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逻辑用语第3讲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一章集合与逻辑用语第3讲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课件

第 3 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标要求 考情风向标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 条件与充要条件的 意义,会分析四种命 题的相互关系 .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其独特的表达形式 成为高考命题的亮点 .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 的形式出现,作为一个重要载体,考查的 数学知识面很广,几乎涉及数学知识的各 个方面 充要关系 的判定 若 p ⇒ q p 是 q 的充分条 件 q 是 p 的必要条 件 若 p ⇔ q p 是 q 的充要条 件 q 也是 p 的充要条件 定义法 等价法 ( 利用逆否命题 ) 集合法 ( 利用子集、真子集关系 ) 1. “ x = 1 ” 是 “ x 2 - 2 x + 1 = 0 ” 的 (    ) A A. 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7 年北京 ) 设 m , n 为 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 λ ,使 ) 得 m = λ n ” 是“ m·n <0”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 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 3. (2019 年上海 ) 已知 a , b ∈ R ,则 “ a 2 > b 2 ” 是 “ | a |>| b | ”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C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解析: ∵ a 2 > b 2 ⇔ | a | 2 >| b | 2 ,得 “ | a |>| b | ” , ∴ “ a 2 > b 2 ”是“ | a |>| b | ” 的充要条件,故选 C. 4. 设 x >0 , y ∈ R ,则“ x > y ” 是“ x >| y |” 的 ( ) C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3>-4,3<|-4|,∴ 充分 性不成立; x >| y | ≥ y ⇒ x > y ,必 要性成立.故选 C. 考点 1 利用定义法判断充要关系 例 1 : (1) (2018 年天津 ) 设 x ∈ R ,则 “ x 3 >8 ”是“ | x |>2 ”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求解不等式 x 3 >8 可得 x >2 ,求解绝对值不等式 | x |>2 可得 x >2 或 x < - 2 ,据此可知:“ x 3 >8” 是“ | x |>2” 的充分而不 必要条件 . 故选 A. 答案: A (2)(2018 年北京 ) 设 a , b , c , d 是非零实数,则“ ad = bc ” 是“ a , b , c , d 成等比数列”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 ad = bc ” 不能推出“ a , b , c , d 成等比数列”, 如 1×8 = 4×2 ,而 1,4,2,8 不是等比数列;若 a , b , c , d 成等 数列”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 故选 B. 答案: B (3)(2019 年新课标 Ⅱ ) 设 α , β 为两个平面,则 α ∥ β 的充要条 件是 ( ) A. α 内有 无数条直线与 β 平行 B. α 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 β 平行 C. α , β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 , β 垂直于同一平面 解析: α 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 β 平行,则根据面面平行的判 定定理 α ∥ β ,显然 B 正确 . 答案: B (4)(2018 年广东肇庆统考 ) 命题 p :“ x > 3”是“ x ≥ 3”的充 分条件,命题 q : “ a 2 > b 2 ”是“ a > b ” 的必要条件,则 (    ) B. p ∧ q 为真 D. p 假 q 真 A. p ∨ q 为假 C. p 真 q 假 解析: p 真 q 假,故选 C. 答案: C 【 规律方法 】 充要条件的判断步骤: ① 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 尝试从条件推结论,结论推条件; ③ 确定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 考点 2 利用等价法判断充要关系 例 2 : (1) 给定两个命题 p , q . 若 p 是 q 的必要不 充分条件, 则 p 是 q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 必要条件 解析: 若 p 是 q 的必要不 充分条件,则有 p ⇐ q ,其 逆 q ,故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故选 A. 否命题为 p ⇒ 答案: A (2) 王昌龄 《 从军行 》 中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其中后一句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 ) A.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B. 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 要条件 解析: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逆否命题为:“若返回家乡 则攻破楼兰”, ∴“ 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必要条件 . 答案: B 【 规律方法 】 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 除借助集合思想把抽象、复杂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外,还可 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 断所求命题的等价命题 . 考点 3 利用集合法判断充要关系 例 3 : (1) (2019 年天津 ) 设 x ∈ R ,则 “ x 2 - 5 x <0 ” 是 “ | x - 1| <1”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 要条件 解析: 解不等式 x 2 - 5 x <0 ,得 0< x <5. 解不等式| x -1|<1,得 0< x <2. 设集合 A = { x |0< x <5} , B = { x |0< x <2} , 充分性:当 0< x <5 时, 0< x <2 不一定成立,故充分性不 成立; 必要性: ∵ B ⊂ A ,故必要性成立 . 综上, “ x 2 - 5 x <0 ” 是 “ | x - 1|<1 ”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 故选 B. 答案: B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 要条件 解析: 画出可行域 ( 如图 D3) ,可知命题 q 中不等式组表示 的平面区域 △ ABC 在命题 p 中不等式表示的圆盘内 . 故选 A. 图 D3 答案: A (3)(2017 年天津 ) 设 x ∈ R , 则“2- x ≥ 0”是“| x -1| ≤ 1”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2- x ≥ 0⇔ x ≤ 2,| x -1| ≤ 1⇔-1 ≤ x -1 ≤ 1⇔0 ≤ x ≤ 2, 显然[0,2]⊆(-∞,2],∴“2- x ≥ 0”是“| x -1| ≤ 1”的必要而 不充分条件.故选 B. 答案: B 【 规律方法 】 (1) 如果命题成立 与否与集合相关,此时常通 过集合的关系来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 . (2) 集合法:从集合观点看,建立与命题 p , q 相应的集合 . p : A = { x | p ( x ) 成立 } , q : B = { x | q ( x ) 成立 } ,若 A ⊆ B ,则 p 是 q 的充 分条件, q 是 p 的必要条件;若 A B ,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 条件, q 是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 A = B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 件;若 A 不包含于 B ,且 B 不包含于 A ,则 p 既不是 q 的充分 条件,也不是 q 的必要条件 . 思想与方法 ⊙ 利用分类讨论及转化与化归思想求参数的范围 p 是 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 m 的取值 (1) 若 范围; (2) 若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q ,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 m ( m >0). 思维点拨: (1) 与不等式解 集相关的两个命题间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问题常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从而列出关于参 数的不等式 ( 组 ) 求解 . 解: p : A ={ x |-2 ≤ x ≤ 10}, q : B ={ x |1- m ≤ x ≤ 1+ m }. 图 1-3-1 【 规律方法 】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 数问题的求解上 . 解题时需注意: (1) 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 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 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 ( 或不等式 组 ) 求解; (2) 一定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 解的现象; (3) 注意区别以下两种不同说法: ①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 p ⇒ q 但 q ② 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q ,是指 q ⇒ p 但 p p ; q . 【 跟踪训练 】 p 是 q 的充 已知 p : | x - a |<4 ; q : ( x - 2)(3 - x )>0 ,若 分不必要条件,求 a 的取值范围 . 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 定义法:直接判断“若 p 则 q ”“ 若 q 则 p ” 的真假 . 并 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 p ⇒ q ” 为真,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 (2) 等价法:利用 p ⇒ q 与 q ⇒ p , q ⇒ p 与 p ⇒ q , p ⇔ q 与 q ⇔ p 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 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 (3) 集合法:若 A ⊆ B ,则 A 是 B 的充分条件或 B 是 A 的必 要条件;若 A = B ,则 A 是 B 的充要条件或 B 是 A 的充要条件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