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新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等教育心理学新论

高等教育心理学新论大纲2009年7月\n目录第一章心理学概论1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1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2第三节心理的实质3第二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5第一节高等教育心理学对象与任务5第二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6第三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8第一节学习动机的实质8第二节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9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1第四章注意与组织教学12第一节注意的概述12第二节注意的品质及规律12第三节大学生的注意特点及教学组织14第五章记忆发展与知识巩固16第一节记忆的概述16第二节记忆过程的规律17第三节记忆品质及记忆策略18第六章思维发展与创造性培养20第一节思维的概述20第二节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20第三节创造性及其培养21第七章情绪情感的调控23第一节情感概述23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种类24第三节情感的应用和调控25第八章能力、气质与性格27第一节能力27第二节气质28第三节性格29第九章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培养31第一节品德概述31第二节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31第三节品德的转变与培养32第十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34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34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35第三节大学生的心理咨询36\n第一章心理学概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学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重视,并且对心理学的学习产生种种期望。心理学与你们所要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关系更加密切。心理学知识将有助于你们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策略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并在促使学生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维护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第一节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任务一、心理学的对象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通常的定义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简称“心理”(mind),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一)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事物及其关系。人在感知、记忆和思考问题时必须集中注意,注意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特征。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不仅反映事物的属性、特征及其联系,还会对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引起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这就是情绪。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意志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并非彼此孤立进行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二)个性心理每个人在反映客观现实时,都表现出每个人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方式。这些不同的特点与方式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差异,称为“个性心理”(individualmind)。人的个性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已经知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注意)37\n意志过程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二、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对象——心理现象的特殊的规定性决定了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或交叉科学。从心理现象的实质上看,人的心理是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然的产物,因而也是自然和社会性的统一。三、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问题无论怎样复杂,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还是描述心理事实、探索心理规律、揭示心理机制和指导实践应用。(二)心理学的用途第一个用处就是和唯心主义作斗争。第二个用处就是可以根据心理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第三个用处是使我们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第四个用处是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的影响,诸如航空、体育等特种工作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交通、工业效率的提高和事故的防止;心理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等。第二节心理学的发展一、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曾这样描写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心理学的酝酿历史长达两千年以上,自古希腊时代到19世纪70年代末,东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就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我国先秦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况等,都探讨过人性的本质,在人性和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上,有过一系列精辟的论断,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一)唯理论(二)经验论二、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W.Wundt)1897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实验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作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并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但是在心理学独立之初的1937\n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学中派别林立,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尖锐的分歧。(一)构造主义这个学派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欣纳(E.B.Titchener)。(二)机能主义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W.Janes),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J.Deway)等人。(三)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四)格式塔心理学德国也涌现出另一个心理学派别,即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M.Wertheimer)、考夫卡(K.Koffka)和苛勒(W.Kohler)(五)精神分析学派这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创立的一个学派。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它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果说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那么精神分析学派则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它们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着人的思想,并且表现在人的正常和异常的行为中。这种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神经病的重要原因。三、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一)认知心理学(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节心理的实质所谓心理的实质问题,主要就是从理论上回答什么是心理,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心理与客观事物是什么关系等问题。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出于对自身的了解和探究自身精神现象的兴趣,人们一直在寻找着这一问题的答案。其间也充满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机械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之间的斗争。