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 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江苏无锡312国道高架桥发生的桥面侧翻事故让人痛心,安全出行永远是交通发展的第一要义,智慧交通的需求在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受到威胁面前显得日益迫切。浅橙科技认为,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的构建,将在新时代道路安全稳定运行和提高用户出行体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对交通管理部门而言,乘客和车辆出行的海量数据可以被大数据系统有效提取和利用,通过实时收集车流量、客流量信息,掌握道路交通的真实具体情况,为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决定车辆的放行和管制。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方案。比如在节假日车流量巨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历史路况进行分析,对一些特别拥堵路段提前做好疏散引导。改善节假日交通拥堵状况。特别是在极端恶劣天气情况下,通过对道路和车辆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分析,交通部门及时将注意事项发送给附近车辆,可以大大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对于个人而言,大数据在出行时也能提供不少帮助。司机通过车载终端或数据采集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可以了解当前主要道路的交通状况,判断是否需要绕行。对乘客而言,若是孕妇送医、老人急救等情况,家人也可立即向交通部门求助。当然,除了道路状况,大数据系统还能对车辆的安全性、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做出一些合理的判断,提前做出预警,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摘自浅橙科技《大数据赋能智慧交通,让出行更安全》)‎ 材料二:‎ 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总体框架 ‎(摘自“大数据期刊网”)‎ ‎(摘自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2019年Q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材料三:‎ 大数据环境下城市交通系统面临诸多困境。当前情况下,城市道路信息较为复杂,并且归属于交通、公安、民航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掌控着城市大量交通信息,但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城市交通信息共享难度较大。同时,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的参与者非常复杂。例加,一个机场的参与者,涵盖了多个航空公司、地面处理公司、零售商。空中交通管制、海关以及机场运营公司本身。每个企业参与者都能够收集各自领域的数据,但是却不愿意共享。‎ 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内容进行翔实的分析,从而可以判断内容的真实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城市交通信息涉及多个层面的隐私,具有保密性强的特点。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通过技术手段保护居民个人、企业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交通数据信息安全性有待提高。‎ ‎(摘自曾联进《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设计研究》)‎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涵盖基础支撑、创新应用和长效发展等三个子体系,为城市智能交通运营管理提供方案。‎ B.道路交通数据经感知、分析后,传输到企业和政府,企业据此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服务,政府依此进行合理决策。‎ C.湖南、山东、北京高规划热度医院平均拥堵延时指数居高不下,是因为它们智慧交通数据的提取、利用效率偏低。‎ D.