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我国古代历史上生活着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不以财富论成败,进可拜将封相,退则遨游山野,功成不倨,恃才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这就是“士”。士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升华和瑰宝,其立身之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其结晶则是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精神。 古代的“士”是指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的阶层。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处于“官”与农工商“小百姓”之间的“各界人士”,尤指古代的读书人。士的社会特征就是不当官,不掌权。一旦当官就叫“步入仕途”成“入仕”。按这个特征来界定,如今仍然存在着“士”这个阶层。教授、专家、学者、作家、记者;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的知识分子,凡“学而不仕者”,皆属士的范畴。传统的士讲风骨,重操守。尽管他们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却极自尊,重义轻利。士尊崇的是“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他们向往立功、立德、立言而作不朽之人; 他们以国为家,倡导“天下为公”;他们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腰无半文,心忧天下”是他们的写照。指点江山、著书立说、“志在天下”是他们的社会属性。士的社会特征及属性,决定了他们创造及发展的文化内容,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无一不与国家民族有关。 当道者对士的态度大多优礼有加,故“礼贤下士”之古风作为美谈。这种文化土壤栽培出的中国读书人,历来将读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关心国事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优良传统,这是其他各国没有的社会及文化现象。 中国的士人之“气”,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往往有几分执着的“呆气”。故士人虽有可敬可爱之处,却往往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尽管如此,士仍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能量。由于他们居于承上启下的社会地位,又无权以谋私,加之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故往往能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有时甚至有“一言九鼎”“一言兴邦”的社会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儒家文化,而是融合了诸子学说的“士文化”。士 文化的本质,于人讲立身,于国论治道。这种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它并不是封建文化,饱含他会善良文化基因、刚柔并济、博大精深和充满了人生和理性的智慧型民族文化。孔子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均贫富、缩小差距的最早立论,而士文化所憧憬的“大同”社会就是中国古代的“共产主义”。令西方不理解的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但不崩溃,反而如日中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可提供历史的答案。 中国的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否则,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是无法解释的。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法宝之一就是团结党外的仁人志士。仁人志士的共同标准就是爱国,尽管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对士及士文化有过“焚书坑儒”灭绝性的剿杀,更有长达1300多年制度性地长期禁锢与扼杀,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雄风不衰,并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国魂”。 (节选自《中国的“士”与“士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自然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士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不以官职论高低,也不以财富作为成败的评价标 准,不倨不傲,平生致力于修身养性,治国安邦。 B.第一段概述了“士”这类特殊群体的特点,引出“士文化”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内涵特 点、意义作用,从传统、个人、国家三个角度阐述与评价。 C.第二段交代了古代的“士”介于大夫与庶民之间,即类似今天诸如卫生界、教育界、科技界、‎ 文艺界、商界及其他各型“学而不仕”的知识分子,范围很广。 D.传统的士虽然不当官,不掌权,经济上也处于附庸地位,但极自尊,讲风骨,重义轻利,重操 ‎ 守,心忧天下,志在天下,把个人与国家联系一起。 ‎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的士人讲究由人及家,由家而国,由“小术”至“大道”,故当权者对士的态度往往也是优 礼有加,“礼贤下士”之风也会成为历史美谈。 B.中国的士人无权无势,甚至由于恪守的原则太多而被视为迂腐的“书呆子”,但仍有着不 可小视 的社会能量,甚至能“一言九鼎”“一官兴邦”。 C.中国的士文化对个人讲究立身,对国家强调济天下、治天下,这种种博大精深的文化饱含善良 文化基因和充满人性和理性,具有刚柔并济的智慧。 D.中国的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文化景观,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 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文化基因。 ‎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吃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等品质和“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杀身 成仁,舍生取义”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士人的操守。 B.中国的士人社会地位、社会属性,优良操守及个人学识,使得他们在辅佐当权者的时候,能够 以较客观的眼光来洞察社会,并提出较科学合理的建议。 C.中国士文化尽管萌生于封建时代,但并不是封建文化,而是智慧型民族文化。它并不是单一的 儒家文化,而是融会了诸子学说,憧憬“大同”,具有爱国色彩。 D.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当权者对士人的态度是矛盾的,既利用又警惕,正是因为当权者的长期禁 锢与扼杀,士文化的生命力才更加旺盛,并与世长存。‎ ‎ ‎ ‎ ‎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 材料一: ‎ ‎    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等,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 个专项附加扣除。