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9 发布 |
- 37.5 KB |
- 6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货币经济学-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谭余夏\n结构与概览这一章主要讲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IS—LM框架下分析开放经济。第一节。要构造IS—LM模型,首先要分析几个市场的均衡。分别分析四个市场的均衡。第二节在前面分析了几个市场后建立IS—LM模型。第三、四节运用IS—LM模型分析总需求管理。第五节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第六、七节在两个极端情况下分析这个模型。(充分就业与利率平价、充分就业与购买力平价)第八节讨论经济失衡时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使之均衡。第九节讨论一国对实行固定汇率还是弹性汇率的选择。第二部分利用开放经济的紧型模型进行分析。这部分分别讲汇率的货币方法(MAER)和多恩布什模型。两个模型建立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MAER假定持续的购买力平价,从而如果一国货币供给增加,将引起本国价格水平即刻且按比例提高。(所以有时又称之为汇率的弹性价格模型)多恩布什则认为PPP在短期内不成立,所以他在短期摒弃了这一假定,而代之以假定,价格是逐渐调整的(有时称之为黏性价格模型),从而汇率的短期可能会超过长期均衡所需的程度。(超调模型)\n第一节、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开放经济的劳动部门和生产函数\n一、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假定外汇当局期望国际收支均衡,因而。于是有:说明,国际收支的改变量是产品和服务的净出口、资本净出口、净利息和股息流入与国外对本国经济的净单边转移的代数和。为了简化,假定进出口的价格弹性都大于1。由此我们的名义出口随实际汇率的下降()而增加,因为它们与外国物品相比变得更便宜。名义出口也随外国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我们的名义进口随实际汇率和本国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资本流动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其中,本国和外国资产的收益率可能是最重要的。可以假定,当本国利率上升与外国利率下降时,资本出口减少,资本进口增加。(这儿不考虑收入、价格和汇率这样的内生变量对资本流动的影响)。\n一、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把这些考虑纳入(19.1)式,外汇市场的均衡条件变成:解释。根据前面的假设,即本国经济相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很小:也就是说,变量不受我国商品和资本进出口变化的影响,在分析中可视为外生变量。把外国收入与利率去掉并用实际利率替代得到如下方程:这个方程有三个内生变量。如果国际收支保持均衡且在上面方程中任意第三个内生变量不变,那么得到如下三个描述两变量关系的曲线(这儿假定是线性的):\n一、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均衡曲线(BB)解释:本国收入的提高增加了进口,出口则不变。通过提高本国利率,增加净资本流入,这样在国际收支中就抵消了进口的增加。也就是说,如果实际汇率保持不变,则在y与r之间有一条正斜率的替换关系曲线BB。第二图讲的是,本国收入的提高增加进口,出口不变。通过降低国内价格,(使得实际汇率降低,本国价格相对于国外价格也降低),增加出口,从而在国际收支中就抵消了收入引致的进口增加。这样在p于y之间就有一条负斜率的曲线。\n一、开放经济的外汇部门和国际收支图三的解释。价格提高使本国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外汇收支减少;这时需要提高利率,引致资本流入,从而抵消国内价格上升引起的外汇收支减少。所以在p与r之间形成一条正斜率的曲线。曲线位移的解释。如果不在坐标轴上的第三个变量变化,这些曲线会发生位移。在图a中,如果价格p上升,实际汇率将提高,在y既定的情况下,引起净出口下降。为保持均衡,就需要提高利率,以便引致更大的净资本流入。因此,曲线BB将向上位移。如果…\n二、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从商品的去向角度(也是所有企业的收入)来看有:从居民收入的花费去向看有:用实际汇率替代得到更紧形式:商品市场的均衡要求:e=y也就是:1、三个缺口:储蓄缺口、财政缺口和外贸缺口。