相比重庆市、吉林省、湖南、山东、北京三个省市高规划热度医院对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的需求更加迫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分述部分介绍了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构建对保障新时代道路安全稳定运行和提高用户出行体验的作用。‎ B.为改善节假日部分路段特别拥堵的状况,交通管理部门可使用城市交通大数据体系分析历史路况,从而提前做好疏散引导的工作。‎ C.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面向民众提供服务时,可为司机提供道路实时数据,为乘客提供帮助,对车辆安全、气候变化等做预警。‎ D.交通、公安、民航等多部门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运营参与者的复杂性,共同加剧了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共享的难度。‎ ‎3.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大数据环境下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困境。‎ ‎【答案】1.C 2.D ‎ ‎3.(1)城市智能交通大数据体系尚未落地;(2)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共享难度较大;(3)交通数据信息安全性不高。‎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中,C项,“是因为它们智慧交通数据的提取、利用效率偏低”强加因果。‎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本题中,D项,“共同加剧了”表述有误,应改为“导致”。“加剧”表示加深严重程度,前提是“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共享难”还有其他因素。‎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一般做此类题时要立足全文,而不应只从某一段找答案,然后要抓住与“城市交通系统面临的困境”有关的关键句,再根据关键句概括得出答案。关键句主要主要在材料三,有:“当前情况下,城市道路信息较为复杂”“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城市交通信息共享难度较大”“交通基础设施运营的参与者非常复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通过技术手段保护居民个人、企业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交通数据信息安全性有待提高”。据此概括即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 有 张晓风 那天下午回家,心里好不如意,坐在窗前,禁不住地怜悯起自己来。‎ 窗棂间爬着一溜紫藤,隔着青纱和我对坐着,在微凉的秋风里和我互诉哀愁。‎ 事情总是这样的,你总得不到你所渴望的公平。你努力了,可是并不成功,因为掌握你成功的是别人,而不是你自己,我也许并不希罕那份成功,可是,心里总不免有一份受愚的感觉。就像小时候你站在糖食店的门口。那里有一份抽奖的牌子。你的眼睛望着那最大最漂亮的奖品,可是你总抽不着,你袋子里的镍币空了,可是那份希望仍然高高地悬着。直到有一天,你忽然发现,事实上根本没有那份奖额,那些藏在一排排红纸后面的签全是些空白的或者是近于空白的小奖。‎ 那串紫藤这些日子以来美得有些神奇。风一过的时候,醉红乱旋,把怜人的红意都荡到隔窗的小室中来了。唉,这样美丽的下午,把一腔怨烦衬得更不协调了。翠生生的叶子簌簌作响,如同檐前的铜铃,悬着整个风季的音乐。这音乐和蓝天是协调的,和那一滴滴晶莹的红也是协调的——只是和我受愚的心不协调。‎ 其实我们已经受愚多次了,而这么多次,竟没有能改变我们的心,我们仍然对人抱着孩子式的信任,仍然固执地期望着良善。仍然宁可被人负,而不负人。‎ 我们的心敞开,为要迎一只远方的青鸟,可是扑进来的总是蝙蝠。‎ 我站起身,眼前的绿烟红雾缭绕着,使我有着微微眩昏的感觉,遮不住的晚霞破墙而来,我在那光辉中立着,洒金的分量很沉重地压着我。‎ ‎“这些都是你的,孩子,这一切。”‎ 一个遥远而又清晰的声音穿过脆薄的叶子传来,很柔和,很有力,很使我震惊。‎ ‎“我的?”‎ ‎“是的,我给了你很久了。”‎ ‎“唔,我不知道。”‎ ‎“我晓得。”他说,声音里流溢着悲悯,“你太忙。”‎ 我哭了,虽然没有责备。‎ 等我抬起头来的时候,那声音便悄悄隐去了,只有柔和的晚风久久不肯散去。我疲倦地坐下去,疲于一个下午的怨怒。‎ 我真是很愚蠢,比我所想像的更愚蠢,其实我一直是这么富有的,我竟然茫无所知,我老是计较着,老是不够洒脱。‎ 有微小的钥匙转动的声音,是他回来了。他总是想偷偷地走进来,让我有一个小小的惊喜,可是他办不到,他的步子又重又实。