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讲义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讲义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教研室I\n目录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1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工具.......................................................................................................2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章节安排...............................................................................................2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3一、国内生产总值.......................................................................................................................3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及其相互关系...........................................................................4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几种方法...........................................................................................5一、用支出法核算GDP..............................................................................................................5二、用收入法核算GDP..............................................................................................................6三、用生产法核算GDP*............................................................................................................6第四节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7一、几个概念..............................................................................................................................7二、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8三、特别说明..............................................................................................................................8第五节从国民收入核算中推导出的基本公式.......................................................................8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8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9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10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10第七节结束语........................................................................................................................11一、本章要点归结.....................................................................................................................11二、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介绍.........................................................................................11三、SNA核算体系中的几个问题............................................................................................12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一).....................................13第一节均衡产出的引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预备知识.............................................13一、基本分析假定.....................................................................................................................14二、区分两个概念:潜在的国民收入与均衡的国民收入.....................................................14三、均衡产出概念假定.............................................................................................................14四、均衡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15II\n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5一、消费函数............................................................................................................................15二、储蓄函数............................................................................................................................17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18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18五、简单评价............................................................................................................................19第三节其他消费理论.............................................................................................................19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19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20三、持久收入消费理论.............................................................................................................21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22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22一、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22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23第五节乘数论........................................................................................................................24一、投资乘数的概念与公式表达.............................................................................................24二、为什么投资增加会带来收入成倍增加呢?.....................................................................25三、乘数的代数表达式.............................................................................................................25四、投资乘数效应的图示.........................................................................................................26五、影响投资乘数作用发挥的因素.........................................................................................26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的决定及乘数.............................................................................26一、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公式:.....................................................................26二、定量税条件下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26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27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27二、税收乘数............................................................................................................................28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28四、平衡预算乘数.....................................................................................................................29第八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29一、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29二、对外贸易乘数.....................................................................................................................30第九节结束语........................................................................................................................30一、本章要点归纳.....................................................................................................................30二、几个问题说明.....................................................................................................................30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32第一节投资的决定.................................................................................................................32一、对于投资的认识.................................................................................................................32二、对于利率的认识.................................................................................................................33三、对于资本边际效率(预期利润率)的认识.....................................................................33四、预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35第二节产品市场均衡下的利率与收入决定——IS曲线.......................................................35一、IS曲线的概念与推导........................................................................................................35二、IS曲线的斜率....................................................................................................................37三、IS曲线的经济含义............................................................................................................38III\n三、IS曲线的水平移动............................................................................................................38四、IS曲线的旋转移动............................................................................................................39第三节利率的决定.................................................................................................................39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39二、货币的需求决定于三个动机.............................................................................................39三、流动偏好陷阱.....................................................................................................................40四、货币需求函数.....................................................................................................................40五、其它货币需求理论.............................................................................................................42六、均衡利率的决定.................................................................................................................42第四节货币市场均衡下的利率与收入决定——LM曲线....................................................43一、LM曲线的概念与推导......................................................................................................43二、LM曲线的斜率..................................................................................................................45三、LM曲线的经济含义..........................................................................................................46四、LM曲线之外的经济含义..................................................................................................46五、LM曲线的移动..................................................................................................................46第五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收入决定:IS-LM模型...................................46一、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收入决定.........................................................46二、两个市场非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波动调整.............................................................47三、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的变动.............................................................................................48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48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图表表示.........................................................................49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文字概括.........................................................................49三、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型表示.............................................................................50第七节结束语........................................................................................................................50一、本章要点归纳.....................................................................................................................50二、本章问题评述.....................................................................................................................51第十五章基于IS-LM模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52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52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含义.................................................................................................52二、两种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52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分析.....................................................................................................53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53二、挤出效应............................................................................................................................56第三节货币政策效果.............................................................................................................57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57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60第四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60一、产品市场失衡.....................................................................................................................60二、货币市场失衡.....................................................................................................................60三、政策的选择........................................................................................................................61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62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64第一节经济政策目标.............................................................................................................64IV\n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64二、四个目标间的关系——既统一又矛盾.........................................................................65第二节财政政策.....................................................................................................................65一、财政政策的概念.................................................................................................................65二、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65三、财政政策的特点.................................................................................................................67四、功能财政与平衡预算财政——西方财政预算思想的发展.............................................68五、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69六、公债与赤字........................................................................................................................70第三节货币政策.....................................................................................................................71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71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72三、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76四、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它途径.............................................................................................78第四节资本证券市场(略).................................................................................................78第五节金融衍生品市场(略).............................................................................................78第六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理论演变(略).........................................................................79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82第一节总需求曲线.................................................................................................................82一、总需求及其构成.................................................................................................................82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83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84第二节总供给曲线的引出.....................................................................................................84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84二、劳动的市场供求分析与均衡就业量N的决定................................................................85三、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引出.....................................................................................................86四、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中关于“短期”和“长期”含义的区别.........................................86第三节总供给曲线的三种情况.............................................................................................86一、古典总供给曲线.................................................................................................................87二、凯恩斯模型总供给曲线.....................................................................................................87三、常规总供给曲线.................................................................................................................88四、总供求均衡时y的决定.....................................................................................................88第四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89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89二、总供求曲线移动的后果.....................................................................................................89第五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89第六节结束语........................................................................................................................90第十八章通货膨胀与失业........................................................................................................91第一节失业的描述.................................................................................................................91一、失业的含义........................................................................................................................91二、失业的类型........................................................................................................................91三、失业的衡量........................................................................................................................92四、失业的经济学解释.............................................................................................................92V\n第二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理.............................................................................................94一、失业的经济影响.................................................................................................................94二、奥肯定律............................................................................................................................94三、降低失业率的对策.............................................................................................................94第三节通货膨胀理论.............................................................................................................95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和衡量.....................................................................................................95二、通货膨胀的类型.................................................................................................................95第四节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96一、货币供给的增加形成通货膨胀.........................................................................................96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97三、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97四、结构性通货膨胀.................................................................................................................98五、通货膨胀的持续.................................................................................................................98第五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98一、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99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99第六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99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99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100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100四、长期菲利普斯曲线...........................................................................................................101五、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102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103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103一、绝对优势理论...................................................................................................................103二、比较优势理论...................................................................................................................103三、赫克歇尔—俄林理论.......................................................................................................103四、规模经济理论...................................................................................................................104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104一、北美自由贸易区...............................................................................................................104二、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105三、世界贸易组织(WTO)..................................................................................................107第三节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109一、货币制度的演变...............................................................................................................109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10三、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111第四节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112一、倾销的含义......................................................................................................................112二、倾销的特征......................................................................................................................112三、反倾销措施......................................................................................................................112四、倾销的确定......................................................................................................................112第五节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112一、国际贸易政策简述...........................................................................................................112二、外汇市场干预...................................................................................................................113VI\n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114第一节汇率与对外贸易.......................................................................................................114一、汇率与汇率标价...............................................................................................................114二、汇率制度..........................................................................................................................114三、汇率的决定......................................................................................................................114四、购买力平价理论...............................................................................................................115五、实际汇率..........................................................................................................................116六、净出口函数......................................................................................................................116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117一、国际收支平衡表...............................................................................................................117二、净资本流出函数...............................................................................................................118三、国际收支的均衡...............................................................................................................119第三节IS—LM—BP模型...................................................................................................121一、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121二、IS—LM—BP模型...........................................................................................................121第四节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123一、资本完全流动时的BP曲线............................................................................................123二、固定汇率制度下资本完全流动的均衡模型...................................................................123第五节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124一、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与不均衡...........................................................................124二、开放经济的财政政策效应...............................................................................................126三、开放经济的货币政策效应...............................................................................................127第六节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政策选择...........................................................................129一、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130二、固定汇率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130三、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顺差的调整...............................................................................131四、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逆差及失业的调整...................................................................131第七节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略)...................................................................132一、南-北关系简述...............................................................................................................132二、南-北关系模型化的两种思路.......................................................................................132三、用对称方法分析南-北关系...........................................................................................132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理与经济周期理论..............................................................................133第一节对经济增长的一般认识...........................................................................................133一、经济增长的含义...............................................................................................................133二、经济增长的衡量...............................................................................................................133三、经济增长的核算...............................................................................................................134第二节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134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假定...............................................................................134二、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134三、多马经济增长模型...........................................................................................................135四、均衡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135第三节新古典增长理论.......................................................................................................136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假定...........................................................................................136VII\n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137三、稳态分析..........................................................................................................................138四、稳态的变化......................................................................................................................139五、资本黄金分割率...............................................................................................................140六、考虑到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141第四节内生增长理论...........................................................................................................142一、基本模型..........................................................................................................................142二、逻辑分析..........................................................................................................................142三、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142第四节经济周期理论概论...................................................................................................143一、经济周期的概念与阶段...................................................................................................143二、经济周期的类型...............................................................................................................143三、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研究...............................................................................................144第五节乘数—加数模型.......................................................................................................145一、加速原理涉及的相关概念...............................................................................................145二、乘数与加速数的相互作用与经济周期波动...................................................................145三、乘数-加速数模型及其例证...........................................................................................146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与共识......................................................................147第一节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147一、利用普斯曲线可以推导总供给曲线...............................................................................147二、利用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实际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147第二节货币主义...................................................................................................................147一、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147二、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政策主张...................................................................................150第三节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51一、理性预期学派的四个假设...............................................................................................151二、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观点...............................................................................................152三、理性预期学派观点的简单模型.......................................................................................153第四节供给学派...................................................................................................................157一、恢复“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第一”.........................................................................157二、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157三、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市场调节.......................................................................................158四、削减政府开支,主张财政平衡.......................................................................................159五、实施限制性货币政策,恢复金本位制...........................................................................159第五节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160一、对新古典学派观点的肯定和吸收...................................................................................160二、对原有的凯恩斯主义观点的坚持...................................................................................160三、新凯恩斯主义的稳定化政策...........................................................................................161第六节宏观经济学的共识...................................................................................................162一、在长期,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着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162二、在短期,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162三、预期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62四、在长期,总产出最终会回复到其自然水平上,这一产出水平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资本存量和技术的状态...............................................................................................................162VIII\n第二十三章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新发展(自学)..........................................................163第一节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概要......................................................................................163一、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特点...............................................................................163二、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产生...........................................................................163三、拉姆齐模型与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164第二节研究范式的转变与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165一、传统研究范式及其影响下的宏观经济学的发展...........................................................165二、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危机及其研究范式的转变.......................................................168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标准范式.......................................................170四、凯恩斯主义与增长理论在当代范式内的复兴...............................................................172第三节宏观经济理论在当代范式内的发展.......................................................................176一、宏观消费理论的发展.......................................................................................................176二、宏观投资理论的发展.......................................................................................................177三、宏观失业理论的发展.......................................................................................................178第四节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争论与共识.............................................................180一、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争论...............................................................................180二、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中的共识...............................................................................182第五节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展望与反思.................................................................183一、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展望...................................................................................183二、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反思...................................................................................184三、宏观经济学各学派的差异...............................................................................................186IX\n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当掌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国民收入各个总量的概念及其关系,特别要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要掌握国民收入计量与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教学重点与难点】国民收入各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本章学时】4学时【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分析思路】:本章的研究逻辑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介绍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在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时要注意的几个要点,从简化对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考虑出发,引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三个概念,引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这一等式;第二层次:从“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这一等式引出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引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讨论,引出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差异;第三层次: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中推导出“投资=储蓄”之基本公式;第四层次,引出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核算核心指标的局限性分析,作为本章的结束。