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启东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1 -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民间组织的出现要早于官方组织。从源头上讲,民间组 织促进和推动了官方组织产生、发展和不断演化;从实际运行看,官方组织出现之后,便开 始组织引导、规范和管理民间组织,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到明清时 期,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管理的形式也越来 越多样化。为适应新的形势,官方组织管理体系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民间组织形式屡有创新, 呈现出强烈的自我发展态势和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民间组织是由基层民众自发形成的非官方组织,到明清时期它们的存在便已无法与官方 完全脱离,即便是一些看似与官方毫无关系的民间组织,实质上仍是在官方的允许或默认之 下存在。明清时期没有普遍设立县级以下机构,所以发挥民间组织的管理作用极为重要。其 基层组织可简单划分为官方、半官方和民间三类,半官方和民间组织都具有广义上的民间组 织性质,比如里甲、乡约、社学等,都属于半官方性质,因为它们虽然主要是由民间群体来 组织运行管理,却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接受考核、监督和管理。比如社学,它是半官方性 质的民间教育组织,明清时期各地普遍设立。明初天下既定,贫寒出身的朱元璋就下令地方 政府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倡立社学,但效果不佳。清朝明确规定社、义学教师可免差役,体 现了半官方性质。各地民间学校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地方官和地方乡绅的重视程度。 极具血缘性的宗族义庄、地缘性的善堂善会,以及兼具地缘和血缘的会馆、公所等组织 的民间属性更为明显,但也没有完全脱离官府而存在,它们同样在国家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之 下运行。这类民间组织的产生动力主要来自强烈的自我需要,以及地方精英的积极推动。明 清时期,社会秩序稳定,传统经济恢复,手工业和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繁荣,城乡各类民间 组织也应运而生。商业会馆和商帮就是典型的民间组织。一些商人为方便在外地的经营,多 以地域为单位,与经营同类商品的商人联合起来,捐资兴建会馆。它们各有组织章程,保护 入会者的利益,研究经营对策,举办联谊活动和公益事业等。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普遍出现 了商业组织,即便是商品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中原地区也是如此。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会馆, 也是同籍官员私下聚会场所,在联络亲情和关注家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2 - 半官方的民间组织在填补政府职能的空缺方面作用最为突出,里甲、保甲和乡约等组织 实际担负了县以下基层社会的管理职能。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普遍设立里甲组织,主要职能是 编查土地,催办钱粮,完成官府交办的各项公事。比较而言,保甲组织在维护地方治安、防 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功能更突出。两套地方基层组织交叉使用,在稳固国家政权基础、 确保赋役征收和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行会、慈善会是侧重于经济和社会 功能的民间组织,在行业自律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复杂多样,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城差异大,原生性强,决定了它的 自发无序和泛滥性质,难免与“官方”组织利益不一致,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的威 胁,因此朝廷对其加强了管理。 (摘选自彭勇《活跃在明清时期的那些民间组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民间组织早于官方组织出现,但后者产生后,就与前者相配合,共同构建社会秩序。 B.民间组织得到官方的允许或默认,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已经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 C.具有血缘性或地缘性的民间组织产生的动力主要源于民众自我需要和地方精英的推动。 D.明清时民间组织具有的复杂性等特征,难免会导致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很大威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起源和实际运行两个角度来阐述民间组织和官方组织的辩证关系,逻辑严密。 B.朱元璋令地方政府延师以教、倡立社学之例论证了社学这类民间组织具有半官方性质。 C.文章将里甲与保甲进行对比,论证了在填补政府职能的空缺方面保甲的作用更大。 D.末段总结论述了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的特点,并指出了朝廷对其加强管理的根本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变化屡有创新,呈现出自我发展态势和 地域差异性特征。 B.