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写作训练(全国)17
2018届二轮复习 写作 训练(全国)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校园霸凌,又称“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是指学生间发生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等行为。近日,网曝一段视频显示,一名身穿红色校服的女生被4名女生殴打辱骂,两名女生手持棍棒,要求穿校服女生下跪在碎玻璃上,4人不断对其扇耳光、脚踹、棍打。被打女生连连说“对不起”,但打人者不接受道歉也未停手还嬉笑称“不惹事,不怕事”。 对于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你有怎样的看法?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标题自拟;⑤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⑥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这一材料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列一个并列式结构的写作提纲。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论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以从以下角度构思:①家庭引导,不能缺位。校园霸凌现象的出现,表现出家庭教育的缺位。②和谐校园,共同维护。学生之间有了矛盾,便以欺凌的方式来解决,这让那些受欺凌者承受了巨大的身心伤害。③社会影响,强化监督。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和网络,让整个社会开始对权利有了更多的思考。 (2)开头:防止校园霸凌,家庭、学校、社会都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分论点1:家庭,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营造好的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分论点2:学校,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保证每一个孩子的安全。 分论点3:社会,也要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让每一个孩子都免受欺凌。 结论:和谐的校园,需要各方面共同营造。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校训是一面镜子,照出教育的理念,照出时代的要求。“明德”“厚德”“好德”“修德”“崇德”……在所梳理的校训中,“德”字出现频率居于首位。有人认为,无论到什么时候,校训中都会对道德修养有明确的追求。但也有人认为,时代变化了,教育不需要再将“德”放在首位了。 对于“德”,你有怎样的理解?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这一题目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列一个对比式结构的写作提纲。 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以从以下角度安排写作任务:①道德力量,陪伴成长。成长,是一个丰富而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应该作为一种最好的陪伴,为我们保驾护航。有了道德的陪伴,我们的成长便不会偏离方向。②时代发展,德不可偏。虽然,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相应产生了变化。然而,作为立身处事之本的德,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我们,都应该成为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的底线。 (2)开头:每一颗丰盈的心,都需要道德之水的浇灌;每一种坚强的意志,都会因道德而精彩。 反面论证:列举当前社会道德常常被人们忽略的现象,从反面证明观点。 正面论证:列举现实中充满爱心、奉献、公平、正义等方面的事例,从正面证明观点。 结论:道德素质逐渐提升,社会便会充满和谐的音符。 3.以“风景”为题目,运用“引用诗句法”给全文起几个小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风景一:清明时节雨纷纷;风景二:路上行人欲断魂;风景三:借问酒家何处有;风景四:牧童遥指杏花村。(引用唐朝诗人杜牧的四句古诗,写四幅风景,一路走来,环境污染严重。主旨:水资源的污染破坏状况令人担忧,应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 4.请按照提示,为下面的作文题目列出相应的提纲。 请以“快”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纲一:并列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纲二:层进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纲三:对照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纲一:并列结构 总观点:快并没有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分观点 总结:怀着“慢”的心态“快”地行动,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人类的指示。 提纲二:层进结构 快已成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 快会错过人生的美好 ↓ 放慢脚步,让心灵从容、淡定 磨刀不误砍柴工 ↓ 提纲三:对照结构 对照 3.该快则快,该慢则慢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年高考结束后总有许多同学纠结于志愿的填报。