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理卷·2018届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6-1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理卷·2018届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6-12)

崇义中学 2016 年下学期高二理科第三次月考 数学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量:120 分钟 考试时间:2016 年 12 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设命题 p : 2, 2nn N n   ,则 p 为( ) A、 2, 2nn N n   B、 2, 2nn N n   C、 2, 2nn N n   D、 2, =2nn N n  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 ) A、若 x y ,则 2 2x y B、若 2 1x  ,则 1x  C、若 x y ,则 x y D、若 1 1 x y  ,则 x y 3、若 ,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 垂直于平面 ,则“ l m ”是“ / /l  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将容量为 n 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 6 组. 绘制频率分步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 率 之比为 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 27,则 n 等于( ) A、50 B、55 C、60 D、70 5、如图,在正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若 1AB AA 4  ,点 D 是 1AA 的中点,则点 1A 到平面 1DBC 的距离是( ) A、 2 B、 2 2 C、 2 3 D、 2 4 6、已知正四棱柱 1 1 1 1ABCD A B C D 中, 1 2AA AB ,E 为 1AA 中点,则异面直线 BE 与 1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 A、 10 10 B、 1 5 C、 3 5 D、 3 10 10 7 、 过 球 面 上 三 点 , ,A B C 的 截 面 和 球 心 的 距 离 是 球 半 径 的 一 半 , 且 6, 8, 10AB BC AC   , 则球的表面积是( ) A、100 B、300 C、100 3  D、 400 3  8、阅读如下程序框图,如果输出 4i ,那么空白的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8s B、 9s C、 10s D、 11s 9、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想一个数字,记为 a ,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 把乙猜的数字记为b ,其中  , 1,2,3,4,5,6a b ,若 1a b  ,就称甲乙“心相近”. 现任意找两人玩这个游戏,则他们“心相近”的概率为( ) A、 1 9 B、 2 9 C、 7 18 D、 4 9 10、点 ,A F 分别是椭圆 2 2 : 116 12 x yC   的左顶点和右焦点, 点 P 在椭圆 C 上, 且 PF AF ,则 AFP 的面积为( ) A、 6 B、 12 C、 9 D、18 11、如图,已知直线l : ( 1)( 0)y k x k   与抛物线 2: 4C y x 相交于 A、B 两点, 且 A、B 两点在抛物线C 准线上的射影分别是 M 、 N ,若| | 2 | |AM BN , 则 k 的值是( ) A、 1 3 B、 2 3 C、 2 23 D、 2 2 12、已知椭圆 )0(1: 2 2 2 2  ba b y a x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1 2( ,0), ( ,0)F c F c ,若 椭圆上存在点 P 使 1 2 2 1sin sin a c PF F PF F   成立,则椭圆 C 离心率的范围是( ) A、 ( 2 1,1) B、 (0, 2 1) C、 2( 2 1, )2  D、 3 2,3 2       二、填空题:(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已知向量    2, 1,2 , 4,2,a b m     ,若 a b  ,则 m = . 14、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 2x   ,则抛物线的方程是 . 15、已知 1 2,F F 是椭圆 2 2 2 2: 1( 0)x yC a ba b     的两个焦点, P 为椭圆C 上一点,且 1 2 60F PF   ,若 1 2PF F 的面积为 3 3 ,则b  ____________. 