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5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2019届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版(理)第42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学案
第42讲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能以立体几何中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 2.能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题. 2016·全国卷Ⅰ,18 2016·全国卷Ⅱ,19 2016·江苏卷,16 2016·浙江卷,18 与直线、平面垂直有关的命题判断,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计算,求解二面角大小,由线面垂直或面面垂直探求动点的位置. 分值:5~6分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一条直线l与平面α内的__任意一条__直线都垂直,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__两条相交直线__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l⊥α 性质定理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__平行__ ⇒a∥b 2.平面与平面垂直 (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__直二面角__,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__垂线__,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α⊥β 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__交线__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l⊥α 1.思维辨析(在括号内打“√”或“×”). (1)直线l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 ) (2)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面有且只有一个.( √ ) (3)若两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相交.( × ) (4)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平面.( × ) (5)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 ) 解析 (1)错误.直线l与α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才有l⊥α. (2)正确.过一点可以作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于已知直线,而这两条相交直线可确定一个平面,此平面与直线垂直. (3)错误.两条直线垂直,这两条直线可能相交,也可能异面. (4)错误.两个平面垂直,有一条交线,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而不是任意一条直线. (5)错误.α内的一条直线如果与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才能线面垂直,从而面面垂直. 2.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 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当α⊥β时,b⊥α. 又因为a⊂α,则a⊥b; 如果a∥m,a⊥b,不能得到α⊥β, 故“α⊥β”是“a⊥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3.已知m和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 和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给出的条件中一定能推出m⊥β的是( C ) A.α⊥β且m⊂α B.α⊥β且m∥α C.m∥n且n⊥β D.m⊥n,n⊂α且α∥β 解析 α⊥β,且m⊂α⇒m⊂β或m∥β或m与β相交,故A项不成立; α⊥β,且m∥α⇒m⊂β或m∥β或m与β相交,故B项不成立; m∥n,且n⊥β⇒m⊥β.故C项成立; m⊥n,n⊂α,且α∥β,知m⊥β不成立,故D项不成立,故选C. 4.PD垂直于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连接PB,PC,PA,AC,BD,则一定互相垂直的平面有__7__对. 解析 平面PAD、平面PBD、平面PCD都垂直于平面ABCD, 平面PAD⊥平面PCD,平面PCD⊥平面PBC, 平面PAD⊥平面PAB,平面PAC⊥平面PBD,共有7对. 5.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点O. (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外__心; (2)若PA⊥PB,PB⊥PC, PC⊥PA,则点O是△ABC的__垂__心. 解析 (1)若PA=PB=PC,由勾股定理易得OA=OB=OC, 故O是△ABC的外心; (2)由PA⊥PB,PC⊥PA,得PA⊥平面PBC,则PA⊥BC. 又由PO⊥平面ABC知PO⊥BC,所以BC⊥平面PAO,则AO⊥BC,同理得BO⊥AC,CO⊥AB,故O是△ABC的垂心. 