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2019年8月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级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试时间:150分钟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流行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社会大众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流行文化在文化主体和文化功能上与其它文化形态相比,存在着明显差异。它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具有娱乐性,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为某些群体稳定的生活行为方式。‎ 流行文化与其他文化都是在人类长期生产生活的社会交往互动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更显著的信息交流传播方式。在大众传播充分发展的情形下,流行文化才得以产生和扩散,而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流行文化中所利用的关键形式。从信息传播角度看,流行文化的形成是人类在信息传播互动中产生的某个文化现象作为一个讯息元素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信息的传播互动被许多人迅速认同、模仿,并将其作为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过程。文化行为或实体要被不同群体的人们所接受并形成流行,就要有更多受传者的需求基础。一条传播的讯息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各种需求,不同群体的成员才会进行记忆和实践,最终形成流行文化。‎ 大众传媒也会对流行文化产生消极影响。首先,在人们平日的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将其作为娱乐消遣的对象,人们正因此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人们减少了选择各种文化的机会。大众传媒不知不觉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时间安排,干扰了人们对其他文化的选择。其次,大众传媒由于传递单一的文化元素,削弱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大众传媒的即时消费性致使它不可以深度阐释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它把原先的理念和观点模糊掉。例如我们经常过度使用手机:造成不可摆脱的媒介依赖,难以摆脱;我们所接受的观点和想法一定要从媒介中查找来源;更倾向于在虚拟的现实中表达自身观点并且逃避真实的社会交往。‎ 基于此种情况,流行文化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难以引领新风尚,使得文化本该有的功能出现异化。而文化垄断、强势话语使流行文化开始出现西方价值取向。一些发达国家凭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生活习俗、思考问题方式、价值判断等方面对别的国家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日本的动画片《蜡笔小新》《机器猫》《火影忍者》等,以及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为中国观众所追捧,靠精彩的剧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轻诙谐幽默占领了流行文化市场,人们在津津有味地欣赏动画片时,就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因为流行文化拥有强有力的渗透力、感染力、同化力,先进且具有优势的文化会凭借流行文化对弱势文化进行强有力的侵占和改变,从而使落后地区的流行文化出现异化、扭曲。‎ 大众传媒对人性的重新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可以促进流行文化的合理发展。因此,把握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影响的整体脉络,不仅有利于文化的共荣,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 ‎(摘编自刘馨政《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传播影响探析》,人民网‎2018年5月1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行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形态,面向社会大众,可以产生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作用。‎ B.流行文化与精英文化都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交往互动的结果,但它们的文化主体和文化功能有所不同。‎ C.流行文化的产生、扩散和发展离不开大众传媒,没有大众传媒高度介入的文化往往难以成为流行文化。‎ D.日常生活中,人们一旦将大众传媒当成娱乐消遣对象,就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削弱独立思考能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点明了流行文化的本质,第②段则进一步论述了流行文化的形成条件及过程。