、人力等资源,实现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1,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对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_总量指标_;二是_复合指标_。1,无论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一个由创新到衰退,由_技术密集型_到_简单劳动密集型的自然发展过程。 1,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与__消费需求_一致;后起国具有超前性。 1,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经济特征_总量经济指标出现前所未有的商增长率__和_经济结构出现高变化率_。 1,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内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_耗竭性资源_和_非耗竭性资源_两大类。 1,依据_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1,用_辐射_理论来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区差距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主要在于_辐射_理论比梯度推进理论有更强的_解释力_,在制定发展战略中也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_综合平衡_和_内外兼顾_。1,\n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是指__高等教育系统_和_职业培训系统_。 1,知识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知识发展的新现象、新趋势,它是“_知识的经济化_”和“_经济的知识化_”这两种趋势的合流。 1,只有解决了_对环境、资源等因素如何估价_的问题,才能科学地设计出从量上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_中心城市_为核心,以_交通通信网络系统_为网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连接成片的区域。 1,总部经济的税收贡献效应包括_企业税收贡献_贡献和_总部高级白领个人所得税_贡献,还有_新增的产业链企业_的税收贡献。 1,总部经济要防止由企业市场化的导向变为政府导向,就应当把握好“_政企分开_”、“_政资分开_”、“_利税分开_”等3个原则。 判断正确与错误,并说明理由。2,“政、产、学、研”互动机制是保证科技工业园区健康、稳定、高速发展的要素。 2,20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增长极的空间含义。理由为:20世纪50年代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首次了“增长极”概念,这一概念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他把经济空间划分为计划经济空间、力场作用经济空间和均质经济空间三种类型。此时的增长极思想所关心的主要是增长极的结构特点,尤其是产业间的关联效益,而忽略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到了60年代初,由罗德温首次提出了增长极的空间含义。 2,\nAPEC进程中的矛盾和争论仍未彻底解决,但随着APEC进程的深入,这些争论和矛盾可能彻底解决。 2,不发达地区,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资源导向阶段。 2,不论区域的资源结构如何,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都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参考答案:错误。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是否是合理的产业结构,要考虑它是否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适应,能不能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且还要看它区域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国内市场容量是否相适应。。 2,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问题。 理由是: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问题,只是反映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前者用的基础指标是净产值,而后者用的基础指标是就业人数。一个区域是否形成了主导产业,一个简要的衡量指标就是产业专门化率或者区位商。 2,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被称为普及阶段或标准化阶段。理由为: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被称为扩展阶段。随着一个工业部门或一种工业产品的生产由创新阶段进入发展阶段,只要产品符合国内外生产发展或生活的需要,销路就可以迅速扩大、铺开。而处于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的布局被称为普及阶段或标准化阶段。这时,经过长期生产产品已由成熟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生产已经完全标准化,技术比较容易掌握。 2,大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n理由是:大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四种行业,每个行业都紧紧依靠其各自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种植业依赖于耕地,畜牧业依赖于牧草地,林业依赖于林地,渔业依赖于可利用水面。2,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参考答案:错误。地域 分工的必要前提是产品的区际交换和贸易,是产品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 2,各地生产的自然差异和经济的发展是劳动社会分工的两个前提。理由是:各地生产的自然差异和交换的发展是劳动社会分工的两个前提。 2,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对城市经济的考察,也需要利用这一指标。 理由为: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但城市经济增长考察的不是一国的国民收入,而是某一特定城市的国民收入。与国民收入总额相比,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更有意义的指标,要对城市经济增长作更全面深入的考察,需要利用人均国民收入这一重要指标。 2,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技术。 2,\n经验证明,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会产生明显的极化效应。 理由是:城市规模可以用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来度量。经验证明,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会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而不是极化效应。这是因为大城市能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金融、信息、技术服务,集中的、有规模的市场。 2,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理由是: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西方经济学之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比较优势理论渊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2,堪称区域开发典范的是美国奥兰治的开发。理由是:堪称区域开发典范的应是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及阿巴契亚工业区的改造。 2,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 2,可持续发展观在认识上看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保护对立的一面。理由是: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对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之间矛盾的认识上有分岐,两种观念之所以如此泾渭分明,主要原因是有的学者只看到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保护对立的一面,没有看到统一的一面。 2,没有扩展效应的配合,极化效应是不可能进一步加强的。 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参考答案:错误。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的是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及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 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P2—3\n理由为:诺斯把区域经济学定义为“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而胡佛的观点代表了诺斯、里查森等几位学者的基本观点,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 2,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同盟。理由为: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和政治联盟。欧洲政治联盟有三个支柱:一是欧洲共同体;二是共同对外和安全政策;三是司法和国内事务方面的合作。而欧洲一体化的核心是欧洲经济共同体,或现在的欧洲联盟。 2,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同盟。 2,区位单位是经济区域的布局主体。参考答案:错误。区位单位不是经济区域的布局主体,而是经济区位的布局主体。 2,区域产业结构的静态比较是某时期内产业结构数值的地区比较,通常应当按基期价格计算。理由是:区域产业结构的静态比较是某时期内产业结构数值的地区比较,通常应当按当年价格计算。2,区域结构一般由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组成。理由为: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各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行动的进一步高涨。而区域产业结构才是由产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所组成。 2,\n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理由为:随着21世纪的到来,国际经济趋向一体化,知识经济已露端倪,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重点也不再是城市区域经济。而国际区域经济下如火如荼地发展,国际区域经济要研究本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和双赢策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2,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二者是相悖的。 2,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层次上则比经济全球化更高。 2,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理由是:这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指标体系的相互联系。2,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建立于1547年英国的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自由港。理由为: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建立于1547年意大利的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自由港。2,世界性的梯度大转移是间歇性发生的。参考答案:错误。世界性的梯度大转移浪潮是周期性发生的,而不是间歇性发生的。 2,梯度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 2,我国理论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对计量指标的选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总体指标,包括人均指标、静态比较指标和系数指标;二是复合指标。 2,要淡化和消除二重结构,从根本上讲,是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破除社会经济结构。参考答案:错误。要淡化和消除二重结构,从根本上讲,是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破除二重结构的社会经济条件,而不是其社会经济结构。 2,在辐射过程中,人才流动和资本流动一样,从落后的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n理由为:在辐射过程中资本必然向投资效率高的地区流动,辐射初期,中心城市资本的边际效率可能较高,于是,资本可能会由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资本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的逆流现象。在辐射过程中,人才流动比较复杂。周边落后地区的人才可能会向中心城市流动,但人才的流动不同于资本的流动,在短时期内就可以实现回流,周边落后地区要实现人才的回流,既需要较长的时期,又可能会付出较大的成本。 2,振兴东北与西部大开发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都存在矛盾,所以二者不可能协调发展。参考答案:错误。西部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二者虽然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只要认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辅以正确的宏观调控,就能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2,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理由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知识创新,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均质方法进行的。 理由为: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极化方法,以区内经济结构的非同一性,即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为前提,强调全区功能上的整体性与区内各部门、各个下级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在全国宏观经济战略布局中,形成相对完整的经济结构和体系。而类型经济区的划分才是按均质进行的。 2,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但还不能够实现由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和扩散。参考答案:\n错误。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而且能够实现由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和扩散。 2,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参考答案:正确。总部经济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劳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2,总量指标,可以用来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及探寻数据内在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3 3,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渊源于英国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成本差异程度的不同,为两地区之间互利的分工和贸易创造了条件,贸易的利益及流向源于每种最终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 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促进速度、提高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3,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3,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选择总是趋向生产总成本费用最低的地点。