【教学内容】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现代西方经济学把经济学原理或经济理论,即有关经济问题的知识体系的全部内容,区1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或两大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理论。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微观经济学的内容:首先讨论了市场机制(以价格机制为主,尔后有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变化如何决定供求均衡,进而引起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讨论了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再次讨论了生产要素市场的局部均衡及其背后的资源优化配置;最后讨论一般市场均衡,以及如何保证这种均衡的有效性。宏观经济学则不同。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是关于这一问题的经济理论。在宏观经济学部分,我们将讨论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国民经济总量(又叫国民收入)如何核算?二是国民经济总量如何决定?三是国民经济总量如何长期、持续、有效地增长?围绕这三个大的问题,还会引出其它的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大起大落的波动?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由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围绕着国民收入来展开的,所以又称为收入理论。同理,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围绕围绕价格展开的,所以又被称为价格理论。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联系: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供求曲线的形状也大体相同。区别: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曲线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由此决定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也是个体体的成交价格和成交量;宏观经济学的供求曲线是整个社会的供求曲线,由此决定的1Althoughthejobofmakingeconomicpolicyfallstoworldleaders,thejobofexplaininghowtheeconomyasawholeworksfallstomacroeconomists.1\n价格和产出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社会产出总值。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总量分析方法。经济总量是指反映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经济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之和,比如国民收入、总消费、总投资、总储蓄、总供给、总需求、财政盈余与赤字等。当然,这类总量中有的总量并非个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根据需要、运用数学或统计学中的各种方法所得出的总量。另一类经济总量是平均量,比如价格总水平、失业率、利率、经济增长率等。总量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说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选择的方法。另外,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还有短期与长期分析方法、静态和比较静态与动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等。需要说明的是,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这些方法中运用的经济变量大多是经济总量。运用总量分析法就涉及到一个经济加总的问题。在运用时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二是有些总量变化的加总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三是有一些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根本就不能直接加总。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工具1宏观经济学更多地运用模型工具——符号、公式等来仿真经济世界中各变量的相互关系。变量有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两种。经济模型的目的是解释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由于一个模型不可能回答所有的经济问题,经济学家用不同的模型解释不同的经济现象。如果模型中的价格是变量,则主要用于解释长期经济运行;如果模型中的价格是常量(具有粘性),则主要用于解释短期经济运行。五、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章节安排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既然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的整体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寻找保持国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从对问题的研究中得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国民收入的决定。而研究国民收入的决定的前提是国民收入的核算。因此,就引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国民收入如何核算?二是国民收入如何决定?三是如何实现国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围绕这几个个问题,形成以下体系:计量指标与核算体系产品市场总需求曲线货币市场短期决定及对策国际市场国民收入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长期决定及对策——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2.宏观经济学的章节安排第12章:国民收入的核算;第13章至第20章讨论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第21章讨论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即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第22章以后讨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等其它相关问题。由于国民收入的决定是分析其他宏观经济问题的基础,或者说其他宏观经济问题都是运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来分析、解释的,因此,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内容。又由于就业状况是伴随国民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与国民收入1Modelsaresimplifiedtheoriesthatshowthekeyrelationshipsamongeconomicvariables.Theexogenousvariablesarethosethatcomefromoutsidethemodel.Theendogenousvariablesarethosethatthemodelexplains.Themodelshowshowchangesintheexogenousvariablesaffecttheendogenousvariables.2\n相联系的就业量的变化也反映在经济周期、经济增长乃至政府的经济政策方面,因而,宏观经济学也就以国民收入与就业分析为中心。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一、国内生产总值从这一节开始进入本章讨论的中心问题:国民收入的核算。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可以从企业产品销售的价值计算例子谈起,先引出最终产品及其价值计算的方式。大家已经读了课本的例子,知道一件成衣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最终终要经过五个阶段:种棉、纺纱、织布、制衣、销售。每一个阶段都创造了一定量的价值,五个阶段的价值增值总计就是这件成衣的最后售价;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一件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生产这些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新创造出的价值的总和;进而论之,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产的N种产品的价值总和就等于生产这些最终产品的各行各业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由此引出国内生产总值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缩写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1常指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理解这一定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⑴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是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衡量的,其计算公式为:市场价值=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产量。⑵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与无形的劳务),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最终产品是指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⑶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⑷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时期数,婉如从喷头正流向浴池中的水;存量是时点数,婉如浴池中存留下来的水;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例如人口出生数与人口总数,就分别是流量与存量。这一说法的含义就是计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⑸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GNP则是一个国民的概念。两者的区别是:GDP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GNP是按“国民原则”来计算的。⑹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注意: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项目必须要同时符合这几个附加条件!2、GDP核算方式的引出n从GDP定义上说,GDPPiiQ。我们要注意“全部∑”、“最终产品Q”、“市场价i1值P”这几个字眼。如果用(Q1,Q2,……Qi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数量,用P1,P2,……Pi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PQ11P2Q2PQiiPiQiGDP。但是,实际统i1计过程中有很多问题。一是哪些产品算作最终产品?哪些产品不能算作最终产品?如何有效区分?我们无法找到明确的标准来区分哪些产品算作最终产品,哪些产品不能算作最终产品;1由国家统计局系统组织每一季度统计发布一次。3\n二是市场价格不断在变化,如何精确确定?三是不同产品的生产环节不同,如何精确确定?四是“全部”如何来统计?如何防止漏统与误登记?即我们将最终产品找出来了,也由于其数量巨大与价格多样而无法算清楚(统计专家初步估算,仅仅我国零售市场出售的产品就有40~50万种之多),当然也就无法准确求和。于是,我们就要仔细地研究GDP定义,并从指标的定义与相互关系入手寻找更为简单的方法,另想办法来完成这一统计工作,于是引出下面的分析。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及其相互关系认真研究GDP定义,我们发现:作为最终产品的产出是有来源的,它的来源就是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是有去向的,它的去向就是市场消费支出。既然我们从产出环节不好核算,从能不能来源与去向这两个角度找到更好的核算方法呢?其实,例子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思路: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买方与卖方两个方面,总收入与总支出是GDP这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全部产品价值的来源应当等于全部产品价值的去向,这就是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于是,我们可以从这里找到更为简单的统计方法。(一)若干基本含义1、总产出:就是GDP,即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总收入:生产GDP的要素所有者的全部收入(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3、总支出:全社会购买最终产品GDP的总支出(二)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的关系1、(总)产出等于(总)收入。为什么产出等于收入?产出品的价值实际上是生产该产出品所投入的N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教材中的案例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由于企业使用要素必须支付代价,总产出来源于全部要素所有者的投入,产出品的价值增值自然都要全部转化为要素提供者的收入(工资、利息、租金、正常利润)。一个企业的产出总等于收入,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2、(总)产出等于(总)支出。为什么产出等于支出?从全社会来看,总产出的去向无非是两个:销售+存货。而销售是最终消费者的支出,存货是生产者的支出。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总产出就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具体地说,总产出=市场购买总支出+存货总投资(支出)如果总产出真的全部转化为总收入,总产出真的全部用于总支出,即有恒等关系的成立。用公式表示即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三)重要意义认识总“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这一公式对于弄清如何更为简便核算GDP有重大意义。n⑴如前所述,从理论上说,GDPPQii。如果用(Q1,Q2,……Qi代表各种最终产i1品的数量,用P1,P2,……Pi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nPQ11P2Q2iPQiiPQi。但GDP我们前面已经作了分析,实际上这种统计i1方法不可能统计出来。⑵通过“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这一公式,我们就可以从总收入角度、总产出角度、总支出角度这三个角度更为简洁地核算清楚GDP。4\n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几种方法一、用支出法核算GDP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去向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在现实生活中,所产出的产品和劳务的去向开始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卖掉了,其买主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外贸出口,一部分没有卖掉而贸下来了。但没有卖掉的部分我们可以理解成为企业自己买下来了进而进入企业投资的统计范畴,因此,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1、居民消费支出。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的支出、非耐用消费品(服装、食品等)的支出以及劳务(如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的支出。这一项是国内生产总值中最大的一个部分,约占三分之二左右;而在消费中劳务又是最大的部分,约占一半左右。要特别注意: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2企业投资支出。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的支出(用字母I表示)。具体包括两大类: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及新住宅的增加;二是存1货投资,指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这里有几点大家要注意:⑴为什么用于投资的物品也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这是因为资本物品和中间物品有重大区别。中间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但资本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过程中只是部分地被消耗。⑵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设备、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⑶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⑷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⑸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3、政府购买支出。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购买军火、军队和警察的服务、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与办公设施、举办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也属于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货币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社会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失业救济、贫困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转移支付是政府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社会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转移支付发生时,即政府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政府转移支付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1特别说明:⑴这里的企业是指私人企业和非赢利机构;⑵这里的新是指当年新生产出来的物品,以前生产出来的不包含有其中;⑶股票和债券等金融产品的交易不在其中之列。5\n4、净出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它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把上述四个项目加起来,就是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GDP=C+I+G+(X-M)二、用收入法核算GDP用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严格地说,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的利润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计算GDP不要从字面上狭隘理解成只包括工资、地租、利息、企业家才能四个项目,还有其它的一些项目不要忘记。1、用收入法计算GDP应包括以下几个项目:⑴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⑵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特指不受人雇佣的独立生产者的收入,如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象公司的帐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⑶公司税前利润⑷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间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⑸资本折旧。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2、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在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此还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三、用生产法核算GDP*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其优点是核算思路很清楚;缺点是核算工作量很大,难以避免重复计算。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计误差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了。这种核算核算的最大优点是思路清楚,缺点是核算量大,处理得不好就会有重复计算。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6\n三种核算方法的关系是:最终产品的价值的形成过程:所有企业资产增值的总和生产法居民(消费)劳动工资企业(投资)流向渊源资本利息最终产品政府(购买)支出法收入法土地租金国外(出口)企业家利润第四节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几个概念一、几个概念围绕国内生产总值这一概念,从总收入角度看,有几个相关概念这里要提出来,大家要弄懂它们各自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1、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未扣除当年的资本耗费。用收入法来核算,公式表示就是: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2、国内生产净值(NetDomesticproducts)NDP:国内生产净值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即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值,即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用公式表示就是:NDP=GDP-折旧。3、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NI:国民收入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国民收入五个总量,即国民收入可以是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也可以是指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所讲的国民收入就是指广义的国民收入。以后所提到的国民收入,指广义的国民收入。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也就是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这里用的概念是狭义的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得报酬即狭义的国民收入。间接税是指可以转嫁给消费者的税收,企业转移支付包括企业捐赠和呆帐。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然构成产品价格,但不成为要素收入;相反,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虽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故在国民收入中应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而加上政府补助金。用公式表示就是: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4、个人收入(PersonalIncome)PI: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收入。因为,一方面利润收入中要给政府缴纳公司所得税,公司还要留下一部利润用作积累,只有一部分利润才会以红利和股息形式分给个人,并且职工收入中也有一部分要以社会保险费的形式上缴有关部门。另一方面,人们也会以失业救济金、职工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退伍军人津贴等形式从政府那里得到转移支付。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即为个人收入。用公式表示就是: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7\n5、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DPI: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即人们可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因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后的个人收入才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用来消费与储蓄的收入。用公式表示就是:DPI=PI-个人所得税。二、几个概念的相互关系由上一节中用收入法核算GDP的公式得: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总结以上内容,国民收入核算中的这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是: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GDPNDPNIPIDPI三、特别说明1、关于国外要素净支付。国外净要素支付是本国生产要素在其它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有了这一个概念,就有一个转换关系: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支付就可以得到国民生产总值。2、国民收入不会都给个人,从中要减去公司保留利润和社会保障缴款。3、国民收入可以指上述五个相互联系而又不同的数字表示。但是,在宏观经济学文献中,除非特别说明,国民收入一般是指GDP,这一点大家要切切记住:一说到国民收入,脑袋里就要条件反射出GDP。第五节从国民收入核算中推导出的基本公式从对国民收入核算三种方法——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的深入分析中所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一致性,我们发现国民经济中存在一个基本平衡关系。因为“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总支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需求,而总收入和总产出代表了社会对最终产品的总供给。因此,从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恒等式:总需求=总供给而由“总需求=总供给”,由储蓄、投资的定义,可以推出“储蓄=投资”。这一恒等关系在接下来的宏观经济学研究分析中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从国民经济的运行,即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来分析与推出这个恒等式。理论研究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所以,我们从两部门经济入手研究国民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国民经济中的恒等关系,进而研究三部门经济与四部门经济。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1、两部门经济(twosector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和居民户这两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没有折旧,没有间接税收,没有政府支出,没有进出口贸易,是一种最简单的经济。2、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⑴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作为存货投资,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8\n≡消费+投资用代码表示:即Y=C+I⑵从收入角度看,由于把利润看作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与租金的余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的的一部分用作消费,另一部分则当作储蓄。于是,从供给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国民收入≡产量的总和≡各种要素供给的总和≡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的总和≡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用代码表示:即Y=C+S3、储蓄——投资恒等式由C+I≡Y≡C+S,可以得到I≡S,即:投资=储蓄4、对储蓄——投资恒等式的说明⑴储蓄——投资恒等式只是在假设的两部门经济条件下,根据储蓄与投资的定义得出的,而不是根据经济运行实际得出的(下同)。弄明白这一点对于读者来说非常重要。⑵储蓄——投资恒等式是指整个经济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人或某个企业而言。⑶储蓄——投资恒等式是事后的实际发生的国民收入均衡;是按照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而13章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是事前均衡,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这两者不是一回事。二、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1、三部门经济(threesector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居民户与政府这三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政府通过税收与居民户及厂商发生联系。2、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⑴从支出(总需求)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即Y=C+I+G说明:政府的转移支付事实上将转化为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因而只在C+I中考虑,而不将它单独列出。⑵从收入(总供给)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等于所有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总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费,一部分当作储蓄,一部分还要纳税。但居民还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收入。设用T0表示全部税金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用T表示政府净收入,T=T0-Tr。于是,从收入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税收即Y≡C+S+T4、储蓄——投资恒等式总需求:Y≡C+I+G总供给:Y≡C+S+T→I+G≡S+T→I≡S+(T-G)即:投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9\n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1、四部门经济(foursectoreconomy)假设:这是指由厂商、居民户、政府和国外这四种经济单位所组成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国外的作用是:作为国外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向国内各部门提供产品与劳务,对国内来说,这就是进口;作为国内产品与劳务的需求者,向国内购买,对国内来说,这就是出口。2、四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构成:⑴从支出角度看,由于有了对外贸易,于是: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国外需求≡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国外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Y=C+I+G+(X-M)⑵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仍等于所有生产要素收入总和。总收入的一部分用作消费,一部分当作储蓄,一部分用作纳税,一部分用作进口。于是,从收入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国民收入≡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税收+进口即Y≡C+S+T+Kr4、储蓄——投资恒等式总需求:Y≡C+I+G+(X-M)总供给:Y≡C+S+T+KrI+G+(X-M)≡S+T+KrI≡S+(T-G)+(M-X+Kr)其中:S代表居民私人储蓄;(T-G)代表政府储蓄;(M-X+Kr)代表外国对本国的储蓄即:投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说明:上面分析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时没有考虑折旧与企业间接税,实际上,即使将它们考虑进来,上述收入构成公式及储蓄与收入恒等公式还是成立的。第六节名义GDP和实际GDP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格的变动。1、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的变动既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又反映了价格变动的情况。某年名义nGDPPitQit。i12、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n1实际GDP的变动仅仅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某年实际GDPPi0Qit。i1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1基期的时间跨度选择不能太长。因为某一商品在即期时的计价基础与基期的计价基础(单位商品的技术含量、劳动生产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等)相比较会发生重大变化。例如一台手机10年前的技术含量与劳动生产率与供求关系都明显不同10\n名义GDP有时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以后各章所讲的GDP,如果不作特别的说明,均指实际GDP,并以英文小写字母来表示实际GDP以及其它变量。3、人均GDP:GDP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人均GDP有助于了解一国的富裕程度。4、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称为GDP折算指数。某年名义GDPPtQtGDP折算指数10000某年实际GDPPoQt上式中,Pt为当年价格,P0为基期价格,Qt为当年产量,ΣPtQt为当年名义GDP,ΣP0Qt为当年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能反映通货膨胀的程度。5、潜在GDP现实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已经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潜在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调动所有社会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生产的最大限度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潜在GDP是充分就业时的GDP,也称充分就业GDP。GDP缺口:潜在GDP与实际上所生产的GDP的缺口。第七节结束语一、本章要点归结⑴宏观经济学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基后果,其研究对象和方法都和微观经济学不完全相同。⑵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GDP,它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⑶核算GDP有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支出法和收入法。本教程重点介绍的是支出法。用支出法计算年出的国民收入GDP=C+I+G+(X-M)。⑷西方经济学中讲的国民收入是衡量社会经济活动成就的一个广泛概念,包括五个指标,且通过一定的关系相互关联着。在宏观经济学中,除非特别指明,国民收入就是指的GDP。⑸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存在着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式。⑹国民生产总值有名义与实际之分。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用大写表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用用写表示。即国民收入=c+i+g+(x-m)。这里也暗含下一章要讨论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二、两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介绍1、联合国统计司组织了东西方经济学家根据各国使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制定了两种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ing,简称SNA体系),主要被市场经济国家采用。⑵物资产品平衡体系(materialproductsystem,简称MPS体系),主要被前苏联、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采用。2、作为宏观经济学基础的是SNA体系。3、SNA体系的长处是:⑴这种核算体系将劳务活动的价值纳入GDP,比MPS体系有其合理性⑵SNA核算体系可以避免重复计算11\n三、SNA核算体系中的几个问题(一)SNA核算体系以GDP为核心指标,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1、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来计算GDP,都很难作出完全准确的数字。比如说,下述活动都应当算作GDP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计入GDP总量中。⑴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如农民的自给性生产活动;家庭妇女的劳务活动;自我服务等都是非市场经济活动。⑵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以逃避税收为目的的地下经济活动。如地下加工厂、地下商品流通、地下餐饮、服务(家教、钟点工、褓姆等)。⑶每一个国家都存在大量的非法经济活动。如走私、贩毒、“三陪”服务现象。这三种活动都难以统计到GDP中。2、未考虑环境降级成本。经济活动往往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亦称环境降级成本。GDP核算一方面没有扣减环境降级成本,即环境污染的代价,另一方面将环境保护支出作为生产活动来反映,从两个方面增了GDP。结果是污染物排放越多,GDP越大;环境保护支出越多,GDP也越大。3、未考虑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经济活动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GDP只核算了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成本,却没有计算自然资源本身的价值,即自然资源耗减成本,造成自然资源无价或低价,其结果高估了当期经济生产活动新创造的价值。4、未能考虑人们的生活质量。GDP与人的精神文化世界不相联系,衡量不出这个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一个GDP高的社会并不等于这个社会精神文明也高。如果只注重发展经济,忽视人的道德品质,结果是社会风气败坏,商业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商品横行,整个社会深受损害。5、未能考虑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因为GDP不衡量公平,在忽视公平和正义的社会里,财富收入必然会拉开极大的贫富差距,这就导致社会的发展极不均衡。6、GDP衡量不出人们的幸福程度。有的社会看来物质丰富了,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心情并不好,对于这种社会问题GDP无能为力。在涉及环境和社会福利时,经济增长不等于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和我们的环境。7、GDP完全衡量不出司法的公正水平,而司法是否公正恰恰对企业间的纠纷和消费者与企业间的纠纷产生影响。没有一个公正的司法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就成问题。8、GDP更衡量不出社会的民主化程度和贪污腐败程度。9、无法进行国际社会的比较所以:GDP活动是一种经济活动,但不是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与人类的其它活动的和谐会将社会导向极端。本章作业:12\n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其他消费理论,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投资乘数原理。【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学课时】4课时。【分析思路】:凯恩斯是按三个假设条件、均衡产出原则分析国民收入决定的。在分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时,也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一是先讨论一个社会只包括两个部门,然后再延伸到三部门、四部门时的情况;二是论及一些经济变量时,先着重讨论某一变量(C),假定其它变量(I)为既定。以后再逐步延伸到多个变量。以此为思路,形成本章的章节安排:1-3节先提出国民收入决定、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假设条件,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产出条件,4-8节则分析三种情况下的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9节形成结论。【教学内容】上一章讨论国民收入如何计算,从本章起讨论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关于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有众多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角度的研究理论。本教材是以凯恩斯的理论为分析框架。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凯恩斯理论框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有三个基本假设:1、现有的资源不变、技术水平不变,不涉及长期中的增长问题;2、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总需求可以无限扩大;3、价格水平不变,不考虑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本来,根据前面“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的均衡原理,国民收入GDP的增长要受双重因素的制约。但根据上述三个假设,社会生产始终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供给不受任何制约,因此,国民收入的大小就由总需求的强度决定,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也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因此,本章所分析的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也就是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凯恩斯在分析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时,也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一是先讨论一个社会只包括两个部门,然后再延伸到三部门、四部门时的情况;二是论及一些经济变量时,先着重讨论某一变量(C),假定其它变量(I)为既定。以后再逐步延伸到多个变量。1本教材只是初级版教材,本章先讨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为此,要从分析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开始。第一节均衡产出的引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预备知识一个国家的国民收入来源于哪里?其变动受制于哪些因素?这是一个有待于深入讨论的问题。上一章第二节中我们提出了“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这样一个核算等式,这个等式实际上是凯恩斯关于国民收入的来源与去向的分析思路。从右等式“总产出=总支出”来看,产出受制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四个因素,因此,与社会由购买力决定的总意愿相一致的总产出——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从左等式“总产出=总收入”来看,产出受制于资本、劳动、土地、企业家才能四个因素,一定时期的总产出要归属于诸生产要素所有者,因此,与社会由购买力决定的总意愿相一致的总产出——国民收入取决于诸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总收入,也即是总供给。在凯恩斯时代,总需求是制约总产出的关键因素,因此,凯恩斯提出一个社会的总产出要与社会由购买力决定的意愿中的产出保持一致。这样就不会出现积1所谓简单,有两个基本点:①不考虑投资i的变化;②局限在线性条件范围内13\n压与脱销;在这种思路下,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因此,宏观经济学对于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也就从对均衡的国民收入分析开始。其实,关于国民收入来源还有一个分析思路,就是一个社会的总产出来自于一个社会的总生产能力,要与社会生产能力的产出保持一致。宏观经济不仅要考虑产出的有效性,还应考虑产能的有效性,因为这一思维下可以实现充分就业,可以便各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使用,从而使总产出最大化。这一种思路的意义,我们可以在第15章、16章中更深刻地感受到。一、基本分析假定1、两部门经济的假设。在一个只有家户部门与厂商部门的两部门经济也就是经济关系最简单的经济社会中,家户部门的经济行为是消费与储蓄,厂商部门的经济行为是投资与生产,厂商的投资是不随利率与产量变动的自主投资。2、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是说,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只会引起社会产量的变动,从而使社会总供求相等,价格总水平则不发生变动。这个假定其实就是假定不存在要素供给的约束,社会有无限的供给能力。这被称之为凯恩斯定律:(产品市场资源闲置时)需求会创造供给(且价格不变化);凯恩斯的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产生的背景是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资源大量闲置,产品大量积压,工人大批失业。此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或者使闲置资源得到利用从而生产增加,就业也有所增加,或者使积压产品售出,但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基本上保持不变。3、折旧与公司未分配利润都为零,从而使得GDP、NDP、NI、PI在数量上都相等。在上述假定下,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二、区分两个概念:潜在的国民收入与均衡的国民收入1、潜在的国民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能达到的收入水平,又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2、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3、均衡的国民收入并不一定等于潜在的国民收入。一般情况下,均衡的国民收入小于潜1在的国民收入。4、本教材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要说明的只是均衡的国民收入由何决定以及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如何变动。三、均衡产出概念假定1、均衡产出定义: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既然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于是就有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企业生产就会要按照产品的销路来组织生产而不是按自己潜在的能力来组织生产;经济社会的实际总产出刚好等于所有居民和全体厂商想要有的消费2支出与投资支出。