此次个税制度改革走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转换的关键一步,有助于解决分类征税方式下不同所得项目之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现从普惠制改革到定点减负的转变:财政部部长刘昆说,个税起征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 ‎    同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办法》公布后各方面的反映看,社会各界对《办法》的评价是积极的、正面的,普遍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之大,超出预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说,财政部将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住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 ‎    (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日报》)‎ 材料二: ‎ 表一: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不同收入水平的减税情况(单位:元)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 表二: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扣除情况测算 ‎ ‎ (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 ‎ [注]扣除款:指按照《办法》规定从享有该专项扣除政策的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中减除的款项。如王某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实发工资8000元,减除5000元免税额,其应税收入为3000元,现在其享有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每月再扣除2000元,那么这2000元即扣除款。‎ 材料三:‎ ‎    目前一个典型的城市家庭抚养一个小孩的成本每年大约是3万元,考虑到边际成本递减,抚养两个小孩的成本大概为5万元。如果夫妻两人年总收入为25万元,按目前的抵扣方案,养育两孩每年抵扣额为2.4万元,在20%的税率下,这意味着家庭一年只能节省4800元,与年均5万元的养育成本相比微不足道。‎ ‎    (摘自梁建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应该按小孩人头抵税》)‎ 材料四:‎ ‎     依据《办法》,夫妻双方只能在负责自己的父母养老时获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若夫妻双方仅有一方具有工作收入,实际上承担着夫妻双方父母共同的养老,但法律却只允许其在缴纳个税时抵扣自己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不允许抵扣对方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这不仅不合理,而且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  (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纳税人的收入与纳税额、减税额成正比,但与降税幅度成反 比,月薪2万元以下的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 ‎ B. 收入高的群体纳税额高而降税幅度小,收入低的群体纳税额低而降税幅度大,体现税收调节个人 收入的作用,低收入者是最大收益者。 ‎ C. 高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比例最小且其平均扣除费用最少,因此较赡养老人费用扣除,子 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 ‎ D. ‎ 高收入人群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中低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人数多、‎ 扣除款多,体现了专项附加扣除定点减负作用。 ‎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新个人所得税法具有创新性与前瞻性,实行部分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 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是其突出亮点。‎ B. 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前是分类征收,新个人所得税法向综合征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对解决税负不 平衡有帮助作用。 ‎ C. 要使纳税人能充分、便捷地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需要多部门协同工作,其中信息系统优化和 数据共享工作成为重要的一环。 ‎ D.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在制定时虽然广泛听取了民意但在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 方面并未充分凝聚各方共识。‎ 6. 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内容,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提一条修订建议并至少给 出两点理由。(6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结齿,眸子赛①灯,下巴颤儿一塔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功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②。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绝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拖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他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哼呦哼呦叫疼。谁料苏大夫听都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门后,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了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架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去。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选自《俗世奇人》)‎ ‎【注】①赛:天津地方土语,有“好像”或“似”之意。②各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主人公苏七块是当地的一个治疗跌打损伤的医生,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不能说明他无医德。‎ B.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 C.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结局颇有点出人意料,读者在对苏七块的个性、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会对他油然萌生敬佩之情。‎ D.小说的故事性和传奇性很强,语言典雅优美。让人粗读故事会大呼奇妙,咀嚼文字又觉得精妙 无比。 ‎ ‎8.小说是如何塑造苏七块这个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请探究小说为什么以苏七块还钱赠药为结尾。(6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25分)‎ ‎(1)课内文言文知识考查(共6分)‎ ‎10.下列各项中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抟:环旋着往上飞。‎ ‎ 族庖月更刀 族:众,一般的。‎ B. 责臣逋慢 逋:逃脱。‎ ‎ 貌甚寝 寝:丑陋。 ‎ C. 尽态极妍,缦立远视 缦:久。‎ 云无心以出岫 岫:有洞穴的山。‎ A. 云销雨霁 霁:雨过天晴 ‎ 吾为若德 德:品德。 ‎ ‎11.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童子何知 ‎ B.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C.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既自以心圩形役 D. 之二虫又何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课外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小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 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 ‎ (节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2.