成本决定论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揭示了工业布局中以最小成本支出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思想。 3,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城市经济增长机制是指引起城市经济增长的城市经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的共同作用方式。 3,地域分工:\n地域分工:社会分工表现为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地域分工是指分离出来的部门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 3,动态比较费用论:动态比较费用论认为,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从某一时点看,在国际贸易中一时牌劣势的产业,从发展眼光看,却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业。关键是对那些有潜力、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采取扶植政策。 3,二重结构:二重结构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存在着极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二是从质上,指在产业结构中,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特征的中小型企业。确切地讲,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3,二重结构:二重结构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 3,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的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 3,极化效应:\n根据迈达尔理论,当一个区域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越来越困难。即所谓极化效应。 3,结构性效益:结构效益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归宿。如果一个区域的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这个较好的经济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那么这个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相反,则这个产业结构就不合理。3,经济辐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3,经济区位:所谓区位,即为某一主体或事物所占据的场所,具体可标识为一定的空间坐标。而经济区位则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上有的场所。 3,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经济区域是劳动地域分工的必然结果。3,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更优惠政策的地区 3,经济梯度:从生产布局学诞生之是起,梯度就被广泛用来在地图上表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度的空间变化历程。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表明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的梯度变化状况。 3,经济增长:\n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下的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3,可持续性:可持续性是由生态学家首先提出的。在《关心世界:持续性战略》报告中指出,持续性是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人类社会的持续性由生态可持 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相 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3,类型经济区:类型经济区是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按均质方法,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划分各种类型经济区。3,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进程,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在地图上这些区域表现为一个面,因此称之为面辐射。 3,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各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行动的进一步高涨。3,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3,区域经济一体化:\n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3,区域开放度:区域开放度是一个地区对外经济活动的程度大小的概念。一般都选用外贸依存度、外资总投资的比重这两个指标来度量区域开放度。 3,梯度:梯度理论中,“梯度”从生产布局学中沿用下来,梯度表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以及由低水平地区向高水平地区过渡的空间变化历程。 3,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 3,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网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连接成片的区域。 四、简答题 4,\n简述“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并谈谈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答:1.“大北京”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各地经济功能,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根据基本条件和优势特色,确立了北京、天津、冀北地区的主要经济功能,通过合理规划和协调合作,发展区域经济。统筹规划环境整治,确保“大北京”生态安全。以生态环境整治为先导,搞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两大系统工程。通过建设生态屏障、生态功能分区、区域内部的综合整治,建立稳定的生态网络,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施双核心多中心都市圈战略。以京津双核为主轴,以唐保为两翼,根据需要与可能,构建“大北京”地区组合城市,增加城市密度,优势互补。建设区域综合交通网和运输体系。以城市地区的观念,塑造合理的区域结构,把航空港、海港、信息港三者与区域及城际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有机连接起来,积极推进城际快速轨 道建设,实现区域交通运输网从“单中心放射式”向“双中心网络式”的转变。对重庆直辖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启示:重庆发展的基本战略思路是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进一步强化重庆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极大地推进以三峡库区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建设,从而保证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顺利实施和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三大经济高地:将重庆构筑成为长江经济带的西部增长极;加强川渝合作,建设成渝经济高地;努力建设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发达经济圈。加强交通、通信、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构筑西部功能最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生态和城市环境建设方面共两项:实施”三四五”绿色通道,树立重庆绿色生态形象。建设包括主城区污水治理及垃圾处理、主城区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三峡库区重点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重庆西部次级河流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在内的三峡库区环境立体治理系统工程。4,\n简述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答:APEC即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APEC原则框架创新。2.APEC协商机制创新。3.APEC推进方式创新。4.APEC运作机制创新。5.APEC活动内容创新。6.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4,简述发展中国家增长极战略主要解决的问题。答:发展中国家,增长极战略主要用于解决三个问题:1.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现代化问题;2.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城市化问题;3.中心城市过度膨胀的控制。4,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答:经济辐射理论比梯度推进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制定发展战略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第一,梯度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梯度理论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辐射理论补充了每类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点、线、面辐射的互动作用等内容。第二,辐射理论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多元化辐射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结点,是梯度理论无法解释的。第三,依据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第四,按照辐射理论,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第五,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题,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制定正确的扶贫战略。 4,\n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答: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是地域分工理论的两个方面,其中“比较优势原理”是地域分工理论的主体。经济利益是决定地域分工的动力。两者的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更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两者的区别:在认识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因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 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4,\n简述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答:1.市场化。即形成以人才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为主的科技园区市场体系,实现创新决策多元化、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2.网络化。即形成各类创新资源相互融合的发达的区域网络体系,连接区域内不断完善的知识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3.国际化。园区的创新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流动,从国际市场争取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创新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向全国和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4.信息化。在诸多领域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产业称为科技园区的最大支柱产业,其信息化指标达到国内最高和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5.制度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4,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答: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就是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方向问题,结构的变化和更替将要沿着一个什么方向演进。从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主要有三个:技术导向;结构导向;资源导向。 4,\n简述区域经济的内涵。答: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非常广泛,既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为、区际互动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内部的影响因素,如地区的经济投入、社会需求、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等等。2.区域经济的多种因素也就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内涵十分广泛。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的增长;居民生活环境包括全面的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的长期持续和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发展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文化发展、观念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适合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以及时、彻底地更新或废除,新的文化或新的观念能够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4,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答: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目的是考察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不能停留在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或缩小上和用反映区域经济某一侧面的指标来反映地区经济总体水平。2.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总量指标,受到研究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只能用来反映一定时间、地区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的规模和绝对水平,是对地区差距现状认识的起点;相对指标是通过事物音质对比,用一抽象化的比值来表明其相互关系。平均指标是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与大量单位的综合数量特征。3.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即要考虑投入绩效指标。4.遵循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从实际出发,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4,\n简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答: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区域结构,它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重要标志。2.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如何组织区域,即如何发展区域经济的问题,它是区域经济主要研究之一。3.区域空间的地域及其组成单元。主要体现在城市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的研究。