这就是说,企业的产量以至于整个社会的产量一定稳定在社会对产品的需求的水平上。由于两部门经济中的总需求只包括居民的消费需求和厂商的投资需求,因此,均衡产出用公式就表示为:y=c+i。这里,有两点说明:⑴公式中的c和i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的消费和投资量(产出),而不是上章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产出)。意愿的消费和投资与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不是一回事。比如说,某国某时间段想要有的需求为1亿条领带,实际能产出的领带为10亿条,这两者不是一回事。⑵y=c+i中的每一个变量均剔除了价格变化因素。为了以示区别,本章公式全部用小写字1凯恩斯认为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又在于“消费倾向、灵活偏好和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2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实际总产出=意愿中的总产出”。但是,不等于说“实际总产出=充分就业的总产出”,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后面我们将要看到它的差别与意义。14\n母表示。2、均衡产出的图形表示:“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可用下图表示。0图中的横轴表示总收入,纵轴表示总支出。45E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假定总支出即包括总消费与总投资的总需求为100,图中B·的A点表示总支出与总收入相等,都是100,A点也100AAE就是均衡点,表明生产总额正好等于总需求;B点表·示总收入大于总支出,非计划存货投资大于零,产生库存,企业就要削减生产,直到总供求相等的AC·点表示的100为止,实现总供求相等。反之,C点表示总收入小于总支出,社会生产额小于社会需求量,0╮45企业就要增加生产,也是到总供求相等的A点表示O100Q的100为止,实现总供求相等。当然,总支出即总支出决定收入需求变化了,总收入也就相应发生变化。3、均衡产出条件下,必有投资等于储蓄由于计划支出用E=c+i表示,生产创造的总收入等于计划消费与计划储蓄之和,即y=c+s,所以均衡产出的条件就是E=y,即i=s,(2.2)表示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当计划投资与计划储蓄相等时,国民收入就达到均衡状态。四、均衡条件下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在均衡产出下,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用公式表示则为:y=c+i。有的教材因此将这一章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分析之一)”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前面引入了均衡产出的概念,得出均衡产出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即y=c+i。但是c与i又是如何决定的呢?下面我们要进行要分析。这里,我们首先分析消费c是如何决定的。从支出法来分析,根据各国的国民收入统计,消费大约占总需求的60%以上。2005年,我们国家的GDP总值为186700.9亿元,其中:消费率为51.2%,投资率为42.6%,净出口率为5.4%。所以,先研究c是如何决定的。不同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消费理论。这里我们首先介绍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绝对收入假说。绝对收入假说的中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与消费倾向;随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上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一、消费函数1、影响家户消费的因素:家户的消费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与制度、风俗习惯等都是影响因素。2、上述几个指标中,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的收入水平(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以及消费倾向的变化。3、引出的几个重要概念:⑴消费函数:就是消费与收入的依存关系。用代表c消费,用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1以表示为:c=f(y)1其实,消费c是一个多元函数。本教材分析中将之定为一元函数,是想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但因此也就留下了一些疑问。15\n⑵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指标。①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用MPC表示:cMPCy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会被经常用到,为书写方便,就用β代替MPC,于是,边际消费倾向c可以表达为另外一种方式:,y如果收入增量为极小时,边际消费倾向又可以表达为:ccMPC或yy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增加的多,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引起总需求不足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之一。c②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平均消费倾向的公式是:APCy⑶(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首先,我们从统计调查中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收入水平越高,在理性人假设下,其消费倾向越低。因此,宏观调控时启动内需政策制定中常常是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因为这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原本就低,其边际消费倾向自然就高,收入增加的部分用于消费的概率就大。其次,从教材中图13-2中可以看出:c①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是与这一点B相对应的边际消费倾向;c1c=c(y)②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联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③随着曲线向右延伸,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45°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y1y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图13-2消费曲线费倾向。④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cy。α为自发消费(autonomousconsumption),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y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inducedconsumption)。⑤cy的经济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cy⑥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这一点就更容易看清。APCyyy16\n二、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储蓄函数是与消费函数紧紧相联的一个概念。1、储蓄函数定义: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之下,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由于y=c+s,所以s=y-c,故储蓄是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部分。储蓄函数的表达公式是:s=f(y)2、储蓄倾向:消费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两个指标。⑴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上c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可用公式表示为:MPC,ydc如果收入增量为极小时,边际储蓄倾向又可以表达为:MPCdy⑵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例,是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sAPSy3、储蓄曲线s与消费函数一样,储蓄与收入的关系也可以用储蓄s=-α+(1-β)y曲线表示,储蓄曲线包括线性的储蓄曲线与非线性的储蓄曲线。·C储蓄与收入存在线性关系的储蓄函数可表示为:Os(1)yBy这是因为s=y-c,cy,故:·Dsycy(y)(1)yA上图表示了线性的储蓄曲线。横轴表示收入,纵轴线性的储蓄曲线表示储蓄,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OA为-,表示收入为0时储蓄的减少量,即储蓄是自发消费的来源。B点是储蓄曲线与横轴的交点,s表示收入为OB时全部的收入都用于消费,此时的储蓄为0;位于储蓄曲线上横轴以上的点比如C点表示存在正储蓄,O而位于储蓄曲线上横轴以下的点比如D点表示存在负储蓄。By储蓄曲线上任意一段弧或任一点的斜率,就是边际储蓄倾向,所以,线性的储蓄曲线上任意一段弧或任一点的A斜率都相等,都等于数值不变的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非线性的储蓄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平均储蓄倾向。右图为非线性的储蓄曲线。与线性的储蓄曲线相比,非线性储蓄曲线有自己的特殊性。随着收入的增加,非线性储蓄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即非线性储蓄曲线上各点的切线越来越陡峭,各点的切线的斜率越来越大,非线性消费曲线越来越以递增的速率向右上方倾斜,这表现出边际储蓄倾向递增的状况。图2-6中,随收入的增加,非线性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延伸,在B点与横轴相交后,与横轴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储蓄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大,边际储蓄倾17\n向是递增的。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从y=c+s、s=y-c中可以看到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第一,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消费与储蓄之和总是等于收入。由于cy,s(1)y,故而,cs(y)(1)yyc,sc=+y消费与储蓄的这一关系还可用右图表示。图中,消费者的收入等于Oy0时,消费曲A0线与45线相交于A点,储蓄曲线与横轴相交s=-α+(1-β)y于点,此时消费等于收入,储蓄等于0;A点0左下方、在45线以上的消费曲线上的各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相应的储蓄曲线位于横轴╮4500以下,有负储蓄;A点右上方、位于45线下O方的消费曲线上的各点,表示消费小于收入,y0y相应的储蓄曲线位于横轴以上,有正储蓄。第二,由于APC、MPC都随着收入的增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加而递减,但APC>MPC,相应地,APS、MPS都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但APS<MPS。这一点在图2-7上表现为:消费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都大于消费曲线上该点的斜率,同时,y0点右上方的储蓄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都小于消费曲线上该点的斜率。第三,APC与APS之和恒等于1,MPC与MPS之和也恒等于1。这两个恒等式可以证明如下:ycsy=c+s,等式两边都除以y,得,即:yyyAPC+APS=1由上式可得:1-APC=APS,1-APS=APC同样,由于△y=△c+△s,等式两边都除以△y,得:△y△c△s△y△y△y,即MPC+MPS=1由上式可得:1-MPC=MPS,1-MPS=MPC根据以上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就可以推算出来。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在以上分析的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函数基础之上,可以得出整个社会的消费函数,也就是总消费与总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毫无疑问,社会消费函数是单个消费者消费函数之和,但社会消费函数并不是单个消费者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社会消费函数的形成除了受消费者消费函数影响之外,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包括:1、国民收入的分配平等程度。社会成员因拥有的财富数量不同,便具有不同的消费能力与储蓄能力。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富有者拥有的社会财富越多,其储蓄能力越强,但其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社会消费曲线的位置就较低。反之,国民收入分配较为平等,社会成员的边际消费倾向就较高,社会消费曲线的位置也就较高。18\n2、政府的税收政策。如果实行的是累进个人所得税制,富有者一些可能的储蓄就会转化成政府税收,政府将这部分税收以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的方式花费掉,会直接或间接增加消费,最终使得社会消费总量增加。这样,社会消费曲线就较高。3、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数量。公司利润中未分配的数量较少,意味着股东得到了更多的红利,从而消费就多,社会消费曲线位置就较高。反之,公司利润中未分配的数量较多,社会消费数量就少,社会消费曲线就靠下。4、其它因素。尽管社会消费曲线并非个人消费曲线的简单相加,但社会消费曲线与个人消费曲线的形状是相似的。五、简单评价绝对收入假说的最大缺点就是这一假说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推测,从而缺乏坚实的基础,使它的一些结论与事实不相符合。例如:绝对收入假说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本身是随收入增加而递减的,但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对于1869-1933年间美国每30年左右的长期消费资料的研究证明:“边际消费倾向本身是随收入增加而递减的”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消费函数之迷”。第三节其他消费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创立,这一理论因认为消费习惯和消费者周围的消费水平决定消费者的消费、当期消费是相对地被决定的而得名。其基本观点是:1、长期内,消费与收入保持较为固定的比率,故而长期消费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短期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故短期消费曲线是具有正截距的曲线。对保持高水平收入的人来说,消费水平会随着自己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增加消费是容易的;当收入减少时,因较高的消费水平所形成的消费习惯使得消费具有惯性,降低消费水平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太容易把消费水平降下来,消费者几乎会继续在原有的消费水平上进行消费。这就是说,消费容易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难以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仅就短期而言,在经济波动的过程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时,其消费会增加至高收入者的消费水平,但收入减少时,消费的减少则相当有限。因而,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是不同的。可以用下图来说明。图中,横轴为收入,纵轴为消费。当收入逐步增加时,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较为固定,长期消费函数表示为C,CL是长期消费曲线。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短期消费函数Ly与长期消费函数具有不同的变化状况。例如,当收入为y1时,消费为C1。当经济因衰退或萧条而使收入由y1减少到y-1时,消费不会沿着CL曲线减少,而是循CS1的路径减少,即消费不是沿CL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而是沿CS1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移动到C-1的水平。显然,CCCS1曲线表现出的平均消费倾向大于CL曲线表现出的平均消费倾向,即11,这说明相对yy11于收入的减少,消费减少得不是太多。如果经济逐步复苏,收入由y-1恢复至原来的y1水平,消费就由C-1沿CS1路径向右上方移至C1的水平。经济由y1再继续增长时,消费就沿着CL曲线增加。如果经济在收入为y2的水平上又发生衰退或萧条,收入由y2减少时(比如减少到y-2),CC消费沿CS2路径向左下方移动(比如移动到C-2),消费仍然表现出减少得不是太多(22)。yy2219\n如此反复的结果,实际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长C期消费函数与短期消费函数。长期消费函数就CL=βy是C2CLy,短期消费函数可以表达为:C-2GCsCDtyCs2C10tCyt,-1其中,CS为短期消费,C0为短期消费路Cs1径在纵轴的正截距,CD为短期消费与C0的差额,t表示时期,t=1,2,…n。Oy-1y1y-2y2y短期消费函数的正截距的产生,是因为消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费者决定当期消费特别是决定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消费时,相当大程度上受到经济景气时期消费习惯(或者说是消费支出水平)以及当期收入的影响。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到,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的核心在于消费者的消费容易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易随收入的减少而减少,这就是所谓的消费量“上去容易下来难”的“棘轮效应”。2、消费者的消费受到周围人们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低收入者因攀比心理、提高社会相对地位的愿望等因素而使自身的消费处于和收入不相称的较高水平,在社会收入增多的情况下自然就提高了短期消费水平。在不考虑消费者偏好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i=Ui(Ci)考虑消费者支出之间的相互影响,则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CUUiiiacijij上式中,Ui为第i个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Ci为其消费支出。Cj为第j个消费者的消费支出,aij为第i个消费者对于第j个消费者支出的加权数,∑aijcj即为其他人消费支出的加权平均数。这就是说,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支出,而且取决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莫迪利安尼提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会在相当长时期的跨度内计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以便于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消费的最佳配置。从个人一生的时间发展顺序看,一个人年轻时的收入较少,但具有消费的冲动、消费的精力等消费条件,此时的消费会超过收入;进入中年后,收入会逐步增加,收入大于消费,其收入实力既可以偿还年轻时的债务,又可以为今后的老年时代进行积累;退休之后步入老年,收入减少,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形成负储蓄。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假定一个人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预期寿命80岁。这样,这个人的工作时期TW=60-20=40年,生活年数NL=80-20=60年,人生前20年受父母抚养的时期不算入生活年数中;如果每年工作收入yW=24000元,则终生收入yH=24000×40=960000(元)。一生安稳生活的心理与追求,使得人们在60年的生活年数中有计划地、均匀地消费终生收入960000元,则每年的消费额960000TW402c16000y2400024000(元)W60N603L20\n2以上例子表明,该人在生活年数(60年)内每年消费年工作收入yW(24000元)的,321正好也是其工作时期TW(40年)占生活年数NL(60年)的比例;另外的年工作收入yW3311用于储蓄,年储蓄额等于yW=·24000=8000(元),40年的工作时期累计的储蓄额达到338000×40=320000(元),320000元储蓄用于退休后的20年的消费,按照工作时期年消费16000元计,320000元储蓄可以使用20年,在预期生命结束时正好花完。为此,他做了几点假定(从以上例子中也可以看出):⑴消费者是具有理性的。⑵消费者行为唯一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比如工作时期的年收入保持不变、人生前20年没有积累、年储蓄没有利息、不给后代留遗产、人的一生不经历大的社会动荡等等。即使加进更符合现实的因素比如储蓄有利息、给后代留遗产等,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也是成立的。考虑到更多的现实因素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可以用公式表示为:cWyWrYMWc仍然为年消费额,βw为财富的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的财富的比例,Wr为实际财富,βyw为工作收入的消费倾向即每年消费的工作收入的比例,yW为年工作收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还得出另外一个结论:整个社会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比例会影响总消费与总储蓄。比如,社会中的年轻人与老年人所占比例大,则社会的消费倾向就较高、储蓄倾向就较低;中年人比例大,则社会的储蓄倾向较高、消费倾向较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也分析了其他一些影响消费与储蓄的因素,比如高遗产税率会促使人们减少欲留给后代的遗产从而增加消费,而低的遗产税率则对人们的储蓄产生激励、对消费产生抑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会使储蓄减少,等等。显然,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有差异,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或注重长时期甚至是一生的生活消费,人们对自己一生的消费作出计划,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大满足;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则把一定时期的消费与该时期的可支配收入联系起来,是短期分析。三、持久收入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现期收入不是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消费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消费者的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能够预计到的、较为固定的长期收入。可以运用加权平均方法来计算出持久收入,所用权数的大小由时间的久远性决定,离现在越近,权数越大,离现在越远,权数越小。可用下面的式子表达某消费者的持久收入:ypy(1)y1式中,yp为持久收入,φ为权数,y为当前收入,y-1为持久收入。假定φ=0.8,y=25000元,y-1=20000元,则:yp=0.8×25000+(1-0.8)20000=24000(元)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比如cyp,βp为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则当前收入的边P际消费倾向仅仅为βp·φ,低于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βp。当前收入的短期边际消费倾向低的原因是,在短期内,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多,消费者却不能确信收入的增加会一直持续下去,故而不会立即增加消费;相反,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消费者也不能断定收入会持续减少,故消费者也不会马上减少消费。当然,如果消费者能够判定收入的增多或减少的变动是持久的,其消费最终就会调整到与变化后的收入相对应的水平上。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的事业很有前途,这项事业将来会有更大发展,今后他会挣到更多的钱,他就会在当前不多的暂时收入之外借债消费。又如,经济繁荣时期,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由于不能断定今后的收入会持续增长,故居民基本上按照持久收入来消费,消费不会21\n增加太多,所以,经济繁荣时期的消费倾向低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反之,经济萧条时期,消费者不会减少太多的消费,此时消费倾向是高的,高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以上所述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二者的区别在于分析的侧重点不同,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主要从消费者个人对自己收入的预测方面来分析消费,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包括工作收入与储蓄在内的财富对消费的影响。由于都认为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即单个消费者对今后的收入状况进行预测、从而决定自己的消费,因此,这两个理论在以下三个方面是相同的:第一,消费既与当期收入有关,又主要与一生的收入或持久收入相联系,当期收入特别是持久收入是消费者消费决策的依据。第二,经济繁荣时期或经济萧条时期的暂时性收入变化,只对消费产生较小的影响,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小甚至接近于零,而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则接近于1。第三,如果政府的税收政策是临时性的,就不会对消费产生什么影响,消费变化就很小;持久性的税收政策才会影响持久收入,从而影响个人消费。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利率变动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利率引起的用未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的增加称为收入效应。2、价格水平这里指的是整体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而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忽弱了物价的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现象称之为消费者的“货币幻觉”(Monetaryillusion)。3、收入分配一般来说,高收入集团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低收入集团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高。因此,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则会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扩大内需。4、消费品存量消费品存量的大小对不同商品消费量多少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耐用消费品而言,消费品存量大,对它的现期购买就少,因此,消费品存量的大小与消费支出的多少成反方向变动;对于非耐用消费品而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过去在非耐用消费品上的支出越大,其现期支出也越大。而且,非耐用消费品支出对收入变动的依赖程度小于耐用消费品。5、流动资产随着一个家庭拥有流动资产的增加,它增加流动资产的迫切性递减,这样,拥有流动资产多的家庭其消费倾向要高于拥有流动资产少的家庭。6、减税政策R·巴罗认为减税对消费并没有影响,因为减税并不会影响持久收入,也就不会影响消费,人们只是把减税引起的收入增加储蓄起来以支付以后的增税,只是增加了储蓄。但实证研究表明:人们一般不重视未来增税,认为那是以后几代人的事。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由前面的分析y=c+i,我们得知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了c,按理说还要分析i,但为了使问题分析简化,这里先作一点处理:假定投资i已知且固定不变。在此前提下,我们来讨论国民收入y的决定。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的推导由于收入恒等式为y=c+i,cy,将这两个方程联立并求解,就推出两部门经济中22\n均衡的国民收入y的决定公式:iy(13.17)1根据(13.17)式,如果已知消费函数与投资,便可求出均衡的国民收入。例如,消费函数为c=600+0.8y,自发投资为200亿美元,则均衡收入:600200y400010.8下表也说明了消费函数c=600+0.8y和自发投资为200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决定情况。⑴收入y⑵消费c⑶储蓄s⑷投资I10001400-40020020002200-20020030003000020040003800200200500046004002006000540060020070006200800200上表数据表明,y=4000亿美元c+i时,c=3800亿美元,i=200亿美元,c,iFy=c+i=3800+200=4000(亿美Ec元),说明4000亿美元是均衡收入。在收入小于4000亿美元时,c与i之A和都大于相应的总供给,这意味着企业的产量小于市场需求。于是,企业800增加雇佣工人的数量,增加生产,使600均衡收入增加。相反,收入大于4000400亿美元时,c与i之和都小于相应的200i总供给,这意味着企业的产量比市场╮450需求多,产生了存货投资,这会迫使O10002000300040005000y(亿元)企业解雇一部分工人,减少生产,使0图13-8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线相交决定国民收入均衡收入减少。两种不同情况变化的结果都是产量正好等于需求量,即总供求相等,收入达到均衡水平。2、均衡收入的决定还可用右图来表示。图中的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投资。消费曲线c上加投资曲线i就得到总支出曲线c+i,因投资为自发投资,自发投资总等于200亿美元,故总支出曲线c+i与消费曲线c是平行的,两条曲线在任何收入水平上的垂直距离都等于自发投资200亿美元。总支出曲线与045线相交于E点,E点为均衡点,E点决定的收入是均衡收入4000亿美元。如果经济处于总支出曲线E点之外的其他点上,就出现了总供求不相等的情况,这会引起生产的扩大与收缩,直至回到均衡点。比如,A点的总需求为2400亿美元,比总供给2000亿美元多出400亿美元,这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直到达到均衡的4000亿美元为止。F点的总需求为4800亿美元,比总供给5000亿美元少200亿美元,国民收入就会减少,直到达到均衡的4000亿美元为止。3、图与表的情况都表明:如果意愿的产出大于实际的产出,则有图13-8均衡点E左边情况;如果意愿的产出小于实际的产出,则有图13-8均衡点E右边情况;二、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1、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的推导23\n由于y=c+i,y=c+s,得:i=y-c=s而s(1)y将以上两个方程联立并求解,就得到均衡收入:iy1上例中,c=600+0.8y,s=-600+(1-0.8)y=-600+0.2y,i=200,令i=s,即200=-600+0.2y,得y=4000(亿美元)。这一结果在表2-3中也体现出来,即y=4000亿美元时,投资i与储蓄s正好相等,从而实现了均衡。可以看到,这一结果与使用消费决定均衡收入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2、储蓄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也可以用下图表示。图中的横轴表示收入,纵i,ss轴表示投资、储蓄。s为储蓄曲线,由于储蓄随收入增多而E增多,故储蓄曲线向右上方倾200i斜。i代表投资曲线,由于投资O为自发投资,自发投资又不随10002000300040005000y(亿美元)―200收入变化而变化,其值总等于200亿美元,故投资曲线是一―400条平行线。储蓄曲线与投资曲―600线相交于E点,E点为i=s的均衡点,由E点决定的收入是图13-9储蓄曲线与投资相交决定国民收入均衡收入,即4000亿美元。3、结论:如果实际产量小于均衡收入水平,比如实际产量为2000亿美元,此时的投资大于储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产品供不应求,存货投资为负,企业就会扩大生产,社会收入水平就会增加,直至均衡水平。反之,实际产量大于均衡收入,比如实际产量为5000亿美元,此时的投资小于储蓄,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产品过剩,产生了非计划存货投资,企业就会缩小生产,社会收入水平因此而减少,直至均衡水平。只要投资与储蓄不相等,社会收入就处于非均衡状态,经过调整,最终达到均衡收入水平。由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互补关系,无论使用哪种函数决定收入的方法,最后得到的均衡收入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可以将分别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的方法与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的方法在一个图中表示出来。试一试自己能否画出。第五节乘数论不论从总需求看,还是从总供给看,组成国民收入的任何一个因素(比如投资、政府购买、税收等)在数量上的变动都会对国民收入数量的变动产生影响。乘数理论就是要说明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某一因素变动量在数量上的对比关系。一、投资乘数的概念与公式表达1、问题的提出:1920-1930年,英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人口多达100万并给政府形成很大的压力。1929年,LloydGeorge提出由政府举办公共工程来消除失业的竞选宣言,由此引发争论。英国剑桥大学学生卡恩提出:总需求(AggregateDemand)任何的变动,如消费的变动、政府支出的变动、税收的变动、净出口的变动等等,都会引起国民收入(NationalIncome)的更大变动。即:AD↑→NI↑。他将这一现象称之为乘数现象,并于1931年发表《国内投资24\n与失业的关系》中首先提出。凯恩斯在卡恩的基础上完善了乘数理论,并把乘数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2、乘数的含义与产生原理:乘数——某一自变量变动一个单位时引起因变量变动过程的度量,即变量的百分比。在我们的教材中是指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投资乘数就是收入的变化量与带来收入变化量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如果用ki表示投资乘数,用Δy表示收入的增量,用Δi表示投资的增量,则投资乘数的公式可表达为:ykii由于收入与投资是同方向变动关系,故ki>0,即投资乘数为正数。二、为什么投资增加会带来收入成倍增加呢?我们都听说过某农民索赔某人踩死他的鸡时提出“鸡生蛋、蛋生鸡”的算法故事,他之所以没有无限在算下去,是因为“鸡生蛋、蛋生鸡”的过程中有一个无效概率。这里可以用来类比。因为增加的100亿美元投资,是用来购买生产所用的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于是,100亿美元就相应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形式成为要素所有者即居民的收入而流入到居民手中,社会收入就增加了100亿美元。居民收入增加了100亿美元后,因β=0.8,故居民会有80亿美元的消费支出,生产部门相应得到出售产品的80亿美元。生产部门用此80亿美元购买80亿美元的生产要素,80亿美元就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形式又流回到居民手中,即社会收入增加了80亿美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仍然是0.8的条件下,居民会有64亿美元的消费支出,生产部门就相应得到64亿美元,而生产部门又用此购买64亿美元的生产要素,64亿美元便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形式流回到居民手中,社会收入因此而增加了64亿美元。在不变的β=0.8条件下,居民消费会有51.2亿美元,生产部门得到51.2亿美元。生产部门再购买51.2亿美元的生产要素——51.2亿美元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形式又流回到居民手中,社会收入再次增加,增加了51.2亿美元。这样的过程不断持续下去,投资、收入、消费就一轮一轮地增加,最终的社会收入会增加500亿美元。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出收入的增加:23n―1100+80+64+51.2+…=100+100×0.8+100×0.8+100×0.8+…+100×0.823n―11=100(1+0.8+0.8+0.8+…+0.8)100=500(亿美元)10.85005就是投资乘数。1001很显然,根据以上例子,投资乘数公式又可写为:ki11又由于1MPS,投资乘数又可表达为:kiMPS可见,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且ki>0,亦即收入的变化量与投资变化量成同方向变动。三、乘数的代数表达式11乘数,或k1边际消费倾向1MPC1如果用表示MPC,则k111因此,k1MPCMPS25\n四、投资乘数效应的图示右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消费与投资,c,ic+i表示原有的总支出曲线,相应的均衡收入为y1;cc+inE+in表示新的总支出曲线,in=i+△i,相应的均衡收c+i入为yn,yn-y1=△y=ki·△i。当投资增加100亿美元即△i=100时,收入增加500亿美元,即△y=5Δi×100=500(亿美元)。从图形中可以看出:总需求增加(减少)Δi会Δy╮450引起总产出增加(减少)Δy。而两个增量之比为5Oy1yny倍。这就是说,无论是增加的投资还是减少的投资,都具有乘数作用,都会对收入产生或增加或减少的作乘数效应用,因而,投资乘数是一把“双刃剑”。五、影响投资乘数作用发挥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投资增加对国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即投资乘数作用,与社会的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以下四个因素影响着投资乘数作用的发挥。第一,经济中为零或较小的过剩生产能力。如果经济中没有过剩的生产能力或者过剩的生产能力较小,增加投资只会引起总需求的增长,却不会或难以使生产增加,最终结果只能是物价水平上升。只有在社会过剩的生产能力大、社会的闲置资源比如生产设备、劳动力等数量多的情况下,增加投资就会较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从而更多地增加国民收入。第二,投资与储蓄的关联性。如果投资与储蓄的联系非常密切,投资增加会产生对货币需求的增长,从而提高利率水平,进而引起储蓄增加,消费相应减少,最终部分地抵消投资增加对国民收入增加的影响。反之,只有投资与储蓄独立较强时,投资增加才不会使利率上升,也就不会增加储蓄和减少消费,收入自然就能增多。第三,货币供给量的非适应性。如果货币供给量不能随投资的增加而增加,即投资增加得不到货币的相应支持,投资增加只会增加货币需求,促使利率上升,从而抑制总需求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就会遇到阻碍。第四,投资的外购性。如果增加的投资用于购买进口的生产要素,则不会对国内的总需求产生什么影响,也就不会增加多少国民收入。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的决定及乘数一、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公式:1、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三部门经济中,从总支出即总需求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由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构成,从总收入即总供给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由消费、储蓄、税收组成。因此,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是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之和等于消费、储蓄、税收之和,即:c+i+g=c+s+t(14.22)简化,得:i+g=s+t(14.23)2、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公式将i、g、s、t代入i+g=s+t公式,就可得到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公式。二、定量税条件下三部门经济中的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在i+g=s+t中,由于t有定量税与比例税两种形式,于是,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又应分为定量税与比例税两种情况讨论。定量税是指税收量不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例如农林特产税。这里只讨论定量税条件下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1、定量税条件下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公式推导:假设消费函数为c=α+βyd,yd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定量税为t,投资为i,政府购买为g,试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26\n因为yd=y-t,根据均衡方程式,有:y=c+i+g=α+βyd+i+g=α+β(y-t)+i+g整理后得到:igty12、一个例子假定有消费函数c=10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定量税t=50,投资i=100,政府购买性支出g=150,以上数字的单位均为亿美元。根据以上条件可得:yd=y-t=y-50,又由于s(1)y=-1000+(1-0.8)(y-50)=0.2y-1010d将已知和已求出的变量代入经济均衡的公式i+g=s+t中,即:100+150=(0.2y-1010)+50,求解,得出均衡收入:y=6050(亿美元)如果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形式由定量税改为比例税,税率为0.25,则税收t=0.25y,可支配收入yd=y-t=y-0.25y=0.75y,相应地,储蓄s(1)yd=-1000+(1-0.8)·0.75y=0.15y-1000此时也将已知和已求出的变量代入经济均衡的公式i+g=s+t中,即:100+150=0.15y-1000+0.25y,求解,得出均衡收入:y=3125(亿美元)从以上的例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定量税下的均衡收入大于比例税下的均衡收入。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如果税收为定量税,三部门经济的总支出或总需求为:ycig(yt)ig整理,得定量税下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公式:igty1下面就通过这一公式,分别分析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等。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收入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用k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y表示收入变动,△g表示政府购买支出变动,则:ykgg定量税下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另外一种表达式。假定除g之外,组成收入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当政府购买支出从g0变为g1时,收入分别为:igt00y0127\nigty1111g1g0gyyy1011y1整理得:kgg1可见,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等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β的倒数,与边际消费倾向β成正比。由于1-β>0,故kg>0,即收入变动与政府购买支出变动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定量税与比例税并存条件下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同样假定除g之外,组成收入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当政府购买支出从g1变为g2时,收入分别为:igt0y01igty111yyyg1g0g1011y1整理得:kgg1可见,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比例税t成反比。显然,定量税、比例税并存条件下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小于仅有定量税的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二、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收入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因为税收变动有比率变动与定量变动两种情况,因此税收乘数也有两种情况:比例税情况下的税收乘数与定量税情况下和税收乘数。我们只讨论定量税情况下的税收乘数。igt假设在y的公式中,只有税收变动,则税收t0和t1的收入分别为:1igty001igt1y11t1t0tyyy1011y整理得:ktt1用kt表示税收乘数,△y表示收入变动,△t表示税收变动,税收乘数为负值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三、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因此而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所以,政府转移支付也具有乘数作用。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收入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用k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乘数,△y表示收入变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变动,则:28\nktr1这是因为,有了政府转移支付后,yd=y-t+tr,因此,ycigyig(ytt)igdrigttyr1在其它条件不变,只有tr变动时,则转移支付为tr0和tr1时的国民收入分别为:igttyr0001igttyr111tttr1r0ryyy1011y整理得:ktrt1r乘数等于边际消费倾向β与1减去边际消费倾向β的倒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β成正比,且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正值,表明收入变动与政府转移支付变动成正比。四、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用kb表示平衡预算乘数,△y表示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变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则:1ykgktgtgT11由于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相等即△g=△t,所以:11ygggg11111同样得:ytttt111yy1因而,1kbgT1上式是定量税条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可见,定量税条件下的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第八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是开放经济,国家之间通过对外贸易等形式与其他国家建立了经济联系。所以,一个国家均衡的国民收入不仅决定于国内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支出,还决定于其净出口,即:y=c+g+(x-m)把上式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解:cydyd=y-t+tr,其中,t为总税收,tr为政府转移支付i=i——假定投资既定g=g——假定政府购买既定29\ntt——假定政府转移支付既定rrx=x——假定出口既定m=m0+γy,式中:m0为自发进口,即不受国民收入变化影响的进口,γ为边际进m口倾向,,γy为引致进口y经整理,得到四部门经济的均衡的国民收入:1y(igttrxm)(2.22)01二、对外贸易乘数由上一节曾推导出的四部门中均衡收入决定公式可以得到:dy1则对外贸易乘数为:dx1对外贸易乘数表明,在β与t既定的条件下,对外贸易乘数取决于γ,二者成反方向变动关系。由于m,即增加的收入中有一部分用于进口而未用于国内需求,对外贸易乘数就小y1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1第九节结束语一、本章要点归纳1、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的产出,或者说均衡的国民收入。因为均衡,所以有计划或意愿的投资一定等于储蓄。2、上一章提出国民收入=c+i+g+(x-m)。本章再假以简单、均衡的假设条件分析得出:i⑴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是y,其中y是因变量,i视同为常量,1暗含第十四章中提出的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投资。igt⑵三部门经济中,定量税条件下,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是y,其中y1是因变量,i视同为常量,暗含第十四章中提出的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投资。1⑶四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是y(igttrxm),其01中y是因变量,i视同为常量,暗含第十四章中提出的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于投资。二、几个问题说明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历了几个阶段。萨伊定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对于抽象的以物易物的简单生产社会的描述。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对于自由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社会的简单描述。萨伊时代,供给不足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他提出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理论观点;凯恩斯时代,需求不足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他提出了“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的理论观点。可见观点是时代背景的产物。我们今天面临的时代既不完全同于萨伊时代,也不完全同于凯恩斯时代,因而不能简单照搬二位经济学家的观点来支持国家经济政策。2、现实中的消费函数不是那么简单。3、现实中,乘数作用的大小要受到一定限制。30\n1、根据GDP的定义,我们寻找到其核算有三个路径:产出法、支出法、收入法,并且有“总收入=总产出=总支出”公式的出现。也即当一个社会总产出既定时,一定会有“总收入=总支出”等式的出现;换成表达式,就一定会有S=I等式的出现。2、总产出受什么因素决定?等式本身就告诉了我们:总产出受总支出、总收入双重因素制约。但是,凯恩斯分析这一问题时,不考虑总收入因素的约束,只考虑总支出因素的约束,只考虑总产出与总支出的均衡,于是有y=c+i+g+(x-m)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出现,并将这一模型命名为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3、根据凯恩斯的这一分析思路,总产出只能等于总支出,产出才有效。于是,产品市场的均衡就只是基于与总支出(总需求)相一致时的均衡。更具体地说,总收入(要素总供给)就只能围绕总需求来安排;只能决定于总支出(总需求)。因为超出这一均衡的要素供给就是无效供给。4、其实,围绕总需求来安排、决定于总支出(总需求)的要素供给并不等于要素本身的能力供给。前者形成的国民收入称均衡的国民收入,后者形成的国民收入称为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31\n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投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IS曲线和LM曲线的概念及其移动,掌握货币需求动机和货币需求函数,了解利率的决定,掌握IS―LM模型的分析方法和凯恩斯的主要理论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投资的概念,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货币需求函数,凯恩斯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思路】先讲授产品市场均衡下的国民收入决定——IS曲线;后讲授货币市场均衡下的国民收入决定——LM曲线;再讲授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下的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最后进行总结。【教学课时】6课时。【教学内容】上一章,我们在三个假设条件下讨论了产品市场中总支出水平如何决定经济社会的总需求,从而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或产量y=c+i。现在,我们将三个假设条件放宽一个,即假定投资(i)是宏观经济的一个内生变量而不是外生变量,在这一变化的条件下,均衡的国民收入y=c+(i)=?本章讨论在投资(i)是一个变量的前提下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i的放宽实际上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基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S)的考虑,设i=e-dr,另一个是基于货币市场均km衡条件(L=M=ky-hr)的考虑,设ry。由此就引出对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第二个模hk型——IS-LM模型的讨论。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得到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y的决定模型。这一模型是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扩张与升华。学习这一模型,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整个思想体系(基本内容);并掌握这一分析储蓄、投资、货币、利率相互关系;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应等分析工具。为了分析i的变化,我们先要有一些预备知识。第一节投资的决定一、对于投资的认识1、投资是指在一定社会中实际资本的增加。现实经济社会中投资的含义很多,投资支出可以分为三个不同范畴:企业用于机器、设备等投资的企业固定投资;居民用于住房建筑的住房投资;由库存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所组成的存货投资。本章所分析的投资,不是指资产权转移的投资,而是指涉及到上述三类投资的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新住宅的增加等,其中主要是指厂房、设备的增加。从价值形态讲,投资就是增加厂房、设备所投入的货币量。2、投资国民经济运行有更重要的影响。投资与消费相比更具有可变性,且对国民经济运行有更重要的影响。从很多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实践来看,经济波动的原因主要是投资的波动,新的经济周期主要是由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基本建设投资扩张所引起的。