‎ 现在他是站在我的背后了,那熟悉的皮夹克的气息四面袭来。‎ ‎“不值得的。”他说,“为那些事失望是太廉价了。”‎ ‎“我晓得,”我玩着一裙阳光喷射的洒金点子,“其实也没有什么。”‎ ‎“人只有两种,幸福的和不幸福的。幸福的人不能因不幸的事变成不幸福,不幸福的人也不能因幸运的事变成幸福。”‎ 他的目光俯视着,那里面重复地写着一行最美丽的字眼,我立刻再一次知道我是属于哪一类了。‎ ‎“你一定不晓得的,”我怯怯地说,“我今天才发现,我有好多好多东西。”‎ ‎“真的那么多吗?”‎ ‎“真的,以前我总觉得那些东西是上苍赐予全人类的,但今天我知道,那是我的,我一个人的。”‎ ‎“你好富有。”‎ ‎“是的,很富有。我真的相信,如果今天黄昏时宇宙间只有我一个人,那些晚霞仍然会排铺在天上的,那些花龙儿仍然会开成一片红色的银河系的。”‎ 忽然我发现那些柔柔的须茎开始在风中探索,从窗棂间望出去,晚霞的颜色全被这些纤纤约约的小触须给抖乱了,乱得很鲜活。‎ 我再也想不起刚才忧愁的真正原因了。我为自己的庸俗愕然了好一会儿。‎ 有一堆温柔的火焰从他双眼中升起。我们在渐冷的慕色里互望着。‎ ‎“你还有我,不要忘记。”他的声音有如冬夜的音乐,把人圈在一团遥远的烛光里。‎ 我有着的,这一切我一直有着的,我怎么会忽略呢?我还能要求些什么呢?‎ 那些叶片在风里翻着浅绿的浪,如同一列编磬,敲出很古典的音色。我忽然听出,这是最美的一次演奏,在整个长长的秋季里。‎ ‎(摘自《张晓风经典作品》)‎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遥远而又清晰的声音”告诉“我”拥有一切,这一场景看似玄幻,实则表现了“我”在美好自然面前的自我觉醒。‎ B.文章善用对话表现人物,如“我”与家人的对话,既能表现家人的睿智、体贴,又能传神入微地表现“我”的聪慧、知足。‎ C.文章重点突出了“我”一直拥有的紫藤和晚霞,通过描写紫藤和晚霞前后不同的特征,艺术地表现了“我”的内心变化。‎ D.文章语言形象优美,意味深远,如将叶子的声响比作檐前铜铃悬着的音乐,营造出空灵的意境,暗示出生活本身的美好。‎ ‎5.请简要梳理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6.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标题“我有”的含义。‎ ‎【答案】4.C 5.(1)怜悯自己的不如意;(2)烦怨生活的不公平;(3)自责自己富有而不知;(4)幸福于自己当下丰富的拥有;(5)愕然自己的庸俗;(6)觉悟后内心的圆融、满足。 ‎ ‎6.(1)“我”有以紫藤、晚霞等为代表的美好自然;(2)“我”有家人的真诚关心;(3)“我”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C项,“重点突出”错误,文章并未重点突出写紫藤和晚霞。“描写紫藤和晚霞前后不同的特征”错误,紫藤和晚霞在作者笔下一直是美的 ,前后没有变化。‎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时首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然后从描写中分析人物的心理,注意抓住文中表现人物心理感受的语句,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分析可知,作者的心理变化主要通过两个情节展现:运用想象的手法,虚构了上帝和自己的交流,以此表现自己的反省;描写真实生活中的亲人的关怀,体味到幸福一直都拥有。抓住文中体现作者心理感受的语句:“心里好不如意,坐在窗前,禁不住地怜悯起自己来”“你总得不到你所渴望的公平”“我真是很愚蠢,比我所想像的更愚蠢,其实我一直是这么富有的,我竟然茫无所知”“是的,很富有。我真的相信”“我为自己的庸俗愕然了好一会儿”“我忽然听出,这是最美的一次演奏,在整个长长的秋季里”。据此概括即可。‎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的含义。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不同角度概括,分析“我有”的丰富内涵。首先理解“我有”,即“我拥有”,那么“我拥有什么”,幸福与不幸福不取决于外在,而取决于内在的心态。主要从文章后文作者表现自己的反省后梳理和概括,主要抓住以下文句:“如果今天黄昏时宇宙间只有我一个人,那些晚霞仍然会排铺在天上的,那些花龙儿仍然会开成一片红色的银河系的”概括出我拥有美好自然;“有一堆温柔的火焰从他双眼中升起。我们在渐冷的慕色里互望着”概括出我拥有家人的真诚关心;“我有着的,这一切我一直有着的,我怎么会忽略呢?我还能要求些什么呢”概括出我拥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徒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且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郸,鲁勾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 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骥。