关于心理的实质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哲学观的问题及心理观科学与否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一、心理是脑的机能37\n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认识到脑是心理的器官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古代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心脏视为心理活动的器官。早在16世纪,我国著名医生李时珍就认识到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是脑,他提出“脑为元神之府”。19世纪,在西方,由于生理学的发展,对这个问题也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但真正用科学的方法鉴定出脑是心理活动器官是在1861年。当时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PaulBrca)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一个病人30年内除了仅能发“Tan”音外不能说话,病人去世后,经尸体解剖可见病人左半球额叶第三额回上有一个鸡蛋大的损伤,由此布洛卡得出左半球参与言语控制的结论。现代解剖学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脑是以什么方式进行活动才产生心理现象的呢?脑和神经系统是通过反射活动产生心理,反射活动是脑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也是产生心理的基本方式。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Descartes.R,1596~1650)提出了“反射”概念。在此基础上,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动物和人的反射活动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从而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进一步揭示了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脑的机能,但脑本身并不能单独产生心理,心理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不是机械被动的客观现实,心理是精神的主观东西,它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这种映象虽然和它所反映的事物很相似,但事物的映象毕竟不是事物的本身,事物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现实之中,是客观的东西。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在具体人个人身上进行的,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个性差异及年龄特征等都会对这种反映给予各种影响,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就会有不同的反映。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的主观特点,并不否认反映的客观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主体的知识经验越丰富,有关能力越强,越能使其对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反映更全面、更深刻、更贴近客观实际。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进行的,只有在进行实践活动中,才能把人脑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使人脑对客观现实产生反映,产生心理,并使人的心理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和发展。思考题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内容?2.简述心理学发展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学派及其基本观点。3.试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心理的实质。4.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交叉科学?37\n第二章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学科,就是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同样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研究这些问题的学科就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高等教育心理学对象与任务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我们把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与教育的问题;首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反映了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特殊性。因为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师生互动的,既包括学生的学,也包括教师的教。因此教育心理学首先要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也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其次“基本心理规律”便于使教育心理学与研究学与教的一般规律的儿童心理学和研究具体学与教的学科心理学等相区分。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探讨不同类型学习的过程和有效教学的条件;也要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探讨教学设计及教学考评等,为有效教学提供科学依据。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任务不同。(二)教育对象不同。(三)社会职能不同(四)地位作用不同。(五)培养方式不同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征(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高等专业性教育,具有“高”和“专”的特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反映这些特点,并为具有这些特点的高等教育服务。“高”是指“高等”和“高级”37\n,它规定了学校的层级和所培养人才的规格,意味着大学生入学要求高,大学生学习的知识高深,脑力劳动难度大、强度高,所要求掌握的技能,相对一般从业者和非大学生同龄人,也更复杂和高级。同时,大学生在精神情趣的追求、生活方式的选择和人格完善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高等教育心理学就必须认真和深入地研究具有“高”的特点的心理学问题。例如,大学生的注意已不是纯粹的“专心”听课的问题,而应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注意抓住教师讲授的思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研究如何注意捕捉学习的疑点,提高发现和研究未知领域的能力。“专”是指大学教学的专业化和专门化,强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门化的实际问题,特别重视在专业范围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课题。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相当多的学习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后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极不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还有一些在大学一、二年级基础课学习不错的学生,进入高年级的专业学习后不仅成绩下降,当要求他们独立解决专业问题时也显得力不从心。类似这样的问题,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不能回避的。(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生。大学阶段是他们培养品德、完成社会化的最重要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完善和人格塑造的基本完成期。(四)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四、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第二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系统性原则(四)教育性原则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就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而言,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测验法五种。(一)观察法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37\n,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如观察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了解大学生注意的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的某些特征。从总体上看,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表现真实自然,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其主要缺陷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到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并且观察到的资料数量有限,往往难以做出概括化的结论。(二)实验法实验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三)调查法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它包括口头调查(谈话法)和书面调查(问卷法)两种形式。(四)个案法(五)测验法思考题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什么?2.高等教育心理学对大学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有什么作用?