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概念简答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等教育心理学-概念简答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2-4讲)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高等教育心理学P4是研究高等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高校教师的教学心理规律。4、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6-7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2.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3.“学”与“教”的心理规律4.大学生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5.大学生身心健康与审美心理的形成与发展6.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教育7.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智力开发及测量8.现代教育技术与个别化教学9.大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10.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其他问题5、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P12-13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教育性原则6、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3.问卷调查法4.个案分析法5.经验总结法8、精神分析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它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当研究无意识现象,是我们掌握心理学的重要方面。)10、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重点。P6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的应用课程,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科学。2.它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融入了大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学等方面的内容,并密切结合高校教学与教育实际而成。是一门自然性社会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3.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的不成熟的应用学科,只有十多年的历史,亟待充实、完善和提高。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征:P51.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活动特点2.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的特点3.注意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4.为实现高等教育的职能服务11、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具有教学效果的不是教学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布贝尔)即中国古语所说“亲其师,信其道。”请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分析这两段话的涵义论述:这两段话对高校教师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要做好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工作,或者学生的教育工作,就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领域”;2.要认真分析这些精神领域中的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的基本规律;3.用我们教师群体的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影响他们,促进学生成长;4.第二句话:师生间的亲密接触和良好沟通非常重要;5.只有情感上的相互接纳,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章高校学生的身心与认知发展(5-6讲)1、心理发展概念P17是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就是心理活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2、大学生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P23-268\n《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1.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既有直接的影响(如青春期)3.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也有间接的影响(如家庭、同伴、学校、社会)4.间接的影响更重要。3、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简答P27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思维发展。所谓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见教材P27(大学生的形式逻辑思维继续完善;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成主要的思维形态。)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4、情绪情感的分类:P28-30l情绪(表面的肤浅的):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形式,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体验。n具体地说,它具有如下两个方面的涵义:n一方面客观现实是人类情绪产生的源泉。n另一方面需要是客观现实和主观体验的中介。l情感(深刻的内隐的):是较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感情的内容方面具有较稳定持久,内隐含蓄的特点;它与人的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爱、恨、依恋感、友谊、孤独感)l情操(更高级,与理想信念价值观相结合):是最高级的感情现象。着重体现在感情的内容方面,具有更稳定更含蓄的特点,不仅与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而且,还与一定的价值观念献结合。(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5、大学生情绪情感体验上的特点:P281.--的波动性2.--的延续性和心境化3.--的丰富性与深刻性4.情绪、情感的内隐性5.大学生情绪的激化6.大学生情感的升华。6、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变化是什么?p35一、一年级大学生面对高校生活的适应问题二、二三年级是大学生活全面展开和心理健康问题较多的时期三、四年级大学生面临择业和求职的矛盾第三章学习理论概述(7-8讲)1学习的心理学涵义是什么?(学习的涵义)概念,考试重点,非常重要。P38-40l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l次广义的学习是指人的学习。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有目的、自觉地、积极主动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l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l学习是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和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表现出来。(可不要)3、什么是观察学习?(社会学习)概念:p60非常重要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行为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被称为观察学习,亦称社会学习。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4、简答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概念:P40(8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5、简答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概念:P40(5类)1智慧技能2认识策略3言语信息4运动技能5态度6、简答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概念:P418\n《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1接受学习2发现学习3意义学习4机械学习7、简答我国的学习分类概念:P42(3类)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相处第四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9-10讲)全是闭卷形式1、学习需要的形成与有效运用n原始的学习需要是人和动物对新异刺激反应的倾向性是生存与发展的需要n新的学习需要的形成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发生的途径,在原有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二是间接发生的途径,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n利用直接途径是组织信息量大,有吸引力的教学n利用间接途径是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要求和爱好2、学习动机P66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动力,是由学习的需要引起的学习意向,对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A、合成动机居多B、外部诱因趋减,内部的动机趋多。C、社会责任感动机增强D、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科兴趣不断发展4、强化动机理论概念P71l强化动机理论认为: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心理学实验)l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负强化也可以分为:外部强化、自我强化l这一理论有局限性,应合理运用5、最佳激起水平理论概念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提出倒“U”曲线或抛物线——最佳激起水平理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任务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增加难度)任务适度,最佳激起水平适度(最佳水平)任务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较低(降低难度)6、成就动机理论概念重点P72l成就动机理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l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发其学习动机l对于失败者,则要少安排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以强化,评定分数时可以稍稍防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下批评指责。