4.区际分工与联系,区际分工可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区际联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区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5.区域经济政策,主要是要如何实现区域间合理分工,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等问题。 4,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点。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特点有: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而且是大组织中包括小组织的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 4,简述设立经济特区的类型。答:贸易型经济特区;工业型经济特区;工贸结合型经济特区;科技型经济特区;金融型经济特区;旅游型经济特区;综合型经济特区。4,简述设立经济特区的条件。答:设立经济特区所需要的条件主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经济政策;完善的法律制度;高效率的管理机构。 4,\n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答:1.产业配置顺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是与消费需求顺序一致的自然生成过程;后起国则具有超前性。2.产业结构转换的态势不同;后起国产业结构转换格局具有很大倾斜性,工业和重工业前倾发展。3.产业结构变动的起点不同;先行国进入现代经济成长阶段时结构起点较高,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较靠前。4.产业结构变动的节奏不同;先行国的结构变化率比较平稳,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大超过人均产值增长幅度。5.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不同;后起国产值结构转换普遍先于就业结构转换。6.产业结构变化率的时间分布不同。 4,简述新区域经济观的五个层次。答:国际经济领域显现出的两个最大特点:一是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二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潮,21世纪的新区域经济观呈现出五个层次。第一,新区域经济观突破传统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第二,新区域经济观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第三,注重新知识、新现象和最新成果的研究,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定位为21世纪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第四,积极总结我国区域 经济发展的经验,把特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详实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第五,在新区域经济观的分析中,特别注重案例分析,利用新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4,简述战略产业选择的四个原则。答:战略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所应遵循的原则。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了两大原则:1.需求收入弹性原则,即选择产品需求收入弹性较大的产业来重点发展。2.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原则。战略产业应当是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性较大的产业。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上述两条原则之外,又补充了两条:3.防止过渡密集原则。4.丰富劳动的内容原则,其目的是力求使产业结构的演进进一步做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4,\n简述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内容。答:知识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知识发展的新现象、新趋势,它是“知识的经济化”和“经济的知识化”这两种趋势的合流。包括以下内容:知识经济一体化;经济知识化;知识产业化。知识与经济在其共同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知识经济化、经济知识化的不断发展,交叉生长,出现了一体化、复合化的新趋势,形成了知识经济一体化的结晶即知识产业 4,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答: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4,\n利用增长极理论与“城市化”战略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包含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强调增长极作为中心地对区域经济应有带动作用,随着产业集聚而逐渐处于支配地位,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对周围的地域产生影响。发展中国家要利用增长极战略解决三个问题: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现代化问题。与自然资源相关的城市化问题。中心城市过度膨胀的控制。因此,利用增长极理论可以实施能够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措施。我国利用增长极理论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措施:把城市作为培育和发展新生产力的增长点放到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充分发挥城市经济产生的聚集效应和辐射功能,推动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演进和进步,同时刺激市场需求以促进经济增长。在地区经济发展上,实施“产业增长极”与“城市增长极”相结合的政策。具体包括: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促进城市化按市场规律健康而快速地发展。逐步取消不合理的户籍制度。鼓励多种形式的城市化模式的发展。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的同时,不限制大城市的发展。 4,论述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说明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答:1.科技进步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实际上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好生态环境。但我们也要看到,科技进步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4,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二者的含义与联系。答: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相区别。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具体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4,\n试列举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答: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是确定经济发展阶段不可缺少的最具综合性的核心指标。2.产业结构,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产业结构差异。是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的核心指标。3.经济效益及增长能力。一般来说,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的地区,其经济增长能力及经济效益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4.人口质量。经济发展与人口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密不可分,识字率指标代表了人口质量的地区差异,社会识字率越高则该地区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劳动生产率越高。5.国民生活质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居民消费结构、城市化水平、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比三项指标从生产关系角度反映了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别标准。 4,试述极化效应怎样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答:根据迈达尔理论,当一个区域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越来越困难。即所谓极化效应。而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发达地区是政治权势集中的地区;发达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4,\n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答: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之间是对立统一的。2.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这两种趋势之间存在着对立,其对立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利益的独享性和排他性。经济全球化在范围上比区域经济一体化更广,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层次上则比经济全球化更高。这两种趋势不能互相取代。这两种倾向若不加限制,任其发展,就会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3.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经济自由度的增强,意味着世界经济整体变得更为自由与开放。而且,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着范围、广度上的局限性,它总是力图冲破区域的局限,向更广阔的全球空间开放与扩张。因此,只要设法减少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增加其开放性,作为经济全球化组成部分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就会促进前者的发展,同时区域 经济一体化自身也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这 个意义上说,两者是可以并行不悖的。4,为什么说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答: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原因是:1.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鼓励经济发展;2.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有制约性;3.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还表现在: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有关价格机制和法律的制度的建立以及科技的发展等各个方面。4,\n我国以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和建议:要把区域的科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目标有效结合。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绿色经济、环保经济。科技为先导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政府管理机制,配备相应的环境条件。科技发展必须以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即必须以发展绿色技术为前提。科技发展观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引导。通过正确的科技发展观引导,转变传统的科学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理论综述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2005-2010,版权所有,仅供试用。 3、现代区位论:综合决定论。美国区域经济学家伊萨德是现代区位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他指出,最大利润原则固然是产业配置的基本原则,但这一原则的实现同自然环境、产品成本和区域间工资水平及价格水平的变化等因素有关,因此合理的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必然受多种因素影响,必须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区位论更强调行为因素的作用。克鲁梅指出区位选择不是孤立的,而取决于拥有的信息量。不仅与个人性格、家庭职业有关,而且也与社会环境和政府政策有关。因此,区位决策者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往往成为区位的决定因素。决策者所满意的区位,不一定是成本最低和利润最高的最优区位,而是综合优势最显著的区位。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区位要在某种程度上偏离最佳区位点。现代区位论在研究对象上,从个别企业区位扩展到区位体系,认为工业、农业和城市区位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每一种区位的选定,都必然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影响经济的空间结构。从20世纪70年代起,现代区位论开始向动态化迈进,其中区域开发和空间结构改善问题占有突出地位。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1、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而解决这两种恶\n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 2、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关联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并可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 3、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如果其主导产业部门处于创新阶段,则说明该区域具有发展潜力,该区域处于高梯度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与梯度转移理论相类似的是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的雁行模式,他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列为不同的发展梯度,并冠之以第一、二、三、四批大雁等。 4、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早由佛朗索瓦・佩鲁提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应把少数条件好的地区和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主要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极点聚集;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外围转移。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n 5、累积因果理论。累积因果理论,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经济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 一定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自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农业区位论以来,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区域经济学研究还主要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至今仍 赵有较大影响的区位理论。第二阶段,在庆20世纪50—7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各海种区域问题的出现,区域经济学研究的 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 侯策问题。在这一时期,各国学者提出了宪许多很有影响的区域发展理论。