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8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笔记
第一章高等教育的本质第一节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一、不同历史时期高等教育概念的演变。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开端,中世纪,大学是高等教育机构唯一组织形式,高等教育仅限大学教育,大学围绕文、法、医、神四科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七艺。19世纪后半期,一方面,高等教育层次出现了多样化。研究性大学、一般性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等。另一方面,形式复杂化。如“中等后教育”和“第三级教育”,高教由原来“英才教育”“尖子教育”演变为“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二、不同国家对高等教育概念的不同界定: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概念的表述是:“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高等教育的性质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依据专业分工培训高级人才活动。是学术性专业教育,是职业性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社会活动。第二节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制约,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起作用。一、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高教育受政权性质、政治体制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一)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发展。民主问题始终是教育与政治关系核心。二、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同时并进,并促进经济发展,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 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三、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一)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 科技对高教内容影响。2、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手段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使学生不出校门能了解到世界(三) 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1高等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技术而发挥再生产技术的功能。2、高教通过创造、发明新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功能四、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式\n(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三大职能: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职能的历史演变 18世纪前确立了大学培养人才的职能:人才培养职能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突破了传统大学的模式,科学研究(主要是基础研究)逐步成为大学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1862年《莫里尔法案》,范·海斯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而著名,威斯康星思想明确地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二、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教育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备开放服务。(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二)发展科学是现在高等的重要职能、(三)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第二章高等教育的目的第一节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一、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一) 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1、教育发展的指导理想。2、教育的培养目标。3、实施的途径。高校通过教学、科研、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培养的目标。(二) 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提出“教育必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人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二)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又具有客观性。第二节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一、高等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与高校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二)高教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三)高教目的的作用:1.高教导向作用。2.高教控制作用3.高教目的评价作用。4.高教目的激励作用。高等学校培养目标:(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规定1998年我国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由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因此,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门化领域中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1.德与才的关系。2.身与心的关系。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n第三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理论基础1.马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作为出发点。①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和运用。②其次,从人作为一定社会中的成员来考察人的发展,应当是对人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有所要求,高尚的道德和美的情趣是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群体。同时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才具有现实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在建立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同时,马克思还从人的发展条件角度,论证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二、全面发展的教育:(一)、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人全面发展由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所构成,促进人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1.德育:高校德育是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学生施加影响,使他们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2.智育:高校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3.体育:高校体育是以运动为基础手段,传授学生以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并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4.美育:高校美育是通过有关的艺术课程和课外各种艺术活动,或者是渗透于其他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以及利用自然环境与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与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的活动。(二)、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1.教学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三章高等教育的个理论问题第一节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一、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个人本位观和社会本位观在西方都源自古希腊时期。个人本位观可溯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社会本位观在西方可溯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教育和军人教育。孔子把教育看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如何看待“社会本位说”与“个人本位说”(一)两种价值观从不同的社会背景角度来考察不同的价值选择,提示各自的由来和各种教育价值取向的实质。(二)两种价值观选择都有其合理性,同时也各有其片面性和局限性。(三)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早就论定这种单向择属无谓之举。“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第二节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一、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历史演变: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始终贯穿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整个过程,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西方大学教育的观念源于古希腊的人文教育。这些内容被称之为“七艺”二、通过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n(一)、通才教育内涵及特征:通才教育是通识教育,目的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高尚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人才。首先,传授的知识侧重基础性和经典性。其次,教育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再次,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二)专才教育内涵及特征:专才教育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及某一科、专业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传授和专门技能训练。具有三个明显特征:首先,专才教育主要是针对具体岗位和行业需要里进行,培养人才短期内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教育内容与社会生产及生活需要之间有明显而直接针对性,偏重于应用。再次,学生在毕业之后能较快适应社会岗位的需要。三、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现实背景是:首先,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学科交叉整合的趋势,要求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必修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其次,人的和谐发展与完整人格形式需要通才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再次,通过教育和专才教育的结合是社会发展对现代人才提出的要求。三节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一、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和方式英才高等教育阶段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英才教育阶段的大学培养治国的精英。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也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结果,它强调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关注人才的数量。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要培养国家所需的各行建设者,英才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只代表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但并非意味着两者在价值取向上存在对立。