3、投资是一个多元函数,主要取决于预期收益、利率、风险等因素。简单地思考,投资=预期利润率-利率。凯恩斯认为:是否要对新的实物资本进行投资,仅就假设条件讨论,取决于这些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为购买这些资产而必须借进的款项所要求的利率的比较。前者大于后者时,投资是值得的;后者大于前者时,投资是不值得的。这里,预期利润率又叫资本边际效率;利率指的是实际利率。32\n二、对于利率的认识⑴凯恩斯认为,决定投资的首要因素是实际利率。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通货膨胀率。投资与利率之间的这种关系就称之为投资函数。记作:i=i(r)⑵投资函数一般可写成i=i(r)=e-dr。其中,e为即使利率为零时也有的自主投资量,自主投资是指由人口、技术、资源、政府政策等外生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d为利率对投资需求的影响系数,或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一个绝对量,表示利率每上升或下降一个百分点,投资会减少或增加的数量;r为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差额;-dr是投资需求中与利率有关的部分。又称为引致投资,引致投资是指由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投资——加速原理研究的对象。⑶投资函数是利率的减函数。三、对于资本边际效率(预期利润率)的认识1、资本边际效率(预期利润率)认识。每一个投资者都会对于所投入的资金有一个收益率的预期。这个预期收益率与实际利率的差异,将直接决定其资金的投向。第一,从现值的公式谈起⑴假定本金为100美元,年利息率为5%,则:第1年本利之和为:100×(1+5%)=1052第2年本利之和为:105×(1+5%)=100×(1+5%)=110.253第3年本利之和为:110.25×(1+5%)=100×(1+5%)=115.76以此可类推以后各年的本利之和。如果以r表示利率,R0表示本金,R1、R2、R3…Rn分别表示第1年、第2年、第3年…第n年本利之和,则各年本利之和为:RR(1r)102RR(1r)R(1r)2103RR(1r)R(1r)320…………nRR(1r)n0⑵现在将以上的问题逆向分析,即已知利率r和各年的本利之和,利用以上公式求本金。仍使用以上具体数字为例。已知1年后的本利之和R1为105美元,利率r为5%,则可以求得本金R0:R1051R100(美元)01r1500上式求出的100美元就是在利率为5%时、1年后所获得的本利之和的现值。以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出以后各年本利之和的现值,这些现值都是100美元。从以上例子中,可以得出现值的一般公式:RnR0n(1r)第二,资本边际效率概念的引出及其公式利用现值可以说明资本边际效率(MEC)。假定某企业花费50000美元购买一台设备,该33\n设备使用期为5年,5年后该设备损耗完毕;再假定除设备外,生产所需的人工、原材料等成本不作考虑;以后5年里各年的预期收益分别为12000美元、14400美元、17280美元、20736美元、24883.2美元,这些预期收益是预期毛收益。如果贴现率为20%时,则5年内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正好等于50000美元,即:1200014400172802073624883.250002345(1r)(1r)(1r)(1r)(1r)可以计算出:r=20%,该笔投资的资本边际效率为20%。即按复利方法计算的预期利润率。上例中,20%的贴现率表明了一个投资项目每年的收益必须按照固定的20%的速度增长,才能实现预期的收益,故贴现率也代表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可以将上例用一般公式表达出来:RRRR123nR23n(1r)(1r)(1r)(1r)式中的R为投资品在各年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也是资本品的价格,r为资本边际效率。第三,资本边际效率定义1、资本边际效率(Marginalefficiencyofcapital)是指资本的预期利润率,即增加一笔投资可以得到的预期利润率。或者说,资本的边际效率是指最有利的资本品每增加一个单位时,新增一项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与这项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的比率。2、资本边际效率的特点。⑴投资边际效率r与资本物品供给价格R成反比;与预期收益R0成正比。⑵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依据凯恩斯的研究,资本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即任何一项资本资产的边际效率,都会随着投资数量的不断增加而递减。为什么?一是随着投资的增大,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上升,成本提高;二是随着投资的增大,未来产品数量增多,供过于求,从而使预期收益下降。3、投资边际效率曲线。以上对资本边际效率曲线的分析,仅仅涉及一个企业的投资活动,分析的是当利率变化、其它企业投资不受影响时,一个企业的投资受利率影响的状况,并没有把这一企业的投资活动与其他企业的投资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果把一个企业的投资活动纳入到所有企业都参与的整个社会范围内,在此条件下的某一特殊企业的投资与利率的数量关系会发生一些变化,从而该企业的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也就发生位置的移动。比如,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如果经济社会中的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就会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从而推动资本品的价格上升。资本品价格的上升,表现在资本边际效率式中,就是资本品供给价格R增大,在预r期收益R1、R2、R3、…Rn不变的假定下,必然要求资本边际效率r减少,以保持等号两边的相等。由于rc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缩小后的资本边际效率就叫投资边际效率(MEI)。下图中,ri就是投资边际ri效率。很明显,投资边际效率ri是资本边际效率rcMEC的一部分,是缩小后的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MEI率rc的缩小量是rcri。Oi0i从上图中可以看到,MEI曲线与MEC曲线一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与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样,都表现出了投资与利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由于MEI<MEC,故MEI曲线比MEC曲线陡峭。同时,MEI曲线表示的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小于MEC曲线表示的利率变动对投资变动的影响。由于投资边际效率的分析更符合经济的现实,所以,更准确地表示投资与利率关系的曲线是MEI曲线。于是,就用MEI曲线34\n表示投资与利率的关系,即用MEI曲线表示投资曲线,以后所涉及到的投资曲线,就是指MEI曲线。4、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显然,作为预期收益率的资本边际效率如果大于市场利率,就值得投资;反之,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小于市场利率,就不值得投资。在资本边际效率既定的条件下,市场利率越低,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相对而言也就会越高,投资就越多;而市场利率越高,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相对而言也就会越低,投资就越少。因此,与资本边际效率相等的市场利率是企业投资的最低参考界限,所以,可将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的反方向变动关系表现为市场利率与投资量的反方向变动关系。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量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图中,横轴表示投资量,纵轴表示资本边际效率或利率,MEC为资本边际效率曲线。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投资量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小;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大。四、预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一)影响预期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1、对投资项目的产出的需求预期。市场对该项目的产品未来的需求量有多大?其价格走势如何?企业的预期收益有多大?这些都对投资会产生影响。2、产品成本。工资成本变动对投资需求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工资成本上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会降低企业利润,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更会减少预期投资收益,降低投资需求。另一方面,工资成本上升会使企业更多地考虑采用新的机器设备,从而使投资需求增加。3、投资税抵免。有的国家的政府为鼓励企业投资,作出规定:投资的厂商可以从它们的所得税单中扣出其投资总值的一定的百分比。这一政策称之为投资抵免政策。(二)风险与投资1、风险是指投资失败的可能性2、投资总是有风险,且高投资收益往往伴随着高的投资风险3、一般而言,经济走势看好时,投资风险较小;反之则投资风险较大。(三)托宾的“q”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提出了企业股票价格会影响企业投资的理论。衡量要不要进行新投资的标准为: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当q<1时,说明买旧的企业比新建设便宜,于是就不会有投资;当q>1时,说明新建设比买旧的企业要便宜,于是就会有新投资。第二节产品市场均衡下的利率与收入决定——IS曲线当i为变量时,均衡的国民收入y如何决定?一、IS曲线的概念与推导1、IS曲线的产生背景与推导过程上一章分析两部门经济的消费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时,曾得到均衡收入公式iy。当时,我们假设i为常量。1又因为:iedri将i=e―dr式代入y式中,均衡收入公式就变为:135\nedry1上式表明: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下面用例子来说明。本例中的单位为亿美元。假设投资函数i=1250―250r,消费函数c=500+0.5y,相应的储蓄函数s=-α+(1―β)edry=―500+(1―0.5)y=―500+0.5y,根据y式可得:1edr5001250250ry3500500r110.5当r=1时,y=3000当r=2时,y=2500当r=3时,y=2000当r=4时,y=1500当r=5时,y=1000…………由此得到一条IS曲线。2、IS曲线名称的由来下图的横轴代表收入,纵轴代r表利率,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就是IS曲线。因为我们是在产品市场均5衡条件下来分析i为变量时国民收4入y的决定(利率r与国民收入y之间相互的关系),而产品市场均衡3条件必有i=s,所以将y曲线称之为2IS曲线,是表示在投资与储蓄相等1IS的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将i=i(r)代入,分析推出的利率与收入组合点O50010001500200025003000Y(亿美元)的轨迹。IS曲线3、通过四象限来描述IS曲线的推导对于IS曲线,西方学者常常用含有四个象限的图形来描述整个推导过程。⑴根据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i=i(r)=e-dr,给定一个利率r,由给定的r推出i值⑵由i=s的这一均衡条件,可由i值推出s值⑶由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s=y-c(y),可由s值推出y值⑷将r值与y值在象限四中描出,就可以得到一个点。将无限个r值与y值联系起来,就得到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I=S)时,利率r与国民收入y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i(r)=y-c(y),并将这条曲线命名为IS曲线36\n(3)储蓄函数s=y-cy(2)投资储蓄均衡ssi=s1250125010001000750750500500250250O50015002500yO2507501250i100020005001000(4)产品市场均衡(1)投资需求redrryi=e—dr144332211O50015002500yO2507501250i100020005001000图14-5IS曲线的推导⑴图中,横轴表示投资,纵轴表示利率,投资曲线表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该曲线是根据上例中的投资函数i=1250―250r画出来的。⑵图中,横轴表示投资,纵轴表示储蓄,从原点出发的倾角为的直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投资与储蓄相等。⑶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储蓄,储蓄曲线表示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该曲线是根据上例中的储蓄函数s=―500+0.5y画出来的,比如,⑴图中的r=3时,i=500;⑵图中由于s=i,储蓄s也就等于500;在⑶图中,由储蓄函数s=―500+0.5y可知,与500储蓄相对应的收入应当是2000。当然,如果利率r上升到4,投资就减少到250,储蓄也是250,均衡收入就减少到1500。⑷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利率。当利率为3时,收入为2000;利率为4时,收入为1500;利率为5时,收入为1000,等等。每一利率下的收入,都是通过投资函数、s=i、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得到的。将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的众多数量组合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edrIS曲线。由于IS曲线代数式y表明收入是利率的减函数,IS曲线也就向右下1方倾斜。二、IS曲线的斜率1、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edre1将y式改写成:ry1dd2、斜率的大小分析1式中y前面的系数就是IS曲线的斜率。由于收入是利率的减函数,故IS曲线的d37\n11斜率为负。为了更方便地比较IS曲线斜率的大小,取斜率的绝对值。显然,ddIS曲线的斜率既取决于β,也取决于d。β是边际消费倾向。如果β较大,从IS曲线的斜率表达式中可以读出:斜率的绝对值就1越小;从k中可以读出投资乘数就大,即投资较小的变动会引起收入较大的增加,因i1而IS曲线就较平缓,表明IS曲线的斜率就小。反之,β较小,IS曲线的斜率就大。所以,IS曲线的斜率与β成反比。d是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表示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时投资的变动程度。要注意的是d是一个绝对数。如果d较大,从IS曲线的斜率表达式中也可以读出: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小;从iedr中可以读出,投资对利率反应比较敏感,即利率较小的变动引起投资较大的变动,进而引起收入的更多增加,IS曲线就较平缓,IS曲线的斜率就小。反之,d较小,IS曲线的斜率就大。所以,IS曲线的斜率与d成反比。另外,在三部门经济中,由于存在政府购买性支出与税收,消费是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函1(1t)数,即c(1t)y,则IS曲线的斜率就变为:。在β和d既定时,t越小,d投资乘数就越大,收入增加就越多,IS曲线就越平缓,于是IS曲线的斜率就越小。反之,t越大,IS曲线的斜率就大。因此,IS曲线的斜率与t成正比。三、IS曲线的经济含义1、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宏观均衡,即i=s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2、处于IS曲线上的任何点位都表示i=s,产品市场实现了均衡;偏离IS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r%相同收入,但y示i≠s,产品市场没有实现均衡。利率高3、描述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反r3方变化。利率提高,总产出趋于减少;利率降低,r2总产出趋于增加。r1i
s区域y3现行利率水平过高,导致投资规模小于储蓄规r4IS模,有i<s。⑵如果某一点位处于IS曲线的左边,y1y3y表示该点产出y1面对的现行利率水平过低,导致投资规模大于储蓄规模,有i>s。三、IS曲线的水平移动利率不变,外生变量正向冲击(c,i,g,x-m的增大)导致总产出y增加,IS水平右移;利率不变,外生变量负向冲击(c,i,g,x-m的减少)导致总产出y减少,IS水平左移。不论从公式推导还是从几何推导看,投资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变动都会使y1IS曲线发生移动。我们可以分几种情况讨论IS曲线的移动。1.投资变动的影响无论自发投资e的变动,还是引致投资dr的变动,都会使得投资需求i发生变化。如果投资需求i增加,会使得收入y增多,IS曲线就会向右移动。IS曲线向右移动的幅度等于投资乘数与投资增量之积,即移动幅度Δy=ki·Δi。相反,如果投资需求i减少,收入y会减少,IS曲线就向左移动,移动幅度为投资乘数与投资增量之积,38\n2.储蓄变动的影响如果储蓄s增加,表明消费c减少,会使收入y减少,IS曲线就向左移动,移动幅度为投资乘数与储蓄增量之积,即移动幅度Δy=ki·Δs。反之,储蓄s减少,IS曲线就向右移动。3.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影响政府购买支出g最终是要转化为消费c与投资i的。政府购买支出g增加,会使消费c与投资i增加,进而增多国民收入y,因此,IS曲线就向右移动,移动幅度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政府购买支出增量之积,即移动幅度△y=kg·△g。反之,政府购买支出g减少,IS曲线就向左移动。4.税收变动的影响政府增加税收t,会使消费c与投资i减少,从而使收入y减少,IS曲线就向左移动,移动幅度为税收乘数与税收增量之积,即移动幅度△y=-kT·△T。税收t减少,IS曲线则向右移动。四、IS曲线的旋转移动e1IS曲线的旋转移动取决于斜率值。从公式ry可以看出:投资系数d不dd变,β与IS斜率成反比;边际消费倾向β不变,β与IS斜率成反比。第三节利率的决定一、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i以上两节的内容说明了投资的决定因素是利率,据此,我们由y、iedr推1edr出了y。但问题是利率r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对这个问题,凯恩斯以前的1古典学派认为,投资与储蓄都与利率相关,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越高,投资越少,利率越低,投资越多;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即利率越高,储蓄越多,利率越低,储蓄越少;投资与储蓄相等时,利率就确定下来了。但是,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则认为,利率不是由投资与储蓄决定的,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量与货币的需求量决定的。由于货币的实际供给量是由代表国家对金融运行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控制的,因而,实际供给量是一个外生变量,在分析利率决定时,只需分析货币的需求就可以了。二、货币的需求决定于三个动机货币的需求是指个人与企业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而产生的对货币的需要。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什么呢?凯恩斯认为个人与企业需要货币出于三种动机,并且将这三种动机称之为“流动性偏好”。一是交易动机。交易动机是指个人与企业为了正常的交易活动而需要货币的动机。比如,个人购买消费品需要货币,企业购买生产要素也需要货币。尽管收入、商业制度、交易惯例等都影响着交易所需的货币量,但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其量的多少与收入成正比。收入越多,用于交易的货币量就越多,收入越少,用于交易的货币量就越少。二是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谨慎动机或预防性动机是指为预防诸如事故、疾病、失业等意外开支而需要事先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下的货币交易需求主要用于即时支出,预防性动机下的货币需求则用于以后的支出。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产生于个人今后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其量的多少尽管取决于个人的预期与判断,但从全社会来看,出于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仍然取决于收入,其量的多少与收入成正比。39\n三是投机动机。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假定财富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货币,一种是有价证券。人们在货币与有价证券之间进行选择以确定保留财富的形式。对货币与有价证券进行选择,就是利用利率与有价证券价格的变化进行投机。有价证券的价格与有价证券的收益成正比,与利率成反比,即:有价证券收益有价证券利率可见,有价证券的价格会随着利率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对有价证券和货币的选择也就随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市场利率越高,则意味着有价证券的价格越低,当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不会再降低而是将要上升时,人们就会抓住有利的机会,用货币低价买进有价证券,以便今后证券价格升高后高价卖出,于是,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减少。相反,市场利率越低,则意味着有价证券的价格越高,当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再也不会上升而将要下降时,人们就会抓住时机将手中的有价证券卖出,于是,人们手中出于投机动机而持有的货币量就会增加。由此可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其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比。三、流动偏好陷阱在分析投机动机时,可看到利率会影响人们对有价证券和货币的选择。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很容易陷入一个思维的死胡同:当利率非常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降低而只能上升,或者说有价证券的价格不会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售出来换成货币,即使手中又另外新增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购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跌而遭受损失,即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会持在手中,凯恩斯将这种情况叫做“流动偏好陷阱”,也叫“凯恩斯陷阱”。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即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留财富,而不愿以有价证券形式保留财富的心理。对货币产生偏好,是因为货币流动性很强,货币随时可以用于交易、应付不测、投机等,故把人们对货币的偏好就称为流动偏好。利率极低时,人们不论有多少货币,都要留在手中而不会去购买有价证券,流动偏好趋于无限大,此时,即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也不会使利率下降。上图中,货币供给曲线m1与货币需求曲线L相交r于A点,由此决定的均衡利率为r0。由于货币需求曲m1m2线L上的A点之右呈现水平状,当货币供给增加、货币供给曲线由m1右移至m2时,利率并没有降低,仍然是r0。货币需求曲线L上A点之右的水平区段,就是“流动偏好陷阱”。r0LA四、货币需求函数1、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OL(m)由于出于交易动机与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量都流动偏好陷阱取决于收入,则可以把出于交易动机与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量统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并用L1来表示,用y表示实际收入,那么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与收入的关系可表示为:L1=f(y)具体表达式为:L1=ky式中的k为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对实际收入的反应程度,也可叫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可L1简单表达为:k。L1=ky式反映出货币的交易需求量与实际收入的同方向变动关系。y2、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40\n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如果用L2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用r表示利率,则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可表示为:L2=f(r)具体表达式为:L2=―hr式中的h为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对实际利率的反应程度,可以称作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L2可简单表达为:h。L2=―hr式反映出货币的投机需求量与实际利率的反方向变动关系。r3、货币的需求函数对货币的总需求就是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之和,因此,货币的需求函数L就表示为:L=L1+L2=ky―hr(14.8)4、名义名义量、实际货币量及其换算关系货币量有名义与实际之分。名义货币量是不管货币的购买力如何而仅计算其票面值的货币量。(14.8)式中表示的是对货币的实际需求。把名义货币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量,需要用价格指数调整:Mm。其中,M代表名义货币量,m代表实际货币量,P代表价格指数。因此,名义P货币需求函数应是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乘以价格指数:L=(ky―hr)P5、货币需求曲线的图形表示(见下图):图(a)中的横轴表示货币需求量或货币供给量,纵轴表示利率。其中:⑴L1为货币的交易需求曲线,由于L1取决于收入,与利率无关,故其是一条垂线。⑵L2为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它最初向右下方倾斜,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量随利率的下降而增加,即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关系;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的右下端为水平状,在这一区段,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降低。图(b)中的曲线Lrr为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L1=ky与投机需求在内的货币L=ky―hr需求曲线,其上的任何一点表示的货币需求量L1都是相应的货币交易需L2=―hrL2求量与投机需求量之和。L曲线向右下方倾OL(m)OL1+L2L(m)斜,表示货币需求量与(a)(b)利率的反方向变动关图14-8货币需求曲线系,即利率上升时,货币需求量减少,利率下降时,货币需求量增多。6、货币需求量和收入水平的正向关系的图形表示对货币的需求函数L=L1+L2=ky―hr中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的同方向变动关系、货币需求量与利率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图中有代表无数条货币需求曲线的三条货币需求曲线L1、L2、L3,分别代表收入水平为y1、y2、y3时的货币需求量。货币需求量与收入的同方向变动关系表现为三条货币需求曲线的左移与右移,货币需求量与利率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则都表现为三条货币需求曲线的向右下方倾斜。(a)图表示,利率同为r1时,由于收入水平不同,实际货币需求量分别为L1、L2、L3,即y=y1时,L=L1;y=y2时,L=L2;y=y3时,L=L3。41\n7、货币需求量和利率水平的反向关系的图形表示(b)图表示,收入水平相同,比如都为y1时,由于利率水平不同,实际货币需求量也不同,即r=r1时,L=La;r=r2时,L=Lb。rL1=ky1+hr1rLa=ky1+hr1L2=ky2+hr1rL3=ky3+hr1rLb=ky1+hr211r2OL1L2L3L(m)OLaLbL(m)(a)不同收入下的货币需求曲线(b)不同利率下的货币需求曲线五、其它货币需求理论1、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存货理论方法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模型)美国经济学家(W·Baumol)在《现金的交易需求:一种存货理论方法》(1952年)一文中提出:货币的交易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随利率的上升而减少tcyM2r2、货币需求的投机理论——资产选择(组合)理论美国经济学家Tobin在1958年发表的《现金偏好:对待风险的行为》中提出:⑴假设财产分为货币资产A1和债券A2两种形式。持有货币没有利息收入,但也没有风险;持有债券可以得到利息,但也有风险。A1+A2=10≤A1≤10≤A2≤1⑵由于利息收入与风险的存在,一个正常的财产持有者就要权衡利息收益和风险(即持有债券的收益与成本),决定货币A1与债券A2在总财产中的比例,以实现利益(效用和收入)极大化。六、均衡利率的决定1、货币供给的几个范畴货币供给分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与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狭义的货币供给用M或M1表示。由于银行活期存款可以随时提取,并可当作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因而属于狭义的货币供给。狭义的货币供给加上银行定期存款便是广义的货币供给,广义的货币供给用M2表示。如果M2加上个人与企业持有的政府债券等流动资产或“货币近似物”,就是意义更广泛的货币供给M3。以后分析中使用的货币供给是指狭义的货币供给即M1。2、M1定义下货币供给的概念与图形货币供给是一个存量概念,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与银行的硬币、纸币与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由于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国家或中央银行来调节的,因而是一个外生变量,其多少与利率无关,因此,货币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3、M1定义下货币供求的均衡图形42\n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利率。在下图中,作为垂线的货币供给曲线m与向右下方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L在E点相交,交点E决定了利率的均衡水平r0,它表示,只有当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时,货币市场才达到了均衡状态。因而,均衡利率就是货币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相等时的利率。r货币市场的调节,会使货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m而形成均衡利率。上图说明了均衡利率的形成。如果市r2场利率r1低于均衡利率r0,说明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人们感到手持货币量少,此时,人们就会售出手中的有r0E价证券。随着证券供给量的增加,证券价格就会下降,r1L利率相应就会上升,货币需求也会逐步减少。货币需求的减少、证券价格的下降与利率的上升一直持续到货币OL(m)供求相等、均衡利率r0的形成为止。反之,如果市场利均衡利率的决定与形成率r2高于均衡利率r0,说明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人们认为手持货币量太多,此时,人们就会利用手中多余的货币购买有价证券。随着证券需求量的增加,证券价rLL'mm'格就会上升,利率也就会下降,货币需求会逐步增加。r1货币需求的增加、证券价格的上升与利率的下降会一直E'持续到货币供求相等、形成均衡利率r0为止。只有当货r0E币供求相等时,利率才会相对静止不变。r24、货币供求曲线的移动可分三种情况讨论:供给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的OL(m)移动、均衡利率点的移动。它们都会随着货币供求的变图14-11货币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变动化而变化。可用图14-11进行说明。第四节货币市场均衡下的利率与收入决定——LM曲线一、LM曲线的概念与推导1、LM曲线的引出货币供给用m表示,货币需求为L=L1+L2=ky―hr,当m给定且货币市场均衡时,由m=ky-hr的公式表示的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的国民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图形就被称为LM曲线。从上式中可知,m一定时,L1与L2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L1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货币的投机需求L2随利率的上升而减少。因此,国民收入的增加使货币的交易需求增加时,利率必须相应提高,从而使货币的投机需求减少,货币市场才能保持均衡。相反,收入减少时,利率须相应下降,以使货币市场均衡。hmkmLM曲线还可改写为:yr或:rykkhh2、用例子来说明货币市场的均衡。假定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L1=m1=0.5y,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L2=m2=1000―250r,货币供给量m=1250,(例子中的单位为亿美元)。并假定这一实际货币供给量就是名义货币供给量(M)(这暗含价格指数P=1),货币市场均衡时,m=L=L1+L2,即:1250=0.5y+1000―250r,整理得:y=500+500r当r=1时,y=1000当r=2时,y=150043\n当r=3时,y=2000当r=4时,y=2500当r=5时,y=3000…………将这些点在右坐标图上描出来,即为LM曲线。用下图表现LM曲线。图中的横轴代表收入,纵轴代表利率,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就是LM曲线。LM曲线是表示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r的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与LM收入组合点的轨迹。从图中可以5看到,LM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4表一定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在3任何一个组合点上,货币供给与2货币需求都相等,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故把这条曲线称作LM1曲线。3、LM曲线的图形推导流程O50010001500200025003000Y(亿美元)LM曲线是从表示货币交易图14-12LM曲线需求与收入关系的交易需求函数、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关系的投机需求函数以及使货币供求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LM曲线的推导过程还可以用下图来描述。(a)图中,横轴表示货币投机需求m2,纵轴表示利率,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可以由已知的货币投机需求函数L2=m2=1000―250r得到用于投机的货币供给量。比如,r=2时,m2=500;r=3时,m2=250,等等,根据利率r与货币投机需求量的关系,画出货币投机需求曲线m2。(b)图中,横轴表示货币投机需求m2,纵轴表示货币交易需求m1。由于m=m2+m1,所以m1=m―m2。因为货币供给总量m与用于货币投机需求的货币供给m2为已知,故可求出货币交易需求m1。比如,m2=750时,m1=500。据此可以画出向右下方倾斜、表示货币交易需求与货币投机需求反方向变动的货币交易需求曲线。44\nm1m1(3)交易需求(2)货币供给12501250m1=kym1=m―m210001000750750500500250250O50015002500yO2507501250m2100020005001000rr(4)货币市场均衡(1)投资需求m=ky—hrm2=—hr44332211O50015002500yO250750125m21000200050010000图14-13LM曲线的推导(c)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货币交易需求m1。由已知的货币交易需求m1=0.5y,可得收入量。如,m1=1000时,收入就相应等于2000;m1=500时,收入就相应等于1000,等等。货币交易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收入与货币交易需求的同方向变动关系。(d)图中,横轴表示收入,纵轴表示利率。当利率为3时,收入为2000;利率为2时,收入为1500,等等。每一利率下的收入,都是通过货币供求相等的关系而得到的。将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得到的利率与收入的众多数量组合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LM曲线。LM曲线向hm右上方倾斜,这与yr表示的收入是利率的增函数是一致的。kk二、LM曲线的斜率1.LM曲线的斜率km第一,从表达式ry看出,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k与h,即取决于货币的交易hh需求对实际收入的反应程度k与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实际利率的反应程度h,LM曲线的斜率与k成正比、与h成反比。⑴在h为定值时,k值越大,表示货币的交易需求对实际收入的敏感程度越高,一定的货币交易需求量仅需更少的收入来支持,故LM曲线就陡峭;反之,k值越小,LM曲线就越平缓。⑵在k为定值时,h值越大,表示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实际利率的敏感程度越高,一定的利r古典区域LM率水平能支持更多的货币投机需求量,货币的交易需求量相应增加,从而使国民收入量增加,LM曲线就较平缓;中间区域相反,h值越小,LM曲线就越陡峭。第二,就LM曲线的两个来源来看:在m0=L1(y)+L2凯恩斯区域(r)中,L1(y)比较稳定,因此,LM曲线斜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L2(r)曲线。这一曲线可以将LM曲线分成三个区域,下图表现了LM曲线的三个区域。⑴当利率降到很低时的流动陷井里(比如r1时),货OLM曲线的三个区域y币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因而LM曲线也相应有45\n一段水平状态的区域,称凯恩斯区域(也被称为萧条区域)。在凯恩斯区域,LM曲线的斜率为零。货币政策无效,扩张性财政政策有效。⑵当利率升到r3以上时,货币投机需求曲线成为一条垂直线,因而LM曲线也相应有一段垂直状态的区域,也被称为古典区域。在古典区域,LM曲线的斜率为无穷大。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⑶当利率处于r1至r3区域时,LM曲线的斜率为正值。三、LM曲线的经济含义1、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2、货币市场上,总产出与利率之r%同样收入,LM曲线间存在正向关系,利率提高时总产出增利率过高加,利率降低时总产出减少。E1r13、LM曲线上的任何点都表示L=Am,即货币市场实现了宏观均衡。反之,L<m偏离LM曲线的任何点位都表示L≠L>mm,即货币市场没有实现均衡。四、LM曲线之外的经济含义EBr2同样收入,LM右边,表示L>m,利率过低,2利率过低导致货币需求>货币供应。LM左边,表示L<m,利率过高,导致货币需求y1y2y<货币供应。五、LM曲线的移动LM曲线会随货币的交易需求、投机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变动而变动。1、LM曲线与货币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关系比如,假定货币需求不变,货币供给量增加时,LM曲线就向右移动,会促使利率下降,从而刺激包括消费与投资在内的总需求,国民收入因此而增加。相反,货币供给量减少时,LM曲线就向左移动,利率上升,消费与投资减少,从而使国民收入减少。2、LM曲线与货币交易需求曲线成同方向变动关系比如,其他因素不变,货币交易需求曲线右移,即货币交易需求减少,LM曲线会右移,因为完成同量交易所需的货币量减少,即同量货币可以完成更多收入的交易了。反之,货币交易需求增加,LM曲线就向左移动。3、LM曲线与货币投机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其他因素不变,如果货币投机需求量增加,则会相应减少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国民收入因此减少,故LM曲线左移。相反,货币投机需求量减少,LM曲线会右移。第五节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收入决定:IS-LM模型一、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收入决定1、IS-LM模型建立的背景IS曲线表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存在着一系列利率与收入的组合;LM曲线表明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也存在着一系列利率与收入的组合。但是,产品市场均衡时,货币市场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货币市场均衡时,产品市场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表现在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的交点上,在这个交点上,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也就是说,表示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收入仅有一个。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收入可以通过联立IS曲线方程与LM曲线方程而求解得到。2、双均衡问题的解决46\n一是建立“I=S、L=M”的联立方程,并求解,可以解决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表现在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的交点上,在这个交点上,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也就是说,表示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收入仅有一个。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与收入可以通过联立IS曲线方程与LM曲线方程而求解得到。二是用下图表示两个市场同时均衡。图中,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点,E点代表的利率3%和收入2000亿美元是r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利率LM5Ⅰ与收入。此时,产品市场上,投资i=1250―250×3=500(亿美元),储蓄s=―500+4E0.5y=―500+0.5×2000=500(亿美元),3ⅣⅡ投资与储蓄相等,产品市场实现了均衡。与2Ⅲ此同时,在货币市场上,货币的需求L=L1+L2=0.5y+1000―250r=0.5×2000+1000―1IS250×3=1250(亿美元),货币市场也实现了均衡。所以,在E点上,产品市场与货币O50010001500200025003000亿美元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只要投资、储蓄、货图14-16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函数关系不变,曲线的的交叉点就不会改变,此时,任何失衡情况的出衡现也都是不稳定的,最终也会趋向均衡。二、两个市场非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波动调整1、非均衡的四个区域1图中E点之外的任何地方都没有同时实现两个市场的均衡。IS曲线与LM曲线上,分别2有i=s、L=M;IS曲线与LM曲线之外的点,i与s、L与M都不相等。相交的IS曲线与LM曲线,把坐标平面分成四个区域:Ⅰ区域、Ⅱ区域、Ⅲ区域、Ⅳ区域,每个区域中,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都处于非均衡状态。四个区域的非均衡状态可用下表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区域产品市场的非均衡货币市场的非均衡Ⅰi<s有超额产品供给L<M有超额货币供给Ⅱi<s有超额产品供给L>M有超额货币需求Ⅲi>s有超额产品需求L>M有超额货币需求Ⅳi>s有超额产品需求L<M有超额货币供给在Ⅰ区域上的点,产出为y时,实际r高于均衡点的r,于是投资的积极性受挫,有i<s出现;接着就有货币需求不足,有L<M出现。在Ⅱ区域、Ⅲ区域、Ⅳ区域同样有上述分析思路,得出如表中的结论。2、一般均衡的稳定性四个区域中存在着不同的非均衡状态,经过调整,非均衡状态会逐步地趋向均衡。IS的不均衡会导致收入变动:i>s会导致收入r%增加,i<s会导致收入减少;LM的不均LM衡会导致利率变动:L>M会导致利率上升,L<M会导致利率下降。这种调整最r1终使经济趋向于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E以左图为例:r01A关于这一知识点,请参阅尹伯成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五版第358页、第364页的分析2r这里的2M之所以为大写而不为小写,参见教材B500页倒数第4行的假定条件。IS47y1y0y2yIS-LM模型一般均衡的稳定性\nA(r2,y1):LM均衡,IS不均衡,有r2储蓄;→→生产和收入增加→交易需求增→→利率上升→→A→EB(r2,y2):IS均衡,LM不均衡;y2>y1,交易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E三、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的变动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表示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但这一均衡只是与意愿的需求相一致的均衡,并不一定是充分就业的均衡。这是因为意愿中的需求常常受到外部约束。一是消费者的文化氛围约束。过于节俭的消费文化氛围使消费者的意愿支出大打折扣;二是供求信息传递并被消费者完全接受的时差约束。对商品供求信息的不知道、不认同使消费者的意愿支出大打折扣;三是以效率优先为导向、按生产要素贡献的分配制度约束。这一制度必然引发基尼系数拉大、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使消费者的意愿支出大打折扣。比如,下图中,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点,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分别是re、ye,但充分就业的收入是yf,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即ye<yf。从与意愿的需求相一致的均衡走向充分就业的均衡,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调整与解决。如果政府运用或增支,或减税,或增支减税双管齐下的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会向右移动至IS′的位置,与LM曲线相交于E′点,均衡收入就增至yf,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政府也可以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给量,LM曲线会向右移动至LM′的位置,与IS曲线相交于E″点,均衡收入也能增至yf,同样可以达到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1、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移动从图中也可以看到,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会改变利率与收入水平。比如,LM曲线不变假定下,IS曲线向右移动,会使利率上升、收入增加。这是因为IS曲线右移是或消费,或投资,或政府支出增加的结果,即总支出或总需求增加,这会使得生产与收入增加,从而增加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通过出售有价证券获取货币,以用于交易所需。这样,在有价证券供给增多的情况下,有价证券价格下降,亦即利率上升。用rLMLM′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说明LM曲线不变而IS曲线E′向左移动时,收入减少、利率下降的状况。Ere2、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右移动E″当然,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的移动也会引起利率与收入的变化。例如,假定在IS曲线ISIS不变、LM曲线向右移动,利率会下降、收入会增Oy′eyfy加。这是因为LM曲线向右移动,或者是货币需图14-17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的决定求不变而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或者是货币供给不变而货币需求减少的结果。在IS曲线不变,即产品市场供求不变的情况下,LM曲线的向右移动,意味着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利率必然下降。利率的下降,会刺激消费与投资的增加,从而使收入增加。相反,IS曲线不变、LM曲线向左移动后,收入会减少、利率会上升。3、IS曲线与LM曲线同时移动此时收入与利率也会发生变化,其变化取决于两条曲线的最终交点。第六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二章的部分内容与本章的大部分内容,介绍的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要点,可以分别用数学模型、图表、文字的形式进行概括与阐述。48\n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图表表示平均消费倾向cAPCy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cMPCy消费(c)由此求投资乘数k1c1y收入交易动机(由m1满足)流动偏好(L)谨慎动机(由m1满足)(L=L1+L2)投机动机(由m2满足)利率(r)货币数量(m=m1+m2)投资(i)预期收益(Rn)资本边际效率(MEC)重置成本或资产的供给价格(R)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文字概括第一,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与投资。消费与投资是总需求或总支出的组成部分,凯恩斯认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也就是消费与投资决定国民收入。第二,消费由消费倾向与收入决定。消费倾向包括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且小于1,因此,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会越来越少,而用于储蓄的部分会越来越多。第三,国民收入的变动主要受投资的影响。消费倾向相对比较稳定,故投资成为影响国民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投资或增加或减少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或增加或减少的成倍变动。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而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且小于1,故投资乘数大于1。第四,投资由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比,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比。如果利率小于资本边际效率,就值得投资;如果利率大于资本边际效率,就不值得投资。第五,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流动偏好是货币需求,由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与对货币的投机需求组成,其中,对货币的交易需求来自于交易动机与谨慎动机,对货币的投机需求来自于投机动机。货币数量是货币供给,由满足交易动机、谨慎动机的货币数量和满足投机动机的货币数量组成。第六,资本边际效率由投资的预期收益与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决定。资本边际效率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重置成本成反比。第七,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在于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组成的总需求不足,而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一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人们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来增加消费,并且增加的收入用于增加的消费会越来越少,这就造成消费不足。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造成投资需求不足。增加一笔投资,既会增加对资本资产的需求,增加重置成本,又会在将来形成生产能力、增加产品供给、促使产品价格下降后,收益减少。因此,资本边际效率会随重置成本的增加、预期收益的减少而降低,从而使得投资需求不足。三是作为货币需求的流动偏好,会在利率极低时形成“流动性陷阱”,从而使利率在货币供给增加的情况下也不会降低,即流动偏好限制了利率的降低,最终抑制投资需求。这样,三大基本心理规律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为解决49\n有效需求不足,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当运用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的财政政策和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消费与投资,从而增加收入,实现充分就业。由于“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货币政策效果有限,增加收入应主要靠财政政策。三、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数学模型表示⑴投资函数………………i=f(y),即:i=e―dr⑵储蓄函数………………s=f(r),即:s=―+(1―)yedr⑶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s,即:y1e1或:rydd这就是IS曲线方程。⑷货币需求函数…………L=L1+L2=ky―hrM⑸货币供给函数…………mmm12Phm1Mh⑹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即:yr,或yrkkkPkkmk1M或:ry,或ryhhhhP这就是LM曲线方程。将IS曲线方程与LM曲线方程联立,便可求得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第七节结束语一、本章要点归纳第一节分析思路总结投资是一个多元函数,主要变量为利率、预期收益率、风险、“q”理论说等因素。一、利率分析1、预期收益率(资本边际效率)认识第一,从现值的公式谈起第二,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引出及其公式第三,资本边际效率定义2、(资本边际效率)的特点投资边际效率r与资本物品供给价格R成反比;与预期收益R0成正比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3、资本边际效率的曲线企业曲线社会曲线投资量i与利息率r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4、投资边际效率曲线投资边际效率曲线不同于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最能说明投资与利率关系的曲线是投资的边际效率曲线5、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二、预期收益分析50\n产出品的需求预期产品成本税收优惠三、风险分析四、托宾的“q”理论二、本章问题评述IS-LM模型的批评者们指出该模型主要的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一些西方学者指出,IS-LM模型的一个假定是,两个市场的均衡是独立形成的,即一条曲线的移动不会引起另一条曲线的移动,但事实上,这一假定并不存在,IS曲线与LM曲线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依存的。例如,在萧条时期,悲观气氛的增加使资本家减少对资本产品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了对于货币的需求,这样在在IS左移时LM曲线也相应左移。