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写作同步序列第二讲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苏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写作同步序列第二讲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苏教版必修

第二讲 写景要抓住特征 1.初步掌握写景要抓住特点、准确描画,选准观察角度,安排好说明顺序,寓情于景等写 景方法的主要特点。 2.阅读“范文鉴赏”,体会情景交融、抓住特点、写景顺序等写景方法的运用。 3.能把学到的写景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在“实战演练”中选择题目进行写作练习。 景物描写,就是描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在记叙文中固然有大量的 写景为主的文章,就是以写人写事为主的文章中,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事件的面貌, 也常常写景。上佳的景物描写应当是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也是个性鲜活的。当然景物描写 也是有一定具体方法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是可以写好 景物的。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抓住特点,准确描画 写人要有个性,写景要有特色,要想给人独特鲜明的印象,就必须突出该景物的独特之 处。 任何一个景物都是许多物象构成的,但不能将它们从头到尾、不分巨细地全部描写出来, 而要抓住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加以描写,这样,才能避免“千景一律”的弊端,给人留下鲜明的 印象。比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所写的三个“峡”就各具特色,毫无雷同:瞿塘峡雄奇、 险峻,巫峡奇丽秀美,而西陵峡则突出它的险恶。这是景物本身的特征。如果有谁把瞿塘峡写 成秀美之峡,而把巫峡写成险峻之峡,这就有悖于事实,也就无法叫人接受了。 要抓住特点,就要对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同 学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的原因是作者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地 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都是作 者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 二、确定观察点,选择观察角度 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 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观察角度有两种:一是定点观察,一是移步换景。 1.定点观察 定点观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 置。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 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远视和近看。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 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李乐薇的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是从不同方位把“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展示给我们 的,远观小屋,呈现的景色是: 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的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 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本质 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 远观改为近看呢?由于立足点变化了,观察的角度也从仰视变成了平视,小屋的景色便 是: 有了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 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 背景。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将小 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 同样是小屋,远观和近看的形态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运用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第一,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最能恰当地表现描绘对象,产 生最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第二,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2.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把景 物一步步地写下来。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 是烟是雾,我们辨识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 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 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 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回旋的水面。这里叫做虬在湾:据说虬早被吕洞宾度上天了, 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我们绕过虎山,站在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 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口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 这段文字写了三个立足点——岱宗坊、虎山水库、坝桥。分别写了虎山水库七股大水和 坝桥的平静湖水,这两幅画面交相辉映。 