由(19.6)式有:上面给出了三缺口之间的关系,但要考虑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给定一个外生缺口。重写上面方程为:\n二、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2、开放经济的IS关系延续前面对c、i和g的假定:其中政府支出g是外生给定。同时假定小型开放经济中的进出口函数是线性的:把(19.8)式~(19.12)式代入(19.6)式,得到IS关系为:\n二、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3、开放经济的IS曲线曲线的斜率由下式给出:(解释)IS曲线与汇率变化之间的关系分固定汇率和弹性汇率两种情况。由开放经济的一般表述:在固定汇率情况下,名义汇率是外生给定我的,如果它改变了,实际汇率就会变。实际汇率对支出的影响会使在(y,r)空间画出的IS曲线位移。在弹性汇率情况下,名义汇率由国际收支均衡条件(19.2)决定,于是:分别考虑这四个因素。\n二、开放经济的商品部门(IS曲线)由于IS—LM图中r在纵轴上,r变化的影响将产生沿着IS曲线的移动。分析:r上升引致资本流入,于是名义汇率上升以恢复国际收支均衡,但名义汇率上升会减少净出口,通过乘数作用而减少经济中的收入y。这种由r上升引起的名义汇率上升再导致y减少,表现为在现有IS曲线上移动到新的利率水平。P上升将提高实际利率并引起净出口的下降,从而导致名义汇率下降。这种名义汇率下降的贬值会减轻方程(19.13)中净出口的减少,但仍然使y低于其初始水平。(除非在购买力平价条件下,使名义利率按P上升的比例贬值,使得实际汇率不变,从而净出口不变,y不变)。由于价格P不是在IS—LM图的纵轴上,y(收入)因P(价格)上涨而出现的减少,表现为IS曲线向左位移,而不是沿着IS曲线的移动。国外价格或国外利率的外生上升引致的y增加,会导致IS曲线向右位移。\n三、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1、积极与消极的货币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外汇流动和货币供给假定本国的国际收支有顺差,外汇经过中央银行换为本币,从而将以相应的数量增加基础货币。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有两种选择:(1)、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出售适当的债券冲抵增加的基础货币。这样不会产生流通中的货币供给增加。(2)、消极的货币政策。央行允许由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基础货币增加,从而增加货币供给。2、开放经济的货币需求和通货替代在开放经济下,人们持有的与本币相对应的资产还有外币和外国债券。这种本币与外币间的替代称作通货替代。由于这种替代在理论上是显著的,但经验研究显示这种替代率很低。由此,可以假定,本币的需求在开放经济与在封闭经济下一样,受相同变量的影响,于是货币需求函数仍有如下形式:\n三、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3、积极货币政策下的LM关系积极货币政策意味着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而不受经济发展过程或国际收支的影响。这样就与封闭经济宏观经济模型的假定一样。货币供给为:其中M是由中央银行确定的。因此,积极货币政策下的LM方程是:4、消极货币政策下的LM关系在消极货币政策情况下,本国货币供给随国际收支顺差而扩张,随国际收支逆差而减少。这样,货币供给变成国际收支不平衡规模B的函数,因而也是本国收入y、本国利率r和实际汇率等的函数。Y和实际汇率的增加、r的下降都会减少B,所以,如果B最初是零,货币供给将减少。也就是说,对于消极货币政策,\n三、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n三、开放经济的货币部门讨论斜率。从直观上看,如果最初,y增加将增加进口并使。随着国际收支储备下降,货币供给减少。但是,y的增加也能增加货币需求。因此货币的超额需求随着y的增加而增长,并且比在封闭经济下的速度更快。另一方面,r的上升增加了资本的净流入,而且还减少了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所以,货币的超额需求随着r的上升而下降,并且比在封闭经济下的速度更快。因此,y增加的效应被r的适当上升所抵消,因此,当货币的超额需求为零时,LM曲线的斜率是正的。\n四、开放经济中的劳动部门和生产函数生产函数为:其中,n为就业量,为既定的资本存量。解释。假定在短期,开放经济仅包括商品和金融资本的流动,不包括能够立即运用于生产的资源(劳动或设备)的流动。另外,假定短期内资本存量和技术不变。因此,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的生产函数相同。取新古典主义模型中的劳动供给,劳动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率和劳动力。