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9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第九章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EconomicTheoryofNeo-liberalism]第一节新自由主义概况第二节供给学派第三节货币主义第四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一节新自由主义概况一、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古典学派[ClassicalSchool]——“十八世纪后期十九世纪前期政治经济学家的一种流派;这个学派认为,在自由的个人首创精神和强有力的竞争情况下,经济发挥其功能比在政府控制下较为好些。……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是下述见解:财富的生产、消费和分配为经济规律所决定。”[美]D·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9页。新古典学派[NeoclassicalSchool]——“187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经济学派。这一学派的成员考虑到自十九世纪初以来所出现的变化而重建了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古典学派认为,竞争力量是调节经济活动从而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均衡的力量。其理论主要是关于价格的理论,关于在消费者得到最大效用、生产者得到最大利润的刺激下,如何在各种用途之间分配资源的理论。和古典学派的学说比较起来,新古典学派的革新主要是在数学方面。”[美]D·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02页。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自由放任主张的主要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和萨伊的“市场定律”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每个人都必然努力尽可能使社会的年收入增大。实际上,一般说来,他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在什么程度上促进公共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并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7页。萨伊的“市场定律”Say’sLawofMarkers——“Supplycreatesitsowndemand.”“一个人通过劳动创造某种效用,从而把价值授予某些东西。但除非别人掌握有购买这价值的手段,便不会有人赏鉴,有人出价购买这价值。上述手段由什么东81\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西组成呢?由其他价值组成,即由同样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果实的其他产品组成。这个事实使我们得到一个乍看起来似乎是很离奇的结论,就是生产给产品创造需求。”“值得注意的是,一种产物一经产出,从那时刻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2、144页。二、“凯恩斯革命”“1936年1月,凯恩斯出版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学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首次区分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开创了宏观经济分析的先例,否定了自古典学派以来的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基本假设,提出了有效需求的理论体系和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以减少失业、治理萧条的政策主张。如果说全部经济学所作出的孜孜不倦的努力,都在于寻找供给和需求的均衡,而凯恩斯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他一反传统的司空见惯之观点,着力于从需求入手去促成均衡,并且为需求管理提供了令人信服的、完备的理论体系,使经济学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经济学百年回眸》,东亚经济评论(中文版)2003年10月第1期。“凯恩斯定理”——需求会创造自己的供给。总需求决定总供给,即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水平。“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因为国民收入由总需求决定,所以政府干预实质就是控制总需求,即对总需求进行。具体说,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调节总需求,以达到国民收入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标。三、战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二次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也是凯恩斯主义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经过新古典综合派改造的“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理论及其政策主张,几乎成为了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府决策者的“金科玉律”。四、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到了20世纪70年代,“滞胀”(Stagflation)即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的出现,在标志着西方经济高速发展“黄金时期”终结的同时,也给予了凯恩斯主义以沉重打击。反凯恩斯主义的非主流经济学派应运而生或乘机兴起,这些流派的共同点是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恢复和加强自由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即主张经济自由主义。这是自从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的代表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被凯恩斯主义取代后的一次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故被称之为新经济自由主义。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新经济自由主义流派主要是供给学派、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后来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新经济自由主义流派还包括在凯恩斯主义盛行之时仍然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立场、独树一帜的哈耶克的经济学说、将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用于制度分析和政治领域分析的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以及以已故华人经济学家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等。82\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第二节供给学派供给学派[Supply-siders]“Thebasisofthepuresupply-sideapproachisarejectionofKeynesiandemandmanagementandaresurrectionSay’sLawofMarkets.”