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08 发布 |
- 37.5 KB |
- 8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等教育心理学绪论
高等教育心理学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心范韶维\n来,一起想想看印在你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或课堂是什么?与教育相关的词,我们说说看?现在你是否有关于学生或者教学的困惑?你是否热爱你的职业?职业还是事业?\n尽快从新手成为专家作为新手的任务是学习一些教学原理、教材内容和教学法等知识,熟悉课堂教学的步骤和各类教学情景,获得初步的教学经验;二三年之后,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开始发现各种教学情景的共性,开始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还很盲目,凭经验摸索。合格的教师能够有意识地选择教学事件并确定事件的主次,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有较强的自信心;熟练水平的教师具有对教学情景和学生反应的敏锐直觉力,能够准确控制教学活动并预测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控制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学专家不再是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教学活动而是以直觉的方式做出反应,轻松、流畅地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缄默知识,真正使教学成为一门艺术。\n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教育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希望广大教师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一名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n他对广大教师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当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二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做到诲人不倦。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三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广大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n来,一起想想看印在你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或课堂是什么?与教育相关的词,我们说说看?现在你是否有关于学生或者教学的困惑?你是否热爱你的职业?职业还是事业?\n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n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而教育艺术的全部复杂性,是要善于感觉到一个人身上那种纯属个性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n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缘由合格教师的条件之一就是懂得师生双方“如何教”和“如何学”的方法及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育心理学正是一门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掌握教育心理规律,提高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n主要内容绪论01学习的基本理论02知识、技能的学习04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05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06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03\n主要内容品德心理与教育07大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08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10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1106大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调适09\n考试题型选择题:2*10=20分填空题:1*10=10分判断题:1*10=10分简答题:6*5=30分论述题:15*2=30分认知层次比例:识记25%,理解55%,运用20%。推荐网站:http://www.docin.com\n高等教育心理学心灵沟通掌握技能通过考试快乐教学课堂学习课堂学习积极生活课后练习课后复习学习目标\n绪论:重点掌握主要内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01心理学各流派主要人物及代表观点02教师威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04教师威信的维护及提高05教师的智力与教育能力0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03\n绪论:重点掌握主要内容教师的三种教育水平0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0810110609\n何谓心理和心理学恩格斯说心理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心理: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n第一节心理学概论※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2.心理学流派及其基本观点介绍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心理、人本主义心理\n心理动力动机。为何做一件事情。需要: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兴趣:一个人对事物、世界好奇而进行探索认知的需要,导致一个人产生探索认知的行为。世界观:个体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第一节心理学概论\n心理过程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情绪(情感):对事物产生的一定态度,引起喜欢、厌恶等主观体验意志: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第一节心理学概论\n心理状态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第一节心理学概论\n个性心理特征能力: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气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活动速度、强度、稳定性等)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第一节心理学概论注意:没有不表现出个性特征的心理过程,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之中的个性特征。