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书重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等教育心理学书重点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万面。2.心理动力3.心理过程4.认知过程1.心理学I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里特征四个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5.情绪情感过程6.意志过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并为实现目的的而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叫作意志过程。7.心理状态|:是人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其持续时间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更长时间。B.个性心里特征h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机—心理承除了研究人的意识外,还研究人的无意识。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1.德国心理学家墜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认知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正式诞生;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第二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产生1•维果茨基的最近爱駆: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的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达到的“可能的发展水平”,这种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主要揭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心理学规律。互围把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界定为: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三、教育、1.教育必须以学习与发展三者关系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目标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为中介。2.教师教学行为|分为三种水平: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策略式教学。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大学生的年龄特征1.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大学生阶段的主要心理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发展亲密关系。发展亲密关系,舍曼等提出,亲密关系包括亲密情感与亲密行为。2.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适应准备阶段、稳定发展阶段、走向成熟阶段。\n第二节大学生的时代特征1•时代变词【社会转型: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文化转型: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技术进步:印刷时代向媒体时代转变。】1.大学生的社会鬲亟:性别角色观的变化: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行为规范,随不同社会文化而有所不同。第一、男性的主要特质是阳刚、负责、稳重、成熟和高大,女性的主要特质是温柔、善良、优雅、细心和漂亮;第二,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仍趋向于传统,男生和女生对男性、女性主要特质的看法基本一致,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对于男性、女性的一些次要特质存在一定影响;第三,地区和教育程度两种因素对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中男性、女性的一些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存在影响。2.择偶婚恋观的赢⑷大学生的生活昶【一、消费观念的变化:1.消费方式适应时代,网络消费突出2•消费观念个性化,追求超前消费3.消费态度不理性,攀比消费明显4.消费结构多样,旅游享乐消费上升二、生活方式的变化1.学习方式越来越自主化2.交往方式更加社会化和便捷化3.休闲方式越来越网络化4•消费方式多元化】5.大学生的文化丽第三节大学生的心理特征1•大学生的认知爱展蒔屈:【一、大学生的感知觉特征:1、感知的目的性更加明确2、感知的精准性趋于完善3、逻辑性知觉水平不断提高】【二、大学生的记忆特征:1.意义识记占优势2.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3.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髙4•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更熟练】【三、大学生的思维特征:1•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占主导地位2•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3.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2.大学生的情绪槁赣祠: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丰富性与狭隘性并存;强烈性与敏感性并存;外显性与内隐性并存。3.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发展特征交往动机的迫切性;交往内容的多样性;交往目的的单纯性;交往心理的差异性。4.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特屈:自我认知逐步清晰;独立自主性逐步发展;个性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第三章髙校教师心理第一节髙校教师的角色与威信1.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2.高校教师角色的形成过制: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段。3.高校教师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4.高校教师的角丽镉:有崇髙的职业道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有特色的教学能力、有独立的科研能力、有独特的人格魅力。b教师的威信1:高校教师的威信主要包括职业威信和人格威信两个方面。|6.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1.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2.具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以及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3.具有端庄的仪表、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习惯4•具有正确的学生观5•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二节高校教师的心理特征1•高校教师的基禾丽: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n维力、集中的注意力2.高校教师的教議久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教学科研能力、教育机智能力3.如何塑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槁軽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尊重友善;诚实守信,严于律己;信任、理解和宽容;提升综合实力,志存高远。4.高校教师的期望行为|: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期望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第三节高校教师的成长与发展1•高校教师的类型:新手型教师、熟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2.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内部途径教学观摩、微格教学、教学反思、科学研究、终身学习。3.高校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外部途径第四节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1•高校教师幸福丽強刑:树立正确的教师人才观;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充分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教师应注重塑造积极的品质2.