结果收入将以更大幅度减少,但利率不一定下降。这时,IS-LM模型就不能正确预期经济前景和政策效果,于是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政策意义。②英国的剑桥学派更坚决反对IS-LM分析,他们认为,IS-LM模型用一套联立方程体系代替了凯恩斯的因果次序关系,从而模糊了凯恩斯理论中最本质的东西。在IS-LM模型中,利率决定投资,投资决定收入,收入决定储蓄,于是得到利率是决定储蓄和投资的主要因素,这显然又把凯恩斯理论恢复到古典经济结构中去了。③IS-LM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基础上的,而这些假设条件本身往往很难与事实相一致。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建立在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这一条件之上。可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投资要同时受到许多因素(如利率、利润、社会环境、制度等)的影响。因此,投资和利率不可能必然存在一种反比例关系,投资需求曲线不一定向右下方倾斜,从而IS曲线也不一定向右下方烦斜。同样,储蓄也受到收入、利率和消费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储蓄也不一定是收入的增函数,这也可能使IS不一定向右下方倾斜。④IS-LM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与事实相符。例如,按IS-LM分析,投资的崩溃(即IS曲线猛烈地左移)时,LM的右移可使y保持不变,这就是说,当严重的投资崩溃危机到来时,扩张性货币政策能够加以补救,这种说法显然违反事实,如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中,西方银行存在多余准备金,并不缺乏资金的来源。可见,这时货币政策并不能使LM右移以解决投资崩溃带来的萧条。51\n第十五章基于IS-LM模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促进均衡的国民收入转向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每种经济政策在这一过程中的效果,掌握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经济政策会因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IS曲线、LM曲线的不同斜率对经济政策产生不同效果的原因,两种经济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1上几章讨论是均衡的国民收入及其决定。但是,IS和LM曲线相交所决定的均衡的国民收入不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而且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无法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均衡,需要依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以影响。这种影响在图形上就表现为改变IS和LM曲线的位置,使它们相交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改变IS和LM曲线的位置,使它们相交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这一问题。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含义1、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2、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二、两种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1、作用机制:因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所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其中,财政政策的实施将使IS曲线左右平移;货币政策的实施将使LM曲线左右平移。这两种平移会对均衡产出水平形成影响。其作用机制可用下图说明: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GADYLrIADY两Y之差即为挤出效应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MMLrIADYPP2、影响:(净效果分析)政策种类对利率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GDP的影响财政政策:减少所得税上升增加减少增加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包上升增加减少增加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财政政策:(投资津贴)上升增加增加增加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下降增加增加增加1国民收入有三种提法:⑴国民收入。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⑵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相一致的产出;⑶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指与全体居民和企业充分就业后的产出;一般情况下,应当有⑶>⑴>⑵的关系。要注意这三种提法的区别。52\n第二节财政政策效果分析虽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能产生增加国民收入的效果,然而,政策效果的大小却因政策出台时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图形上的表现就是IS曲线与LM曲线的斜率不同,这这两个不同会导致政策效果大有差别。一、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财政政策的效果大小分两种情况讨论1、LM曲线不变、IS曲线的斜率变化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⑴效果图分析当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收支变化使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即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发生移动时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也就越小。这一结果可以用下图表示。rIS′rISLMIS′LME′ISE′r2r1EEr0E″r0E″Oy0y1y2yOy0y1y2y(a)政策效果大(b)政策效果小图15-1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上图中,假定LM曲线的斜率不变,初始状态下的均衡收入y0和利率r0也完全相同,现假定政府实行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少税收),增加相同的一笔支出量均为Δg,则会使IS曲线右移,假定右移的距离是E0E3,E0E3为政府支出乘数和政府支出增加额的积,即E0E3=Kg·Δg,也就是说,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带动国民收入增加若干倍,这其中的原理在前面的内容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由于IS曲线斜率的不同,国民收入的增加额大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两者的增加额y0y1和y0y2均小于E0E3,原因是要想使国民收入的增加额为E0E3,必须保持利率水平不变。但是,保持利率水平不变是不可能的。因为IS1曲线、IS2曲线向右分别平行移动到IS1′和IS2′时,在(r0,y3)点上,商品市场实现了新的均衡,但货币市场却发生了失衡——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政府支出增加势必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导致对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但货币供给不变(LM曲线不变),这势必导致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利率必将上升,而利率的上升导致私人投资水平下降以及总需求水平进一步下降,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受到了限制,这种限制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由于存在政府支出挤走私人投资的问题,因此,新的均衡点只能是E1和E2,收入不可能增加到y3,而分别只能增加到y1和y2。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y0y1<y0y2,即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小,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影响越大,政策效应越大。⑵原因分析IS曲线之所以影响财政政策效应,是与投资的利率弹性以及乘数相关的。IS曲线的斜率e1的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弹性大小所决定。我们知道:ry。iedr,d为dd投资的利率弹性,IS曲线的斜率越小,即IS曲线越平缓,说明d越大;d越大,由i=e-dr可53\n知,则利率r变动一定幅度将引起投资i较大幅度的变动。这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y增加的同时,利率r上升,而利率r的上升必将使私人投资i减少许多,“挤出效应”较大,国民收入y增加的幅度较小。因此,IS曲线越平缓,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挤出效应就越大,被挤出的私人投资i就越多,国民收入y增加得越少,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IS曲线越陡峭,说明d越小;由i=e-dr可知,d越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小,政府支出增加产生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国民收入y增加得较多,财政政策效果较大。就乘1数而言,由于投资乘数k,β越大,乘数越大,IS曲线斜率就越小,IS曲线越平坦,i1一定投资量和总需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就越大,“挤出效应”也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β越小,乘数越小,IS曲线斜率就越大,IS曲线越陡峭,“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大。2、IS曲线的斜率不变、LM曲线的斜率变化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⑴效果图分析当IS曲线的斜率给定不变时,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使IS曲线移动时对利率的影响越大,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动越小,也就是说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LM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LM曲线越平坦,IS曲线移动时将导致国民收入发生较大的变动,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这一结果可用下图表示出来。⑵原因分析LM曲线的斜率之所以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是与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r%LMkmr5性相关的。我们知道:ry,hkrIS64LLLkyhr。h为货币需求的利12IS4率弹性,k为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政府IS3IS5增加相同的一笔政府支出,当LM曲线斜r3kmr2率较大即曲线较陡峭时,从ry中hkr1IS2可以看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h较小,IS1根据公式LLLkyhr可以看出,12y1y2y3y4yy货币需求L对利率r变化的反应就不那么敏感,意味着要想货币需求L增加,需要LM曲线三个区域的IS效果5利率r较多地上升;而利率r上升得越多,对私人投资挤占得就越多,“挤出效应”越大,导致了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同时,LM曲线越陡峭,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越大,从公式LLLkyhr中就可以看出,国民收入y提高所引起的货币需求L增加得也就越多,12这样,在货币供给量m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L增加得越多,利率r上升越高;利率r上升得越高,私人投资i减少得越多,国民收入y增加的就少,财政政策的效果就小。km相反,LM曲线斜率越小即LM曲线越平坦时,从ry中可以看出,货币需求的hk利率弹性h越大,根据公式LLLkyhr可以看出,当政府增加支出,即使通过发行1254\n公债向私人部门借了大量的货币,也不会使利率r上升许多;而利率r上升得越小,对私人投资i产生的影响越小,挤出效应越小;当政府支出g增加时,将会使国民收入y增加许多,即财政政策效果较大。同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越小,在货币供给量m不变的情况下,一定的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所引起的货币需求L增加得越少,利率r就上升得越少,从而私人投资i减少得也越少,“挤出效应”则越小,国民收入y增加的就多,财政政策的效果就大。3、支出乘数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财政政策效果可以用支出乘数来表示或计量。支出乘数是指在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收支的变化可以使国民收入变动多少。例如,政府增加一美元的购买性支出导致dy11了国民收入增加了多少,用公式表示为:dgdk1(1t)h式中,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t表示税收函数中的边际税率,d代表投资需求函数i=e-dr中投资的利率弹性,k和h分别表示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和利率弹性。从支出乘数表达式可以看出,当β、t、d、k既定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LM曲线越平坦,支出乘数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当h时,LM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财政政策效果极大。相反,若h越小,支出乘数也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同样,若其他参数不变,d越大,即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乘数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也越小。同时,边际消费倾向β,边际税率t以及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这些参数的大小,同样会影响财政政策乘数,影响财政政策效果。4、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的财政财政效果极大化分析⑴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的含义如上所述,LM曲线越平坦,或者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当LM曲线为水平线、IS曲线为垂直线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这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如下图所示。⑵财政政策完全有效的原因下图中,LM曲线的水平区段就是凯恩斯区域。初始的产品市场均衡曲线为IS1曲线、LM1曲线,IS1曲线与LM1曲线的交点E1表示初始的均衡产出为rIS1IS2LM1LM2y1、均衡利率为r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1曲线向右平移到IS2的位置,LM1曲线与IS2曲线相交于E2点,E2点表示政府实行扩张性E1E2的财政政策后的均衡产出为y2,但均衡利率仍然是r1。y1y2r1即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果,y1y2=Δy=k·Δg。为什么凯恩斯区域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使利率水平提高、挤出效应为零从而使财政政策完全有效呢?Oy0y1yLM曲线之所以成为一条水平线,是因为公式图15-3凯恩斯主义极端kmry中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h为无穷大,这时向hk左下方倾斜的货币需求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由此推导出的LM曲线也变成水平方向的曲线。根据公式LLLkyhr,政府无论增大多少货币投放,都很难使利率r有多少变化;12一旦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手持货币的机会成本将变得很小,极端地讲为零,人们愿意将货1见教材535页的推导55\n币保持在手中,而不会将货币资产转化为有价证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曲线L2为一条水平线,如果这时货币供给不变,L=ky,我们可以推导出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表明国民收入y对利率r的反应是完全有弹性的。如果这时采取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会导致总产出增加即收入增加,L1也会增加,由于货币供给不变,L2必须减少,但由于L2为水平线,L2的下降不会使利率上升,由于利率不变,挤出效应为零,政府支出的增加不会挤占私人投资,财政政策就完全有效。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原因e1我们知道:ry,iedr。IS曲线垂直,表示d为零。这此,不管rdd如何变动,i都不会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增加还是减少货币供给量m都不会对利率r和国民收入y产生任何影响,货币政策完全没有效果。二、挤出效应1、挤出效应概念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使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的同时也引起利率的提高,从而使得私1人部门的投资减少;或者政府削减税收,使得私人消费增加的同时私人投资减少的现象。见下图:LM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右移,Y增加,均衡点利率r亦上升;利率上升会抑制私人投资与消费,Y下降;这两种情况下的Y之差,r%IS1IS2LM称之为“挤出效应”。2、挤出效应的表现一是挤占投资。由于政府支出增加,物价水平上涨,如果在这时货币的名义供给量不变,实△r际的货币供给量必然会由于价格的上涨而减少。由于产出水平不变,用于交易需求的货币量(m1)-d△r/(1-β)不变,只有使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量(m2)减少。结果,债券价格会下跌,利率上升,必然导致私y1y2y3y人投资支出减少。私人投资的减少。财政政策的二是挤占消费。短期中,如果工人由于存在挤出效应△g/(1-β)货币幻觉或受工资契约的约束,货币工资不能随物价上涨同步增加,企业会由于工人实际工资水平的降低而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因此,短期内就业和产量会增加,消费不变。但从长期来看,工人会由于物价的上涨要求增加工资,企业也将把对劳动的需求稳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工人的收入不会相应增加,因此,政府支出的增加只能完全地挤占私人的投资和消费,“挤出效应”是完全的。3、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政府支出会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投资呢?具体来说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支出乘数越小,IS曲线斜率会越大,IS曲线越陡峭,政府支出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越少,但利率提高使投资减少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越少,即挤出效应也越小;反之,支出乘数越大,IS曲线斜率就越小,IS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也越大。1ConsiderfirsttheeffectsofanincreaseingovernmentpurchasesofanamountΔG.TheimmediateimpactistoincreasethedemandforgoodsandservicesbyΔG.Butsincetotaloutputisfixedbythefactorsofproduction,theincreaseingovernmentpurchasesmustbemetbyadecreaseinsomeothercategoryofdemand.BecausedisposableincomeY−Tisunchanged,consumptionCisunchanged.Theincreaseingovernmentpurchasesmustbemetbyanequaldecreaseininvestment.Toinduceinvestmenttofall,theinterestratemustrise.Hence,theincreaseingovernmentpurchasescausestheinterestratetoincreaseandinvestmenttodecrease.Governmentpurchasesaresaidtocrowdoutinvestment.56\n第二,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就是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LM曲线越陡峭,说明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越敏感,一定的国民收入y增加所引起的货币需求的增加也大,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需求越大,利率上升得越高,私人投资和总需求减少得越多,国民收入增加得越少,即挤出效应越大。反之,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LM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越小。第三,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就是货币需求函数中的h。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LM曲线越陡峭,说明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一定的货币需求增加需要利率上升很多,从而投资和总需求减少得就多,国民收入也就减少得越多,即挤出效应越大。反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LM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就越小。第四,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函数i=e-dr中的d就是投资的利率弹性,它表示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投资的利率弹性越大,说明投资需求对一定的利率变动越敏感,IS曲线的斜率就越小,IS曲线越平坦,一定的利率变动所引起的投资变动也就越大,使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就大,因而挤出效应就越大。反之,投资的利率弹性小,“挤出效应”也越小。在这些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而言,边际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同时税率也不会轻易变动。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k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认为其比较稳定。因此,“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第三节货币政策效果一、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进而对国民收入和利率影响的大小。货币政策的效果同样不仅取决于IS曲线的斜率,而且还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1、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IS曲线的斜率变化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当LM曲线的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的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下图所示。e1IS曲线越平缓,由ry可知d值越大,由i=e-dr可知:利率r稍有变动将dd引起投资i较大幅度的变动(称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当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利率r下降时,投资i将增加许多,国民收入y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大。e1IS曲线越陡峭,由ry可知d值越小,由i=e-dr可知:利率r变动较大幅度将dd引起投资i较小幅度的变动(称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不为敏感)。当货币供给量m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而导致利率r下降时,投资i不会增加许多,国民收入y增加就越小,即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57\nr%LM1LM2r%IS2LM1LM2ISIS11ISy2-y1总供给,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采取减少开支、增税等措施,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的政策。但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在实施中会因政策时滞、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政策作用而大打折扣。四、功能财政与平衡预算财政——西方财政预算思想的发展西方财政预算思想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平衡预算也功能财政两个阶段。1、平衡预算思想。基本思想为:财政预算应当努实现年度收支平衡。3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奉行的理财思想基本上还是亚当·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的原则:一个谨慎行事的政府应该厉行节约,量入为出,每年预算都要保持平衡。这就是所谓的年度平衡预算思想。2、功能财政思想。其基本思想为:财政预算目标应当服从于宏观调控的目标——由实现收支平衡转向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和“凯恩斯革命”使人们意识到在经济衰退时期机械地保持预算平衡既无必要同时也会加深衰退。在衰退时税收会由于收入的减少而减少,要保持年度预算平衡,就必然减少政府支出或提高税率,结果加深了衰退;在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严重时,由于税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为了减少盈余,保持年度预算平衡,政府必然增加支出或降低税率,结果造成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年度预算平衡的思想受到众多经济学家的质疑。这样,年度平衡预算思想发展为保持每一个经济周期的预算平衡思想,这就是周期平衡预算。在萧条时期政府采取扩张性政策,可以允许赤字的存在;在繁荣时期政府采取紧缩性政策,可以有预算盈余,但要以繁荣时期的预算盈余弥补衰退时期的预算赤字,使每个经济周期政府的盈余和赤字相抵,实现整个经济周期的预算平衡。周期平衡预算的思想仅从理论上讲十分完美,但具体实行起来却非常困难,因为在一个经济周期内很难准确地估计出繁荣和衰退的时间和程度,并且两者更难相等,因此,周期平衡预算很难实现。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提出一个新的思想,认为每年度的预算平衡甚至周期的预算平衡都是不必要的。财政政策目标应该是提供足够的有效需求在制止通货膨胀的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因此,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对待预算盈余和预算赤字,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出发来合理地利用预算盈余和预算赤字。当存在通货紧缩缺口即有大量失业存在时,政府有责任不惜一切代价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实现充分就业。即使原来存在预算赤字,政府也应不惜赤字的继续扩大而果断地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当经济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政府要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即使原先存在预算盈余,也要不惜盈余的继续扩大实施紧缩性政策。功能财政的中心思想就是: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的稳定,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需要有赤字就有赤字,需要存在盈余就有盈余,而不应单纯为实现财政的收支平衡而影响政府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思想否定了原来的预算思想,主张预算的目标是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而不是仅仅追求政府的收支平衡,因此,这一思想的提出同单纯强调政府收支平衡的思想相68\n比是一大进步。但是,也因该看到,功能财政的实施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一方面,经济形势的波动常常难以预测,对经济形势的估计也不会十分准确;另一方面,政府的决策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效果也具有某种滞后性,所以导致这种政策难以奏效。例如,为消除失业采取了减税和增加政府支出等扩张性财政政策后,由于政策的滞后性,经济形势可能已转入了繁荣,但扩张性政策仍在实施,结果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五、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依照功能财政的思想,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即政府增加支出或降低税率会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刺激经济。反之,政府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减少支出或提高税率将使国民收入水平降低,从而抑制经济。政府支出增加会使预算盈余减少或使预算赤字增加,而税率的提高则会使预算盈余增加或使预算赤字减少。这样就容易将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作为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大小的一种简单标准,一般将预算盈余减少或预算赤字增加看成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结果,将预算盈余的增加或预算赤字的减少看成紧缩性财政政策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有时并不是由财政政策的主动变动引起的,而是由某些自发的支出变动被动地引起的。例如,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收入水平下降,私人消费和投资支出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在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下,进而引起税收的自动减少,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也会引起预算盈余减少或预算赤字增加;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收入水平上升,会引起私人消费和投资支出的增加,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在自动稳定器机制的作用下,税收自动会增加,政府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从而使预算盈余增加或预算赤字减少。上述两种情况下出现的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的变动与财政政策本身无关,也就说明不能简单地将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的变动作为判断财政政策是紧缩性的还是扩张性的标准。引起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的变动的原因可能来自两方面:一是经济运行情况本身的变动,即经济趋向高涨时会引起预算盈余的增加或赤字的减少,经济趋向衰退时会引起预算盈余的减少或赤字的增加。二是财政政策的变动,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预算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紧缩性政策会使预算盈余增加,赤字减少。因而,仅凭预算盈余或赤字的变动很难判断出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要使预算盈余或赤字成为衡量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标准就必须消除经济周期波动本身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C·布朗(C·Brown)在1956年提出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它是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而不是实际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衡量的预算盈余,是实际的预算盈余。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和实际的预算盈余两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如果以BS*代表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BS代表实际的预算盈余,y*代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y表示实际国民收入水平,t、G、TR分别表示边际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支出,则:BS*ty*GTR;BStyGTR;BS*BSt(y*y)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y时则有:BS*>BS反之,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就小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y时有:BS*<BS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等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y时有:BS*=BS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有两个重要的作用。第一,把国民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时的水平上,消除了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69\n从而就能更准确地反应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究竟是扩张性还是紧缩性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依据。如果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者预算赤字减少了,就说明财政政策是紧缩性的,反之则说明政策是扩张性的。第二,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使政策的制定者更加重视充分就业的问题,把充分就业作为目标来确定预算盈余或赤字的规模,以便正确地确定财政政策。正因为如此,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也要注意到,这一概念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者说潜在的国民收入很难被较为准确地估算出来。六、公债与赤字遵循功能财政的思想,许多西方国家先后实行了政府干预经济的积极财政政策,这种政策就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相机抉择”。但由于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大部分是实行消除失业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结果造成财政赤字的上升和国家债务的累积。财政赤字是国家的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二:借债和出售政府债券。政府借债又有两种方法:一是向中央银行借款,由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这会引起货币供给增加。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实际上是通过创造新货币来进行支付,这种为赤字筹资的方式称为货币筹资,结果会引发通货膨胀,其本质上是用征收通货膨胀税的方法解决赤字问题。许多发展中国家解决赤字问题往往采用这种方法,但发达国家却很少使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发行公债包括内债和外债。内债是政府向本国居民、企业和各种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外债是向外国举借的债务,包括向外国借款和发行外币债券,发行债券可称为债务筹资。从一般意义上讲,内债是向国内公众举借的债务,是将购买力由公众向政府进行转移,由于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故不会引起直接的通货膨胀。但政府债券的发行往往会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中央银行要想稳定利率,只有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买进政府债券,无形中增加了货币供给,使得预算赤字增加的同时引起了通货膨胀。公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一种形式起到了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但政府发行公债毕竟是一种负债,与税收不同,发行公债是要还本付息的,当每年累积的债务构成了巨大的债务净存量时,这些债务净存量所支付的利息又构成政府预算支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在美国,政府的利息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在60年代为1.3%,到90年代初上升到3.5%,政府的利息支付在30年间增长了近3倍,利息支付已成为政府支出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政府预算的总赤字中,包括两个主要部分:非利息赤字(除利息支出外的全部政府支出与政府收入之差)和利息支出。因此,当非利息赤字为零或不变时,只要利息支出增加,政府的预算赤字就会进一步增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赤字增长会引起政府增加债券的发行,导致政府债务增加,债务的增加又会引起政府利息负担的加重,使赤字进一步增长,如此循环往复,公债的利息支付成为与政府赤字、公债便会同步增长。衡量一国债务负担率的指标是债务——收入比率,它是一国债务与GDP的比率。债务——收入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公债的实际利率、实际GDP的增长率和非利息预算盈余的状况。当非利息预算盈余不变时,公债的利率越高,GDP的增长率越低,这一比率将会上升;若非利息预算盈余不断增加,实际利率有所下降,实际GDP不断提高,则这一比率将会逐步下降。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债务累积额都在不断的增加,1992年底,美国的政府债务总量已达到4万亿美元。面对日益庞大并且不断增长的政府债务,西方经济学家对公债的是非功过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争论的焦点涉及到两大问题:公债的资源配置效应和公债的收入分配效应。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公债无论时内债还是外债,和税收一样,都是政府加在人民身上的一种负担。原因是公债要还本付息,它最终是要通过征税和发行货币的方法得以解决,必然加重人民的负担。同时这种负担还将转移到未来几代人的身上,往往通过发行新债的办法来偿还旧债。然而,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外债对一国公民而言是一种负担,因为其本金和利息必须使用本国公民创造的产品来偿还,但内债则不同,因为内债是政府欠70\n人民的债,而内债的还本付息,归根结底来自课税,所以是“自己欠自己的债”。从整个国家来看,债权和债务总是恰好相抵的,因而不构成负担。况且政府总是存在的,会通过发新债的办法偿还旧债;即使通过征税的办法来偿还债务,实际上也仅是财富的再分配而已,对整个国家来说,财富并未损失。尤其使当经济未达到充分就业时,由于发行公债可以促进资本的形成,增加有效需求,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可以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多的财富,因此不会对子孙后代产生不良影响。只有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发行公债并且不是用于资本的形成,或者公债的增加挤占了私人投资,这种公债的发行就会成为人们的负担。第三节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1.银行的分类在银行制度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中,对金融媒介机构的分类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例如,按照各种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业务性质,划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按金融机构创造货币、创造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能力,划分为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按受雇人员的数量、资本和营业额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型金融机构;按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和负债性质,划分为主要银行部门、次要银行部门、其他吸收存款的机构、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等。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机构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大体说来,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两类,金融中介机构中最主要的是商业银行、专业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在各类金融机构中,是一种历史最悠久、业务范围最广泛、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种。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繁多,主要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按存款的性质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资财的业务,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在放款和证券投资上。放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本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在美国,放款约占银行全部总资产的60%~70%。证券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资金运用业务,银行通过有价证券的买卖活动取得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各项业务。3.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身处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作为领导和管理国家货币金融的首脑机构,代表国家发行货币、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处理国际性金融事务、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管、通过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中央银行具有以下三个职能:作为发行的银行,独享发行国家货币的权利。作为银行的银行,一方面(用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方式)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另一方面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各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作为国家的银行,第一,代理国库,一方面将国库委托代收各种税款和公债价款等收入作为国库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国库拨付各项经费,代办各种付款和转帐。第二,提供政府所需资金。国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款,即由中央银行用贴现国家的短期国库券的形式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也可以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以直接购买公债方式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帮助政府弥补政府预算中出现的财政赤字。第三,充当政府在一般经济事务和处理政府债务等方面的顾问。第四,监督、管理国家的金融市场活动,代表国家处理与外国发生的金融业71\n务关系。第五,根据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配合,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服务。与一般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中央银行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不以盈利为目的;第二,不经营普通的银行业务,只与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往来,不办理厂商和居民的存贷款业务;第三,具有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的双重性质,有执行金融监管、扶持金融发展的双重任务;第四,处于超脱地位,在一些国家中甚至独立于中央政府,免受政治周期的影响。4、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的不同1994年,我国组建了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一般来说,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较低、期限较长,有特定的服务对象,其放贷支持的主要是商业性银行在初始阶段不愿意进入或涉及不到的领域。例如,国家开发银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等“瓶颈”行业和国家需要优先扶持领域,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这些领域的贷款量占其总量的91%。进出口银行则致力于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项目。农发行主要承担国家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拨付,专司粮棉油收购、调销、储备贷款业务等。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资本来源不同。政策性银行多由政府出资建立,业务上由政府相应部门领导。商业银行多采取股份制的形式,业务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②资金来源不同。政策性银行一般不接受存款,也不从民间借款。而商业银行以存款作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③经营目的不同。政策性银行是为了支持某些部门的发展而专门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与相应的产业部门关系密切。而商业银行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业务范围广泛。5、供给货币的问题狭义的货币供给(M1)是指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货币被定义为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债务的清偿中作为交换媒介或工具而被法定为普遍接受的物品,最符合这个定义的就是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一般说来,硬币和纸币通常被称为通货,由于活期存款可以和通货一样,随时支取,也可随时用来支付债务,因此,也将其看作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货币,因为在货币的供给中活期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更主要的是活期存款的派生机制还会创造货币。二、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一)几个基本概念1、活期存款(D):事先不用通知就可以随时提取的银行存款。2、存款准备金(R):银行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的一定金额,称为存款准备金。3、法定存款准备金(RR):按照一个固定比例(大约10%左右)留存的准备金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RR)。4、法定存款准备金(RR)与活期存款(D)的固定比例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rd=RR/D。在现代银行制度中,存款准备金在存款中起码应占的比率是由政府规定的。这一比率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上。(二)银行体系的派生存款原理72\n1.存款创造含义。存款创造是一种金融现象:一笔寝存款在银行体系内流转,会转化成数倍的银行存款。2.货币创造的过程(支票)80B(支票)64ACD04£¨Ö§Æ±£©5···1.2活期存100活期存80活期存64活期存51.2802甲丙戊贷款51.2庚×贷贷80付û6480¸¸¸设设设备备备乙丁己Òº存款总和=100+80+64+51.2+····=100(1+0.8+0.82+0.83+····0.8n-1)=100/1-0.8=500假定商业银行系统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20%,由于某种原因商业银行新增1000万元的存款,1000万元新增货币究竟最终会增加多少银行存款呢?现实中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客户甲将1000万元存入A银行,银行系统因此增加了1000万元的准备金,A银行按法定存款准1备率保留200万元准备金存入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帐户,其余800万元全部贷放出去;得到这800万元贷款的客户乙将全部贷款存入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B银行,B银行得到了800万元的存款,在留足160万元的法定准备金并将其存入自己在中央银行的帐户以后,将剩余的640万元再贷放出去;得到这640万元的客户丙又将全部贷款存入与其有业务往来的C银行,C银行留下其中的128万元作为法定准备金而把其余512万元再贷放出去。如此反复,以至无穷,各商业银行的存款总额究竟是多少呢?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2341000+1000×0.8+1000×0.8+1000×0.8+1000×0.8+…234=1000(1+0.8+0.8+0.8+0.8+…)100010.8=5000(万元)贷款总和为:800+640+512+…234=1000(0.8+0.8+0.8+0.8+…)=4000万元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存款总额(用D表示)同原始存款(用R表示)及法定准备率1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必须按照法定的比率保留规定数额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其余部分才能用作放款。法定准备率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准备率的高低因银行类型、存款种类、存款期限和数额等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城市银行的准备率高于农村银行的准备率、活期存款的准备率高于定期存款的准备率。法定准备率有最高限和最低限。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一般都愿意尽可能按最低准备率留准备金。中央银行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内改变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准备率来调节货币和信用供给。如果要突破法定准备率的最高限或最低限,就必须请求立法机构授予这项权力。改变法定准备率被认为是一项强有力的调节货币供给的手段,但这种手段由于影响太强烈而不常使用。73\nR(用rd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Drd1D或者:rRd3.存款创造货币的前提条件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具有创造货币的功能,原因是在金融体系中只有商业银行才允许接受活期存款,并可以签发支票,从而具有了创造货币的能力。商业银行创造货币应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第一,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之分。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银行除将客户的绝大部分存款贷放出去或购买短期有价证券以获取盈利外,只需留下一小部分的存款作为应付客户提款需要的准备金,这种银行经常保留的为应付客户随时提取存款的现金称为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存款的比例叫存款准备金率或准备率。中央银行规定的存款准备金率叫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按照法定准备率对自己所接受的存款而保留的准备金称为法定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一部分是银行的库存现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帐户上,它一般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方的项目。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持有的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第二,非现金结算制度。在非现金结算制度下,所有经济主体之间的往来均通过银行开具的支票形式或转帐的方法进行结算,人们对现金的需要转而变成对存款的需要。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银行才具有创造货币的功能。4.简单的货币创造乘数从前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这笔原始存款如果来自于中央银行增加的一笔原始的货币供给,而中央银行新增的这笔原始货币供给流入公众或企业手中并转存在支票账户上,就使活11期存款总额即货币供给量扩大为新增原始货币供给量的倍,这个倍数被称为货币创造乘rrdd1数,如果用km表示货币创造乘数,则:kmrd即货币创造乘数等于法定准备率的倒数,它表示增加一美元存款所创造出的货币的倍数。