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2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浙江卷)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数 学(文科)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5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5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 棱柱的体积公式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表示棱柱的底面积,表示棱柱的高 棱台的体积公式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棱锥的体积公式 其中S1、S2分别表示棱台的上、下底面积, h表示棱台的高 其中表示棱锥的底面积,表示棱锥的高 如果事件互斥,那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则( ) A. B. C. D. 1. B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了集合中的补集、交集的知识,在集合的运算考查对于集合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当然也很好地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解析】 对于,因此. 2.“”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A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基本关系,题中的设问通过对不等关系的分析,考查了命题的概念和对于命题概念的理解程度. 【解析】对于“”“”;反之不一定成立,因此“”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3.设(是虚数单位),则 ( ) A. B. C. D. 3.D 【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复数的运算和复数的概念,以复数的运算为载体,直接考查了对于复数概念和性质的理解程度. 【解析】对于 www..c 4.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4.C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的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通过对平行和垂直的考查,充分调动了立体几何中的基本元素关系. 【解析】对于A、B、D均可能出现,而对于C是正确的.www..c 5.已知向量,.若向量满足,,则 ( ) A. B. C. D. 5.D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通过平面向量的平行和垂直关系的考查,很好地体现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解析】不妨设,则,对于,则有;又,则有,则有 6.已知椭圆的左焦点为,右顶点为,点在椭圆上,且轴, 直线交轴于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www.tes A. B. C. D. 6.D 【命题意图】对于对解析几何中与平面向量结合的考查,既体现了几何与向量的交汇,也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巧妙应用. 【解析】对于椭圆,因为,则 7.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的值是( ) A. B. C. D. 7.A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了程序语言的概念和基本的应用,通过对程序语言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数学程序语言中循环语言的关键. 【解析】对于,而对于,则,后面是,不符合条件时输出的. 8.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上是增函数www. B.,在上是减函数 C.,是偶函数 D.,是奇函数 8.C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概念和基础知识,通过对量词的考查结合函数的性质进行了交汇设问. 【解析】对于时有是一个偶函数 9.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则它的边与半径为的圆的公共点个数最多为( ) A. B. C. D. 9.C 【命题意图】此题很好地考查了平面几何的知识,全面而不失灵活,考查的方法上面的要求平实而不失灵动,既有切线与圆的位置,也有圆的移动 【解析】对于半径为1的圆有一个位置是正好是三角形的内切圆,此时只有三个交点,对于圆的位置稍一右移或其他的变化,能实现4个交点的情况,但5个以上的交点不能实现. 10.已知是实数,则函数的图象不可能是( ) 10.D 【命题意图】此题是一个考查三角函数图象的问题,但考查的知识点因含有参数而丰富,结合图形考查使得所考查的问题形象而富有深度. 【解析】对于振幅大于1时,三角函数的周期为,而D不符合要求,它的振幅大于1,但周期反而大于了. 非选择题部分(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在答题纸上作图,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项和为,则 .www.tesoo 11.15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列中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和求和公式,通过对数列知识点的考查充分体现了通项公式和前项和的知识联系. 【解析】对于 www. 1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 . 12. 