‎ B.第③段“大众传媒也会对流行文化产生消极影响”一句,在行文中起领起下文的作用。‎ C.第④段借好莱坞大片等受中国观众追捧的事实,强调西方大众传媒的先进引领作用。‎ D.大众传媒促使了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带来消极影响,文章对此进行了客观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的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如《中国好声音》《非诚勿扰》等,经过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也属于流行文化范畴。‎ B.某个文化现象常常通过传播互动满足了人们的需求,而且被人迅速认同和模仿,成为人们唯一不变的生活方式,流行文化便应运而生。‎ C.大众传媒的即时消费性特点导致其对文化的阐释过于浅显,因此我们为印证某观点和想法的来源而通过手机网络查到的信息不足为据。‎ D.大众传媒对人性重新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可以促进流行文化合理发展,成为更多人的自觉追求,使其最终演变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没·原始时代》等多部影片同场竞技,将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推升至58.4亿元的新高度,观影人次达1.3亿。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仅正月初一的单日票房就高达14.43亿元。‎ 被誉为大陆首部“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改编自“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胀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地球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春节档期叫好又叫座,短短5天,票房逾14亿元。这部电影以其大胆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流浪地球》一上映便在豆瓣网拿下8.4的高分,影院排片奉从第四逆袭到第一。猫眼专业版对《流浪地球》的票房预测是人民币53.34亿元。(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 材料二:‎ 国内票房突破40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 中国科幻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等科幻名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更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往前追溯20年,中国科幻文学因缺乏好作品,一直不被外界熟知,最顶尖的作品在国外最多也只有几千本销量。因此当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并在海外热销时,人们将其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转折点。‎ 而《三体》同样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王晋康、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的作品版权被诸多投资方争抢。但王晋康却认为,这把火似乎烧得有点虚热:“《流浪地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但我们不能忽略它作为一部硬核科幻的不完美。无论是祖孙三代矛盾逻辑的不流畅、剧本上的科学硬伤,还是演技上的不足,目前想打动外国人,还是有一定困难。”‎ 王晋康认同中国科幻电影已走入元年,但在他看来,这其实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即便《流浪地球》失败,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最迟也只再延迟五年。而《流浪地球》的成功更多的是让资本更早地涌入,科幻作家有了培育的土壤,即便后续跟风的科幻电影失败,也不会让中国科幻热再次断流。“中国与美国科幻电影之间,是工业化的差距。美国领先中国不止十年。科幻电影烧钱,同样需要烧时间。”而谈及何时中国科幻电影可以与美国并称“双雄”,王晋康坦言,是早晚的事,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摘编自《新京报》:《王晋康:美国科幻片领先中国不止十年》)‎ 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流浪地球》表面上描绘末世的凄凉景象,骨子里却含着积极的正能量。影片传播了“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这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截然不同。‎ 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中国即将推出的一系列大制作科幻电影中的一部,这类电影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投资上,都是中国大多数制作人目前还无法企及的。