下列对文中第二处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的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B.“博士”是古代学官名。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 C.“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迁”,古代称 调动官职,一般指贬职。 D.“诔”和“奠”都属于祭文,“诔”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奠”则没有这样的要求;‎ 诔文是韵文,奠文则不一定是韵文。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李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 惜李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 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C.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困境,被令狐绹视为 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 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5.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 ‎ ‎ 16.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 ‎ ‎(二)古代诗歌鉴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 ‎ ‎ 枕上作 ‎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  壮日自期如孟博①,残年但欲慕初平②。‎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 ①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②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 )‎ A.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由此产生深沉激烈的情感。‎ B.颔联从听觉角度描写穴鼠出行和邻犬夜行,以动衬静,侧面描绘诗人夜不能寐的情景。‎ C.颈联中“壮日自期”和“残年但欲”相对,感慨极深,几十年的时间跨度暗含诗人的心理变化。‎ D. 尾联笔锋陡转,以豪放洒脱之词,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明月清风为伴的超脱豁达之情。‎ 18. 与陆游的另一首诗《书愤》后四句(“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相比,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6分) ‎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设三等奖赏,其中 ,闻寡人之耳者,受中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 ‎ ‎(2)《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庄子《逍遥游》)‎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 还要多的两句诗是:“      ,    。” (杜牧《阿房宫赋》) ‎ ‎(4)芳草鲜美, ,渔人甚异之。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第II卷 表达题 语言文字运用(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小题。(共9分) ‎ 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手,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葳蕤的植被,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露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_________,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 __________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      )。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害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_________。浩劫与创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_________的传说消费。我的目光与之相撞,仿佛碰到了时光凌厉的刀锋上,那刀刃伤着了我的心,好疼。   ‎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B. 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C.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如果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 D.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 ‎ ‎2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脚下便是滔滔流水,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 ‎ B. 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滔滔流水便在脚下 C. 滔滔流水便在脚下,桥侧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万丈深渊 ‎ D. 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   ‎ ‎2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振聋发聩  千钧一发  唾手可得  穿凿附会 ‎ B. 醍醐灌顶  千钧一发  触手可及  牵强附会 ‎ C. 醍醐灌顶  危在旦夕  唾手可得  牵强附会 ‎ D. 振聋发聩  危在旦夕  触手可及  穿凿附会 ‎23.用一句话归纳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5分)  ‎ 在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文学读物外,还有一些不那么易读的书籍,来自社会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专业人士。他们写下的作品,哪怕是薄薄的一本,也足以让人花费大半生去研究和理解。 ‎ ‎    如何清晰明确地理解他们的思想,让承栽繁复思想的书籍成为一件灵巧适手的工具,我们需要重新检视一个词语——专业性。这个棘手的词语,它既是我们所追求的,又是我们所拒绝的。很多时候,它构成阻隔人类交流的坚实壁垒,专业学者看出问题,而读者则对学院派解读产生惊恐。当下很多读者在评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喜欢用“干货”这个词,这意味着读者要求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获取准确的信息,把所有内容都变成新闻播报。‎ 由于理解能力的退化,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接收明确信息之外的文字,我们已经丧失了阅读的耐性——这才是这个加速时代最大的阅读危机,不来自于媒介,也不来自于夸大其词的媒体造势,而是理解力的狭隘和判断能力的退化。‎ ‎30‎ 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他将一个个空木桶擦拭干净,摆放得很整齐。但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父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知道你会想办法征服风的。”小男孩擦干眼泪,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把每一只空桶都装满清水。从此,那些木桶再也没有被风吹倒过。他高兴地对父亲说:“我懂了,木桶想要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自己的重量。”