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全国)(2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全国)(26)

‎2018届二轮复习 现代文阅读 训练(全国)‎ 一、(2016·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解析] ‎ B.张冠李戴,由原文可知,陈忠实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应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工作单位换成陕西作协。C.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在原文第四段,文中只是说“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并没有说他作出了“错误判断”;结合文意可知,那应该是他受刺激后的一种觉悟。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推断错误,陈忠实在创作生涯中也有困惑的时候,不能绝对地说是“一帆风顺”。‎ ‎[答案] AD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首先在原文中找到“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这一信息所在之处;然后找到相应的答案所在范围(第三、四、五段);最后筛选出相关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整合起来。‎ ‎[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认真审题,理解句子。解答本题,应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拆开来理解:“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属于陈忠实的句子”为什么能“永留人间”?结合材料,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答案]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问要求阐述“剥离”和“寻找”的关系,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陈忠实要“剥离”什么,即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摆脱封建残余桎梏”“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进而弄清他要通过“寻找”获得什么,即“获得精神解放”“在思想上打开自己”“重建自我”。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回答第二问“有哪些表现”,则要纵观全文,从重点段落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如第三段的开头句,第四、五段的结尾句。要言之有理有据。‎ ‎[答案] “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2分)‎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 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写得太慢。《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极其认真。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两个学生。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在父亲的勉力张罗下,朱自华举办了一场体面的婚礼。妻子武钟谦是名医之女,温柔贤惠,善于持家。作为结婚礼物,父亲为他置办了一件紫貂皮大衣——《背影》里的紫毛大衣即是。然而,在大学期间,为了买一本《韦伯斯特大字典》,他将这件紫貂皮大衣当掉了。‎ 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他的日记,几乎就是一部民国知识分子贫困史。朱自清从1924年7月28日开始记日记。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 ‎“七七事变”后,朱自清先后在长沙临时大学和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昆明时期,物价奇高,他不得不开源节流。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日记中常常看到胃病发作的文字;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则是拼命写文章、做兼职。因为经常借不到钱,朱自清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在1942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窗帘。为此,朱自清没少受奸商的气。‎ ‎1945年夏天,抗战临近胜利,据友人回忆,47岁的朱自清已经衰老得令老友感到吃惊。‎ 当时,法币急速贬值,到1948年的时候,买一包纸烟都要几万块钱。朱自清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国民党政府为了平息高级知识分子的怨气,向他们派发一种配购证,可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美国支援的面粉”。清华大学学生吴晗和其他人为了揭穿国民党政府的阴谋,抗议美国政府的侮辱,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号召大家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 声明写好了,要征集签名。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并愤然地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1948年8月,朱自清的体重仅有38.8公斤。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第二任妻子陈竹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这成了他的遗言。‎ 朱自清去世时,钱包里仅有6万元,这点儿钱在当时连一个包子都买不到……‎ 一代散文大师,匆匆而去,背影长留。朱自清去世后,清华园第一次为一位老师的去世降半旗志哀。友人是这么评价他的——“纯粹的君子”(沈从文)、“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完美的人格”(叶圣陶)。(有删改)‎ 相关链接 ‎《声明》原文:“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民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购物证,特此声明。三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表现了朱自清一生认真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生活中机械刻板的一面。‎ B.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他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为清华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C.朱自清经常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一方面说明他为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在穿着上“节流”,一方面说明他乐观豁达。‎ D.朱自清退回购物证,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拒绝美国的救济粮,没有向贫困低头,也没有向权势低头,可见其“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节操。‎ ‎[解析] ‎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机械刻板的一面”不当,应该是“严格自律的一面”。