心理过程和个性是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n心理现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A没有心理过程,个性就无法形成;B已经形成的个性又制约着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C没有不表现出个性特征的心理过程,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之中的个性特征。\n第一节心理学概论※2.心理学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简介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的psyche和logos心理学有个漫长的过去,短暂的历史。\n斯芬克斯之谜在希腊神话故事里,便有一个狮身人面的怪兽,名叫斯芬克斯。它守在去特尔斐神殿的必经之路,将神殿上的箴言化作一个谜语,询问每一个路过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据说,这便是当时天下最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如果你回答不出,就会被它吃掉。它吃掉了很多人,直到英雄的少年俄狄浦斯给出谜底。\n俄狄浦斯的谜底是“人”。他解释说:“在生命的早晨,人是一个娇嫩的婴儿,用四肢爬行。到了中午,也就是人的青壮年时期,他用两只脚走路。到了晚年,他是那样老迈无力,以致于他不得不借助拐杖的扶持,作为第三只脚”。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俄狄浦斯猜中了,斯芬克斯之谜,其实就是人的谜、人的生命之谜。特尔斐神殿上刻着的箴言,其实就是“认识你自己”。\n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物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Wundt.1832~1920)\n在冯特出版他的《生理心理学》与创立他的实验室以前,心理学几乎象个流浪儿,一会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它才算有了安生之所和有了个名字的实验科学”。——G-墨菲在《近代心理学导引》\n第一节心理学概论2.心理学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简介内容心理学派、意动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n第一节心理学概论2.心理学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简介17_19世纪哲学心理学思想经验主义理性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联想主义科学心理学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二重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心理学\n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主要观点: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行动中。这种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方法:自由联想和分析梦境第一节心理学概论\n关于弗洛伊德(1)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ndSigmund1856-1939),奥地利医生、心理学家。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4岁时举家迁居维也纳。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76年到1881年在著名生理学家艾内斯特.布吕克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1881年开始私人开业,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1886年与马莎.伯莱斯结婚,育有三男三女,女儿A.弗洛伊德后来也成为著名的心理学家,1938年因遭纳粹迫害迁居伦敦,于1939年12月23日因口腔癌在伦敦逝世。\n\n关于弗洛伊德(3)经典著作《歇斯底里研究》(1895)《梦的解释》(1900)《性欲三论》(1905)《论无意识》(1915)《自我与本我》(1923)《焦虑问题》(1926)《自我和防御机制》(1936)\n关于弗洛伊德(4)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01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02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04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否认、投射,退化、合理化、补偿、升华等0506人类最基本的本能:生的本能,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03\n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主要观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方法:反对内省法,主张采用客观的试验方法研究,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第一节心理学概论\n\n旧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华生主要观点:认为心理本质是行为。心理、意识被归结为行为。发展心理问题上突出的观点是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学习论。华生的学习观点的基础是条件反射。他认为条件反射是整个习得所形成的单位。学习的决定条件是外部刺激,外部刺激是可以控制的,所以不管多么复杂的行为,都可以通过控制外部刺激而形成。行为主义的代表及发展\n华生的著名论断:教育万能论“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之特殊的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我随便拿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可以训练他成一个乞丐或窃贼”。\n新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斯金纳主要观点:区分出应答性和操作性行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塑造、强化与消退、及时强化等原则。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育婴箱的作用、行为矫正)行为主义的代表及发展\n关于斯金纳(1)斯金纳出生于美国宾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从儿童时代开始,他就喜欢建造东西,如四轮马车、竹筏、飞机模型、蒸汽大炮,这个蒸汽大炮可以把土豆和胡罗卜射到屋顶。他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想建造一台永动机,但是没有成功。他阅读了关于动物的书,饲养了火鸡、蛇、颚鱼、蟾蜍和花栗鼠等。在乡村的一个展览会上,他看到鸽子表演。多年以后,他训练鸽子执行任务。B.F.斯金纳\n关于斯金纳(2)斯金纳大学毕业时渴望成为一名作家。毕业后的两年时间里,斯金纳奋力写作,但到后来,他感觉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说了。缺乏成功令他感到压抑,因此,他曾想向精神病学家进行咨询。他感觉自己象个失败者,自信心受到打击。他阅读了华生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这唤醒了他对人性科学的兴趣。