16、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 ①棱锥的所有面可能都是直角三角形;②若 / /m  , m n ,则 n  ③若 ba  ,则 ),,(22 Rcbabcac 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④ p :方程 2 1 0x mx   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 q : 3m ,则 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为 q ⑤“若 2 3 2 0x x   ,则 1 2x x 或 ”的逆否命题为:“若 1 2x x 且 ,则 2 3 2 0x x   ” 三、解答题(本大题 6 小题,共 70 分) 17(本小题满分 10 分) 如图,在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中,侧 棱 1AA  底面 ABC ,底面 ABC 为等边三角 形, ,E F 分别是 1,BC CC 的中点. 求证:(1) / /EF 平面 1 1A BC ; (2)平面 AEF  平面 1 1BCC B . 18(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命题 p : 1)34( 2 x ;命题 q : 0)1()12(2  aaxax ,若 p 是 q 的必要不 充分条件,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2 22 0x ax b   . (1)若 a 是从 0 、1、 2 、3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 0 、1、 2 三个数中任取的一 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 (2)若 a 是从区间 0,3 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区间 0,2 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 根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抛物线 2: 4C y x 与直线 2 4y x  交于 A B, 两点. (Ⅰ)求弦 AB 的长度; (Ⅱ)若点 P 在抛物线 C 上,且 ABP 的面积为12 ,求点 P 的坐标. 21 ( 本 小 题 满 分 12 分 ) 如 图 , 三 棱 柱 1 1 1ABC A BC 中, 1 1 2AB AC AA BC    , 0 1 1 60AA C  , 平面 1ABC  平面 1 1AAC C , 1AC 与 1AC 相交于点 D . (1)求证: 1BD AC ;(2)求二面角 1C AB C  的余弦值. 22(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 )0(1),(),,( 2 2 2 2 2211  ba b x a yyxByxA 是椭圆 上的两点, 已知向量 1 1( , )x y b a m , 2 2( , )x y b a n ,若 0 nm 且椭圆的离心率 ,2 3e 短轴长为 2, O 为坐标原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直线 AB 过椭圆的焦点 (0, )F c ,( c 为半焦距),求直线 AB 的斜率 k 的值; (Ⅲ)试问: AOB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崇义中学 2016 年下学期高二理科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BCA 6-10 DDBDC 11-12 CA 5 解:利用等体积法进行转换,则 1 1 1 1 1 1 1 1 1 A -DBC C -DBA 1 1 A -DBC DBC A DBC V V C DBA 2 3 4 1V =4 2 3 8 3 h S h 4 2 2 3 2 h 2              到平面 的距离h,即 而点 到平面 的距离为 ,底面积为 7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 ABC 是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上的中线为5,又因为球心的射影为斜 边的 中点,设球的半径为 r ,则有 222 5)2(  rr , 3 1002 r ,  3 4004 2  rS球 ,故 选 D. 10 试题分析:因为 ,A F 分别是椭圆 2 2 : 116 12 x yC   的左顶点和右焦点, 点 P 在椭圆 C 上, 且 PF AF , 所以, AFP 为直角三角形, 2x  时,可得 12 34y   ,即 3PF  ,又 因为 4 2 6AF    ,所以 AFP 面积为 1 1 6 3 92 2S AF PF       ,故选 C. 考点:1、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2、三角形面积公式. 11 试题分析:设 ( , )B x y ,直线 ( 1)y k x  过定点 ( 1,0) 在抛物线的上, 则由 2AM BN 得 (2 1,2 )A x y ,所以 2 2 4 4 4(2 1) y x y x     , 解得 1 2 2 x y     , 2 0 2 2 1 3( 1)2 k     . 二、填空题: 13、 5 14、 2 8y x 15、3 16、 ① 三、解答题: 17、试题解析:(1)因为 ,E F 分别为 1,BC CC 的中点,所以 1/ /EF BC . 又因为 1BC  平面 1 1A BC , EF  平面 1 1A BC ,所以 / /EF 平面 1 1A BC . (2)因为三棱柱 1 1 1ABC A B C 是直三棱柱, 所以 1BB  平面 ABC ,又 AE  平面 ABC ,所以 1AE BB . 又因为 ABC 为正三角形, E 为 BC 的中点,所以 AE BC . 