清朝的社学、义学有官方的明确规定,给予了教师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其教学水平相对 于明代来说更高一些。 C.明清时期,各类商业民间组织遍及全国各地,这些组织维护了入会者的利益,且在关注家 乡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D.从职能来看,基层组织中的里甲、保甲和乡约等担负着社会管理功能,而行会、慈善会的 功能则偏重于经济方面。 - 3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对城市的人口、交通、通信、健康、教育、污染及废弃物等方面带来 了诸多挑战。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 划。 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德勤近日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己启 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 1000 多个,从在建数量来看,中国以 500 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已 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德勤合伙人马炯琳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 为积极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以及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城市居民和工作人 群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幸福感的提升,智慧城市的深度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力求打造开放、共 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传统的智慧城市要朝着“超级智能城市” 的方向发展,必须要具备实时化、普遍化、开放化、智能化、自主化以及融合化六大关键要 素,还要涵盖智能经济、智能出行、智能环境、智能安全、智能生活以及智能教育这六大领 域,使得城市更加融合与一体化,进行更高效的相互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摘编自《经济日报》) 材料二: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 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 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 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城市具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空间数字化。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 城市空间,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二是信息技术改变城市生活。信息与人们工作、学 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缴 费、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社区、智能环保、智能政务等,从而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 效。三是智能驱动城市治理创新。城市治理主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不但可以及时 为市民解决具体问题,而且可以实时感测城市运行状况,优化城市治理决策,推动城市可持 续、包容性发展。 - 4 - (摘编自“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材料三: 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有产无智”。相 关高科技企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性力量,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是购置它们生产的高科 技设备。现实中,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企业兜售设备的“竞标场”,加上产业发展 冲动,一些城市在相关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智慧城市项目,导致后续投资乏力、管 理滞后、资源浪费。由于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最终可能只是购买了一批过时 的设备和终端产品。二是“有智无慧”。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局限在“网格化管理”“综 治维稳”等智能管控领域,既忽略了多部门联动的系统性,也忽略了政府与社会的协同性, 不同部门的数据系统互不联通,存在“数据隔离”问题。三是“有慧无惠”。建设智慧城市, 意味着城市发展要素的全面革新,意味着城市居民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并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然而,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既与城市居民的需求脱节,又缺乏城市居民的参与,没有真 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此外,由于对技术和大数据的高度依赖,智慧城市建设 还普遍面临技术安全风险、用户信息安全风险、居民信息壁垒风险等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过去十几年间,智慧城市计划在全球相继启动,这是为了缓解全球城市化的推进给城市带 来诸多挑战的压力。 