他的函数为:其中,是外生给定的劳动力。假定(解释),在短期,开放经济模型的劳动力也是外生的。由此有:所以,对开放经济的劳动部门和生产函数的分析与对封闭经济的分析相同。\n第二节、开放经济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弹性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固定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n两点说明。第一:如果名义汇率是固定的,就会存在一条BB曲线,表明国际收支均衡的(y,r)组合。但是,如果汇率是弹性的,并通过调整汇率达到持续的国际收支均衡,那么,任何(y,r)组合都存在国际收支均衡,也就没有单独的BB曲线。所以,IS—LM有两种十分不同的变体,一种是有BB曲线,适用于固定汇率情况;另一种是没有BB曲线,适用于弹性汇率情况。第二:固定汇率的任何外生变化都将使IS曲线位移。但是,在弹性汇率情况下,本国利率变化引起的汇率变化不会移动IS曲线,因为IS曲线的斜率包含这种对净出口从而对收入的影响。\n一、弹性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这里的模型共有三条曲线,即IS曲线、LM曲线和(y-n)曲线。依据假定,LM曲线和(y-n)曲线与封闭经济下的相同,但IS曲线包含了y和r的变化对名义利率的影响并通过它产生对进出口的影响。此时IS曲线的斜率比封闭经济下的陡。\n二、固定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模型里有四条曲线:IS曲线、LM曲线、BB曲线和(y-n)曲线。由于LM曲线和BB曲线的斜率都是正的,所以需要讨论他们的相对斜率。第一个问题:LM曲线和BB曲线的相对斜率关于BB曲线斜率的两个极端的假说。其一是利率平价。它意味着资本流动是完全弹性的,并在实行固定汇率的小型开放经济下,使本国利率由外国利率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给定任何汇率,BB曲线都是水平的。其二是,如果资本流动为零或对本国利率完全无弹性,给定任何汇率,BB曲线都是垂直的。金融市场完全融入全球市场的国家,BB曲线更接近于水平形式;实质上不存在金融市场或只有孤立的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家,BB曲线更倾向于垂直的。因此,在做进一步分析时,可以把分析建立在这两个极端情况之上,也可以建立在两个不太极端的情况之上:\n固定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一个是假定BB曲线比LM曲线更平缓。这适用于发达国家,对他们来说可能属于正常情况,可以称它为对利率敏感的资本流动情况。另一个是假定BB曲线比LM曲线更陡直。这适用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它被称为对利率不敏感的资本流动情况。\n二、固定汇率情况下的IS—LM图解第二个问题:固定汇率下的一般均衡图解第一个图描述的是固定汇率下发达经济的一般均衡。所有曲线都相交于一般均衡点a。这里,LM曲线的斜率比BB曲线的斜率更陡。这就假定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对利率的变化比本国货币市场更敏感,因而y增加要求r为保持货币部门均衡而上升的幅度,要大于为保持国际收支均衡而上升的幅度。第二个图描述的是对汇率不敏感的资本流动情况。它的分析和前者类似。\n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弹性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讨论弹性汇率情况下的需求管理。第一,政府实施一个扩张性财政政策,这将提高利率并在初始汇率下引起国际收支顺差。从而本币升值,汇率上升。汇率的上升,使本国商品同外国商品相比变得较贵。从而进口增加,出口减少,经济的总需求减少。因此,财政政策的扩张效果部分或全部地被净出口变化所抵消。第二,考虑一个扩张性货币政策。这类政策降低利率,引起国际收支逆差。因此,汇率下跌,本国商品比起外国商品变得更便宜。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加强了对经济的扩张效应。结论:在弹性汇率之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在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上是有效的,并且它的效果会因为净出口(货币扩张利率逆差汇率出口)增加而加强。而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明显有效地增加总需求,因为它的初始扩张效应部分或全部地被汇率上升引起的净出口下降所抵消。这一结论有两个局限性。\n第三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弹性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第一个局限。