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0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向量,.若,则实数C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坐标运算直接求得结果即可. 【详解】 由题,向量, 所以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熟悉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2.数列1,3,7,15,…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可通过取值依次验证通项公式,排除法得到结果. 【详解】 选项:当时,,不合题意,错误; 选项:当时,,不合题意,错误; 选项:当时,,不合题意,错误; 选项:,可知符合数列通项形式,正确. 本题正确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 3.在等差数列中,若,则=( ) A.13 B.14 C.15 D.16 【答案】A 【解析】因为数列是是等差数列,所以可将用首项和公差表示为 ,即,然后用首项和公差表示,即,进而整体代入便可得结果。 【详解】 解:因为数列是是等差数列,设首项为,公差为 所以可转化为,即 所以 故选A 【点睛】 等差数列问题常见的解法是利用等差数列的基本量来进行求解,也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来进行解题,解题时应灵活运用。 4.在△ABC中,∠A=30°,a=4,b=5,那么满足条件的△ABC( ) A.无解 B.有一个解 C.有两个解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根据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的式子,代入题中数据化简得c2-5c+9=0,由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得到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由此可得△ABC有两个解. 【详解】 ∵在△ABC中,∠A=30°,a=4,b=5, ∴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得 16=25+c2-10ccos30°,得c2-5c+9=0() ∵△=(5)2-4×1×9=39>0,且两根之和、两根之积都为正数,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即有两个边c满足题中的条件, 由此可得满足条件的△ABC有两个解 故选:C. 【点睛】 本题给出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着重考查了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与韦达定理等知识,属于基础题. 5.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仍成等比数列,进而可用表示和,代入化简可得结果. 【详解】 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仍成等比数列, , ,成等比数列, ,解得,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与应用,意在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属于中档题. 6.若实数a、b满足条件,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直接取特值,和可以排除B、C、D选项,得出答案. 【详解】 由题,依次分析选项,取,此时,故B错; 此时,C错;再取,此时,D错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属于基础题. 7.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则的外接圆面积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先由正弦定理和内角和定理,对原式进行化简可求得外接圆半径R,可得面积. 【详解】 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 化简,在三角形ABC中, 可得 所以外接圆面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熟悉公式进行化简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 8.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得出,再分析不等式开口和判别式,可得结果. 【详解】 由题,因为为一元二次不等式,所以 又因为的解集为R 所以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利用二次函数图形解题是关键,属于基础题. 9.在上定义运算,若存在使不等式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先将原式进行化简,然后参变分离,转化为求最值,最后变换成关于m的不等式求解即可. 【详解】 令 因为 即 也就是 在时,,取最大值为6 所以 解得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法,转化思想非常重要,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0.已知数列满足,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递推公式依次求出,找出数列的项之间规律即周期性,利用周期性求出. 【详解】 由和得, , , , 可得数列是周期为4的周期数列,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递推公式求数列中的项,属于中档题.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中的项常见思路为:(1)项的序号较小时,逐步递推求出即可;(2)项的序数较大时,考虑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或者是周期数列. 11.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且,则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D 【解析】由正弦定理化简和,可判断出三角形ABC的形状. 【详解】 因为,由正弦定理可得: 化简可得,在三角形中,所以B=C,b=c 又因为,所以可得 所以三角形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熟悉公式是关键,属于中档题. 12.在锐角三角形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已知,,,则的面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本题利用余弦定理,倍角公式,内角和定理进行化简,可求得角A和C的值,再利用正弦定理和面积公式求得结果即可. 【详解】 由题,, 所以 所以 又因为锐角三角形ABC,所以 由题,即 根据代入可得,,即 再根据正弦定理: 面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综合,以及三角恒等变化公式的的运用,熟悉公式,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偏上题. 二、填空题 13.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则______ 【答案】11 【解析】利用不等式与对应方程的关系,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a、b的值. 