1928年,斯金纳进入哈佛大学,成为心理学的研究生,三年以后,他获得了博士学位,接着又完成了博士后研究。1936至1945年之间,他在明尼苏达大学任教,1945年至1947年,他到了印第安纳大学,然后返回了哈佛。B.F.斯金纳\n1938年,他出版了《有机体的行为》一书,描绘了他的基本观点。4年中间,这本书仅仅售出80本,8年中间售出了500本。对这本书的评价大多是消极的。然而,50年之后,这本书被评价为“改变心理学面貌的为数不多的几本书中的一本”。使得这本书从最初的失败到获得成功的因素是它对教育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这样一些应用领域的效用。斯金纳的理论观点具有如此广泛的实践应用价值是不奇怪的,因为他一直对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具有浓厚的兴趣。他后来的那本《科学与人的行为》(1953)成为斯金纳行为心理学的基本教科书。直到他86岁逝世那年,斯金纳一直是多产的。在他家的地下室里,他给自己建造了一个斯金纳箱,即一个可以提供积极强化的受控环境。他睡在一个巨大的、黄色塑料制成的箱子里,箱子很大,里面放着一张席梦丝,几个书架和一台小电视。他每天晚上10点钟睡觉,睡眠3小时后起床,工作1小时,再睡3个小时;早晨5点钟起床,再工作3个小时,然后走到办公室去做其它的工作,每天下午欣赏音乐,对自己实施自我强化。关于斯金纳(3)\n他喜欢写作,认为写作给他提供了许多积极的强化。78岁的时候,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老年人思想的自我管理》。他指出,对于老年人来说,每天都应该有一点工作时间,以便于克服记忆和思维的障碍。当他听说在心理学的文献中他的引用率已经超过弗洛伊德时,他非常高兴。一位朋友问他,这是否就是他写作的目标,斯金纳简单地回答道,“以前我就认为我能做到这一点”关于斯金纳(4)\n1989年,斯金纳被诊断为白血病,还有两个月的生命。在一次广播采访中,他描绘了自己的感受:我并不信教,因此我用不着为死后会发生什么而感到焦虑。当听到我患了这样的疾病,只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一点也不感到有什么不平静的心绪,没有丝毫的痛苦、恐惧或焦虑…唯一令我吃惊的是,当我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眼睛里充满了泪水,我不得不告诉我的妻子和女儿……我的生活一直非常幸福,如果再花费精力试图治愈这个疾病,那是非常愚蠢的。因此,我会象以往一样,享受这最后的几个月。关于斯金纳(5)\n在他逝世的前八天,尽管十分脆弱,斯金纳在美国心理学会1990年波士顿年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他充满激情地批驳认知心理学,因为认知心理学对他的行为主义造成了挑战。在他死前的那天晚上,他还在写作着他最后的那篇论文,即《心理学能成为心灵的科学吗?》。在这篇文章中,他再次批驳了对他的心理学观点造成威胁的认知运动。关于斯金纳(6)\n斯金纳行为主义的基本特征斯金纳的观点在某些方面再现了华生的行为主义。一位心理学史家写道,“华生的精神是不灭的,这种精神得到净化和纯化,通过斯金纳的作品而继续存在”。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研究的是行为反应。他关心的是描绘,而不是解释行为。他的研究涉及的仅仅是可观察的行为。他相信科学研究的任务是确立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和有机体随后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n斯金纳第一个孩子出生时,他决定做一个新的经过改进的摇篮,这就是斯金纳的育婴箱。他们在实验箱里“长大”的女儿过得很快活,很快就成为一名很有名气的画家。他这样描述育婴箱:光线可以直接透过宽大的玻璃窗照射到箱内,箱内干燥,自动调温,无菌无毒隔音;里面活动范围大,除尿布外无多余衣布,幼儿可以在里面睡觉、游戏;箱壁安全,挂有玩具等刺激物。可不必担心着凉和湿疹一类的疾病。这种机械照料婴儿的装置是斯金纳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又一杰作。这种设计的思想是要尽可能避免外界一切不良刺激,创造适宜儿童发展的行为环境,养育身心健康的儿童。后来,斯金纳发展了这些思想,写成小说《沃尔登第二》,由一个儿童成长的行为环境扩展到几千人组成的理想国。在这里,行为分析家将应用操作条件作用原理于儿童的培养与教育并塑造他们,使他们对于行将步入的人生价值具有正确的看法。斯金纳的育婴箱:\n新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班杜拉主要观点:观察学习和社会学习在社会化中的应用。观察学习表现为一定的过程,班杜拉认为这个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等四个组成部分。专门研究了攻击性的作用、自我强化和亲社会行为等几个方面所谓社会化的“目标”行为主义的代表及发展\n认知心理学派发展:认知心理学起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标志: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研究方法:计算机模拟基本观点就是把人看成信息传递器和信息加工系统。提出短时记忆中有三种编码: ①听觉编码即声码; ②视觉编码即形码; ③语义编码即意码。第一节心理学概论\n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主张研究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它一方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从对心理障碍患者的观察去推论人性,认为这样看人得到的是“病态的人”;另一方面反对行为主义着从对动物的观察去推论人性,认为行为主义者眼里的人是“大一点的白鼠”。第一节心理学概论\n\n需要层次的演进需的相对突出高峰需要的发展生理安全爱尊重自我实现\n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1.教育心理学的产生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3.教育、学习、发展三者的关系\n一、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教育对象和教育活动的特殊性需要心理学人的独特性年龄差异、个体差异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n维果茨基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LevVygotsky,1896-1934)出生于比罗卢西亚的一个小镇-奥沙。1913年完成了大学预科学习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1924年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1913年至1915年,文学、法学、戏剧成为维果茨基兴趣的中心,心理学尚没有进入这一中心,他最早发表的作品是文学评论方面的,不属于心理学范畴,然而,从心理学思想的进化来看,这些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针对行为主义的S-R公式和格式塔心理学的直觉主义,维果茨基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进行了研究,并在1925年发表了《意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问题》,明确提出研究意识问题对科学心理学的重大意义。\n最近发展区理论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一问题时,称这问题处于该生之“现有发展水平(区)”;当其不能独立解决某问题,却能在教学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启发、同伴的帮助下解决该问题,则称此问题处于其“最近发展区”。图1所表现的,是一维空间的情形,坐标轴的方向表示思维水平的层次,区间OA即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区间AB就是该生之最近发展区。