第三阶来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 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开始逐步走向计量化,实证研究成为一种新时尚。 一、从古典区位论到现代区位论。1、古典区位论:成本决定论。古典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它包含两层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古典区位论萌芽于资 本主义商业、运输业大发展的18世纪,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其标志性成果是杜能于1826年在《孤立国》一书中提出的农业区位论。杜能从运输费用、级差地租、产品价格等角度论证了“孤立国”即内部结构差异的存在和形成原因。阐明了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对工业区位论贡献最大的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他于1909年发表了《工业区位理论》一书,标志着工业区位论的问世。韦伯理论的核心是通过运输、劳力和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与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业企业布点的理想区位,他系统地提出解决区位问题的各种模式,为后来的工业区位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被看作是西方工业区位论中最低成本学派的始祖。 2、近代区位论:利润决定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作用日益增强,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开始研究城市的空间作用和等级问题。1932年夏天,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在书中他系统阐明了“中心地理论”。他从中心居民点、城市供应、行政管理、交通等主要职能出发,论证了城市居民点及其地域体系,深刻地揭示了城市、中心居民点发展的区域基础及等级—规模的空间关系,将区域内城市等级与规模关系形象地概括为正六边形模型。市场、消费与商业问题是西方区位理论研究的核心,近代区位论的代表作,德国学者廖什于1940年发表的《区位经济学》继承了克里斯泰勒的市场空间结构思想,把生产区位和市场范围结合起来,构建了市场区及市场网的理论模型。他提出生产和消费都是在市场区中进行,生产者的目标是谋求最大利润,而最低成本往往不一定能保证最大利润。因此,正确的选择区位是谋求最大市场和市场区。 区域经济学理论综述 42 《理论学习》2005年第10期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福昕软件2005-2010,版权所有,仅供试用。 一岗双责双轮驱动促进文明目标的实现 唐开发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手段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推行并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制,是企业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必须探索的新课题。 —、“一岗双责”制课题的提出及内容。 随着中石化集团公司和油田改革力度的加大,油田勘探开发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导致内部市场急剧萎缩,许多单位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路子。新形势和新任务,迫切地要求企业既要抓好生产经营,又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此,我们提出并推行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制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制,就是从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部门负责人到各基层党政干部,在油田深化改革、生存发展的新形势下,坚持以人为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开拓国内外市场,强化生产经营管理,既要负责生产经营任务的完成,又要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任务的完成。负责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做到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负责生产经营的行政领导干部在抓好生产经营的同时,要学会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支持、参与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行“一岗双责”。 二、“一岗双责”制课题的实现。 1、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增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的责任感。为确保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制的有效落实,各级党组织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原油开发生产有机结合。各级党政组织要制定“一岗双责”责任制,层层签订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书,做到目 标明确、任务清楚、责任到人,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人人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和大政工环境。 2、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更好地落实“一岗双责”制,各级党政组织要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经营管理、业务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培训,使各级党政干部熟悉、掌握生产经营中招标、 投标、谈判、合同签订等方面的业务知识,进一步增强各级党政干部适应市场、驾驭市场、开拓市场的能力。 3、加强考核,把落实“一岗双责”制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观念与作风转变”活动的开展,对各级党政干部落实“一岗双责”制情况以及思想作风、工作表现、作用发挥、工作成绩、任务完成等进行跟踪考核和监督管理,制定党政干部落实“一岗双责”制测评办法及考核细则,定期组织有关部门人员深入到基层、生产一线和职工中去,对各级党政干部进行调研测评,现场考核打分。可采取职工测评基层干部、基层测评机关干部、机关部门测评基层班子的方法。考评小组根据测评情况,做出合理公正的评价,与党政干部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奖优罚劣,并作为民主评议干部、年度考核、评先树优、立功受奖、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一岗双责”制课题的推广价值及效果。 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制课题的实施,突破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固有形式,为深化改革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推行实施“一岗双责”制,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任务目标分解到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逐级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实现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目标。形成政工干部集中精力,行政干部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格局。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能够鼓舞斗志,疑心聚力,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保持稳定,促进双文明目标的实现。 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强化了前一个因素的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累积因果有两种相反的效应,即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指落后地区的资金、劳动力向发达地区流动,导致落后地区要素不足,发展更慢;后者指发达地区的资金和劳动力向落后地区流动,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 6、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首先由劳尔・普雷维什提出,弗里德曼将这一概念引入区域经济学。他认为,任何国家的资源、市场、技术和环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某些区域的空间聚集形成累积发展之势时,就会获得比外围地区强大得多的经济竞争优势,形成区域经济体系中的中心。外围地区处于则处于依附地位而缺乏经济自主,从而出现了空间二元结构。随着市\n场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的加快,中心与外围的界限会逐步消失,空间经济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三、区域经济理论的新进展:新经济地理学。1、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贸易分工理论。传统的贸易分工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成本论、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奥林的生产要素禀赋说,以上贸易理论均基于国家间生产要素的相对差异来解释贸易。然而,大量的世界贸易是在生产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进行的,而且他们的贸易产品种类也十分相似,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新贸易理论就是企图解释这种贸易现象。新经济地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力图在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之间建立关联,把“空间”因素引入对区际贸易的分析。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有以下不同之处:克鲁格曼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尤其是相似国家同类产品的贸易,代表了这些国家根据规模收益递增原理而发展专业化的结果,与国家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关系不大。各国发展何种专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偶然性。在不完全竞争和同类产品贸易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需求和回报状况,取决于微观尺度上的生产技术条件。生产技术变化,可以改变生产要素的需求结构和收益格局,从而影响相似要素条件下的贸易,促成同类产品的贸易。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的存在,为国家和区域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能。 2、新经济地理理论对产业区位和集聚经济的再发现。克鲁格曼采用规范模型方法,通过建立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报酬递增模型,把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纳入主流经济学。模型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阐明了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现实中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典型的边缘学科,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阐发自己的见解,形成了一些相似、相反或相承的理论观点,奠定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理论学习》2005年第10期 35区域经济学答案 昌吉电大《区域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姓名:————————————学号:————————————专业:———————————— 第一次作业 成绩: 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学: 2、人力资本: 3、产权: 4、区域经济增长: 5、区域经济开发: 二,问答题: 1、简述古典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 2、现代区位论主要有那些?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什么? 3、人力资源具有那些特性? 4、简述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特点及其要求 5、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是什么? 第二次作业 成绩:\n一,名词解释: 1、配第——克拉克定律: 2、区位商: 3、产业布局: 4、生产要素禀赋论: 5、区域经济合作: 二,问答题: 1、简述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的经济发展规律性的六阶段及其特点 2、什么是新产业区?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哪几类?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布局状况如何? 3、什么是贸易条件?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怎样的不利条件? 4、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5、试述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次作业 成绩:一,名词解释:\n1、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2、中心地理论: 3、基础设施: 4、区域空间结构: 5、核心区与外围区: 二,问答题: 1、简述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2、什么是城镇体系?简述城镇体系的特征及类型 3、简述区域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特征 4、什么是经济区划?确定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须考虑哪些因素?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区域重心的移动反映出什么问题? 第四次作业 成绩: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2、区域经济政策: 3、区域创新政策: 4、投资环境: 5、地区形象: 二,问答题: 1、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及其模式和类型 2、简述区域规划的性质、特点及制定原则 3、试述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 4、试述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5、试述地区形象塑造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区域经济学案例 第六章 1、\n浙江 2、武汉 3、“长三角”城市群与“五大湖”城市群 4、湖南VS珠江三角洲 5、南京市金陵石化PX项目 第七章 1、中富瑞德 2、新加坡总部经济的成功之路---全球化网络中准确的定位 3、罗氏制药亚太区 4、东风汽车公司总部 5、联合利华将生产基地转移至合肥 6、施赖德电气集团 7、通用电气 8、蒙牛的“三聚氰胺”事件 9、武汉富士康 富士康综合制造基地未来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分析 富士康综合制造基地未来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能否变成现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面三个方面: 1、政府承诺的配套设施能否及时到位、能否及时保质地跟进将决定富士康综合制造基地的成败。 2、配套企业能否及时跟进。 3、武汉富士康能否顺利生产并发展壮大是富士康综合制造基地的核心,它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富士康综合制造基地的发展。 促进富士康综合制造基地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从政府的角度 完善为富士康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富士康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健全产业链。 加强对富士康综合制造基地的规划与引导。 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富士康项目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鼓励本土企业发展,实施配套企业本土化战略。 