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37\n第三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第一节学习动机的实质一、学习动机的涵义为了说明学习动机的涵义,先明确一下动机的性质是必要的。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动机的作用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如大学生到学校来求学,是由学习知识的动机激发起来的。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大学生会到图书馆去看书,到书店去买书。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能维持和调整活动。当活动指向既定目标时,个体相应的动机便获得强化,因而某种活动就会持续下去;相反,当活动背离既定目标时,个体相应的动机得不到强化,那么个体继续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导致活动的完全停止。我们就可把学习动机界说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一)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奥苏伯尔(D.P.Ausubel)在其《学校学习》一书中提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集中反映在成就动机上。所谓成就动机,是指个人愿意去做,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的一种内在的推动力量。简言之,即为追求成就、希望获得成就的动机。奥苏贝尔指出:“一般称之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驱力决定成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他认为,学生所有的指向学业的行为都可以从这三方面的内驱力加以解释。当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这三种成分在个体身上的比重会有改变。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和理解、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这种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知识的实际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可称之为内部动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那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由人的基本需要——37\n尊重和自我提高的需要所派生出来的。这种需要在学龄前儿童期已开始萌芽,入学后日益发展,逐渐起重要作用,成为成就动机的主要成分之一。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既可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当时学业上可能达到的成就,又可促使学生在这一成就基础上把自己的行为指向今后在学术和职业方面的目标。与认知内驱力不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一定成就看作赢得一定地位和自尊心的根源。附属内驱力。是一个人想获得自己所附属的长者(如家长、教师等)的赞许和认可,取得应有的赏识的欲望。也就是说,学生努力求得学业成就,并不是把这种成就看作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和认可。它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学生与长者在感情上具有依附性;第二,学生从长者方面所博得的赞许或认可(如被长者视为可爱的、聪明的、有发展前途的人,而且受到种种优惠的待遇)中将获得一种派生的地位。所谓派生地位,不是由他本身的成就水平决定的,而是从他所效仿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不断给予的赞许或认可中引申出来的,如赢得别人的羡慕等;第三,享受到这种派生地位乐趣的人,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长者的标准和期望(包括学业成就方面的一些标准和期望)借以获得并保持长者的赞许,这种赞许往往使一个人的地位更确定、更巩固。显然,附属内驱力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也不是主要使自己提高,而只是为了满足教师、家长的要求,从而保持自己得到教师、家长的赞许或认可的需要而已,它也是一种外部动机。不过,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学习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而且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在这期间,赢得同伴的赞许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满足自己的求知需要,并从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二)学习期待与诱因(三)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的关系三、学习动机的种类(一)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的动机(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第二节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随着社会生活条件、教育实践影响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表现出自身的年龄发展特点。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多元性37\n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有四大类:第一类是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如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了不辜负教师的教诲,为了取得其他同学的认可和获得朋友的支持等;第二类是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如为了满足荣誉感、维持自尊心、发展认知兴趣、满足求知欲等而努力学习;第三类属于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如为了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为了获得满意的物质生活而学习;第四类属于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如希望自己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希望自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感到自己负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义务感等。在新时期,大学生的主导性动机集中以下四个方面:求知探索的动机、友情交往的动机、成就建树需要的动机、自尊自主的动机。这说明大学生是以求知、求学需要为主要的、基本的学习需要,同时具有珍视友谊、重视自尊和荣誉、追求成功的特点,其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间接性一般来说,激励大学生学习的因素有远期、中期和近期三种类型的动机。最近期的直接动机是在学习上获得高分、受到教师的表扬、学校的奖励和同学们的钦佩、使个人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中景性动机是在毕业后获得适合个人兴趣、有发展前途、有优厚报酬与工作条件的职业;而远景性动机则是通过学习上的努力能实现终身的理想与抱负。(一)学习动机的社会性(二)学习动机的职业化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正如奥苏贝尔(Ausubel,D.P.)所言:“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动机可以增强行为力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动机对学习的影响,一般地,并不是直接卷入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而是通过努力、增强注意与持久性以及对学习活动的及时准备,来加强和促进在学习期间认知的相互作用过程。因而动机对学习的影响犹如“催化剂”的作用,产生间接的增强与促进的效果。学习动机存在着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的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学习动机强度应是在“冷淡和狂热、激动之间”(布鲁纳)。不仅如此,动机强度的最佳点还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而有所变化。一般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这便是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law),如图3—1所示。实践发现,这一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还会因人而异,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进行同样难度的学习活动,对有的学生来说,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高些更为有利,但对于另外一些学生,可能最佳水平点低些更有利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最佳发挥。37\n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要受一系列主客观的因素,如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的制约。因此,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过程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二)学生年龄(三)学生的个性特点二、学习动机的培养(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二)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三、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的激发是使学生潜在的学习需要转化为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动机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在于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一)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二)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三)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四)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五)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六)正确的评价和妥善进行奖惩有效的评价,必须注意:(1)引导学生对评价有正确的态度;(2)评价必须公正、客观和及时,否则将适得其反;(3)评价必须注意到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与个性等的差异。