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2017-0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2017-01)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 题。 ①就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言,明清时期具有集大成的意义。拨打,无论 荒政、仓储体系建设,还是养老慈幼、收养贫病残疾,以及各种福利、宗族保障等,从制度 层面无不表现出对历朝历代的继承。但具体的办法、措施,又体现出不少发展与创新之处。 ②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相差悬殊,灾害的发生非此即彼,无灾之年极为罕见。 中国传统社会中荒政之所以发达,便是基于这样的国情和社会背景。 ③传统中国的荒政制度,极为重视备荒仓储的建设。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强调, 将备荒仓储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如朱元璋先是“令天下立预备仓,籴谷收贮以备赈济”, 后来又感到常平仓平抑粮价的作用不可低估,遂下诏:“今后宜令各府县设常平仓。每遇秋 成,官出钱钞收籴入仓。如遇歉岁,平价出售。盖米价不踊,则物价自平,如此则官不失利, 民受其惠矣。”其后历代皇帝也多有强调 现代文阅读答案就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 络而言,明清时期具有集大成的意义 现代文阅读答案就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 而言,明清时期具有集大成的意义。雍正二年时,各省已“渐行社仓之法”,并最终形成“省 会以至州郡俱建常平仓,乡村则建社仓,市镇则设义仓,而近边有营仓之制,所以预为之备 者,无处不周矣”的局面,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④宋代以后,官僚士大夫设置族田、建立义庄,通过保障和改善宗族成员生活的手段, 维护子孙的生存,达到“敦本收族”的目的。最早的宗族义庄制度可以追溯到北宋范仲淹创 立的范氏义庄。明清时期,宗族制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为了重整封建宗法关系,明代 各个宗族纷纷建祠修谱、创立族田义庄。“义庄之设遍天下。”适应宗族人口增加、规模扩大 等情况,明清时期宗族社会保障主要表现为周贫、济困的特点。 ⑤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虽曾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但其规模及设施等似未必能超过 宋代。明清时期的最大亮点无疑是民间慈善活动的兴盛。 ⑥中国历史上的慈善活动早就已经出现,但其成为一种由团体机构主持的社会事业则始 自明代后期。明代后期出现的民间慈善组织主要有同善会、放生会、掩骼会、一命浮图会、 救生会(局)、育婴会等。放生指释放、救护被捕捉或将被宰杀的动物,如鸟兽虫鱼之类。 明末清初的杭州、绍兴、南京、常熟、吴江、昆山、桐城、北京、番禺等地都设有放生会或 放生社,放生事业十分兴盛。掩骼会的职能为收集掩埋暴露的无名尸骨。崇祯十四年,江苏 太仓州遭遇严重旱灾,知州钱肃乐组织一命浮图会。参加一命浮图会的人,根据财力,可一 人救济多人,也可多人合救一人。救生会(局)的基本运营模式,是由民间或政府出资雇佣 水手,置备救生船在容易发生事故的水面巡视,一旦发生船舶倾覆或有人落水的事故,救生 船应迅速前往打捞。育婴会(社)是以收养弃婴为职能的慈善组织。明末慈善组织中影响最 大的当属同善会。劝善是同善会最主要的目的,可以说它是对行善者的一种褒奖。救济对象 除了贫困这一物质标准外,还有道德方面的要求,贫困无依的孝子、节妇属于救济的首选对 象 现代文阅读答案就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言,明清时期具有集大成的意义 阅读答案。清代的民间慈善事业出现了兴盛的局面,慈善组织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财力充 足,参与人员广泛,慈善活动经常化。 ⑦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障的制度体系更 为完备,但保障的层次仍然较低,多属社会救济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恩惠色彩。其成功经验 和显著成效,为现代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节选自王卫平《明清时期传统社会保障事业的经 验和特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传统社会中荒政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中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相差悬殊, 灾害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 B.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制度层面到具体的办法、措施,既有对历朝历代的继 承,也有不少的发展与创新,带有集大成的性质。 C.宗族义庄制度始于宋代,到明代得到极大发展,明代义庄带有深厚的封建宗族色彩, 它以“周贫、济困”为宗旨。 D.中国传统上十分重视备荒仓储建设,明清时期建立起常平仓、社仓、义仓、营仓等 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明清时期社会保障事业政府允许民间共同参与,这样就使得社会保障活动可以在政 府主导下广泛地利用各种资源,各有侧重地开展。 B.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其规模及设施等都未必超过宋代,但它在民间慈善活动方 面空前兴盛,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C.