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第1讲 高考的热门话题——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文化学案(全国通用)
第1讲 高考的热门话题——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文化 数学素养解读 最新《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8年1月第1版)中明确提出数学六大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六大数学核心素养可划分成三类,其中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是数学的物理特性,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体现数学的思维严谨性,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彰显数学的实际应用性.2017~2018年全国卷高考多渠道渗透优秀传统数学文化,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高考命题必将以数学核心素养为统领,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因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本专题,将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数学命题、数学文化与高考命题相结合,选择典型例题深度解读,希望能够给予广大师生复习备考提供帮助. 热点一 数列与算法中的数学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数学高考命题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立德树人,激励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创新精神. 【例1】 (1)(2017·全国Ⅱ卷)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 A.1盏 B.3盏 C.5盏 D.9盏 (2)公元263年左右,我国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n的值为________(参考数据:sin 15°≈0.258 8,sin 7.5°≈0.130 5,≈1.732). 解析 (1)设塔的顶层的灯数为a1,七层塔的总灯数为S7,公比为q,则依题意S7=381,公比q=2.∴=381,解得a1=3. (2)n=6,S=×6sin 60°=≈2.598<3.1,执行循环. n=12,S=×12sin 30°=3<3.1,执行循环. n=24,S=×24sin 15°=3.105 6>3.1,满足条件. ∴输出n的值为24. 答案 (1)B (2)24 探究提高 1.第(1)题从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考查等比数列. 2.第(2)小题以刘徽的割圆术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将优秀传统文化嵌入到程序框图.事实上,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和割圆术都出现在《数学·必修3》(A版)“算法案例”中,源于教材. 3.这些试题传播了正能量,有利于提升考生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试题的价值远远超出其本身价值. 【训练1】 (1)(2018·江西红色七校联考)《九章算术》之后,人们学会了用等差数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张丘建算经》卷上第22题为:“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注:从第2天开始,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5尺布,现一月(按30天计)共织390尺布”,则从第2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________尺布. (2)(2018·成都诊断)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x的值为9,则输出v的值为( ) A.9100 B.9100-1 C.10100 D.10100-1 解析 (1)每天织布数依次构成一个等差数列{an},其中a1=5,设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 则一月织布S30=30×5+d=150+435d=390, 解之得d=,故从第2天起每天比前一天多织尺布. (2)由程序框图,输出的v满足 v=x100+Cx99+Cx98+…+Cx+C=(x+1)100. 当x=9时,v=(9+1)100=10100. 答案 (1) (2)C 热点二 立体几何与概率中的数学文化 【例2】 (1)(2017·全国Ⅰ卷)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 A. B. C. D. (2)(2018·湖南六校联考)刍甍(chúhōnɡ),中国古代算数中的一种几何形体.《九章算术》中记载“刍甍者,下有袤有广,而上有袤无广.刍,草也.甍,屋盖也.”翻译为“底面有长有宽为矩形,顶部只有长没有宽为一条棱.刍甍字面意思为茅草屋顶.”如图,为一刍甍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为等腰梯形,侧视图为等腰三角形.则搭建它(无底面,不考虑厚度)需要的茅草面积至少为( ) A.8 B.16 C.8 D.14 解析 (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则面积S正方形=4. 又正方形内切圆的面积S=π×12=π. 所以根据对称性,黑色部分的面积S黑=. 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概率P==. (2)茅草面积即为几何体的侧面积,由题意知,该几何体中有两个全等的等腰梯形,两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腰梯形的上底长为2,下底长为4,高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2,高为=,因此几何体的侧面积S=2×+2××2×=8. 即需要的茅草面积至少为8. 答案 (1)B (2)C 探究提高 1.本例第(1)题中全国Ⅰ卷(第2题)以我国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为原型,设计几何概型的概率计算,很好体现数学文化的美学特征.数学美表现为一种抽象、严谨、含蓄的理性美,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数学内容的和谐美、数学结构的形式美、几何图形的构造美、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2.第(2)题以《九章算术》的名题为背景,与几何体的三视图,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相渗透,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运算素养,又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应用更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 【训练2】 (1)(2018·郑州二模) 欧阳修在《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可见卖油翁的技艺之高超,若铜钱直径4厘米,中间有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小孔,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油滴大小忽略不计),则油恰好落入孔中的概率是( ) A. B. C. D. (2)我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祖暅,提出了著名的祖暅原理:“幂势即同,则积不容异”.“幂”是截面积,“势”是几何体的高,意思是两等高立方体,若在每一等高处的截面积都相等,则两立方体体积相等.已知某不规则几何体与如图三视图所对应的几何体满足“幂势同”,则该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为( ) A.4- B.8- C.8-π D.8-2π 解析 (1)易知铜钱的面积S=π×22=4π,铜钱小孔的面积S0=1.根据几何概型,所求概率P==. (2)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从一个正方体中挖去一个半圆柱. V正方体=23=8,V半圆柱=(π×12)×2=π, ∴三视图对应几何体的体积V=8-π. 根据祖暅原理,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V′=V=8-π. 答案 (1)D (2)C 热点三 数学抽象与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最核心素养,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逻辑推理就是要得到数学结论,提出或者验证数学命题的思维过程.数学研究对象的确立依赖于数学抽象,而数学内部自身的发展依赖于数学推理. 【例3】 (1)(2017·全国Ⅱ卷)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2)(2018·全国大联考)已知函数f(x)=+x+sin x,若x∈[-2,1],使得f(x2+x)+f(x-k)<0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1,+∞) B.(3,+∞) C.(0,+∞) D.(-∞,-1) 解析 (1)由甲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可推知甲看到乙、丙的成绩为“一人优秀,一人良好”.乙看丙的成绩,结合甲的说法,丙为“优秀”时,乙为“良好”;丙为“良好”时,乙为“优秀”,可得乙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丁看甲的成绩,由于乙与丙一人优秀,一人良好,则甲与丁也是一人优秀,一人良好,丁由甲的成绩可判断自身成绩. (2)由题意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R,且f(x)是奇函数. 又f′(x)=+1+cos x>0在x∈[-2,1]上恒成立,函数f(x)在x∈[-2,1]上递增. 若x∈[-2,1],使得f(x2+x)+f(x-k)<0成立, 则f(x2+x)<-f(x-k)⟹f(x2+x)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