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王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 其后秦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武对曰:“秦地遍天下,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丹曰:“然则何由?”对曰:“请人图之。”‎ 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鞠武谏曰:“愿太子疾造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恬然,恐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武曰:“敬诺。”出见田先生,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先乃齐人 乃:表判断,是 B.荆轲嘿而逃去 嘿:通“默”,沉默 C.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 穷困:走投无路 D.愿太傅更虑之 更:更加 ‎8.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荆柯者,卫人也 B.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C.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 D.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 ‎9.不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B.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C.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D.夫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郡,秦朝郡名。郡县是郡和县的并称,初见于周;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国内为三十六郡,为郡县政治之始。‎ B.筑是古代一种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弦下有柱,以竹尺击弦发音,声音很悲壮,击筑多喻指慷慨悲歌。‎ C.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为鞠武赏识的智深勇沉的田光先生即为前者。‎ D.三晋,是春秋时期赵魏韩三国的合称。孝公十二年,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大夫,联合灭智伯,分其地。‎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荆轲喜好读书,崇尚击剑。他混迹于酒徒中,仍把读书当作爱好。曾在游历榆次时,与盖聂谈论剑术。‎ B.荆轲为人忍让,不愿私斗。他遭遇盖聂愤怒时斥时驾车远离。遭遇鲁勾践怒目而视时,荆轲逃之夭夭。‎ C.荆轲命途多舛,难掩其才。他想投靠卫元君,却被拒绝,游历诸侯,未被赏识,但最终获得田光善待。‎ D.荆轲交游广泛,平等待人。他既可以与诸侯国的贤士、权贵、豪杰结交,也可与屠夫、乐手等人为友。‎ ‎1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长城之南,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2)居有间,秦将樊於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 ‎【答案】7.D 8.D 9.A 10.D 11.B ‎ ‎12.‎ ‎(1)那么长城的南边、易水的北边,就没有安定的时候(地方)了。怎么(为什么)因为被(受)欺凌的怨恨,想要去触碰逆生的龙鳞(触怒秦国国君)呢!‎ ‎(2)过了一些时候/不久,秦国将军樊於期在秦王那里获罪,逃亡到燕国来,太子丹接受了他并且让他住下来(为他提供了住宿)。‎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作答本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实词的意义,或者是用代入法将加点的实词带入句中去理解,或者以字形推断字的词性和意思。本题中,D项,“愿太傅更虑之”意思是:希望太傅替我重新考虑一下。更:重新。‎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句。