B.德勤近日发布的管理咨询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智慧城市在建数量居全球首位,并已形成多 个大型智慧城市群。 C.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处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自动 满足城市各种需求。 D.智慧城市建设对技术和大数据高度依赖,因而普遍存在技术安全、用户信息安全、居民信 息壁垒等多种风险。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统智慧城市必须具备六大关键要素,涵盖六大领域,才能朝着“超级智能城市”的方向发 展,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 B.智慧城市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智慧式管理和运行城市,进而为城中人创造更美好生 活,促进城市和谐、可持续成长。 C.智慧城市中城市部件实现“万物互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 - 5 - 运行,方便快捷,运转高效。 D.某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与理想预期还存在距离,既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求,又缺乏城市 居民参与,没有真正以人为本。 6.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小英 凌叔华 自从三姑姑的婆家送了好日子来,小英每天早上总忘不了拉着她妈问“还有几天三姑姑才 做新娘子?”或是说“妈妈,三姑姑怎么还不装新娘子?” 有一晚上小英做梦见三姑姑装新娘子向着她笑,把她倒笑得羞了。 裁缝天天抱着一大包新做好的衣服送到祖母房里,小英常跟着进去,三姑姑站在玻璃柜 前面试穿新衣服,有粉红的,有淡绿的,紫的,花的,镶着金边银边同各色花边的,小英看 得妈妈叫都听不见了,挨在祖母身边只说,“多好看!多好看!”老太太看她那付羡慕神情,便 搂着她笑问,“你也想做新娘子,是吗?” 好了,今天妈妈告诉小英还有三天,三姑姑就做新娘子了。 家内各人更忙起来,早上爸爸去衙门转个圈儿就回来忙着吩咐事了。未来的三姑丈也时 常来,笑嘻嘻的冲着人,三姑姑也不出门,整天躲在房内收拾东西。 好容易忙过三天,这天早上家里各人都比往常起得早,母亲同小英换上一身新做的粉红 衣服,小英跑出跑进的看大门前的扎彩,门口的板凳坐满了人。吃了午饭不多时,花车军乐 队都到了,客厅里,祖母和姑姑的房里也满了客人。一会儿奏起军乐,大家拥着三姑姑出来, 她果然也同张阿姨一样,披着长纱,抱着鲜花,上了花马车了。 晚上舅舅和舅妈,大姑妈和姑丈都在家吃饭,人虽多总觉不出热闹,祖母时时望着三姑 姑卧房的门帘出神,大家说话常常听不见。 晚饭后祖母吩咐大家早些休息,张妈就领小英去睡。 “你来,张妈!”小英作出撒娇的声音,“我怕得睡不着。” “三姑姑打扮的多好看!”她把夹被拉了拉,似乎带羞的问:“张妈,你想我还有多少日子 才做新娘子?” 到了第三天的早晨,因为夜里母亲告诉小英第二天早上父亲带她去接三姑,她在天没亮 - 6 - 就醒了。 马车进了一条胡同,在一家大门前停住。门口站着两三个穿长褂的男人,见车停下,那 个胖子立刻上前开车门,迎着父亲面就是请一个安,嘴说着“请进去”。 在一间大厅子里,彼此行完礼,大家坐下吃茶说话,三姑姑却站在一边,后来还替那老 太婆装烟袋。小英想:“装烟,姑妈的秋杏才做这样事。” 她和三姑姑,父亲坐车回到家里,大家迎上堂屋去了。 一会儿小英走进祖母卧房的后面小屋子找东西,从门缝里望见三姑姑拉着祖母的手坐在 床上哭,一边说,“三天都是站着,腰脊骨都酸痛起来,他们晚上打牌到一两点都不睡觉,我 也伺候到那时分,……吃饭也不许坐到桌上吃,女婿同他母亲坐着吃,叫我站在一边伺候, 这是什么道理?”三姑姑说着,祖母搂着她,叫她躺下歇歇。 母亲由后院过,招手叫小英出来,吩咐她到自己屋里玩去。 吃午饭时,祖母和三姑的眼都红红的。她们吃了半碗饭便放下了,父亲也只吃了一碗。 预备的许多好菜都没吃多少。 下午太阳还没下去,三姑丈来了,说是接三姑姑回去。 不知因为什么,小英很不喜欢三姑丈的样子,她想起那个可怕的老太婆,就是他的母亲, 那个母亲待她姑姑很不好。 “母亲说没下太阳前就回去。你快收拾走吧。”三姑丈向三姑姑说。 小英望着三姑姑默默走去洗脸,擦粉的时候,眼泪一滴滴流下来。 合家怏怏的送三姑姑上车走了。 母亲出门买东西,祖母躺在床上拿手绢盖着眼睛睡,小英也觉冷静得难过,走到下房看 张妈补袜子去。 她翻着张妈的碎布包找好看的零碎布片,也盘腿坐在床上。一会儿她找出一块尺来宽的 大红绸子,说:“这块给我好罢?” 张妈看了看红绸说:“啊,这块好,美得很,替你的娃娃做一件做新娘的衣服罢。”听说新 娘子三个字忽然触动她今天好久要说没人可说的话。 “张妈,今天奶奶哭了,你看见没有?三姑姑也哭了,她为甚么哭?” “因她舍不得离开家,舍不得离开奶奶,舍不得离开你。” “不是。”她想了一想才说,“她是怕那个老太婆,一定那个老太婆欺侮她了。”张妈向她瞪 了一眼,她不敢再说了。可是从张妈的脸色,她知道她没有猜错,静默了一会,她一面弄那 块红绸子,一面又开了口:“张妈……” - 7 - “唉?” “三姑姑不做新娘子行吗?” (摘编自《小哥儿俩》,1935 年 10 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有粉红的,有淡绿的,紫的,花的”一句用精短的句子和词语,从颜色的角度、从小英的 视角描写三姑姑衣服的颜色,表现了小英观察关注的重点。 B.故事的转折点是小英到三姑丈家看到三姑姑给她婆婆装烟袋的细节,小英认为这是下人的 工作,小说以此表达对封建伦理道德对孩子危害的愤懑之情。 C.张妈对小英既有慈爱和耐心也有严格要求,如称赞小英找到的大红绸子美、解释三姑姑哭 的具体原因,还有小英乱说话时,张妈瞪她,让她不再这样说。 D.小说主要讲述三姑姑出嫁前后的故事,对三姑姑的描写主要使用语言、动作等手法体现其 情感波澜,表现出作者对时代特有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眼光等。 