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江苏省邗江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5月15日高中数学作业 一、填空题 ‎1.设全集U=Z,集合M={1,2},P={﹣2,﹣1,0,1,2},则P∩CUM___.‎ ‎【答案】{﹣2,﹣1,0}‎ ‎【解析】分析:根据交集的定义求解:‎ 详解:P∩CUM ‎ 点睛:‎ ‎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弄清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确集合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的集合.‎ ‎2.求集合的交、并、补时,一般先化简集合,再由交、并、补的定义求解.‎ ‎3.在进行集合的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借助Venn图和数轴使抽象问题直观化.一般地,集合元素离散时用Venn图表示;集合元素连续时用数轴表示,用数轴表示时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 ‎2.命题“∃x∈[0,1],x2﹣1≥0”是____命题.(选填“真”或“假”)‎ ‎【答案】真 ‎【解析】分析:判断存在性问题真假性,可以通过举例子肯定结论,如要否定,需证明所有都不满足.‎ 详解:因为 ,所以命题“∃x∈[0,1],x2﹣1≥0”是真命题.‎ 点睛:判定全称命题“”是真命题,需要对集合中的每个元素,证明成立;要判定一个全称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集合中的一个特殊值,使不成立即可.要判断存在性命题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内至少能找到一个,使成立即可,否则就是假命题.‎ ‎3.已知复数z=i(2+i),则|z|=___.‎ ‎【答案】‎ ‎【解析】分析:先计算复数,再根据复数的模的定义求结果.‎ 详解: ‎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和复数的概念,属于基本题.首先对于复数的四则运算,要切实掌握其运算技巧和常规思路,如. 其次要熟悉复数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的实部为、虚部为、模为、对应点为、共轭为 ‎4.若=,则x的值为___.‎ ‎【答案】1或3‎ ‎【解析】分析:根据组合数性质,列方程,解得x的值.‎ 详解:或 或 ‎ 点睛:组合数有关性质 ‎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时,第一步验证n=1时,左边应取的项是 ‎ ‎【答案】1+2+3+4‎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数学归纳法的步骤,由等式 ‎,当n=1时,n+3=4,而等式左边起始为1的连续的正整数的和,由此易得答案.‎ 解:在等式中,‎ 当n=1时,n+3=4,‎ 而等式左边起始为1的连续的正整数的和,‎ 故n=1时,等式左边的项为:1+2+3+4‎ 故答案为:1+2+3+4‎ 点评:在数学归纳法中,第一步是论证n=1时结论是否成立,此时一定要分析等式两边的项,不能多写也不能少写,否则会引起答案的错误.‎ ‎6.在4次独立重复试验中,随机事件A恰好发生1次的概率不大于其恰好发生两次的概率,则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6‎ ‎【解析】由题意知.‎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2θ=4cosθ,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则线段AB的长为__.‎ ‎【答案】8‎ ‎【解析】分析:先根据加减消元法得直线的普通方程,再根据 将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联立方程组解得交点坐标,最后根据两点间距离公式求结果.‎ 详解: ‎ ‎ ,‎ 由 得或,‎ 因此 ‎ 点睛:(1)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只要运用公式及直接代入并化简即可; (2)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时常通过变形,构造形如的形式,进行整体代换.其中方程的两边同乘以(或同除以)及方程两边平方是常用的变形方法.但对方程进行变形时,方程必须同解,因此应注意对变形过程的检验.‎ ‎8.已知(1+x)(a﹣x)6=a0+a1x+a2x2+…+a7x7,a∈R,若a0+a1+a2+…+a6+a7=0,则a3=___.‎ ‎【答案】-5‎ ‎【解析】分析:先根据赋值法求a,再根据x3项系数求a3.‎ 详解:令,得 ‎ 因此 ‎ 点睛: “赋值法”普遍适用于恒等式,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对形如的式子求其展开式的各项系数之和,常用赋值法, 只需令 即可;对形如的式子求其展开式各项系数之和,只需令即可.‎ ‎9.如果复数z的模不大于1,而z的虚部的绝对值不小于,则复平面内复数z的对应点组成图形的面积是___.‎ ‎【答案】‎ ‎【解析】分析:先根据复数的模以及复数的虚部列不等式,再根据扇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得弓形面积.‎ 详解:设,则 ,如图, ‎ 因此复平面内复数z的对应点组成图形为两个弓形,其面积为扇形面积减去三角形面积是 ‎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和复数的概念,属于基本题.首先对于复数的四则运算,要切实掌握其运算技巧和常规思路,如. 其次要熟悉复数相关基本概念,如复数的实部为、虚部为、模为、对应点为、共轭为 ‎10.