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四大类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记住标志,能准确快速判断。本题中,例句是被动句。‎ A项, 判断句。荆轲是卫国人。‎ B项,状语后置句。天天同杀狗的屠夫和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 C项,没有特殊句式。即使有管仲、晏婴,也不能为您出谋划策了。‎ D项, 被动句。我到底不能因为被强秦威胁,就牺牲我所同情、怜惜的朋友。‎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在断句时特别要注意:①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②句子结构的对称性。③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④句子成分的省略。⑤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划线句的翻译是:做了危险的事想求平安,造了祸患却求幸福。计划浅薄却怨恨很深,为了结交一个新知的朋友,便不顾国家的大害,这可以说是加深怨恨而扩大祸患了。“行危欲求安”与“造祸而求福”句式结构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BD;“连结一人之后交”与“不顾国家之大害”结构相似,内容形成对比,中间应断开,排除C。‎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D项,“三晋,是春秋时期赵魏韩三国的合称”错误。三晋是战国时期赵魏韩三国的合称。‎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本题中,B项,“他遭遇盖聂愤怒时斥时驾车远离。遭遇鲁勾践怒目而视时,荆轲逃之夭夭”错误。根据原文“盖聂怒而目之”“鲁勾践怒而叱之”,应该是“他遭遇盖聂怒目而视时驾车远离,遭遇鲁勾践愤怒呵斥时,荆轲逃之夭夭。”选项信息颠倒错位。‎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得分点有:(1)所定,安定的时候;奈何,怎么;见陵,受欺凌;批,触碰。(2)居有间,过了一些时候;亡之燕,逃亡到燕国;舍之,让他住下来。‎ 参考译文:‎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先世是齐国人。移居到卫国,卫国的人称他庆卿。以后他到了燕国,燕国的人称他荆卿。荆卿喜爱读书、击剑,曾经拿剑术来游说卫元君,卫元君不采用。后来,秦国征伐魏国,就把占领的地方设置了东郡。‎ 荆轲曾经游历经过榆次,和盖聂讨论剑术,盖聂发了脾气,眼睛瞪着他。荆轲便走开了,有人提议再把荆轲叫回来。盖聂说:“刚才我跟他讨论剑术,有不同的意见,我眼睛瞪了他:去看看也好,不过在这种情形下他是该走了,不敢再停留的。”派人到荆轲居停的上人那里看看。荆轲果然已经驾车离开榆次了。使者回来报告,盖聂说:“他当然要走的,我刚才用眼睛震慑了他。”‎ 荆轲游历到了邯郸,鲁勾践跟荆轲博戏,因为争夺博局上的技艺方法,鲁勾践恼怒了而呵叱他。荆轲默默地逃走,以后再也没有见面。‎ 荆轲到了燕国以后,跟燕国的一个杀狗的屠夫,以及善于击筑的高渐离交好。荆轲爱好喝酒,天天同杀狗的屠夫和高渐离在燕国的街市上喝酒,喝到半醉以后,高渐离击着筑,荆轲就在街市上和着唱歌,看看彼此,相当快乐;可是一会儿就又相对着哭泣起来,好像旁边没有别人一般。荆轲虽然同酒徒们打交道呵,然而他的为人,却是沉着含蓄。爱好读书;他有所游历的那些诸候国家,都是跟一些贤士、豪杰和有德行的人结交。他到了燕国,燕国的处士田光先生也很客气地接待他。知道他不是一个平凡的人。‎ 过了一些时候,恰好碰上在燕国做人质的燕国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来。燕国太子丹。从前曾经质押在赵国;而秦王政是在赵国出生的,他小时候和丹很要好。等到嬴政即位做了秦王。正好丹质押在秦国。秦王对待燕太子丹不好,因此丹就怀着怨恨逃回来了。‎ 后来秦国天天出兵太行山以东的地方,攻伐齐国、楚国和三晋,渐渐像蚕食桑叶一般,侵蚀着诸侯的土地,快要到燕国了,燕国的君臣都害怕战祸的来到。太子丹忧虑于此,请教他的太傅鞠武。鞠武回答说:“秦国的土地已经遍及天下,百姓众多,而且士卒勇猛,兵器甲胄更是丰裕。如果他想向外扩张的话,那么在长城以南、易水以北的我们燕国这块地方,使不能安定了。怎么可以因为受了欺侮的怨恨,就想去触犯强大的秦国呢!”丹说:“那么要怎么办才好?”鞠武回答说:“请仔细地打算这件事。”‎ 过了一些时候,秦国将军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亡到燕国来,太子丹收容他并且让他住下来。鞠武劝谏说:“不可以。希望太子赶快叫樊将军到匈奴去,来消除秦国侵略燕国的借口。请你先和西方的三晋缔交,和南方的齐、楚两国连合。和北方的匈奴单于讲和,那样以后才可以想办法(兑付秦国)啊。”