8.小说开篇写小英急着让三姑姑当新娘子,到后来不想让三姑姑当新娘子。小说为何这样安 排?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9.文中有两个“世界”——小英的“儿童世界”和姑姑的“成人世界”,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两个 “世界”的理解,并指出这样写的作用。(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5 分) 陈俊字.子昭,南阳西鄂人也。少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俊为长史。 光武徇河北,嘉遣书荐俊,光武..以为安集掾。从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与 五校战于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余里,斩其渠帅而还。光武望而叹 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五校引退入渔阳,所过虏掠。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 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光武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 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贼至无所得,遂散败。及军还,光武谓俊曰: “困此虏者,将军策也。”及即位,封俊为列侯。建武二年春,攻匡贼,下四县,更封新处侯。 - 8 - 引击顿丘,降三城。四年,转徇汝阳及项,又拔南武阳。是时,太山豪杰多拥众与张步连兵, 吴汉言于帝曰:“非陈俊莫能定此郡。”于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将军事。张步闻之,遣其将击 俊,战于嬴下,俊大破之,追至济南,收得印绶九十余,稍攻下诸县,遂定太山。五年,与 建威大将军耿弇共破张步。时,琅邪未平,乃徙俊为琅邪太守,领将军如故。齐地素闻俊名 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八年,张步畔,还琅邪,俊追讨,斩 之。帝美其功,诏俊得专征青.、徐.。俊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相干,百姓 歌之。数上书自请,愿奋击陇、蜀。诏报曰:“东州新平,大将军之功也。负海猾夏,盗贼之 处,国家以为重忧,且勉镇抚之。”十三年,增邑,定封祝阿侯。明年,征奉朝请。二十三年 卒。 (节选自《后汉书•陈俊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B.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C.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D.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女子受男尊 女卑思想影响,没有取字的权利。 B.“光武”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谥号,后人常用“光武”来指代刘秀,称其为光武皇帝,帝王 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 C.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由中央任命,直接掌管一 郡政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 D.“青”“徐”指青州和徐州,是沿用我国上古时代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的称法。东汉时期已由 九州演变为十三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陈俊年少有为,屡建战功。被刘嘉推荐给光武帝,后被任命为强弩将军。在安次之战中, 陈俊与敌人短兵相接,杀了敌军主帅,赢得了光武帝的信任。 B.陈俊足智多谋,善于用计。他向光武皇帝献上计策,让贼兵一无所获,不费一兵一卒打败 了敌人。 C.陈俊勇武善战,功勋卓著。在嬴下大破张步,并收缴九十多枚官印。后攻下诸县,平定太 - 9 - 山。后又与耿弇再破张步,调任为琅邪太守,继续兼任将军。 D.陈俊忠于朝廷,治理有方。他善于抚慰贫弱百姓,表彰节义之士,约束军吏,不让他们干 预郡县的事,受到百姓爱戴。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8 分) (1)太尉为人姁姁( ) (2)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 (3) 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 ) (4)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 ( ) (5)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 )(6)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 ( ) (7)当廪于官者几人 ( )(8)两家弟子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 ) 14.翻译下列句子(8 分) (1)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4 分) (2)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 1129 年,北宋灭亡,高宗即位,立足未稳,金兵南下。②行朝,指朝廷 迁移不定。 15.