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b,a⊥α⇒b⊥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核心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 (3)线面垂直的性质常用来证明线线垂直. 【例1】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棱C1D1的中点,F为棱BC的中点. (1)求证:直线AE⊥直线DA1; (2)在线段AA1上求一点G,使得直线AE⊥平面DFG. 解析 (1)证明:由正方体的性质可知, DA1⊥AD1,DA1⊥AB, 又AB∩AD1=A,∴DA1⊥平面ABC1D1, 又AE⊂平面ABC1D1,∴DA1⊥AE. (2)所求G点即为A1点,证明如下: 由(1)可知AE⊥DA1,取CD的中点H, 连接AH,EH,由DF⊥AH,DF⊥EH,AH∩EH=H,可证DF⊥平面AHE,∵AE⊂平面AHE,∴DF⊥AE. 又DF∩A1D=D,∴AE⊥平面DFA1,即AE⊥平面DFG. 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义;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 (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 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例2】 已知三棱柱A1B1C1-ABC的侧棱与底面成60°角,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B1C1CB是菱形且与底面垂直,求证:AC1⊥BC. 证明 过C1作C1H⊥BC于H,连接AH, 又∵侧面B1C1CB⊥底面ABC, 侧面B1C1CB ∩底面ABC=BC, ∴C1H⊥底面ABC. ∴侧棱CC1与底面ABC所成角, 即为∠C1CH=60°, 在Rt△C1CH中,CH=CC1, 又∵CC1=BC,∴CH=BC,即H为BC的中点, ∴在等边△ABC中,AH⊥BC, 又∵C1H⊥BC,AH∩C1H=H,∴BC⊥平面AC1H, 又∵AC1⊂平面AC1H,∴AC1⊥BC. 三 垂直关系中的探索性问题 解决垂直关系中的探索性问题的方法 同“平行关系中的探索性问题”的规律方法一样,一般是先探求点的位置,多为线段的中点或某个等分点,然后给出符合要求的证明. 【例3】 如图,在三棱台ABC-DEF中,CF⊥平面DEF,AB⊥BC. (1)设平面ACE∩平面DEF=a,求证:DF∥a; (2)若EF=CF=2BC,试问在线段BE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平面DFG⊥平面CDE?若存在,请确定G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1)证明:在三棱台ABC-DEF中,AC∥DF,AC⊂平面ACE,DF⊄平面ACE,∴DF∥平面ACE. 又∵DF⊂平面DEF,平面ACE∩平面DEF=a,∴DF∥a. (2)线段BE上存在点G,且BG=BE,使得平面DFG⊥平面CDE. 证明如下: 取CE的中点O,连接FO并延长交BE于点G.连接GD, ∴CF=EF,∴GF⊥CE.在三棱台ABC-DEF中, 由AB⊥BC得DE⊥EF. 由CF⊥平面DEF,得CF⊥DE. 又CF∩EF=F,∴DE⊥平面CBEF,∴DE⊥GF. 又CE∩DE=E,∴GF⊥平面CDE. 又GF⊂平面DFG,∴平面DFG⊥平面CDE. 此时,如平面图所示,∵O为CE的中点, EF=CF=2BC,易证△HOC≌△FOE, ∴HB=BC=EF. 由△HGB∽△FGE可知=,即BG=BE. 1.(2018·山东青岛模拟)设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能得出a⊥b的是( C ) A.a⊥α,b∥β,α⊥β B.a⊥α,b⊥β,α∥β C.a⊂α,b⊥β,α∥β D.a⊂α,b∥β,α⊥β 解析 对于C项,由α∥β,a⊂α可得a∥β,又b⊥β,得a⊥b,故选C. 2.(2016·浙江卷)已知互相垂直的平面α,β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m∥α,n⊥β,则( C ) A.m∥l B.m∥n C.n⊥l D.m⊥n 解析 ∵α∩β=l,∴l⊂β,∵n⊥β,∴n⊥l. 3.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B⊥AD, AC⊥CD,∠ABC=60°, PA=AB=BC,E是PC的中点. 证明:(1) CD⊥AE; (2)PD⊥平面ABE. 证明 (1)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CD⊂平面ABCD,∴PA⊥CD.∵AC⊥CD,PA∩AC=A,∴CD⊥平面PAC, 而AE⊂平面PAC,∴CD⊥AE. (2)由PA=AB=BC,∠ABC=60°,可得AC=PA. ∵E是PC的中点,∴AE⊥PC.由(1)知AE⊥CD,且PC∩CD=C,∴AE⊥平面PCD.而PD⊂平面PCD,∴AE⊥PD. ∵PA⊥底面ABCD,∴PA⊥AB.又∵AB⊥AD且PA∩AD=A, ∴AB⊥平面PAD,而PD⊂平面PAD,∴AB⊥PD. 又∵AB∩AE=A,∴PD⊥平面ABE. 4.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平面SA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且P为AD的中点,Q为SB的中点. (1)求证:CD⊥平面SAD; (2)求证:PQ∥平面SCD; (3)若SA=SD,M为BC的中点,在棱SC上是否存在点N,使得平面DMN⊥平面ABCD?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 (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CD⊥AD. 又平面SAD⊥平面ABCD,且平面SAD∩平面ABCD=AD, 所以CD⊥平面SAD. (2)证明:取SC的中点R,连接QR,DR. 由题意知,PD∥BC且PD=BC. 在△SBC中,Q为SB的中点,R为SC的中点, 所以QR∥BC且QR=BC. 所以QR∥PD且QR=PD, 则四边形PDRQ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PQ∥DR. 