又 1BB BC B ,所以 AE  平面 1 1BCC B . 又 AE  平面 AEF ,所以平面 AEF  平面 1 1BCC B . 18、 设 , 易知 . 由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从而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 , ,故所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19、试题解析:设事件 A 为“方程 2 22 0x ax b   有实根”, 当 0a  , 0b  时,方程 2 22 0x ax b   有实根的充要条件为 a b . (1)基本事件共12 个: 0,0 、 0,1 、  0,2 、 1,0 、 1,1 、 1,2 、  2,0 、  2,1 、 2,3 、  3,0 、 3,1 、 3,2 , 其中第一个数表示 a 的取值,第二个数表示b 的取值.事件 A 中包含9个基本事件, 故事件 A 发生的概率为   9 3 12 4P A   ; (2)试验的全部结束所构成的区域为   , 0 3,0 2a b a b    , 构成事件 A 的区域为   , 0 3,0 2,a b a b a b     ,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P 213 2 2 22 3 2 3      . 20、【解析】 (Ⅰ)设 A(x1,y1)、B(x2,y2), 由 2 2 4 4 y x y x     得 x2-5x+4=0,Δ>0. 又由韦达定理有 x1+x2=5,x1x2= 4 , ∴|AB|= 2 1 21 2 | |x x  = 2 2 1 2 1 21 2 ( ) 4 5 25 16 3 5,x x x x        法二:解方程得:x=1 或 4,∴A、B 两点的坐标为(1,-2)、(4,4) ∴|AB|= 2 2(4 1) (4 2) 3 5,    (Ⅱ)设点 2 ( , )4 o o yP y ,设点 P 到 AB 的距离为 d,则 2 42 5 o o y y d    ,∴S△PAB= 2 1 · 53 · 2 42 5 o o y y  =12,∴ 2 4 82 o o y y   . ∴ 2 4 82 o o y y    ,解得 6oy  或 4oy   ∴P 点为(9,6)或(4,-4). 21、解析:(1)已知侧面 1 1AAC C 是菱形, D 是 1AC 的中点,∵ 1BA BC ,∴ 1BD AC ∵平面 1ABC  平面 1 1AAC C ,且 BD  平面 1ABC ,平面 1ABC 平面 1 1AAC C 1AC , ∴ BD  平面 1 1AAC C , 1BD AC . (2)如图,以 D 为原点,以 D A , D B , D C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 z 轴, y 轴建立 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可得 1 2AC  , 1AD  , 1 3BD A D DC   , 6BC  ∴ (0, 0, 0)D , (1, 0, 0)A , (0,0, 3)B , 1( 1,0,0)C  , (0, 3,0)C , 设平面 A B C 的一个法向量是 ( , , )m x y z , ( 1,0, 3)AB   , (0, 3, 3)BC   由 0A B m   , 0B C m   , 得 3 0 3 3 0 x z y z      ,可得 ( 3,1,1)m  ∵平面 1ABC  平面 1 1AAC C , 1 1AC AC ,∴CD  平面 1ABC , ∴平面 1ABC 的一个法向量是 (0,1,0)DC  , ∴ 5cos , 5 m DCm DC m DC        ,即二面角 1C AB C  的余弦值是 5 5 . 22、试题解析:(Ⅰ) 2 2 32 2. 1, 2,c 32 c a bb b e aa a         椭圆的方程为 14 2 2  xy ………3 分 (Ⅱ)由题意,设 AB 的方程为 3 kxy 所以   01324 14 3 22 2 2       kxxk xy kxy 所以 4 1,4 32 221221  kxxk kxx ,由已知 0 nm 得:      4 3 4 3 41334 1 2121 2 21212 21 2 21        xxkxxkkxkxxxa yy b xx 2 2 2 4 1 3 2 3 3( ) 0, 24 4 4 4 4 k k k kk k           解得 ………7 分 (Ⅲ)(1)当直线 AB 斜率不存在时,即 1 2 1 2,x x y y   ,由 0 nm 2 2 2 21 1 1 10 44 yx y x    又 1 1( , )A x y 在椭圆上,所以 2,2 214 4 11 2 12 1  yxxx 1 1 2 1 1 1 1 2 12 2s x y y x y    .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9 分 (2)当直线 AB 斜率存在时:设 AB 的方程为 y=kx+b 4 2042)4( 14 221 222 2 2        k kbxxbkbxxk xy bkxy 得到 , 4 4 2 2 21   k bxx :04 ))((04 21 21 21 21 代入整理得 bkxbkxxxyyxx 2 22 4b k  2 2 2 1 2 1 2 22 1 1 | | 4 4 16| | ( ) 42 2 41 b b k bS AB b x x x x kk        1||2 4 2  b b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12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