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承题,既写“野泊”所见:战乱中江月依然明亮;又点明“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暂得停 歇。 B.颔联写立于洞庭之野的所见所闻。上句静景,下句以声衬静,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气氛,引出 下文诗人所感。 C.颈联写作者以酒浇愁,听浪思归,诗意承上一联而来,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其中 “浪卷” 扣 诗题中的 “野泊” 。 - 10 - D.尾联想象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并以此作为对行朝消息的回答,在颈联抒情的基础上,更添 一分悲愤。 16. 颈联的“愁”字可谓本诗诗眼,作者为何而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6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汉语。作家白先勇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 患。”其外,有西方语言的,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其内,则是母语自信心不断衰微,中文成 为追逐现代化过程中不断遭到修葺的对象。没有一种语言像中文这样,这一百多年中经受如 此多的磨难。从晚清效仿日本明治维新的“言文一致”运动开始,汉语经历了“五四”白话 文运动、推行世界语、汉字的拉丁化、语言大众化和解放后的繁体字简化方案,80 年代的电 脑化挑战等困难。面对民族生存危机和现代化召唤,渴望融入世界的中国知识分子甚至喊出 了“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过激口号。作家王蒙曾呼吁全球华人展开一场汉语保卫战。王 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但是, 危机已不仅仅来自外语的威胁,,更让人忧心忡忡。( )。在历史与现实、“内忧”与 “外患”的双重夹击中,汉语如何其传统血脉,创造新的辉煌,这是摆在当代中国人面前的 急迫问题。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饱经磨难 冲击 祸起萧墙 延续 B.饱经磨难 打击 祸在旦夕 继承 C.历尽沧桑 打击 祸起萧墙 延续 D.历尽沧桑 冲击 祸在旦夕 继承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投降甚至妥协,使颠覆汉语文化变得更直接、更容易 B.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投降,使颠覆汉语文化变得更直接、更容易 C.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妥协甚至投降,使汉语文化被颠覆变得更直接、更容易 D.我们自身的放纵和苟且是一种投降甚至妥协,使汉语文化被颠覆得更直接、更容易 - 11 -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英语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B.王蒙先生主要针对的是由于英语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的现 象。 C.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D.王蒙先生主要针对的是英语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汉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古代“书”和“信”是有区别的:“书”指信件;①_____________。汉乐府诗《孔崔东 南飞》中“自可断来信”中的“信”,就是说媒的使者。书信在长期写作的过程中,② ________________。如上下款的称呼怎么写,开头结尾的致故祝颂之辞辞怎么写,如何写抬 头,哪里有空格等。上款写受书人,下款写作书人,为明清以来常见的格式;但汉魏六朝的 书札,③_______________。《报任安书》的开头“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就是这样。 21.下面是一则产品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其中在结构、内容、语言表达方面有五处错误,请 找出并作修改。(5 分) 产品的性能和特点——本产品采用创新的外形设计,弧度优美,结构精巧,安装及拆卸 都很便宜,面框组合丰富,产品功能齐全。 产品的使用方法——请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请勿在插座和电线破损的情况下使用。 请勿用干手插拔插头。 产品的维修—一定期适当保养可以延长插板的使用寿命,务必保养插板前拔下插头。插 板长期停用,应切断电源。经常检查插板的密封是否破损,如果破损应立即停用。 产品概述——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通过它可以插入各种接线,便于与其他 电路接通。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 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纪或在读书或刚刚进入社会。对于这一 - 12 - 现象,有人认为,小视频会让人更快地了解新鲜事物;有人认为,小视频会让人感受到生活 中的快乐。也有人认为,刷多了小视频之后,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一本书,不能 静心去思考某一件事情;还有人认为,刷小视频使人虚度时光,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认识与思 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三期初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9 分) 1 2 3 4 5 7 10 11 12 15 17 18 19 二、主观题 6.