10、富士康离开深圳 11、广州发展总部经济的问题 第八章 1、环首都经济圈招商引资政策“环首都经济圈”是在北京周边的十余个区县,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圈。 建设意义 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释放首都优势,形成首都经济圈,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城市化发展的一条规律。首都经济圈作为优质生产要素富集的特殊载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区域经济中心。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首都经济圈,目前,许多国家的首都经济圈创造的生产总值占国家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京津冀三省市,2016年GDP合计为36600亿,占全国的比重仅为%,距离达到全国1/3还差75180多亿。加快京津冀区域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放大首都辐射效应。 疏解首都的城市压力:\n由于城市功能过度集中,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像许多国家的首都一样,出现了人口膨胀、交通拥挤、资源紧张、房价高涨、发展空间受限、改善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分散首都功能势在必行。河北环抱首都,有责任、有义务,也有便利条件为首都疏解压力。 打造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增长极从燕郊、涿州等地的经验看,建设环首都经济圈,能够有效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首都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迅速提升河北省发展水平。同时,随着环首都经济圈的成型和发展,我们还可以将其打造成为整合全球资源的战略平台,广泛承接全球产业和技术转移,建设成为全省最开放的地区,并通过梯度辐射带动河北全省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任务: 规划体系:建设环首都经济圈13个县(市、区)高标准做好园区和基地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与北京相关规划的对接,明晰产业承接方向及发展重点。 交通体系建设:以建设快速通道为重点,以同城化为目标,推进13个县(市、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北京全面对接。 通讯体系建设:将通讯基础设施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强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固话通信等通信网络设施建设,加快与北京联网、同网改造,实现与北京固话通信无长途、移动通信无漫游。 信息体系建设:加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加快构建与北京协调联动的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信息服务体系,提高信息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区域人力资源供需、技术成果交易、环境监测、治安交通、招商引资等各种公共信息共享。 金融体系建设”推进京冀金融一体化进程,引导鼓励北京的主要金融机构到环首都地区设立网点和分支机构。健全区域票据交换系统,逐步实现区域内支票通用、银行储蓄跨行政区通存通兑。\n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与北京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快环首都县(市、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政策与北京的对接融合,实现互通互认。 规划举措 创业将提供13万套廉租房 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各规划建设一个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每个园区规模不低于5平方公里,从项目扶持、企业培育、产业推进等提供配套服务。每个县(市、区)还将建一个总量不低于1万套、以廉租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每套房面积在80平米以上,总计13万套,为北京高层次人才到河北创业提供服务。 蔬菜13个蔬菜基地供北京 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分别建设1个高标准的蔬菜发展基地,每个县(市、区)先选择30至50个村,每个村建设不低于1000亩的蔬菜生产标准园。通过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力争经过3至5年努力,河北蔬菜在首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以上,其中高档蔬菜占到30%以上。 住房\n建住房吸引首都居民 针对北京生活成本高、住房紧张的状况,瞄准首都住房需求,在13个县(市、区)建设以住房消费为主要内容的宜居生活基地,每个基地的容量不少于5万户,吸引首都居民购房置业 腾笼换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就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西方很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会实行这种政策,以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目前,广东等发达省份也在实行这种政策。 2、\n广东“腾笼换鸟”计划 广东的“腾笼换鸟”,即“双转移”政策,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显现。以出口产业为主导,对国际金融环境高度敏感的珠三角地区,最先感受到严寒。面对多米诺骨牌效应,老板欠薪躲债、民工失业返乡,曾经富甲中国的珠三角地区面临严峻的考验。同时,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珠三角如何走出迷雾,成为关注的热点。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此提出了“腾笼换鸟”的发展新理念,“腾笼换鸟”或者说产业转移和升级战略,在广东多年来一直是热议话题。最近两则消息为“腾笼换鸟”之争添了柴薪,一是关于出口大幅下滑,外贸前景堪忧的数据公布,二是广东的“腾笼换鸟”受国家主席胡锦涛肯定。 从80年代开始,随着大量外商投资和外来劳工的涌入,在珠三角,传统的农业经济开始发生巨变。有很多村镇的居民都被大势所趋进入到了物业领域,逐渐地在田地、菜地和自留地上修建厂房,配套的仓库、宿舍等等。在过去接近三十年来,坐在家里收取不菲的租金,几乎成了珠三角地区居民们普遍的生存方式。然而,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大量出口型加工制造企业倒闭、数百万农民工失业返乡,珠三角地区的房屋租贷业也遭遇了空前重创。从前彻夜机器轰鸣、外来工川流不息的场面,现在在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恍如隔日的景象。 如果把珠三角称为“世界工厂”,那么珠三角的农村就是世界工厂的“房东”。依靠着出租厂房和房屋,珠三角农村成为中国最先富起来的农村,村集体经济稳坐中国头把交椅,年年有分红。而洗脚上田的农民们,都可以靠着两三幢握手楼里分隔成十几间的出租房,过着衣食无愁的日子。一度,珠三角农村的“二世祖”们成为了社会学家的研究样本。但这一次的金融危机却着实的撞了“房东”们的腰。有一份统计显示,xx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工厂的倒闭和搬迁,村级经济的危机似乎在一夜间显现。发展模式单一、管理水平较低,决定了珠三角的房东们在经济危机风险面前的脆弱。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这种几乎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模式有一天会遭遇“滑铁卢”,往日的风光已然逝去,留给人们的只是不断增加的空置厂房,以及对昔日繁荣的无限眷恋。 珠三角这个地方,随着它整体的运营成本的上升,它已经不适合这种中低端产业了。它需要一些更高端的、更有服务业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能够和国际产业对接的这样一个产品在这个地方完成。广东不仅要坚定不移的坚持产业升级、腾笼换鸟的政策,同时,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大量厂房空置,更是为广东省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金融海啸只是让本来就存在的问题,本来就不足以长久凭借的发展路径,集中爆发出来而已。巴菲特说过,只有退潮时,我们才能看到谁在裸泳。金融危机就如同潮水退落,把繁华背后的种种问题,一一呈现于世人面前。没有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没有“厂房经济”今天的寒冬,很多人还不会认真地对待要不要“腾笼换鸟”的问题,不会痛下产业转型的决心。不论是自觉自愿还被逼无奈,反思过去,积极寻找新的出路,都意味着冬意的渐渐退去、春天的步步临近。 3、浙江“腾龙换鸟”计划 经过30年的发展,浙江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省份之一,是全国较早地进入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发展阶段的省份之一。浙江经济在快速奔跑了30年后的今天,突然感受到了发展中的“制约之痛”,体会到了耕地锐减、环境污染、能源困局、成本攀升等“成长中的烦恼”。\n浙江的决策者很清楚,这些烦恼归根结底是浙江经济发展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不高等积弊的反映。如果不痛下决心“腾笼换鸟”,发展空间就会越来越小,就会与机遇失之交臂,这些烦恼将成为“永久的烦恼”。为此,浙江采取三大方略,实施“腾笼换鸟”:“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 第九章 1、英国科技中介服务系统建设、德国、日本 第十章 1、新天方夜谭---卡塔尔 2、朝鲜的贸易管理体制区域经济学教案 区域经济学 SeminarinRegionalEconomics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理论经济学科,作为专题课程,它以区域经济为对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任务是探讨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为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有: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着重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规律。了解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掌握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学会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第一讲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本章难点是经济区域的概念。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二、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第二节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n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中国区域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含义二、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讲经济活动的区位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经济区位的含义;本章难点是区位决策。第一节基本概念一、经济区位二、区位单位三、区位因素四、区位决策第二节区位选择一、生产活动区位选择二、家庭居住区位选择三、公共设施区位选择 第三讲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工与区域空间的形成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经济聚集与城市的形成;本章难点是城乡联系网络结构。第一节经济聚集与城市的形成 一、分工、专业化与地域生产综合体组织的形成 二、交易以及集市的形成 三、人口的集中与城市的形成第二节看不见的手与城市的有序化过程 一、企业组织的变化过程——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分解 二、企业之间联系的变化与区位重新选择 三、新的劳动分工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序化第三节\n城乡联系与区域的形成 一、城乡联系的有关理论二、城乡联系模式三、城乡联系途径四、城乡联系网络结构 第四讲区域经济增长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经济增长要素;本章难点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一、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二、劳动力资源 三、资本 四、技术条件五、经济结构六、制度安排 第二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宏观经济增长模型 二、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第三节区域经济增长模式 一、工业化的一般模式 二、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 三、进口替代发展模式四、出口导向发展模式五、农业发展模式第四节区域经济增长阶段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二、一般区域的增长阶段 第五讲区域产业结构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产业结构理论体系,产业结构规律性演变的原因;本章难点是区域产业结构分析,主导产业选择,区域产业结构政策。第一节产业结构分类 一、产业分类 二、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第二节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 二、库茨涅兹等人的进一步研究三、工业结构的高度化规律\n四、产业结构的信息化 五、产业结构规律性演变的原因第三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 二、区域产业结构多层次分析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第四节区域产业结构配置 一、主导产业的选择二、关联产业配套三、基础产业配套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五、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机制第五节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一、产业结构政策的目的和意义二、产业结构政策的特征三、产业结构政策的内容四、产业结构调节手段及其效应 第六讲区域分工与联系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区域要素流动的方式;本章难点是区域劳动分工的客观基础,区域贸易的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第一节区域劳动分工 一、区域劳动分工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 三、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第二节区域贸易 一、相互需求法则 二、交通运输条件三、交易成本和空间成本第三节区域要素流动 一、区域要素流动的方式 二、资金流动 三、劳动力流动 四、信息、技术的区际转移与扩散 第七讲区域空间的地域结构\n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产业活动与空间结构;本章难点是区域空间地域结构研究的视角,城镇体系中城市发展的规模。第一节区域地域结构的形成与演化 一、区域经济非均衡运动与核心—外围二元结构的形成 二、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与区域空间的三元结构三、区域地域结构的演化 第二节区域空间地域结构研究的视角 一、地域结构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二、地域结构的物理学研究视角三、地域结构的地理学研究视角四、地域结构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视角五、地域结构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第三节专业化区域的地域结构 一、产业活动与空间结构 二、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第四节区域城镇体系与农村聚落 一、城镇体系的特点和层次二、城镇体系中城市发展的规模 第八讲城市经济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城市经济的特征及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本章难点是城市竞争力及其测度。 