同善会对贫困的救助,是以劝善为目的的,孝子、节妇属优先救济对象,而道德败 坏、游手好闲者,虽然贫困也不会得到救助。 D.民间慈善组织放生会、掩骼会、育婴会等主持的慈善事业,均属于社会救济范畴, 集中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养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3-5 题。 布衣鸿儒季羡林 李树平 历史上称得上布衣鸿儒的,可要说到当今,季羡林则最为典型。把这个词用在他身上, 是那样自然而准确,合适而贴切。 我因编辑《朱自清全集》,曾多次去季老家中拜访。记得第一次见季老时,原本想,季 老六岁即离开贫穷的农村老家,来到了家境较好的济南叔叔家,一直在城里读小学中学,并 一举考上清华,后又留学德国十年,再回到北大当教授几十年。想象他至少也应该是一个有 点洋派、生活上颇有讲究的老知识分子。没成想眼前的季老却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老人: 穿一身蓝卡其布的中山装,一双圆口的布鞋,脸上呈现出乡下老农才有的那种真诚甚至有点 谦恭的微笑,即之也温,观之也诚。进入家中,就是个饭厅。一张老式八仙桌,桌上还放着 早餐刚用过的豆腐乳、酱菜、花生米几个小盘。显眼处,还挂着一个过一天撕一页的老式农 历。真让人怀疑,这就是季老的家。可当来到季老的书房时,你就不会再有一点点这样的疑 惑。那偌大的房间,除了窄窄的过道,就是满书架的书,比图书馆的图书还排得紧密。没有 去数里面到底有多少个书架,反正满满当当地摆着,只留了窗口一点地方,挤挤挨挨地放下 一张写字桌,桌上一盏台灯,旁边则是横七竖八地摆着各种图书、杂志和报纸。正是这盏灯, 每天清晨 3 点就亮起,被人称之为北大校园里每天迎来曙光的第一盏灯…… 翻开季老的散文和他的自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人生追求历程。那坚忍不拔、刻 苦勤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伴随着他走过一生。他一辈子就是这样,踏踏实实,一 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行进。有的人写季羡林从小就胸怀大志,有着崇高的理想和目标。其实, 少年时期度过贫困生活的季老,并没有什么大志。季老曾说过,“我过去曾多次说到,自己 向无大志,我的志向是一步步提高的,有如水涨船高”。他以优异成绩考上清华大学,而最 原始的动力和最大的愿望,就是“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即使到 了晚年,他在自己老年“座右铭”中,也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改为“志在十里”。六 岁前的贫苦生活虽然在他人生的历程中是很短暂的,可这却为他以后的人生留下深深的烙 印,并影响了他的一生。这应该是他“布衣品格”形成的主要因素。形成季老“布衣品格” 的另一因素则是他的恩师陈寅恪教授。恩师不仅对他的专业道路,学风、学术研究和考证方 法进行引导,更对他人格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时见到陈师去上课,身着长袍, 朴实无华,肘下夹着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讲课时用的书籍和资料。不认识他的人,恐怕大 都会把他看成是琉璃厂某一个书店的到清华来送书的老板,决不会知道,他就是名扬海内外 的大学者。他同当时清华留洋归来的大多数西装革履、发光鉴人的教授,迥乎不同,在这一 方面,他也给我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象,令我受益无穷。” 季老的“布衣鸿儒”精神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他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看待别人。待人 处事从不看自己的需求和别人地位的高低,更不会因自己地位的提高而对别人趾高气昂。他 总是那样亲切和善。季老上世纪八十年代谢绝当中科院副院长;九十年代,有人推荐他当中 国作协主席,他立刻声明,“叫我教授,我脸不红;叫我作家,我脸会红,因为我只能算是 作家票友,哪有资格当作家主席。”特别是到了新世纪,季老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人奉为中 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术泰斗”“国宝”。对此,季老在他的《病榻杂记》中力辞这三项 “桂冠”:“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下过死功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 遑称‘大师’!” 季老与当年清华同学胡乔木的交往也让人称颂。胡乔木在清华曾劝季老投身革命,后来 他当了毛主席秘书,再后来当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胡的职务越来越高,但对老 同学的友情却有增无减,不仅主动写信和季老联系,还多次去北大季老家中看望。可季老虽 然内心炽热,却始终不去回访,“绝少主动和他接近”。胡乔木逝世后,季老撰文《怀念乔木》, 追述他们相识相知的往事。季老说,在乔木生前,刻意回避;在乔木去后,却不胜怀念。应 该说季老回避的是逢迎,怀念的是真情。相反,当时任北大副校长的季老可以被报到的新生 误认为是校工,花许久时间帮他照看行李;季老可以与掏粪工人魏林海结成忘年之交,还热 情地为他的画展题词。正如中央电视 2006 年感动中国给他的颁奖词所说:“……心有良知璞 玉,笔下道德文章。—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选文 有删改) 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季羡林出身贫寒,童年生活一直非常贫穷,在得到济南叔叔的资助后,他的生活才 得以改善并进而走上了自己梦想的求学之路。 B.文章述写陈寅恪先生的朴实无华是为了衬托季羡林生活的朴素,说明了恩师陈寅恪 的学术与人格对季老的影响之深。 C.