(6 分) 8.(6 分) 9.(6 分) - 13 - 13.(每题 1 分) (1) (2) (3) (4) (5) (6) (7) (8) 14. (1)(4 分) (2)(4 分) 16. (6 分) 20. (6 分) (1) (2) (3) 21.(5 分) (1) (2) (3) (4) - 14 - (5) - 15 - 月考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B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 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B 项,“已经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 表述有误,原文说的是“到明清时期它们的存在便已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 故选 B。 2.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 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 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 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C 项,“在填补政府职能的空缺方面保甲的作用更大”分析失当, 里甲和保甲各自的功能不一样,不能得出谁的作用更大的结论。 故选 C。 3.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 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 则为正确项。 B 项,于文无据,文中不能看出“教学水平相对于明代来说更高一些”。 C 项,以偏概全,根据“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会馆……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信息可知,“在关注家 乡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是那些会馆组织。 D 项,“行会、慈善会的功能则偏重于经济方面”表述有误,原文是说“行会,慈善会是侧重于 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民间组织”。 故选 A。 4.C 4.1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 阅读文本,锁定答题区间,然后筛选出答案。C 项,“自动满足城市各种需求”表述错误。原文 为“对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不是满足需求,而是做出响应。故选 C。 5.D - 16 - 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然 后将选项与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分析。D 项,“没有真正以人为本”曲解文意,原文为“没 有真正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故选 D。 6.材料一侧重介绍智慧城市的产生背景及现状,突出中国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就及目标; 材料二着重阐释智慧城市的概念、实质及其三个基本特点;材料三侧重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在 实践中所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 6.本题考查整体把握文意,探究并概括文本主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 干的要求,然后筛选主要的信息,并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最后得出答案。 材料一第一段“为了缓解这些挑战带来的压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相继启动智慧城市计 划。”介绍了智慧城市产生的背景;第二段“中国以 500 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并己形成了数个 大型智慧城市群。”第三段“中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新要求和新目标, 力求打造开放、共建、共享,服务均等化以及城市特色化的智能城市。”分别介绍了中国智慧 城市的现状及在建设方面的成就及目标。材料二第一段“智慧城市就是……”阐释智慧城市的概 念、实质;第二段阐释了智慧城市的三个基本特点;材料三“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预期在实践 中还面临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二是……三是……”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在实践中所 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 7.B B 项,“小说以此表达对封建伦理道德对孩子危害的愤懑之情”说法错误。小英看到 三姑姑给婆婆装烟袋,认为三姑丈家把三姑姑当成下人看待,而不是小英看不起下人。 8.①结构:开头写小英羡慕三姑姑当新娘子,结尾写小英不愿意让三姑姑当新娘子,首尾呼 应,同时也给人强烈的反差。②形象:新娘子作为一种象征,是一种美好生活的体现,而文 中的新娘子却很痛苦,让人深思。③主题:小英的思想变化引发读者对旧式婚姻给女性带来 危害的深人思考。 9.