总之,教师在对学生作评价时,态度要严肃慎重,要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区别对待,以利于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考题1.什么是动机?动机有哪些种类?2.简述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3.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试述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37\n第四章注意与组织教学第一节注意的概述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点。二、注意的功能(一)选择功能(二)保持功能(三)调节和监督功能三、注意外部表现(一)适应性运动出现(二)无关动作停止(三)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第二节注意的品质及规律一、注意的品质(一)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有限时间内所能注意到对象的数量。1.知觉对象的特点2.知觉者的知识经验3.知觉者的活动任务(二)注意的稳定性1.注意对象的特点2.对活动的态度3.个体本身的特点(三)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和活动上的特性。实践表明,注意的分配是可能的,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处处要求人们的注意能很好地分配。例如,教师上课时边讲课、边板书、边观察学生的反映;学生听课时边听、边记、边思考、37\n边注视老师。这都需要很好地分配注意力。注意的集中与分配是有矛盾的,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统一的。使注意顺利地进行分配的条件是:1.人对活动的熟练程度2.同时进行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3.分配注意的技巧(四)注意的转移1.原来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2.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的特点3.人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二、注意的种类及条件根据注意的产生有无预定目的,以及保持注意时是否需要意志的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一)无意注意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并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人们不由自主地对那些强烈的、新颖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人本身的状态。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主要指:(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对比差别的显著程度。(3)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无意注意能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但人本身的状态也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同样的刺激物可能引起一些人的注意,而引不起另一些人的注意。人本身的状态不同,无意注意的情况也不同。引起无意注意的主体原因有:(1)需要和兴趣。(2)情绪和精神状态。(3)知识经验。(二)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并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当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意志努力,使注意力维持在学习的内容上,这种注意就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地服从于当前目的任务的注意。它受人的意志支配、调节和控制,充分体现了人的能动作用。有意注意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发展形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有:(1)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程度。(2)活动的间接兴趣。(3)注意活动的组织。(4)个体的意志努力。(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37\n第三节大学生的注意特点及教学组织一、大学生的注意特点(一)注意向高级形态发展和变化(二)注意的品质得以全面提高二、教学中学生注意的组织(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人的内部状态所引起的。就课堂教学的刺激物而言,教师的讲课内容和方法、师生的衣着和行为、板书和直观教具及现代化教学设施、教室物理环境因素及周围环境因素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无意注意的对象。对这些事物的注意对于教学活动来说,既可能起积极的组织作用,也可能起消极的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来组织学生的注意:一方面要尽量消除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因素,比如,保持教室内外环境的整洁和安静、教师讲课要避免口头禅等;另一方面,要尽量积极组织学生的无意注意。一般地,教师可以运用无意注意规律,采取以下一些办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1)教师讲课时要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的变化。(2)对重点内容要在音量、音调上给予突出和强调,并且适当地重复这些重要信息。(3)运用恰当的手势和表情,增强注意的效果。(4)板书要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字迹清晰醒目,并且可以适当运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5)教学形式多样化,除教师讲述之外,还应穿插使用提问、讨论、学生表演、教学演示和学生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6)教具和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引发学生的兴趣。(7)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恰当地组织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等。要组织符合学生需要、能激起学习兴趣、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37\n根据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促使学生有效地组织自己的注意。(1)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使学生理解学习的意义。教师不仅要向学生阐明某课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节课的学习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有意注意得到有效的维持。(2)培养间接兴趣。为了引发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教师在一门课开始时应阐明本课的学习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确认识到本课知识对他们所具有的价值,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兴趣,从而调动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有意注意。(3)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提高抗干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向学生提出新问题、新任务和新要求,并且要求学生严格执行。(4)灵活运用教学技巧,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力。比如,当学生注意分散时,教师可以采取凝视、停止讲课或其他示意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还可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等等。(5)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听练结合、听课与动手操作相结合。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并努力引发学生良好的身体及精神状态,保证学生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组织教学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相互转化规律,对于工作和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完成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两种注意参加,并相互转化交替。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不仅会造成教学工作杂乱无章,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而且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培养与困难作斗争的精神,一遇到困难与干扰,注意就分散,很难完成艰巨的学习任务;相反,过分强调或单纯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会因为长时间用意志努力来维持注意而使人产生疲劳,造成注意分散。因此,教学活动中两种注意都不能偏废。一方面要使学生在理解目的意义的基础上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用无意注意来组织学习。