太子说:“太得的计划,延搁的日子太久,我心里很乱,怕一刻都不能等待呢。况且不仅如此,那樊将军在天下走投无路(各地找不到容身之处),投靠到我这里来,我到底不能因为被强秦威胁,就牺牲我所同情、怜惜的朋友,撵他到匈奴去,这本是我需人做事的时候呀。希望太傅替我重新考虑一下。”鞠武说:“做了危险的事想求平安,造了祸患却求幸福。计划浅薄却怨恨很深,为了结交一个新知的朋友,便不顾国家的大害,这可以说是‘加深怨恨而扩大祸患了。燕国有一位田光先生,他为人智虑深远,而且勇敢沉着,可以和他商量商量。”太子说:“希望通过太傅介绍能够认识田先生,好吗?”鞠武说:“好的。”出去见了田先生,说“太子希望与先生商议国家大事”。田光说:“恭敬地接受指教。”就到太子那里去拜访。‎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元好问①‎ 八月芦沟风路清。短衣孤剑此飘零。苍龙双关平生恨,只有西山满意青。‎ 尘扰扰,雁冥冥。因君南望涌金亭②。还家胜买宜城酒,醉尽梅花不要。‎ ‎【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金亡后,被囚数年,后隐居不仕,金朝先建都北京,后建都河南开封。②河南新乡辉县的景点。‎ ‎13.下列对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月”句以“风路”之清,描绘了秋天风清气朗的景象,景中寓情,为全词奠定了忧伤的感情基调。‎ B.“苍龙”两句写作者见到苍龙山两道雄关兴起憾恨之感,但西山依旧葱葱郁郁,写尽人生苦短的慨叹。‎ C.“雁冥冥”句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大雁自高空掠过的特点,以其寓意引出下句“因君”二字。‎ D.结尾两句描述作者意欲回家买尽宜城美酒,想要借酒浇愁,一醉方休,连梅花这样的美景都弃之不顾。‎ ‎14.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情感。‎ ‎【答案】13.B 14.情感:①飘零之苦:写词人秋季短衣孤剑独行芦沟,表达了飘零孤独之愁苦:②故国之思:词人借大雁往南高飞向南遥望金朝旧都,流露了对金朝灭亡的憾恨与幽思;③忠贞之情:词人欲意还乡,隐居不仕新朝,流落了忠贞爱国之情。‎ ‎【13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B项,“人生苦短”表述有误,应是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査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考查对诗句内容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涉及对诗歌思想感情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然后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并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最后有条理的按照题目要求整理出答案即可。分析此题首先结合注释“金亡后,被囚数年,后隐居不仕”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再结合词句的理解来分析情感:“短衣孤剑此飘零”表达飘零之苦;“雁冥冥。因君南望涌金亭”表达故国之思;“还家胜买宜城酒”再结合作者隐居不仕,表达对故国的忠贞之情。‎ ‎(三)名篇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子夏认为“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运用了奴隶典故,阐述了“生于忧患”的道理。‎ ‎(3)《关雎》中,与《东方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观论海》中,曹操描绘了海面宽闹、岛屿高耸景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听到荆轲慷慨激昂的歌声以后同仇敌忾的反应。‎ ‎【答案】(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2)百里举于市(3)关关雎鸠,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4)水何澹澹,山岛辣峙(5)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的默写。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笃志、雎鸠、洲、荇菜、澹澹、辣峙、瞋目。‎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几年,螃蟹券逐渐成为亲朋好友之间的秋季热门赠礼,但其中________的现象不少。