高等教育由英才阶段向大众阶段的转变世界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二)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1、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2、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三、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原则:1、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2、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3、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4、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第四节 高等教育的平等与效率一、高等教育平等(一)对教育平等的不同理解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而柏拉图则提出了“对所有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主张。英国学者西尔弗认为:教育平等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范围内才能确定出它的准确涵义。雅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平等包括起点、连线的过程和最后目标。①保守主义阶段②自由主义阶段③激进主义新概念阶段。为所有有能力的儿童提供一种公平竞争的场所和机会。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二)高等教育平等的涵义高等教育平等是教育平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高等教育平等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符合体:高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理想,是指人们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种应有的权利。它包括三方面:(1)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2)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3)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2.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高等教育平等问题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n二、高等教育的效率: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内部指一教育系统用尽量减少浪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所培养学生的数量。三、如何处理平等与效率间的关系:(一)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平等与效率是一对相互对立和统一的范。“效率优先兼顾平等”还是“平等优先兼顾效率”的选择。(二)我国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效率优先,兼顾平等”所谓“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平等”,一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二是指目前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作符合现实的最大努力。四、要改革办学体制:实现教育资源多元化,允许社会团体、私人办学,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个方面教育资源。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层分流,这有利于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成为面向社会依法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这利于学校间展开竞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再次,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予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如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落后地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以期步缩小。建立和完善面向学习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货学金制度,也是保证高等教育的重要措施。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第一节高等学校的学制一、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主办和管理、性质和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一)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二)学制的建立要受社会制度的制约(三)学制的建立要适应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二、 高等学校的学制情况(一) 世界各国高考教育办学体制特征:四种基本类型: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意大利)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法国)。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德国澳大加拿大)。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美日)各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特征1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它反映出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征。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三、我国高等学校的学制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私立系统尚处于起步形成之中。(三)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层次特征:三个层次。1、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高院。2、大学和专门学院。3、研究生院。(四)我国成人高等学校的基本类型:1.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2.广播电视大学。3.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4.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5.其他。包括教育学院和中小学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又被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学校”。一、学位的由来: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一些西欧的中世纪大学。德国学位:洪堡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美国:副学士或协士、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度:我国学位的级别和标准: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n招生制度的几种类型:1、统一入学考试:英、法、德等国家,实行国家或地区性中学统一毕业考试,如美国的民间考试组织。东南亚一泰国和菲律宾等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2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美国私立名牌独立考试。3日本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我国基本上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招生制度。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面:1、实行高中会考和统考相结合制度。2、实行多渠道招生制度:定向生、保送生、委培生和自费生制度。(三)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1、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2、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勤工俭学制度;3、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高校就业改革:1、进一步改善就业环境,理顺和完善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机制;2、政府将从政策、法规角度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角色地位;3、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地位和作用加强;4、加强毕业生就业教育,使之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有充分就业心理准备。一高校教师职务的设置:原则是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包括四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四个原则。第一,系统原则。第二,整体效应原则。第三,最低岗位数量原则。第四,动态性原则。二、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改革重点和方向:目前的改革重点和方向有:1、在保证学校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实行固定和流动的教师编制相结合,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2、充分利用市场调节机制来优化教师的资源配置;3、适当下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权,建立高校评聘的评价和监督制度。4、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在涉及解聘或缓聘等事务时,要体现学术管理中专家团体的权威性特点。五章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宏观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模式:(一)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法国(二)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三)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德日英我国“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我国高校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方向。1、满足地方社会发展,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转换政府职能,实行高等教育管理权力下放,扩大省级部门对当地高校统筹权。2、建立一个广泛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动行机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合理,健康发展。3、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作为介于政府、社会和高校间,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中介性机构,中介组织不权具有协调政府,高校和社会间关系的功能,而且吸引社会人士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提高决策过程透明度,加强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监控等方面,扮演着极好的角色。4、此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更新大学有国家办的观念,形成新的办学体制。所谓办学体制即是关于办学者的法律地位,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所拥有的权力,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管理制度体系。5、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高等学校管理包括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欧洲大陆模式以学术权力为主。美国模式行政权力相对强大。英国模式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对平衡。目前我国高校现行的领导体制,突出了以下特点:1989实行党委领导,体现民主集中制;校长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全权负责行政事务;实行党政分开,各行其职。我国高校二级行政管理体系:校——系两级、校——学校——系三级结构。(三)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题和改革方向:首先,进一步调整高校行政管理权力机构,适当实行权力中心的下移\n,扩大学院及系的自主权,做到权责统一,增强基层灵活应变的能力。第二,校级职能部门必须进一步精简机构、人员提高办事效率。第三,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包括职称评定与职务聘任,分配制度和人员的聘用及考核等人事制度的改革,努力建立富有竞争和活力特征的高校人事制度。第四,实行高校后勤的社会化,转变后勤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实行后勤服务部门的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使之成为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六章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宏观结构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一、层次结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称水平结构,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合理的层次结构应是与各行业,部门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的。