《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让人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碎式跨越的时代背景。‎ ‎《人民日报》刊文称,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还能有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 的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卷恋。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还有一些差距。我们要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板,既不捧杀也不棒杀,才能激励文化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摘编自《参考消息》)‎ 材料四:‎ 在航天科技硬实力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时候,体现我国软实力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隆重上映,让戏内情景与戏外现实交相辉映。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国家不断培育电影新的人才、技术、市场等力量所产生的令人欣喜的成果。如此视觉奇观式的庞大制作凸显了这些年我国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都一直是很有影响的题材,即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摘编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流浪地球》在春节档与多部影片同场竞技时脱颖而出,好评如潮,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14亿元,实现精彩逆袭。‎ B.过去20年中国科幻文学很少被外界关注,刘慈欣的《三体》使中国科幻文学发生转折,并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 C.从材料二看,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巨大发展,乐观地估计,中国科幻电影在十年之内就能比肩美国。‎ D.《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档国产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增长,既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说明了中国科幻电影取得的初步成就。‎ B.电影《流浪地球》虽然在剧本内容、科学设定、人物表演等方面存在着令人遗憾的瑕疵,但是总体质量还是被认可的。‎ C.《流浪地球》中人类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与中国航天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交相辉映,让人联想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中国电影要想继续走创新道路,就需要在坚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多面向未来思考,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 ‎6.电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的时代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综合材料内容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云中村 阿巴一个人在山道上攀爬。‎ 两匹马走在前面,山风吹拂,马脖子上鬃毛翻卷。‎ 弓着腰向上的阿巴跟在两匹马后面,鼻梁高耸,宽大的鼻翼翕动,他闻到了牲口汗水腥膻的味道。阿巴已经有四年多时间没有闻到这令人安心的味道了。‎ 地震爆发前的几分钟,几秒钟,他就被这种味道包围着站在天空下,那是攀爬更高山道的时候,累了,他站在山道拐弯处休息。他用手叉住腰,望向深深的峡谷,望向峡谷底部的岷江,再抬头仰望上方的雪山。雪山上方停着又亮又白的云团。汗水淋漓的马也停下来,它们身上浓烈的腥膻味就聚拢过来,包围了他。‎ 后来,阿巴知道,地震爆发的时间是下午2点28分04秒。他熟悉的世界和生活就在那一瞬间彻底崩塌。‎ 灾后,他和云中村幸存的人去往政府安排灾民的另一个地方。离开大山,去往一个平原上的村庄。‎ 当云中村人落脚在另一个世界——那个平原上的村庄,那些气味一天天消散,最后就永远消失无踪了。‎ 有一阵子,阿巴竟然把这些味道都忘记了。‎ 现在,离开四年多后,阿巴回来了。‎ 临行前,阿巴去了从云中村移民来的每一户人家。每一户人家都住着政府统一修建的安置房。他在每户人家坐一阵子,并不说话。‎ 每户人家都说,阿巴来了。‎ 他们打开炉灶,天然气火苗蓝幽幽的,呼呼作响。‎ 他说,我要回去了,你们捎点东西给那里的人吧。‎ 是的,每家每户都有在“那里”的人,在那个毁弃的云中村,每家人都有人永远在“那里”。没有哪家人没有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气氛立即变得悲伤了。他们找出酒、糖果、上小学或幼儿园的孩子的一幅画、新生儿的一张照片。拿照片的两户人家原本是四户人家,是由四个破碎的家庭重新组建的两户人家。他们各生了一个儿子。孩子吃着捐助的奶粉长大,裹着捐助的尿不湿长大。他们说,娃娃不是生在云中村的,但还是云中村人。就拿照片回去吧,给他们的哥哥看看,给他们的姐姐看看。阿巴很惭愧,他不该又来揭开正在愈合的伤口,让这些伤口又流出血来。他说,对不起,我让大家伤心了。