在J曲线的初期阶段,净出口的短期弹性可能小于1;如果是这样,汇率变化和净出口对总需求产生的短期引致效应,可能被颠倒过来:它们会增强财政政策的效力,而削弱货币政策的效力。如果这种逆向短期效应持续超过一年,而决策者旨在使总需求更快增加,那么,财政政策将优于货币政策。第二个局限。考虑资本流动的无弹性。假定一种极端情况,即资本流动对本国利率的变化反应为零,利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二次效应不会出现,于是利率变化不会引起汇率变化,也就不会通过净出口的变化引发对总需求的二次效应。结果,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都具有一个初始扩张效应,但都无法通过资本流动和汇率变化产生的增强或抵消的二次效应。从而,在这种情况的一般性应用中,财政政策不一定比货币政策的效力差,有时甚至可能更有效。这种情况常常与欠发达国家的情况有关,而且这类国家还不具备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所以国内投资对国内利率的反应可能很小。\n第四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财政货币政策通过影响利率,从而影响国际收支,最终影响总需求。假定经济采用的是固定汇率,BB曲线相对于LM曲线比较平滑,并且最初处于总体均衡状态。1、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图19.3)(1)、积极货币政策下,冻结国际收支余额,这样货币供给不会扩张,但本国利率仍将高于外国利率,国际收支顺差会继续存在,其结果是外汇储备持续增加,这是许多国家十分愿意看到的结果。(2)、消极货币政策下,国际收支余额不被冻结,这样会引起基础货币增加,从而增加货币供给,使LM曲线右移,利率下降,从而引起需求进一步扩张,最终在点确定下来,因而货币供给的引致扩张推动了财政政策。\n第四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n第四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2、扩张性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移动,总需求增加到点,同时利率下降,减少了净资本的流入。(1)、积极货币政策下冻结国际收支逆差,使货币供给维持在新增加的水平上,它对经济的扩张性影响将继续存在。这种政策的实施是有上限的,只能实行到外汇储备下降到不可能接受的低水平为止。于是,货币供给将不得不削减到其初始水平,总需求也将返回到d点的初始水平。(2)、消极货币政策下,国际收支逆差不被冻结,货币供给下降,LM左移,总需求减少,从而抵消了最初的货币扩张。国际收支逆差将继续存在(r还在d点以下),直到货币供给下降到它的初始位置、LM曲线返回到最初位置为止。货币供给的扩张被从该经济的资金流出所抵消。结论:对于实行固定汇率的发达国家而言,扩张性货币政策受制于融通逆差的外汇储备的多少,而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这种限制。而且,在实行消极货币政策的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力会被引致的货币供给扩张所加强。因此,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优于货币政策。\n第四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3、对利率不敏感的资本流动情况考虑资本流入对本国利率的变化不敏感的情况,就像在许多欠发达国家一样而且BB曲线比LM曲线更陡直。图a分析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新的利率水平下,国际收支逆差,引起外汇储备减少。如果该逆差不被冻结,货币供给将下降,产生一个与扩张性财政政策目标相反的效应,因而没有实现所期望的总需求扩张。如果该逆差被冻结,国际收支逆差将继续存在,外汇储备持续下降。\n第四节、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管理——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图b分析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率、逆差、储备减少、逆差更大。如不冻结,货币供给持续减少,LM回移,直至恢复到初始货币供给为止。如果被冻结,外汇储备将持续减少。\n第五节、总供给纳入分析总需求、总供给分析类似于前面封闭经济中的分析,不同的是AD曲线因商品和资本流动而易受国际影响。但有两种特殊情况,即充分就业和利率平价、充分就业和购买力平价假定的情况需要特殊分析。\n第六节、充分就业和利率平价情况下小型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均衡固定汇率情况弹性汇率情况\n一、固定汇率情况本国利率r由下式决定假定汇率是固定的,所以公众也预期他们将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r由外国利率外生决定。