另外,根据存款总额D同原始存款R及法定准备率rd的关系,货币创造乘数又可表示为:DkmR由此可见,⑴货币的供给不能仅看到中央银行最初发行了多少货币,而必须更为重视派生存款或派生货币,即由于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给量增加了多少,这种增加被称为货币的创造。⑵货币创造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新增的货币量,而且取决于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越大,货币创造乘数越小;反之,法定准备率越小,货币创造乘数越大,两者呈反比关系。这是因为,法定存款准备率越大,商业银行吸收的每一轮存款中,保留的法定准备金所占存款的比例越大,可用于贷款的份额越小,由于贷款又转化成下一轮的存款,因而造成下一轮的存款就越少。5.复杂的货币创造乘数关于以上所论述的货币创造乘数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的分析实际上隐含有两个假定: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商业银行将客户的存款在扣除了法定准备金后全部贷放了出去。74\n但是,商业银行如果找不到合适的贷款对象,或厂商由于预期利润率低于市场贷款利率而不愿借款,诸如此类原因都会使银行的实际贷款小于其贷款能力,实际贷款小于其贷款能力的差额即没有贷放出去的款项就是超额准备金,也就是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金要求以外的准备金(用ER表示)。超额准备金与全部存款的比率称为超额准备率(可用re表示),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之和形成了银行的实际准备金,法定准备率加上超额准备率就是银行的实1际准备率。当存在超额准备率后,货币创造乘数就不再是即法定准备率的倒数,而是变为:rd1kmrrdeR上式表明,货币创造乘数成为实际准备率的倒数,这时,派生存款总额为:Drrde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都是一种漏出,不能形成银行的派生存款,两者在存款总额中所占比重越大,银行的货币创乘数越小,派生存款总额越少。因此,货币创造乘数不但与法定准备率有关,还与超额准备率有关。所以,市场贷款利率(用r表示)越高,银行越不愿多留超额准备金,因为准备金不能给银行带来利润。因此,市场利率上升,导致超额准备率从而实际准备率下降,货币创造乘数变大。另外,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利率即再贴现率也会影响超额准备率。再贴现率上升,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增加,商业银行为此将自己多留准备金,超额准备率提高,从而提高了实际准备率,货币创造乘数变小。第二,银行客户将一切借款都存入银行,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支付皆以支票形式进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每一位银行客户需要保留一部分现金。假如客户将得到的贷款没有全部存入银行,而是抽出一定比例的现金,这就是所谓的现金漏损。现金漏损指的是银行客户从得到的贷款中提留的一部分用于交易的现金。现金漏损会导致货币创造乘数的减小,因为现金与准备金一样不能形成派生的存款。如果用rc表示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即漏现率,则存在1超额准备和现金漏出时的货币创造乘数为:k,可见,货币创造乘数变小了。mrrrdec6.高能货币与货币供给基础货币包括公众持有的通货与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以及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总额。由于基础货币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活动力强大的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高能货币=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若用Cu表示流通中的现金,Rd表示法定准备金,Re表示超额准备金,H表示高能货币,则:H=Cu+Rd+Re,这是商业银行借以扩张货币供给的基础。另外,因为货币总供给是通货(Cu)与活期存款(D)之和,即严格意义上的货币供给M1,即:M=Cu+D,则:MCDuHCRRude把上式等号右边的分子与分母同除以活期存款(D),则:75\nCu1MDHCuRdReDDDCRRUde式中,代表漏现率rc,表示法定准备率rd,表示超额准备率re,所以,上式DDDMr1c又可表示为:HrrrdecM就是货币创造乘数。上式表明,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市H场借款利率、漏现率有关。这就是说,货币供给是基础货币供给、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市场借款利率、漏现率的函数,这些因素都可以归结到准备金对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上来,因为准备金是银行创造货币的基础。中央银行正是通过控制准备金的供给来调节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的。三、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一国的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货币供给量,再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消费与投资和整个宏观经济活动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1、贴现率这是美国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过去,贴现就是银行根据未到期票据的票面额,扣除一定的利息后把票面余额付给持票人的一种放款业务。再贴现则是商业银行持已办理过贴现的、具有清偿能力的商业票据(例如商业银行自己持有的政府债券)作为担保,从中央银行取得贷款的一种借款方式。现在,都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贴现,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利率就是贴现率。贴现政策的作用,主要是掌握贷款条件的松紧程度和影响信贷的成本。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时,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成本增加,将减少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需求,造成货币市场信贷规模收缩,在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下,使货币供给量多倍地减少;当降低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成本就会降低,会激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需求,出现市场信用扩张,在同样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下,货币供给量会多倍增加。中央银行调整贴现率,不仅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还间接地影响到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的数量,从而对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的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贴现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机制大体可概括为: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轻微下降,货币供给量有所减少;贴现率下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有所上升,货币供给量将增加。贴现率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成反比关系,同市场利率的变动成正比关系。目前,贴现率的调整在货币政策中的作用与以前相比也大大地减弱。因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尽量避免在贴现窗口向中央银行借款,只是将其作为紧急求援的手段,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利用,以免被人误认为财务状况不佳。每个中央银行的贴现窗口都会执行中央银行关于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借款的数量和次数的规定,不会随货币政策的变动而变动。另外,贴现政策也不是中央银行的主动性政策,原因在于中央银行只能等待商业银行向其借款,而不能要求商业银行向其借款,所以,这一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限。另外,当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十分缺乏时,即使再贴现率很高,商业银行依然会从中央银行的贴现窗口借款,中央银行想通过较高的贴现率来抑制商业银行的借款就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因此,通过贴现76\n率的变动控制银行准备金的效果是相当有限的。当今,贴现率政策往往作为一种补充手段与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结合使用。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消费与投资即总需求而最终达到预定的经济目标的政策行为。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改变经济体系中货币与证券的相对供给量,从而改变利率,使公众以改变了的利率决定其持有资产的形式。中央银行买入政府债券,等于减少了市场上的债券数量,这会使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公众才会愿意增加货币的持有量而减少政府债券的持有量,势必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以美国为例,当经济形势的发展使中央银行认为有收缩银根的必要时,联邦储备系统下设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在证券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这一行动首先减少银行系统的基础货币(包括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公众手持的现金),同时通过银行系统的存款创造,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多倍收缩;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出售债券,债券价格因供给量过大而下降,利率上升,企业投资降低,公众储蓄增加而消费降低,最终导致总需求降低,遏制经济的过热现象,降低通货膨胀率。反之,若经济出现萧条,失业问题严重,中央银行认为有放松银根的必要,就在公开市场中买进政府债券,增加基础货币,通过银行系统的存款创造,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多倍扩张和利率的下降,使企业投资和公众消费增加,提高总需求水平,制止经济的衰退,减少失业。由于中央银行既可以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防御性工具使用,例如在发生通货膨胀时,售出政府债券,使货币供给量减少,紧缩信用,抑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也可以把公开市场业务作为一种进攻性工具使用,由中央银行主动决定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的时间和数量,用以扩张或收缩信贷规模,通过货币供给量的调整来影响国民经济,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因此,公开市场业务在西方国家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也是最常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是当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政策工具。之所以将之当作能够掌握的最重要、最常使用的政策工具或手段,是因为:第一,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在金融市场上是一种“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就这点而言,这项政策工具比贴现率政策具有优越性。第二,使用这项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可以随时决定买卖债券的种类和数量,可以随时进行精细的调查,以便于较好地控制业务效果,这比一刀切式地调整法定准备率要好得多。第三,公开市场业务是由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根据总的政策方针灵活进行的,无需层层审批的繁琐程序,有利于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3、法定准备率(RequiredreservesorLegalreserves)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有力工具。法定准备率的变化会直接改变商业银行的过度储备,引起银行贷款数量的变化,遏制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企图,避免挤提的倒闭风险。由于法定准备率变动与市场上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成反比例关系,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针对经济的繁荣与衰退以及银根的松紧状况调整法定准备率。例如:在经济处于需求不足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的存款只要求保留较少的准备金,在货币创造乘数的作用下,整个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会多倍的增加。降低法定准备率,实际上是增加了银行的可贷款数量。当然,提高法定准备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的可贷款数量。从理论上讲,变动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量的一种最简单的手段。然而,中央银行一般不轻易使用法定准备率这一政策工具,原因在于银行与金融体系、信贷、存款量、准备金量之间存在着乘数放大的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因此,即使法定准备率的一个很微小的变化,都会对金融市场和信贷状况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法定准备率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一般几年才77\n会改变一次,尤其是银行家们极不欢迎经常变动法定准备率。以上三大政策工具要配合运用。除了上述三项主要手段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如美国的联储)还采用以下一些手段:第一,道义上的劝告。这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出口头或书面的谈话或声明,劝说商业银行自动地遵循中央银行所要求的信贷政策。这种劝告虽然不具有行政的强制性和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在某些情况下颇为有效。第二,垫头规定。这种一种限制证券投机的管制办法。规定购买有价证券必须付出的现金比例,这就是必需支付的“垫头”。由于1927—1929年间,美国证券市场投机因素激增,但联储无法直接干预证券市场,即只能通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逐步削减可提供的贷款,从而限制用借款购买股票。但由于股票价格暴涨时,它可能不得不大幅度提高再贴现率,以便有效地影响证券市场的借款。这样一来又将过分地影响正当经济活动的要求。正是根据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经验教训,美国国会根据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授权联储按情况规定证券经纪人、银行及其他贷示者对股票市场的信用限度,也就是规定股票交易中购买者必须支付的现金比例,有时可以把这一比例提高到100%。第三,控制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的条件。二战后,为了刺激需求扩大销售,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实行了分期付款办法,同时抵押贷款也相当普遍。中央银行通过规定第一次付款额(即最低现付额)和偿还期限,来达到刺激或抑制消费需求的作用。但这一控制被证明很难有效实施。四、货币政策起作用的其它途径第四节资本证券市场(略)一、股票和债券的基本概念1、二者的含义2、二者的相同3、二者的区别二、证券的发行与流通1、证券的发行2、证券的流通三、证券的交易流程及其价格1、证券的交易2、证券交易价格的形成第五节金融衍生品市场(略)金融衍生品——指从基础金融工具(债券、股票、货币等)衍生出来的交易工具,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和期权交易产品及其他具有衍生工俱特征的交易品种。一、期货市场1、商品交易方式的演进现货交易——远期合同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2、期货交易的特点二、垫头交易与买空卖空1、垫头交易定义2、垫头交易特点78\n3、买空卖空交易三、期权交易1、期权交易定义2、期权交易的特点四、双向期权1、双向期权交易定义2、双向期权交易类型第六节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理论演变(略)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总是和其理论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从30年代“凯恩斯革命”开始,到今天博弈理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运用,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在近70年来经历了一系列演变。从这一演变中可以看到,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不是精确不变的科学原则,而是西方学者结合当时的经济问题提出的解释和对策。随着时间的进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西方经济理论和政策就会改变它们说法和内容。由此可见,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当时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对此的束手无策,与战争中政府对经济的计划与指导所形成的经济稳定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相信政府对经济的计划与指导是一种稳定经济的力量,而始于1929年的几乎使资本主义覆灭的大萧条则被认为是政府纵容自由放任的结果,这些都为凯恩斯需求管理思想登上历史舞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历史机遇。为了拯救和改善资本主义,此时的经济计划者和政府也需要从理论上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提供依据。这样,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理论就得到了认可。按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条件下,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构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或者说资本主义的常态是有效需求不足,即是处在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于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作用所造成,所以市场机制不能使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达到均衡,于是必然要出现萧条和失业;当需求过度时,也会出现通货膨胀。因此,政府调节经济就是要维持经济的稳定,其政策手段就是调节需求,即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在进行需求管理时,财政政策被认为是最有力、最直接的调节手段。由于凯恩斯主义迎合了当时的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因此,凯恩斯的经济思想在西方得到迅速传播。美国的凯恩斯主义者还将凯恩斯的学说和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即现在的微观经济学的前身)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古典综合派”,并在战后的20余年间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支配地位。该学派试图弥补和纠正凯恩斯经济学的不足,在许多方面使凯恩斯经济学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其中主要有:希克斯、汉森提出的IS—LM模型,消费函数理论方面有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假说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投资理论方面有汉森和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货币需求理论方面有鲍莫尔、托宾的货币交易需求的平方根法则,托宾的货币投机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方面有哈罗德—多马模型,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在失业与通货膨胀相互关系的理论方面有菲利普斯曲线。此外,克莱茵等人还把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数量化,形成一整套计量经济模型。所有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西方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几十年的经济政策思想都有很大影响,尤其是IS-LM模型成为研究财政政策效果的重要分析工具,菲利普斯曲线则提供了对失业和通胀作选择的总需求管理的菜单,强调根据经济风向运用斟酌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总需求加以调节,减少经济的波动。50年代以来,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和主张为西方政府日益重视,该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79\n还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顾问或智囊。他们占有主流经济学的地位,自认为他们的理论和政策能够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稳定增长。应当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余年中,尤其在50年代与60年代上半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虽有一定波动,但总的说来经济增长较快,通胀率和失业率也不算高,这是新古典综合派得以占据上风的主要原因。然而从70年代起,通货膨胀率节节上升。西方国家想用“斟酌使用的”或“微调”的办法来抑制通胀而同时又不想使经济陷入衰退,其结果是衰退虽然得以减缓,但物价却继续猛涨。到了70年代中期,大多数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的局面,即失业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局面。对于这种局面,新古典综合派在理论上无法加以解释,因为,按照凯恩斯理论,当失业(经济萧条)存在时,产量或国民收入的增加不会带来物价上涨,即使上涨,那也是轻微的,从而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只有实现充分就业以后,即失业被消灭以后,通货膨胀才会出现。换言之,失业与通货膨胀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然而,二者同时并存的“滞胀”的现实使得凯恩斯的说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既然新古典综合派无法对滞胀加以理论上的解释,所以在政策上也就提不出消除滞胀的举措。理论上的困难和政策上的无能使新古典综合派受到了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学派的猛烈攻击。货币主义主要在两个方面和凯恩斯主义展开论战:一是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凯恩斯主义者强调财政政策作用,认为由于IS曲线较陡,货币政策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只有财政政策才能对总需求和产出有直接的、较快的和可靠的作用。然而,货币主义者通过对美国1867—1960年近一个世纪来货币和产出的关系的历史考察,认为只有货币政策才对产出的波动起着最大的作用。例如,30年代的大萧条是实行错误的货币政策的结果,美联储如果能增加基础货币供给,本来可使危机免除,可是却未如此做才使经济陷入大萧条的困境;二是关于稳定性的经济政策的作用。弗里德曼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或根据经济情况而进行“微调”的经济政策,认为凯恩斯主义为克服萧条而制定的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但无助于降低失业率,反而会引起通货膨胀,从而加剧经济波动,阻碍经济增长。按照货币主义者的说法,资本主义市场并不是凯恩斯所描写的那样不稳定。因此,如果听其自然,让经济真正自由地活动,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就可避免剧烈波动。既然如此,那么,政府在自由竞争社会中的职能是制定竞争规则并按规则裁决交易双方的行为,同时给经济提供一个稳定性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和“自由汇率制度”。“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是指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仅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控制经济惟一因素的货币政策。按照这一规则,货币供应量每年应按照固定的比例增加,比例的数值大致等于经济和人口的实际增长率之和。这样,市场上商品和劳务产量的增减就能与货币供应量增减相适应,使物价稳定下来。而实行“自由汇率”(即浮动汇率)又可以防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使经济稳定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总之,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通过“微调”来进行需求管理的政策,把反通货膨胀目标放在优先地位,认为货币在短期中是影响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因而政府应当并且能够实行的惟一政策就是控制货币供给。显然,货币主义在本质上属于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潮。7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滞胀”局面时,除了现代货币主义成为时髦的风尚外,美国还一度出现另一股经济自由主义思潮,这就是当时美国总统里根皈依的“供给经济学”。供给学派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的理论和政策的同时,把经济分析的着眼点放到刺激生产即供给方面。认为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会创造需求,而刺激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税率,因为累进税制的高税率政策严重挫伤企业主的经营积极性,使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劳动者工作热情低落,从而使生产和就业停滞,并由此导致“滞胀”,只有大幅度减税以增加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进而促进储蓄和投资,刺激工作和经营积极性,才能使生产率提高,并使政府课税基础扩大,税收总额随之增加,财政赤字得到控制,通货膨胀也会消失。这一“减税”方案被执行以后,美国的滞胀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因此,在短暂的80\n执行以后,该方案很快即被放弃。随着政策的失败,供给学派的思想和影响也就烟消云散了。反对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和思想的经济学流派,除了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之外,还有一个在货币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又比货币主义更具经济自由主义色彩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强调“理性预期”对经济行为与经济政策的影响与作用,其代表人物有R.卢卡斯和T.萨金特等。理性预期是针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的。后者指人们不掌握充分的信息,主要根据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并准备随时调整预期;而前者指人们会根据过去、现在和将来一切可能获得的信息作出的预期。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人系根据理性预期而作出经济决策,而市场运作的结果是使市场得以出清的供求平衡。这样,在理性预期和市场出清这两个前提条件下,该学派得出了政策无效性结论。按照该学派的说法,这里的原因在于预期是理性的。具有理性预期的人会预料到政府的政策所造成的后果,从而会采取相应的对策,即“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对策”会抵消政策的作用,因之而使政策失效。随着理性预期理论的兴起,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普遍重视预期在经济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并由此导致重视博弈理论在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上的运用。根据博弈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到私人部门的反应,或者说由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效果会大打折扣,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到这一点。总之,私人部门会努力发现政策制定者的偏好,而政策制定者也在努力使私人部门相信其偏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最好是不要为追求自己认为的最优目标而不断去戏弄公众,用不断变换政策的把戏去和公众“斗智”,而应当尽量减少对私人经济活动的干预,即放弃短期的政策规则变动,实施长期不变的政策规则,创造一个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自发调节作用的稳定环境,真心取信于民,解除心理戒备,使经济稳定发展。在70年代滞胀局面中兴盛起来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使传统的凯恩斯主义从正统经济学的地位上掉了下来,然而,凯恩斯的追随者认为,不要国家干预经济是行不通的,因此,他们企图使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在更新颖的理论基础上以新面目出现,既能回答论敌的责难,也符合实践对政策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逐渐形成,它的出现使凯恩斯主义从困境中走了出来,重新获得了生机。但新凯恩斯主义不是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而是认真对待各反对学派对原凯恩斯主义的批评,对原凯恩斯主义理论进行深刻反省,同时吸纳并融合各学派的精华和有用观点,特别是引进了原凯恩斯主义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户效用最大化的假设,部分地吸纳了理性预期学派所强调的理性预期假设,使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有了一个微观基础。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坚持了原凯恩斯主义的非市场出清假设,即在出现需求冲击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处于持续的非均衡状态,即使有理性预期的存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然会有积极作用。从西方国家目前执行的政策来看,凯恩斯主义尽管曾一度衰落,但并没有完全为经济自由主义所取代。经济理论总是为经济政策实践服务的。历史告诉我们,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在过去已有过许多说法,但变来变去总不外是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两大思潮的交替和反复的演进。可以预料,随着时间的进展,西方世界在将来还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经济问题,从而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也会改变自己的说法,以适应解释这些不同问题的需要。81\n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形状与基本含义,了解总供求曲线的得出过程,掌握总供求的均衡模型和总供求曲线移动产生的效应,掌握用总供求模型去分析经济波动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教学重点与难点】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基本含义,总供求的均衡模型和总供求曲线移动的效应,总供求模型下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分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内容】前面我们在IS-LM模型下讨论了均衡的国民收入决定。我们的讨论思路是在均衡背景下,edrM依据i(r)=s(y)形成的IS曲线方程y;和mL1(y)L2(r)所形成的LM曲1Phm1Mh线方程yr,或yr,将IS曲线方程与LM曲线方程联立,来求得产品kkkPk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y与利率r的依存关系。M但是,IS-LM模型中的m中的M、P均为常量。现在我们要进一步问:当P为变量P时,Y如何决定与变化?或者说,能否、如何建立起Y与P的曲线关系?本章,我们将从“总产出y取决于总支出、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总投入”原理来讨论y的决定。首先以第十四章讨论过的IS-LM模型为基础,引出总需求y的曲线,推出作为国民收WW入需求方面的y与P的关系;其次由yf(N,K)、NSNd,引出总供给y的PP曲线,推导出的是作为国民收入供给方面的y与P的关系;最后联立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变量P与国民收入y的依存关系;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在P为变量的情况下,均衡的国民收入y的决定需要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三个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据此推出的y有两个重要之点:1、它是均衡意义的产出,不是充分就业的产出;它与充分就业的产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2、它是总量意义的产出,不同于微观经济学讨论中y仅作为企业的产出意义。据此推出的P也有两个重要之点:1、它是经济运行中的总价格水平,不是某一商品的价格水平;2、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量,它的变化对于均衡的总产出具有重大影响;但不是解释y的唯一的变量;我们只是没有讨论其它变量对于均衡的总产出的影响罢了。3、严格地说,y与P的关系只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函数关系。我们只是为了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由浅入深地学习与研究的需要。第一节总需求曲线一、总需求及其构成1、总需求含义:在宏观经济学中,总需求(Aggregatedemand)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⑴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的需求;⑵总需求是一种均衡的需求。均衡的需求就是有效的需求,它不仅指整个社会对物品和劳务需求的愿望,而且指该社会对这些物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因此,总需求实际上就是经济社会的总支出。⑶由总支出的构成可知,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总需求由经济社会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需求构成。在不考虑国外需82\n求的情况下,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是指价格、收入和其它经济变量在既定条件下,家户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将要支出的数量。2、总需求是一个多元函数。其自变量为价格水平(物价)、人们的收入、对未来的预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但在初级版的教材中,我们将总需求函数(Aggregatedemandfunction)定义为产出(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3、总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被称为总需求曲线。既然P总需求是一种均衡意义的需求,既然它描述了与每一物价总水平相适应的均衡支出(私人支出和政府支出)或国民收入的关系,表明了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P0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结合,因此,可以从ADIS-LM模型中推导出来。4、价格水平变化导致总需求(总支出)水平变化的三种情况:Oy0y(1):P↗货币的名义需求↗,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图16-2总需求曲线r↗i(r)↘y↘,称为利率效应(2):P↗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个人收入↘消费水平↘y↘,称为实际余额效应(3):P↗个人名义收入↗个人所得税纳税档次↗消费支出↘y↘,称为所得税效应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⑴用代数法推导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亦可以从IS-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中消去利率r得到。IS曲线的方程为:s(y)=i(r)或:-α+(1-β)y=e-dr(1)e1整理后可得:ryddLM曲线的方程为:L1(y)+L2(r)=M/P或:ky-rLM(P)1hr=M/P(2)k1ME1LM(P2)整理后可得:ryr1hhPE2将方程(1)代入方程(2),消去r,即可得到yr2与p的依存关系:Mdh(e)ydkh1bPdkh1bO此所谓需求函数表达式。从上式可以看出:总需P求曲线反映的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P和均衡产出水平y的关系。D1⑵根据IS-LM图型推导:P1在IS-LM图型中,当价格为P1时,此时的LMD2曲线与IS曲线相交于E1,便有一均衡点(y1,r1)。P2可在下图中有一点(y1,P1)。现假设P由P1降到P2,AD由此引起LM(p1)移至LM(p2)的位置,便有一新的均O衡点(y2,r2)。可在下图中有一点(y2,P2)。如此反y1y2y图17-1总需求曲线推导复,可得总需求曲线AD。83\n应当指出:在IS-LM模型中,价格是唯一变动的因素。价格变动不影响产品市场均衡,即不影响IS曲线(why?),但却要影响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要影响LM曲线。这是因为LM曲线中的货币供给量是实际货币供给量,且有m=M/P。当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而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就会发生变动,这一变动又会影响货币市场的利率变动,进而影响总需求的变动。于是有:P↘m↗m>Lr↘i↗AD↗P↗m↘m<Lr↗i↘AD↘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微观经济学已经对需求移动与需求量移动作了定义。需求移动是指物价水平之外的其他因素变化对需求总量的影响。举例说明:1、技术进步因素——科技进步引发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引起新材rE'料、新能源、新工艺、新生产方法的问世,引起LM(P0)r1新的消费需求,引起企业在为迎合新产品生产而Er0组织的设备更新改造,引发给定总物价水平下投资需求上升,导致曲线右移;y0y'2、收入分配因素——以实现公平为主要目标的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力度如进一步加大,则社Oy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将进一步提高,导致总需求曲P线加快右移;反之则左移。如低收入阶层把较高比例的收入增加额用于投资,那么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增加时,收入增加额中用于消费的比例EE'会下降,导致曲线右移幅度下降;P03、财政政策因素——如政府决定通过借债方ADAD'式增加支出,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曲线右移;4、货币政策因素——如政府增加货币供给Oy0y'y量,会引起利率下降和投资需求上升,导致曲线图17-2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右移。第二节总供给曲线的引出总供给曲线是由总量生产函数与代表劳动市场均衡的两个方程引出的。为此,我们先要作一些一般说明。一、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1、宏观生产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宏观生产函数是指总量投入与总产出的依存关系。假定一个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下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进行生产,则其一般表达式为:yf(N,K)y为总产出,N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就业量,K为整个社会资本的存量;为了避免复杂,技术水平没有被明确地表示出来(这里可以理解为系数1)。上式表明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和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宏观生产函数又可以分为短期与长期两种。2、短期宏观生产函数的含义与表达式:在短期宏观生产函数中,由于酱存量和技术水平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变,故二者被认定为常量。用K表示不变的资本存量,于是有短84\n期生产函数:yf(N,K)。上式表明:y⑴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条件下,经济*社会的产出y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就业量N。y⑵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yf(N,K)增加,总产出y按递减的比率增加。y0图中,N*为充分就业量,y*为潜在产量,当N达到充分就的N*时,相应的产量为y*。3、长期宏观生产函数的含义与表达式:如果yF(N,K)中涉及到的资本、劳动、技ONN*N0术三个变量都可以改变,则长期生产函数可用公式图17-3短期宏观生产函数y*f(N*,K*)表示出来。式中,N*为各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期的资本存量,技术水平的变化没有被明确被表示出来;y*为各期的充分就业时的产量。4、目前我们讨论的问题主要局限于短期生产函数。从短期生产函数定义及表达式可以看出,y取决于N。那么,N又取决于什么呢?下面的分析表明:取决于劳动市场的供求均衡。由此引出对劳动市场的讨论。我们先对最简单的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进行讨论。二、劳动的市场供求分析与均衡就业量N的决定1、完全竞争劳动市场描述: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要素之间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具有完全信息,要素可以充分地自由流动。2、劳动的市场需求函数1⑴完全竞争劳动市场上业主雇工的原则——“劳动的边际产品=实际工资”;换一句话说是“劳动的边际产品产品价值=名义工资”。因为只有在这一点上,雇主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为什么?如果劳动的边际产品>实际工资,由短期总供给函数yfN,K对N求导,可以fWf有,PW,且有图17-4中N0点中左边的情况出现;如果劳动的边际产品<实NPNfWf际工资,有,PW,且有图17-4中N0点中右边的情况出现;如果劳动的边际NPNfWf产品=实际工资,有,PW,且有图17-4中N0点中正中的情况出现。从图形NPN中我们可以看出,在N0点上,利润最大化。⑵劳动的市场需求函数:当劳动的边际产品为既定时,劳动的市场需求函数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以Nd表示劳动的需求量,W表示货币工资,P表示价格水平,W/P为实际工资,则WNdNdP3、劳动的市场供给函数⑴完全竞争劳动市场劳动供给的原则:劳动的边际负效用=工资的边际正效用。1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以货币来表现的工资叫做名义工资,以这些货币所能实际买到的生活资料的数量来计算的工资,叫做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工资,而是同一工资的两个侧面。85\ndTUdTUdNdW⑵劳动的市场供给函数:当劳动的边际负效用是一个定值时,劳动的市场供给函数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以Ns表示劳动的市场供给量,W表示货币工资,P表示价格水平,W/P为实际工资,则W/PNdW(W/P)NsNN1SSP(W/P)04、劳动的市场均衡与就业量N的决定:由F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决定。以Ns表示劳动的市场供给量,以Nd表示劳动的市场需求量,W表示货币工资,P表示价格ONNN10N2水平,则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完全竞图17-7劳动市场均衡争中,劳动的市场均衡条件是:WWW/PNNNdNsSdPP(W/P)0这种均衡一方面决定了均衡的实际工资,另一方面F决定了均衡的就业量。用图17-7来说就是决定了W/P0和N0。三、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引出ON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中,根据工资有完全伸缩性yN0假说,这时所决定的就业量N一定是充分就业量。将劳*y动市场均衡后的就业水平N和既定资本存量K代入y0yf(N,K)yf(N,K)中,消去N,可得与第一节讨论不同的另一个y与P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即为总供给曲线。如1右图;以此为基础,可以将y与N的关系转化得出y与P的关系,由此推出总供给曲线。ON0N四、微观与宏观经济学中关于“短期”和“长期”含义的区别1、在微观经济学中,短期是指资本规模相对不变的时间区间,长期是指资本规模为可变的时间区间;在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主要是指名义工资相对固定的时间区间。长期主要是指名义工资或物价可以调整的相对时间区间。2、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在长期均衡条件下,实际工资或者劳动力的价格应该等于其生产成本,等于不变的常数。第三节总供给曲线的三种情况如前所述,总供给曲线理论主要来源于生产函数yf(N,K)和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模1这里很容易引起误解,似乎N都是从有伸缩性的工资和价格条件下引出的,而且N都是充分就业状态。其实教材并没有这么说。我们学到后面时就可以读到:工资和价格的伸缩情况有三种:立即伸缩、不能伸缩、滞后伸缩。三种不同情况引出三种N,自然就不能说N都是充分就业状态。这里讲的N只是第一种情况,由此得出的总供给曲线称之为古典供给曲线。86\nWW型NSNd中N的决定。可是在劳动力市场均衡理论中,经济学家对N的决定模PP型中的工资W和价格P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和调整速度的看法存在分歧。因此,根据货币工资与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总供给曲线又分为三种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和常规总供给曲线。一、古典总供给曲线1、定义: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曲线。见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图形(图17-8)。2、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假设:⑴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供求双方都不存在垄断,也不存在交易费用;⑵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它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而立即变化,没有时滞性。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高,进而引起商品P的变化。简单地说,在古典总供给理论的假定下,劳动市场的运行毫无磨擦,总能维护劳动力的充分就业。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工资水平迅速而及时的变动,可以使劳动市场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也就是说,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或产量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始终入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3、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时间界定从古典总供给曲线的假设看,古典总供给曲线并不意味着时间的长短。但是,本教材采用大数西方经济学文献的做法,一般把它当作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极端状态。PPP1E1P0E0AD2AD0OyfyOyfy图17-8古典总供给曲线图17-9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意义4、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在古典总供给曲线的背景下,旨在影响总需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P发生变动,并不能影响实际产量y。二、凯恩斯模型总供给曲线P1、假设条件:当产量(从而国民收入)增加P1E1时,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不具有伸缩性,不能进行调整。⑴经济萧条时,劳动力和资本大量闲置。P0DE0⑵当产量(收入)增长时,货币工资和物价水平保持不变。2、定义与图形: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被认为是一条水平线,如图17-10中的P0E0所示。Oy0yfy3、曲线特点:图17-10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前,能以不变价格水87\n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到最大国民收入yf之后,不论价格水平高到何种程度,国民收入不会增长。4、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处在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那么,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且扩张的财政政策不对价格产生影响。三、常规总供给曲线1、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条件与图形前面所述的古典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两种极端状态:前者来自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能够立即进行调整的假设,后者则来自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完全不能进行调整的假设。西方经济学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位于两个极端之间,如下图17-12所示。AA:古典总供给曲线;BB:凯恩斯总供给曲线;APCC:常规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CC位于两C个极端之间。CC曲线越是接近于BB线,W和P被假设的调B节速度越慢,一直到CC线和BB线相重合的凯恩斯B极端;CC曲线越是接近于AA线,W和P被假设的E调节速度越快,一直到CC线和AA线相重合的古典极端。C2、常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延伸的解释:投入要素价格的粘性Oyfy即是说,投入要素价格——例如工资变动、例图17-12常规总供给曲线(线性的)如固定资产租赁费用变动、例如签约中的原材料价格变动的相对滞后性。因为工资等常常是几年一签定,在合同期内难以变动。此时,企业产品价格P提高,工人的工资一时难以提高,雇主利润就会跟着提高,自然会组织加班生产,总产量得以提高。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图17-13中得到更好的理解。利用图17-13,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认识:如果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其调整速度慢,调整幅度小,则相对于价格变动,厂商的供给变动就相对较大。对应到总供给曲线的情形,即如果货币工资相对于价格水平,其调整速度慢,调整幅度小,则总供给曲线相对平缓。反之,如果要素价格相对于产品价格,其调整速度快,调整幅度大,则相对于价格变动,厂商的供给变动就相对较小。对应到总供给曲线的情形,即如果货币工资相对于价格水平,其调整速度快,调整幅度大,则总供给曲线相对陡峭。3、常规总供给曲线的非线性图形⑴C1点:严重萧条。存在大量失业和闲置生产能力,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水平稍微上升;⑵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全部资源都已经就业。⑶C2点:如果产出继续增加,价格水平上升的就会很快。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四、总供求均衡时y的决定把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联立在一起,可以得到供求均衡时的y与P。88\nApMC2PC2MC1DBMR2p2BBEAMR1p1C1QOQ1Q2Oyfy图17-13竞争厂商的生产决策图17-14常规总供给曲线(非线性的)第四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一、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在总供求模型中,均衡的国民收入y是由总供给PADAS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的。二、总供求曲线移动的后果1、如果需求萎缩,就有AD'↘AD,y'↘y,P'↘P,E0则经济处于萧条状态。P02、如果需求增加,就有AD↗AD',y↗y',P↗P',AD则经济处于高涨状态。AS3、如果总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总供给曲线左移,AS↗AS',就有y'↘y,P↗P',表示经济处于滞涨状态。Oy0yfy图17-15宏观经济的短期目标PADASPADAS1AS0AD1P0E0P0E1P1E0E1ADADASAS1AD1AS0Oy1yfyOy1yfy图17-16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图17-15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果第五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本节以数学方程的形式对过去的全部宏观理论进行总结,数学形式的总结可能便于我们掌握过去学习过内容的轮廓。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含有四个方程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gs(yt)t(1)89\nM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y)L(r)(2)12PMM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f(N),h(N)(3)PP总量生产函数:yf(N,K)(4)由(1)与(2),消去r,可得y与P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即为总需求曲线;由(3)与(4),消去N,可得另一个y与P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即为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y与P的数值,然后把这两个数值代入其它公式可以求得r与N的数值;从上面四个方程可以确定y、N、r和P。