乡亲们流着泪,说,请告诉他们,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有乡亲用额头抵着阿巴的额头,乡亲的泪水流进了阿巴的嘴里,阿巴尝到了盐的味道,悲伤的味道。‎ 他一户一户一家一家收集东西,装满了整整一个褡裢。‎ 移民村的老板——家具厂的李老板,得知阿巴要回云中村,就把他拉到村口饭馆喝了一顿酒。饭馆是三户移民合伙开的,以家乡的山货——野菜、蘑菇、牦牛肉、藏香猪肉为招牌菜。李老板把手一挥,说,今天不喝店里的青稞酒,咱喝五粮液。阿巴说,你一直对我们很好。李老板说的也是干部常说的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他还把一沓钱塞在阿巴口袋里,一点心意,一点心意。阿巴把李老板塞给自己的钱掏出来,说,唉,大家都难,我不能要你的钱。‎ 老子是汉族老大哥,你必须拿着!家具厂要死要活,也不在这点钱上,拿着!‎ 阿巴说,我岁数比你大,你怎么是老大哥?‎ 我说的不是我们两个人,我说的是两个民族。‎ 阿巴离开那天,整个移民村都出动了。那天,阿巴表情严肃,气度威严。他脱下家具厂的蓝色工装,穿上了藏袍。哔叽呢的灰面料,闪闪发光的云龙纹的锦锻镶边,软皮靴子叽咕作响。‎ 有人要流泪。阿巴说,不许悲伤。‎ 有人想说惜别的话,阿巴也说,不许舍不得。‎ 那我们用什么送阿巴回家?‎ 用歌唱,用祈祷。用祈祷歌唱。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静。‎ 于是,一村人都在汽车站唱起歌来。一村人聚在一起,他们的歌声在汽车站的屋顶下飘荡。‎ 他们在水泥站合上摇晃着身体,就像被风吹动的森林一样。歌唱像是森林在风中深沉的喧哗。岩石在听,苔藓在听。鸟停在树上,鹿站在山岗。灵魂在这一切之上,在歌声之上。‎ 地震发生在5月,救灾的解放军走了。知道解放军要走,好多人都哭了,彭措家断了腿的孩子是两个战士背下山去的。孩子的父亲去替这两个战士补磨破了的鞋,去替所有的解放军补鞋,带着最结实的牛筋线,最柔软的小羊皮。琼吉家的人在废墟下埋得最深,解放军用三天时间才刨出来。他家的老奶奶看到解放军,就说菩萨,菩萨。老奶奶一见到解放军就拉着那些刨过泥的手,搬过石头的手,把发臭的尸体从废墟底下刨出来的手,一个劲亲吻。老奶奶在解放军官兵那里得到一个称号——“吻手阿妈”,解放军不肯吃灾民的东西,不肯喝灾民的茶,老百娃只能吻他们的手。‎ 正陷于遐想的阿巴突然听到了鸟叫声。阿巴听出来是云中村前石碉上的红嘴鸦群在鸣叫。黄昏降临,以石碉为巢的红嘴鸦开始进行每天例行的归巢仪式,它们绕着云中村,绕着石碉盘旋鸣叫。这群红嘴鸦还跟几年前一样,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不只是几年前,而是几十年来,这群红嘴鸦就是这样,永远在石碉上栖息,永远不多也不少。‎ 阿巴想,生命以鸟的方式存在,真好。‎ ‎(节选自阿来《云中记》)‎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地方特色鲜明,马身上的腥膻味、收集的东西放褡裢、告别乡亲时穿藏袍等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B.小说在刻画家具厂的李老板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正面描写手法,凝练传神地塑造了其热情大方的人物形象。‎ C.小说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灾民知恩图报的美德。‎ D.阿巴快到云中村时听到了鸟叫声,感叹“生命以鸟的方式存在,真好”,这看似不合常理,却传达出阿巴难以言说的情感。‎ ‎8. 本文是怎样叙述云中村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9. 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对人文精神的认识,谈谈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存敬,谯郡人也。性刚直,有胆勇,临危无所畏惮。唐中和中,从太祖赴汴,以其折节,颇见亲昵,首为右骑都将。从讨巢、蔡,凡历百战,多于危蹙之间,显有奇略,由是频立殊效。光启中,李罕之会晋军围张宗奭于盟津,太祖遣丁会、葛从周、存敬同往驰救。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大顺二年,为诸军都虞侯,佐霍存董大军收宿州,以功奏加检校兵部尚书。太祖东征徐、兖,存敬屡有俘斩之功。凡受指顾,皆与机会,矢石所及,必以身先,太祖尤加优异,以为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沧侵凌魏郡,复以存敬为都指挥使。三年,大举,与葛从周连统诸军攻浮阳,树数十栅,围刘守文累月。时幽州刘仁恭举兵来援,存敬潜军击之于乾宁军南老鸦堤。是日,燕人大败,斩首五万级,生擒马慎交,获马万余蹄。其年秋九月,引军收镇州,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直入镇之壅门,收鞍马牛驼万计。翼日,镇人纳质而旋。寻为宋州刺史,逾年,甚有能政。复拥众伐蓟门,数旬间连下瀛、莫、祁、景四州,擒俘不可胜纪。自怀德驿与中山兵接战,枕尸数十里,中山开壁,请降。天复元年春,太祖以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恃骄恣,命存敬统大军讨之。即日收绛州,擒刺史陶建钊,降晋州刺史张汉瑜,二郡平。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太祖闻之,痛惜移晷。开平初,追赠太保。乾化三年,又追赠太傅。‎ ‎ (选自《旧五代史•张存敬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B.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C.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D.