并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两种注意的相互转化规律来妥善安排教学。在一堂课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注意特点和规律,对两种注意的相互交替做到巧妙安排。一般说来,因此,机智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转化或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是保证学生注意稳定而集中的有效措施。思考题1.注意是怎样一种心理现象?它具有什么功能?2.什么是无意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3.什么是有意注意?怎样保持有意注意?4.注意有哪些品质?5.简述大学生注意的特点,怎样培养其良好的注意品质?6.教师应如何运用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7.请你分析某位教师上课时运用注意规律的情况。37\n第五章记忆发展与知识巩固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二、记忆的类型人类的记忆现象非常复杂。为了研究的方便,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记忆分类。(一)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语词记忆4.情绪记忆5.运动记忆在实际生活中,上述五种记忆是相互联系着的,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才作这样的分类。(二)有意记忆、无意记忆根据记忆的目的性,可就记忆分为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1.无意记忆无意记忆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用专门的方法,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2.有意记忆有意记忆是有明确的目的,在意志努力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记忆。(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1.瞬时记忆根据记忆中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又称操作记忆。是指信息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也就是说,这时记忆某事物,是为了对该事物进行操作。即使是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内容,不用的时候处于一种潜伏状态,一旦要用,它也必须首先转化成短时记忆来用于操作。大量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单元。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为一分钟以上的记忆。37\n第二节记忆过程的规律一、识记识记是指通过事物的特征进行区分、认识并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象的过程(一)识记的种类1.根据识记过程是否有目的性的分类(1)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在识记过程中也不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识记(2)有意识记。指有预定目的,在识记过程中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2.根据识记时对材料是否理解的分类(1)机械识记。(2)意义识记(理解识记)。(二)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材料的数量与性质3.识记的方法4.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5.是否使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6.觉醒状态7.识记的信心二、保持——信息储存(一)保持中的变化保持并非是原封不动地保存头脑中识记过的材料的静态过程,而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动态过程。在保持阶段,存储的经验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质与量两个方面。(二)遗忘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是错误回忆或再认的现象。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错误。1.遗忘的过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lls)最早研究了遗忘的发展进程。他通过首创性的实验研究结果,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发现遗忘的一般规律。遗忘的一般规律是: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识记初期遗忘较快,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遗忘的进程具有“先快后慢”的趋势。37\n遗忘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学习的程度。(3)材料的系列位置。(4)识记者的态度。2.遗忘的原因对遗忘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有下述三种:(1)消退说。(2)干扰说。(3)压抑说三、再现——信息提取再现是从记忆库中提取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基本环节。它有再认和回忆两个层次水平。(一)再认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确认出来的心理过程。再认是否迅速而又准确,要受主客观方面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二)回忆回忆是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1.回忆的种类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可以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2.影响回忆的因素第三节记忆品质及记忆策略一、记忆品质(一)记忆的敏捷性(二)记忆的持久性(三)记忆的精确性(四)记忆的准备性二、大学生记忆的特征(一)记忆的整体水平处于人生的最佳时期(二)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三)逻辑记忆能力显著提高(四)善于利用各种记忆方法三、记忆的策略(一)复习的策略关于记忆的研究表明,克服遗忘最有效的途径是复习。为了提高记忆效果,避免或减少遗忘,须正确地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37\n从遗忘曲线的变化规律可见,在初次学习后的第一天内遗忘速度最快,遗忘量也最大。因此,为了防止大量的遗忘,应注重及时复习。另有研究表明,外语学习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复习。如果在临睡前识记,第二天早晨再复习,记忆的效果更好。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尝试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5.操作活动有助于记忆(三)记忆个体的心身调节策略1.要增强自信心2.要调动积极性3.集中注意力4.调节情绪状态5.保证充分睡眠思考题1.什么是记忆?它有哪些种类?2.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说明三种记忆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有哪些?4.遗忘过程是怎样的?简述关于遗忘原因的主要理论和要点。5.影响回忆的因素有哪些?6.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7.简述记忆的策略。8.结合自己所学习的专业谈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37\n第六章思维发展与创造性培养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二、思维的种类(一)根据思维所凭借的对象的分类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二)依据思维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的分类1.直觉思维。2.分析思维。(三)依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的分类1.辐合思维。2.发散思维。(四)依据思维的创造程度的分类1.常规思维。2.创造性思维。第二节思维过程和问题解决一、思维过程(一)分析和综合(二)比较(三)抽象和概括(四)具体化和系统化二、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阶段1.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37\n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二)问题解决的策略1.尝试——错误策略2.手段——目标分析策略3.目标反推法4.简化计划策略(三)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很多,从已有的心理研究发现,以下几方面的心理因素对问题解决有较大的影响。1.问题情境2.动机强度3.定势定势又叫心向,是指过去解决问题的经验,使人的心理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影响着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定势实质上就是人们的经验系统使思维机械化和刻板化。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当前的问题与以前的成功经验相一致时,定势有利于问题解决,否则,会阻碍问题的顺利解决。4.功能固着功能固着,又称功能固定性。功能固着影响着人们的问题解决,特别是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因而,克服功能固着就需要人们灵活机智地使用自己的工具或材料,这表现为功能变通性。所谓功能变通是与功能固着相对的现象,是指人们不受已有物体功能模式的限制,灵活地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中去,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5.酝酿效应6.原型启发7.情绪状态和个性因素第三节创造性及其培养一、创造性的实质二、创造思维(一)创造思维的概念1.新颖性2.创造思维是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的产物37\n3.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二)创造思维的过程1.准备期2.酝酿期3.豁朗期4.