l联系所任教学科的实际7、归因理论概念重点P75是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人们行为的原因或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理论。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归因的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8、自我效能理论概念P76由社会学习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人在目标追求中面临一项特殊工作时,对该项特殊工作动机之强弱,将决定于个人对其自我效能的评估。自我效能也就是个人对其某方面工作能力的自我评估。9、学习动机的分类:P691.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学科兴趣、提高社会价值、为亲友期待等)2.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3.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4.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8\n《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l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种类(以下是对华南地区5所大学2470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A、为祖国富强,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占34%B、既为祖国富强、又为自己获得较高尚职业占47%C、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亲友帮助占10%D、只为个人将来出人头地占9%n10、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P78简答老师总结:(1)、教学内容变革——调查需要、针对需要、引导需要、满足需要(2)、讲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学习目标整合——大目标与小目标的整合、个人目标和整体目标的整合(4)、开展竞争评价——在专业学习、业余爱好、整体素质等方面开展竞争(5)、鼓励战胜挫折——合理归因、适度目标、勤加鼓励、循序渐进书上总结: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强化动机理论)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最佳激起水平理论)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成败归因理论)6.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成就动机理论)第五章高校学生的学习迁移(11讲)1、学习迁移P85概念学习迁移通常是指一种学习习得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学习迁移的类型,举例说明P851.按照迁移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写好毛笔字有助于写好钢笔字;汉语拼音对英语发音的干扰)2.按照迁移的层次来划分,可分为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加减法学习对乘除法学习的促进;直角、锐角、平角等概念之间的相互相互影响)3.按照迁移的先后来划分,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物理概念平衡对化学、生态、经济概念平衡产生影响;动物概念在学习植物、微生物的概念后更加丰富)4.按照迁移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跳水项目将基本动作重新组合;将原理、原则、态度运用到具体事例中)3、学习迁移的作用P87-881.学习迁移能给学习者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学生使习得的经验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是使习得的知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2.学习迁移能够充分地发挥教学的有效作用3.学习迁移对学生以后在工作中的学习也将产生积极影响4.学习迁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4、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P89只有当(两种学习中存在相同成分或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越多,迁移的作用越大。5、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P96-98概念•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定势的作用6、促进高校学生学习迁移的方法(策略、有效条件)有哪些?简答P99-10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科学精选教学材料•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第六章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12-13讲)1、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含义概念P1038\n《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意识: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的一个方面,也是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指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意识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2、自我意识的结构概念p104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3、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趋势简答或论述:p110一、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发展水平较高,大多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的评价是比较一致的;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基本上是协调统一、同步发展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二、大学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转折期”表现为自我意识、自我调控发展较高、自我体验最为强烈。三、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4、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的特点111-112l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l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l自我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更具有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和稳定性。5、大学生的自我体验发展的特点111-112l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性。l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l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6、什么是自我教育?概念,非常重要。P114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所实施的教育,是在对自己正确的评价、对社会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进行的自我分析、规划、实施(命令)、激励、监督、完善等等。7、如何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简答答大条或论述:p1151、理想与人生观的树立:理想的树立、人生观的形成、动机的激发2.全面认识自我n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n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n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n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n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n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3、积极悦纳自我:n引导他们积极地评价自己,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自尊心;促使他们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n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树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信心。树立自信心4、有效控制自我:n学会管理情绪n学会管理时间n学会管理效率n学会管理交往5、努力完善自我:n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n努力提高现实的自我。n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8、附加题:n研究材料初步揭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大约发生在大学二年级末、三年级初。在你的教育工作中是否也发现了这种现象,请你谈谈对这转折时期的看法。分析: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调控大三的学生自我认知日趋辨证,自尊心占主导,自我调控更加自觉,是自我意识的转折期。联系自己教学中的实际,谈如何促进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第七章高校学生的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14-15讲)1、群体概念或简答P119l群体的含义:二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l群体的类型:有大小、正式非正式、实际假设、典型一般之分。