媒体调查发现,很多蟹券存在货不对板、店家跑路、标价虚高等问题,如150元蟹券,大闸蟹采购成本仅50元;有的经销商一边高价卖券一边打折收券,即使一只螃蟹都没卖出,也能收益颇丰。对“纸螃蟹”这种异化了的礼券经济,其隐性危害不容小视,消费者不能________。一方面,“纸螃蟹”大量空转,无法反映真实供需情况,可能会误导蟹农盲目扩大生产,导致螃蟹滞销。另一方面,这破坏了市场秩序,使产品质量________,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蟹券作为礼品看似“体面”,但在让各方表面共赢背后,有可能为销售欺诈埋下隐患。‎ 从________的月饼券,到螃蟹券,再到各种层出不穷的礼品券,作为实物等价物的“券”促进了商品流通,这本身代表着市场经济向着更高层次发展,也说明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体验在不断升级。礼品券确实更利于商品的流通,但只有始终与实际商品保持有机联系,才能避免礼品券滋生诈骗甚至难以兑付等问题。‎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鱼目混珠 高枕无忧 参差不齐 名噪一时 B.弄虚作假 掉以轻心 参差不齐 风靡一时 C.鱼目混珠 高枕无忧 良莠不齐 风靡一时 D.弄虚作假 掉以轻心 良莠不齐 名噪一时 ‎17.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体面”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现在文坛相当浮躁了,认真读一个作家的作品才敢评论的越来越少,可大多批评家仍认为自己态度“严谨。‎ B.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指出,“深切的命运感”“不详的命星的束缚”让人们感到畏惧,这是悲剧必然激起的情感反应。‎ C.重庆市创新扶持手段,以增信、提供风险准备金等方式,为民营企业破除发展路上的“玻璃门”。‎ D.武汉军运会期间,城市志愿者杜诚诚为盲人讲述运动会比赛情况,让他们也能“看到”军运会精彩时刻。‎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礼品券确实更利于商品的流通,但只有始终与实际商品维护有机联系。才能避免礼品券难以兑付甚至滋生诈骗等问题。‎ B.礼品券确实更利于商品的流通,但只有始终与实际商品保持有机联系,才能避免礼品券滋生诈骗甚至难以兑付等问题。‎ C.‎ 礼品券确实更利于商品的流通,但只有始终与实际商品保持有机联系。才能避免礼品券难以兑付甚至滋生诈骗等问题。‎ D.礼品券确实更利于商品的流通,但只有始终与实际商品维护有机联系,才能避免礼品券滋生诈骗甚至难以兑付等问题。‎ ‎【答案】16.B 17.A 18.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弄虚作假:耍花招欺骗人,制造假的现象以欺骗别人。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此处指以假象骗人,应选“弄虚作假”。‎ 高枕无忧:意思是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掉以轻心:为人处事心不在焉,对事情不重视,轻视,漠视不在意,不认真。此处指不重视,应选“掉以轻心”。‎ 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侧重于品质,只能用于人。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不整齐,可用于人和物。此处指产品质量不一,应选“参差不齐”。‎ 风靡一时:在一个时期里极为盛行。名噪一时:名声在一个时候广为传颂。此处指盛行,应选“风靡一时”。‎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求熟悉标点符号的功能,能正确书写和使用标点符号。一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分类,掌握并正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常用标点符号;二要掌握标点符号书写的位置;三要会体会常用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题干中的“体面”有反语和强调的双重作用。‎ A项,反语/强调。‎ B项,引用。‎ C项,特殊意味。‎ D项,特殊意味。‎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本题中,‎ A项,“维护有机联系”,搭配不当。‎ B项,“滋生诈骗甚至难以兑付”语序不当。‎ D项,“维护有机联系”,搭配不当;“滋生诈骗甚至难以兑付”,语序不当。‎ 故选C。‎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英文中的“共同”“社群”“沟通”是同源的词,人们不仅住得近可以成为一个社会群体,①________,如相隔几千里的人因为一本书或一封信而产生情谊,他们的关系甚至比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人还近。