【详解】 不等式的解集为,方程的实数根为2和3, ,,;. 故答案为:1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与对应方程的关系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14.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成等比数列,且,则 .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可得,又c=2a,所以. 考点:等比数列的概念,余弦定理. 15.在数列中, ,,则数列的通项____. 【答案】2n+3 【解析】根据题干得到将式子累加得到通项. 【详解】 数列中,,,根据这一表达式继续推导得到 将这些式子累加得到: 将代入得到. 故答案为:. 【点睛】 这个题目考查了数列通项的求法,根据递推关系得到数列前后两项的关系,通过累加法得到式子的和,进而得到数列通项.属于中档题. 16.数列中,,,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_______. 【答案】 【解析】由递推关系可得:, 即:,且:, 据此可得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则,, 据此可得:, 点睛:数列的递推关系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根据给出的初始值和递推关系可以依次写出这个数列的各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①求出数列的前几项,再归纳猜想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②将已知递推关系式整理、变形,变成等差、等比数列,或用累加法、累乘法、迭代法求通项. 三、解答题 17.已知 是夹角为的单位向量,且,。 (1)求; (2)求与的夹角。 【答案】(1)(2)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知,由向量的数量积公式进行运算即可,注意,在去括号的向量运算过程中可采用多项式的运算方法;(2)根据向量数量积公式,可先求出的值,又,从而可求出的值. 试题解析:(1) = = (2) 18.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 (1)求的大小. (2)若,求的面积. 【答案】(1);(2) 【解析】(1)由题,将原式变形,可得角A的余弦,进而得A的大小; (2)直接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结果. 【详解】 (1)由得, ,, ,所以. (2)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和差角公式以及面积的求法,属于基础题. 19.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求角C; (2)若,求的周长。 【答案】(1);(2) 【解析】(1)用正弦定理对原式进行化简整理可求得角C; (2)由余弦定理求得边b的大小,进而求得三角形ABC的周长. 【详解】 (1)由. 根据正弦定理,得, 化为, 整理得到,因为, 故,又,所以. (2)由余弦定理有, ,故, 所以周长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熟悉公式,合理运用,属于较为基础题. 20.解关于的不等式 【答案】当0<a<1时,解集为{x|x<1或x}; 当a=1时,解集为{x|x≠1};当a>1时,解集为{x|x或x>1}. 【解析】根据a大于1,a=1及a大于0小于1分三种情况取解集,当a大于1时,根据小于1,利用不等式取解集的方法求出解集;当a=1时,根据完全平方式大于0,得到x不等于1;当a大于0小于1时,根据大于1,利用不等式取解集的方法即可求出解集,综上,写出a不同取值时,各自的解集即可. 【详解】 由不等式得: (1)当时, 原不等式为: ∴不等式的解集为: (2)当时, 原不等式为: ∵ ∴不等式的解集为:{x|x<1或x}; (3)当时, 原不等式为: ∵, ∴不等式的解集为:{x|x或x>1}, 综上所述,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0<a<1时,解集为{x|x<1或x}; 当a=1时,解集为{x|x≠1};当a>1时,解集为{x|x或x>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了分类讨论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根据a的不同取值,灵活利用不等式取解集的方法求出相应的解集是解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21.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是数列的前n项和,满足.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令,设数列的前n项和,求的表达示. 【答案】(Ⅰ);(Ⅱ). 【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由,,解得,d,利用通项公式可得,再由,利用递推关系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Ⅱ由可得:,利用裂项求和方法、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出.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解得,, . , 时,,化为:, 时,,解得. 是等比数列,可得:. Ⅱ由可得:.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以及“裂项法”求和的应用,此类题目是数列问题中的常见题型,对考生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解答中确定通项公式是基础,准确计算求和是关键,易错点是在“裂项”之后求和时,弄错数列的项数,能较好的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及基本计算能力等,属于中档题. 22.已知分别为的三内角A,B,C的对边,其面积,在等差数列中,,公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2) 【解析】(1)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解得a=b=c=2,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n=2n;再由数列的通项与前n和的关系,可得数列{bn}为等比数列,求得bn; (2)由(1)得,由此利用错位相减求和法能求出Tn. 【详解】 (1)SacsinBac•,∴ac=4, 又,=, ∴,∴b=2, 从而=⇒∴, 故可得:,∴=2+2(n﹣1)=2n; ∵,∴当n=1时,, 当n≥2时,, 两式相减,得,(n≥2) ∴数列{}为等比数列, ∴. (2)由(1)得, ∴=• +•+…+• =1×21+2×21+3×21+…+, ∴2=1×22+2×23+3×24+…+n2n+1, ∴﹣=1×21+(22+23+…+2n)﹣n2n+1, 即:﹣=(1-n)2n+1-2, ∴=(n﹣1)2n+1+2.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法,涉及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的运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错位相减法的合理运用,属于中档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