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经济学基础(A)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经济学基础》课程论文(A)课程号:2610270—100任课教师王富喜成绩D|P论文题目:(可指定题目,也可说明题目范围。)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要求:(对论文题目、内容、行文、字数等作出判分规定。)1.论文格式要规范,按顺序依次为题目、作者姓名、中文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2.全文字数不得少于5000字,参考文献不得少于8篇。3.60g以上(含60g)B4纸打印、五号宋体、单倍行间距。教师评语:=1\n教师签字:年月日\n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李国庆up那怜摘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确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最常见方法是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新课题,国内外虽然有许多学者作过不同程度的探讨,但研究重点基本上还是放在理论探索和评价框架的建立方面,实际运用多处于在初期尝试阶段。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研究、评价系统研究、评价方法研究和评价指标框架的建立等。目前的人多数研究结果均是针对国家和大区域级空间尺度(如大的流域、地理区域和省市级行政区)的战略问题,指标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但理论基础薄弱,对具体实践的指导性、可操作性有限,动态监测力度也不够。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评价的实际验证研究较少。针对以上儿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系统论的一般原理出发,在系统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和目标层次,从空间区域和历时演变两个方面对该体系进行了实践论证。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土地利用复合系统;评价体系;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是在保证土地资源条件(土地构成要素)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充分开发土地潜力并防止土地退化。具体地讲,这是一种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技术措施适当、经济收益能长期维持以及社会能够普遍接受的土地利用;是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协调一致的利用;是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有机结合的利用。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土地适徐宜性在时间上的延续。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一块土地能否长期适合某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体现。串针对具体的土地类型的某种利用形式如果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或可预见的较长时期内,不会引起土地适宜性、土地质量和土地环境的明显改变或永久性的土地退化,就可认为这种利用方式是可持续利用。1.研究的主要内容1.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研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系统科学理论、生态农业理论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资源利用领域的运用和深化。本文就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土地资源的特性及归属、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本质及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孝1.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系统研究。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系统研究,是提高土地利财用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关键,是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巒基础,也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最终目的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运用系统学原理和方法,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系统描述,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发挥。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及负嫡、信嫡的输入内容,为建立具有较强系统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1.3土地资撅可持续利用的评价体系研允。阐明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原则、方法和过程;从系统论和协同论的角度,分析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时空特征和描述模型;提出了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复合系统相对应的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层次构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址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县域和乡镇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n1.4三峡库区移民安区县域和乡镇土地资祖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忠县县域及42个乡镇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验证了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说明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在反映类似安置区县域和乡镇的屮小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和区域利用特征上的重要作用。1.5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空特征分析。利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分析了忠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时空特征。得出安置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的不均衡模式的观点,并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因子进行分析和阐述。2.土地资抓可持续利用的本质及涵义首先,研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土地的资源类型问题。土地资源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相对固定性和一定吋期内的质量相对稳定性与不可再生资源的涵义吻合,而土地资源的可更新性、可培育性和自然属性表现出來的季节变化周期性又符合可再生资源特征。故而造成了土地资源类型归属的争论,争论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①土地构成要素的多元性②土地内部资源类型的多样性③土地经济属性的复杂性④上地资源内部互动关系的复杂性。综上所述,以地表面积衡量资源存量,土地资源总量是基本稳定的、不可再生的。但从它的资源内涵上分析,它的资源蕴藏量是变化的,资源质量也是变化的、可更新的。所以,从本质上分析,土地资源应属于可更新资源,这种更新特征不表现在土地的地表载体性质,而在于土地综合体的组成要素的资源性质。