由于作者巧妙点染,加之人物早已广为人知,故文章虽未直接介绍季羡林的学术成 就和影响,却并未削弱人物的“鸿儒”本色。 D.这篇传记详细记叙了季羡林艰苦求学的经历以及他“布衣鸿儒精神”形成的原因, 高度赞扬了季老优秀的品质。 4.文章多处直接或间接地引用了季羡林散文和自传中的原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答: 5.“布衣鸿儒”这个词用在季羡林身上,为什么自然而准确,合适而贴切?请结合文本简要 分析。(5 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8 题。 缝山针 非鱼 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写意山水在省里小有名气。 局里开党委会研究驻村扶贫工作,说市里要求必须有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在扶贫村帮 扶一年,尽快帮村民走上致富路。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他忙说,我去。 高阳村年又春去过。几年前他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当 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他躺 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起画架,画了两幅《听槐》。临走的时候,年又春问一个放羊孩子, 那孩子吸溜着鼻涕告诉他:这是高阳村。 正月十五没过,年又春就带着被褥、军大衣、煤气灶、米面油盐,和两名驻村队员来到 高阳村。村民们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到来,年又春看到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欢迎队伍,他的心 一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百姓致富。 年又春从局里要来一部分扶贫资金,又借助各种关系拉来十来万赞助,修公路、架电话 线、建蓄水池,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建成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委开会也开他 们宿舍去了,大事小事都要跟他们商量。 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年又春站在山顶上,深深呼吸着山 风带来的果实成熟的香味,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 下山的时候,年又春看见瘦瘦的高小根背了一大筐煤。他早听说高阳山上有煤,可一直 没顾上详细问。他叫住高小根,要看看他筐里的煤。高小根说这煤是无烟煤,好烧。山上不 少,也不深,有时候找准了几镢头下去就能看到黑煤。 年又春一听立即兴奋了。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村里早就不知道开发呢,要开发出来,村民 不早富了,还用他们来扶贫?年又春一回村就把村委会主任叫来,问他煤的事。主任说早也 想开发,村里没钱,投资不起。找市煤炭局的一个技术员来看过,他说都是“鸡窝矿”。年 又春问他啥叫“鸡窝矿”。主任说就是矿床太小,一小片一小片,跟鸡窝一样。年又春一听 沉下脸,“鸡窝矿”也是矿啊,怎么着也能给老百姓带来财富不是。村主任一听忙点头说, 是,是,是。 于是,高阳村的煤矿开挖了。没钱,招外地的人来开发,村委会账上的钱慢慢多了,村 民下窑挖矿,每天也可以挣八十块钱。高阳村热闹起来了,轰隆隆的汽车、拖拉机从年又春 帮忙铺设的公路上开进来,又开出去,一车车煤挖出来,又拉走,换成了钱。第二年春天到 来时,一些村民家里开始准备盖新房,谁见了年又春都双手拉着他说感谢啊,感谢党。 年又春是喝完高小根的喜酒才离开高阳村的。高小根在矿上挣了钱,买了个三轮摩托, 还从山外娶回一个漂亮媳妇。年又春借着酒劲说:新娘子长得好看,回头给我当模特。高小 根乐得直握手,不停说:喝酒,喝酒。 年又春的扶贫工作结束了,在全市召开的表彰会上,年又春做典型发言,他声情并茂, 会场上好多人都在悄悄擦眼泪。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市里的驻村 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 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 一下勾了起来。 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 暮秋时节,风很劲,一路上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车 窗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 停,快停下。年又春看见高小根了。司机停下车,年又春下车叫高小根,高小根迟疑了 一下才认出是他,忙过来拉着年又春的手说:年局长来了,大家都一直念叨你呢。年又春叫 高小根一起坐上车回村,高小根说不了,他得上坟去。年又春忙问:谁不在了?高小根苦笑 一下:媳妇。八月份下大雨,她从山上下来,一个挖过的废煤矿突然塌了,媳妇一下陷了进 去,肚子里还有五个月大的孩子。 年又春惊呆了,怎么会这样?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们一起去。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 朝山上走,年又春越走越心惊。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到处是挖过 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弃的煤矸石。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 着快速苍老的高阳山。 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高小根忙拉起年又春,年局长,你 是我们的致富大救星,是她命不好,赶上了,怎么能赖你呢? 