第一节城市经济的特征及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一、城市经济的特征 二、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三、对理论的评价第二节城市经济增长 一、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 二、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城市竞争力测度及实证分析 \n一、城市竞争力及其测度 二、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建设关系的计量模型 三、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建设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九讲城乡边缘区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城乡边缘区的概念和范围,城乡边缘区的特征;本章难点是城乡边缘区的发展演变规律。 第一节城乡边缘区概述 一、概念的界定二、城乡边缘区的范围第二节城乡边缘区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乡边缘区的形成 二、城乡边缘区的发展演变第三节城乡边缘区的特征 一、地域空间结构上的动态、过渡性特征 二、多元化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三、经济发展的复合型特征四、竞争激烈的多样化土地利用特征第四节城乡边缘区的发展前景 一、城市区域 二、城乡一体化 第十讲乡村经济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乡村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特征,可持续农业及其目标;难点是乡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持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与制度安排。第一节乡村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及其特征 一、乡村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二、乡村经济的二重性及其特征 第二节乡村经济发展中现实与可持续目标的相悖 \n一、可持续农业及其目标 二、乡村经济发展中不可持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第三节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农业自然环境资源是现代型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欠发达地区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三、符合可持续原则的技术选择是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符合可持续原则的制度安排是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第十一讲看得见的手——区域经济政策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区域经济政策的范畴和性质,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难点在于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职能,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分析。第一节区域经济政策概述一、区域经济政策的范畴二、区域经济政策的性质第二节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一、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区域发展援助二、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二——区域均衡发展三、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三——区域优先发展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地方经济政策主要目标第三节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其职能一、国家区域财政政策及其职能二、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及其职能三、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及其职能四、国家区域产业政策及其职能五、国家区域货币政策及其职能六、\n地方区域经济政策的类型及其职能第四节区域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一、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 二、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对对其重点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三、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对其不支持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分析四、地方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区域经济学课件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 一、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1、区域经济学的概念和属性 艾德加·胡佛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种用以解释经济系统空间特征的理论框架。”经济系统有: 产业特征, 阶级特征 制度特征 资本结构特征 分配方式的特征 空间特征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系统的空间特征及其运行的规律性。这是它与其他经济学科最基本的区别。我们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特定区域或区域之间的经济运行规律,以合理地确定区域经济的空间布局,进行正确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要研究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经济区如何更好地发展经济区域经济如何合理布局区域之间如何构建合理的关系2、区域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进程 三个阶段的历程\n3、发展进程中理论的关键性变革: 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普遍认为一个国家只要保持正常的发展势头,在资本与劳动力都可以自由流动的前提下,资本会流向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的落后区域以谋求较高利润,区域间的两极分化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得到缓解。 区域经济学理论则揭示了新的规律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论”指出: “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微观:优势企业----低成本高效益---高积累---竞争优势 宏观:发达区域---高素质劳动力流入及外部资本流入-----投资增加---进一步发达J·弗里德曼、尤曼、帕洛夫、赫希曼等人几乎同时提出了“核心与边缘区模型”,认为: 核心部分的扩展效应----带动边缘区发展---劳动和资本流入核心区趋势有增无减------强化极化效应、扩大差别 4、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与学科特点第8页:代表性学者和代表性论著。 学科渊源:区域经济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最早起自于生产布局学,后吸收了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生产力经济学、国土经济学、环境科学等的理论,形成一个体系。 区域经济学与古典区位论的区别: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区域的概念区域的范围是相对的。 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区别。2、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与框架①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②区域产业结构③区域协调与区际关系④\n区域城市化 ⑤区域经济规划与政策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三、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从两条线索去考察:一是区域经济学在西方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n1、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般认为,在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从理论渊源上,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得益于区位理论。从所周知,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问题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如著名学者亚当·斯密、大卫·索嘉图相继提出的“绝对成本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均从生产成本的比较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由此探讨国际间的劳动地域分工。由此,以研究经济活动区位为主旨的区域理论应运而生。区位理论形成于19世纪初,早期代表人物有杜能、韦伯、克里斯泰勒、廖什等。杜能是区位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从运输费用和空间距离的关系,分析区位地租随市场空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阐明了农业生产类型围绕市场而呈现的空间变化规律。20世纪初,韦伯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他从空间的角度,考察了运费、劳动费用、集聚等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作用,讨论如何通过选择工业企业的区位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20世纪30年代,克里斯泰勒创立了中心地理论,通过对市场区域形状和中心空间分布状态的分析,建立了市场区和中心地的空间分布与组合模式。其后,廖什在中心地理论基础上,研究产业的市场区位,提出了产业的市场区位理论。至此,区位理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之后,到50年代,区位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总体而言,区位理论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研究单个企业的最佳区位,通过区位选择来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要素,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理论。由于受市场机制的自由作用,经济活动和要素总是向最优区位流动,这就加剧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发达区域经济过渡膨胀,落后区域经济不断恶化,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拉大,迫使西方国家政府采取措施干预区域经济,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如缪尔达尔于1957年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论”,赫希曼于1958年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等。区域经济学应运而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新学科。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著名的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胡佛等。\n2、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起步很晚,而发展十分迅速。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学学界研究了生产力布局问题,主要探讨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出发,如何在空间上安排各种经济活动,建立最优的国民经济空间结构,从而实行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协调部门之间、部门与地区之间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促进全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从总体上看,生产力布局研究有别于区域经济学,但是,它为我国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研究的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国家对宏观经济的管理由直接控制转向间接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二,地方经济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加强。由于财税、计划、投资体制和地方经济调控权的扩大,地方政府的责任和利益进一步强化;第三,生产力布局由传统的“平衡布局”转为以“效率”为目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对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的沿海地区实行倾斜的优惠政策导向;第四,区际间出现了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协作,促进了区际间资源和要素的流动与配置。 在上述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研究也冲破了过去传统的生产力布局的框框,从全新的角度, 在全方位开展区域经济研究,如对“均衡”与“非均衡”、“公平”与“效率”的反思;开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区域经济关系与调控体系的研究;区域产业结构的研究等。与此同时,国外区域经济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的管理经验被介绍到国内,逐渐形成了一支新的分支学科——区域经济学,1990年成立了“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此后,我国区域经济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第二章经济区划与区域特征分析 一、经济区及其形成 1、经济区的内涵和特征 2、经济区形成及出现分异的客观基础二、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1、经济区划的依据、原则和方法经济区划的依据 经济区划的确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经济区划的不同类型划分综合经济区的原则\n划分综合经济区的方法。 2、我国经济区划的历史和当前的合理确定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6年远景目标纲要》有七大经济区区划方案 省域内的经济区划——浙江省“三区三带”的区域经济布局三、区域经济特征分析1、区域经济优势的确定 区域发展条件评价是确定区域经济优势的前提确定区域经济优势须注重的问题2、区域经济病症的分析区域经济病症的主要表现区域经济病症的判断方法。 第三章区域产业结构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评价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 广义的产业结构可以包括四个方面的结构:行业,技术,组织,空间结构 狭义的产业结构,是指产业的行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包括一、二、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以及行业内的门类结构等。 针对狭义的产业结构又可以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5种)区域产业结构的综合评价1.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3.产业结构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能力。4.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二、区域主导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发展\n区域专业化产业 1.内涵 2.区位商与专业化水平 一是增加值的区位商,其计算公式为: QYij=(Yij/Yit)/(Ynj/Ynt) 式中:QYij为i地区j产业的增加值区位商 i表示某地区 j表示某产业 t表示全部产业 n表示全国 3.区域专业化产业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专业化产业是区域与外部进行交换,实现区域分工,体现区域竞争力的依据。 第二,专业化产业是区域整体经济兴衰的关键。 