当要解决的问题处于OA间时,他可以独立解决;当问题处于AB范围时,他需要同伴或教师的帮助;当问题的思维水平要求在B以远,则即使有帮助,该生也不能解决这问题。从坐标轴上看,我们可以说,教学过程就是最近发展区AB的移动(其实是B点的移动)过程。\n最近发展区理论现有发展水平(区)、最近发展区都被多维化了。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新课程的目标正是多元的。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习惯于从两个甚至三个维度思考问题,应当认识到,只有当教学内容(P)处于矩形OBB1(或长方体OBB1B2)之内,教学才可能进行;只有当内容(P0)处于矩形OAA1(或长方体OAA1A2)之内,教学才是完全没有价值(效益)的。\n不同的学生可能在不同维度的目标上需要同伴或教师的帮助;不同的学生可能在同一节课里得到不同方向的发展。当你的学生走出教室时,如果他与走进教室的时候没有区别,那么,你的教学就是失败的;你的学生在下课时的水平,减去他上课时的水平,就是他在这节课里的收获,而全班学生的收获之和,就是你这节课的成果。\n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隅:音yǔ,角落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n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我国最早的一部世界教育专著《学记》。(据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严师和尊师的思想。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n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德国的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四阶段说: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桑代克1903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n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定义:解释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心理学规律。是以哲学、社会科学观点作指导,以自然方法为手段,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交叉为内容的应用性学科。※研究对象:学校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n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师的特征。首先就要了解教育过程的执行者。教师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的特点。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能有的放矢的实施教育,教育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功效。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方法对于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有什么影响,以及教师如何与教学方法进行匹配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等,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n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动物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的分支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n三、教育、学习、发展的关系联系:教育以发展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以学生自身的活动为中介。区别:主体不同。教育主体是老师,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研究学科不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n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1.教师的社会角色2.教师的威信3.教师的能力4.教师的教学水平5.教师的成长与发展\n教师的社会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型、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传统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方式从思想品德教育者到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者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n教师角色的形成(1)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知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表现为了解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能够将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与社会上其他职业角色区别开来。(2)角色认同阶段。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对教师角色的认同不仅表现为在认识上了解到教师角色的行为规范、社会价值和评价,并经常用优秀教师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心理和言行,自觉地评价与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在情感上也有了体验,表现出较强的职业情感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3)角色信念阶段。教师角色信念是指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这时教师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是正确的,并视其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形成了教师职业特有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如一些优秀的教师坚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光荣的职业等。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条件(1)全面而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要促进教师角色的形成,首先要使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在正式成为教师前就对教师职业及相应的角色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正确的认识。(2)树立学习榜样。首先,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要引起学习者的关注,另外榜样的示范行为是可学习、可模仿的,不宜标准太高或难以学习;其次,榜样的示范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真实有效;最后,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等。