从经济学来看,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以表述为“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上地资源破坏与退化,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旨在人类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坏境基础”。它强调的是,土地作为社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本,其贮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能减少,而应保持不变;从人地关系角度出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共荣,即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和景观环境,要满足不断发展的人类生存活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需要。国内的学者也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如唐华俊的定义为“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对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求的其它利益⑷。”也有学者认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义为“能够持续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上地生产力和景观环境需要的土地利用”,这里所指的利用是广义上的利用,包括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分配和再分配。迄今为止,关于土地可持续利用尚无统一-的、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定义。但从总体上来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涵义有:第一,维护生态称定,保障商度有序,实现高效产出。在保证土地生态坏境的稳定性的前捉下,保持上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或稳定的可用状态,首先要保证基本的生态维护要求的资源存量。第二,实现土地资祖的适度开发和合理配t,保证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称定、功能突出,满足经济发展擂求。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水平提高势在必行。笫三,逐步完成土地资抓内部的结构优化和质盆优化,杜绝资源浪费。我们可把上地资源内部处于系统状态稳定、产出水平较高的资源类型如高产稳产耕地、原始林地、高产草场和高效益的经济开发区等定为优质资源,把系统状态不稳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资源类型如低产田土、沙漠、盐碱地和冲刷严重的裸岩裸上地等定为劣质资源。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由于人们对土地评价的理解存在差异,对其运用的侧重点也不同,故而对土地评价的定义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土地评价是以不同的土地利用为目的,估价土地潜力和土地适宜性的过程,它的实质是对土地主产力高低的鉴定,也有学者认为土地评价是将土地利用要求与土地质量进行\n比较,实质是对土地用于不同利用目的潜力或适宜性的估计。还可以把上地评价当作对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述和鉴定,其本质就是将各类土地按其性质、特征和生产力水平重新组合、排列成土地质量等级⑵。但总的来说,土地评价的实质是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两者Z间的关系。土地评价可据其目的、对象、方法等划分为多种类型,目前较为常见、运用较广的是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评价是一项高度综合性的研究工作,它通过对地理学与农学、林学、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应用性学科的有机结合,从而对作为自然综合体的土地的内在性质及其生产或其它方面的利用性能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因此,土地评价研究不仅有禾于地理学与上述应用性学科研究的深入,而且也十分有利于它们之间的交流与渗透。还应指出,土地评价研究具有十分鲜明的生产实践意义。因为农林牧业布局、城市建设、工矿、交通等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土地,即根据不同的土地性质对土地作岀不同的利用,土地评价的研究工作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己将土地评价研究列为国土整治、区域规划、土地利用和管理的重要基砒工作。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各方面用地献竞争愈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土地评价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对于缓解上述矛盾,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尤其是耕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发挥愈益重要的作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是以传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评价总目标的评价,是综合性的、高层次的土地评价3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涉及到时间因素,还涉及到空问尺度。比较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和适宜性,可以认为持续性是适宜性在时间上的扩展。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对一定的土地单元,评价其是否适合于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及其适宜程度,在较大程度上是一种现状的评价。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是评价一块土地在更长时期内是否适合于某种土地利用方式,或一个区域(自然区或行政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资源配置方案和土地利用发展方向是否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和最好协调土地利用系统的生态、社会、经济三重功能。影响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可持续性评价的环境因子基本相同,但由于可持续性评价目标的多维性和综合性特征,其需要考虑和评价的坏境因子更全而.适宜性评价比较强调土地的自然属性,评价时也较为注重利用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一般仅对各种环境因子的特征进行现状调查和评价;可持续性评价更强调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三重效益,要求对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各种环境因子和生态过程的变化趋势作出预测。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实证研究(以三峡库区忠县和移民安置区代表乡镇为例)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坏境条件都具有库区移民安置区的典型特征。其县域内移民安置区面积占全库区移民安置区总面积的64%。,生产安置人口占库区生产安置总人口的12.8%o县域内人均GDP215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96元,接近库区安置区平均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与安置区总体情况相近;其土地资源构成和配置结构以及表现出的资源环境变化趋势在库区都有较强的代表性:县域内有屮低山、浅丘平坝和丘陵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自然景观类型丰富,上地利用组合方式多样,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区域特征明显,便于进行上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区域特征分析。根据区域分析原理和点面结合原则,分别在万州、云阳、丰都、忠县和涪陵等区县选定了巧个安置区代表乡镇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实证研究,以求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库区移民安置区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和限制因子。