美国六个层次。二、科类、专业结构:不同学科领域高等教育构成状态。我国12科。一定的经济结构及相应的各类专门人才需求相适应。三、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四、能级结构: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可分为三个能级;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和科研兼顾重点院校。五、地区结构:指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成状态:1、梯度结构模式:须考虑的严峻问题:一是各地间高等教育落差的过度扩大;二是人才资源在地域配置上的“马太效应”。2、中心城市模式。(三)对我国高教结构改革的若干启示:1、各种类型机构要保持自己的特色。2、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3、建立相应的转学机制。二、影响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若干因素:(一)学术的因素。(二)体制的因素。(三)区域发展水平的因素。三、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稳步发展的方针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统一的发展战略。(一)首先,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必须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以经济供给能力为支撑点,做到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1、层次结构上,适当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满足高科技发展需要,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来扩展我国专科层次应用性,技艺性人才培养规模。2、科类结构上,根据社会产业结构发展和调整对人才需要,合理规划。3、在形式结构上,扩大全日制高等学校规模,加大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适当扩大私立高等教育规模,缓解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不足而高等教育需求紧张局面。4、能级结构上,国家重点支持少数大学发展,使之成为国际知名、具有雄厚科学研究实力大学,同时鼓励其他学校探索自我发展途径和办学形式。5、地区结构上,实行非均衡发展,同时适当从政策角度缩小不同地区间教育落差。其次,中央和地方合理分工,突出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功能,中央应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以及一些示范性的高等职业学校。根据“面向地方、专科为主、注重应用、综合发展”的方针,积极支持经济、文化程度发展较高的中心城市办学。逐步形成公办、民办并存的局面。七章高校教师和学生一、高等学校的地位、作用和任务1、高等学校的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教育者,他们既是某一学科的专家,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n2、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第一,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第二,高校教师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高校教师的任务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培养高有专门人才,即教书育人。二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为社会服务。二、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一)高校教师劳动复杂性(二)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三)高校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教师培养中特别需要关注三个环节:(一)切实加强青年教师培养与提高、(二)选拔培养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三)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教育。四、高等学校教师的结构与结构调整1、职务结构。2、学历结构、3、年龄结构、4、专业结构。高校教师结构的优化:第一、完善教师聘任制。第二,利用政策手段引导教师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间合理流动。第三,克服高校教师近亲繁殖现象。三、高校学生的基本社会特征(一)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二)参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三)群体成员的互动性。(四)内部结构层次的复杂性四、高校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新生阶段二三年级阶段高年级阶段五、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1社会学意义上:双向沟通关系2心理学意义上:情感关系3伦理学意义上:道德义务关系高校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第一,在社会学意义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角色,主体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第二,在心理学、伦理学意义上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在知识活动中希望进行平等交流,并建立融治的情感关系。六、建立良好的高校师关系的途径:加强师生间的理解和沟通。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权威,以学识、品行和才能来影响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学生的不同观点。八章高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专业形成因素的影响。1、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2、专业出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断分化与综合的趋势密切相关。3、专业的缘起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有密切联系。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1、遵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律。2、适应学科、专业本身发展变化需要。3、从实际出发,随时调整专业结构4、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宽广。5、专业设置布局的合理性。6、适合学校的办学条件。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调整(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要求:1、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2、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趋势更新、改造原有专业,积极扶植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兴专业;\n3、符合高级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应保持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做法:拓宽专业面,变专才教育为通才教育,增强学生适应能力和职业转移能力;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如按专业大类培养学生;在规划学校专业建设,避免出现几种倾向:一是一哄而上,盲目追求大而全;二是缺乏社会需求预测,盲目扩大招生数量。一、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风貌。(二)优化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三)人才具有现代意识。(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与社会需要相一致。(三)培养要求应与个人发展相一致。(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性。第九章高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就是静态结构而言,它是由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构成的系统。其中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写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过程,全面发展的过程有一般认识过程的共同属性外,特殊属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过程(简答:问答)。教师指导下学生认识过程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二)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过程。(三)是知识,技能传递过程,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过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促进。二、高等学校教学的任务,地位与作用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简答)1、促进学生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优化。2、促进学生能力发展。3、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个性品质。地位与作用: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具有效率高,系统性强,能完成多方面任务的特点,教学活动是组织得最严密的活动,它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有关内容本身的逻辑出发,系统地、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大学生学习特点: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逐步增强过程。(一)独立性增强。(二)学习自主性增强。(三)学习探索性增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中间过渡性特征(简答)高校教学是学校教学过程一个阶段,又是学校教学过程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认识过程中间过渡阶段。整个学校教学过程运动发展正是通过这一阶段而有效地、合理地过渡到社会实践认识过程中去。高校教学过程中间过渡性:由认识主体——大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过渡性所决定。是由大学教学自身内在价值和功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所决定。是大学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发生变化,由人类已经探索知识体系向探知人类尚未认识未知领域过渡。二、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简答),教学原则作为基本的教学要求,应体现教育目的的要求并反映一定社会的需要。首先,制定教学原则必须依据教学过程的规律。其次,教与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关系决定了教学工作的任何要求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这也决定了教学原则的制定还必须考虑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再次,教学原则的确立必须与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相联系,必须符合高等学校的特征。\n高等学校的特定基本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其教学过程有专业性、研究性、自主性等特征。三、大学教学原则及其体系(多选,问(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二)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原则(四)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十章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分类: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选课形式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课时数的多少将课程划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根据课程有否明确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划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30学时以下微型课,隐性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整个过程。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如下: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一)教学计划的组成、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课程设置、主要教学活动、时间分配、学年编制(简称校历)。