“Changesintaxrateslieattheheartofthesupply-sidestory.”From:Businessweek,Dec.22,1980.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由于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而被称为供给学派。一、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①否定“凯恩斯定律”[“Demandcreatesitsownsupply.”],恢复“萨伊定律”[“Supplycreatesitsowndemand.”]。“就全部经济看,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经济具有足够的能力来购买它的全部产品,不可能由于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生产品过剩。从总体看,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会创造出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吉尔德:“凯恩斯与萨伊的对立”,《经济影响》,1981年第3期。②要促进生产增长就应着眼于对人们经济行为的激励,分析各种激励对经济的供给效应。“供给经济学提供一套基于个人和企业的激励的分析结构。人们的行为随着各种激励的变动而改变。他们为积极性的激励所吸引,见消极性激励就避开。政府在这一结构中的任务在于使用其能力以改变激励,从而影响人们的行为。”坎托:《供给经济学基础:理论与验证》,纽约学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③降低税率能够刺激供给。他们认为,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降低资本存量;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不一定按同一方向变化,甚至有可能按反方向变化。拉弗曲线[LafferCurve]t——说明税收总额与税率关系的曲线。拉弗曲线100%二、供给学派的主要政策主张t—税率T—税收总额①减税。认为高税率是美国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劳动供给减少、逃税漏税严重t′和地下经济盛行的原因。与凯恩斯主义的减税不同。②削减社会福利支出。认为庞大的社会福利制度削弱了人们工作和储蓄的积极性,0T′T扼杀了竞争性和个人独创性。③减少限制性的规章条例。认为一系列关于工资、就业、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章条例,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增加了产品生产的成本和大量非生产性开支,束缚了企业的手脚,扼杀了企业家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83\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第三节货币主义货币主义[Monetarism]Atheoryholdingthateconomicvariationswithinagivensystem,suchaschangingratesofinflation,aremostoftencausedbyincreasesordecreasesinthemoneysupply.一种认为在某一特定系统内的经济变动,如通货膨胀率变动,主要是由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引起的理论。Apolicythatseekstoregulateaneconomybyalteringthedomesticmoneysupply,especiallybyincreasingitinamoderatebutsteadymanner.一种通过改变国内货币供应量,尤指有节制而平稳地增长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调整经济的目标的政策。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自由主义经济学流派,因强调货币的重要性,而被称为货币主义;因坚决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与政策,而被称为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货币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年),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一、新货币数量论费雪的交易方程式:现金交易数量说一定时期内用于交易的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物价。MVP=或MV=PTTM——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P——社会平均物价水平,T——社会总交易量。费雪认为V和T在短期内稳定不变,而且M是主动的、P是被动的,所以,价格水平完全由货币数量所决定;货币数量的增加(MV增加)必然导致总支出(PT)同比例增加,即总支出完全取决于经济中的货币存量。庇古的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数量说一定时期人们的现金余额即手持货币数量决定物价。庇古在马歇尔分析的基础上,把现金余额理论用数学方程式予以解释,庇古给出了一个公式:M=KPyM——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数量,Py——以货币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K——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数量与以货币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剑桥方程式”中的K等于“交易方程式”中V的倒数(1/V)。两个方程式所反映的基本观点——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成正比变化——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交易方程式”强调货币在支付过程中的作用(即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而“剑桥方程式”则强调人们手持现金的作用(即货币需求量的作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84\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M=K(y)+L(r)PM——名义货币供给量,P——一般物价水平,K(y)——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1,是收入的递增函数,L(r)——由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2,是利率的递减函数。弗里德曼德的货币需求函数:M1dP=f(y,w,rm,rb,rc,⋅,u)PPdty——实际收入w——由非人力财富获得的那一部分收入或财产收入与恒久性收入的比例rm——预期的货币名义报酬率,rb——预期的债券名义报酬率1dPrc——预期的股票名义报酬率,⋅——预期的价格变动率Pdtu——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非收入变量与凯恩斯主义货币需求理论的区别:财富的存在形式不仅仅是货币和债券,因而影响货币需求的不仅仅是收入和利率。与早期货币数量论的区别: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可以有轻微的变动。二、货币传递机制理论凯恩斯主义的货币转递机制理论假设前提——人们的财富只有货币和债券这两种存在形式。货币供给量增加→增加对债券的购买→债券价格上升→利息率下降→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货币供给量减少→减少对债券的购买→债券价格下降→利息率上升→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货币主义的货币转递机制理论假设前提:人们的财富具有多种形式:货币、债券、股票、住宅、珠宝和耐用消费品等。