进围河中/王珂请降/太祖嘉之/乃以存敬为护国军/留后未几/检校司空/寻移宋州刺史/将之任所/寝疾/逾旬卒于河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折节,既指主动屈己敬人,又指改变平日的志节行为,文中该词意思是后者。‎ B.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受封者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C.晷,古代用来观测日影以及定时刻的仪器,移晷,指过了一段时间。‎ D.太傅, “三公”之一,为辅弼天子之任。历代多有延置,后多用为大官加衔,并无实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存敬多谋善虑,屡立战功。他跟随太祖征讨敌军,多次在急迫情形下,显示出奇谋,因此常立下特殊的功勋。‎ B.张存敬不惧危险,骁勇善战。太祖向东征讨徐州、兖州,他常有杀敌的功劳。箭矢滚石能到的地方,他一定身先士卒。‎ C.张存敬才干出众,攻取多州。他在镇州善理政务,不久又担任宋州刺史;他曾几十天内连续攻下瀛、莫、祁、景四州。‎ D.张存敬屡获升迁,深受太祖赏识。他多次因军功被提拔;病逝后,太祖哀痛惋惜,先后追赠他为太保、太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1)存敬引骑军先犯敌将,诸军翼之,敌骑大败,乃解河桥之围。(5分)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存敬勒众涉滹沲河,师人鼓行而进,逢镇之游兵数千,因逐之。(5分)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其二)‎ 杨万里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注】①翠纱红映肉:语出苏轼的诗句“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红浅晕。②尾联作者原注:“予去年正月离家之官,盖两年不见海棠矣!”‎ ‎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联既交代了游览之地,又点明了以下数句均为游览所得。一个“行”字,为全诗之眼,领起全诗,有概括诗歌内容的作用。‎ B. 颔联以“无气力”状写春之柳枝,表现柳枝娇弱婀娜之态,运用拟人手法,形象新奇;“淡晴花影”写出了花朵在阳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胧惝恍的美丽景色。‎ C. 颈联出句写幽径,所重在静;对句写新禽,所重在动。各有侧重,动静结合,以新鸟之声清脆悦耳来反衬小径的幽寂。‎ D. 整首诗作者写了竹林水榭、柳枝轻拂、花影朦胧、幽径新禽等景色,寓欣喜之情于烂漫春光中。‎ ‎15. 有人曾评价说,杨万里作诗“于结句每以出人不意为胜”。请结合这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论语·述而》“________,________”中用“云”作比喻,表明对待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富贵的态度。 ‎ ‎(2)韩愈在《师说》中以孑L子为例,指出了古代的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老师和学生各有专长,可以互相学习的原因。 ‎ ‎(3)杜甫《登高》中采用俯仰结合的手法描写眼前之景,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 ,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 ,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 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 的精神之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所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所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 ① ,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 ② ,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究, ③ ,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 ‎21. 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5分)‎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该信息被转发约5 000万次。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 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精致华美的睡袍,他感到非常开心。回家后他迫不及待地穿上睡袍,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想要体验穿新衣的快乐。可是,很快他就快乐不起来了,家里的旧式家具、污糟地板以及各种陈设在新袍子的衬托下显得十分不和谐。他再没有心思去感受袍子的舒适和华贵,而是赶紧把家里的陈设都换成新的,以求跟新袍子相匹配。‎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级高三入学考试语文答案 ‎1.D【解析】D项,“人们一旦将大众传媒当成娱乐消遣对象,就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削弱独立思考能力”表述绝对化。