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从形式上看,教学大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正文和附录。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二)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具体要求):1、明确的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用性。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材的基本构成包括目录、正文(包括编、章、节等)、作业(习题与练习)、实验、图表、附录、索引和注释。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判断)。(二)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简答)第一,教材是从一般书籍中分化出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第二,教材应当是一种学科思想发展史。第三,教材能够反映与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实际问题,并能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第四,具体,生动,图文并茂。第五,统筹安排,综合平衡。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问答):大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主要围绕课程而展开。课程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建设的意义在于以下四方面:(一)建立各门课程的规范。(二)从整体上认识课程建设与其他工作的相互联系(三)推动教学管理制度化。(四)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建立合理,适当的教学质量标准。二、课程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一)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2课程教学设施的建设3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4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讲课、答疑、辅导、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的组织实施等。\n(二)课程建设的要求:教学大纲要富有特色;教材要合适;教学资料要完整;考核手段要科学;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满足教学要求的教学设备。十一章高等学校教学的组织与教学方法1、个别教学制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教学效率往往较低。2、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先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学论》中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自19世纪中叶开始,班级授课制为欧洲各国学校所广泛采用。190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办学堂,班级授课制逐渐在我国各级学校中普遍推行。开放系统授课制不但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且有利于同学之间结成团结的集体。班级授课制往往过于强调统一,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团材施教。班级授课制,如19世纪末在美国出现的巴达维教学法,在欧洲出现的曼格依木教学法,20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开放教学”,50年代初英、美提出的协作教学等国提出的“协作”等教学组织形式都致力于按照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程度进行教学。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是为了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其发展趋势主要有:1、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2、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上的短学程化。3、教学活动的场所呈非课堂化和多样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和课后总结等。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简答):1、备课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其次,教师要注意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材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最新动向。最后,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进行备课并反映到教案中去。2、上课: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遵循教学的原则,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秩序渐进地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多方面的能力。撰写毕业论文的步骤与方法(简答):(1)选择课题,确定题目一般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举趣,专长来选择,也可观导师或教研室的科研课题相结合,或者接受社会的委托,就某些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2)查阅文献,收集资料。(3)全面思考,拟定提纲。(4)撰写初稿,修改定稿。(5)论文签辩,评审质量。4、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学年制按学年或学期排定课程进度进行教学,以学年规定学生达到水平教学制度。学年制特点:有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容易管理,有利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其弊端不利新兴学科较快进入高校教学,不利学生按不同发展水平和兴趣主动学习学分制是指衡量某一种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也就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学分制的主要特点是:允许学生选修课程,以求在专业的不同主攻方向上得到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开出选修课,较快反映新的研究成果。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并有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最大优点在于灵活性强,但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散乱及出现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资源浪费等现象。\n学年制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要针对现存的弊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各种试验,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实行学分制对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1、有利于高校的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增强人才培养灵活性;2、促进高校教学思想的转变;3、充分贯彻因材施教教学原则;4、有利于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一、教学方法(简答)(一)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二)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三)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二、大学教学方法的分类与主要方法的介绍: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教师和学生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第二类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自学指导法、练习法等。(一)讲授法:讲授法是通过教师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也称为课堂讲授法。优点:讲授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目的地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传授给学生较多的有关各种现象和过程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相对较高;成本低,比其他教学方法的费用要低得多;通用性强。缺点:讲授法主要是一种单向信息传输方式,过多使用,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被动;讲授法作为一种以语言为主要媒介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讲授对记忆的影响较差,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对较长课时的课程尤其明显。讲授法适用范围:1、从教学内容看,从讲授对象看,从教师素质看,从教学环境看。2、教师要了解学生,使需要传递信息适合学生知识背景和兴趣;3、教师要事先做好准备,主要是熟悉教学内容,理清讲课的思路;4、教师板书内容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重点,便于学生记笔记和进行复习;5、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技巧;6、教学手段选取与使用应视要达到教学目标而定。(二)讨论法:讨论法是指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辨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已见以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见解的教学方法。与讲授法不同,讨论法是双向的,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可以激发学生就所讨论问题进行积极思考,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避免讨论课无计划性,教师要在课前认真钻研讨论题目,明确讨论主题,确定讨论规模与讨论进程,并制定一定规则,保证讨论质量和效率。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使学生能够各抒已见。教师善于控制讨论进程,分配讨论时间。教师要进行及时的总结,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大学教育的方法改革主要有三个共同的趋势(简答):(一)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二)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转变(三)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近代直观性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看图、演示模型、标本、参观等各种教学手段在内的直观教育技术开始。教育技术定义为:教育技术就是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合完整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等各个方面,与人的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教育技术领域包括四个方面:1.学习者2.学习资源3.教育开发职能4.教育管理职能。教育技术在高校作用:(一)对教育决策的影响。(二)对教学模式的影响。\n(三)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影响:1.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效率。2.扩大教育规模3.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教学测量则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水平。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计划、教学过程进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促进实践中正在进行的对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判断,它与分等鉴定并作出关于对象的决策或奖状的分配决策等相联系。科学的学业评价有六个步骤:(一)确定和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二)编审试题。(三)建立试题题库。(四)实施考试,取得信息。(五)阅卷评分。(六)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十二章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高校科学研究地位与作用(简答):一、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二、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三、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四、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五、科研是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渠道。一、高等学校科研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简答多选):5ge高校多门类、多层次学科结构,有利于科学技术领域相互渗透,宜进行重大、综合性强的研究课题。