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四同步练习:辛德勒名单2Word版含答案
课时 8 辛德勒名单(节选)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眩.晕 舷.梯 炫.耀武力 改弦.更张 B.羡慕. 募.捐 幕.天席地 蓦.然回首 C.剽.悍 漂.泊 虚无缥.缈 飘.忽不定 D.舟楫. 逻辑. 开门揖.盗 缉.拿归案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后,这一地区箭拔弩张的局势才得以缓和,冲突双方终于坐到 了谈判桌前。 B.死里逃生的女人们冒着大雪走出地狱般的消毒室,她们有如做了一场噩梦,不敢相信 这是真的。 C.在竞选过程中,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拢络人心从而赢得选票的做法,是非常可耻的。 D.事故发生后,他迅速赶赴现场坐阵指挥,直到被困井下的矿工全都脱离危险才离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 煤炭资源。 D.满载妇女的列车鬼使神差....般地驶入这个传说中的“地狱”,士兵们荷枪实弹早已在站 台等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 机会。 B.这次外出比赛,我—定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这样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可以发挥得 更好。 C.“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由传统的“满堂灌”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和促进者转变。 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 示。 5.《辛德勒名单》的体裁是 ,主人公 原是纳粹分子。1943 年,目睹克拉科夫犹太人遭受血腥屠杀,他良心发现,便设法尽其所能保护犹太人。战争结 束时,获救的 1000 多名犹太人把一份自发签名的证词交给他,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并打制 了一枚金戒指送给她,戒指上镌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 。” 二、语段精读 6.电影剧本中精彩的对白常常耐人寻味。品味下列对白中加横线文字的丰富内涵,说 说它们对表现人物个性和主题有什么样的作用。 辛德勒:我本来不想告诉你,我让高斯答应我为你说情,到了那边你会受到特别待遇。 伊特兹哈克(苦笑了一下):柏林传来的命令提到过所谓的“特别待遇”,你不是指那个 吧? 辛德勒:现在暂时就讲“特别待遇”吧。难道一定要用新词汇吗? 答: 三、拓展延伸 7.(1)(2)(3),是从三篇文学作品里节选出来的片断(字母代表作品中的人物)。试根据 所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1)A:(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 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B:(接过支票,把它撕了)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请的。 A:你不要太固执。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B 望着 A,一句话也不说) (2)C 把金路易铺在桌上,D 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呆望着 一件东西;也好像孩子一般,他露出一点儿很吃力的笑意。 (3)E 在饭桌上很仔细的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一层写过字的纸,才取出那些七拼八 凑起来的人民币,拿出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他时刻提醒自己,出了门要稳当,不要慌 张,免得出差错和丢失东西。 1.填写表格: 序 号 人 物 是 谁 篇 名 作 者 1 A B 2 C D 3 E 2.从前面三段文字中各选出两个描述人物动作而又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并说明这些词语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哪一个侧面(境入括号内) 人物 B① ;② ;这些 描述,表现了这个人物性格中 的一面。 人物 D① ;② 。 这些描述,表现了这个人物性格中 的一面。 人物 E① ;② 。这些 描述,表现了这个人物性格中 的一面。 课时 8 辛德勒名单(节选) 1.答:C(A xuàn xián xuàn xiánBmù mù mù mò C 全读 piāo D jí ji yī jī) 2.答:B(A 箭——剑 C 拢——笼 D 阵——镇) 3.答:D 鬼使神差:好像鬼神暗中差使一样,形容意外地发生某种凑巧的事或不由自主地 做出某种意想不到的事。(A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B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 能说会道。C 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4.答:A(B 歧义。“说服老师和你一起去”有两种理解。C 不合逻辑,“满堂灌”不是角色。 D 不合逻辑,去掉“不”,或把“避免”改为“使”) 5.电影剧本 辛德勒 救人一命等于就全人类 6.答案略 7.这是 1985 年的全国高考语文题。这两道题考查了学生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考查他们 对于一般文学(含戏剧)常识(人物形象)的了解。二是考查他们会否进行文学作品人物的 鉴赏。三是考查他们能不能分析材料,从潜台词中理解更丰富的内涵。 第一题中,A 是周朴园,B 是鲁侍萍,他们是曹禺《雷雨》中的人物;C 是欧也妮,D 是葛朗台,他们是巴尔扎克《守财奴》(或《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E 是梁生宝,他 是柳青《梁生宝买稻种》(或《创业史》)中的人物。这些死知识只要学过,都不应该成为问 题。因为这些人物也都是文学作品中很有代表性的典型。 第二题中的鲁侍萍,表现动作的词语,可选“撕了”、“一句话也不说”,表现了她的“刚 强和自尊”。因为侍萍经历了 30 年的痛苦磨难,生活不仅让她看清了周朴园的本质,而且使 她成熟、坚强。坚强和做人的尊严使她鄙视周朴园的为人和钱财。《守财奴》中的葛朗台, 表现动作的词语可选“用眼睛盯着”、“露出一点儿吃力的笑意”,表现了他的“嗜财如命”。 《梁生宝买稻种》中的梁生宝,表现动作的词语可选“仔细地打开”、“拿出一张五分票”, 表现了他的“精打细算、爱护集体”的性格。能抓住“富有表现力词语”,并能说明这些词 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征”,这是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基本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