年又春没有勇气走进高阳村,他匆忙赶了回去。 三个月后,市里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下来了,一件由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也从省城 运到了市里,又彼运到高阳村,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 那是一根细细的弯弯的金属大针,足有十来米高,斜依在一个底座上,在太阳下发出耀 眼的光芒。 年又春给这个雕塑取名字叫:缝山针。 6.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 A.“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呼应了上文“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 陶醉了”。这种对美景和自我成就的陶醉让年又春下决心采掘煤矿。 B.小说开头交代了“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为后文他画 出获奖作品《听槐》和设计出巨型雕塑“缝山针”做了铺垫。 C.风景秀丽的高阳山热闹起来了,村民靠煤矿挣钱,盖房娶妻,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这是年又春一手打造的政绩工程,他也因此得以晋升。 D.美丽的高阳村变得满目疮痍,虽然村民脱贫致富了,但自然环境遭到毁坏,这留给 读者沉重的思考,也显示出作者的忧患意识。 E.高小根带有身孕的媳妇被突然坍塌的废煤矿夺去生命,他心里认为媳妇和孩子的死 是年局长的错,但出于对年又春带领高阳村脱贫致富的感恩之情,口头不肯承而已。 7.小说中的年又春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8.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缝山针”被运到高阳村,“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是理解 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 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46 分) (一)课内文言文(10 分,每小题 2 分)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B.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D.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栗.深林兮惊层巅 A.始速.祸焉 B.辇.来于秦 C.抑郁可以亡.身 D.而刀刃者无厚.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披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B.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矣 C.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D.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以.地事秦 遣一从事以.一太牢告庙 B.视为.止,行为迟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C.燕赵之.收藏 子孙视之.不甚惜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3.对下列各句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③族秦者秦也 ④斯用兵之效也 ⑤洎牧以谗诛 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⑦梁,吾仇也 A.①⑤②③④⑥⑦ B.①②③④⑦⑤⑥ C.①④②③⑦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4-17 题。 成遵,南阳穰县人也。幼敏悟,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家贫,勤苦不废学问。二十能文章。 时郡中先辈无治进士..业者,遵欲为,以不合程式为患。会杨惠初登 第,来尹穰,遵乃书所 作数十篇见之,惠抚卷大喜。至京师,受业于夏镇,遂入为国子生。元统改元..,中进士第, 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正改元,擢太常博士..。寻 拜监察御史。扈从至上京,上封事,言 天子宜慎起居,节嗜欲,以保养圣躬,圣躬安则宗社安矣。言甚迫切,帝改容称善。又言台 察四事,帝皆喜纳之。是岁,言事 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三年, 自刑部员外郎出为陕西行省员外郎。五年,丁母忧。十年,迁.中书右司郎中。时刑部狱按久 而不决者积数百, 遵与其僚分阅之,共议其轻重,各当其罪。未几,无遗事。时有令输粟 补官,有匿其奸罪而入粟得七品杂流者,为怨家所告。有司议输粟例,无有过不与之文,遵 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其粟著为令乃可省臣从 之。十四年,调武昌路总管。会省臣出师,遵摄省事,于是省中府中,惟遵一人。乃远斥候, 塞城门,籍民为兵,得五千余人,设万夫长四,配守四门,所以为防御之备甚 至,号令严 肃,赏罚明当。贼船往来江中,终不敢近岸,城赖以安。十七年,升中书左丞。是时,太平 在相位,以事忤皇太子,皇太子深衔之,以为遵及参知政事赵 中,皆太平党也。十九年, 用事者承望风旨,嗾邓子初等诬遵与参政赵中等六人皆受赃,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 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二十四年,御史台臣辩明遵等皆诬枉,诏复给还其 所授宣敕。 (节选自《元史·成遵传》, 有删改)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 其粟/著为令/乃可/ B.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 其粟/著为令/乃可/ C.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 其粟/著为令/乃可/ D.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 其粟/著为令/乃可/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国最后一级考试即殿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改元是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 年。 C.博士是我国古代的官职名,太常博士是太常寺的属官,与现代的学位“博士”不同。 D.迁在古代指官职调动,一般指升官,文中涉及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授、擢、拜、升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成遵聪颖好学,终能脱颖而出。他家庭贫困,但勤学不辍,受到县尹杨惠赏识。后 赴京师拜师学习,入国子监深造,最终考中进士。 B.成遵勤于进谏,深受皇上器重。他担任监察御史时,上奏皇上要保重圣体,皇上深 受感动;上奏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皇上都高兴接受。 C.成遵守城有方,颇具组织才能。他在调任武昌路总管时,曾负责武昌城的防务,因 其防御周到,贼寇始终未敢靠岸,武昌城得以安宁。 D.成遵含冤而死,后被昭雪平反。他在任中书左丞时,因触犯皇太子,被认为是太平 丞相的党羽,后遭诬告受刑而死,几年后才被昭雪。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是岁,言事并举劾凡七十余事,皆指讦时弊,执政者恶之。 答: (2)皇太子命御史台等官杂问之,锻炼使成狱,遵等竟皆杖死,中外冤之。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 18-19 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 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 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漂流的秋色, 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寻思”两句借景抒情,借中夜之景抒发了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忧愁,也有当 下不能为国建功的无奈。 C.“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像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摆 脱了时刻相随的愁思。 D.“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的境遇却年年如故的无限 惆怅之情。 E.“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内心烦乱的状态,用词精切, 对仗工巧。 19.本诗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词》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 “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 分) 答: (四)名篇名句默写(6 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 1 ) 《 醉 翁 亭 记 》 中 描 绘 山 间 朝 暮 之 景 的 句 子 是 : “ , ”。 (2)《次北 固山下》一 诗中,表现 时序变迁, 新旧交替这 一自然规律 的诗句是: “ , ”。 (3)《逍遥游》中“ , ”两句,指出顺应天地 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第 II 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①在旅游景区,我们对游人随地乱丢垃圾,随处刻字题词,随意给野生动物喂食等不文 明的行为已经司空见惯....。 ②在竞争如火如荼....的“互联网+”时代,众多的网络设备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户体 验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UI 设计师因此成为大热的新兴职业之一。 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磨刀、补锅等许多曾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传统手工 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消失。 ④电影《湄公河行动》凭借创新的艺术表达、精彩的视觉呈现、商业化的包装手段实现 了口碑和市场的双赢,是一部不落窠臼....的佳作。 ⑤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的流来,每一个“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⑥如今,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百般呵护,孩子犯了错,他们也是睁一眼闭一眼,这种犯而.. 不校..的态度,必将为孩子的成长埋下隐患。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④D.