;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思想活跃,研究后备力量充足。;高校是开展基础研究重要基地;信息资源丰富,信息系统发达,能比较快地掌握和集中各种有关科技发展新动向和经济建设对科技需求信息;重视教育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科研特色之一。二、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简答多选):(一)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二)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三)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四)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五)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三、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一)理论联系实际。(二)注意理论的层次性。(三)加强综合研究。十三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二、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过程中的作用(简答论述):(一)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四)提高大学生修养,完善个性品质。几种主要实验活动:1、军事训练。2、专业学习。3、生产劳动。4、社会调查。4、治理扶贫。5、参观考察。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程序:(一)确定活动内容和场所。(二)编制活动计划。(三)组织活动过程。(四)评估与总结。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原则:(一)坚持教育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廉顾的原则。(二)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原则。(三)系统化、分层进行的原则。(四)因地制宜、勤俭节约的原则十四章高等学校政治思想教育一、高校思想教育的特点:1、鲜明的阶级性2、广泛的群众性3、很强的实践性。二、高校思想教育目的:首先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社会主义方向。\n其次,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和教育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社会主义性质、第二、高教重要内容、,第三、正确政治方向保证。(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规律: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大学生思想活动、思想发展规律。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1.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2.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3.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一)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2.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教育。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教育。4.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5.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2)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教育。(3)劳动态度和纪律教育。(4)革命传统教育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一)方向性原则。(二)疏导性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五)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一)调查研究法。(二)说理启迪法。(三)情感交流法。(四)榜样教育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二)教职员工“三育人”。(三)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四)校园文化。(五)社会实践。三、高校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一)精神性。(二)创造性。(三)复杂性。(四)长期艰巨性心理学第一、二、三章多选:1个体心理包括四方面:心理动力(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情绪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2高教心理学研究方法原则:客观、发展、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原则。单选: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与教师的学与教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廖世承1924出版《教育心理学》4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科学。5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在自然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的外部表现、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此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调查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个案法。判断: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产生的态度体验。2、心理学把自觉确定目的有意识支配调节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n3、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4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5、通过对行为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6意识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7、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8、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9、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对于教学活动各环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10、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学校教育心理学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探索大学生学习活动。11、高等学校具有教学、科研和直接服务社会三大职能。论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一)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这被称之为(角色期望)。(二)教师角色教师往往扮演着如下多重角色:1、知识传播、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二、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一)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是最理想的。(二)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典型的的风格有两种形式: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三)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里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四)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条是有声的言教,另一条是无声的身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三、 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1、角色认识阶段。2、角色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二)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1、正确认识教师职业。2、树立学习榜样。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第二节教师的能力素质一、教学效能感。(一)教学效能感的涵义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n教学效能感的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主观推测和判断,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成分。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它影响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能力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等。(二)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影响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2、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3、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三)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外部环境和教师自身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风气、为教师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人际关系等。教师自身因素包括价值观及自我概念等。内部因素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也就是说,科学的教育观和良好的自信心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四)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全社会必须树立尊师重教良好风气。二是努力创造进修。二、教学反思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二)教师反思的过程分为以下四个环节:1、具体经验阶段、2、观察与分析阶段、3、重新概括阶段、4、积极的验证阶段。(三)教学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述。(四)教学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实际讨论、4、行动研究。三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教学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自我控制。监控对象。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两类。作用范围,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可分为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类。(三)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1、能动性、2、普遍性、3、有效性。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其教学监控能力往往也高。在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后,教学监控能力已成为影响教师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决定教师教学监控水平的直接因素有三方面:一是教师能否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二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问题足够的知识经验;三是已有的知识是否能和现存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而进行合理、有效知识重组。(五)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3、敏感性逐渐增强。4、迁移性逐渐提高四、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特殊能力。(二)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n另外,教师思维的品质、性格与气质类型以及能力等都对教育机智的形成和有效发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1、善于因势利导2、 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一、教师威信教师的威信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二)教师威信的形成1、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2、 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三)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1、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已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二)师爱的特征1、职业对象性。