运用这种方法,一要注意把立足点的变换交代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读者如坠五里雾 中;二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一方面,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 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 这样描写才是成功的。 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景物描写还要注意描写的顺序,顺序恰当才能使描写眉目清楚,自然和谐。 按照景物的方位顺序写景。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位置,选定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按照由远 及近(或由近至远)、由内至外(或由外至内)等方位顺序去描写景物的情状、风貌,景物的画 面就可以井然有序地展开。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描写百草园的概貌: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 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 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段景物描写,就是按照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来摹状的。读起来,我们的眼 前似乎能够显现出那层次清晰的美景来。 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说到底,写景的目的是抒情达意。“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点明了情与景 的关系。大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但作者带着情感(如欢乐、悲伤、 苦闷、烦恼等)去观察,描写时,便赋予了景物鲜明的感情色彩,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 海则情溢于海”。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名句,叫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是景物 的色彩是由感情色彩决定的,不是晴天都明媚,阴天都悲凉。同一个场景,同一种自然风光, 在不同作者眼里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是作者的感情不同,通过不同物象的细节描写反映 出来。 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动景和静景都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要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起来,所描绘的景物 才会具体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峻青《海滨仲夏夜》中的片段: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 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 烧的火焰……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晚霞、繁星、明月以及灯火,本来都是静态的景物,但作者为了化静为动,用大海滚动着 的浪峰来映衬,引导读者透过大海的排排波浪去看它们“闪烁”“滚动”的倒影,使人感到别 有一番风味,晚霞的色彩与光亮的变化都是一种动态,作者写晚霞的妙笔正是有层次地突出 它的变化,做到在静中求动,动静相宜。 景物描写是一种综合的语言艺术,一段或一篇生动、具体的景物描写,应是各种手法综合 运用的结晶,因此,在写作实践中,一定要对这些方法全面考虑,灵活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 果。 走进香山之中 北京的香山就是一个小小的自然圈,秋天的它是那么的美,如 同一个火的海洋。 走上香山的林间小道,踩着落叶吱吱作响,微风吹动,一片片绿的、 黄的、红的树叶轻飘飘地散落,自然的清新味道蔓延在人们的嗅觉 之中。香山的土地是那么的柔软,踩上去如同踩在一块海绵上,时不 时浸出一点水来,使鞋子沾满土的气息。落叶铺在地上,形成一道红 的小径。待秋天一过,落叶化为养料,化作春泥,使香山的树长得更 加茂盛,也让这里的风景更加美丽。 茂盛的树上有鸟儿鸣叫,婉转的歌声犹如天籁之音,引得我们幻想 这些鸟类的模样,它们的样子肯定是极可爱的吧!一只不知名的鸟 儿从一处枝头扑棱扑棱地飞向空中,它带着自己的希望向天边飞去 时,也让我知道了这个自然的神奇。 秋天的香山,美的是树,红中夹带着黄与绿,错落有致,树的根须向 地下垂直蔓延,突出它们的年龄以及经历过的沧桑。这里的树我大 多叫不上名字,但又何必去了解它们的名字呢?我们是来亲近自然, 而不是辨别自然的,自然这么美,为什么不多去体验呢?你看这火红 的树叶飘散是否会让你想起“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美丽的景象 是否会让你“停车坐爱枫林晚”呢?自然啊,你为何这么美?让我站 在香山里为你驻足! 1.吱吱作响与轻轻飘 落的树叶,以动衬静, 写出了一个静谧幽寂 的环境。 2.上句从嗅觉角度写, 这一句则转换角度,写 触觉。 3.一连串的问句,抒情 意味浓厚。 续表 天空中风起云涌,树叶沙沙作响,散落的叶片层层高飞。雨,毫无预兆地 下了起来,香山中的花果清香、丛林气息霎时间融入雨水中。人们似乎在雨 水中更能走近自然,感受它的爱。你也随我撑起雨伞走上半山腰,再俯视山下 的树林,雨模糊了它们,却给它们带来一场美丽的交响乐,也给它们绘制出一 幅美丽的油画。这等美景是在电视与电脑中体验不来的,因为这里还有自然 的气息与自然的声音。 雨渐小,自然的气息依旧弥漫在空中。可惜给予我领略自然的时间太少了,匆 匆忙忙踩着混合着树叶与雨水的土地,带着这里的自然味道跟随旅行团离 去。 自然的清香留在我心,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地走近自然。 4.多角度写 雨,把香山的 雨写得富有 立体感。 5.点明题旨。 “香山那么美,我想去看看。”这篇作文是记叙散文,选材立意都符合题意,而 且中心突出。文章表达符合文体要求,语言有文采。符合题意表现在:作者自始至终紧扣材料, 比如第 2、3、4 段,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香山的红叶、鸟语、树木;第 5 段,细致地写了香山的 秋雨,同时又写出了香山丛林的气息。中心突出表现在: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在用视觉、用听 觉、用嗅觉、用触觉、用心灵去感知香山这个小小的生态圈。 我与老屋 老屋是幢两层的旧楼,有着石灰斑驳的墙,雕花的八角窗,长满青苔 1.写老屋的特点,语 言简洁。 的石阶梯,以及砌得高高的石露台,它正对着一条小溪,周围种满了 桉树与黄槲树。