①小英的儿童世界是纯美、明净的,是作者美好的理想体现。②姑姑的成人世界是凄凉、 寒冷的,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是作者批判的对象。③小英的世界和姑姑的世界交织,把 作者的主观追求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有利于故事的叙述和人物的刻画,也有利于读者从不 同的层面得到启示。 二、古诗文阅读 10.B 10.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 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 - 17 - 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齐地一向闻知陈俊之名,他进入郡界,盗贼都解散。陈俊统领军队在 赣榆攻打董宪,进军攻破朐县贼人孙阳,平定贼兵。” “齐地素闻俊名”“俊名”是“闻”的内容,之间不断开,排除 AC; “入界”的主语是“俊”,之后需要断开,否则主语就成了“入界盗贼”,故“入界”之后断开,排除 D。 故选 B。 11.A 11.A 项,“女子没有取字的权利”错误,《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 笄而字”,如: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12.C 1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 文,粗知大意,了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 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 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C 项,“在嬴下大破张步,并收缴九十多枚官印”错误,收九十多枚官印是在济南。 故选 C。 13、(1)出兵攻击(2) 接应(3) 振奋(4)提心吊胆(5) 治罪、办罪 (6)温和的样子(7) 赈 济(8)深知、深入了解 14(1)这大概就是说李将军这样的人吧!我看李将军诚诚恳恳就像个质朴的乡里人,不善言 辞。 (2)“战士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他们从战场上抓回来,一个女人霎那间就把他们从国内赦 免了,毁了自己的战果而助长了敌人的气焰,亡国没有几天了! 参考译文: 陈俊字子昭,是南阳西鄂人。年轻时做郡吏。更始帝登位,任用宗室刘嘉做太常将军,陈俊 做长史。光武帝刘秀攻取河北,刘嘉送信推荐陈俊,光武帝任用他做安集掾。跟随光武帝在 清阳攻打铜马,进军到蒲阳,拜任强弩将军。和五校在安次交战,陈俊下马,短兵相接,所 向披靡,追击二十多里,斩杀敌军头领而回。光武帝望着他慨叹说:“战将 都像这样,难道还 会有什么担心吗!”五校领兵退入渔阳,经过各地抢劫。陈俊对光武帝说:“应 该让轻骑跑到贼 兵前面,让百姓各自坚固壁垒( 坚壁清野),来断绝贼兵粮食来源,可以不交战而消灭他们。” - 18 - 光武帝觉得他说得对,派陈俊率领轻骑奔出贼兵前。看到百姓堡坞坚固完好的,命令他们固 守;散在野外的人,趁机抢劫他们。贼兵来后没有东西可抢,于是散乱失败。等部队回来,光 武帝对陈俊说:“困住这些贼兵,全是将军的计谋。”等登上皇位,封陈俊为列侯。建武二年春, 攻打匡城县贼人,攻克四个县,改封新处侯。领兵攻打顿丘,使三城投降。建武四年,转攻 汝阳以及项县,又攻克南武阳。这时,太山豪杰大多拥兵和张步联合,吴汉对光武帝说:“除陈 俊没有人能平定这个郡。”于是拜任陈俊为太山太守,代理大将军事务。张步听说后,派他的 部将攻打陈俊,交战于贏县城下,陈俊大败敌军,追到济南,收缴官印九十多枚,逐渐攻下 各县,终于平定太山。建武五年,和建威大将军耿算一同攻破张步。这时琅邪没有平定,于 是改任陈俊为琅邪太守,继续兼任将军。齐地一向闻知陈俊之名,他进入郡界,盜賊都解散。 陈俊统领军队在赣榆攻打董宪,进军攻破朐县贼人孙阳,平定賊兵。建武八年,张步反叛, 回到琅邪,陈俊追讨叛军,杀张步。光武帝赞赏他的功劳,诏令陈俊可以专征青州、徐州。 陈俊抚慰贫困的人,表彰有节义的人,检察节制军官,不得和郡县相关涉,百姓歌颂他。几 次,上书请求,希望能奋力攻击陇西、蜀郡。诏书回复说:“东州刚攻平,是大将军的功劳。那 里盗贼出没,背靠大海扰乱华夏,国家把这看做重大隐忧,你暂且努力镇守安抚那里。”建武 十三年, 增加食邑,定封祝阿侯。第二年,受召为奉朝请。二十三年去世。 15.D (并非想象,而是现实。) 16.(6 分)(1)战乱漂泊之苦。首联写到兵荒马乱,诗人为躲避战乱不得不拖着病体四处 逃难,尽尝漂泊之苦。(2)客子思归之忧。颈联写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 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更直接点明诗人的思归之情。(3)忧国伤时之情。 诗人自 己为逃避战乱而“野泊”,一身乱离,还心系朝廷,“欲问行朝旧消息”,然而兵荒马乱, 政局未稳,令诗人十分担忧。(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注意要有情感的概括和结合诗句的 分析。)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A 17.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 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 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 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饱经磨难:吃尽苦难的意思。一般比喻人们尝遍疾苦最终成功。历尽沧桑:形容饱经忧患, 经历了许多变故。结合语段语境内容“内忧外患”“现代汉语严重欧化”“母语自信心不断衰 - 19 - 微”“不断遭到修葺”等分析,应该选“饱经磨难”。 打击的施动者一般是人,含有主动攻击的意思,和语境不符。冲击:冲撞碰击,冲杀进击。 结合“西方语言”分析,选用“冲击”。