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9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析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内涵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析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内涵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n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方面,社会复杂关系的和谐能够使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更稳定与迅速;另一方面,国家的发展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和谐社会进行了分析;从深层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经济内涵及应采取的经济对策。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也就是各种社会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进行合理有效配置,使生产力不断、可持续发展,所有社会成员公平分配、占有和享用社会财富的社会。和谐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均衡状态,它要求在不损坏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按照价格机制来追逐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经济学的均衡却是一个动态的均衡,包括自由竞争均衡和垄断均衡。自由竞争均衡的形成是基于价格机制的作用(即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使供求刚好相等,既没有短缺也没有过剩的状态。此时,消费者的效用和生产者的利润同时达到最大化,没有无谓损失,社会福利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但是,这种均衡是以市场为基础,价格规律为主导,以此实现以人(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归依。因此,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内涵应包括:\n ——和谐社会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社会资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础。社会资源集中的地方,往往是社会财富增长最快的地方。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相互竞争的需要之间配置资源,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物品;在整体经济中使用资源,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谐社会应是各种资源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和部门之间得到优化配置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经济结构合理的社会。目前,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短缺、城市化步伐加快和居民消费升级,还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很快,城市化率已经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04年的42%以上。城市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已经超过70%;21世纪初,中国人均GDP跨越了1000美元大关,居民消费结构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到2020年,按照GDP翻两番的速度估算,居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500美元的水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最快,带动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因此,通过技术进步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通过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公平而有效率的社会。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从社会分层的角度说,公平的规则包括社会阶层之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各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且恰如其分的回报;各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等。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n ——和谐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的稳定应该是动态的稳定,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不乱”。此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谐社会又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这种稳定有序主要表现在社会流动上,它既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又让人们的这种上升或下降都是持之有据的。 ——和谐社会是制度科学合理的社会。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科学合理的制度分析方法包括:权力分析、利益集团分析、规范分析以及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分析等,而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则是生活质量。一切正统的经济学往往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或增加的快慢作为判断标准。而国民生产总值只是一种经济价值,它只是各种社会价值中的一种。除了经济价值以外,价值还应包括社会的平等、生态的平衡、都市的整洁以及美、尊严、生活的乐趣等等。不能允许由于追求经济价值而牺牲了其他的价值,要考虑经济增长的代价。经济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称为文化价值。如果把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综合起来用一个价值来表示,这个价值标准就是“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通过一种制度的设计来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基于经济学研究,构建和谐社会应采取以下对策:\n 第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权力约束。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问题是政府并非万能。即使在不同时期,政府的职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服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政府职能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总的是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减少过多的资源和所有权垄断,不再充当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主要是生产和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必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秩序、规范行为、搞好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垄断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只要市场能做的,就要让市场去做。当市场失灵时,政府才需要发挥作用,为企业营造一个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环境。政府应减少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调整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发展是一个利用资源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经济发展也确实需要有一个较高的速度。因为没有一定的速度,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就不可能实现。但是必须指出,经济增长应该考虑市场与资源约束、需求合理性问题、长期的增长能力以及未来的消费需求等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是要明确“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发展、增长与人民群众的真实需要结合起来。\n 第三,妥善处理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民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进升级等问题。从社会结构的层面来说,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针对我国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民族发展差距和产业结构问题等特殊国情,构建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民族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和谐。中国目前最大的不和谐是城乡之间不和谐,这种不和谐涉及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消除之难,比其他许多不和谐都大得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当前最关键的就是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当前城乡关系不和谐的核心是农民和市民的权利不和谐。必须在制度设计中把统筹城乡具体化、“人格化”,即统筹农民、市民权利。农民是我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其弱势源于经济贫困、精神贫困和权利贫困,而权利贫困究其实质是农民的权利诉求和政治决策脱钩的产物。我国区域之间发展和收入差距大,也是一种特殊国情。但问题是目前这种差距的扩大还在继续,较发达地区的收入增长水平仍然快于欠发达地区。因此,应当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财政转移支付上的倾斜,逐步扭转这种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第四,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导致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差异的失控和社会公平的缺失。差异的失控使得社会成员丧失互助互利的基础,无法建立利益的共同点和结合点;而公平的缺失,又使得社会无法合理地协调利益关系,使利益关系不断走向对抗。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使现实的社会差异转换为一种互助与合作的动力,使差异建立在可调节和公平调节的基础上。公平主要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其实以上三种公平观,从狭隘的立场出发都存在缺陷。首先,单纯强调起点公平,而忽视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做法,不仅不可取,也将使公平的追求置于不可实现的境地;其次,狭隘的过程公平由于过于重视规则而轻视结果,必然走向两级分化的失衡状态;最后,如果单纯强调结果公平,必然走向平均主义的陷阱。因此,科学的公平观应该是一种统合的公平观。统合公平观认为,公平应在基于非歧视的规则约束下来保障过程公平,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去调整结果失衡和缩小起点差异使社会分配收敛于结果公平。 第五,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现代经济学界探索经济发展规律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决定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的关键是“效率”,而在影响“效率”的众多因素中,“制度的效率”处于核心的地位。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而言,需要在体制上进行创新,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其中包括:\n 一是以完善的收入分配制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突出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重点是通过市场效率和政府公平分配两大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领域中的行业、企业、阶层、群体和体制内外间的收入差距。一要继续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从政策设计上完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鼓励通过团队效率和个人效率取得、增加个人收入;二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和工资等分配工具,从制度设计上制定调节政策。用财政支出工具调节体制内外、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用税收工具调节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差距,用工资工具规定最低工资水平保证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三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取消预算外制度,从体制和制度上消除权力参与分配。 二是以积极的就业政策促和谐。就业是民生之本,民富之源。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一要大力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企业及经济类型,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岗位;二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扶持政策,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加就业的机会;三要坚决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特别是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能力;四要在全社会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培育竞争和开拓意识,让尽可能多的人有参与就业的愿望和动力。\n 三是以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和谐。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犹如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因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努力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障,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国家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二要逐步扩大城市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扩大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三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四要解决好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 当前,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实行地区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均衡发展,消灭差距,这实际上是不符合经济学上的发展规律的。从经济学原理看,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赫西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中深刻地指出,“发展是一种不平衡的连锁演变过程”。他说:“从我们的观点看,导致偏离平衡的结果恰恰是发展的理想格局。因为这种结果的每一连续发展都是由过去的不平衡引起的,并且转而引起不平衡,要求进一步的发展”。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广泛存在于区域之间,产业之间,部门之间,进而还会发生“马太效应”,即愈是发达的地区、产业、部门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愈多,愈是不发达的地区、产业、部门发展的机会愈少。这种非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的事实,证明了差距的必然性。有了差距,才会有激励和竞争,这正是市场经济的魅力之源。既然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就应当承认这种差距。相反,过分强调均衡会导致在道德层面上拒绝合理而必要的差距,反倒会引起巨大的不和谐,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当然,即使“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也不能放任“差距”的拉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接受多大程度的差距的存在,取决于这个社会的传统和心理弹性。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适当的“差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