每到傍晚,江水映着落日的余晖,流淌着金灿灿的波 光,而树则在晚风中摇头晃脑低吟浅唱。 我在老屋出生,童年很寂寞,但依然快乐。老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总有那么多东西给我玩,墙角会钻出奇怪的昆虫,床下会生出小白蘑 菇,石阶梯上的蚂蚁窝有好几个,肥厚的黄槲树叶子是“过家家”的 好道具……如果玩腻了,还可以翻过老屋矮矮的土墙,溜到外面去 玩。 老屋门前是一条小路,背后是长满狗尾巴草的山坡,在寂寞的时候, 我走出屋子,蹚过浅浅的水沟,走上弯曲的小道。 道两旁的野花、茂 盛的草伸到路中,将本来就不宽的阡陌小道装扮成一条绿色的曲线 伸向远方。蜿蜒从坡上垂下的树枝,在阳光照射下将它细碎的影子投 在路上,使地面出现了各种形状的令人遐想的情景。天蓝蓝的,空中 飘着花香与青草的气息,惬意极了。我穿着白色的短裙,大把采着花, 对着蝴蝶儿跳舞,希望它们以为我是同类,不再惊慌地飞走。我把死 去的小鸟埋在花下,如同黛玉埋葬她的花儿。我曾因为喜欢红蜻蜓晶 莹的眼,把它们扭下来串成珠子,也曾把蚂蚱掰掉大腿放在衣袋里, 结果它们在夜里爬满我的枕头…… 那时候,不知道爱也是一种伤害,也可以毁了美。但正因为有这样一 段日子,才使我逐渐懂得欣赏美,留住美的最好方式是让它们保持本 来的生存状态。 夏天,哥哥常带我去门前的小溪中游泳,游玩后坐在溪边,给我讲故 事。我毫不怀疑曾经有个少年分开河水踏波而行,但是波涛无情地把 他吞没……悲伤而恐慌的我赶紧转头去看身后的老屋,暮色中的老 屋沉稳如故,于是我揪着的心便又平实了,并且相信它会永远屹立在 那里,让我随时可以扑入它的怀抱。 多年以后,老屋被拆掉,然而午夜梦回,梦到的家仍是老屋。这时,我 才发现,老屋已作为家和故乡的象征深入心扉。当我看到现在的孩子 们对着众多的玩具孤独厌烦时,看到不少人都在为“钱”孜孜钻营时, 我多么想回到老屋,做它墙角的一株小小的花,在年复一年的岁月里 永远明媚地微笑,做徘徊于它头顶的一朵浮云,在无垠的天空中永远 洁白,自由而简单…… 2.写老屋所处环境, 如童话一般,优美迷 人。 3.由老屋写到屋门 前,线索清晰,也是作 者立足点观察点的转 换。 4.细腻的描写,是由 于作者观察得细致。 5.老屋在作者眼里已 人格化了,他对老屋 满怀深情。 6.排比的句式,美妙 的联想,写尽了对老 屋的依恋。 续表 本文是一篇记叙性散文。文章以老屋为载体,写了童年时的许多事情,表达了对 童年的深深的眷恋之情。作为本文主要描写的景物老屋,首先作者抓住了老屋的特点,进行了 准确的描画,如“老屋是幢两层的旧楼,有着石灰斑驳的墙,雕花的八角窗,长满青苔的石阶 梯,以及砌得高高的石露台”。这些描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写景顺序上看,作者采用 了由近及远的顺序,由老屋写到老屋门前的小路。同时还注意立足点的变化,开始的描写立足 于老屋,后面的“我赶紧转头去看身后的老屋,暮色中的老屋沉稳如故”,立足点显然发生了 转换。 一、对点集训 1.根据要求,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意境优美的景物描写,用上下面三个词语。(100 字左右) 桃花 春雨 流水 【解题思路】 首先抓住景物的特征,其次考虑以什么样的意境将这三个意象合情合理地 连缀起来。同时,注意语言的生动和流畅,使意境优美。 【答案示例】 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那轻盈的春雨如同舞动的精灵,曼妙绰约。 雨滴跳到枝头轻轻唤醒了沉睡的花瓣。一夜之间,桃花盛开,形成了一片花海。桃树下,流水 潺潺,载着片片飘落的花瓣追随着春天的脚步而去,留下了一路的欢歌。 2.请以“久雨初晴”为开头,描写天空、阳光的特征。 要求:体现久雨初晴的喜悦,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200 字。 【解题思路】写描写自然景物的片段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握描写的主体, 二是明确具体的要求。 【答案示例】 久雨初晴,天空如婴儿的眼睛一样,亮得干净,亮得透明,亮得没有一丝儿 云翳。甚至让人怀疑,那爽蓝的天空,能反射出人的影子,甚至敲一敲,能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 玻璃一般。这天空下,一切都是洁净的,都如用丝绵擦洗过一样。阳光很亮,是经过晴空过滤 了的,没有一星儿渣滓,也没有一点儿尘灰。这时,即便有几只小虫飞过,也能清晰可见。小虫 的翅膀,如同一粒小小的烟雾,薄薄的,却透着亮,在空气中扇动着。不知它们准备去哪儿,是 由父母带着,还是独自远行?秋天的阳光,如母亲的呓语,轻轻拂拭着它们极小极小的身子,舒 服而熨帖。 二、整篇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万物看似渺小,却是魅力非常。如果你曾见过大海的万丈 狂澜或滔天白浪,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如果你曾见过高山的峰壑争秀或巍巍雄姿,你会懂得 什么叫顽强。静心地走过自然,听听水是怎样流成一脉智慧,看看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你 会发现,与自然交流不仅可以放松心情,更可以净化灵魂。朋友,走进自然吧,你会享受到一种 极致的乐趣。 请以“亲近自然”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记叙文,立意自定。 我来立意: 写作提示:此命题作文没有审题障碍,侧重点在“自然”二字上。描绘美丽的自然之景, 要抓住时序的特点,也要注意地域特色。要想让笔下之景形象可感,还需要多角度地观察、体 味。 写景的同时,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 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意。由此开阔思维,联想到古哲先贤与自然为友而流露出的才情: 杜甫亲近自然,有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悦;李白亲近自然,有了“飞流直下三千 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陶渊明亲近自然,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因 此文题中“亲近”一词对于“自然”的情感倾向,不是单纯的“走近”,而是“亲密地接近”。 2.以“却道天凉好个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我来立意: 写作提示:抓住秋天的特征,将秋天与其他季节的区别写出来。最好写成抒情散文,行文 既要讲究文章结构的清晰,又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 3.请以“夏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 800 字。 不得抄袭、套作。 我来立意: 写作提示:由题干可知,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构思时,要抓住题目“夏天”的季节属性, 可以写夏天的事物和现象,带给自己在人和事物上的启发或联想,可以写夏天美好的回忆,也 可以写在夏天发生的改变自己人生的事情。本题适合于记叙文,要注意描写、抒情等表达方 式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