③④⑤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偶像明星在公共空间中的言行同样是整个流行文化产业链的一部分,对社会尤其是 未成年人起着示范作用。 B.近日,乐视正式宣布乐视超级汽车生态体验园将落户浙江,这也回应了业界一直以 来对乐视造车的关注和质疑。 C.技术进步有助于我国节能减碳发挥了重要作用,技术节能效果明显,我国可再生能 源技术的推广利用世界领先。 D.由国际奥委会首次选拔了 10 名难民运动员组成代表团参加里约奥运会,以此向所有 难民传递“希望”的信息。 2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子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子。(6 分) 汉字的音和形基本上是分开的,可以写出来,也知道他的意思,但未必知道它该怎么读; 可以写出来,读出来, ① ;或者可以读出来,也知道什么意思,但未必知道怎么写。 汉子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 ② 。最初的甲骨文,笔画比较简单,到秦始皇 统一文字时期,它的壁画已经变得繁琐;随着汉字的频繁使用,新字不断增加,汉字又呈现 出不断简化的趋势。不过,几千年来,语言文字的记录传播介质不管发生任何改变, ③ 。 即使在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中,文言文变成白话文也没有改变汉字的书写方式。 四、写作(60 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书店,最显眼、最畅销的是这样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营销类的……, 读它,确实可以直接帮你升学、谋生,获得利益;但是,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 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就真的都“无用”了吗?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龙岩市一级达标校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教学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 分,每小题 3 分) 1.B(原文是制度层面是继承,具体的办法、措施体现出不少发展与创新之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3.C(A 项说季羡林“走上自己梦想的求学之路”错误,文中已明确表示季羡林向无大志, 考上清华是为了找到工作迎养母亲;B 项没有衬托,不是说明学术影响,写陈寅恪先生 的朴实无华主要是为了说明恩师陈寅恪的人格对季老的影响之深,;D 项传记没有详细 记叙了季羡林艰苦求学的经历。) 4.①能直接展现季羡林的人生追求历程,较全面地揭示他的精神品质;②使文章更客观, 更真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答对一点得 2 分) 5.①季羡林对物质要求甚低,生活简单朴素,但他潜心治学,常年勤勉不辍;②季羡林学 术成就卓著,但他从不以专家、泰斗自居,始终谦虚谨慎;③季羡林平等待人,对地位 高者不主动逢迎,对地位低者亲切和善。(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三点得 5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6.(5 分)(1)BD.答对一项给 3 分(A 项中“下决心采掘煤矿”错,年又春当时不知道村 里有煤炭资源;C 项中“一心打造的政绩工程,他也因此得以升迁”,无中生有;E 项中 “心里认为媳妇和孩子的死是年局长的错”错,高小根认为是妻子的命不好。) 7.(4 分)①热爱自然,有艺术才华。出去写生时,为高阳村的美景所陶醉,画了两幅《听 槐》;面对满目疮痍的高阳山,他怀有愧怍之情时,设计制作了巨型雕塑《缝山针》② 不辞辛劳,热心帮百姓致富。千方百计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引入资金,开发煤矿,带 领村民致富;③富有反思精神,敢于正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得知高小根媳妇的死因 时,看到满目疮痍的高阳山,年又春在她的坟前下跪认错,促成市里下通知禁止小煤窑 的开采,并掏钱制作巨型雕塑“缝山针”。(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8.(5 分)①“缝山针”是年又春反思的产物,他意识到过去只热衷于开采煤矿引领村民致 富而忽视了环境惨遭毁坏的后果是错误的,希望借此补救。②“缝山针”也是警示,警 示人们记住以往的沉痛教训,抛弃不科学的发展方式。③“缝山针”的光芒又是希望, 昭示着高阳村将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的美好前景。(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每答出三 点给 5 分,意思答对即可。) 一、 古代诗文阅读(46 分) (一)课内文言文(10 分,每小题 2 分) 9.C(A.“列”通“裂”;B.“善”通“缮”;D.“伏”通“服”。) 10.C(C 和例句,使动用法,使……战栗,使……灭亡;A.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招致;B.名 词活用作状语,乘辇车;D.形容词作名词,厚度。) 11.D(A.“固然”,本来的结构;B.“地方”,土地方圆;C.“祖父”,祖辈父辈。D.“仓皇”, 匆忙急迫,古今义相同。) 12.A(A.均为“用”;B.因为,成为;C.的,它;D.他们的,一定。) 13.B(①②介词结构后置句,③④⑦判断句,⑤⑥被动句。)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14.C(遵曰:“卖官鬻爵,已非盛典,况又卖官与奸淫之人,其将何以为治?必夺其敕,还 其粟,著为令,乃可。”) 15.D(“授”“拜”一般指授职、任命,不表示官职升迁) 16.D(触犯皇太子的是太平丞相) 17.