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祸在旦夕: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 形容处境非常危险。强调时间短,和语境不符。主要讲危机还来源于内部,选用“祸起萧墙”。 延续:意思是照原来的样子持续下去。继承:是指一个对象直接使用另一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继承的对象多是前人的遗产、精神或者事业,和语境不符。 18.C 【解析】 18.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 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 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 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妥协到投降是递进关系,故排除 A 项、D 项; 参照语境可知,汉语文化被改变是我们不愿接受的情况,用被动句式更能体现这种被迫和无 奈的情绪,故排除 B。 19.A 19.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 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 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原句有两处错误:成分残缺,“针对”缺少宾语,排除 D 项。 成分残缺,“由于……使得……”导致后一分句缺少主语,排除 B 项、C 项。 故选 A。 20. ①“信”指使者 ②逐渐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格式 ③却先写作书人,后列受书人(或:却在开 头就写明作书人和受书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所给语段主要讲的是古代“书”“信”的区别、书信的格式、明清以来书 信和汉魏六朝书信的区别。通读语段,可知第①处的句子和前一句是并列关系,前一句解释 了“书”,此处肯定解释“信”,根据后面举的例子,可以确定“信”的古代含义应该指“使者”。第 ②处后面有“如”,说明该处是总括句,下一句是解释句,解释的是书信的格式。由此可以确定 第②处当是说书信有固定的格式。第③处和后面的例子与分号前的句子形成对立关系,说明 - 20 - 汉魏魏六朝的书札格式和明清以来的格式是不同的,具体的不同之处就在“先写作书人,后列 受书人”或“开头就写明作书人和受书人”。 21.①“便宜”改为“方便”②“干手”改为“湿手”③“产品的维修”改为“产品的保养”④“务必保养插 板前拔下插头”改为“保养插板前务必拔下插头”⑤“产品概述”改为“放在第一段”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四点: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 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另外,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 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 ①“便宜”可以指价格低廉,也可指便利、方便;作为说明书的内容,应该通俗易懂,把“便宜” 改为“方便”;②“请勿用干手插拔插头”说法错误,因为“湿手”可能导致触电,十分危险,应该 把“干手”改为“湿手”;③“产品的维修”后面解说的内容,如“一定期适当保养可以延长插板的 使用寿命”等都是在说“产品的保养”,所以“产品的维修”改为“产品的保养”;④“务必保养插板 前拔下插头”语序不对,应改为“保养插板前务必拔下插头”⑤“产品概述”是说明书的提纲,应 该放在第一段。 22、作文 【立意指津】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命题方式:材料作文审题要点: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 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 要素之间的关系。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立意。本题考查学 生的写作能力。 具体过程:抓住材料关键词:奇怪,现象,更快,了解,快乐,惯性,不能,虚度,时光。 具体过程:本次作文,这是一道暗含权衡比较的思辨类材料作文,有比较评价,有辩证分析, 有对材料的解剖,考生需围绕材料发散引申,然后找到最佳的立意方向。学生需注意:审题 限制性:真实情境的限制。题中材料描述了一个奇怪的社会现象,正在读书或刚刚进入社会、 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在不断地刷小视频,刷抖音、刷拼多多、刷头条、微信养生……命题人由 果溯因,说明这是猎奇心理在作怪。接着命题人指出刷多了小视频的危害:没有耐心去读书, 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材料又引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理论,进 一步指出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的危害。这等于说,命题人已经对材料所述刷小视频的 怪象设定好了立意方向,要求考生在这个方向上深入反思批判这种现象,并提出具体的解决 方案,考生不可偏离题旨。 价值判断的限制:材料的价值倾向非常明显要求考生必须正视如今我们已经熟视无睹的“奇怪” - 21 - 现象,否定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可从多方面思考立意,如莫让娱乐成为生活习惯、何惧人 生无路,只畏心陷娱乐、在娱乐洪流中坚守本我、青年风华正茂时,读书惜时擎壮志、抛浮 躁娱乐之风,扬静以修身之气、热血报国当少年,学习奋斗正当时等等。 【立意】①莫让娱乐成为生活习惯。②何惧人生无路,只畏心陷娱乐。③在娱乐洪流中坚守 本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