假定劳动市场持续出清,充分就业下产出为。此时的IS—LM如图所示。财政政策不能变化这种均衡,因为它不能影响外生决定的利率或充分就业产出,也不能用来增加本国的产出与利率,而且必须自行适应。财政政策可以通过IS均衡条件影响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i和s外生决定,所以上式中,财政赤字通过减少右式的值而在均衡中减少净出口。在上面的假定下,货币供给也不能改变产出和利率(货币政策无效),因此它也不能改变实际余额的需求,因为实际余额有下式给定:\n一、固定汇率情况实际余额需求由上式确定,所以均衡的本国实际余额供给必须调整为这个数量。形成过程。给出一个货币供给的扩张,扩张降低利率,导致资本流出、国际收支逆差和本币流出,这足以把利率维持在上。因此,本国货币供给量将与不变的本国实际余额需求相适应,从而使得本国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在固定汇率、IRP和充分就业情况下,货币和财政政策在均衡状态下没有作用。\n二、弹性汇率情况\n第七节、购买力平价、世界通货膨胀率和各国通货膨胀率的趋同固定汇率情况下的世界通货膨胀率经济集团、固定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趋同弹性汇率和趋同\n一、固定汇率下的世界通货膨胀率假定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实行固定汇率,由此可以把整个世界看做是一个单一经济体,而世界货币供给则可以定义为单个国家的货币供给的加权和。由数量方程,有:方程表明,各国货币供给的普遍扩张将是世界通货膨胀的主要源泉。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世界许多国家同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试图以此增加他们的就业和产出,其结果是世界范围的通货膨胀。而后来八十年代大多数国家限制了货币增长,结果是九十年代世界通货膨胀率从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明显降了下来。(证据)再假定相对购买力平价(PPP),那么,第i个国家的固定汇率意味着:方程意味着单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将与世界通货膨胀率完全相同——或至少是趋同的。由于本国通货膨胀率是由外生确定的世界通货膨胀率决定的,所以每一国家的均衡货币供给必须与这种通货膨胀率相适应,单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变成内生的。这儿货币供给与价格的因果关系是从世界通货膨胀率到该国通货膨胀率再到该国的货币供给,而不是从国内货币供给到它的价格水平。从世界角度来看,因果关系确实是从世界货币供给到世界价格水平。\n二、经济集团、固定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趋同考虑一个经济集团,成员国都实行固定汇率,那么上面(19.31)式意味着成员国的通货膨胀率将收敛于整个集团的通货膨胀率。(证据)(欧盟80年代限制成员国之间的汇率变化,各国的通货膨胀率确实有趋同趋势)\n三、弹性汇率和趋同在弹性汇率和购买力平价情况下,有:汇率变化将调和各国间通货膨胀率的差异,所以通货膨胀率不会有长期的趋同趋势。但下式成立:因而在长期,将会出现复合变量向世界通货膨胀率趋同。\n第八节、本国经济失衡与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稳定固定汇率情况本国价格有弹性下的弹性汇率\n一、固定汇率情况1、对利率敏感的资本流动条件下的固定汇率情况考虑一个失衡经济,如图。假定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比劳动市场和国际收支调整得更快。经济初始在d点,经济相对于充分就业产出的需求不足,国际收支存在逆差,从d点到BB曲线的距离表示了d点的利率低于恢复国际收支均衡所必需的水平,所以资本流入不够达到均衡的程度。d点的需求不足迫使价格下降,LM曲线向b点位移。这样会降低利率和恶化国际收支,同时价格的下降会增加净出口,但这种增加并不一定足以保证国际收支在充分就业下均衡,而且将是一个长期而非短期的解决方案。同时外汇储备会减少。由于汇率是固定的,需要有适当的财政货币政策把经济带入到总体均衡状态。可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使IS曲线和LM曲线位移经过a点。这样可以避免国际收支问题和价格调整。\n一、固定汇率情况2、对利率不敏感的资本流动条件下的固定汇率情况经济开始处在d点,存在着需求不足和国际收支逆差。给定一个扩张性财政政策是IS曲线移动交LM曲线于c点。在c点,超额需求会提高价格,使LM曲线朝向a点位移。