结合文本内容“在人们平日的生活中,人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将其作为娱乐消遣的对象,人们正因此而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人们减少了选择各种文化的机会”分析可知,选项内容“一旦……就……”表述绝对化。‎ ‎2.C【解析】C项,“强调西方大众传媒的先进引领作用”理解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生活习俗、思考问题方式、价值判断等方面对别的国家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日本的动画片《蜡笔小新》《机器猫》《火影忍者》等,以及美国的好莱坞大片为中国观众所追捧”分析可知,举例意在说明发达国家利用先进大众传媒对别的国家人们的生活习俗、思考问题方式及价值判断等方面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3.A【解析】B项,“唯一不变”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它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具有娱乐性,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为某些群体稳定的生活行为方式”分析,是“在一定的时期内成为某些群体稳定的生活行为方式”,不是“唯一不变”的。C项,句子间因果关系不当。结合文本内容“大众传媒由于传递单一的文化元素……我们所接受的观点和想法一定要从媒介中查找来源;更倾向于在虚拟的现实中表达自身观点并且逃避真实的社会交往”分析可知,“阐释过于浅显,因此……”错误。D项,“使其最终演变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大众传媒对人性的重新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可以促进流行文化的合理发展。因此,把握大众传媒对流行文化影响的整体脉络,不仅有利于文化的共荣,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分析可知,‎ ‎“使其最终演变成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于文无据。‎ ‎4.B【解析】A项,“单日票房就超过14亿元”是指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C项,原文为“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D项,“核心价值观”错。‎ ‎5.D【解析】D项,中国电影继续创新不一定需要少涉及穿越等题材;穿越、幻想题材并不都是尚古的。‎ ‎6.①电影(文化)发展: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②国家形象展示:凸显了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背景下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世界观察中国、了解中国提供了独特视角;③文化精神展现:突破了中国电影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6分。每点2分)‎ ‎7. C 。 “小说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灾民知恩图报的美德”理解有误。小说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及“汉藏一家亲”的民族情谊。‎ ‎8. ①以阿巴行路时通过马的气味回想起地震,来引出云中村的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多用对话,通过阿巴和其他人的交谈来表达移民对故乡和已逝亲人的思念,感情真挚。③现实与回忆交织,使叙事更为集中,交代必要情节,展示事件来龙去脉。④情景描写与叙事相结合,赋予阿巴回村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 ‎9. ①阿巴要回曾经的村子。村民们托其带去礼物,表达了村民们对地震中逝去的亲人及故乡的思念之情。②李老板以汉族老大哥的身份给阿巴送钱,地震救灾中汉藏军民互相关照,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汉藏同胞一家亲的民族情谊。③作者借阿巴回村路上的感悟及村民对已逝亲人的思念,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及对人生的思考。‎ ‎10.B(参考翻译)‎ ‎11.A(“文中该词意思是后者”错,应是前者)‎ ‎12.C(“在镇州善理政务”错,应是在宋州刺史任上)‎ ‎13.(1)张存敬带领骑兵率先进攻敌军,各路军马像翅膀一样(从两侧助攻)掩护他,敌人的骑兵被打败了,于是解了河桥之围。(5分) [关键词语有:“引”, 1分;“翼”(直译,意译都可以), 1分;“敌骑大败”被动句 ‎ ,1分;“乃”, 1分;句意1分]‎ ‎(2)张存敬带领军队渡过滹沲河,兵士击鼓前进,遇到镇州几千个散兵,趁机追赶他们。(5分)[关键词语有:“勒”, 1分;“鼓”, 1分; “游兵数千”定语后置 ,1分;“因”, 1分;句意1分]‎ ‎14. D (“欣喜之情”错,从首联“不要人随只独行”以及尾联的意思来看,诗人远离故乡,而眼前的美好春光更是引起了诗人的故园之思。在诗中,诗人以烂漫春光反衬了思乡的孤寂之情。) ‎ ‎15. ①诗歌前三联写眼前之景,无一字写海棠,直至尾联才写故乡海棠,呼应诗题。②前三联所写眼前景色令人陶醉,尾联诗人却说自己无心欣赏,并点明原因,进而抒发故园之思。③明明是诗人远离故园,宦游他乡,辜负了家乡海棠,但诗人却说故园海棠“负先生”,想象奇特,看似无理,实则情深之至。