第三,专业化产业是区域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 选择主导专业化产业部门的决策依据 1、主导专业化产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主导专业化产业不同于通常所称的支柱产业的两点区别 2、选择区域主导专业化产业的原则 应选择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产业部门 获得区域竞争优势。取决于以下四方面的条件:A、生产要素条件;B、需求条件;C、相关支撑产业; D、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这四个决定因素形成一个“菱形构架”的系统,构成稳固的整体竞争力。在选择产业方向上有多样性,应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于发挥优势,形成长期竞争力和高效益的产业。总之:综合考虑:1、优势2、条件\n3、外部竞争 选择可对区域发展主要目标作出最大贡献的部门。 A、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 C、增加就业; D、提高技术水平、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 E、增加财政收入 超前增长系数的计算公式: P=Ri/Rt 式中Ri为某产业部门增长率 Rt为经济总增长率 如1997年某市的主导产业机械工业增长率为15%,经济总增长率为10%,则1997年的超前增长系数为 年份P值经济增长率 判断 1997 10% 1998 12%正相关,说明可能有利于增长 1999 11%\n负相关,说明可能不利于增长 选择与本区域其他产业能够构成紧密联系,关联度大的产业。 A、技术的先进性及其与本地其他产业的技术联系。可通过该产业先进技术在当地的示范和传播作用,带动本地产业整体的技术进步; B、在当地购进生产要素的数量。 C、该产业的产出物可作为本地企业投入物的数量。 D、该产业的利润转化为在本地区的投资的数量大小。 要将全局利益最大化作为确立主导产业的主要目标。 A、B两产业在不同区域的每万元投资利润 区位 甲 乙 丙 A (2)1020 980 B (2)980 800 (1)采用方案每万元利润为:1050+840=1890, 采用方案每万元利润为:980+1020=2000,\n高于方案110元。 主导专业化产业应尽可能避开区域短缺因素的制约,或使之得到最有效利用。 如土地、矿产、水、能源、运输能力、某些原材料等 在根据以上五方面要求进行选择的前提下,还可以运用以下数据模型进行一定范围的定量分析 (1)产业需求收入弹性度 (2)产业比较生产率 (3)产品消耗系数 (4)就业弹性系数 (5)市场占有率 (6)产业技术水平系数 (7)产业贡献率 区域主导专业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1.通过政府对主导专业化产业的扶持,创造有利于主导产业成长的良好环境。 2、大力扶植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创业投资,促进主导产业的不断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 3、不断用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改造主导产业的生产能力,保持产业在技术和成本上的领先地位。 4、构筑区域专业化产品有效增值的价值链和生产系统,以提高整体竞争力。 5.以体制创新构筑主导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产业区域化与大产业区的培育 形成区域特色产业的重要原因。从国际经验来看,产业区域化的动力源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产业空间聚集所产生的收益递增效应。 交易成本节约以及要素流动加速。 市场竞争迫使分布在其它地区的企业向能够带来生产成本或销售成本节约的优势区位和聚集效应显著的区位转移。 大产业区中的“大”字,包含三层涵义:一是指产业规模大。二是指空间规模大。三是指产业链长。 1.遵循选择重点培育的大产业区的原则。产业链必须要长。 产业技术更新快并且升级空间大。具有资源禀赋优势或者是现实的产业基础良好。 国际市场空间大。 2.制定大产业区发展规划, 3.制定扶持大产业区发展的区域政策体系。 三、区域一般专业化和非专业化产业的发展 区域一般专业化产业的发展 发展一般专业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区域一般专业化产业通常可以包括3种类型 区域非专业化产业的发展 1、发展区域非专业化产业的必要性 2、区域非专业化产业的类型 四、区域二元产业结构的消除 二元产业结构的内涵和形成原因 二元产业结构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一部分高效率的现代化产业与大量的低效率的传统产业同时并 存的特征。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产业断层,各自独立运行,缺乏有机联系。这种非同质的双重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单一的同质结构不同,是相对欠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主要特征。如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 现代产业的产值70%以上,劳动力25%以下; 传统产业产值30%以下,劳动力75%以上。 二元产业结构形成的原因: 首先\n是由于欠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较低。 其次,人口众多的国家往往容易形成二元产业结构。这是由于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使大范围传统经济的存在成为一种社会需要,阻碍现代化产业的扩展。 二元产业结构的消除 1、把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作为重要目标 2、加速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 3、加强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企业的扩散作用,对中小企业分别情况进行资产重组和扶植改造。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安置传统产业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 区域经济学 课程论文 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班级:资源081学号:姓名:冷诚 任课老师:王习元 修水县形象塑造 【内容摘要】修水县古称分宁,国史有上望之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有著名的山背文化遗址。修水山川秀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古色、绿色、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关键词】修水县 红色旅游资源\n特色旅游资源 修水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修河上游,隶属九江市,居幕阜山脉和九岭山脉之间,是三省八县的交界处和三个省会城市的中心点,自然地理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修水,古号分宁,国史有上望之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宋代黄庭坚诗书双绝,与苏轼齐名。近现代陈宝箴一门四杰蜚声海内外。在现代革命史上,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修水历史悠久,商封艾侯国,春秋为艾邑,先后属吴、楚、越管辖。汉建艾县,隋代并入建昌县,唐代为武宁县,唐德宗贞元年间析武宁县西八乡建分宁县,唐宋两代因之,均为县等上望的泱泱大县。元代升为宁州,清嘉庆六年改名义宁州。民国元年改名义宁县,1914年改名为修水县,因境内修河得名,沿袭至今。修水是江西西北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代以来,屡有重大兵事发生。明清时期,多次高悬过李自成、石达开、李秀成等王师义旗。土地革命前后,修水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秋收起义首先爆发和湘鄂赣省委及省苏维埃的驻扎修水,使本县成为湘鄂赣根据地的中心和著名苏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修水是革命老区,是秋收起义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是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并率先升起的地方,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县现有革命旧址、遗址、遗迹60余处,重要的有二三十处。如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团部旧址,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旧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罗荣桓、何长工、谭政、滕代远、肖克、王首道等均在修水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在整个革命斗争历程中,有10万余修水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册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342名。现有秋收起义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两处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征集、收藏了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58件及大量目前尚未定级的革命文物和文献资料。成为辐射湘、鄂、赣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五·四”运动爆发时期,这里就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修水支部。1926年,中共修水县委第一个支部干事会成立,胡思先为书记,同年冬,成立中共修水临时县委。1927年,震撼世界的秋收起义首先在修水爆发,并在修水制作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和臂章。1928年,修水县杨嗣暴动委员会成立。8月6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在湖南平江起义,成立红五军,挥师攻克修水县城,正式建立了中共修水县委和修水县苏维埃政府。1930-1933年间,曾建立中共修水中心县委、领导修、武、铜、宜、通等县党组织,进行土地分配。1931年,湘鄂赣省委在本县上杉改组,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先后还建立了省总工会、妇联会、红军学校、法庭、医院、银行,开办了兵工厂、被服厂、铸钢厂和造币厂等,修水革命斗争达到鼎盛时期。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修水革命斗争处于低潮,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土地革命时修水县一万多名烈士为革命捐躯。抗日战争时期,修水成为南昌会战、上高会战和几次长沙会战的重要防线,日军曾三次侵入修水,均被抗日军民击退。1949年6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29师386团在民主自卫军配合下和平解放修水。 修水县古称分宁,国史有上望之称。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有著名的山背文化遗址。修水山川秀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古色、绿 色、特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出生于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县城城南南崖建有黄庭坚纪念馆,是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黄庭坚故里双井村有山谷公园、黄庭坚墓等景观。义宁镇桃里村位于城郊,是清末两代名人陈宝箴、陈三立父子的诞生地。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是清末重要维新人物,陈三立是清同光体诗派的主要代表,也曾参与其父的维新活动。陈三立长子陈衡恪是近代著名画家,次子陈寅恪更是近代著名国学大师。桃里村现保存有两栋并列的建于清朝的陈宝箴、陈三立父子故居。修水县西端有黄龙山,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是中国佛教禅宗黄龙宗派的发祥地,现留有黄龙寺遗址,建于宋代的僧塔、观音井等诸多胜景,还有众多包括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在内的著名文人墨客的手迹摩崖石刻,黄龙山作为黄龙宗派的祖庭,在中国乃至东南亚,尤其是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日本等国影响巨大。自县城南崖以东至四都镇清水岩40公里,是1995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于1996年由江西省风景园林学会设计规划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南崖—清水岩风景名胜区”有奇特的石林,艳丽的桃林,幽深的溶洞,其中峡谷画廊景区两岸高山峡谷植被茂密,绿色葱郁,水色清澈,面平如镜,是非常好的旅游胜地。修水自古称“文章奥府”,为“濂溪弦铎之地,山谷桑梓之乡”,文化教育比较兴盛。宋代黄庭坚的曾祖父黄中理曾开办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延引四方学子,宋郊、宋祁兄弟和黄庭坚等曾就学于此。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曾开办书院,后称濂溪书院。徐、祝等大姓亦办有书院,培养众多人才。自唐宋至清代,本县共有进士201名,举人317名,仅宋代即有进士160名。北宋一朝,双井村出进士48名;历代有丞相2名,尚书16名,正一品官员3名,从一品1名,正二品5名,从二品4名;知名文学艺术家21名。宋代名臣徐禧布衣腾达,胸蟠甲兵,殉节永乐城,有“宋殒长城”之叹。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也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徐禧子徐俯,官至参知政事,又是江西诗派著名诗人,名句流传至今。南宋政治家、军事家、四川按抚置制使余,治蜀10年,屡挫蒙军。明代周季麟、周季凤兄弟,均官至左都御史,史称“双凤”。清万承风,为宣宗侍读。近代以来,更是名人迭出。桃里陈氏一门,有4人名载《辞海》,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支持维新变法,向光绪帝推荐维新人才,在湘办新学兴新政,为全国封疆大吏中唯一支持和从事变法者。其子陈三立,为同光体诗派领袖,清末民国初诗坛泰斗。三立长子陈衡恪,近代著名画家,与齐白石齐名。三子陈寅恪,闻名海内外的史学大师,著名教授,曾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古琴大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查阜西,曾参与组织著名的“两航起义”。著名中医徐瀛芳,民国期间,是全国中医委员会七委员之一,被医界誉为“中医科学化先锋”。当代著名作家胡旷,所著《潘虎》等文已成为当代文学史上文艺性革命斗争回忆录的代表作。在世名人有著名科学家,原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陈封怀,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绮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蜚秋等。古代和近代县人留下各类专著272部1198卷,这些都被修水人民引为骄傲。修水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结束的全县文物普查中,收集流散文物750件,全县有古文化遗址116处,其中上奉山背跑马岭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最著名。1978年被命名为山背文化。黄龙山黄龙寺,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黄龙宗的发祥地,是宋代江西四大丛林之一。黄龙宗宋时传入日本,现在日本犹有15个支派,黄龙山有晋葛洪,宋黄庭坚等名人石刻和众多名胜古迹。县城南山崖曾是黄庭坚读书之地,现已辟为黄庭坚纪念馆,馆藏文物丰富,其中以众多黄庭坚碑刻、墓志、著作等资料,最为著名。自宋代以来闻名朝野的双井村,有黄庭坚陵园以及石刻等遗址遗迹。清水岩内有周敦颐等名人题刻。近代陈宝箴父子故居及遗迹,保存完好。革命历史文物和遗址,以县城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和上衫乡的湘鄂赣省委省事苏旧址最著名。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和烈士馆,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修水10324名革命烈士树起巍巍丰碑。 修水是个比较典型的山区县,以山为主,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境内四周群山环绕,北有幕阜山,南有九岭山,均为东北——西南走向,从四周向 中心依次是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地形。中、低山占总面积的65%,高丘占总面积的%,低丘占总面积的%,河谷阶地仅占总面积的1%。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向东北倾斜,略如碗状。全县地貌分五种类型:\n1、中山类型:海拔1000—1500米,少数山头超过1500米,面积平方公里。全县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头有64座,黄龙山主峰高达1511米,五梅山主峰高达1716米。中山地区农田极少,植被覆盖较好,800—1000米的地带多为针、阔叶混交林,1000米以上多为灌丛和草丛草场,可以种草养畜,发展草食动物。 2、低山类型:海拔500—1000米,面积平方公里。