观察下列各等式:55=3125,56=15625,57=78125,…,则52018的末四位数字为__.‎ ‎【答案】5625‎ ‎【解析】分析:先根据等式依次计算末四位数字,再根据规律确定周期,最后根据周期确定结果.‎ 详解:55,56,57,58,59末四位数字为3125,5625,8125,0625,3125,从而周期为4,因此52018的末四位数字为56的末四位数字,即为5625.‎ 点睛:找寻规律的方法有:观察(观察规律)、比较(比较已知数列)、归纳、转化(转化为特殊数列)、联想(联想常见的数列)等方法.‎ ‎11.根据浙江省新高考方案,每位考生除语、数、外3门必考科目外,有3门选考科目,并且每门选考科目都有2次考试机会,每年有两次考试时间,某考生为了取得最好成绩,将3门选考科目共6次考试机会安排在高二与高三的4次考试中,且每次至多考2门,则该考生共有___ 种不同的考试安排方法.‎ ‎【答案】114‎ ‎【解析】分析:先确定分配方案为2211或2220,再确定排列数.‎ 详解:分配方案为2211时,排列数为,‎ ‎ 分配方案为2220时,排列数为,因此安排方法为 ‎ 点睛:求解排列、组合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 ‎(1)元素相邻的排列问题——“捆邦法”;(2)元素相间的排列问题——“插空法”;(3)元素有顺序限制的排列问题——“除序法”;(4)带有“含”与“不含”“至多”“至少”的排列组合问题——“间接法”; (5) “在”与“不在”问题——“分类法”.‎ ‎12.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1,AA1=2,则二面角C1﹣AB﹣C的余弦值为 ___.‎ ‎【答案】‎ ‎【解析】分析:过C作CM垂直AB 于M,则根据三垂线定理以及二面角定义可得∠C1MC为二面角C1﹣AB﹣C的平面角,再解三角形得结果.‎ 详解:过C作CM垂直AB 于M,连C1M,则由三垂线定理得C1M垂直AB,因此∠C1MC为二面角C1﹣AB﹣C的平面角,所以 ‎ 点睛:二面角找垂面,即找棱垂直的平面,得到平面角之后再解三角形即可 ‎13.化简:= (用m、n表示).‎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设 (1)‎ 则函数中含项的系数为, ‎ ‎ (2)‎ ‎(1)-(2)得,‎ 即,‎ 化简得,‎ ‎∴函数中含项的系数,即是等式右边含项的系数,‎ ‎∵等式右边含项的系数为 即,‎ ‎∴.‎ 故答案为:.‎ 考点: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与性质.‎ ‎14.设A,B是集合{a1,a2,a3,a4,a5}的两个不同子集,若使得A不是B的子集,B也不是A的子集,则不同的有序集合对(A,B)的组数为____.‎ ‎【答案】570‎ ‎【解析】分析:分类依次讨论有序集合对(A,B)的组数,根据子集元素个数分类讨论,最后根据加法原理求组数.‎ 详解:不同的有序集合对(A,B)的组数为 ‎ 点睛:求解排列、组合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 ‎(1)元素相邻的排列问题——“捆邦法”;(2)元素相间的排列问题——“插空法”;(3)元素有顺序限制的排列问题——“除序法”;(4)带有“含”与“不含”“至多”“至少”的排列组合问题——“间接法”; (5) “在”与“不在”问题——“分类法”.‎ 二、解答题 ‎15.已知集合A是函数y=lg(20﹣8x﹣x2)的定义域,集合B是不等式x2﹣2x+1﹣a2≥0(a>0)的解集,p:x∈A,q:x∈B.‎ ‎(1)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1)a≥11(2)0<a≤1‎ ‎【解析】试题分析:(1)分别求函数的定义域和不等式()的解集化简集合A,由得到区间端点值之间的关系,解不等式组得到的取值范围;(2)求出对应的的取值范围,由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得到对应集合之间的关系,由区间端点值的关系列不等式组求解的范围.‎ 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或,若,则必须满足,解得,∴的取值范围为.‎ ‎(2)易得或.∵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或是或的真子集,则,其中两个等号不能同时成立,解得,∴a的取值范围为.‎ ‎16.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写出圆C的极坐标方程及圆心C的极坐标;‎ ‎(2)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与圆C交于M,N两点,求△‎ CMN的面积.‎ ‎【答案】(1),圆心C(2,)(2)‎ ‎【解析】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同角关系消参数得圆C圆心直角坐标以及圆方程的直角坐标方程,再根据将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2)将直线极坐标方程代入圆极坐标方程得交点极坐标,再根据三点极坐标关系求三角形面积.‎ 详解:(1)极坐标(ρ,θ)与直角坐标(x,y)的对应关系为:,‎ 所以,‎ 根据sin2α+cos2α=1,消元得()2﹣(ρsinθ﹣1)2=4,‎ 化简得:. ‎ 因为圆心C直角坐标为(,1),∴极坐标为(2,). ‎ ‎(2)联立,得交点极坐标M(0,0),N(2,),‎ 所以|MN|=2,|MC|=2, ‎ 所以△CMN的面积.‎ 点睛:(1)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只要运用公式及直接代入并化简即可; (2)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时常通过变形,构造形如的形式,进行整体代换.其中方程的两边同乘以(或同除以)及方程两边平方是常用的变形方法.但对方程进行变形时,方程必须同解,因此应注意对变形过程的检验.