2、原则性。3、广博性(三)师爱的心理功能1、激励功能。2、感化功能。3、调节功能。4、榜样功能(四)师爱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第四章学习广义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学习的内容大致分类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二是智能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三是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并把它们看作是五种学习类型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4、动作技能。5、态度。(三)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学生的学习可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三、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n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学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学习联结理论: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在S-R联结之中。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巴甫洛夫经典实验:中性、单独呈现条件刺激能引起反应叫条件反应,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经典性条件反射规律:1、获得律与消退律。2、刺激泛化与分化律,分化律如引导学生分辩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3、高级条件作用律。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应答行为和操作行为。2、正强化。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无论阳性强化或阴性性强化,都能增加以后发生反应的概率。3、消退。4、惩罚,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论:主张学习目的是发现学习方式,使学科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一)认知学习观,学习的本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包括(1)新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转化;(3)评价。(二)结构教学观包括。1、教学的目的,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1)动机原则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结构原则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曾根据学习进行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1、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2、先行组织者,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先行组织者”就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1、信息流,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贮存七个左右的信息项目。一旦超过了这个数目,新的信息进来,就会把部分原有信息赶走。2、控制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2、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而不是行为主义描述的S-R过程。3、学生观,教师不单是知识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理解,倾听他们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不是简单“告诉”\n就能奏效,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由于经验背景差异,学生对问题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学习资源。教学是要增进学生之间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培养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有三种功能:一、激活功能;二、指向功能;三、强化功能。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学习活动,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校情境中的学习驱力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1、认识内驱力;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3、交往内驱力。2、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主观估计,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另一个基本要素。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三、学习动机的种类:(一)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的动机。(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一)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一是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二是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三是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四是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间接性学习动机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强。间接性学习动机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三)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四)学习动机的职业化学习效果关系不是直接,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关系。学习动机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一个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学习活动唯一条件。一、强化动机理论: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学习行为。二、成就动机理论:是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愿望或趋势。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三、成败归因理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四、自我实现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五、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是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新学习需要通过两条途径形成,一是直接发生途径,二是间接转化途径。学习动机的激发\n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中等程度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用学习效果提高。这就是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四、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原因,更重要是对以后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方面均是有利的。学习迁移(简称迁移)的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1、性质:正迁移与负迁移2、层次,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3、先后,分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4、4、内容,分为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学习的迁移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学习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1、形式训练说:迁移是通过对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进行分别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无条件的。2、相同要素说: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3、经验泛化说: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的类化。4、关系转换说:认为只有学习者发现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产生迁移。5、认知结构说:(一)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实质性的内容特征。(二)学生个人的知识的组织特征、(三)原有认知结构的巩固性。6、经验整合说:实质就是要构建一种一体化、网络化的心理结构。第三节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一、学习对象共同因素。二、已有经验概括水平。三、认知技能与策略。四、定势作用,定势叫心向,指的是单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第四节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一、合理确立教学目标。二、科学精选教学材料。三、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四、有效设计教学程序。五、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第七章认知发展和知识的领会感知是感觉与知觉的总称,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与特征。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主动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叫“思维的知觉”,它包含有理解、思考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二)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1、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知觉理解性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观察明确目的性。3、观察敏感性和系统性。4、观察相对深刻性和稳定性。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反映。它集中反映着大脑聪慧程度,是智力的核心因素。思维品质主要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方面。(二)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历程:1、言语前思维阶段。2、直觉行动思维阶段。3、具体形象思维阶段4、形式逻辑思维阶段。5、辩证逻辑思维阶段。(三)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大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2、大学生在常规性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有显著的发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教材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可以把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三种。\n(一)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二)模像直观。(三)言语直观言语直观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二、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条件:(一)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1、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选用,模像直观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2、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像直观)配合。(二)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等感知规律,可以突出直观对象特点,实现有效的观察。1、强度律: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2、差异律: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效果。3、活动律;活动的对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知。4、组合律: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一、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涵义与类型。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概括是根据比较和概括事物的外部特征而形成的,只是知觉水平概括。