在这一假设前提下,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手头的现金与其他资产的比例发生变化,购买其他资产以调整资产结构,各种形式资产的相对价格上升。在短期内,由于人们对其他资产的购买增加,利息率会因此而下降。但从长期看,由于物价上升和企业贷款需求的增加,利息率将上升。所以,从长期看,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只会导致通货膨胀。三、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①货币数量即货币供给是影响名义收入变动的决定性因素。②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③在短期内,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④私人经济具有自身的内在稳定性,政府的经济政策会使其稳定性受到破坏。85\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四、货币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①强调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只能扰乱私人经济的正常秩序。②强调价格稳定的重要性。认为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而适当的失业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所以,控制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主要。③主张实行有规则的宏观经济政策。认为应当确定一个固定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如年增长率3%或4%),采取“简单规则”,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原则。第四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从货币主义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更为极端的经济自由主义派别,被认为“比货币主义还货币主义”,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卢卡斯则称之为“比弗里德曼还弗里德曼”。因提出理性预期的基本假定,而被称为理性预期学派;后来又因要为新古典经济学续宏观经济学,而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一、理性预期假说理性预期[RationalExpectations]——“根据所有可以得到的信息作出的预期,这种预期的失误为零,误差范围尽可能小。”理性预期均衡[RationalExpectationsEquilibrium]——“以所能作出的最好预期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均衡。”理性预期假说[RationalExpectationsHypothesis]——人们作出合乎理性的决策意味着人们的决策是在所能得到的最佳信息的基础上作出的。他们的预期是利用可以得到的最新数据和可以得到的最适宜的经济理论而形成的。与之相应的是有伸缩性的价格与工资的假说,价格与工资有足够的伸缩性,来保证所有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相等。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①政策无效命题。既然人们的预期结果非常准确,如果政府的政策是有规则的,人们一开始就会准确地预料到会有的结果,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抵消这种政策的作用,导致政府政策无法发挥预期效应。只有当政府的政策是突如其来的,从而导致人们预期失误的条件下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只要这种突如其来的政策被继续有规则地加以采用,被人们迟早会预料到该政策会有的作用,从而使前此失误的预期变成准确无误的预期。②不变件命题与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无效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推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即不变件命题。这一命题断定:货币供给中的可预期部分对就业、产量或其他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能被预期的部分或货币供应量意外地不规则地变动,虽然能够对上述变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与波动。因此,政府货币当局的经济政策,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是无效的,其结果都是将引起通货膨胀。86\n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分)教案③“李嘉图等价定理”与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无效性。“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是债券和税收进行筹资的效果是等价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由于理性预期的作用,李嘉图当年的推测是完全符合现实的。因为具有理性预期的人们清楚的知道,政府借债只是一种被推迟了的纳税,为了应付将来的税收负担,他们就会将由于减税而增加的收入用于增加储蓄,而不是增加消费。所以,政府用减税或举债增加支出的办法以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也是无效的。总之,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坚决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理论及其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他们认为:①凯恩斯主义理论实际上假设人们不利用有关将来的信息来谋取最大的利益,而不充分利用一切信息来谋取最大利益的人是非理性的人,这违背了西方经济学关于理性人[RationalMan]的基本假设。②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中存在着涉及到同一类型人的各种不同的函数或方程,这意味着同一类型的人的行为是自相矛盾的,而行为自相矛盾的人也是非理性的人。③凯恩斯主义以总量指标的变化作为判别政策优劣的标准,没有考虑到社会成员为此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政策主张①“无为而治”——最为理想。既然任何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归根到底都是徒劳无益的,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恢复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传统。②“固定规则”——可以考虑。如果政府一定要对经济生活实行某种干预,也应当制定并公开宣布一些永久不变的原则,这些原则一旦公布就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消除人们的防范心理,使之不采取预防性措施,政府的政策也才可能生效。③“相机抉择”——必须抛弃。所谓“相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对经济的一种混淆性干扰,政府应当从目前的朝令夕改转向长期不变,最终转向“无为而治”,实现“天下太平”。教学要求1.理解“凯恩斯定律”与萨伊定律的根本分歧。2.了解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3.了解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4.了解货币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5.了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8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