恰当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能使所有曲线交于a点,从而能消除国际收支逆差、避免本国价格水平改变。\n一、固定汇率情况3、固定汇率下财政货币政策的范围假定当局为恢复失衡经济,愿意同时采取财政货币政策。考虑下面这种情况。在d点,相对于充分就业产出,存在着超额需求,国际收支顺差。这时的紧缩性财政政策能使IS曲线移动至a点,紧缩性(书本)货币政策使LM曲线移动到a点。于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相结合可以解决这种情况的国际收支顺差和超额需求问题。\n二、本国价格有弹性下的弹性汇率假定一国实行弹性汇率,这样保证了国际收支持续均衡。这时经济的任何失衡都以AD和AS之间的不均衡而出现,这种失衡能通过本国价格的调整得到解决,不需要财政货币政策。如果当局为实现经济均衡不想依赖本国价格的变化,可以尝试运用财政货币政策。\n第九节、固定汇率制度与弹性汇率制度之间的选择在弹性汇率制度下,市场决定的汇率变化能带来或维持国际收支均衡。而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均衡只能要么靠本国收入、价格和利率等的引致变化来维持,要么通过恰当的财政货币政策工具来维持。如此多的约束,很多国家还要实行固定汇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这一规定是为了限制影响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同时也是为了防止任何一国为改善自己的贸易收支而进行汇率操作(降值),防止贸易收支恶化的国家可能的报复性汇率变化。这种降值报复战使国际贸易出现大量的不确定性,并经常出现各国通过诸如关税、配额等其他手段来抑制进口、鼓励出口的现象。结果,进出口都会减少,大大减少了参与这种“战争”的国家的收入与就业。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外汇市场的不确定。采用固定汇率的一个缺点是,即使国际收支出现了长期失衡,该国也很不情愿去改变这一汇率。如果该国有顺差,它因被冻结而不会增加货币供给,该国并无动机使其货币升值,因为它可以无限地使其外汇储备增加。他的外汇积聚可能面临其他国家要求其调整币值的经济和政治压力。\n第九节、固定汇率制度与弹性汇率制度之间的选择\n第十节、开放经济的紧型模型:汇率的货币方法(MAER)货币方法的基本形式利率平价下的货币方法\n一、货币方法的基本形式MAER假设持续的购买力平价。这儿假定货币需求函数是对数线性的,所有变量取对数。假设条件为:\n一、货币方法的基本形式上式说明,汇率是由两国的收入和利率以及他们的货币供给决定的。如果本国和外国的收入以及利率在长期不变,我们有:在式中,如果外国货币供给的增长比本国快,那么,本币升值。直观解释。如果本国货币供给增长快于外国,这将引致本国通货膨胀率上涨,从而本国净出口下降,造成国际收支逆差,于是本币在外汇市场上会出现超额供给。在弹性汇率制度下,本币不得不贬值以在该市场上恢复均衡。根据(19.37)式分析。本国实际收入的外生增加会提高本国的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情况下会降低价格水平,增加净出口,这将引起我国汇率的升值。我国利率的外生提高将减少货币的需求,提高本国价格水平,引起我国货币贬值。因此,依据MAER,本国收入增长引起汇率升值,而更高的本国利率或货币增长引起它贬值。\n一、货币方法的基本形式MAER的基本形式的缺陷。第一,它假定本国和外国的收入是彼此独立的,但证据表明他们是正相关的。第二,他假定本国和外国的利率是彼此独立的,但证据表明他们通过资本流动是相互联系的。第三,它假定每一时期与其毗邻其互不相干,因而各时期之间的汇率贬值或升值对模型的内生变量没有影响。通过考虑国际资本流动把本国利率与外国利率联系起来的作用,第二个和第三个缺点可同时纠正。\n二、利率平价下的货币方法假设本国和外国之间完全资本流动,从而把利率平价条件加在基本的MAER的假设条件上。另外假定理性预期。于是得到额外假设条件是:于是,现期汇率现在取决于下一时期的汇率以及货币供给、收入和外国利率。(19.41)式。\n第十一节、开放经济的紧型模型:多恩布什模型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内生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n一、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n一、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在货币供给和价格的变化并不使本国实际产出和外国利率变化的假定下,该价格水平就会保持在当期水平上。从而解得:\n一、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该模型的直观机制是,价格水平上升提高了利率,这会产生最初的资本流入。该最初流入推动汇率到达预期贬值的水平,从而抵消了本国利率的上扬。1、价格水平的时间路径推导商品总需求的多恩布什模型假定:总需求随着本国收入(产出)y的增加和本国利率的下降而增加,也随着的上升而增加,而则是本国商品折合成外国商品的换算率(价格),于是本国价格水平或现期汇率的下降,使得本国商品更具竞争性并增加净出口。