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通过这种概括,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到了事物的内在方面、本质方面,上升到理性阶段。教材的概括与知识的理解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思维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智力动作而实现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教材概括的过程:(一)分析与综合:分析指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属性或各种特征。综合指把事物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特征或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联系和关系,形成一个整体。(二)比较是把各种对象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关系。(三)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各种对象和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概括是在抽象基础上,把一类事物所共有一般与本质的要素,结合成为概念,法则与思维。三、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条件(一)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二)提供丰富多彩变式。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式的变化。(三)科学地进行比较。(四)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第八章记忆发展与知识巩固一、记忆的实质记忆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等方式,在人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心理过程。人脑对过去经历过事物的反映。“记”是识记和保持,“忆”是再认和回忆。记忆的类型:(一)形象记记、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事物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2、情景记忆对个人亲身经历、发生在一定时空关系中的某个事件记忆。\n3、语义记忆是人们对各种有组织知识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或逻辑记忆。4、情绪记忆。5、运动记忆(二)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瞬时记忆或感觉记忆,它是记忆系统开始阶段。记忆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2、短时记忆,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长时间记忆,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生,容量没有限度。三、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一)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二)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速度快、容量大、持久性好,而且精确、完整。(三)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记忆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过程,是对信息进行编码过程。在整个记忆系统中,信息编码有不同的层次或水平,而且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知识的识记与编码主要方式:(一)视觉编码。(二)语音听觉编码。语音编码或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系统主要编码方式。(三)语义编码对于人类长时记忆系统中有意义学习材料,人们主要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行加工。(四)语言中介编码。利用语言音韵和节律等特点,也能对识记材料进行中介编码。三、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一)材料的数量与性质识记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联系的材料效果要好;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强的材料比识记系统性、连贯性较差的材料效果好;识记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像材料比识记抽角概括的言语材料效果好;识记韵文比识记散文效果好。(二)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指没有预定目的。“潜移默化”是指学生可以无意识接受许多影响。有意识记具有明确目的,采取一定方法,并需一定意志努力识记。(三)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四)组块化编码组块是一种信息的组织与再编码,是人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五)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六)觉醒状态。(七)识记的信心。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存储过程。知识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储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知识的保存与存储的组织形式:1、空间组织。2、系列组织。3、联想组织。4、网络组织。5、更替组织二、知识遗忘的过程与特点:(一)遗忘及其进程,记忆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是遗忘。不完全遗忘,完全遗忘、永久性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系统研究,遗忘在不密闭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过程最初进展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遗忘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三、记忆遗忘的理论解释:(一)衰退说,桑代克。(二)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前面学习材料对识记忆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三)同化说。(四)动机说四、合理复习,防止遗忘:(一)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习。(二)复习的方法要合理\n一般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一般综合复习效果最好。如果材料是彼此没有意义联系的,采用部分复习法。如果材料是彼此具有联系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安排;材料比较简短,可以采用整体复习法,材料比较复杂,冗长,则宜采取综合复习法。(三)复习次数要适宜: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150%时。从学习时机、学习方法、学习程度等方面来综合考虑。第九章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一、知识、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关系: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安德森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记忆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本质上是由概念和规则构成的。梅耶认为,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并列关系。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和陈序性知识: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策略性知识)。(一)认知策略的实质是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程序性知识。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意识。包括两个成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元认知包括三方面:1、有关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知识。2、有关任务的知识。3、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认知行为方法与规则,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元认知策略分三种:1、计划策略。2、监控策略。3、调节策略。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心智技能的特点,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一)区别于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是一种动作经验。(二)区别于操作技能,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三)区别于习惯行为,心智技能是合法则的活动方式。认知策略及其教学:一、注意策略,设计问题,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教学习策略教给学生。二、编码与组织策略。它具体表现为描述策略、表象策略、归类策略、网联策略等多种形式。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组织策略往往表现为联系的“网联”策略。三、精细加工策略是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加工活动,通过对要学习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记忆术是典型精细加工技术。对无意义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促进知识保持记忆方法。复杂知识精细加工。做笔记是复杂知识在笔记本每页右边。记下听课内容,整理笔记。四、复述策略:要想通过复述真正达到提高记忆效果目的,宜采用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的方法。复述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对材料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用划线、圈点,加注符号等方式将其突现出来。\n认知策略教学原则:(一)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二)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三)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四)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五)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二、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式包括: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一)原型定向了解心智活动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活动结构,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方向。(二)原型内化。形式的过程。(三)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一)激发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三)适应培养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第十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问题就是疑难或称“难题”,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情境。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过程,其基本特点如下。1、问题情境性。2、目的指向性。3、操作序列性。4、认知操作性(一)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模型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问题解决过程是盲目的,渐进的,在没有推理和判断的情况下进行的。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二)苛勒的顿悟模型:德国心理学家苛勒1917年提出。1、失调;2、诊断;3、假设;4、推断;5、验证。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解决问题四个阶段依次为:1、准备期。2、孕育期。3、明朗期。4、验证期。问题解决就是搜索问题空间,寻找一条从起始状态通向目标状态的通路,或应用算子使起始状态逐渐过渡到目标状态,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二、问题解决的一般认识过程:(一)发现问题。(二)明确问题。(三)提出假设,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方法和策略。具有创造性阶段,也是解决问题关键步骤。(四)检验假设:1、直接检验;2、间接检验三、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有关的知识经验。(二)定势与功能固着。(三)问题情境。(四)酝酿效应。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五)原型启发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六)情绪和动机状态,中等强度的动机智相对平和的心境,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1、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2、鼓励学生仔细地界定问题。