又PQ⊄平面SCD,DR⊂平面SCD,所以PQ∥平面SCD. (3)存在点N为SC的中点,使得平面DMN⊥平面ABCD. 连接PC,DM交于点O,连接PM,SP,NM,ND,NO, 因为PD∥CM,且PD=CM, 所以四边形PMC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PO=CO. 又因为N为SC的中点,所以NO∥SP. 易知SP⊥AD, 平面SAD⊥平面ABCD,平面SAD∩平面ABCD=AD, 所以SP⊥平面ABCD,所以NO⊥平面ABCD. 因为NO⊂平面DMN,所以平面DMN⊥平面ABCD. 易错点 联想不到已学定理 错因分析:已知条件中给出了线面垂直,求证的是线线平行,若忽略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则觉得论证无从下手,从而造成解题困难. 【例1】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M,N分别在BD,B1C上,且MN⊥BD, MN⊥B1C,求证:MN∥AC1. 证明 连接A1D,A1B,AC, ∵MN⊥B1C,B1C∥A1D,∴MN⊥A1D. 又∵MN⊥BD,BD∩A1D=D, ∴MN⊥平面A1BD. ∵CC1⊥底面ABCD,∴CC1⊥BD. 又∵BD⊥AC,AC∩CC1=C,∴BD⊥平面ACC1. ∴BD⊥AC1.同理AC1⊥A1B. 又A1B∩BD=B,∴AC1⊥平面A1BD. 又∵MN⊥平面A1BD,∴MN∥AC1. 【跟踪训练1】 如图,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 F分别是点A在PB, PC上的射影,给出下列结论: 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BC.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C ) A.1 B.2 C.3 D.4 解析 ∵AB是圆O的直径,∴AC⊥BC,又PA⊥面ABC,故PA⊥BC,且PA∩AC=A,∴BC⊥面PAC,∴BC⊥AF. 又AF⊥PC,且PC∩BC=C,∴AF⊥面PBC,故AF⊥PB. 又AE⊥PB,且AF∩AE=A,∴PB⊥面AEF,从而EF⊥PB,故①②③正确.若AE⊥ BC,则可证AE⊥面PBC,则AE∥AF,这是不可能的,选C. 课时达标 第42讲 [解密考纲]对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的初步考查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综合应用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常以解答题为主,难度中等. 一、选择题 1.已知平面α⊥平面β,α∩β=l,点A∈α,A∉l,直线AB∥l,直线AC⊥l,直线m∥α,m∥β,则下列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 D ) A.AB∥m B.AC⊥m C.AB∥β D.AC⊥β 解析 如图所示,AB∥l∥m;AC⊥l,m∥l⇒AC⊥m;AB∥l⇒AB∥β,只有D项不一定成立,故选D. 2.在空间中,l,m,n,a,b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 A.若l∥α,m⊥l,则 m⊥α B.若l⊥m,m⊥n,则l∥n C.若a⊥α,a⊥b,则b∥α D.若l⊥α,l∥a,则a⊥α 解析 对于A项,m与α位置关系不确定,故A项错;对于B项,当l与m,m与n为异面垂直时,l与n可能异面或相交,故B项错;对于C项,也可能b⊂α,故C项错;对于D项,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知正确. 3.(2018·江西南昌模拟)已知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直线l满足l⊥m,l⊥n,l⊄α,l⊄β,则( D ) A.α∥β且l∥α B.α⊥β且l⊥β C.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 D.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解析 由于m,n为异面直线,m⊥平面α,n⊥平面β,则平面α与平面β必相交,但不一定垂直,且交线垂直于直线m,n,又直线l满足l⊥m,l⊥n,则交线平行于l. 4.设a,b是夹角为30°的异面直线,则满足条件“a⊂α,b⊂β,且α⊥β”的平面α,β( D ) A.不存在 B.有且只有一对 C.有且只有两对 D.有无数对 解析 过直线a的平面α有无数个,当平面α与直线b平行时,两直线的公垂线与b确定的平面β⊥α,当平面α与b相交时,过交点作平面α的垂线与b确定的平面β⊥α.故选 D. 5.(2018·宁夏银川一模)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的中点,G是EF的中点,现沿AE,A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空间图形,使B,C,D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H,那么,在这个空间图形中必有( A ) A.AH⊥平面EFH B.AG⊥平面EFH C.HF⊥平面AEF D.HG⊥平面AEF 解析 由平面图形得AH⊥HE,AH⊥HF,又HE∩HF=H, ∴AH⊥平面HEF,故选A. 6.(2018·陕西宝鸡质检)对于四面体ABCD,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AB=AC,BD=CD,则BC⊥AD; ②若AB=CD,AC=BD,则BC⊥AD; ③若AB⊥AC,BD⊥CD,则BC⊥AD; ④若AB⊥CD,AC⊥BD,则BC⊥AD.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D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①如图,取BC的中点M,连接AM,DM,由AB=AC⇒AM⊥BC,同理DM⊥BC⇒BC⊥平面AMD,而AD⊂平面AMD,故BC⊥AD.④设A在平面BCD内的射影为O,连接BO,CO,DO,由AB⊥CD⇒BO⊥CD,由AC⊥BD⇒CO⊥BD⇒O为△BCD的垂心⇒DO⊥BC⇒AD⊥BC. 