验证期(三)创造者的思维特点1.思维的流畅性2.思维的灵活性3.思维的独特性三、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为创造性而教”,应该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尽管创造性的培养不是件轻而易举之事,但运用教育手段来进行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良好的教育,可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与提高提供条件。(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托兰斯对学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这个问题作过研究,提出了教师应当遵守并用以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五条原则:(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4)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思考题1.什么是思维?思维有哪些种类?2.简述思维过程。3.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哪些阶段?4.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试分析哪些因素会经常影响到你的问题解决的过程?5.创造性思维包含哪些成分?6.怎样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7\n第七章情绪情感的调控第一节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二、情感和情绪情感和情绪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情绪和情感的区别:第一,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第二,情绪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如高兴时笑逐颜开,手舞足蹈;愤怒时咬牙切齿,暴跳如雷。情绪一旦产生往往难以控制,而情感则比较内隐、含蓄,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始终处于意识支配的范围内。如深厚的爱,对真理的真挚追求,对事业的思虑,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父母对子女的疼爱等等,往往深埋在心底,不轻易外露,而主要体现在行动中。第三,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一般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往往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婴儿饥渴或身体不舒适时就会有哭的情绪体验,吃过奶会作出“笑”的情绪表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化的进展,会产生对父母、对祖国爱的情感,并形成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高级情感体验。(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三、情感与认识(一)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二)情感影响认识过程四、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具体表现为如下五个方面:(一)表现为肯定和否定的对立性质(二)表现为积极的和消极的性质(三)表现为紧张和轻松的性质(四)表现为激动和平静的性质(五)表现为强或弱的性质五、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二)对认知操作的调节功能(三)对身心健康的保健功能37\n第二节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人类的情感表现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礼记·礼运篇》中就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的说法,近代有心理学家把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在众多纷繁的情感中,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一、基本情绪一般认为,从进化的角度看,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与基本需要相联系,不学而能的并且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或原型的模式,因此被视为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情绪。(一)快乐(二)愤怒(三)恐惧(四)悲哀二、情绪状态分类情绪状态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情绪体验在强度、紧张水平、速度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它有三种表现形式,即心境、激情和应激。(一)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比较持久的具有弥散性特点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由一定情绪唤起后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对各种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二)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愤怒、惊恐、悲痛欲绝等都属这种情绪状态。(三)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它是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三、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可分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一)道德感(二)理智感(三)美感37\n第三节情感的应用和调控一、情感与教学(一)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意义情感是影响教学活动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积极的情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动力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情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正反双重性质。一般来说,满意、欢乐、喜悦、爱慕的情感能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感知范围广泛,记忆敏捷牢固,思维深刻灵活,学习效率提高。不满意、烦躁、痛苦、忧伤、愤怒的情感能削弱人的活动能力,使人头昏脑胀,记忆混乱,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刻板,学习效率降低。实验证明,愉快的事情令人记忆最清楚,回忆的细节也多;不愉快的事情比较容易忘记,细节也不容易被回忆。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olds)等人的研究表明:下丘脑、边缘系统及其相邻部位存在着“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分别刺激这些部位,人会有愉快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快乐中枢”接受刺激会引起愉快的情绪,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增强机体的活动能量,提高工作效率;“痛苦中枢”接受刺激,会引起不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会降低大脑的活动能力,减弱机体的活动能量,降低工作效率。因此,要使学生保持学习的高效率,就必须设法维持其良好的情绪。(二)情感的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1.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2.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3.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争取最佳教学效果。二、大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一)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二)情绪的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三)情绪的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四)情绪的阶段性与层次性并存1.不同年级阶段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特点2.不同层次大学生情感和特点三、情绪和情感的自我调控(一)认知调控(三)激情调控主要的控制技术有:(1)言语宽息(用记日记的方式自己劝慰自己或寻求亲友的劝慰);(2)脱离引发激情的环境;(3)冷处理,把问题暂时搁置,待头脑冷静之后再处理;(4)合理地宣泄;(5)转移(把激情转移到安全的社会所接受的方式再释放);(6)以超脱或幽默的方式化解压力;(7)自我提醒(37\n通过练习,掌握一二种控制激情爆发的小窍门,用以自警自戒)。(四)加强自身修养思考题1.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它们有何联系和区别?2.情绪情感两极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自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4.试述道德感、美感、理智感。5.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有何特点?6.试述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调控情绪?37\n第八章能力、气质与性格第一节能力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在日常概念中,人们常常把能力与知识、技能混为一谈。其实,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它既是人类的心理活动的结果,又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对象和内容。技能是经过练习而获得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它以操作和训练的方式为人所掌握。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不同的性质和特征。