3、教育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4、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5、评价每个假设优缺点。6、考虑影响解决问题因素。7、提供问题解决机会并给予反馈。创造性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n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非线性关系。1、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者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智商。吉尔福特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品。发散性思维及其转换与创造性的关系最显密切,发散思维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独特性。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核心。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创造性高个体具有自信、自重与胸襟开阔等人格特征。创造性与人格特征的关系,高创造性与高智力的个体,适应良好;高创造性与低智力的个体,常有冲突和不适应感;低创造性与高智力的个体,是学业成就的强有力的获得者,低创造性与低智力的个体,则被评多防御机制所困扰。(一)创造性思维的构成:1、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3、抽角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4、再造想像基础上的创造想像。(二)创造性思维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环境。2、创造性思维训练头脑风暴法。3、创造性思维训练戈登技术。自我意识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内容上,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自我观念看,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一个维度。一、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一)自我中心期,大约8个月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二)从三岁道青春期为客观化时期。(三)主观化时期,从青春期到成年的大约10年时间里。大学生自我意识过程1、自我意识的分化。2、自我否定型评价过低,致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太大。3、自我矛盾型,自我意识难于统一,自我矛盾的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迟迟不能确立。4、自我扩张型自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5、自我萎缩型自我极度缺乏或丧失,而对现实自我又深感不满,甚至可能出现自我拒绝。(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上是随年级上升而发展。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发展较低。自我认识发展特点:1、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2、自我评价能力增强,仍有片面性。3、自我概念变化。(三)大学生自我体验发展特点:1、自我体验丰富性和波动性。2、自我体验敏感性和情境性。3、自尊感和自卑相互交织。(四)大学生自我调控的发展特点: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大学生的自我教育:1、全面认识自我。2、积极悦纳自我。3、努力完善自我二、态度的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1、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2、态度与能力不同,态度则决定人们行为选择。3、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而形成的。(一)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2、态度的情感成分,认知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是一致的。(二)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稳定的道德行为。2、以道德观念为基础,是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n(三)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态度和品德实质是相同的,它们结构是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不同点:1、涉及的范围不同。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四)皮亚杰的研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6岁前无道德规则阶段。6-10岁期间他律道德阶段。10岁后儿童进入自律道德阶段。(五)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价值观辨析在理论上强调学生在道德教育中主体地位,认为个体价值观念是自身的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中,不断辨析过程中逐步清晰,稳固,从而真正起到指导行为作用。他们主张教师在道德教育中作用是帮助学生辩论自己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他价值观念的关系,整理他们的价值观念体系。教师只是一位指导者而不是一个灌输者或监督者。强化理论:强化是联结理论核心概念。社会学习理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行为后果间接产生学习,称观察学习,称社会学习。观察学习观察榜样示范行为而进行,榜样的特点,榜样在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方面与观察者愈相似,愈易引起个体的观察学习。一、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一)遵从包括从众和服从和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工具性和情境性等特点。(二)认同,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三)内化,为社会规范学习的信奉阶段。态度和品德改变一般过程与条件:(一)醒悟阶段。(二)转变阶段。(三)巩固与稳定阶段。第十三章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群众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三个特点:1、共同目标;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3、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情化(一)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最终会变为社会干扰。社会惰化,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现象。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付出个人努力程度也会相应地下降。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冒险转移”是群体极化在决策方法的特殊表现。人们倾向于在群体共同决策时比个人决策时表现出更大的冒险性。这种现象被称作冒险转移。群体思维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从众指人们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心理状态。(二)影响从众的因素:1、群体的一致性。2、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3、个性特征服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组织的群体规范的影响下服从。另一种是对权威人物的服从。(一)模仿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感染是情绪传递过程,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及其他各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情绪行为。班集体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集体是群体最高层次,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结合到一起的人们的联合体。集体舆论是集体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一致的意见和看法。\n集体规范是指用以约速集体成员行为价值的一个统一的标准,使集体成员认识趋同,最终将认识模式化、固定化结果。只有真正被成员内化,才能发挥稳定约束作用。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倾向。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有几个方面的特点:1、心理相容。2、凝聚力强。3、会产生非正式领导从动态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1)交往愿望迫切性;(2)交往内容丰富性;(3)交往系统开放性;(4)交往观念自主性;人际关系发展特点:(1)将人际交往分为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三、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一)交互性原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二)社会交换原则。(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四)情境控制原则四、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2、主动交往。3、移情就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别人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1、避免争论。2、不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3、勇于承认自己错误。4、学会批评。(一)健康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健康最基本条件。(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3、具有和谐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协调。5、合理行为。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适应问题:1、自豪和自卑的内心冲突。2、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矛盾。3、独立和依赖的矛盾。4、理想和现实的矛盾。5、富于思考与认识偏激的矛盾(三)帮助学生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1、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2、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3、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4、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学习适应指导:1、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2、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目标。3、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4、注意用脑卫生。5、注意考试的心理卫生。三、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1、培养大学生交往意识和技能。2、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3、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二)大学生职业辅导任务策略。1、帮助学生了解自我。2、学生了解职业世界。3、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教学系统规划及教学方法设计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模式选择、媒体选用等)的设计。第十五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类型:1、宏观设计。(1)制定教学计划。(2)制定各门课程教学大纲。(3)编选教材。(4)制定教学成效考核方法。2、微观设计。一、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标准。教学目标设计:一、刺激控制教学模式。二、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三、课堂讲授教学模式。\n第十六章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1、效度指测量正确性和有效性,能够测出所要测量心理特质与行为特征的程度。2、验的可靠性指测验项目的难易程度,通常以答对或通过该项目的人数占应试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3、区分度又称鉴别力,指试题对所要测量的心理特性的识别程度,也就是项目的效度。一、教学测验的类型:(一)根据测验目的划分。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二)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1、准备性测验。2、形成性测验。3、总结性测验。(三)根据测验的来源划分:1、标准化学绩测验。2、教师自编测验自由应答型试题:填充题、简答题、论述题、联想题、操作题等。固定应答型试题:多选题,是非题,匹配题等。它在标准化学绩测验中应用很普遍。符合测验的目的。格式多种多样。文句简明扼要。答案正确可靠。测题应彼此独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