4.1土地利用结构及特征分析4.1.1土地利用结构分析\n忠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全县由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共7个一级地类,30个二类地类,38个三级地类构成。农业用地结构区域分布为:拔山向斜以产粮为主,兼蚕桑、烟叶、杂以少量水果等经济作物;忠州向斜长江两岸主产粮、柑桔、甘蔗、蚕桑等;金华山的精华乡,猫儿山的巴营、望水、善广、忠州等乡镇以及方斗山的石子乡以林业、粮食和茶叶生产为主,其中石子乡的宝山村主产洋芋、玉米,而无一块稻田为显著特点。4.1.2土地利用特征及存在问题分析(1)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合历年统计数据推算,1949年全县耕地面枳116713.32hm2,人口55.63万人,人均占有耕地0.21hm2,1949到1996年的47年中,耕地减少了22890hmz,人口增长了42.07万人,人均耕地减少到0.096hmZ,减少了54.3%0规划到2010年,因三峡水库淹没耕地2977.67hm2,移民迁建和非农业建设还要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加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要占用一-部分耕地,预计人均耕地将下降到0.08hm2左右。现阶段耕地面积较大,星殖系数偏高,但坡耕地和低产皿土比例大;垦殖系数高达43.26%o由于农业投入较少,农田基本设施差,望天田而积达37324hm2,占耕地总量的39.54%,其屮冬水田面积28404.32hmz,占耕地总量的30.9%;大于15。的坡耕地而积74428.08hm2,占耕地总量的63.77%。(2)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益低本县土地资源利用由于缺乏优化配置和统筹协调,使土地资源利用配置不合理,仍是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十地利用结构。农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8%,非农用地占8%,未利用地占24%o可见,本县农业用地面积大,非农用地少,全县的工矿用地面积更小,且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益差:城镇建设缺乏长远的总体规划,用地配置不佳,浪费土地严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用地项FI重复,土地产出率极低。农村居民点占地而积大,分布零星,农民人均大于132m2,超标严重。(3)土地质量差,产出效益低由于县域地形复杂,低山深丘面积大,地面坡度陡,冲沟切割深。森林覆盖率低,调节气候能力差,全年降水集中,季节分配不均,加之部分地区耕作粗放,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较差。全县无水源保证灌溉的望天田和早地的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8.55%,有效灌溉面积仅占20.8%;坡耕地而积大。全县水土流失而积达147780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7.7%,平均每年土壤侵蚀总量达626.9万吨,年侵蚀模数4242.3吨/平方公里,虽然引起的耕地面积的减少量不大,但造成土地质量逐年下降。19%年底,全县有屮低产出土面积69066.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0.6%以当年的粮食产量计算,耕地平均亩产仅285公斤。低产水面占水域面积的30%以上,低产园地占园地总面积的78.6%o由于土地质量差,形成产出效益低,每亩耕地仅创产值404.83元,而林地不足60元。(4)园地比重偏小,果园结构不合理,果类品种单一全县园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0.99%,果园和茶园占了园地总量的79.65%:果园屮柑桔园占95.63%o林地比重小,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86%,远低于国家制定的长江上游山区县森林覆盖率40%的水平。(5)土地市场机制不健全,滥用、浪费土地现象严重由于划拨土地方式缺少市场调节,无偿或低价取得土地,一些单位乘机大量圈地或多处占地,浪费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工业及住宅建筑争先在城镇临街繁华地段占用土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致使土地利用效益低: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过程中,土地使用权出让的随意性大,且量小面窄;地产市场不够规范,非法交易土地普遍.2.忠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综合评价5.1土地资派可持续利用的空间特征分析\n本文根据上述的评价方法和乡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对忠县42个行政乡镇的上地叮持续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选取了可反映区域上地利用水平和效益的土地资源存量和质量、环境条件、经济结构和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等领域的48个评价指标,收集了19%年全县乡镇的土地详查与变更数据、忠县统计年鉴、农村经济统计年鉴、教育卫生、扶贫、农资投入、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资源环境、社会影响和经济发展三个领域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并得出忠县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特征。评价的基础数据见附表。评价综合值及分领域评价值结果.5.2整体特征分析5.2.1以土地利用分区为基础的区城特征分析土地利用I区(忠州河谷耕地工矿综合发展区)是人口密度最大、经济基础最好、区位条件最优的一个区。该区的综合评价值在全县四个土地利用分区屮最高,主要是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的原因。在四个土地分区中,该区的社会、'经济评价值都是排列第一。在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比重大,产业部门较齐全。土地生产率和人均产值水平较高。水热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水平高。但该区的资源人均占有水平低,环境质量较差,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资源环境评价值在全县最低土地利用II区(拔山浅丘耕地保护区)光、水、热等气候资源配置较好,加之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水平高,具有发展多种粮经作物的良好自然条件。但乡镇企业不发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因此,该区的社会、经济评价值在全县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由于耕地比例高达51.2796,林地比例过低,森林覆盖率仅为12.96,水土流失较严重,资源环境评价值偏低,生态环境有待改善。5.2.2资源环境发展特征改善资源环境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影响远、受益长的系统输入。在一定区域,较稳定的外部坏境下,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儿乎是不变的。在人口基数很大的地区,土地资源人均占有水平的变化也是较为缓慢的,尤其是在一个佼短的时期内。因此,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另两个领域的效益比较,生态效益评价值的变幅是最小的,但它的意义是巨大的•因为,虽然忠县土地利用系统资源环境领域可持续利用评价值虽然在9年内的年增长率仅为0.55%,但由于该值的正向增长,基本肯定了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正确的方向和较为健康的发展趋势。在资源坏境要素中,土地资源质量(土地生产性、稳定性)和基础功能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基本农田比例、耕地保灌面积比例、复种指数有所提高,低产田土、园地比例有所下降;土地资源占有水平如人均耕地而积、土地面积基本稳定,土地利用率、交通用地指数略有上升:但环境质量状况改善不明显,有些方面甚至有退化趋势。如长江县域江段水质自1993年开始由II类水域变为III类水域,长江黄金河支流水质自1999年起,由TI类水域变为ITI类水域。此外,有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都略有下降。