有的同学会按照父母的行业背景选择专业;有的同学依据近年热门行业选择专业;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 根据自己的实际,你会做出哪种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坚持自己的选择 我们都行走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可曾思考过,当我们遇见分岔路口时,应该选择哪条路?是迷茫地听从别人的意见,还是坚持自己内心的决定而行呢?淡定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话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和宝贵的启示,我们应该选择后者,遵从自己内心的信念,不必去理睬那些议论。 那是在我十三岁时的一个暑假,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的一个舞蹈表演,他那轻柔的双臂,灵巧的双腿和纤细的腰肢在舞台上舞动着,我不禁动了心,幻想着有一天我也能向她一样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于是,我要求妈妈给我报了一个舞蹈兴趣班。 可学舞蹈并非我所思的那么容易。由于我的年龄对于一个初学舞蹈的人来说已经偏大,所以我的骨骼柔韧度已经不算很好了。可是各种高难度的柔韧练习在向我挑战,我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和我同班的几个学生的家长也劝妈妈放弃让我学舞蹈,一开始妈妈的决定也像我一样坚定,但看着我每次都痛得咬牙切齿的样子,也动摇了让我继续学舞蹈的这个想法,渐渐地便劝我放弃了这个念头:“女儿啊,不如我们不学舞蹈了吧,你看你每次上完课都累得不成样子了,而且我听说舞蹈考级即使通过的话,对中考加分也是没有帮助的,不如我们去学书法、绘画也行啊,何必要受这个苦呢?”听了妈妈的话,我并没有改变我的初心,只是更坚定了,因为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面对我的固执,妈妈也无可奈何,只好继续让我学舞蹈。 果然,功夫不有心人,在我坚持苦练了一年后,我已经能够自如地做许多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并且在嘉兴的一个舞蹈比赛中,我获得了同组第二名。这个成就虽然不是很大,但至少可以证明,我离成功又近了一步,只要我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终会成功的。而对于那些旁人的议论,并不需要你理睬,只要听取好的就可以了。 正是有着这个信念一直伴随我成长,所以我总能够战胜黑暗,迎来光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即使在雪地里,你也不需要顺着别人的脚印走,让我们在成长之路上留下一串属于自己的五彩缤纷的脚印吧!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准确的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 点睛: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对于此类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可采用“由果溯因法”来审题立意: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辩他见,反思己见,尽力坚持自己意见,我们应当变通地看待问题。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行,意思是要经过反复思考,然后去做; 俗语又说:“当断不断,反被其乱。” 这两则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不得套作。 【答案】 三思而后行 我们应当以什么态度面对生活?是英勇无畏地敢冲敢闯?可有时止步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是以年轻澎湃的心不断地尝试挑战?可顺从旁观者与过来人的意见有时也可以避免我们撞得遍体鳞伤。 思前想后,“三思而后行”应该就是我们需要的一种态度。 话说蜀之鄙有二僧,贫者告富者以其欲之南海。(作文中的叙述文字不要出现文言文与白话文夹杂的现象)富者讥笑着说自己多年来都梦想着去南海,然而凭借自己雄厚的财力物力也没有成功,你凭什么去呢! 很明显,以富者的经济基础的确更有可能到达南海,但南海之路的迢迢漫漫、艰难险阻击碎了富者的南海之梦,对于贫者又怎样呢?连富者都到不了南海,富者也不赞成我去,去很难吧?于是贫者选择了放弃。不!不是这样的!放弃通常不是一种合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更是不能轻言放弃。世之奇伟瑰丽之观多在人迹罕见之处,不可轻得也。一位著名的登山队员曾说过:“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快感岂是登上哪个小土丘可以媲美的?”所以贫者并没有放弃。他考虑着,南海是不可到达的吗?当然不是,佛教圣地永远对每个来访者敞开胸怀。一瓶一钵足乎?足矣。一路上不求风景如画,不求安逸舒适,只求最后到达神圣的所在。我能到达吗?我相信我能。一切客观条件都已具备,加以我虔诚不二的朝圣之心,千里之外的南海最终会为我所拥抱。可以去南海了吗?试试看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贫者选择了“为之”。他周缜地考虑了事情的条件与情况,此谓之“三思”。最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通往南海的路,此谓之“行”。三思而后行,他成功了。第二年从南海归来,从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圣地回来,也就是那个富者不曾到达的地方。 不得不说,是三思而后行帮助他实现了南海之梦。南海之梦由来非一朝,但他没有冲动地马上实行。 他在等待,等待时机的成熟;他在思考,思考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他忍住了猛地袭上心头的冲动,我想这也是佛家共有的一种智慧吧。 三思而后行,前提是思,重点是行。面对生活,三思,然后就行动起来吧! 【解析】 试题分析:“三思而行”原指经过三次考虑,然后去做。后泛指经过反复思考,然后去做。做事之前考虑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所给的两则材料意思相反,考生审题时就要找出两则材料的不同之处,选择其中一条立意成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