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9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经济学经济学理论毕业论文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利益和谐思想的比较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利益和谐思想的比较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n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围绕经济利益这一核心问题构筑了相应的理论体系,虽然它们对利益冲突的性质、根源及化解途径的认识不同,甚至是相互对立的,但都认为利益关系是社会的本质关系,经济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利益关系;利益和谐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视角、沿不同的路径对利益和谐问题进行了研究,虽然二者的利益理论有着本质区别,但在它们的理论体系中影响利益关系的基本因子却相同。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劳资利益冲突出发。反向阐述了利益和谐思想的重要性 马克思认为,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类历史的研究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可见,马克思所讲的利益首先是指人们的经济利益。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而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就是满足人们的经济利益需要。因此,经济利益需要贯穿人类社会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因素。“社会的每次行动,都是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的”。“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n (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利益冲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以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为起点,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利益冲突进行了深入剖析。马克思认为,利益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基础是生产关系,经济利益是生产关系的具体表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其经济利益冲突的形式和特点。 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通过资本家雇佣工人的方式实现的,其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与一般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体现了一种特别的、甚至更为重要的经济关系,即体现了资本和雇佣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地位及由此决定的新价值的分配关系。 工人作为雇佣劳动者所得到的工资,仅仅是其劳动力的价格,在其劳动力的使用过程中即在劳动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所获得的工资。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获取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可见,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分配关系,决定了工资与利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天然具有相互对抗的性质。因此,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是资本主义社会利益关系的主旋律。\n 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资本家必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不仅使资本在数量上增大,而且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出现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加剧了劳资冲突。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资本总额中,不变资本日益增多,可变资本相对减少,工资在新增价值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小,而资本家的利润所占份额却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减少,造成劳动供给相对过剩,使产业后备军规模越来越大,并对在业工人构成极大压力。这种竞争力量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对劳动的控制,“减弱工人对削减工资、延长工作时间和重构生产过程的反抗。”使在岗工人的待遇更低、劳动条件更差,加剧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资本积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极积累,而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极积累,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是对抗性基础上的分配关系。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没有削弱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关系,而且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关系,使雇佣劳动者的处境更加恶化。 (二)分析了劳资利益冲突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马克思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利益冲突及其对劳资双方的影响,还进一步分析了劳资利益冲突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所决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导致了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矛盾,即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与有限的市场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资本在获取最大剩余价值的动机驱使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生产能力不断扩张,总供给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工资收入在社会新增价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劳动者购买力受到严重制约,导致总需求不足。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主体是雇佣工人,工资总额是社会总消费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但这种“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生产力,也小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同时,随着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工资相对于利润在新增价值中所占份额不断下降,又进一步抑制消费的增长,使供求之间的缺口日益增大,产品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最终导致以产品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的爆发。\n 马克思对利益和谐问题有独到的深刻见解。马克思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协调来分析利益和谐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决定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变迁,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并未改变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对抗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替代,不过是以资本家对劳动的剥削替代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不仅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还加剧了这一矛盾。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会被更适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替代,将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消除经济利益的对抗性质,实现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和谐状态,并以此为基础,最终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纵观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迁,其中,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的经济利益关系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同其他经济利益相互对抗的社会形态一样,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匹配、协调是经济利益和谐的前提,实现经济利益和谐并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也是社会和谐与否的检验标准。 