第六节结束语本章的要点可以归结如下:1、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曲线的交点决定个别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相类似,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整个社会的产量和价格水平。2、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需方面的产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来自假设价格不变的IS—LM模型。去掉该模型中的的不变的假设,即可得到需求方面的产量y与价格水平P之间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分分倾斜。3、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社会供给方面的产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来自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市场。由于地租仅占国民收入的微小部分,所以总量生产函数仅包括两个自变量,即就业量N和资本存量K。又由于资本存量在短期中被假设为是一个不变的常量,所以短期总量生产函数只存在一个自变量N。就业量N的大小取决于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把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市场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到表示社会总供给方面的产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总供给曲线。常规的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4、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取决于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之间的调整速度。古典学派认为调整速度很快,甚至可以立即调整;在能够立即调整的假设下,总供给曲线成为一条垂线,构成总供给曲线的古典学派的极端,被称为古典供给曲线。由于古典学派倾向于研究长期状态,所以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也被称为长期供给曲线。5、凯恩斯认为货币工资W和价格水平P之间的调整速度很慢,甚至根本不能进行调整。在根本不能调整的假设下,总供给曲线成为一条水平线,构成总供给曲线的凯恩斯极端。由于凯恩斯主义主要研究短期的情况,所以水平的总供给曲线也被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极端状态。6、在一般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位于古典和凯恩斯这两个极端之间。它在两个极端之间的倾斜度是一个尚在争论之中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将在22章中加以说明。7、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总产量y和价格水平P。在短期内,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比较频繁。它向左和向右的移动造成产量y的减少和增加以及相应的价格水平的下降和上升。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易移动,但是,来自外部的冲击可以使它从充分就业的位置向左移动,从而导致失业和价格的上升,即导致滞涨状态;它在短期内从充分就业向右的移动是罕见的,甚至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90\n第十八章通货膨胀与失业【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通货膨胀的类型、形成原因、经济效应和反通货膨胀的对策,了解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影响和降低失业率的对策,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与政策含义。【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反通货膨胀的对策,失业的类型与降低失业率的对策,菲利普斯曲线。【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学内容】从上一章可以看到,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未必相交于充分就业之点,即使二者偶然相交于充分就业之点,由外力影响引发的二者的向左向右移动也可以造成失业或物价的持续上涨,即通货膨胀。从现实情况来看,总需求和总供给由于经常受到外界的干扰而经常处于变动中,西方的市场经济经常遭受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痛苦和损害。本章就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第一节失业的描述一、失业的含义失业是指符合法定工作条件、有工作愿望的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且正在寻找工作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经济现象。符合法定工作条件、有工作愿望、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且正在寻找工作但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就是失业者。把握失业的含义,必须注意两点:第一点,符合法定工作条件。失业者是相对于具有某种工作条件来说的人,比如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等。如果一个人没有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能力,没有劳动技能,虽然没有工作,也不属于失业者。我国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59岁,女54岁。第二点,有工作的愿望且接受现行的工资。对于有工作愿望且接受现行工资水平的人来说,尽管积极寻找工作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者。如果没有工作的愿望,或虽然有工作愿望但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没有工作的人,不属于失业者。但是,有工作能力而没有工作,毕竟是一种劳动力的闲置。为了把这种劳动力的闲置与失业区别开,西方经济学把符合工作条件但不按现行工资寻找工作的人叫做自愿失业者,而把有工作愿望且接受现行工资水平、正在积极寻找工作但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失业者叫做非自愿失业者。失业分为广义失业和狭义失业。广义失业是指现有可用的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技术、信息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狭义失业是指只有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状态。以后所提到的失业指狭义的失业。二、失业的类型失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不同国家或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实践看,一般为人口生育周期变化、地区产业转移变化、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变化等原因所致。国际上一般将失业分为以下几类:1、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劳动就业市场供求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劳动力区域流动不能瞬间完成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新生劳动力找一份工作需要时间;地理的距离使工人不能马上移动;关于工作的信息是不完全使工人转换工作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因为这些摩擦现象不能马上解决,所以,摩擦性失业在任何市场经济社会中都是存在的,即充分就业时也存在着的失业。2、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引发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职位的空缺。一方面是劳动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的需求结构是由包括产91\n业结构、产品结构在内的经济结构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劳动的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的供给结构是由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决定的,教育也是影响劳动的供给结构的重要变量。当经济结构变化时,比如有些部门或产业迅速发展,一些地区正在开发,同时,某些部门或产业正在衰落,这些变化就引起特定市场、特定区域、特定类型的劳动力的需求低于劳动力的供给。具体地说,一是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替代劳动,引起童工、女工大量进入劳动市场,引发劳动力需求的低迷;二是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引起特定区域劳动力需求发生变化;三是由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传统价值观影响而出现的劳动力的不流动性,就会出现工作岗位与劳动人口的非均衡,从而形成结构性失业。3、周期性失业,指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造成的失业。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当经济增长处于高涨阶段时,就业量增加,失业量减少;经济增长处于下降阶段时,就业量减少而失业量增加。按照凯恩斯的说法,当实际的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消费疲软,市场不旺,造成企业投资减少从而减少雇佣人员而形成周期性失业。通货紧缩时期的失业也可看作是周期性失业。除了上述几类以外,还有其它的几类失业分类方法。三、失业的衡量1、失业的状况通过失业率来衡量。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失业量)与劳动力总量(劳动总量)的比例。因此,失业率取决于劳动总量、就业人数(就业量)。失业量=劳动总量—就业量。用N代表劳动力,E代表就业人数,U代表失业人数,那么有:N=E+U,失业率为U/N。L代表离职率,f代表就职率,如果劳动市场处地稳定状态,则有fUlE,又因为ENU,上式可以变为:fUl(NU)。解得:U/Nllf2、自然失业率与充分就业失业率随着就业量的提高而下降,但失业率从来不会降到零。在社会经济发展正常的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失业,此时的失业率叫做自然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就业量叫做潜在就业量。如果存在的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那么就业量就是潜在就业量。只存在自然失业率的就业状况,也就是充分就业。四、失业的经济学解释对于失业,传统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有关不同的解释。1、传统经济学是作如下解释:⑴在市场出清的均衡状态下,劳动市场的供求双方在(W*,NE)点上达成均衡。就业者都是愿意接受均衡工资水平W*、数量为(0-NE)的人,失业者都是不愿意接受均衡工资水平W*、数量为(N*-NE)的人,他们是自愿失业者,见下左图。⑵在非市场出清的非均衡状态下,情况就变得有些复杂。第一,假设为市场出清,劳动市场的供求双方在(W*,NE)点上达成均衡;第二,劳工组织干预使市场非出清,劳动的价1格是W**而且是高于W*,且具有刚性,劳动的市场供给为N2,劳动的市场需求为N1,(N2>N1),劳动的市场供给过剩,失业者都是愿意接受工资水平W**、数量为(N2-N1)的人,他们是非自愿失业者。自愿失业者的数量为N*-N2,见下图。1工资刚性的原因有三:最低工资法的实行;工会的强力干预;计件工资制的推行。92\nWDSWDS非自愿失业W**E就业EW*W*DD就业自愿失业ONEN*NON1NEN2NN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2、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凯恩斯认为,产生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构成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这三大心理因素导致需求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导致经济存在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形成失业。⑴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即所谓“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结果导致消费需求不足。⑵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即所谓“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是指资本家增加一笔投资时预期的利润率。资本边际效率是由成本(供给价格)和预期收益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凯恩斯认为,一方面由于增添的资本设备的成本(供给价格)将随着投资的增加而上升,另一方面,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设备预期的收益将下降,从而随着投资增加,预期利润率下降,对投资的吸引力减少,投资者对未来也将失去信心,这就引起对投资品需求的不足,即投资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是使投资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投资不仅仅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还取决于利息率。即投资取决于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差额。如果利润率大于利息率,厂商就越愿意投资,投资就会增加;如果利润率越接近于利息率,厂商不愿意投资,就会形成投资需求不足。因此,尽管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利润率下降,但只要利息率比利润率下降得更大,则投资仍可增加。但凯恩斯认为,由于人们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使利息率不能无限地下降,从而导致了投资需求不足。⑶灵活偏好又称为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想以货币形式保持其一部分财富的愿望。人们之所以希望以货币形式经常保持一部分财富在手中,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的交易支出,或是为了应付意外突发事件的支出,或是为了抓住有利的投机机会。利息就是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放弃这种流动偏好的报酬。利息率的高低是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的。货币的供给数量是由中央银行的政策决定的,货币的需求决定于人们的灵活偏好。凯恩斯主义认为,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增加货币的供给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利息率。但中央银行通过增加货币数量来降低利息率有一定限度,因为它受到灵活偏好的制约,当利息率降低到较低水平时,人们宁可把货币保存在手中而不愿意储蓄,这时,无论中央银行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量都不能使利息率再降低。正是由于灵活偏好的作用阻碍了利息率的下降,从而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共同作用下,导致了投资需求的不足。93\n第二节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理一、失业的经济影响⑴失业对家庭的影响。失业增加使失业者的家庭收入和消费受到消极影响。失业后,家庭收入急剧下降,消费支出也随之下降。⑵对厂商的影响。失业增加后,厂商产品的销售市场萎缩,有效需求下降。于是产出降低,生产能力闲置,利润率开始下降。厂商面临如此景况,就减少投资需求,减少新生产能力的形成。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失业增加后,由于家庭消费减少和厂商投资下降,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受到抑制。⑷对个人的影响。劳动是一种寿命不因闲置而延长的社会资源,劳动的闲置意味着这部分社会资源的永久性散失;失业者承受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如不能尽快解决,会导致心理变态并引起行为变态;失业中断了边干边学的进程,在技术进步快速发展的今天,失业者很容易成为技术上的落伍者。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提高1%,可使经济增长率下降2%。那么,如果失业率提高2%,经济增长率就下降4%。美国在1930~1939年的大萧条时期,平均失业率为18.2%,经济下降带来的损失占该时期潜在GNP的38.5%。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高失业时期的损失是一个现代经济中最大的有记录的损失,它们比垄断所引起的微观经济浪费的无效率或关税、配额引起的浪费要大许多倍。⑷失业的社会影响。失业会导致个人的安全感与尊严受损,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会导致生活水平下降和疾病增多,失业还会导致犯罪增多和社会秩序的混乱。二、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1929~1979)提出来的失业率上升与经济增长率下降相互关系的原理。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换句话说,实际GNP相对潜在GNP每下降2%,失业率就上升1%。反之,实际GNP增加2%,失业率就下降1%。比如,假定某一时期的GNP等于潜在GNP,失业率为4%,当GNP下降4%时,使现期的GNP为潜在GNP的96%,那么失业率就会上升2%,即由原来的4%上升为6%。设y为实际产出,yf为潜在产出,u为实际失业率,u*为自然失业率,α为大于零的参数,则奥肯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yyf(uu*)yf奥肯定理揭示了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失业的变动引起经济增长的变动,同样,经济增长的变动也引起失业的相应变动。从失业增加引起经济增长减少的角度看,奥肯定理其实说明了失业对经济带来的损失。三、降低失业率的对策1.增加总需求在潜在产出一定且实际产出小于潜在的条件下,只要增加需求,就可以增加实际产出,从而可以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上图表明,当潜在产出yf和总供给AS一定时,不断增加总需求,从AD1增到AD2,再增到AD3,实际产出就从y1增到y2,再从y2增到y3,随着实际产出的增长,失业率相应下降。2.增加总供给94\n在实际产出越来越接近潜在产出时,提高总需求所带来的产出效应越来越小,而提高物价的效应越来越大。在PAS1AS2这种情况下,要进一步降低失业率,就必须提高潜在产出和总供给。当潜在产出和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以后,就可以使实际产出增长,降低失业率。上图表明,当潜在产出由yf1提高到yf2时,总供给也相应地从AS1提高到AS2。这时,总需求曲线与新的总供给曲线相交,都提高了实际产出,同时也可以降低失业率。第三节通货膨胀理论Oyf1yf2y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和衡量增加总供给通货膨胀是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涨。它有几个基本点:⑴不是个别几种商品的物价上升,而是物价总水平,即所有商品与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值的上升;⑵不是物价水平短期或一次性的上升,而是持续一定时期的上升;⑶价格水平每年上升多少是通货膨胀是很难判断的。衡量价格水平的经济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基PQ本公式为物价指数tt100%,是基于德国统计学家(Pascke)1874年提出的加权体系公PQ0t式形成的。现在各国所采用的主要有三种物价指数:⑴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CPI):是一种用来衡量各个时期内城市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CPI100%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⑵生产者物价指数(又称批发物价指数)ProducerPriceIndex(PPI):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与CPI公式相同。⑶GDP折算指数:是衡量一国经济不同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用当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除以用基期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再乘以100%。知道了基期和现期的物价指数,就可以将通货膨胀率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计算通货膨胀率,其方法是用现期物价指数与基期物价指数的差额,除以基期物价指数:Pptt1tPt1二、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的类型是指通货膨胀的种类。通货膨胀具有不同的类型。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通货膨胀的类型区分也不相同。⑴依据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划分的通货膨胀类型。依据通货膨胀率的高低,通货膨胀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是价格上涨缓慢的通货膨胀,通常是指通货膨胀率为一位数(1%~9%)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是价格急速上涨的通货膨胀,通常是指通货膨胀率为两位数至三位数(10%~999%)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是价格上涨失去控制的通货膨胀,通常是指通货膨胀率为四位数以上95\n(1000%至无穷大)的通货膨胀。1985年玻利维亚发生了恶性通货膨胀,当年价格上涨了138000%。恶性通货膨胀被看作通货膨胀的癌症。⑵依据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的通货膨胀类型。依据对不同商品价格影响的差别,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所有商品的价格每年上涨速率相同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不同的商品的价格每年上涨速率不相同的通货膨胀。⑶依据对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划分的通货膨胀类型。依据对通货膨胀的预料程度,把通货膨胀划分为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是指商品价格上涨速率在人们预料之中的通货膨胀,非预期的通货膨胀是指商品价格上涨速率不在人们预料之中的通货膨胀。第四节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宏观经济主体及其行为、微观经济主体及其行为,都会从货币供给量、需求、供给、经济结构等方面促成通货膨胀。一、货币供给的增加形成通货膨胀货币数量论在解释通货膨胀方面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通货膨胀背后都有货币供给的迅速增长。货币数量论者提出的交易方程是:MVPy式中的M、V、P、y分别表示货币的供给量、货币的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水平和实际国民收入。等式的左边,是经济中的总支出;等式的右边,是名义收入。公式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支出)=物价水平×实际收入(总收入)货币数量论认为,在这个等式中,货币流通速度V和实际国民收入y在短期内都是常数,因此,物价水平P就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而变动。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物价水平就上升,形成通货膨胀。而货币供应量又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因此,中央银行稳定了货币供应量,自然也就稳定的价格总水平,自然2也就控制了通货膨胀的发生。而政府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其目的之一就是筹措政府财政资金,这一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1775年,美国政府就是运用增发钞票的方法解决了美国战争期间的部分开支,导致几年间黄金价格上涨了100倍之多。对上式取自然对数,可得lnMlnVlnPlny1dM1dV1dP1dy再对上式两边求时间t的微分,MdtVdtPdtydtdMdVdPdy设M,V,P,ydtdtdtdtMVPyPMVy进一步变形:;记,m,v,y,则有MVPyPMVymyv1Hyperinflationisoftendefinedasinflationthatexceeds50percentpermonth,whichisjustover1percentperday.Aninflationrateof50percentpermonthimpliesamorethan100-foldincreaseinthepriceleveloverayear,andamorethan2-million-foldincreaseoverthreeyears.2美国经济学空佛里德曼通过1860年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数量对比,以及1990年代100多个国家相同范畴的数据,经验说明了货币增长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正相关关系。Decadeswithhighmoneygrowthtendtohavehighinflation,anddecadeswithlowmoneygrowthtendtohavelowinflation;Countrieswithhighmoneygrowthtendtohavehighinflation,andcountrieswithlowmoneygrowthtendtohavelowinflation.96\n即:通胀率=货币增长率-产出增长率+流通速度变化率V不变且收入处于其潜在的水平上,则通货膨胀的产生主要是货币供给增加的结果。即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也叫作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因总需求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涨。PASPASE4P4E4P4E3PE3ADP3AD434E2PE2AD3P2E1AD32ADE1ADP12P12AD1AD1Oy1y2yfyOy1y3yy2y4(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有两种。一种是凯恩斯提出的充分就业时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一种是W·鲍莫尔提出的非实现充分就业时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凯恩斯认为,当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如果实际总需求大于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总需求,其差额就构成了“通货膨胀缺口”,导致通货膨胀,如上图(a)所示。当总需求不断增加、总需求曲线AD1不断右移至AD2、AD3时,价格水平就相应由P1上升到P2、P3,同时,收入量也由y1不断增加到y2、y3——这一段的价格上涨是“瓶颈式”通货膨胀。当总需求AD3继续增加至AD4时,由于总供给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即AS曲线呈现垂直形状,总需求的增加不会使收入y3再增加,故在总供给或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价格由P3上升到P4——这一段的价格上涨就是“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W·鲍莫尔认为,不仅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会出现通货膨胀,而且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也会出现通货膨胀。未实现充分就业时,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就越小,引起的物价上涨的幅度就越大,通货膨胀越严重,如上图(b)所示。总供给曲线AS一定,总需求AD不断增加,当从AD1上升到AD2时,国民收入从y1增加到y2;当从AD2上升到AD3时,国民收入从y2上升到y3;当从AD3上升到AD4时,国民收入从y3增加到y4,增加得越来越慢,而价格相应地从P1上升到P2、从P2上升到P3、从P3上升到P4,上升得越来越快。可以看到,当总供给曲线越来越接近潜在产出时,需求增加推动国民收入增长的作用在下降,而推动物价上涨的作用则在上升。总之,当总供给曲线一定时,连续增加总需求,就会在推动国民收入增长的同时,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这样,当太多的货币支出追逐太少的商品时,就发生了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三、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也叫作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可以分为三种情况:1、工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而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我们知道,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取决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取决于工会和雇主的集体议价。在工会组织的要求下,劳动市场成为不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企业在许多工会会员失业的情况下,仍然支付高工资。由于工资决定中攀比原则的存在,没有工会的企业也支付97\n高工资,因为工资低无法留住企业所需要的工人。于是,工资成本就会普遍上涨,导致物价普遍上涨,出现通货膨胀。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PAS2AS1实现更多的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上涨。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价格取决于商品供求,E2任何企业都不能够通过控制产量来改变市场价格;而在不P2E1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企业作为产品供给一方,不是市场P1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操纵者;垄断企业能够操纵价格。指导价格定得很高,致使价格上涨的速度超过成本增AD长的速度,从而引发通货膨胀。3、原料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进口原料的价Oy2y1y图18-5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格提高而引起的物价的普遍上涨。一国从外国进口的商品,有些作为原料进入本国的生产过程。当这种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后,本国的生产成本就会上升,推动本国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例如,进口石油的价格上升,就使以石油为原料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涨。一些学者认为,单纯用需求拉动或成本推动都不足以说明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而应当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以及二者的相互影响说明通货膨胀,于是出现了混合通货膨胀理论。四、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经济结构的非均衡状况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的上涨。在现实经济中,有的部门劳动生产率高,有的部门劳动生产率低;有的部门属于先进部门,有的部门属于保守部门(如工业部门是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先进部门,而服务业则属于劳动生产率低的保守部门)。一般说来,劳动生产率高的生产部门工资应当提高,而劳动生产率低的部门工资应当低。但是,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在提高了货币工资后,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部门会跟着起哄,其货币工资也要求要提高,否则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部门的工人就感到“不公平”。当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部门的货币工资也提高以后,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部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也必然提高。这样,整个社会工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从而引发了一般物价水平持续和普遍的上涨,出现通货膨胀。五、通货膨胀的持续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的连续性上升。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货膨胀具有一种惯性,会导致通货膨胀的螺旋。在现代经济中,人们根据市场上价格信息进行交易谈判,以契约形式决定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人们总是根据现有的通货膨胀率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并根据这种对未来的通货膨胀率的预期提高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这种经济现象持续下去,就形成了通货膨胀的连续性,形成通货膨胀螺旋。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通货膨胀螺旋的具体形式,是由实际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相对关系决定的。当实际失业率小于自然实业率时,通货膨胀螺旋具有上升的趋势;当实际失业率大于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螺旋具有下降的趋势。斯蒂格利茨认为,通货膨胀不是价格水平的一次性改变,而是价格水平一个月又一个月地持续上升。就象一个滑冰的人,只要开始推他一下,他就会不停地在冰上滑下去一样。他认为通货膨胀螺旋的基本特性是它的自我维持性。第五节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是指通货膨胀对收入分配、就业、产出等经济变量的作用。98\n一、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在市场经济中,产品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执行着收入分配的功能。通货膨胀这种普遍的物价上涨具有收入分配效应。第一,在分配上不利于低收入者,有利于高收入者。低收入者一般是低工资劳动者,他们的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或增长缓慢,他们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高收入者,一般是有其他资产形式和非工资收入的人,他们可以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把通货膨胀的损失转嫁出去,并利用通货膨胀造成的人们购买行为的向前调整,增加商品的销售,提高利润水平。第二,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而对投资者较有利。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第三,调整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由于利息率调整的灵敏性低于商品价格,所以,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债务人可以用贬值的货币偿还债务,而债权人则只能以贬值的货币实现债权。实际利息率等于名义利息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差额,如果通货膨胀率超过了名义利息率,债权人实现的实际利息将是负值。第四,通货膨胀使政府获得所谓的通货膨胀税收。政府实行货币的财政发行,进入流通采购商品,使政府得到了一种不同其他税收的税收收入。这是一种隐蔽的税收。如果政府用这种通货膨胀税收额去投资,且与私人投资具有互补性,那么,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就是一种1对经济增长有一定作用的正效应。最后,恶性通货膨胀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通货膨胀对于产出的影响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增加,收入增加。存在闲置资源、通货膨胀未被预期且较温和的情况下:促进了产出增加。物价上涨扩大了厂商的利润空间,促进投资扩大再生产,减少失业。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失业,产出会不变,或下降。不存在闲置资源。第三种情况:超级通货膨胀,引起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当人们对于信用货币失去信心时,货币的交易和储藏等作用丧失,等价交换难以实行,投机盛行。通货膨胀的产出和就业效应是指物价普遍上涨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人们的购买行为提前,从而使需求增加;物价上涨推动供给上升,从而刺激厂商增加投资、增加产出。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引致需求。产品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增加,推动着对劳动需求的增加,从而增加就业。第六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一、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1.原始菲利普斯曲线含义。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Phillips)通过研究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的统计资料,最先提出了一条表示失业率与工资变动率之间依存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就叫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力图揭示出失业与货币工资的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反向关系: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趋向上升,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趋向下降。菲利普斯曲线如下左图所示。失业率之所以与货币工资上涨率负相关,英国经济学家利普赛作了进一步解释:货币工资上涨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程度的函数,而失业率是劳动市场超额需求的一个负函数,对劳动的需求越是超过供给,失业率越低,由于存在超额需求,雇主之间的竞争会驱使货币工资率上升。反之,失业率越高,劳动越是供过于求,货币工资上涨率越少。2、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经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的萨缪尔森等人研究,认为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2动生产增长率。根据这一关系,若劳动生产的增长率为零,则通货膨胀率就与货币工资增长1LeninissaidtohavedeclaredthatthebestwaytodestroytheCapitalistSystemwastodebauchthecurrency.Historyhasgivenamplesupporttothisassessment.2参见教材621页的证明99\n率一致。这样,经过他们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阐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经过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如上右图所示。以下所谈的菲利普斯曲线,其含义都是改造过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揭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的曲线:低水平的失业率伴随着高水平的通货膨胀率;反之,低水平的通货膨胀率对应着高水平的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在短期内表现的特别明显。这是因为通货数量变化对于相关物价变化的传导存在一个时间差。例如:政府紧缩货币投放量。按说,这就会引起市场物价总水平的下跌。但是,现实经济中不是引起所有的价格立即下跌,有的价格甚至要几年的时间才能ΔW/WPhπPh完全到位。例如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由于最低工资法的出台、由AA(ΔW/W)11于劳动合同的先前签订、由于计件工资制度BB(ΔW/W)22的推行,就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刚性。而紧缩货币投放量引起的总需求OuOu1u2u菲利普斯曲线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萎缩却引起产品销售下降、企业收益下跌,企业又不能立即降低工资等成本,于是只好压缩生产规模、只好裁减员工,于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3.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若设π=失业率,ε=价格对于失业率的反应程度,u=失业率,u*=自然失业率,则可以将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π=-ε(u-u*)经济意义: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价格水平下降。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价格水平上升。升降幅度,取决于ε。二、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即:通货膨胀率的增加可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的减少;反之亦然。一个经济社会先确定一个临界点,确定一个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合理组合区域。在区域内,不采取任何措施。该区域外,可以根据菲利普斯曲线进行调节。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西方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交替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即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了,表现为,只有用比过去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才能把失业率降到一定的水平,假如以前用3%的通货膨胀率就能把失业率降到3%,那么,现在必须用7%的通货膨胀率才能做到这一点。这可以从图18-4中看出。在图18-4中有两条菲利普斯曲线,PC2为移PC1PC2动之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菲利普斯曲线与4%的Ou临界点划出的区域已不能相交,这表明,现在无论图18-4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怎样调控,都不能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同时控制100\n在4%之内。这条向右上方移动的菲利普斯曲线称为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为什么菲利普斯曲线会向右上方移动呢?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原来的菲利普斯曲线PC1(或称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反映的是通货膨胀预期为零时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通货膨胀连年上升,特别是政府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进行相机抉择,用高通货膨胀换取低失业率的话,就会形成一种通货膨胀预期。如果通货膨胀已被预期到了,工人就会要求提高货币工资以避免生活水平受通货膨胀侵蚀。如果人们预期通货膨胀会以5%的速度增加,那么,当货币工资率上升7%时,人们会认为实际工资只上升2%。因此,如果以往货币工资率上涨2%便能使失业率下降到3%的话,那么现在达到3%的失业率必须使货币工资率上涨7%,即以往的货币工资上涨率2%加上5%的通货膨胀预期。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按预期扩大的菲利普斯曲线依然表现出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只不过现在的交替关系表现为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一定的失业率。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可用下列公式表示:uue实际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时: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为什么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会存在交替关系呢?货币主义者认为,如果工资契约是在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订立的,那么,物价上涨会导致实际工资下降,因而厂商愿意扩大产量,增加就业。当工人们发现实际工资下降时,他们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但货币工资的增长总是滞后于物价上涨。弗里德曼用适应性预期的概念来解释人们的行为。所谓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在形成价格预期时,会考虑到上一期预期的误差,当上一期的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时,对下一期的预期价格要相应减少,反之,则相应增加。按照适应性预期的理论,当工人预期物价要涨5%时,便会要求增加货币工资,把5%的适应性预期放人工资合同,这样一来,厂商就不愿意增加产量和多雇工人了,失业率又回到原来水平;而政府为了降低失业率,采取了刺激性更强的、超过5%的通货膨胀政策,使工资的增长再次滞后于物价上涨,使厂商因实际工资提高慢于物价上涨而再次愿意增加产量和增雇工人,这样,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又存在交替关系,这在图上表现为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这种过程如不断持续下去,换取一定失业率的通货膨胀率必然越来越高,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向右移动,最终演变成为一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条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四、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它表示在长期中不存在通货膨胀与失业的替代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假定起先通货膨胀率为零,人们没有通货膨胀预SPC1LPC期。经济运行在图18-13中的a点。现在假定总需求突SPC0然增加,使通货膨胀率上升到2%。由于人们事先并没5de有预计到通货膨胀,因此经济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SPC0变动到b点,失业率从5%降到3%,通货膨胀率上升到2%。这就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在短期中的交替2bc关系。a假定通货膨胀率不是突然上升,而是经常上升,035u比方说是2%,则人们就会形成2%的通货膨胀率预期。图18-13-垂直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工人们会要求提高工资,假定要求名义工资上升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同步,则生产企业会感到物价上升时工人实际工资没有降低,因而企业的雇工数又回到原来水平,失业率回复到原先的自然失业率5%的水平上,从而经济到达c点。现在,这2%的通货膨胀率就成为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通货膨胀率,而原先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101\n通货膨胀率是零(a点上)。如果这时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启动投资需求,生产增加,再把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以下的3%,则经济沿第二条菲利普斯曲线PC1变动到d点,这时通货膨胀率为5%。如果一再是5%的通货膨胀率成为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人们就会把5%的通货膨胀率放入下一轮工资谈判中。一旦这样做了,企业劳动使用量又会回到原先的自然失业率水平,经济到达e点。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形成一条a、c、e点相连的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这就是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条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联结每一根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实际通货膨胀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相等之点的一根曲线。在短期中,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经济会沿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到6点、d点等等,使失业率下降,因而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然而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没有交替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右移,不但会形成垂直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甚至可能形成向右上倾斜的正相关曲线。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为3%,而人们预期为5%,并以这一预期要求提高工资,则企业就会把雇工减到原先水平,甚至低于原先水平。这样,就会产生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发的“滞胀”局面。五、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隐含的假定条件是实际产出小于潜在的产出,因此,政府实行扩大需求的政策,虽然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却可以增加产出,降低失业率。也就是说,要想减少失业,就采取通货膨胀的政策。反之,要想降低通货膨胀率,就应使失业增加。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在长期中,政府连续实行扩大需求的政策,会使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距越来越小,最终等于零,这时增加货币投放刺激需求,并不能提高总产出和降低失业率,而只是刺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要想使刺激需求的政策产生积极效应,就必须提高供给和潜在产出能力。102\n第十九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掌握汇率与汇率制度的基本知识和J曲线的含义,掌握国际收支均衡曲线的含义,掌握并能够运用IS—LM—BP模型分析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与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汇率与汇率制度的基本知识和J曲线的含义,国际收支均衡曲线,IS—LM—BP模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概述为什么会形成国际贸易?经济学中形成了以下几种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基本思想:每国家都应该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去交换本国必需的但处于绝对不利地位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社会财富。绝对成本理论:第一次从生产领域说明国际贸易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局限性:只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的特殊现象。即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通过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从中取得利益。二、比较优势理论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因为比较生产成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比较单位产品的投入成本,一种是比较单位产品的机会成本。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就可以按“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专职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交易而使双方都得到实际利益增收。论证了各国无论生产力水平高低,都可按“有利取重,不利择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局限性:缺乏动态分析,通过分工获得的比较利益不一定体现一国的长远利益。未能揭示支配国际交换的规律。三、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代表人物: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一国出口的是本国丰富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是本国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间的商品流动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的103\n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四、规模经济理论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了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用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产品之间的双向贸易。各国用比以往更有效的规模来专业化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它们之间的相互贸易又使消费所有产品成为可能。还有一种理论:国际贸易的开展可以打破国内的寡头垄断,形成国际意义的完全竞争,从而形成国际意义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剩余增加,社会福利的改进与提升。但是,所增加的总剩余与总福利在生产者集团内部如何分配,则取决于每一生产者成员自身的实力对比。由于发展中国家生产者自身的实力不够,因此常常分不到多少羹。也因此常常反对国际自由贸易。不论哪一种理论,其解释的基本点是如此交易能给交易双方带来帕累托改进。第二节国际贸易组织一、北美自由贸易区它是第一个由一个发展中国家墨西哥与两个发达国家美国和加拿大所组成的非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合作内容主要是自由贸易。