职业倦怠|也称“工作倦怠”°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首次提出“职业倦怠”这一术语,来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3.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情感衰竭,教师个体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非人性化,也称人格解体,以消极、否定或麻木不仁的态度对待学生、同事及家人;低成就感,评价自我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降低4.|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和干预【1.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2•确立以人为本理念,真诚对待每个教师3.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专业能力4•正确面对压力,积极自我调节5•寻找专业支持和帮助】第四章大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及其相应的教学指导匸学习;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学习者必须产生某种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学习者反复经验引起的】2.根据学习方式槓画,学习可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苏泊尔发现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活的是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经验的直接发现或创造,并非由他人的传授而得。3.学习的基本原理:学习的联结理论【1.桑代克被誉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①准备律②练习律③效果律】⑷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①保持与消退②泛化与分化。R斯金纳的操作性反射学说①斯金纳把这种会进一步激发有机体采取某种行为的程序或过程称为强化,凡是能增强有机体反应行为的事件或刺激叫做强化,导致行为发生的概率下降的刺激物叫做惩罚②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以后,增加了某种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厌恶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发生的概率得到增加。|6.学习的认知理诃:[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2.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②学习由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过程所组成③强调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④提倡使用“发现法”4.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理论:①有意义学习②知识的同化】7.社会学习理论【1•社会学习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2.观察学习是人类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其核心是代替性学习和替化性强化。3.观察学习法分成四个阶段:①注意阶段②保持阶段③复制阶段④动机阶段】\nR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1.以人为本的教学目的观2.彰显主体的教学过程】9.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1・知识观2.师生观3.教学观】10.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1•学习要求更为全面2•学习的实践应用性更强3.学习空间更为广阔4.学习自主性更强】11.专业知识学习的准备阶段]【1.知识基础的准备2.学习动机的准备3.学习时间的准备4.学习空间的准备5•身心发展的准备】12.专业知识的感知阶段一专业知识学习的理解阶段13.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1.运用正例与反例2.提供丰富的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还西是一个从“记”到“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提取和输出的过程。15记忆的类型【1.形象记忆2.动作记忆3.语义记忆4.情绪记忆5.情景记忆】16.三种记忆系统的比较项目类别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保持时间0.25&元认知策略的教学指导|【1.计划策略2.监控策略3.调节策略】第六章大学生品德与发展教育1•品德心理结构“二分法”认为,品德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组成;“三分法”认为,品德心理结构心理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组成;“四分法”认为,品德结构,心里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b①道德发展阶段论②皮亚杰的研究、柯尔伯格的研究。道德价值观辨痂的代表人物是拉斯、西蒙与哈明,在三人合著的代表作《价值观与教学》一书中,系统的阐明了价值观教育的主张。做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教师】札创造性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徊【1.问题性2.探究性3.个性化】10.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教学要求,培养大学生创造性的教师素养。第九章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仁群体的分绸【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2.网络群体与现实群体】2•群体影响的表现【1.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懈怠作用(1)含义:①社会助长作用是指由于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②社会懈怠作用是指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活动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为社会惰化或社会干扰。(2)社会助长作用与社会懈怠作用的影响因素①活动性质及个人优势。②被评价意识的影响。③责任意识的影响。2.社会比较与去个性化(1)含义: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参照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去个性化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的自我约束减轻,责任感意识下降而产生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2)为什么会产生去个性化的现象?①匿名性以及不确定性。②责任分散。③自我意识。“人格”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生理、心理、宗教、社会、伦理、法律和美学等不同领域均赋予了它不同意义。3.人格的基本特忸[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社会学】4.人格发展的基禾蒔梱【1.连续变化中的阶段性2.定向发展中顺序性3.统一发展中的不均匀性4.共同模式下的差异性】习3.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4.协助大学生建立良好入际关系5.重视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slmin以内lmin以上甚至终生\n记忆容量较大,各感官不同7±2各组块非常大加工水平最低一般最高编码方式感知现象,以刺激物的物理特征编码以言语听觉编码为主以表象语义编码为王加工方式注意复述复述检索17.知识的遗忘过程与原因|安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学习结束的较短时间内,遗忘的速度很快,遗忘的内容也很多;接着,这种下降的趋势就会变得较为缓慢,遗忘速度有所减慢,数量有所减少;最后,则在很长的时间内基本不再变化。遗忘的进程可以简述为先快后慢。18.知识遗忘的原囲【1.衰退理论2.干扰理论3.同化理论4.动机理论5.提取失败理论】19.促进大学生知识的有效复习【1.及时复习2.复习的时间适宜3.复习次数的适宜与过渡记忆法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第五章学习迁移、学习策略及其相应的教学指导h•学习迁移I是指在一种学习中获取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熟能生巧”等指的都是学习迁移现象。2•学习迁移的分类【1.