二、西方经济学的利益和谐思想 \n 西方经济学的利益和谐思想主要有两种观点,即自然和谐的思想和人为和谐的思想。 (一)自然和谐的思想。和谐其实就是重农主义语汇中的“自然秩序”。按魁奈的说法,社会秩序区分为自然秩序和人为秩序。自然秩序是一种“自然法”,它是客观的、永恒的。而人为秩序则是一种“人定法”,具体表现为政府的制度、规章、法令。人为秩序必须符合自然秩序。如果人们认识到自然秩序并按它来安排人为秩序,社会就处于健康状态,人类就幸福。否则,社会就处于病态。他还认为,只有在自由制度下,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共利益才能达到一致,这就是自然秩序的精髓。 亚当·斯密是在自然秩序和谐的基础上用天然一致的信条来解释效用原理,认为个人的自我利益是人类的本性。斯密在其经济学巨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阐释了“经济人”、“看不见的手”和“自然秩序”的思想。他说:“各个人都不断地努力为他自己所能支配的资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固然,他所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他自身的利益,但他对自身利益的研究自然会或者毋宁说必然会引导他选定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他进一步指出“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在斯密看来,“经济人”对经济物质利益的不断追求是人们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的动机,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为防止“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妨碍社会和公众利益,斯密主张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建立一种“自然秩序”,即完全竞争的经济模式。他认为竞争保证利己的追求将改善社会的经济福利,而垄断则代表了不受控制的自我利益和经济福利的最终损害。自我利益不仅推动了畜牧业向农业的转化,而且推动了城市商业社会的发展。\n 与斯密不同,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的利益自然和谐是一种乐观主义劳资利益调和论。在其《和谐经济论》一书中,巴斯夏力图引导人们去认识一切正当的利益彼此和谐这个真理。交换是巴斯夏“经济和谐”的出发点。按照巴斯夏的观点,人们在交换中,“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替代对方工作,提供相互的服务。”他还进一步把劳动和资本的交换看做两种“服务”交换的表现。资本家的“服务”是供给工人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工人的“服务”是替资本家生产。工资和利润就是这两种“服务”的报酬。在经济自由的前提下,这两种“服务”的交换也必然是等价的。这样,劳资关系也是互相提供“服务”的关系,是绝对和谐的关系。可见,巴斯夏所说的和谐是阶级关系的和谐,其目的在于从正面论证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好的,是要永存的,因为它是自然的、和谐的社会秩序。 马歇尔的经济利益和谐思想体现在他的均衡价格论和收入分配论中。换句话说,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和分配论本身就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经济和谐论。马歇尔认为,价格是由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力量相互冲击和制约所决定的,当市场供求力量势均力敌时,就形成了均衡价格。均衡是指经济的稳定状态,此时,所有的“经济人”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各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是和谐的,大家相互之间绝无什么对立的矛盾。在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马歇尔建立了他的收入分配理论。马歇尔认为,所谓收入分配就是把国民收入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割,分配问题实质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马歇尔将均衡价格理论运用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当生产要素市场达到供求均衡时,各要素所有者获得相应报酬。既然如此,要素供给者和需求者也必定实现了各自的目标,从而达到了经济利益的和谐。他还把这种观点运用到国际经济关系中去,认为只要自由往来,穷国和富国都可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各自的利益。\n (二)人为和谐的思想。边沁是英国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功利主义的代表。边沁基本上承认个人是利己的,但他否认利己主义的任何自然的和谐,他用利益的人为一致解释效用,认为集体的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加总。他所提出的功利主义包括两个原则:一是功利原则或幸福最大化原则,即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社会利益只能以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道德准则和立法依据。因此,增加幸福的行为应肯定,减少幸福的行为应否定。二是自我选择原则或自我偏好原则。每个人是否幸福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所以他是自身是否幸福的最好判断者。每个有理性的人都有为自己谋求最大幸福的倾向,主张一切合乎个人利益或兴趣的东西都能增进个人福利的总量即社会福利,所以政府应根据功利原则最低限度地行使权力,即只限于保护自由和财产安全,除此之外不作任何干涉,经济上应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边沁认为经济利益是天然和谐的。相反,他否认利己主义的任何自然和谐。他认为犯罪为利己行为违反公共利益提供了例证,存在犯罪的事实证明不能做到自然和谐。哈耶克将这种功利主义称为看重实效的功利主义,因为他们主张:对每一个行为,都应在充分了解其可见后果的情况下加以判断。这等于宣布,人类在充分掌握了一切相关事实之后,能够建立起一种把一切细节都安排得当的理想的社会制度。\n 凯恩斯由于市场无法自发实现充分就业而必须依赖政府干预的思想,颠覆了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使国家干预论取代了经济自由的思想而居于主流地位。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显著弊端是不能提供充分就业。失业的存在以及收入的不公正分配本身就意味着利益的失谐。失业以及收入分配不公是市场机制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也就是说,利益的天然和谐是无法实现的,必须通过政府干预给予解决。凯恩斯建立了国民收入均衡决定模型,分析了失业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此外,他还分析了收入分配不均的影响,指出收入分配不均会降低消费倾向。因为富裕的人只把收入的一小部分用于消费,而把大部分储蓄起来;贫困的人会把新增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消费。因此,他主张用累进税和遗产税来缩小分配不均的幅度,这样便能提高消费倾向,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就业水平。 制度主义者认为,从当代和前辈经济学家们的理论中推论出来的并不是利益的和谐,而是利益的巨大差别。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集体的与合作的人,是有着共同利益的群体。但在群体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就像大企业对小企业、消费者对生产者、农民对城市居民、雇主对工人、进口商对国内生产者、商品制造者对货币贷放者之间那样。一个有代表性的和公平的政府必须为共同的利益进行调解。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利益和谐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n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利益关系的对抗性质,并指出这种相互对抗的利益冲突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形式。马克思认为,在一切社会中,资源尤其是物质资源,都是归一定的人、社会集团或阶级所占有。这种占有就形成了人们之间不同的物质利益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本质是一种私有制,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由此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以剥削雇佣劳动为特征、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所形成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对抗的经济利益关系。生产关系的这一特点决定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对资本的隶属性质和从属地位,决定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雇佣劳动者仅能得到补偿其劳动力价值的工资这种收入分配格局。这样,生产力发展和财富增长只能使少部分人而不是大多数人受益,其结果是失业和贫困在无产阶级一极积累,而财富在资产阶级一极积累。技术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不仅不会改变这种利益关系的对抗性质,反而会加剧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从而加剧资本主义的利益冲突及其基本矛盾。因此,只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消除这种利益对抗,实现经济利益和谐。 与马克思的观点相反,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本质上虽有矛盾和冲突,但这种矛盾和冲突是可协调的。西方经济学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展开对利益的分析,认为资源的有效配置状态就是利益和谐状态,因为此时,不仅所有的经济人都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社会也实现了整体福利的最大化,整个社会的利益状态是和谐的。