父亲赞许地笑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1.B.第一段第二句话并没有对“士文化”的内涵特点进行简述。“升华和瑰宝”“精神食粮”“民族精神”都是从意义作用的角度进行评价。故选B。‎ ‎2.B.“无势”无中生有,也与后文内容矛盾。故选B。‎ ‎3.D.从最后一段“但士人及士文化中以国为家的浩荡之气却与世长存……”可知,士文化的与世长存与“当权者的长期禁锢与扼杀”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属强加因果。故选D。4.C.“因此较赡养老人费用扣除,子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不正确,应是“赡养老人费用扣除比子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故C不正确。 5.D“并未充分凝聚各方共识”不正确,材料一原文说的是“《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故D错误。 6.示例一建议:加大子女教育专项扣除额度;理由:①能够减轻中青年的家庭负担;②有助于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人;③会让政策更加惠及低收人人群;④有助于提升人口生育率。      示例二建议:将岳父母和公婆纳人赡养父母专项扣除的范围;理由:①更符合家庭实际情况;②有利于倡导孝敬父母的社会风尚;③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④让纳税人更能切实地感受到减税效果,更有获得感。建议2分,理由一点2分,两点4分。‎ ‎7.D“语言典雅优美”错误,所谓“典雅”是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而本篇小说大量使用了好多天津方言, 如“赛”“各色”,这就让文章的语言质朴、平实,具有乡土气息。故D错误。 8.①细节描写:a通过外貌描写,先是“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接着来个特写“下巴颏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赛的乌黑锃亮”,突出了他的个性、精神和干练;b通过动作描写,“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突出了他治病手法的娴熟,医术精湛。 ②侧面描写:文章结尾提及华大夫“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侧面体现了苏七块扶危济贫的善良品格。 ③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写到苏七块出名之后有“各色的规矩”,无论贫富亲疏,要看病先拿七块银元,否则绝不搭理,似乎是批判他唯金钱至上的观念,后来给张四治病后赠送药物以及退钱给华大夫的细节,却赞扬了他善良的本性。‎ 任答三点给6分。‎ ‎9.①情节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 ②人物形象上:苏七块并非见死不救,无良心可言,他只是执着于自己的规矩,是个极其有原则的人,使苏七块的形象更加丰满; ③主旨上:表达了对苏七块这类拥有高超手艺、人格独立、人性善良的俗世奇人的由衷敬佩,深化作品主题。答三点给6分。‎ ‎10.C.德:人情。‎ ‎11.A.宾语前置,B.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C.介词结构后置;被动D.宾语前置;判断句 ‎12.“卒”,死;“子绹”作后句主语,中间停顿,排除B;“尤恶”为动词短语作谓语,“其无行”为宾语,中间不停顿,排除D;“茂元”为主语,“卒”为谓语,结构完整,后停顿,排除C;译文: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绚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的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故选A。‎ ‎13.C.“一般指贬职”错,一般就指调动官职。故选C。‎ ‎14.B.“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错,原文第一段“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李商隐在令狐楚麾下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故选B。‎ ‎15.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生,但原本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一向待他很好,当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担任河阳帅。(素遇、秉政、为、然本将家子) 16.但他们都不能坚守节操,仗着自己的才能,行为怪异偏激,被当权者鄙薄,所以有名望的官宦不推荐,终身坎坷不顺。(持操、诡激、进、为……所)‎ ‎17.D.尾联与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似超脱,实则是激愤之词,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痛。‎ ‎18.相同之处:两诗的颈联都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望的悲愤之情。《书愤》的颈联 “塞上长城”两句与本诗中“壮日自期”两句都以典故明志,表达年华老去,壮志难酬之情。不同之处:《书愤》尾联以诸葛亮的典故明志,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而《枕上作》尾联则借景抒情,诗人表明想泛舟江湖,与清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实则是壮志不得实现的无奈与愤慨。‎ 19. ‎(1)能谤讥于市朝 (2)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 落英缤纷 19. 原句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加上“如果......那么”。故选C。 21.根据“山梁便是桥面”可知接着说“桥面”,排除AC;同样根据陈述对象一致原则,后面应该是“​脚下便是滔滔流水”。故选D。 22.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穿凿附会: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牵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故选B。‎ 23.阅读耐性丧失导致专业性书籍不受欢迎。 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此题解答时注意关键语句:“我们已经丧失了阅读的耐性”“也足以让人花费大半生去研究和理解”“它既是我们所追求的,又是我们所拒绝的”,对此进行概括回答。‎ 参考译文:‎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二十岁还不到。令孤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汴州,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开成二年,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县尉。会昌二年,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 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掌书记,得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綯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年,白敏中掌执朝政,令狐綯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草写钱奏,明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几次上启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綯不予理睬。卢弘正出镇徐州,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以文章干谒令狐綯,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验工部郎中。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没多久也就病死了。‎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持操行,恃才怪异偏激,为当时宦途中人所鄙薄,所以不能进而为名宦,坎坷终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