18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是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通过三视图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几何体直观的考查要求,与表面积和体积结合的考查方法. 【解析】该几何体是由二个长方体组成,下面体积为,上面的长方体体积为 ,因此其几何体的体积为18 13.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则的最小值是 .www. 13. 4【命题意图】此题主要是考查了线性规划中的最值问题,此题的考查既体现了正确画线性区域的要求,也体现了线性目标函数最值求解的要求 【解析】通过画出其线性规划,可知直线过点时, 14.某个容量为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则在区间上的数据的频数为 . 14. 30【命题意图】此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通过设问既考查了设图能力,也考查了运用图表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解析】对于在区间的频率/组距的数值为,而总数为100,因此频数为30 www. 15.某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分为高峰和低谷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时计价.该地区的电网销售电价表如下: 高峰时间段用电价格表 低谷时间段用电价格表 高峰月用电量 (单位:千瓦时) 高峰电价 (单位:元/千瓦时) 低谷月用电量 (单位:千瓦时) 低谷电价 (单位:元/千瓦时) 50及以下的部分 0.568 50及以下的部分 0.288 超过50至200的部分 0.598 超过50至200的部分 0.318 超过200的部分 0.668 超过200的部分 0.388 若某家庭5月份的高峰时间段用电量为千瓦时,低谷时间段用电量为千瓦时, 则按这种计费方式该家庭本月应付的电费为 元(用数字作答). 15. 【命题意图】此题是一个实际应用性问题,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电费的计算,既考查了函数的概念,更侧重地考查了分段函数的应用 【解析】对于应付的电费应分二部分构成,高峰部分为;对于低峰部分为,二部分之和为 www.tes 16.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成等差数列.类比以上结论有:设等比数列的前项积为,则, , ,成等比数列. 16. 【命题意图】此题是一个数列与类比推理结合的问题,既考查了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知识,也考查了通过已知条件进行类比推理的方法和能力 【解析】对于等比数列,通过类比,有等比数列的前项积为,则,,成等比数列.www.. 17.有张卡片,每张卡片上分别标有两个连续的自然数,其中. 从这张卡片中任取一张,记事件“该卡片上两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例如:若取到 标有的卡片,则卡片上两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为)不小于”为, 则 .www.t 17. 【命题意图】此题是一个排列组合问题,既考查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侧重于考查学生便举问题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和水平 【解析】对于大于14的点数的情况通过列举可得有5种情况,即,而基本事件有20种,因此 www.te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090423 18.(本题满分14分)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 . (I)求的面积; (II)若,求的值. 18.解析:(Ⅰ) www. 又,,而,所以,所以的面积为: (Ⅱ)由(Ⅰ)知,而,所以 所以 20090423 19.(本题满分14分)如图,平面,,,,分别为的中点.(I)证明:平面;(II)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9.(Ⅰ)证明:连接, 在中,分别是的中点,所以, 又,所以,又平面ACD ,DC平面ACD, 所以平面ACD (Ⅱ)在中,,所以 而D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 而平面ABE, 所以平面ABE平面ABC, 所以平面ABE 由(Ⅰ)知四边形DCQP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所以平面ABE, 所以直线AD在平面ABE内的射影是AP, 所以直线AD与平面ABE所成角是 在中, , 所以 20090423 20.(本题满分14分)设为数列的前项和,,,其中是常数. (I) 求及; (II)若对于任意的,,,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20、解析:(Ⅰ)当, () 经验,()式成立, (Ⅱ)成等比数列,, 即,整理得:, 对任意的成立, 20090423 21.(本题满分15分)已知函数 . (I)若函数的图象过原点,且在原点处的切线斜率是,求的值; (II)若函数在区间上不单调,求的取值范围. 解析:(Ⅰ)由题意得 又 ,解得,或 (Ⅱ)函数在区间不单调,等价于 导函数在既能取到大于0的实数,又能取到小于0的实数 即函数在上存在零点,根据零点存在定理,有 , 即: 整理得:,解得 20090423 22.(本题满分15分)已知抛物线:上一点到其焦点的距离为. (I)求与的值; (II)设抛物线上一点的横坐标为,过的直线交于另一点,交轴于点,过点作的垂线交于另一点.若是的切线,求的最小值. 22.解析(Ⅰ)由抛物线方程得其准线方程:,根据抛物线定义 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即,解得 抛物线方程为:,将代入抛物线方程,解得 (Ⅱ)由题意知,过点的直线斜率存在且不为0,设其为。 则,当 则。 联立方程,整理得: 即:,解得或 ,而,直线斜率为 ,联立方程 整理得:,即: ,解得:,或 , 而抛物线在点N处切线斜率: MN是抛物线的切线,, 整理得 ,解得(舍去),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