假定价格按照超额需求的一定必例进行调整,于是:\n一、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n一、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当V>0时,当期价格将向其长期值收敛,收敛速度取决于v的值。如果如果V的值越大,向其长期值调整的速度越快,调整的时期越短。\n一、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2、汇率的时间路径推导\n一、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3、图解分析在QQ曲线上的所有点,货币市场都是均衡状态,债券市场的IRP条件得到满足。在商品市场的长期均衡中,PPP隐含着,于是长期PPP均衡要求。这个关系有经过原点的45°线代表。因此,长期均衡要求经济处于A点,即QQ曲线和PPP的交点。在这一点,。由于现期汇率等于其长期值,汇率的预期变化为零且本国利率等于外国利率。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价格水平不变。前面方程(19.55)由曲线表示,该曲线上的点表明的是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在这条曲线之上的点,表明存在商品超额供给,引起价格下跌,并使经济朝这条曲线运动。反之,\n一、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看一个动态变化,从开始。由于假定汇率通过套汇立即调整以满足IRP条件,经济将始终在QQ曲线上运行,这也保证了货币市场的均衡。因此,在给定当期价格P1的情况下,经济将处在QQ曲线上的B点,且有高于它的长期值。在B点,存在着商品的超额需求,引起商品价格上升,减少经济中的余额,引致汇率上升。所以经济将沿QQ曲线移动到A点(长期位置)。\n一、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4、与货币方法相比,多恩布什模型的特别之处在基本MAER模型中,货币供给增加,引起本国价格水平即刻且按比例提高,因而实际余额不变。汇率也即刻贬值相同的程度。多恩布什模型,如图。为维持资产市场均衡,货币供给增加必伴随现汇率贬值和(或)价格上升,于是QQ曲线向外位移到Q’Q’,与QQ平行。现在的长期均衡点为c点。于是在A点和C点,预期升值和预期价格上升都是零,所以这两点的利率相同。由于产出固定,所以在A点和C点的实际余额需求是一样的,为保持市场均衡,从A点到C点的价格上升必须与货币供给增加成正比。由于PPP沿45°线成立,汇率必按通货膨胀率下降,所以汇率从A点到C点的下降比与货币供给增加成正比。\n一、固定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对于短期动态,多恩布什模型假定,利息和汇率能即刻调整以维持资产市场的均衡,价格水平则缓慢地调整。因此,在当期,价格水平上升要低于货币供给增加的比例。因此,实际余额增加,从而在产出既定的情况下,利率下跌。但为了外汇市场的均衡,较低的本国利率要求汇率必须被预期今后会升值。\n二、内生产出的多恩布什模型对于产出可以变化的情况,多恩布什假定,所以:由于产出是由其需求决定的,商品的超额需求等于零,因而需要一个新的价格调整方程。多恩布什把这个方程描述为:因而价格上涨率与“产出缺口”(即当期产出与长期或潜在充分就业产出之间的缺口)成正比。多恩布什假定,这个长期产出不随货币供给、价格、利率和汇率的变化而变化。在长期均衡中,由于并且产出保持在其充分就业水平上,增加(19.62)式和(19.63)式并不改变前面的长期分析,图19.9和图19.10的长期分析不变。下面分析短期。由于产出在短期可以变化,现汇率下降(因货币供给增加)将增加总需求和产出,从而增加了货币需求。对此,有两种情况。第一,实际余额供给增加大于其需求增加,利率下降。所以,对于IRP,必然预期汇率从“过度调整”水平开始升值。第二,实际余额需求大于实际余额供给增加,利率上升;对于IRP,这引起汇率向其长期水平贬值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出现汇率过度调整。因此,可变产出模型的调整过程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必要汇率过度调整。\n第十二节、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经验证据关于PPP和IRP的经验证据,似乎大多认为它们不成立,尽管对于某些特定的两种货币,在特定时期,它们得到了支持。在有些情况下,证据甚至似乎表明现期汇率遵循随机游动。这种证据对基于PPP和IRP建立的紧型模型的经验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因而它们的价值在于它们提供了一种深刻见解。\n谢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