(1)这一年,成遵议论时事以及检举弹劾的共七十多项,全是指责抨击当时社会的弊端, 执政的大臣因此憎恨他。(5 分;译出大意给 3 分;“举劾”“指讦”两处,每译对一处 给 1 分) (2)皇太子命令御史台等部门官员共同审讯他们,成遵等人最终都受杖刑而死,朝廷内外 都为他们感到冤屈。(5 分;译出大意给 3 分;“杂问”“中外”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注意:①“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②“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以,“大意”翻 译从宽。 【参考译文】 成遵是南阳穰县人。幼年聪敏颖悟,每日读书记忆数千言。家境贫寒,但成遵勤奋刻苦, 不废弃学业。二十岁能作文章。当时南阳地方先辈中没有研究进士学业的人,成遵准备应考, 又担忧自己的文章不合规范格式。正好杨惠刚考中进士,来做穰县县尹,成遵于是抄录自己 作的几十篇文章去拜见杨惠,杨惠看后非常高兴。成遵后来到了京师,跟从夏镇学习,于是 进入国子监做了国子生。元统元年,成遵考中进士,授翰林国史馆编修官。至正元年,提升 为太常博士。不久授任监察御史。随从(顺帝)到上京,用封章上奏,说天子应当注意日常 生活,节制嗜好欲望,以保重圣体,圣体安康那么国家就安定了。言论非常急切,顺帝为之 动容并称好。又奏言关于御史台的四件事,顺帝都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年,成遵议论时事以 及捡举弹劾的共七十多项,全是指责抨击当时社会的弊端,执政的大臣因此憎恨他。至正三 年,他由刑部员外郎出任陕西行省员外郎。至正五年,为母亲服丧。至正十年,改任中书右 司郎中。当时刑部长期查办而不能断决的案件积有数百起,成遵与同僚们分别审阅,共同议 论这些案情的轻重,分别判处相应的罪名。没过多久,就没有遗留的案件了。当时有命令交 纳粮食入官府可以补授官职,有人隐瞒了自己的奸恶罪行而通过交纳粮食获得七品杂流官, 被仇家告发。官府议论交纳粮食补授官职的法令,并没有犯罪就不授予官职的条文,成遵说: “出卖官职、爵位,已经不是重大的典章制度,何况又把官职卖给奸淫之人,还将用什么来 治理天下?一定要追回给他的敕命,退还他的粮食,并将此写成法令,才行。”中书省官员 听从了这一建议。至正十四年,调任武昌路总管。正逢行省官员率军出征,成遵代理行省事 务,当时行省和武昌衙署中,只有成遵一人负责。于是他远设哨所侦察敌情,关闭城门,征 发百姓当兵,得到五千多人,设置四个万夫长,分配防守四面的城门,因此防御准备得很周 到,号令严肃,赏罚分明得当。贼寇战船在长江中往来游弋,但始终不敢近岸,武昌城赖此 得以安宁。至正十七年,升任中书左丞。当时,太平任丞相,因为处理事情触犯了皇太子, 皇太子对他极为憎恨,认为成遵和参知政事赵中都是太平的党羽。至正十九年,当权者秉承 皇太子暗示的意思,唆使邓子初等人诬告成遵与参知政事赵中等六人都接受了赃物,皇太子 命令御史台等部门官员共同审讯他们,成遵等人最终都受杖刑而死,朝廷内外都为他们感到 冤屈。至正二十四年,御史台官员辨明成遵等人全都是被诬陷,皇上下诏并发还原来授予他 们的委任状。 (三)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18.BC(选对一个得 2 分,两个都对得 5 分)(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并未描写中夜之景; C“定自”“非”两词表明自己绝对不是庄周,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 19.(1)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幽琴 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忧思难解。通过“琴”“书”等意 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愁苦、忧思之情。(3 分) (2)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 通过“琴”“书”等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3 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 分) 20.(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若夫乘天 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三、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21.C( ①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②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 旺盛、热烈或激烈。③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关连。此处错在不合语境,可用“息息 相关”来表示密切关联。④不落窠臼:比喻文章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⑤特立 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此处错在对象误用。⑥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 也不计较。错在望文生义。) 22.A(B“回应”与“关注”搭配不当;C 结构混乱,把“技术进步有助于我国节能减碳发 挥了重要作用”改为“技术进步有助于我国节能减碳”或“技术进步对我国节能减碳发 挥了重要作用”;D 成分残缺,可删去“由”。) 23.①但未必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②由简到繁和由繁到简 ③汉字都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六、写作(60 分) 24.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