二、填空题 7.若α,β是两个相交平面,m为一条直线,则下列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为__②④__. ①若m⊥α,则在β内一定不存在与m平行的直线; ②若m⊥α,则在β内一定存在无数条直线与m垂直; ③若m⊂α,则在β内不一定存在与m垂直的直线; ④若m⊂α,则在β内一定存在与m垂直的直线. 解析 对于①,若m⊥α,如果α,β互相垂直,则在平面β内存在与m平行的直线,故①错误;对于②,若m⊥α,则m垂直于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故在平面β内一定存在无数条直线与m垂直,故②正确;对于③④,若m⊂α,则在平面β内一定存在与m垂直的直线,故③错误,④正确. 8.(2018·吉林长春模拟)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 中,BC⊥DC,AE⊥DC,N,M分别是AD,BE的中点, 将三角形ADE沿AE折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①②__(填上所有正确的序号). ①不论D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内)都有MN∥平面DEC; ②不论D折至何位置都有MN⊥AE; ③不论D折至何位置(不在平面ABC内)都有MN∥AB. 解析 ①如图,分别取EC,DE的中点P,Q,由已知易知四边形MNQP为平行四边形,则MN∥PQ,又PQ⊂平面DEC,故MN∥平面DEC,①正确; ②取AE的中点O,易证NO⊥AE,MO⊥AE.故AE⊥平面MNO,又MN⊂平面MNO,则AE⊥MN,②正确; ③∵D∉平面ABC,∴N∉平面ABC,又A,B,M∈平面ABC, ∴MN与AB异面,③错误. 9.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长为2,AC=BC=1,∠ACB=90°,D是A1B1的中点,F是BB1上的动点,AB1,DF交于点E,要使AB1⊥平面C1DF,则线段B1F的长为____. 解析 设B1F=x,因为AB1⊥平面C1DF, DF⊂平面C1DF,所以AB1⊥DF. 由已知可以得A1B1=. 设Rt△AA1B斜边AB1上的高为h,则DE=h. 又2×2=h,所以h=,DE=. 在Rt△DB1E中,B1E==. 由面积相等得×=x,得x=. 即线段B1F的长为. 三、解答题 10.如图,在△ABC中,∠ABC=90°,D是AC的中点,S是△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SA=SB=SC. (1)求证:SD⊥平面ABC; (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 证明 (1)因为SA=SC,D是AC的中点,所以SD⊥AC. 在Rt△ABC中,AD=BD,又SA=SB,SD=SD, 所以△ADS≌△BDS,所以SD⊥BD. 又AC∩BD=D,所以SD⊥平面ABC. (2)因为AB=BC,D为AC的中点,所以BD⊥AC. 由(1)知SD⊥BD,又SD∩AC=D,所以BD⊥平面SAC. 11.(2018·河南郑州模拟)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B′C′的侧棱垂直于底面,AB=AC,∠BAC=90°,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AA′C′C; (2)设AB=λAA′,当λ为何值时,CN⊥平面A′MN,试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 (1)证明: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ME,NE. 因为E,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所以NE∥A′C′,ME∥BB′∥AA′. 又A′C′⊂平面AA′C′C,NE⊄平面AA′C′C, 所以NE∥平面AA′C′C,同理ME∥平面AA′C′C, 又EM∩EN=E,所以平面MNE∥平面AA′C′C, 因为MN⊂平面MNE,所以MN∥平面AA′C′C. (2)当λ=时,CN⊥平面A′MN,证明如下: 连接BN,设AA′=a,则AB=λAA′=λa, 由题意知BC=λa,CN=BN=, 因为三棱柱ABC-A′B′C′的侧棱垂直于底面, 所以平面A′B′C′⊥平面BB′C′C, 因为AB=AC,点N是B′C′的中点, 所以A′N⊥平面BB′C′C,所以CN⊥A′N, 要使CN⊥平面A′MN,只需CN⊥BN即可, 所以CN2+BN2=BC2,即2=2λ2a2, 解得λ=,故当λ=时,CN⊥平面A′MN. 12.如图,在△ABC中,∠B=90°,AB=,BC=1,D,E两点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现将△ABC沿DE折成直二面角A-DE-B. (1)求证:平面ADC⊥平面ABE; (2)求直线AD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析 (1)证明:∵D,E两点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 ∴DE∥BC. ∵∠B=90°,∠ADE=90°,∴DE⊥AD,DE⊥BD, ∴∠ADB为二面角A-DE-B的平面角,∵∠ADB=90°, ∴AD⊥平面BCD.又∵BE⊂平面BCD,∴AD⊥BE. 又∵BD=,DE=,BC=1,即=, ∴△BDE∽△CBD,∴∠EBD=∠DCB, ∴∠EBD+∠BDC=90°, ∴BE⊥DC.又∵DC∩AD=D,∴BE⊥平面ADC. 又∵BE⊂平面ABE,∴平面ABE⊥平面ADC. (2)设BE交CD于H,连接AH,过点D作DO⊥AH于O. ∵AD⊥BE,BE⊥DH,又∵AD∩DH=D, ∴BE⊥平面ADH. ∵DO⊂平面ADH,∴BE⊥DO. 又∵DO⊥AH,BE∩AH=H,∴DO⊥平面ABE, ∴∠DAO为AD与平面ABE所成的角. 在Rt△BDE中,BD=,DE=,∴DH==. 在Rt△ADH中,tan∠DAO==×=, ∴直线AD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切值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