是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区域内的国家之间关税互利,贸易自由度大些。三国签定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十多年来,已发展成为囊括了4.2亿人口和11.4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1)由来与发展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和加勒比海诸国的北美共同市场。1988年1月2日,美、加两国正式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建立美加自由贸易区,1989年1月1日正式生效。1993年8月13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同时宣布,三国已就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的劳务和环境附加条约达成协议,从而为三国通向北美自由贸易道路扫清了障碍。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后,有利于形成一个包括贸易、投资、金融和劳动力流动的一体化共同市场,从而把北美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首先,促进了地区贸易增长和增加直接投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自生效以来,由于关税的减免,有力地促进了地区贸易的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经过10年的发展,NAFTA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贸易额增长迅速,三边贸易额翻了一番,从1993年的3060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6210亿美元。由于NAFTA提供了一个强大、确定且透明的投资框架,确保了长期投资所需要的信心与稳定性,因而吸引了创记录的直接投资。2000年,NAFTA三国之间的FDI达到了2992亿美元,是1993年1369亿美元的两倍多。同时,从NAFTA区域外国家吸引的投资也在增长。目前,北美地区占全球向内FDI的23.9%和全球向外FDI的25%。其次,发达国家继续保持经济强势地位。自由贸易区内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交往和产业合作,其中美向墨西哥的出口增加了一倍多,从511亿美元增至1072亿美元。自由贸易区还强化了各国的产业分工和合作,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协议国之间的经济互补性提高了各国产业的竞争力。如墨西哥、加拿大的能源资源与美国互补,加强了墨西哥、加拿大能源生产能力。特别在制造业领域,墨西哥的人力资源与美国的技术资本互104\n补,大大提高了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使美国将一些缺乏竞争性部门的工作转移到更有竞争性的部门,把低技术和低工资的工作转变为高技术和高工资的工作。在如汽车、电信设备等美国许多工业部门都可以看到这种就业转移的影响。在美国汽车工业中,1994年以来整个就业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NAFTA之前的年份。以至美国缅因大学加拿大和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莫里奇在谈到自由贸易带来的好处时指出:“一个自由贸易协定可能是在一种促进竞争力的新的国家战略中的关键因素。”再则,发展中国家受益明显。一般认为,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发展中国家墨西哥是最大的受益者。加入NAFTA以来,墨西哥与伙伴国的贸易一直增长迅速,从1993年至2002年,墨西哥向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都翻了一番,变化最明显的是墨西哥在美国贸易中的比重,其出口占美全部出口的比重从9.0%上升到13.5%,进口从6.8%上升到11.6%.墨西哥与NAFTA伙伴国的贸易占其总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25%上升到2000年的51%.墨西哥在加入协定后,其进口关税大幅度下降,对外国金融实行全面开放,加上拥有的大量廉价劳动力,使大量外国资本流入墨西哥,FDI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从1993年的6%增长到2002年的11%,到2001年,墨西哥的年均累积FDI已达到1119亿美元。最后,合作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NAFTA南扩趋势明显,有关成员国在2005年1月1日前完成了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的谈判。在NAFTA中占主导地位的美国除了把NAFTA看作增加成员国贸易的手段外,还把NAFTA看作其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以及向美洲和全球贸易自由化扩展的重要工具,因此美加两国和墨西哥签订的协议在很多方面都是样板性的。随着“9.11”之后美国贸易政策变得更加外交化,NAFTA已成为美国实现区域贸易对外扩张的样板,开始向FTAA扩展。二、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简称欧盟(EU),位于欧亚大陆西部,面积333.7万平方公里,人口3.76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3人。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盟歌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序曲,盟旗图案为蓝底上12颗金色五星构成圆环。欧盟目前共有15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为创始成员国,丹麦、爱尔兰和英国于1973年,希腊于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986年,奥地利、芬兰、瑞典于1995年先后加入。欧盟共有11种官方语言,分别为: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丹麦语、瑞典语、芬兰语和希腊语。按照规定,欧盟所有官方文件必须以上述11种文字印刷。欧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ies),简称欧共体(EC)。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其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为重要。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巴黎条约》正式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又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正式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成立。1965年4月8日,上述6国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以独立的名义活动。《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正式生效。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召开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7日,《马约》由各成员国外长正式签署,并经各成员国政府批准后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根据《马约》规定,欧洲共同体作为欧盟的主要105\n支柱仍然存在,《马约》生效后欧共体也未就其称谓的变更问题作出决定,但欧共体内部和国际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欧洲联盟”这个称谓,并简称“欧盟”。目前“欧共体”和“欧盟”两种称谓均可使用。欧盟组织结构欧盟是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既有国际组织的属性,又有联邦的特征。欧盟成员国自愿将部分国家主权转交欧盟,欧盟在机构的组成和权利的分配上,强调每个成员国的参与,其组织体制以“共享”、“法制”、“分权和制衡”为原则。【欧洲理事会】欧洲理事会(EuropeanCouncil)是欧盟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委会主席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欧洲联盟理事会】欧洲联盟理事会(CouncilofEuropeanUnion)是由欧盟各成员国部长组成的,所以又称“部长理事会”,一般简称“理事会”(theCouncil),是欧盟的重要决策机构。根据议题不同,参加会议的分别为外交部长、农业部长、工业部长、运输部长等。部长理事会根据欧委会的建议就欧盟各项政策进行决策,并负责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内政等方面的政府间合作事宜,任命欧盟主要机构的负责人并对其进行监督。欧盟理事会与欧洲议会分享立法权和预算批准权,并负责批准由欧委会预先谈判并签订的国际条约。欧盟理事会根据议题的重要程度以简单多数(15票当中的8票)、有效多数(87票中的62票)和一致同意三种表决机制进行决策。欧盟理事会主席国的任期及轮任顺序与欧洲理事会的相同。欧盟理事会总秘书处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现任秘书长索拉纳(JAVIERSOLANA),西班牙人,1999年10月上任,任期5年。索拉纳还兼任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盟委员会】欧盟委员会(EuropeanCommission)简称欧委会,是欧盟的常设执行机构,也是欧盟唯一有权起草法令的机构。欧委会受欧洲议会的监督,其主要职责是:实施欧盟有关条约、法规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政策实施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欧盟日常事务,代表欧盟进行对外联系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在欧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欧委会只有建议权和参与权。欧委会由20个委员组成,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各2人,其它成员国各1人,设主席1名和副主席2名。欧委会现任主席罗马诺·普罗迪(RomanoProdi),曾任意大利总理,1999年9月16日正式上任,任期至2005年1月22日。欧委会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洲议会】欧洲议会(EuropeanParliament)和欧盟理事会分享立法权和预算批准权,是欧盟的监督和咨询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拥有欧盟部分预算批准权,并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在一些重要的领域,如签署国际协议、任命欧委会委员、新成员国加入欧盟等方面,理事会必须征得欧洲议会的同意;有权提出立法动议,并对立法有否决权;监督欧委会的工作,有权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会每届任期5年,设议长1人,副议长14人,议长和副议长任期均为2年半,可连选连任。欧洲议会现任议长为尼古拉·方丹(NicoleFontaine)女士,法国人,1999年6月当选。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特别全体会议和各党团、委员会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欧洲法院】欧洲法院(EuropeanCourtofJustice)设在卢森堡,是欧盟的仲裁机构,负责解释欧盟的各项条约和法规,同时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条约和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议。欧洲法院现有15名法官,15个成员国各出1名。另有9名检察官,其中英、法、德、意有权各推荐1名,其余5名由其它成员国轮流推荐,其任期均为6年,可连任,每3年轮换一半。现任院长吉尔·罗达里格斯·伊格莱西亚斯(RodriguezIglesias),西班牙人。【欧洲审计院】欧洲审计院(EuropeanCourtofAuditors)负责审计欧盟及其各机构的帐目,审查欧盟的收支状况,并确保对欧盟财政进行良好的管理,对接受欧盟援助的非成员国106\n进行调查等。其特权在受到挑战时,可通过欧洲法院得到保护。【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EuropeanEconomicandSocialCommittee)简称“经社委员会”(ESC),于1957年根据《罗马条约》成立,为欧盟咨询机构。经社委员会代表雇主、工会以及中小企业、环境组织等经济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可应欧洲议会、理事会和欧盟委员会的要求或自发地对欧盟决策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发表意见,对欧盟决策提供咨询并施加间接影响。欧盟当局在就人员培训、就业、社会基金等问题决策前必须咨询经社委员会的意见。经社委员会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但委员们均在所属成员国工作,只在召开经社委员会会议时才来布鲁塞尔。经社委员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2名,由所有委员选出,任期2年。【欧洲地区委员会】欧洲地区委员会(EuropeanCommitteeoftheRegions)于1993年设立,和经社委员会一样也是欧盟的咨询机构。地区委员会由来自于各成员国地区当局的代表组成,如市长、市参议员及地区政府首脑等。欧委会和理事会5个方面的决策必须咨询地区委员会的意见:1、经济和社会统合(包括结构基金);2、泛欧交通、通讯和能源网络;3、公共卫生;4、教育和青年;5、文化。在其它领域的决策上,地区委员会也可应欧委会和理事会的要求或自发地提出其意见,对欧盟决策施加间接影响。【欧洲投资银行】欧洲投资银行(EuropeanInvestmentBank)是欧盟的理财机构,其宗旨为促进欧盟一体化、欧盟的平衡发展以及各成员国的经济和社会统合。欧洲投资银行主要通过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为欧盟公共机构和私营企业的项目提供资金便利,以支持欧盟落后地区的发展和产业转轨,并促进欧盟交通、通讯和能源等方面的发展。欧洲投资银行也可根据欧盟与第三国签订的发展援助或合作计划对欧盟以外地区的项目进行投资。该行由欧盟成员国出资合营,享有独立法人地位,下设行长董事会(BoardofGovernors)、总监理事会(BoardofDirectors)、管理委员会(ManagementCommittee)和审计委员会(AuditCommittee)。银行总部设在卢森堡。【欧洲中央银行】欧洲中央银行(EuropeanCentralBank)简称欧央行(ECB),是欧盟欧元区国家统一货币、发行欧元后的中央银行。其前身为欧洲货币局(EuropeanMonetaryInstitute,缩写为EMI)。1998年6月1日欧盟理事会正式任命欧央行行长、副行长及执行董事会的4位成员,这一天被视为欧央行的正式成立日期。欧央行和欧元区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共同组成“欧洲央行体系”(EuropeanSystemofCentralBanks),负责制定欧元区统一的货币和金融政策,以维持欧元区的价格稳定、刺激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欧央行设监管理事会(GoverningCouncil)、执行董事会(ExecutiveBoard)和“欧央行常务理事会”(GeneralCouncilofECB)。欧央行行长正常任期为8年,但由于欧盟成员国对第一任行长人选争执不下,后达成折中方案,两位行长倏选人各任4年。现任行长威廉·F·杜森伯格(WillemF.Duisenberg),荷兰人,任期4年,1998年6月上任。欧央行总部设在德国法兰克福。此外,欧盟还有欧洲统计局、欧洲共同农业基金、欧洲投资基金、欧洲发展基金等机构,对欧盟的机制运行起辅助作用。三、世界贸易组织(WTO)(1)简介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前身是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WTO现有成员137个,另有约30个国家和地区正在申请加入。总部在瑞士日内瓦。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成员的贸易量占世界贸易的95%以上。WTO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WTO的地位:WTO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与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相比,WTO在调解成员间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2)WTO的基本原则:107\n1、贸易自由化原则贸易自由化是指各成员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降低和约束关税,取消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本国市场准入度。2、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待遇又称无差别待遇,是针对歧视待遇的一项缔约原则,它要求缔约双方在实施某种优惠和限制措施时,不要对缔约对方实施歧视待遇。在WTO中,非歧视原则由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条款体现出来。最惠国待遇是指一个缔约方给予另一个缔约方的贸易优惠和特许必须自动给予所有缔约方。国民待遇是指在征收国内税和在有关国内销售、购买、运输、分配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方面,对进口品和国产品应该一视同仁(关税除外)。3、稳定贸易发展原则1947年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所建立的多边贸易体系是要各成员方政府为各成员方的投资者、企业家、雇员和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这种贸易环境有利于开拓市场,创造更多贸易与投资的机会。同时给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因此需要一个具有可预见性、并稳定发展的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⑴通过关税减让约束成员方的关税。各成员方通过谈判,相互约束部分或全部产品的关税税率。已约束的关税率三年内不许提升;三年后如果提升,还要用当初进行对等关税减让来补偿提升关税所造成的损失。⑵通过承诺义务开放服务市场。各成员方通过谈判,逐一按不同的服务部门做出承诺,并明确列入各成员方的市场准入减让表,作为《服务贸易总协定》不可分割的部分,具有约束力。各成员方可根据本国立法,在减让表中列入对其他各成员服务提供者进入本国市场的限制条件。⑶对非关税壁垒采取约束和减少的措施,减少其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消极作用。4、公平贸易原则公平竞争有利于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有利于1947年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目标的实现。公平贸易原则主要是指反对倾销和反对补贴。由于倾销和补贴往往会给进口国造成损害,故认为是应当禁止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进口成员方如发现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存在被禁止的补贴和可起诉补贴的现象,查证落实并裁决后,可以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但税额不得高于倾销和补贴的额度。5、对发展中国家成员予以照顾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在WTO中得到进一步加强,除了继续实行“非互惠原则”和体现“授权条款”的精神外,还在以下几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⑴允许发展中成员方用较长的时间履行义务,或有较长的过渡期。如在农产品关税削减下,发达国家在6年内使关税降低36%,而发展中成员方在10年内使关税降低24%,最不发达国家免除降税义务;在《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中,对外资企业不可采用“当地含量”、“外汇平衡”措施,发达国家成员在2年内取消,发展中国家成员则可用5年过渡期,最不发达国家成员有7年过渡期。⑵允许发展中成员方在履行义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如《农产品协议》规定,原则上取消并禁止进口数量限制,但在特定的条件下,对发展中成员方给予“特殊待遇”,即仍可采用进口限制措施,通常可达10年之久。⑶规定发达国家成员对发展中国家成员提供技术援助,以使后者得以更好地履行义务。例如《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发达国家要在技术获得、销售渠道、信息沟通等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并主动向发展中国家更多地开放自己的服务市场。108\n6、多边主义原则多边贸易主义原本是关贸总协定的一个基本原则,但由于东京回合达成的协议采取了自行选择签署参加的做法,阻碍了这项原则的实施与贯彻。世贸组织要求缔约方必须无选择地以“一揽子”方式签署参加其管辖的《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才重振了多边主义。第三节国际金融体系的演变一、货币制度的演变货币制度演变可以分为以下过程:1、银本位制银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是白银作为货币材料。银铸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国际间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流通中的纸币可以与银币自由兑换。2、金银两本位制18世纪40年代由于世界白银产量的增加,使白银价格不断下跌。由于白银价格不稳定,白银作为货币不利于货币流通的稳定和国际收付。削弱了白银作为货币的能力。因此许多国家逐步过渡到了金银两本位制。金银两本位制的内容是:金银两种金属均为币材,以金银铸币为本位货币。金银货币具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金银和金银铸币在国际间能自由输出入。纸币和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金银币。典型的金银两本位制下,金银币之间的比价完全由金银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这种本位制也称为平行本位制。金银比价由于缺乏稳定性,后来由政府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两本位制称为“复本位制”。进一步削弱的两本位制称为“跛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下金银币可以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复本位制下由于白银市场价格下跌,而由政府规定的银币作为货币的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套利的结果使银币充斥流通。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发挥作用,最终使银币的铸造受到限制。但金币仍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金银两本位制有以下优点:⑴币材充足,能够满足流通需要。⑵复本位制下,金银比价由政府规定,能够反过来影响金银的市场价格,有利于金银币值的稳定。⑶便于交易,人们可以根据交易额的大小选择金币或者银币进行支付。3、金本位制(一)金本位制概述金本位是一种金属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Parity)来决定。金本位制於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金本位制总共有三种实现形式,它们是: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兑汇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最具有金本位制的代表性。第一,金币本位制。典型的金币本位制的产生从货币制度演变的角度而言,是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发生作用,同时也与19世纪以后黄金产量的增加使币材增加有关。金币本位制的最典型的特点是:规定金铸币为本位货币,黄金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流通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输出入。由于黄金的价值相对比较稳定,促进了各国商品经济合国际贸易的发展。黄金由于产量有限储备有限,不能够完全满足不断扩大的商品流通对流通手段的要求。金本位制盛行了一个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逐步开始受到削弱。第二,金块本位制。典型的金币本位制受到削弱后,逐步实行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109\n的特点是:金币的铸造被停止,金币也不再流通,流通的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纸币的发行以金块作为准备。货币的价值与黄金保持等值的关系。人们持有的其他货币不能兑换金币,但可以兑换为金块。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输出入,纸币可以与金块进行兑换,但不再是自由兑换,规定的兑换限额较大。因而这种制度也被称为“富人本位制”。第三,金汇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与金块本位制大体相同。但人们持有的其他货币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而只能兑换与黄金有联系的外币。这种制度的实质是把本国的黄金存于国外的银行,换取国外的货币。用国外的货币作为本国的纸币的发行准备金。国内居民可以购买外汇,并在理论上可以把外汇拿到国外去换取黄金。这种制度也被称为“虚金本位制”。(二)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动摇了金本位制的基础,金币的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受到了削弱,使这种货币制度难以继续。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黄金既是货币又是商品,作为货币要求价值稳定,作为商品它的价值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又不可能稳定,因此它不是理想的货币。其次,黄金作为货币并不能保证黄金在国际之间的流动实现均衡,由于黄金流入或者流出会影响到各国货币供给量,黄金的流入流出不能实现自动的均衡,也就使各国的货币供给量难以与黄金的储备保持适当的比率。再次,金本位制下,要求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要用所含的黄金量作基础来确定。由于各国政府为了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扩张或紧缩,对货币量进行调节,要求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因此以货币的黄金含量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难以维持。4、纸币本位制纸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本位货币使用纸币而不与黄金发生任何联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⑴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其发行量完全取决于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⑵纸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与发行量成反比,与商品供应量成正比;⑶纸币的流通完全决定于纸币发行者的信用;⑷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证纸币具有一定的强制接受性。纸币流通条件下,保证币值的稳定是货币制度的核心,必须要以社会公众提供给中央银行分配的资源或资产作为稳定币值的基础。我国人民币制度是一种纸币本位制。它的发行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国的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有效且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极其重要的环节。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在这一背景下,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110\n1945年12月27日,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机构自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中国是这两个机构的创始国,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两个机构中的合法席位先后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基本内容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一)国货币比价的挂钩1.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3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2.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于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而决定“平价”的标准,也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二)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协定”又作了“过渡期”,的规定。“协定”还规定了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会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三)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四)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份额的25%以黄金或可兑换成黄金的货币缴纳其余则以本国货币缴纳。会员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本国货币向基金组织按规定程序购买(即借贷)一定数额的外汇,并在规定时间内以购回本国货币的方式偿还借款。会员国所认缴的份额越大,得到的贷款也越多。贷款只限于会员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即用于经常项目的支付。(五)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永久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大特色。“协定”确定了IMF的宗旨:①建立IMF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②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均衡发展,提高会员国的就业和实际收入水平,扩大生产能力。③促进汇率稳定,维护正常汇兑关系,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④建立多边支付体系,设法消除外汇管制。⑤为会员国提供资金融通,纠正国际收支失衡。⑥缩小或减少国际收支赤字或盈余的扩大。三、欧洲货币体系的演进1979年3月,在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的倡议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爱尔兰、卢森堡和荷兰)决定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将各国货币的汇率与对方固定,共同对美元浮动。在欧洲货币体系成立后的10年内,它的内部固定汇率不断在调整,使它的汇率体制得以生存。1989年6月,西班牙宣布加入欧洲货币体系,1990年10月,英国也宣布加入,使欧洲货币体系的成员国扩大到10个。欧洲货币体系内部的汇率制并非完全固定的,成员国之间货币汇率有一个可波动的范围。每一成员国的货币都与欧洲货币单位(ECU)定出一个中心汇率,这个汇率在市场上的上下111\n波动幅度为正负2.5%,对英镑来说是6%。由于马克是欧洲货币体系中最强的货币,马克又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主要的交易货币之一,人们便常常把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货币与马克汇率的波动,作为中央银行干预的标志。以下是1992年12月17日,各成员国货币与马克汇率上下波动的界限,超过上下两个界限,有关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必须干预。由于英镑和里拉已在9月16日退出,它们与马克的汇率波幅要在它们重新回到欧洲货币体系时再定。欧洲货币体系成员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方法是,每个成员国把黄金和美元储备的20%交给欧洲货币合作基金,同时换回相应数量的欧洲货币单位。如果某个成员国的中央银行需要对本国货币与马克的汇率进行干预,它就可以用手中的欧洲货币单位,或其他形式的国际储备金向另一个成员国中央银行购买本国货币,从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根据规定,成员国之间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波动超出规定范围的话,这两国的中央银行都有义务进行干预,干预所需的费用也应共同负担。但实际情形并不一定如此。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当某成员国货币与马克的汇率接近上限或下限时,该国中央银行就往往要引起警觉,或直接进行干预。而德国就没有义务进行干预。因此,中央银行要转移干预的负担也是可以的,转移的方式也有多种,此处不再赘述。第四节有关倾销的基本知识一、倾销的含义倾销是指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的价格的行为。二、倾销的特征倾销是一种人为的低价销售行为倾销的目的和动机具有多样性倾销是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三、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通常是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数额相当于进口商品的实际价格与“公平价格”之间的差额。四、倾销的确定如果一项产品从一国出口到另一国,其出口价格低于该出口国正常贸易中用于消费的相同产品的可比价格,该出口产品即被视为倾销产品。判断出口商是否构成倾销的依据:①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②进口国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③在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下,进口国的同类工业是否难以建立起来。第五节政府调节国际经济往来的措施一、国际贸易政策简述1、限制进口的政策是指一国(或地区)对产品进口水平所设定的一系列措施。限制进口的最主要的政策工具有两个:⑴进口关税。进口关税是指产品运抵一国时所须缴纳的税款。⑵进口配额。进口配额则是一国对特定产品进口数量和金额的限制。⑶非关税壁垒。包括苛刻的技术标准、繁琐的海关手续、歧视性的政府购买、进出口的垄断经营、外汇管制等等。包括苛刻的技术标准、繁琐的海关手续、歧视性的政府购买、进出口的垄断经营、外汇管制等等。2、鼓励出口的贸易政策112\n是指一国(或地区)对产品出口水平所设定的一系列措施。刺激出口的最常见的做法是对出口进行补贴。补贴的方法,既可以是直接的现金对付,也可以是间接通过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来实现。政府促进出口的另一项贸易政策是低价倾销或类似的手段。⑴财政措施:出口补贴、出口减免税、出口退税、出口奖励⑵信贷措施: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⑶倾销措施:商品倾销、外汇倾销⑷特区措施:自由港、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科学工业园区二、外汇市场干预汇率的概念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汇率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汇率的影响外汇市场中的中央银行干预对汇率的影响113\n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构成,掌握汇率与汇率制度的基本知识和J曲线的含义,掌握国际收支均衡曲线的含义,掌握并能够运用IS—LM—BP模型分析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与效果。【教学重点与难点】汇率与汇率制度的基本知识和J曲线的含义,国际收支均衡曲线,IS—LM—BP模型。【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汇率与对外贸易一、汇率与汇率标价汇率是两个国家(或地区)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直接标价法,它以外币作为标准单位,以一定数额的本币表示对单位外币交换的比率。例如,在中国外汇市场上,2007年12月15日的外汇汇率标价为1美元兑换7.3589元人民币。另一种是间接标价法,它以本国货币为标准单位折算成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例如,同样是1美元兑换7.3589元人民币的汇率标价,如果出现在美国纽约外汇市场上就是一种汇率的间接标价,因为此时美元是本币,人民币是外币。在直接标价下,汇率直观地表现为交换一个单位的外币所需支付的本币数量,因此汇率又常常被称为外币的价格。汇率上升意味着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即外币变得更贵,汇率市场上外汇牌价中的数字变大;汇率下降则意味着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即外币变得更便宜,汇率市场上外汇牌价中的数字变小。在本章分析中所指的汇率都是以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二、汇率制度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与外币交换时汇率确定方法的安排与规定,安排与规定的内容不同汇率制度就不同。当今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固定汇率制度,一种是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就是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被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内。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的货币当局必须经常运用贴现政策工具调控市场汇率,或者动用黄金外汇储备平抑市场汇率的波动。当这些办法仍不能平衡汇率的波动时,货币当局也可以实行外汇管制乃至宣布货币法定贬值或升值来重新调整本币对其他各国货币的比价关系。浮动汇率制就是货币当局不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听任外汇市场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自发决定汇率,政府不承诺维持固定汇率,对外汇市场一般也不进行干预。三、汇率的决定汇率的决定根据各国汇率制度的不同而不同。⑴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决定。在自由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在外汇交易市场上存在着外汇供给和外汇需求两种力量。人们由于购买外国商品、在国外进行投资和投机活动或出于保值等动机而对外汇有需求。外汇需求随着外汇汇率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外汇汇率的下降而增加,因此外汇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见下图的D线。另一方面,出口商人、从国外抽回投资的经营者以及在外汇市场上的投机者等等构成外汇市场的供方力量,外汇的供给与外汇汇率同方向变动。在下图中,供给曲线S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在供求两种相反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汇率最终在D线与S线的交点处E点达到均衡,此时的114\n汇率e0是市场均衡汇率,外汇交易量Q0是市场均衡的交易量。在同一汇率水平下,外汇需求的增加会引起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例如由于进口增加或对外投资增加,D线从D0移至D1的位置,见下图。另一方面,在同一汇率水平下外汇供给的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例如出口能力增加或吸引外资能力增加使S线从S0移动到S1的位置。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改变均衡汇率的水平,形成新的均衡点。汇率S0S1汇率S(外汇供给)e1E1e0E0JED1D0D(外汇需求)OQ0Q1外汇交易量OQ0外汇交易量图20-4均衡汇率的变动图20-1汇率的决定⑵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决定。在固定汇率制下,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由一国的货币当局来决定。但是一国货币当局在决定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时也不能随心所欲,而要有一定的依据,即要有一个平价或基准价。实行固定汇率制国家的政府在实际决定汇率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本国经济实力、出口能力、吸引外资能力等等,从理论上说汇率决定的依据主要是购买力平价。四、购买力平价理论1802年由英国经济学家G·桑顿提出,尔后经瑞典经济学家G·卡尔完善。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powerparity)理论认为,本国人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外国货币在其发行国有购买力,外国人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本国货币在本国有购买力。当人们按一定比率用本币购买外币时也就是购进了外币的购买力,因此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率要由两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决定。因为货币的购买力是一般物价水平的倒数,所以两国货币的汇率就可以由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来决定,即:PAePB式中,PA代表A国一般物价水平;PB代表B国一般物价水平;e代表汇率,表示1单位B国货币以A国货币表示的价格。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理论依据是“一价定律”。一价定律是指假设各国间贸易费用和关税为1零,在完全自由贸易条件下,商人们在国际间的商品套购活动会使各国商品价格趋于一致,这时尽管各国的商品标价不同,但不过是按照汇率把以一国货币标价的商品价格折算成以另一国货币标价的价格而已。两国汇率的变化程度取决于各自货币购买力的变化程度,假定起初的汇率为e0,如果A1国际套利在现实中并不是完全可行。一是服务服务不可能套利;二是不动产套利无意义;三是消费偏好差异导致套利无效;四是交易成本的存在致使套利无效。115\nPa国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率为Pa,B国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率为Pb,则汇率变化为:e1e0。Pb由上式可知,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升,本国的外汇汇率就会上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外国的价格总水平上升,本国的外汇汇率就会下降,本国货币就会升值。换句话说,通货膨胀率高的国家,其货币会贬值;通货膨胀率低的国家,其货币会升值。五、实际汇率从购买力平价理论还可以引伸出实际汇率的概念。实际汇率是以同一种货币衡量的国外ePf与国内价格总水平的比率。实际汇率的计算公式如下E。P式中E为实际汇率,e为名义汇率,Pf为国外价格总水平,P为国内价格总水平。实际汇率反映了国内价格与国外价格总水平的相对比值。其他条件不变,E值上升(本币贬值)意味着国外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变得更贵,这时国内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反之,E值下降(本币升值)意味着国内商品相对于国外商品变得更贵,国内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六、净出口函数1、净出口函数在宏观经济学中,常将净出口简化的表示为:nx=q-ry-n(EPf/P),此式被称为净出口函数,式中,q、r和n均为参数。参数r被称为边际进口倾向,即净出口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收入变动的比率。2、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变动会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发生影响,一般说来,外汇汇率上浮(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劳务输出,不利于劳务输入;有利于资本流入,不利于资本流出,因此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情况则相反,一般会恶化国际收支。如果不考虑资本流动等其他因素,假设外汇供求只由贸易收支决定,那么一国贸易收支的状况就代表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以本币表示的经常项目差额即贸易收支余额可以表示为:CA=PX-ePfM其中,CA表示贸易差额,P表示国内价格总水平,X表示本国出口量,e表示汇率,Pf表示外国价格总水平,M表示本国的进口量。汇率变动会改变本国出口商品和从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而影响进出口贸易数量,从而使贸易差额CA得以调整。假设国外价格不变,本币贬值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将上升,以本币表示的出口商品的价格虽然形式上不变,但换算成外币后的出口价格将下降。所以本币贬值的直接效果是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一般而言,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会增加出口量,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会减少进口量,但是进出口商品量增减的幅度会由于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而不同。如果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出口商品数量的增长幅度大于出口商品的降价幅度,贸易收支就能够改善;如果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1,出口商品量的增长幅度小于出口商品降价的幅度,贸易收支就不能改善;如果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等于零(需求曲线垂直于横轴),那么不管价格如何下降,出口量都不能增加,出口商品降价反而会减少外汇收入,从而恶化国际收支状况。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进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进口支出将减少,从而有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1时,则进口商品数量减少的幅度小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进口支出将增加,从而不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116\n综合进出口商品两方面需求弹性的情况,可以得到一国货币贬值能够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马歇尔—勒纳”条件:|ηx+ηm|>1其中ηx为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ηm为进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由于ηx、ηm都为负值,因此取绝对值形式。马歇尔—勒纳条件实际上是在国内外商品价格水平不变、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的前提条件下,一国货币贬值能够改变国际贸易状况,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条件。3、“J曲线”用货币贬值的方法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时,其效果具有⊿CA时滞效应。所谓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是指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本币贬值的措施时,相关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调整需要一个过程。在贬值的初期,出口商品价格t0降低,但出口商品数量由于认识的时滞、决策的时滞、生产O的时滞和交货的时滞等原因,不能立即同步增加,因此,出t口收入会因价格下降而减少,表现为⊿CA曲线先向下降,如上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汇率贬值引起的出口商品价时滞效应—J曲线格降低使出口量大幅度上升,国际收支状况才会逐步改善,⊿CA曲线就掉头向上升。反映由本币贬值引起的国际收支状况变化的⊿CA曲线,在形状上类似英文字母J,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故被称为“J曲线”。第二节国际收支的平衡一、国际收支平衡表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它国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一国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包括商品、劳务与商品、劳务之间的交换,金融资产与商品、劳务的交换以及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等的交换。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同其他国家为清算到期的债权债务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因此,国际收支也可以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一国国际收支的状况集中反映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2.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与其他国家间所发生的国际收支按项目分类统计的一览表,它集中反映了该国国际收支的具体构成和总体面貌。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现代会计学复式簿记原理编制,即以借、贷为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原则来记录每笔国际经济交易。其记帐规则是: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贷方,记为“+”(通常省略);凡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项目记入借方,记为“-”。国际收支平衡表由以下几个帐户构成:⑴经常帐户。经常帐户记录商品与劳务的交易以及转移支付,表7—1列出了经常帐户所记录的交易内容。⑵资本和金融帐户。资本和金融帐户记录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或一国资本的输入、输出情况,资本和金融帐户记录的内容见表7—2。⑶储备与相关项目。储备与相关项目是平衡项目,如果上述项目总差额为“-”,则该项目记“+”,表示储备资产减少或官方对外负债增加;如果上述项目总差额为“+”,则该项目117\n记“-”,表示储备资产增加或官方对外负债减少。这个项目借贷记录的符号与其他项目的记录符号相反,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国际收支平衡表借贷关系的最终平衡。经常帐户的内容(以中国为例)货物:通过我国海关进出口的货物,以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为基础,并根据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要求,出口、进口都以商品所有权变化为原则进行调整。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国际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力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它投资的收益和支出,直接投资的收益进行再投资也包括在此项目内)。经常性转移:国与国之间的转移支付,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单方面转让,如:侨汇、工人汇款、无偿捐赠、赔偿等项目。资本帐户内容资本项目:包括移民转移、债务减免等资本性转移。金融项目:直接投资:指外国、港澳台地区在我国和我国在外国、港澳台地区以独资、合资、合作及合作勘探开发方式进行的投资。证券投资:指外国、港澳台地区购买(或我国买回)我国(包括地方政府和企业)发行的股票、证券等有价证券和我国(政府、企业、私人)买卖外国、港澳台地区发行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其它投资:包括外国提供给我国和我国提供给外国的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以及其它资产。3.国际收支的平衡关系按照复式簿记原理进行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本身的借贷总是相等的,因此判断国际收支平衡与否不能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最终平衡关系为依据,而要以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帐户和资本金融帐户的借贷关系平衡与否为依据。如果经常帐户和资本金融帐户出现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不相等,则表明该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其中经常帐户的借贷关系不相等,又称为贸易不平衡。当借方金额大于贷方金额,余额为“-”时,称为有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当借方金额小于贷方金额,余额为“+”时,称为有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4.开放经济中的内外均衡在封闭经济中的国民经济均衡分析只考虑国内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问题,一旦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也就实现了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但在开放经济中,国民经济的均衡不仅要考虑对内均衡,而且要考虑对外均衡,在这里对外均衡就是指国际收支均衡。由于对外经济是国内经济的向外延伸,对内不均衡必然会影响到对外不均衡。同样对外不均衡也一定会影响到对内不均衡。因此如何同时实现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是开放条件下的宏观分析所要解决的理论课题。二、净资本流出函数1、净资本流出又称资本账户差额,是指从本国流向外国的资本量与从国外流向本国的资本量的差额,用F表示,则F=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量-流向本国的外国资本量2、本国利率用r表示,外国利率用rw表示,则F=σ(rw-r)当rw为常量时,F就取决于r。3、图形如教材20-6表示:118\n三、国际收支的均衡1、国际收支差额含义:这是是指净出口和资本流出的差额,用BP表示。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或者:BP=nx-F2、国际收支平衡含义: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BP=nx-F=03、BP曲线含义:由等式BP=nx-F,将净出口函数nx与净资本流出函数F的表达式代入,有EPfqyny(rr)WP化简为:nEPfqryrWP上式为国际收支均衡函数,其几何表示被称之为BP曲线。它表示,当国际收支平衡时,收入y与利率r的相互关系。假如国外利率rw给定,汇率e不变,国内外价格总水平P和PF不变,且n、m、δ、q等参数给定,那么国际收支均衡函数就表现了国际收支均衡时国民收入y和利率r的相互关系,从式中可知y与r是同方向变动关系。国际收支均衡函数的几何表达就是国际收支均衡曲线——BP曲线。BP曲线上的各点均为国际收支的均衡点。BP曲线的斜率为正,曲线向右上方倾斜。BP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代表一个能使国际收支平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在BP曲线以外的任何一点,都表示国际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即存在着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一般而言,所有在BP线左方的点均表示nx>F,有国际收支顺差;所有在BP线右方的点均表示nx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