从土地利用规划前景和土地资源调配方案分析,今后十年内,这种环境退化的不良趋势可得到抑制,2010年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将由现在的17.7%上升到26.0%:水土流失面积指数由现在的65.2%下降至55.8%;坡耕地比例由66.24%,下降到46.43%;土地质量水平也会有较大幅度提高,复种指数由228%上升到25096;有效灌溉面积比由27.63%上升至51.29%;基本农田比例由82.4%上升至88.0696,地产田土比例由68.2%下降到60.5%;土地利用率由75.2%上升到79.69%届时土地资源坏境领域可持续利用评价值将达到33.99,比现在水平10.565.2.3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水平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根木任务就在于寻求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效\n应,增强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功能;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在理想的市场状态下,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和比较利益的驱动,能导致资源的高效配置⑷。但安置区内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商品基地、商品、区位条件、贸易区,因此,土地资源的配置还基木停留在以农业生产布局为上要内容的初始阶段,二、二产业用地效益比较明显但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改善用地规模和资金投入水平低。安置区的土地利用率达到76.15%,而土地农业利用率就达69.69%;交通用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12%,比例偏低;居民工矿用地比例虽达到了5.34%,但其中绝大多数为占地超标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真正的工矿用地少。虽然人们的资源意识、环境意识有所加强,但当发生实际利益冲突时,生态林地、草地等重要的生态功能用地基本上得不到有效保护。土地优化配置就是为了实现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生态、社会、经济协调的最优冃标,依据土地的特性,利用科技和管理手段,对区域一定数量的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方向,在时空尺度上,分层次进行安排、设计、组合和布局,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使土地生态系统维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因此,安置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水平和层次是较低的。5.2.4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全球人口发展趋势来看,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比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快得多。目前,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的城市人口比重都在70%以上。1990,1998和200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依次为26.2%,30.4%和36.09%,这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根据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城市化己进入国际公认的309670%的加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二三十年间,城市化发展速度将比目前快1倍左右,年均增加1-4个百分点。1999年重庆市的城市化水平为20.67%,安置区的城市化水平仅6.47%城市化水平的差距是明显的。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它的具体意义在于:①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变农民消费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②依托小城镇,加大农村基本建设规模,形成经济发展持续增长点;③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内需,带动农村商品消费,增加农民就业渠道,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④可促进农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乡镇企业综合经济实力,促进乡镇企业集约经营;⑤节约用地,保护耕地,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因此,新时期小城镇建设应和乡镇企业发展、市场机制建设和保护环境结合,同发展笫三产业、建立簡品基地结合起来。小城镇发展,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注意节约用地和维护生态坏境⑸。5.2.5资源环境问题从现状分析,资源环境问题虽然还不是安置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临的主要问题,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从全国的整体利益出发,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终将成为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最大的限制因素之一。由于三峡库区将淹没农用地28220hm2、耕地15320hm2,移民迁建占用耕地3705hm2加之与新建城镇配套的设施用地、生态退耕工程,安置区的土地资源总量特别是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与此同时,三峡库区移民103.79万,其中农村生产安置移民38.22万,安置区会增加19万人的种植业安置人口,要求新增耕园地12667hm2,土地资源压力巨大:重庆市历来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80年代,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4.9万IUn2,占总面积的59.5%。经多年治理,目前的水土流失面积指数下降到43.7%,其屮安置区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因此,全市提出了2010年要将库区、特别是移民安置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6%的规划目标。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均衡发展模式的成因分析(1)自然资源研究条件的差异性\n不同自然带、自然区、行政区和自然景观区域的地质、地貌、光照、水分、热量条件都存在着巨大差别。土地、生物、矿产等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资源开发的优势及潜力和限制因素也各不相同:生态环境特征、背景和变化趋势千差万别。这一切造成了土地资源的可能开发利用方向及经济技术前提、规化目标及开发利用模式的差异性,奠定了地区或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的不均衡性⑹。(1)社会背景和基础条件的差异性区域人口与劳动力素质、社会福利、健康卫生条件、文化教育水平、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及政策、管理、法制、人们的思想理念等社会因素都存在着不均衡性。这些对区域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引进、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上地开发利月」方案的实施影响巨人。(2)经济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发展模式和现实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不均衡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空间发展的不平衡战略模式。经济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状态。地区、地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1经济发展条件的地区差异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是造成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始原因。虽然科技的进步,使人们能够不断改造周围的环境,利用过去无法利用的资源,能够在某些程度上改变某些自然条件,但是人们不能消除因条件和资源的地区差异造成的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无法消除它们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或抑制作用。