从发展速度和趋势来看,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比能力的发展要快,而且只要不断地学习和训练就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而能力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而且达到一定的年龄或水平之后就不再发展,且由于机体逐渐衰老的原因能力还会逐渐下降。能力和知识、技能的性质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联系。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发展的,离开了学习和训练能力就不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又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条件,能力制约着知识、技能掌握过程中的深度、广度、难度、速度和巩固程度。三、能力的种类(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二)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三)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四、能力的差异五、能力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教育以及主体实践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一)遗传素质(二)环境和教育(三)实践活动37\n第二节气质一、气质特征及气质类型气质是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一)气质的天赋性(二)气质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胆汁质——精力旺盛、直率、热情、刚强、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解决问题有不求甚解倾向,易感情用事等,具有外倾性。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动作敏捷、思维灵活、但往往不求甚解,注意力易转移、情绪不稳定且易表露、易适应环境、喜欢交往、做事粗枝大叶,具有外倾性。粘液质——安静、镇定、喜欢沉思、情绪不外露、灵活性不足、比较刻板、注意稳定、不容易习惯新的工作、反应缓慢、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抑郁质——行动缓慢、敏感、情感体验深刻,容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易疲倦、孤僻、具有内倾性。人的气质特征千差万别,上述四种气质类型分类的意义只是相对的,实际上纯属于某类典型气质的人很少见。大多数人是不同类型的混合,或近似于某种类型,或介于某些类型之间。二、气质的生理基础(一)气质的体液说(二)气质的体型说(三)气质的高级神经类型说三、气质的心理卫生意义及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气质的心理卫生意义(二)气质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了解气质的方法很多,一般常用观察法和问卷法。观察法可以根据气质特征,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对学生的气质类型作出评定。2.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待不同气质特点的学生。37\n气质类型虽无好坏之分,但任何一种气质类型都能表现为积极的心理特征,也能表现为消级的心理特征。因此,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方能提高教育效果。3.教育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完善自己的气质特征。首先,要教育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特点,清醒地看到自身的气质类型的优缺点。并且学会分析自己的气质与学习及工作的关系。其次,要根据自身气质特征不断改造、完善自己。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同时,要注意加强锻炼,适当消除气质的消极方面的影响。第三节性格一、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诸如诚实或虚伪、勤劳或懒惰、谦虚或骄傲、勇敢或懦弱等都是人的性格特征。二、性格的结构特征及分类(一)性格的结构(二)性格结构的动力特征(三)性格分类性格分类方法很多,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反映一个人性格某一侧面。比如:1.理智——情绪型。2.独立——顺从型。3.外向——内向型。4.A—B—C型。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四、性格的形成及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一)性格的形成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性格的形成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1.先天生物因素2.家庭环境3.学校教育4.实践活动5.文化与社会(二)大学生性格的塑造37\n大学时期是性格成型的时期,对整个一生将有极大的影响。这个时期性格上存在着许多矛盾,比如自尊心强而自制力弱、好胜心强而坚持性差等等。同时,这个时期的青年已经具有了自我调节、自我修养的能力。因而通过自我意识,进行自我教育,是塑造、改进、优化自己的性格最主要的途径。首先,要深刻地体验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性格;其次,要制订目标,设计自我教育计划,积极实现自我。再次,要有意识地调整自我,以坚强的意志自觉地进行性格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积极塑造良好的性格。思考题1.什么是能力?它与知识、技能的关系怎样?2.简述能力的种类。3.什么是气质?典型的气质类型有哪几种?4.什么是性格?性格的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5.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6.性格和气质的关系?7.结合实际谈一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加强大学生能力、气质、性格的培养。37\n第九章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培养第一节品德概述一、道德与品德(一)道德道德泛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协调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总和。它依靠社会舆论、教育、传统,特别是人的内心信念的支持而起作用。(二)品德品德也称道德品质,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或特征。它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勤奋学习、文明礼貌等,都属于品德的范畴。(三)品德与道德的关系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道德认识(二)道德情感(三)道德意志(四)道德行为第二节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一、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一)道德概念的形成(二)道德信念的确立(三)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评价是个体依据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其发展趋势的规律是:1.从“他律”到“自律”即从仿效别人的评价发展到独立地进行评价。(“他律”是指以别人的要求为评价标准。37\n“自律”是指自己有了独立的评价标准。)小学生最初只能模仿、重复成人的评价,并以此作为自己评价的标准。他们比较注重奖励与惩罚,凡是成人赞许的就容易认为是好的,而受到成人惩罚的就认为是不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逐渐发展,开始形成自己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根据独立地进行道德评价。2.从效果到动机即从注重行为效果的评价转向重视行为动机的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评价最初比较注重行为的后果,以直接后果如何来衡量行为的好与坏。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开始注重对动机的分析,初中学生还能够逐渐把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3.从对人到对己即从偏向评价别人发展到学会评价自己。儿童和少年的自我评价往往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到了初中时期,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已逐步发展起来,自觉地进行自我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我检查、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等能力。4.从片面到全面即从带有较大片面性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全面地进行评价。儿童和少年的道德评价带有较大的片面性,道德评价往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容易作出绝对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进入青年期,学生评价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才开始带有全面、客观、深刻的性质。总之,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同他们的道德知识水平密切联系着,也和他们的思维发展和生理成熟有关。同时,不同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的。(四)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二、道德情感的发展三、道德意志的发展四、道德行为的发展第三节品德的转变与培养品德的学习有区别于知识、技能与策略的学习的特点。其习得虽然较难,但一旦习得,就不太容易遗忘,而能长久保存在个体身上,因此有“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的说法。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品德不可能都符合社会需要,而这些不符合社会需要乃至反社会的品德又不可能通过自动遗忘的机制消退,因此必须研究品德转变的过程和条件。