‎ ‎16. (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 ‎ (3)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17.B[“赴汤蹈火”指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冲锋陷阵”形容作战勇猛。“指点江山”指评说国家大事。指点,评说;江山,国家。“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安居乐业”指生活安定,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超凡脱俗”即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超脱世俗的高雅境界。“超世绝伦”指超出世人和同辈。]‎ ‎18.D(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表假设关系的复句,而不是表条件关系的复句,可以排除B、C项,“精神”“灵魂”是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心神”“意识”虽然也属于“精神”范畴,但不与“物质”概念相对,因而排除A。)‎ ‎19.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介词“在”,导致出现了两个主语;二是照应不当,前面是“天空和土地”,后面也应是先“天空”,后“土地”。)‎ ‎20. ①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 ②温度过高或过低 ③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21. (示例)网络发起拒绝浪费的“光盘行动”,网友及媒体纷纷响应,众多志愿者进行实地宣传。‎ 精神富有,雅舍存焉 谢冕说:“富有的是精神。”梁实秋亦有言:“有一日酸甜苦辣,有一日的雅舍。”斯言如是。倘若精神盈满身躯,又何必如狄德罗般因新衣而将旧物旧具代之以崭新陈设,徒费周章呢?精神若时常拂拭,便何愁雅舍不存?‎ 衣着得体,新衣添彩,本无可厚非。这本身使人精神毕显,气质优雅。但如狄德罗般过于重视外在物质的匹配,而忽略了衣服所给予人的精神享受与审美特质,丢弃了舒适又“千金散尽”,真可谓买椟还珠之举。‎ 构筑雅舍乃一摒弃外物干扰、精神深潜之旅。‎ 杨绛有言:“人能凝练成一颗石子,深潜水底,只知身在水中,不知水流。”她在《隐身衣》中,写自己与钱钟书最向往的是“清净地”,免去“人情扰攘”。是的,杨钱二人做到了——四面素白墙,满徒大书柜,不浪掷时间于交游,不行役于外物,但求思接千里,视通万古,追求雅舍之间“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美好。‎ 构筑雅舍乃一享受生活美趣、精神高居之旅。‎ 魏晋文人普遍有好竹之癖,在山阴道上,曲水流觞,金谷宴集,兰亭修禊。竹林凌空而起,笔直向上,追慕光明;竹林七贤亦以慧眼察竹之美,精神巨人们略去天下扰攘,像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的《大道帖》两笔三笔,很有竹之清简品格的。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精神品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不循常规剑走偏锋,却不可失去对生活之美的体悟和精神上的自得其乐。‎ 然而,今人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在,真正的雅舍似乎所剩无几,多的是华而不实的“狄德罗式”房。他们过于看重物质装饰的富丽堂皇,无论是新婚大撒钱的交通路口,还是品牌服饰攀比的网络平台;无论是好冠盖征逐之交的“名利场之子”,还是作假贪图浮名的翟某人们,真的需要鲁迅用刀锋之语言唤醒,需要董桥以手中古朴雅致的玩物启发,更需要一品庄子的无用之用、老子的朝瞬不终?恰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所言:“满地都是六便士,有人却抬头看见月光。”此乃真精神,真富有!‎ 春光,夏蝉,秋月,冬雪。‎ 大漠孤烟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时至今日,亦有无数仁人志士构筑精神之雅舍,从湖北十堰的阅读节到四川广元的一片巴芋林,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亭”落地生花,一切恰如叶嘉莹所言的“让人心不死,织绵锦得成”。莲实有心应不死,千春犹待发华枝——美好聚拢,精神的风花雪月,雅舍尽得之。‎ 村上春树有言:“每个人心灵都有一座屋宇,我们要把它安顿好。”构筑精神上的雅舍,抗拒傲慢的时间,接续文明的薪火,这样,即使出门就遇风摧雪虐又如何,心底有一座雅舍正“风雨不动安如山”呢。‎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本题语料为“狄德罗效应”(也称作“配套效应”),主要内容是丹尼斯·狄德罗因华美的睡袍而开心,却因家里的旧式家具、陈设等与袍子不相衬而郁郁寡欢,于是赶紧把家里的陈设都换成新的,以求跟新袍子相匹配。这个故事反映出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的平衡的问题。考生要做的是对此现象进行认识、思考和评价。考生不可以就材料说材料,就睡袍说睡袍,材料里的睡袍只是一种隐喻的说法,它代表社会人生中的人们渴望拥有的各种物品。 ‎ ‎【参考立意】1.从否定的角度分析立意:不被外物所役,迷失自己;内心和谐,何必在意外物;行有所止,心有所足;追求本心,不为外物迷惑;永不满足的欲望,失去了真正的快乐;减少物欲,追求简单快乐,精神的充实;知足常乐当珍惜,莫为环境恼;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云水间等。‎ ‎2.从肯定的角度分析立意:外因可以激励人更加努力,向上最终达到一种和谐——人与物的匹配(和谐)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匹配意识,激励自我完善;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改变自己走向和谐等;改变自我,促进和谐;勇于追求和创造,使生活/人生更和谐美好等。