这种状态在私有产权、法治、民主等前提下,通过竞争性市场可以达成。即便由于某些原因,如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限制了市场的竞争性,加剧了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可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改善市场状况,化解经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关系是非对抗的,经济人之间可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共赢”。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从不同的视角、沿不同的路径对利益问题进行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最根本的分歧在于对资本主义利益关系本质和利益冲突性质的判断。虽然二者的利益理论有本质区别,但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影响利益关系的基本因子却是相同的。关注这些基本要素及其影响,对化解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利益冲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利益和谐理论的比较分析,可给我们以下启示:\n (一)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无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认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是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都反映了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利益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关系。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导致利益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并推动了制度变革,所以说,利益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的变迁正是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基于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协调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利益和谐,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利益和谐,认清这一点,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其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分配,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调节利益关系,以利益冲突向利益和谐的转化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n (二)产权制度是决定利益关系的核心制度。产权制度是制度集合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产权是一系列用来在共同体中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产权的界定和分配会影响到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和经济活动的结果。因此,产权制度决定了社会利益关系的格局和特点。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的私有产权制度能使财产在运用过程中的责任和收益相一致,并激励财产所有者积极地去发现并满足他人的需要,财产所有者按其私利行事,却造成了有益于他人的后果,由利己而实现利他,最终实现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和谐。但马克思则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相互对抗的利益关系的形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正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不改变这种所有制关系,则无法实现利益和谐。在经济运行中,产权是交易的前提,无论是物品的交换还是劳务的交换,表面上看是物品在物质上的转让和移动,但实质是权力的转让。因此,交易的实质是产权的交易。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才能通过市场有效调节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和谐。 (三)收入分配制度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收入分配不仅影响微观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影响到宏观经济的运行。马克思认为,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收入分配是不公正的,它不仅导致无产阶级的贫困,加剧了社会利益冲突,而且还进一步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需求不足,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爆发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西方经济学家也十分重视对收入分配问题的研究。凯恩斯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认为其显著的弊端之一就是财富和收入分配的无原则和不公正。琼·罗宾逊夫人更进一步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过程中,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将朝着不利于工人的方向变动,这种收入分配不公还导致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使经济陷入衰退。因此,她主张借助于政府或第三部门的力量,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实现经济利益的和谐。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伴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社会收入差距的急剧扩大,不仅加剧了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也造成我国长期以来的内需不足,使经济增长不得不依赖投资和出口。要扭转不合理的经济增长结构,使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量,必须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并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n (四)制度对调节利益关系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利益就其本性来说是盲目的、无止境的、片面的,一句话,它具有不法的本能”。因此,需要制度来对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加以确认和保障。现行制度在本质上不过是人们基于对生产资料不同占有关系上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的结合,是构筑在既得利益关系基础上的包含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思想意识形态等内容的上层建筑。它既要适应现实的利益关系,同时也会对这种关系产生影响。由于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和利益差异,必然导致利益冲突。因此,制度的选择实际上是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冲突和相互妥协的利益博弈过程。在社会变革时代,随着利益关系的调整,整个上层建筑也将发生相应变革,以适应新的利益格局。经济转型: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其实质是利益的调整和分配。而“制度是人类设计出来调节人类利益关系的一些约束条件。”其根本作用在于保障、维护及协调利益关系。因此,经济利益由冲突走向和谐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n (五)强调机会和权利平等。从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论述可看出,二者都十分重视机会和权利的公平分配。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悲惨境地源于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权利、地位极不平等:资本家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工人阶级除自身劳动力外,一无所有,其劳动隶属于资本家。这种权利、地位的不平等,使工人不得不接受资本家的剥削。只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不变,工人阶级的境况就不会有根本改善。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机会和权利平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每一个经济主体都能够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下,资源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其实,机会、权利均等不仅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体现。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所出现的利益冲突,很大程度上是由权利和机会分配不均等造成的。可以说,人们对自身利益状况的不满,不仅表现为对结果的不满,更重要的是对机会、权利分配不公的不满。因此,要化解利益冲突,首先必须做到“穷人能与富人、权贵共享权力和规则”,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和获取收入的权利、机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