%1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潜力。由于各区域地理位置不同,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不同,各地区的投资环境不同,各地的产业结构和经营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的经济增长潜力客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1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进作用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规模庞大的现代企业有日益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而这些企业的聚集,势必引起一系列为它们服务的运输、邮电、商业、饮食、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集聚。产业在地区上的集聚,意味着人口的大量增加,由此又会引起一系列为居民服务的相关行业进一步发展。由工业化水平提高峥城镇化水平提高一第只产业发展一产业结构调整,如此不断牵动人门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乘数效益,使地区发展获得一轮又一轮新的动力,从而导致发达地区比落后地区经济差异的进一步扩大,使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更加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环境条件不平衡的直接结果,而其乂成为加剧其他领域发展不平衡的驱动力。2.土地资撅可持续利用不均衡发展模式的均衡转化趋势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内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不等,利用效益间的不协调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也是必要的但从长远利益來看,这种不均衡的利用发展模式会向着均衡利用发展模式转化。这种转化有下面几方面促进因素: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协调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人们追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最高目标是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的高度发展、高度统一和高度协调。而且,不同国家、地区的人群享用资源,追求利益的权益是平等的。因此,不论区域大小,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差异多大,不可能要求人们刻意追求某一方面的利益而放弃其他利益。如对于生态功能区,不可能强迫人们为维护生态功能而放弃追求经济利益,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力;对于经济发展功能区,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不在乎资源环境质量甚至产生资源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因此,对于充当区域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功能区的小区域,最理想的目标是为整体系统\n发挥专项功能的同时,谋求子系统内部的功能、利益的最大协同。其次,人们资源环境观念的变化。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起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C人们的实际追求往往以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其次是社会利益,最后是资源环境条件。而且与发达地区相比,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差距最大的,恰恰是社会经济领域。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过分强调三重效益的协调同一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均衡发展,与人们的需求愿望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水平都是不相符的。但从长远目标来看,我们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而且人们的资源环境观点己经在发生改变。传统习惯上的资源环境提供的服务包含很强的公共物品性质,环境经济学强调的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常常由于市场失灵而失效。与环境资源利用最相关的市场失灵原因是它们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在人们树立起新的资源环境价值观和资产观后,可以通过政府建立政策和改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市场失灵,并且通过对造成外部不经济性的企业征税、规定产权等方法纠正资源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因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均衡发展模式最终是可以实现的。第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劳动力与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发展趋于均衡,特别是区域内经济增长极的经济扩散作用,也会推动这种均衡趋势:此外,区域开发过程的交替变化,会促进地区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平衡趋势和产业调整会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进程,进而影响到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促使人们从相同的起点思考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效益协同问题,从根本上转化发展模式。参考文献:[1].唐华俊.陈佑启.伊・范朗斯特.屮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和实践•北京:屮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17.1124.126158[2].张凤荣.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1.3.174-199[3].尹玉.张兴.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1.24-26[4].傅伯杰等.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12-118[5].李植斌.山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山地学报,1999.17(1):6770[6].杨瑞珍.论中国耕地资源永续利用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地域研究与开发,1996.15:25-28[7].秦明周•土地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土壤,1998,(4):178182[8]・叶文虎.全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3):8387[9].曲福田.可持续发展的衡量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3):50-53[10].李金昌.论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屮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3):3941[111.张光宇•刘永清•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系统学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1)[12].衰旭梅.韩文秀.复合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屮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2)[13].厉以宁.区域发展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岀版社,2000.3336.3840.47-52[14],李光玉.宋子良.经济环境,法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