B项,增添人文色彩的是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C项,可能是“豁达”,但没有“乐观”,也可能是出于无奈。‎ ‎[答案] D ‎6.朱自清“认真”的秉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文中对朱自清“认真”内容的相关表述,然后加以概括。比如文章中朱自清对夜中蝉鸣的问题的考证,说明朱自清写作的认真;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表现他学习的认真;教“文辞研究”课时,只有两个学生,但朱自清还是如平常一样讲授、考试,表明他教学认真。‎ ‎[答案] ①写作认真。朱自清写作时,先斟酌后动笔,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为“蝉鸣”的细节,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又两次亲身体验,还专门写文章。②学习认真。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专家请教,坚持用三种文字书写日记。③教学认真。他的选修课只有两个学生,却照常讲课考试。④工作认真。原则性强,将不称职的图书馆工作职员辞退。(每点1分,答对3点给4分)‎ ‎7.文中画线处引用了传主自己的话以及他人对传主的评价,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用的话的具体内容和体现了传主怎样的特征,二是与作品本身的特征的关系等。比如文章引用了朱自清的话,“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表现了朱自清做事有原则,再如“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表现了朱自清的气节等。引用沈从文、叶圣陶等人的话主要是为了体现朱自清的高尚气节等。文章这样写,一方面能突出传记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另一方面通过引用传主和别人的话,能够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等。‎ ‎[答案] ①作者引用传主自己的话直接突出传主的形象:做事有原则,做人有气节。②引用沈从文、叶圣陶等名人对传主的评价,从侧面表现其高尚气节。③引用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感染力。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14分)‎ 医心 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正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身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他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着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错位的骨头复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个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淡然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表示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了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队长刘一廷当日受伤是他救的,这一条就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顶,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身置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队员发现。认出他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即将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不知为什么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进神经止住疼痛,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5.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是多种因素促成他这么做的。这其中应包含着既有迫于日本人淫威唆使的无奈,也有对师兄及其家人生命安危的担忧,同时在当时他可能也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 B.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会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内心清楚但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 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中“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D.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精神面貌。‎ E.小说设置伏笔来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如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的颤抖,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为后文他投靠日本人埋下伏笔。‎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不准确,白忠孝不语,是因为自己曾经帮日本人办过事,不光彩,担心游击队知道。D项,文中未大量使用心理描写。‎ ‎[答案] BD ‎6.小说中王仁甫这—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人物所做的事、所说的话以及文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等内容,以此判定小说人物的特点。比如王仁甫在为伤员治病时,能够用银针为其止血,并且能够把错位的骨头复位等,显示了他高超的医术;再如王仁甫面对侵略者时毫不畏惧,显得十分冷静;还有他用计除去日军指挥官,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以及智勇等。‎ ‎[答案] ①医术高超。为伤员治病时,王仁甫运用银针为其止血,又很快将其错位的骨头复位,显示了他高超的医术。②沉着冷静。宫本初到医心堂时,王仁甫正从容地捻着银针赏看,对侵略者的淫威毫不畏惧,显得沉着冷静。③大智大勇。王仁甫设计通过教授白忠孝针灸之术,巧借其手除掉日军指挥官宫本,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④正义爱国。王仁甫不顾身家性命而救治游击队伤员,为保护民族医学而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体现了其正义爱国的一面。(每点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7.这篇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列举其中两处,并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注重把握小说中对比的内容,比如人物之间的对比、事件之间的对比等。从人物的角度分析,白忠孝和王仁甫是形成对比的,从他们对待游击队伤员和日本人的态度上可以看出,白忠孝十分胆小,而王仁甫则十分英勇;再如白忠孝前后表现的对比,一方面表现了白忠孝的改变,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王仁甫的智勇等。‎ ‎[答案] ①小说将白忠孝与王仁甫对待游击队伤员和日本人的态度进行了对比,表现出白忠孝性格中胆小、软弱的一面,更突出王仁甫的医者操守和爱国情怀。(3分)②白忠孝先前误入歧途与后来回归正道的对比,表现出了白忠孝勇于改过,也突出了王仁甫智勇双全、守正爱国的品行。(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