‎ ‎17.如图,在三棱锥中,已知都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为中点,且平面,为线段上一动点,记.‎ ‎(1)当时,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2)当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时,求的值.‎ ‎【答案】(1)(2)‎ ‎【解析】分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立各点坐标,根据向量数量积求向量夹角,最后根据线线角与向量夹角相等或互补得结果,(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立各点坐标,利用方程组求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再根据向量数量积求向量夹角,最后根据线面角与向量夹角互余列等量关系,解得结果,‎ 详解:连接CE, 以分别为轴,‎ 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 则,‎ 因为F为线段AB上一动点,且,‎ 则, 所以.‎ ‎(1)当时,,,‎ 所以. ‎ ‎(2),‎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由 , 得,化简得,取 ‎ 设与平面所成角为,‎ 则.‎ 解得或(舍去),所以.‎ 点睛:利用法向量求解空间线面角的关键在于“四破”:第一,破“建系关”,构建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破“求坐标关”,准确求解相关点的坐标;第三,破“求法向量关”,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第四,破“应用公式关”.‎ ‎18.观察下列等式 ‎1=1 ‎ ‎2+3+4=9 ‎ ‎3+4+5+6+7=25 ‎ ‎4+5+6+7+8+9+10=49 ‎ 照此规律下去 ‎(1)写出第5个等式;‎ ‎(2)你能做出什么一般性的猜想?请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答案】(1)5+6+7+…+13=81(2)见解析 ‎【解析】分析:(1)等式左边第一数为n,连续加2n-1个数,右边为平方数,为(2n﹣1)2,即得第5个等式;以及一般性的猜想,(2)数学归纳法证明时关键找出n=k+1时与n=k关系,再代入归纳假设,经过计算可得结论.‎ 详解:(1)第5个等式 5+6+7+…+13=81‎ ‎(2)猜测第n个等式为n+(n+1)+(n+2)+…(3n﹣2)=(2n﹣1)2‎ 证明:(1)当n=1时显然成立; ‎ ‎(2)假设n=k(k≥1,k∈N+)时也成立,‎ 即有k+(k+1)+(k+2)+…(3k﹣2)=(2k﹣1)2…(8分)‎ 那么当n=k+1时左边=(k+1)+(k+2)+…+(3k﹣2)+(3k﹣1)+(3k)+(3k+1)‎ ‎=k+(k+1)+(k+2)+…+(3k﹣2)+(2k﹣1)+3k+3k+1‎ ‎=(2k﹣1)2+(2k﹣1)+(3k)+(3k+1)‎ ‎=4k2﹣4k+1+8k=(2k+1)2=[2(k+1)﹣1]2‎ 而右边=[2(k+1)﹣1]2‎ 这就是说n=k+1时等式也成立.‎ 根据(1)(2)知,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 点睛:找寻规律的方法有:观察(观察规律)、比较(比较已知数列)、归纳、转化(转化为特殊数列)、联想(联想常见的数列)等方法.‎ ‎19.邗江中学高二年级某班某小组共10人,利用寒假参加义工活动,已知参加义工活动次数为1,2,3的人数分别为3,3,4.现从这10人中选出2人作为该组代表参加座谈会.‎ ‎(1)记“选出2人参加义工活动的次数之和为4”为事件,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2)设为选出2人参加义工活动次数之差的绝对值,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答案】(1)(2)见解析            ‎ ‎【解析】试题分析:(1)由已知得,即可得到事件的概率.‎ ‎(2)由题意得,得到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求得随机变量取每个值的概率,即可得到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并计算其数学期望.‎ 试题解析:‎ ‎(1)由已知得.所以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2)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 计算,‎ ‎,‎ ‎;‎ 所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计算及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期望,此类问题的解答中主要认真审题,正确把握试验的条件,合理求解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是解答的关键,同时注意概率公式的应用和准确计算.‎ 视频 ‎20.已知…, .记.‎ ‎(1)求的值;‎ ‎(2)化简的表达式,并证明:对任意的, 都能被整除.‎ ‎【答案】(1)30;(2)证明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由二项式定理,得(i=0,1,2,…,2n+1),(1)根据 ‎,得,即可得解;(2)先根据组合数的性质可得出,再将化简得,即可证明.‎ 试题解析:由二项式定理,得(i=0,1,2,…,2n+1).‎ ‎(1);‎ ‎(2)∵‎ ‎∴‎ ‎.‎ ‎∴.‎ ‎∵‎ ‎∴能被整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