‎ ‎3.从辩证的角度分析立意:厘清实际,合适最佳;适用相合为正道,追求和谐之乐;正确看待配套效应,不要过分重视形式的匹配;既有更好/‎ 更高的追求,又要知足常乐;理性对待新事物,匹配的就接受,不匹配的勇于拒绝等。如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论点“我们仍须知新袍需配新陈设”。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唯才华匹优秀,方显卓越,华贵睡袍的到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便是优秀的降临,才疏学浅的人难与优秀相配,唯有努力奋斗后的才子志士才配得上优秀的“睡袍”;唯以新配新,方立民族之林,才人学士以优配优,富国强族更需以新配新,方致久久屹立,站于世界之巅;唯时时相偕,方得勇立时代潮头,新时代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华美睡袍”频赠意外惊喜,若难以新配新,则恐难逃时代淘洗浪潮而随波逐流、日渐式微。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如生在新时代,我们当接过时代接力棒,不断奋斗、进步;大到国运时潮,小到万物你我,匹配之道无处不在等。‎ ‎【素材】当改革开放春风满地,正是“华贵睡袍”披于华夏之时,中国选择了以新配新,倡导着新丝绸之路的共建,建立着全球互联互通的新秩序,共享着经济发展与文明交流,吾泱泱中华,蛟龙、北斗、嫦娥、墨子层出不穷,使中国立于民族之巅、世界之林。‎ 当互联网横空出世,‎5G网络初来乍到,“华美睡袍”已悄然而至。时代的潮流召唤新的陈设,人工智能初出茅庐,物联互通小试牛刀。新兴的高新技术,诚以时时相配之力,撑起了新时代的梁柱,穿住了新时代的“华美睡袍”。‎ 作家沈石溪强调自然和谐之美,放眼自然,新生物种的生息唤醒新的群落的诞生;试看世界,新兴产业的出现带动新产业链的整体更新。当再次收到“精致华美的睡袍”时,莫忘可爱的狄德罗,且为新袍置配新陈设!‎ 著以“重贤珍才”的刘备,当时局摇荡,他选择招贤纳士,广交豪杰,正是置备“新陈设”以配“华贵睡袍”,终成一代明主。而拥有“开挂人生”的学神颜宁,用实力向优秀挥手,以勤奋向优秀致意,用才华与能力完美与优秀相配,成就不凡。古往今来,尽显才美者,多是以新陈设配新睡袍,以提升才华来成就优秀。‎ 可以关注国家、社会发展问题,比如,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了起色,还要解决军事发展问题、公民素养问题、教育发展问题,经济特区搞好了,还要关注中西部发展问题等。‎ 我们在拥有一件新物品后,总倾向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所以,要不被购物冲动所裹挟,最好的抵御就是不接受那件“睡袍”。‎ 守望一颗残星,或许能获得整片璀璨夜空;守望一汪春水,或许能阅览满园盎然;守望知足,或许能寻得心中的快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是刘禹锡先生长乐的人生。刘禹锡先生虽身居陋室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何尝不是一种惬意的生活?何尝不是知足常乐的体现?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知足,是一种心态。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珍馐百味,日食只需三餐。简单,再简单一点,这就是生活。 也许有人会说,知足,意味着满足现状,不再追求,会对社会发展不利。但我所说的知足,不是意味着没有进取心,安于现状,而是在物质追求上不要计较太多。‎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参考译文:‎ 张存敬是谯郡人。他性格刚直,有胆量和勇力,遇到危险的时候并不惧怕。唐中和年间,他跟随梁太祖到汴州,因为他能屈己敬人,很被太祖亲近。刚开始担任右骑都将。跟随太祖征讨巢、蔡,一共经历一百多场战役,多次在急迫情形下,显示出奇谋,因此常立下特殊的功勋。光启年间,在盟津李罕之会同晋军围困张宗奭,太祖派遣丁会、葛从周、存敬三人同时飞驰前往救援。张存敬率领骑兵率先进攻敌军,各路军马像翅膀一样掩护他,敌人的骑兵被打败了,于是就解了河桥之围。大顺二年,张存敬担任诸军都虞侯,辅佐霍存统帅大军收复宿州,因为功勋上奏加封检校兵部尚书。太祖向东征讨徐、兗,他常有杀敌的功劳。凡是他指挥的战役,都能抓住机会,箭矢滚石能到的地方,他一定身先士卒,太祖待他特别优厚不同一般,让他担任行营都指挥使、检校右仆射。乾宁三年,担任武宁军留后,代理颍州刺史。光化二年夏四月,幽、沧侵犯魏郡,又以存敬为都指挥使。三年,大规模起兵,和葛从周共同进攻浮阳,竖立数十围栏,围刘守文好几个月。那时幽州刘仁恭带兵前来救援,存敬在乾宁军南老鸦堤偷袭他。这天,燕人大败,斩杀敌军五万人,活捉了马慎交下面一百余人,获一万多匹马。这年秋九月,引军占领镇州,存敬带领军队渡过滹沲河,兵士击鼓前进,遇到镇州几千个散兵,趁机追赶他们,径直进入镇州壅门,收缴数以万计的鞍马牛驼。第二天,镇州人送纳人质(归顺)才回师。不久担任宋州刺史,过了几年,非常善于处理政事。又带领大军攻打蓟门,几十天之间张存敬,擒获的俘虏非常多。自从怀德驿开始和中山兵接战,数十里尸骸狼藉,中山开城请降。天复元年春,太祖因为河中节度使王珂与太原结亲,凭借(太原)骄横放纵,命令存敬统大军讨伐王珂。当天收复绛州,捉拿刺史陶建钊,使晋州刺史张汉瑜投降,二郡被平息。进而围攻河中,王珂请求投降。太祖称赞他,于是让存敬担任护国军留后。不久,升任检校司空,不久又迁任宋州刺史。快到任职的地方时,卧病,十多天后在河中府去世。太祖听说张存敬死了,哀痛惋惜了一段时间。开平初,追封他为太保。乾化三年,又追封他为太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