低山地区,植被差异较大,南部低山植被茂盛,林木蓄积量丰富,是本县木材主要基地。西部山区,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地区之一。 3、高丘类型:海拔300—500米,面积平方公里。地形波状起伏,地貌形态多姿,多为次生植被,主要有松、杉和油茶林。这类地区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对发展农村小水电十分有利。 4、低丘类型:海拔300米以下,面积平方公里。山上以松杉和油茶林、混杂灌木林为主。山腰、山麓广布农田。东南部以水田为主,西北部水田、旱地各半。 5、河谷类型:海拔100米以下,面积45平方公里。分布在修河及部分一级支流两侧,有宽狭不等的岗地、平地和洼地。农田集中,光热资源丰富,土质肥厚,有机质含量较多,水利灌溉条件较好,复种指数较高。水田、旱地以一年两熟为主,并有部分一年三熟和两年五熟,但在多雨年份,雨量集中,山洪暴发,易遭短期涝害。 在此再列举修水的一此自然旅游景点:抱子石修河旅游风景区位于修水县境内双井村到杨梅渡村总长约36公里的修河及沿岸地区。“大广”高速可直达景区。距南昌、九江、长沙、武汉均在230公里以内。是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风景区。景区1995年7月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xx年又再做规划,进行深入开发建设。 风景区整体规划面积约70平方公里,主要以36公里修河观光长廊为线,以沿途山谷故里景区、湿地野趣景区、修水人家景区、野外拓展景区、抱子望归景区、石林溶洞景区、杨梅渡古樟群景区为点而组成,被称为“一线串七珠”。 景区内有清可见底、沿岸植被保持自然原生态风貌的修河。有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故居、墓葬、摩崖石刻群。有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有钟灵毓秀、神秘奇特的石林溶洞和千亩桃林、梨林掩映辉映等景观。区内景点有100多处,著名的有双井访茶、石矶钓月、草径闲鹭、十里秀水、旌阳野渡、云岩晓钟、鱼舟唱晚、抱子望归等,被称为“修江八景”。 山谷故里景区:该区为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故里,仅宋代一朝出48位进士。有黄庭坚故居、墓葬、黄氏宗祠、高峰书院、明月湾、黄庭坚手书摩崖石刻等景观。 修水人家景区:该区依山傍水,修竹林立,桃梨纷飞,农舍散居,一派农家田园风光。有周敦颐任分宁主簿时创办的濂溪书院,国学大师陈寅恪纪念馆等景观可供游览。 东岭石林溶洞景区:该区石林高低错落,有如石之森林,再有千亩桃、梨辉映其间,春来桃花梨花竞相开放,一幅世外桃源景象。岭侧有天然溶洞数个,洞内景观千姿百态,有如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黄龙山位于幕阜山脉中部、修水县西部,为湘、鄂、赣三省的天然屏障。距三省省会城市均不足300公里。在建的阿深高速公路从山之西侧穿过。属山岳型自然及人文风景区。xx年景区被重新规划开发建设。 黄龙山景区,自然风景秀丽,系幕阜山脉的主峰,以山雄、景奇、木丰、水美的自然景观而著称,被誉为“江西的香格里拉”,同时其历史底蕴厚重,影响深远。黄龙山是几百万年前剧烈的地壳运动的产物,属褶皱断块山。黄龙山自古未遭人为破坏,至今一派原生态、 纯自然的原始风光,自然景观大小难以胜数,黄庭坚、苏东坡等历代达人贤士题诗赋句,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章石刻,又为其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厚重的历史内涵。景区内曾被历朝三次封赐的祖庭黄龙寺至今犹存,香火兴旺。南宋慧南大师开创黄龙一宗,使黄龙寺成为宋代江西四大丛林之一,中国禅宗七宗之一黄龙宗的发源地,举世闻名。从隋朝开始一直成为宗教与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深受黄龙宗影响的日本佛教界,经常专门派人前来拜谒黄龙祖庭。黄龙山蕴藏丰富的常年不低于70oC的温泉,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为方便游客,景区建有多处风格别样的休闲避暑山庄和温泉洗浴场所,是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之选。每年3月举办的黄龙山登山节和黄龙寺特定的佛事节庆活动都会吸引大量游客。景区内主要景观有:龙王峰、龙湫池、试剑石、鸣水瀑布、黄龙寺摩崖石刻、刘磐墓、犀牛望月、石田三亩、泰清温泉、玉皇殿、石龟问松、八卦石等40多处。 龙王峰:位于黄龙山顶部,海拔1511米,驻足峰巅,环览群山,脚下云飞雾走,天高气爽之日,放眼西眺可观洞庭碧波,极目东望能见鄱 黄龙寺摩崖石刻:黄龙寺为历代文人骚客所咏颂,亦有珍稀手迹传世而存。江西诗派诗祖黄庭坚亲笔手书有“灵源”、“黄龙山”、“法窟”等。众多的石刻,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湫池:位于龙王峰西北约300米处,为一口2尺见方的水井。亦即石马龙王井。井水清甜,终年不涸,《义宁州志》载“山顶有龙湫,中有黄鱼二尾,能致风雨”。黄龙山因此而得名 从以上所述修水县可塑造一个人闻地理历史文化名城 参考文献:以上内容摘自‘修水网’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区域经济学复习题 一、区域及区域经济的概念。 区域:区域指便于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经济活动而以整体加以考虑的、并考虑行政区划基础上的一定的空间范围,是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区域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二、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三、\n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地理位置因素:地理位置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经常有影响的因素,它能加速或延缓地区经济的发展。因为地理位置不仅关系到自然条件,而且还关系到交通、信息和一系列社会经济条件。 2、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两个方面。自然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未经人类改造、利用的原始自然环境,还包括经过人类改造利用后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是经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价值的物质。 自然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3、人口因素: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两方面的属性对产业布局都有深刻的影响。 (一)作为生产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市场规模和资源开发程度有较大影响。 人口质量或人口素质也对产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二)作为消费者的人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人口的消费状况对产业布局也有明显的影响。各个地区人口数量、民族构成和消费水平的差异,要求产业布局与人口的消费特点、消费数量相适应。 4、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历史基础、市场条件、国家的政策、法律、宏观调控、国际政治条件等。 5、科技因素:首先,科技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及其地理分布,从而使产业布局的自由加大。 其次,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由于生产工艺、运输技术、输电技术等方面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展了时空范围,从而改变了产业布局的面貌。 再次,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新的工业部门不断出现,老工业部门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在产业区位选择上也出现新的情况。 四、是产业布局指向,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有哪些? 产业布局指向:在各种因素和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大范围区域的产业布局往往具有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趋势,称为产业布局指向。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资源指向型: 1、燃料动力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劳动力指向 4、技术指向 市场竞争指向 1、市场布点指向 2、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3、消费地指向 \n、无差异指向 五、据报道,经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首钢集团已将其钢铁冶炼部分全部从北京迁到了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在那里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钢铁联合企业,这意味着中国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最系统的城市特大型企业实现了搬迁工作。请分析: 1.当年首钢选址北京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首钢选址北京,主要是附近京西煤矿的煤炭和周边铁矿石的充足供应,属于原料导向型的钢铁工业。 2.新首钢迁址曹妃甸,布局的主导因素有无变化? ——新首钢迁址曹妃甸,使得首钢由煤铁复合型转变为临海型钢铁企业,其主导因素由原料导向型变为市场导向型,这反映了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科技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及各因素所起作用在不断变化。巨型矿石运输船舶的出现降低了原料的运输成本,科技的发展使单位产品消耗原材料降低,这都使钢铁工业降低了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转向临海分布,可以更方便的利用国际原材料市场和消费市场。 3、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分析 题) 计划调控机制: 1、产业布局的主体是中央政府。 2、产业布局的目标是国家整体利益。 3、产业布局的手段是行政命令 市场调节机制:1、产业布局的主体是企业 2、产业布局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 3、\n产业布局的手段是经济利益引导 4、要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统筹各方利益,控制经济布局的盲目性 六、产业集群是如何实现区域利益增进的,其负面影响何在,并对传统制造业集群和现代服务型集群进行比较。 产业集群是通过聚集效应来实现区域利益增长的。聚集效应主要通过分享公用基础设施和通讯信息而节省成本,通过企业间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集中管理等方法来实现。 1.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发展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生产效率 ——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产生对企业的的集聚效应 ——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集群内新企业的快速衍生与成长。 2.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 3.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其负面影响是: 1.形成恶性竞争 2.技术路径锁定 3.产业结构风险 4.排斥新兴产业 七、什么是总部经济,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何贡献? 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n总部经济概念由研究制造业而提出,但是总部经济理论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行业。 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1.税收效应 总部企业贡献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等,其中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要来源。 2.产生乘数效应.总部上游产业:指为使总部得以正常运转而向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产业,包括: ①物质条件提供产业②人才智力提供产业 ③企业运营配套服务提供产业④公共服务提供产业等。 总部下游产业:指以总部提供的商品和劳务为投入资源的产业。 3.消费带动效应 商务消费 个人消费 4.劳动就业效应 总部的商务活动与生活需要带来相关的就业机会。 5.社会资本效应 总部的聚集带来城市无形资产、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并使得城市开放度大大提高,多元文化加速融合。 八、\n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诱因有哪些? 区域产业结构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复杂,主要有技术创新、需求结构、区域贸易结构、区域政策、区域资源禀赋等。 九、增长极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 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 该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 十、循环累积因果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由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的。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 十一、区域经济合作有何重要意义? 合作是指为了完成某共同的任务而实行的联合。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n通过扩大开放,经济合作才能实现双赢。 资本无孔不入,追逐最大利润,扩大了空间经济一体化。 市场扩大往往伴随交易成本的降低 十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1、区域经济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2、\n区域经济的影响要素:(1)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 动力、技术等。、生产环境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 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 等,软环境则包括经济、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 十三、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将中心城市、交通干线、市场作用范围等统一在一个增长模式之中,在三者相互关系中,点居于主导地位,轴是多层次中心点间沟通联接的通道,而通过市场配置资源要素,是点与点之间、点与轴之间发生联系的根本动因。“点轴”开发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首先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即可能通过点与点之间跳跃式配置资源要素,进而通过轴带的功能,对整个区域经济发挥牵动作 用。因此,必须确定中心城市的等级体系,确定中心城市和生长轴的发展时序,逐步使开发重点转移扩散。 “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 十四.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可以归纳为经济稳定化、资源配高效化、分配公平化。即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使国民经济增长最快,资源的空间配置最优,区域间的收入、福利、增长等方面的差别缩小。\n十五.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制定区域经济增长的目标 1、制定经济增长目标,主要是总量目标和速度目标。 2、为实现目标而采用一定的手段 、通过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 、通过政府财政手段的使用,协调地区内的区域、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引导地区企业的发展方向,以达到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的目的。 、通过对地方政府所拥有的经济手段的使用,平衡地区关系,促进区内落后的地区的发展。 、开发自然资源 、对自然资源的客观配置 、对自然资源的分级管理 、完善经济运行机制 、完善市场体系 、畅通流通渠道 、调节各种经济活动,通过职能部门贯彻行政命令达到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 、做好扶贫工作。 、做好使用扶贫资金 、资助贫困地区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 、正确分配地方政府的行政性的生活性的支出以此来促进落 后地区的产业发展 、有计划地组织移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