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年)‎ 规划范围:‎ 市域:指哈尔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 规划区:指哈尔滨市区,总面积为7086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的行政辖区,呼兰城区及双井镇、长岭镇、沈家镇、孟家乡和阿城城区(包括新利街道、舍利街道)及蜚克图镇、料甸乡、红星乡,总面积为4187平方公里。‎ 主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规划的城市建成区,总用地面积458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文化名城。‎ 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5%;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00万人,非农业人口为5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3.3%;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为46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387万人,暂住人口为73万人。 2、用地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面积为4187平方公里。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458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9.6平方米。‎ ‎ ‎ 城镇空间结构:‎ 形成一个中心,十字型交通干线为主轴,三大圈层逐级拓展,三个城市经济亚区相互补充的点轴式城镇空间网络体系。‎ 城镇职能结构:‎ 以哈尔滨市区为市域中心城市,以尚志市区、双城市区、五常市区等中等城市为支点,以小城镇为基础,形成产业分工明确、职能结构合理、专业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镇职能结构。‎ ‎ ‎ 主城区空间发展策略:‎ 空间发展策略概括为:“北跃、南拓、中兴”。‎ 主城区空间形态与结构:‎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一江、两城、九大组团”的主城区空间结构。‎ 以松花江(一江)为轴线,联系两岸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形成江南、江北两大城区(两城),构筑中心、群力、哈西、哈东、平房、前进、松浦、利民、呼兰九大组团,建设功能分区明确、组团布局合理、楔形绿地相隔、人居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网络便捷、风貌特色突出的生态型园林城市。‎ ‎1、以“一江、两河、三沟、四湖”为依托构筑生态框架。 2、构建“一主六副”城市公共中心。‎ ‎3、建设“五大产业基地”。‎ ‎ ‎ 主城区居住用地用地规模及布局:‎ 至2020年,居住用地面积为1290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8平方米,规划城市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为35平方米。形成21个居住片区,重点建设群力、松北等居住新区。‎ 主城区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以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商贸、信息、金融、交通、科技、文化的中心城市为目标,通过完善城市公共设施服务体系,全力推进“科技新城、文化名城、商贸都城”建设。在大力改造、提升老城区商贸金融中心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发展空间,重点建设行政、商务、文化、科技创新等新城市中心,逐步健全城市中心体系,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多中心发展格局。‎ 主城区工业用地布局:‎ ‎1、实施“退二进三”、“退二进绿”。‎ ‎2、主城区完善、提升、新建8个工业区:三大动力工业区、哈东工业区、道里西部地区(含高开区)、哈南新区、江北科技园区、松浦工业区、利民开发区和呼兰铁东工业区。‎ ‎3、规划5大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医药工业基地、对俄科技合作和出口加工基地。‎ 主城区仓储用地布局: 建设龙运、新香坊2个大型物流园区,新建哈东陶瓷建材、哈南工业新城、松北绿色食品、松浦、利民5个中型物流中心,结合现有仓库,整合或新建5处大型现代仓储物流集中区。‎ 主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目标:‎ 至2020年,形成“环状-楔形放射-格网”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网络系统。主城区绿地率达到38%以上,公共绿地面积4692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绿地259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2平方米。‎ 主城区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在继续完善“两轴、四环、十射”路网格局的基础上,加快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越江通道建设。江南地区以环形加放射型路网为主,江北地区以方格网为主,形成混合式路网格局。‎ 主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规划中心和固定避难疏散场所64个,包括防灾公园、广场、大专院校和体育场馆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 以保护近代历史文化遗存及保持和发展20世纪初形成的城市风貌特色为主,重点保护城市形态、城市格局、传统风貌、历史建筑等,继承和发扬城市传统文化。‎ ‎ ‎ 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