l群体的特点:共同目标、分工合作、心理依存、相互影响l群体的功能:生产性、维护性、归属感、安全感、力量感2、从众(从众心理)概念或简答P1208\n《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是指人们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3、社会助长概念或简答P120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助长的原因在于群体背景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的意识,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4、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概念或简答,强调129-132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互动过程。人际关系指在交往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心理关系,表现为心理距离的远近。影响因素:距离远近、态度相似、印象好坏、需求互补、个性品质、交往频率。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也是人际关系形成的途径;而人际关系则是人际交往的表现和结果。两者的区别是人际交往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接触的过程,行为方式程度等;人际关系侧重于在交往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和结果状态。从时间上看,人际交往在前,人际关系在后,人际交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人际关系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果。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5、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强调130愿望的迫切性;内容的丰富性;系统的开放性;观念的自主性。6、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强调,闭卷答。132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n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n主动交往;n移情: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n自尊尊人、自信信人、自助助人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n避免争吵;n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n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n学会批评。第八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心理咨询(16-20讲)1、健康新概念概念135世界卫士组织提出的。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生殖健康的完满状态。2、心理健康概念136广义上讲:是指能够在社会法规的规范下保持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讲:是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知、情、意、行、人格等)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能适应社会。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念137-1381、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智力正常、乐于学习)2、能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积极接纳自己3、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积极适应环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5、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情绪良好且稳定)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点7、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人格统一)8\n《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l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讨论稿)n智力正常、乐于学习n情绪稳定、精神愉快n反应适度、善于思考n意志坚定、正视挫折n人格统一、言行一致n善于交往、人际和谐n自我意识、正确适度n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第九章高等学校中的教师(21讲)1、高等教师的社会角色或职责(功能)(非常重要170-174牢记)闭卷和开卷会反复考。1、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传授功能)4、学生心目中的楷模(为人师表)2、年轻一代良好个性的塑造者(教育功能)5、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良师益友)3、学生集体的管理者(组织者功能)6、学生的“心理调节者”(身心健康保健员)2、教师的教育智慧(机智)184-32个字,4句话。1、循循善诱、因势利导3、对症下药、方式多样2、灵活果断、随机应变4、实事求是,掌握分寸3、教师的教育能力185-1871、组织教学的能力4、独立创新的能力2、言语表达的能力5、实践操作的能力3、了解学生的能力6、教育科研的能力5、师爱的涵义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由教师心理智慧、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它既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同时还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6、师爱的特征师爱的职业对象性。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师爱的原则性。必须按照培养目标去严格要求每个学生。师爱的广博性。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不偏。7、师爱的心理功能(1)激励功能。(激励学生成长)(3)调节功能(调节学生功能)(2)感化功能(感化学生变化)(4)榜样功能。8、师爱的表现形式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情和理解学生。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结合所任教学科实际。(如果是选作或议论题,联系实际,我的老师对我的爱,我对学生的爱。)第十章高校教学中的心理问题(22讲)除第三题,都是闭卷。1、知识的概念重要概念,答概念及其类型。191-192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主客观的统一。知识的类型:n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n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n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2、知识的学习P195-204知识学习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接受与占有的过程,亦称知识的掌握。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领会——感知与理解知识的保持——记与忆知识的应用——审题、联想、解析与类化4、问题解决的理论主要有哪些?(概念207-209)1.试误说2.顿悟说3.杜威的五步模式:疑难、分析、假设、检验与评价、结论4.华莱士的四阶段模式: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5、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2091.知识的储备3.问题的难度5.原型的启发8\n《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1.能力的高低4.合理的步骤6.情绪和动机6、如何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简答,开卷10分,闭卷8分。212)1.采用主动的接受学习方式,辅以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的经验,有分析、有批判地进行特定学科的教学2.教师要注意创造适当气氛,以利于问题的解决3.让学生熟悉学科在基本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问题,熟悉该学科所特有的发现知识的策略,使学生养成有分析地提出异议的态度,准确地使用自己的阐述解题过程的习惯4.把重点放在课题的知识上;放在特定的学科的问题解决的逻辑推理与策略上;放在问题的有效解决的一般原理和原则上5.理论联系实际7、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重要简答218)一、创造性思维的构成成分:1、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3、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4、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相结合二、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途径: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3、“戈登技术”2、“头脑风暴法”4、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应与专业教学相结合8、短时记忆201是瞬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指信息保持大约为5秒到2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既有来自感觉记忆的,也有来自长时记忆的。第十一章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学心理(23讲)1、计算机网络发展与普及带来的全新的教学形式(重要)1、现代化教育技术2、现代教育媒体3、网络教学4、远程教育第十二章高校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1、高校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强调P248-249n教学测量:是借助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教学成效的考核办法。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成绩测验所得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教学测量是教学评价的前提和手段;教学评价是教学测量的结果和目的。2、高校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活动有何作用?强调2501、有利于检验教学成效2、有利于调整和改进教学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效度和信度251.254效度:指测验的有效性、正确性、目的性。信度:指测验的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4、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所预期的结果。5、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知道)n教学要有计划、有安排、有评价、有反馈、有主动的调节和有意识的控制(进度、重点、发展趋势)等。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