②________,也就是说,能使人们聚集成社群或社会的一定是共同的目标、信仰、希望和知识。而③________,所以,在英文中“共同”“社群”“沟通”是同源的。‎ ‎【答案】①住得远也可能成为一个社会群体; ②共识凝聚社群; ③先有沟通才能达到共识/沟通是共识的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首先分析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英文中的“共同”“社群”“沟通”是同源的词。第1空,根据上句“人们不仅住得近可以成为一个社会群体”可知,下句与上句构成递进分句,用“也”连接,表达“住得远也可以成为一个社会群体”;第2空,根据下句“也就是说,能使人们聚集成社群或社会的一定是共同的目标、信仰、希望和知识”是对上句的解释,“能使人们聚集成社群或社会”是“凝聚社群”的意思,“共同的目标、信仰、希望和知识”是“共识”的意思;第3空,是对前文的总结,根据段意,把三个词联系在一起,前面提到了“共同”“社群”,此处应该出现“沟通”,把 “沟通”与“共识”联系起来即可。‎ ‎20.下面是某公司网站建设立项准备的流程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全部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答案】公司根据网络需求,做用户群体调研、市场调究,结合结果进行需求分析。若合理,则撰写网站功能描述书,申请立项;若不合理。则调整需求,重复流程,重做调研。‎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是一道图文转换题,提供的材料是流程图,首先要整体把握全图,然后依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述,同时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连贯,不要遗漏相关信息。解答此题,考生要关注几个细节:首先找到话头,根据结构图应该从最上层表述;“需求分析”是综合“用户群体调研”和“市场调研”的结果;“合理”与“不合理”要分两种情况分别表述;“不合理”时需要重复流程等。最后注意图示所给的文字信息要表述全面,不能遗漏。‎ 四、写作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背包或新或旧,或轻或重,或虚或实。它承载了记忆,寄寓了情感。‎ 请以“背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背包 九月。‎ 南京的太阳依然似火。‎ 坚持了半天都不行,爷爷坚持要送我坐车去学校,我是知道老人家的身子骨依然健朗,只是我心中必定是不忍心。老人家异常倔强,一把夺过我的大包,出了门。‎ 这是我去师范上学后第一次回家,虽说第一次,其实也就隔了一个星期而已。但十六年来从没孤身在外呆过一个星期。呆在家两天,一家人把我把我当贵宾一样伺候着。回学校时,爷爷排除所有人的提议,坚持着一定要自己送我。包里装着好些大苹果、洗干净的衣服,还有几本厚厚的书。这一刻,它们纠集起来躲在包里,盘踞在爷爷的背上,施展着它们的威力。‎ 路边的梧桐把夏日浓烈得如同泼墨一样的树阴覆盖到爷爷微弓的背上,忽明忽暗地斑驳着。阳光开始毫不留情刺破树叶之间,扎向他和我裸露在外的皮肤。我热极了,汗开始流下来。爷爷的颈子上搭着毛巾,抹一下汗,再看着我乐呵呵地笑。烈日下,他的脸被汗液涂得发亮,我不由得心疼起来。‎ ‎——爷爷,把包给我。‎ ‎——没事,不重。‎ ‎——你换我背一会再给你就是啦。‎ ‎——都快到了。‎ 是的,路不长,还有六七百米。可是爷爷喘着气、擦着汗,近在咫尺,令我这么个十六岁的大小伙很是不自然。就这么尾随着、紧跟着,伴随着河对岸的田野荡漾过来的泥土香。原来,有时候高大的身影是被并不高大的身影呵护着成长的。‎ 到了车站,爷爷继续背着包,抓着毛巾擦了一下汗,又对我笑起来。‎ ‎——累吧,爷爷?‎ ‎——不累不累。‎ ‎——你快回去歇歇吧,车一会就来了。‎ ‎——不急不急,我送你上车再回去。‎ 我静默了,因为车站还有好几个少男少女,与自己的爷爷不停地说话,似乎落伍而可笑。可是,我想我会永远记得,这一天的这一刻我眼角的余光里一直伫立着一位老人家的形象:头发短短,竖着,大部分都白了。脖子上搭着一条浅灰色毛巾,褪色的白褂,右手紧抓着包的背带,眼睛投向来时的方向,也是车来的方向。‎ 那一刻,余光成了我视角的全部焦点。‎ 车来了。爷爷把包递给我,背上的褂子印现大片的水渍,都是汗。‎ 车轮渐渐动起来,我向爷爷挥挥手说再见。忘不了的是,爷爷挥了挥手,大声说着:“路上注意安全,在外面注意身体。”与话语末梢同步的动作是他用右手的手掌手背在黑红的两腮划过……年少轻狂的我把头伸出窗外大喊一声:“爷爷,我下个星期还回来。”‎ 喊完了,我立刻坐下来,把头埋进包后,因为再慢一步,车上的乘客们就会看到我脸上一塌糊涂的泪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