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学案4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学案 提升解题技能(一) “文言断句题”如何快做准做 断句是文言文考查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从全国各地高考命题来看,断句题有两种形式:一是客观选择题,二是主观断句题。浙江卷采用的是主观断句题形式。‎ 一、掌握断句 6大标志——知从何处断 ‎(一)凭借名(代)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以借助名词或代词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给文言文断句。名词常做主语、宾语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做宾语,那么其后面就可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鸿门宴》中“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先用全称,后文“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遂入”等就不再提姓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此、是、斯、兹、夫表示“这”。‎ ‎[应用体验]‎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改编)请用“/”给下面文段断句。‎ ‎(于)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解析:解答本题抓住“宰相李揆”“列”“国子祭酒”“休烈”“之”这几个名词或代词,就可准确断句。‎ 参考答案: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参考译文:‎ 于休烈不久调任工部侍郎、修撰国史,进献《五代帝王论》,皇帝非常赞许他。宰相李揆为人骄傲且嫉妒贤能,因为于休烈修撰国史与自己齐列,嫉妒他,上奏折让于休烈任国子祭酒,权且留在史馆修撰(史书)以此来压制他。于休烈恬然处之,丝毫不介意。‎ ‎(二)凭借对话(引文)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在关键时候还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 ‎[应用体验]‎ ‎2.用“/”为下面文段画线的句子断句。‎ 上[注]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_问_曰_如_我_能_将_几_何_信_曰_陛_下_不_过_能_将_十_万_上_曰_于_公_何_如_曰_如_臣_多_多_而_益_善_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 上:指刘邦。‎ 参考答案: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 参考译文:‎ 刘邦曾经在闲暇时与韩信讨论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各自是有高有低。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统帅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您只不过能统帅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你能统帅多少呢?”韩信回答道:“我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那为什么你会被我所捉?”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我之所以被陛下您所捉获的原因。”‎ ‎(三)凭借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在文言文中,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为此我们借助虚词断句时,要注意以下几类虚词:‎ 虚词类别 常见典型虚词及断句方法 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 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 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 疑问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 感叹句末尾——哉、夫 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 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 特别关注:‎ ‎1.“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2.“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5.“夫”有时可作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语气,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几种情况都不能点断。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应用体验]‎ ‎3.(2014·湖南高考,改编)请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解析:要给这段文字断句,可以先寻找作为断句标志的虚词:于、也、而、其、者、则;再确定所列虚词所处位置:“而(某些)、其、则”属于句首虚词,“也、者”属于句尾虚词,“于、而(某些)”属于句中虚词。由此,就可以准确断句。‎ 参考答案: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参考译文:‎ 徐孟祥隐居深山,不被世俗重用,贫穷困顿居于人下,就像天寒地冻的冬天;说到他用善惠及别人,并且有成就万物之心,他这样做大概不是为了结果吧!这就如大雪一样有蕴含生机、消除灾祸的功绩啊。‎ ‎(四)凭借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文言文中还常常会遇到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补出省略部分,方能正确断句。‎ ‎[应用体验]‎ ‎4.(2011·重庆高考)请用“/”给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 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解析:这段话的末尾有两个“德”字连在一起,这种情况一般要断开。从第二个“德”字到结尾,“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很明显是结构为“……者……也”的判断句式,判断句中间的“者”,表示判断内容和被判断对象之间的停顿,必然要断开。‎ 参考答案: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参考译文:‎ 君子射箭的时候,内心态度端正,外表身体站直,拿着弓箭瞄准,这样以后才可以射中靶子,所以古人通过射箭来观察一个人的品德。品德,是从内心中体现出来的。‎ ‎(五)凭借对称结构断句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子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断句。‎ ‎[应用体验]‎ ‎5.(2016·山东高考,改编)请用“/”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解析:画线句中出现了两个对称句。“冠足以修敬”与“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饰”与“不务其美”,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答案: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参考译文:‎ 诚心地爱护人民,坚决地推行善事,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德行而归向他们的道义,如果他们的衣服节俭人民大众也会喜欢他们。帽子足够用来培养恭敬,不必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不必致力于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的装饰不要精雕细刻。‎ ‎(六)凭借修辞断句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对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在运用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断句。如:‎ 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节选自《列子·愚公移山》)‎ ‎[解析] 例句中多次出现两字重复,运用了顶真手法。此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 ‎[参考答案]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参考译文]‎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 ‎[应用体验]‎ ‎6.(2013·江苏高考)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强君。自是之后,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以至于秦,卒并海内。‎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解析:断句时先通读画线部分疏通大意。从中不难看出“贵诈力”与“贱仁义”相对,“先”与“后”相对,“富者”与“贫者”相对,“国强”与“弱国”相对,这些词语领起的句子构成四组对比句。‎ 参考答案:天下争于战国/贵诈力而贱仁义/先富有而后推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 参考译文:‎ 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谋划,通过对物价贵贱的控制,开发山海资源物产,使得诸侯前来朝拜,凭借小小的齐国,显赫地成就了霸主的名声。魏国任用李克,充分开发土地资源,使魏文侯成为强有力的国君。从这以后,天下处于战国时代,互相争斗,尊崇欺诈和武力而轻视仁义道德,推崇先占有财富而后讲究辞让。所以平民百姓之间富有的人有的累积上万财富,而贫穷的人有的连糟糠都吃不饱;强大的诸侯国兼并小的诸侯国,使他们称臣服从,而弱小的诸侯国有的断绝了祖宗的祭祀,国家也灭亡了。延续到秦,最终使海内统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