按照迁移的效果,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2.按照迁移的顺序,可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3.按照迁移的层次,可分为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3.学习迁移的教爭隔【1.丰富知识经验储备2.积极进行心理准备3.科学选择教学内容4.合理安排教学内容5.改进教材呈现方式6.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包括b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2.大学生品德形成与教育策略|【1.态度定势的形成2.道德观念的明晰3.道德情感的体验4.道德信念的策略5.道德意志的锻炼6.道德行为的塑造7.品德不良的矫正】3.说服教育的实践丽【1・自觉遵循说服原则2.深度理解说服信息3.有效把握说服环节4•合理运用说服方式】第7章大学生学习动机与教育基地1•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这种现象被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2.成败归因|: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维纳从三个维度分析导致行为结果的原因,这三个维度是:①原因源。原因是产生于个体内部还是个体外部②稳定性。原因是稳定不变的还是不稳定的,可变的。③可控性原因是个体可以控制的还是不受个体控制的。3.大学生学习动机药蘇【1.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2.满足学生需要以外在动机为辅,激发在内的学习动机。3•创设良好课堂结构,引导掌握目标定向4•开展多种形式的干预训练,促进学生意志控制与自我调节。5•进行适当的归因训练,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第八章大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1.问题解决的心理晰【1.什么是问题及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3.问题解决的心理特征】力创造性与创造真创造与类创造的这一区别,有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B・创造的心理过程][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3.豁然开朗阶段4.验证阶段】«创造性的特征|是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nb•创造性的心里场研究以下对影响创造性心理场效应的几个主要心理因素与创造性的关系做一些分析【1•创造性与学业成绩的关系2.创造性与知识,技能的关系3.创造性与智力发展4•创造性与个性品质的关系5.创造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影响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1.问题表征2.情绪状态3.动机强度4.定势作用2.功能固着6.原型启发】7.大学生创造性心理障碍分析|[1.创造性意识障碍2.创造性思维障碍3.创造性能力障碍4•创造性人格障碍】创造性坏境的馭1【1.保障学生心理的安全与自由2.为学生的学习留有余地3.\n1.从众与服从|从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群体规模。②群体凝聚力。③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④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⑤主体认知。⑥个性特征⑷模你流行与感刻影响模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本能倾向。②榜样效应。③相似性。盘殛起是指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使群体中原已存在的某种态度和倾向性得以加强,并上升到占据支配性地位的现象。|6.集体凝聚力|的含义:集体凝聚力是指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汇合。康体凝聚力的培珮①目标整合②心理相容③积极开展活动。7.人际关系的定叉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的成分人际关系含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三种①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状况。②情感成分是指交往双方在情感需要方面的满足程度,即心理距离。③行为成分是指双方在实际交往过程中的外在表现人际关系的三种成分不是孤立发生作用的。若要建立和改变人际关系,应该首先从情感成分入手,以情感反作用于认知,最后协调行为,这样的效果比较好。但无论从那种成分入手,都要牵涉其他两种成分,三者是缺一不可的。8.人际关系的状視(1)零接触状态(2)关注状态9(3)直接接触状态。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①定向阶段②情感探索阶段③感情交流阶段④稳定交往阶段】9.学校人际关系丽屈(1)教育目标的制约性(2)人际关系的道德评价(3)人际关系的文化蕴含|人际交往影响因素(1)交往目的的影响(2)交往工具的影响(3)交往情境的影响|人际吸引的因乗|(1)相似吸引(2)互补吸引(3)仪表吸引(4)人格吸引】10.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交互性原则:相互重视、支持和接纳2.社会交换原则:著名的心理学家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原则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因此在与他人交往中不伤及自己的自尊心也成为重要的原则之一4.情景控制原则:人们对于交往情景的控制程度将决定交往是否进行】门.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1.第一印象2.主动交往3.移情】12.良好人际关系的丽1.避免争论2.讲究批评艺术3.勇于承认错误4.学会批评】第十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模式|【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模式2.罗杰斯的“功能充分发挥者”模式3.奥尔波特的心理健康模式4.心理学家英格里士指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2.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将心理健康定义。3.心理健康的特屈[1.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相对性2.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连续性1.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可逆性4.心理健康的状态具有动态性】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由5个基本维度、22个评价要素构成【1.基本心理能力2.内外协调适应3.情绪情感稳定4.角色与功能协调5.良好的学习能力】第十一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1.人格的概念2.人格的内涵一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表现的种种行为,二是指一个真实的自我。5.精神分析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口唇期(0-1・5岁)、肛门期(1.5・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青春期-成年)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b特质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论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论3.艾森克的人格特质论4.“大五”人格特质理论】\n7.人本主义取向人格发展理论【1.马斯洛的人格发展理论2.罗杰斯的人格发展理论】8.认知一一行为取向的人格发展輕]【1・班杜拉的人格发展理论2.罗特的人格发展理论】9・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1.自我认知全面,自我同一性得到发展2.智能结构健全,创新能力得到提髙3.情绪情感饱满适度、生命意义感得到提升4.社会能力较好,社乡化程度得到增强】10.气质的概念表11-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表高级神经活动过程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气质类型强、不平衡不可遏止型胆汁质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安静型黏液质弱抑制型抑郁质"•大学生的性桶預[1.大学生性格的态度特征2.大学生性格的意志特征3.大学生性格的情绪特征4.大学生性格的理智特征】12.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策|[1.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2.指导大学生会有效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