并掌握品德的塑造方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一、品德形成的价值内化理论(一)遵从(二)认同(三)内化37\n二、品德改变的过程与条件(一)醒悟阶段(二)转变阶段(三)巩固与稳定阶段三、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一)大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培养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独立性、深刻性和全面性三个方面。1.形成学生积极的态度定势2.消除学生的“意义障碍”意义障碍,是指学生头脑中所存在的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他们对道德要求、意义的真正理解,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它实际表现为拒绝教师的教诲,形成消极的态度定势。意义障碍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比如道德要求不符合学生的需要,道德要求过于频繁,提出强制要求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德育方式不当引起学生反感等等。因此,要防止意义障碍的出现,须根据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二)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三)大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四)道德行为的培养思考题1.什么是品德?道德与品德的关系如何?2.分析品德的心理结构。3.试述道德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4.品德的形成与改变的基本过程怎样?主要的因素是什么?5.根据品德形成的规律,谈谈当前大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7\n第十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涵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定义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人的基本的心理活动过程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的标准1.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心理健康标准2.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的标准3.坎布斯提出的标准4.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几点:(1)了解自我、接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2.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3.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5.具有合理的行为。6.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三)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第一,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不能等同。第二,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是一种连续状态。第三,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人的成长,经验的积累,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也会有所改变。37\n第四,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衡量是否健康的标准,而且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每一个人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作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以追求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第五,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能够有效地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难以维持,应该及时调整。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一)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看,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约为30%~40%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及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倾向等问题。(二)心理障碍的发生在年级、专业之间存在差异,竞争压力大的专业,发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多。从年级角度看,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一年级次之,四年级最少。来自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来自城市学生的问题多。(三)尽管大学生中存在如此普遍的心理障碍问题,然而其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接受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帮助。这就预示了在大学生中全面而深入地进行心理教育,广泛而策略地推行心理咨询,有效地预防心理障碍并帮助学生掌握保持健康心理方法的重要性。二、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二)与人际关系有关的心理问题(三)与恋爱和性有关的心理问题(四)与求职择业有关的心理问题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也极为复杂多样,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而环境的变化、个人生活经历在人的心理上所留下的印记,也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个体、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做分析。(一)个体因素的影响(二)学校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三)社会变革和大众传媒的影响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37\n(一)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工作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比如:新生入学,就可进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对确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矫正和治疗。(二)向学生广泛地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比如:开展专题讲座——“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控制情绪”;针对许多大学生对人缺少信任的问题,可以展开讨论,以消除错误观念;开设心理卫生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三)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将宣讲与咨询紧密结合起来。在定期向学生宣讲心理卫生知识的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也应将团体咨询辅导与个别咨询辅导相结合。团体咨询辅导着重解决一些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如怎样面对学习压力,如何调适自己的不良情绪等),并对此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个别咨询辅导则着重学生个人,发展自我,促进其人格发展。总之,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这样一些普遍认可的目标:(1)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2)促进自信,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3)学习与他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4)学习与异性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有正确的观念态度;(5)在学习上奠定稳固的基础;(6)为将来的工作作充分的准备。第三节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一、心理咨询的涵义及原则(一)心理咨询的涵义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建议,针对正常人及轻度心理障碍者的各种适应和发展问题,帮助求询者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达到自立自强,增进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二、心理咨询的原则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交友性原则(二)教育性原则(三)启发性原则(四)尊重信任与细心询问相结合的原则(五)整体性原则(六)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原则(七)保密性原则(八)咨询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九)预防注原则37\n三、大学生心理咨询(一)大学生心理咨询的任务和内容(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目标(三)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对象(四)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形式思考题1.什么是心理健康。2.判别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3.试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4.简述心理咨询的原则。5.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3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