(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新教师还要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使自身的心理需要发生变化。在将角色的认识转化为信念的过程中,实践活动非常重要。一个社会是否尊师重教,一个学校是否能人尽其才,是影响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角色意识的客观因素,而教师的心理需要则是其主观因素。长期的教育实践会使大部分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从而将社会角色期待转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一些研究表明,经过一个时期的教育实践后,大部分教师能将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心理需要。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二、教师的威信教师威信是指教师个人或者组织改变、控制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力(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604~605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主要包括教师职业威信和人格威信两个方面。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因素(1)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教师获得威信的基本条件。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集中地表现在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较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才能心悦诚服。在教学中,能深入浅出侃侃而谈,能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能结合教学内容谈今论古,能介绍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有很高的智力、应付能力以及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的教师,就是学生理想的榜样,能被学生看成是智慧的化身,自然能在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2)在与学生长期交往中能否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教师威信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教师的威信是在与学生长期交往中形成的。教师经常不断地满足学生各种合理需要,是教师能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心理基础。如果教师能爱护、关心、体贴学生,师生情感会很融洽,教师威信也能迅速地在学生中建立起来。有威信的教师如果对自己要求不严,或是在与学生交往中犯有过错而又不认真改正,威信就会因此下降,甚至丧失。相反,威信不高的教师,由于努力改正与学生交往的方法,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各种合理的需要,威信也就随之提高。(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因素(3)教师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对获得威信有重要影响。教师的仪容姿态、作风、生活习惯,并非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教师仪容不整、生活懒散、不讲卫生以及自己意识不到的习惯性的不雅观的语言动作会损害教师的威信。可以通过录像、录音,让教师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言语、教态、仪容、表情等,使之意识到自己言行姿态的不当之处,从而有效地纠正自己的缺点。(4)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形成有一定影响。在头几次见面的关键时期,学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特别敏感。由此而产生的先入为主的印象以及有关的态度,往往成为影响教师威信的重要心理条件。如果教师开头几次课都做好了充分准备,态度沉着、自然而亲切,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得当,能取得“第一次感知效果”,就能初步树立起威信;反之,就会使学生大失所望。在大多数情况下,恢复丧失的威信要比获得威信困难得多。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威信效应: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威信不同效果不同。名片效应:所谓名片是指教育者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在论述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话不投机半句多是反面例证自己人效应:同人际吸引中的相似吸引同理,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具有相似之处(职业、专业、籍贯、性别、年龄),会被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说的观点容易接受好感效应:对教育者有好感,会容易被接受观点,反之拒绝。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教师威信的维护与提高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三、教师的能力教师的智力: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的思维品质、注意分配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机智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四、教师的教学水平尝试式教学:知道应该教什么,不懂得如何教;因循式教学:知道应该如何做,不懂如何有效教;策略式教学:不仅懂得如何教,更懂得如何有效教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学习规律,进行有效性教学;把握学生学习风格,进行个别化教学;根据教学内容性质,进行针对性教学;适应教学情境变化,进行灵活性教学;改善自身教学风格,进行创造性教学第三节高等学校教师与高等教育心理学\n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成长与发展教学观摩关注生存阶段微型教学关注情境阶段教学反思关注学生阶段成长历程※发展途径\n绪论:重点掌握主要内容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01心理学各流派主要人物及代表观点02教师威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04教师威信的维护及提高05教师的智力与教育能力06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03\n绪论:重点掌握主要内容教师的三种教育水平0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0810110609\n谢谢大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