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全套教案:7李商隐诗二首 锦瑟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必修三全套教案:7李商隐诗二首 锦瑟

教 学 设 计 课时授课时间:2016 年 月 日 第 周 本学期总第 22 课时 课 题 《锦瑟》 课标要求 了解诗歌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 理解作品。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 浓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情感。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体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2.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的有机联系。 教学难点 品味作品用典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提问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 堂 小 结 与 板 书 设 计 一、诗人简介 1.生平 2.作品 二、关于《锦瑟》 1.创作背景 2.题解 三、赏析课文 1.理解词语 2.翻译全诗 3.诗歌评析 四、总结全诗 1.主旨意境 2.艺术技巧 检 查 评 价 教 研 组 应备: 节,实备 节,超备 节。 质量评价: 20 年 月 日 教 学 主 管 20 年 月 日 内 容 与 过 程 教学环节与内容 反思 补充 一、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 浓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李商隐的诗,以其缠绵婉丽、意味深长的风格,卓立于晚唐诗坛,颇受后人喜爱。 早年的诗人,也曾有经世济国的伟大理想,写诗关心民生疾苦,揭 露现实政治的 黑暗,对李唐王朝的没落衰微无限伤感。但是,仕途的失意,生活的困顿,政治 斗争的残酷,使他逐渐淡泊功名,遗落世事,他自知忧天无力,回天乏 术,就转 而退守到个人的感情世界中。表现在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 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2.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 813—约 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 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 年),由于令狐 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 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 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 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 了六百多首诗,有 《李义山诗集》。 3.关于《锦瑟》 《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 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 有丰富的多 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 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 笺。”(《论诗 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 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 叹,无力为它作 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 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异之处。 4.关于《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 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 轲》之类,始 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 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 旧事及唐 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锦瑟》的意境。 【明确】第一联,毫无疑问是起兴之笔。锦瑟的五十根弦,象征诗人将近五十岁 的人生(李商隐活了 46 岁)。瑟之发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 伤感。“一弦 一柱”则兴寄遥深,感情凝重;“思华年”为全篇主脑,以下文字皆因此生发出来。 第二、三两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也是诗人追忆的内容。但诗人 究竟在苦恋什 么呢?他表达得太委婉了,只是用了两个古老的典故来传达。“庄生晓梦迷蝴蝶”, 说的是迷惘之情——他曾留恋的梦境。庄子“梦蝶”,不知哪种状 态是真实的自 我了。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表现了对美好情感的追怀,尽管那是当局自迷, 尽管欢乐是那样短暂,但也足以让他珍惜一生一世。“望帝春心托杜 鹃”,更转出 一种凄凉悲慨的情调来——生而不能,死则续梦!这是怎样的悲哀啊,希冀以来 生继今世,永结情缘。接着,诗意又转,柳暗花明,开出另一新的境界 来:明珠 在沧海月下泣泪,美玉在重山之上生烟,美好的事物总是遭到“嫉妒”,不能美满。 这里是指佳人红颜命薄,还是指诗人才命相妨?(李商隐在《有感》一 诗中说: “古来才命两相妨”,意为才气与命运不能两全)我们无从知晓。最后一联,以感 叹作结。“此情可待成追忆”,表明作者到老还是很珍重这份“感情” 的,无需“追 忆”,分明已然在追忆。“此情”为单称表述,则大体可以推定前面所指为一件事。 “只是当时已惘然”反迭前句,言当时身处其境,已是凄迷难辨, 而今思之,更 是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捉摸不到了。全诗就在这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中结束, 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止。 2.【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 【明确】《锦瑟》一诗,境界扑朔迷离,情感深长绵藐,确实是一个千古之谜。所 以,至今还有很多学者把它当做政治诗来读,并从诗人的经历中寻 找蛛丝马迹, 阐幽发微。李商隐一生,固然是在党争的政治派别夹缝中求得生存的,受过一些 大官的恩惠,也因之被另一些人排挤,有过短暂的荣光,更有过长期的 失意。但 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悲欢,未必用这样朦胧的诗歌来表现,不能硬把中国古典诗歌 “香草美人的传统”(以爱情隐喻君臣际遇)往这里套。否则,李商隐那些 写爱 情的无题诗,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之类的,都可以当做政治 诗来读了。我们认为,《锦瑟》还是一首写恋情的诗,是一个垂暮老人回首锦瑟 华 年所唱出的一曲哀婉凄美的歌。其意境高远,感情真挚,可意会不可言传,可感 悟不可支离,须从大处读之。 3.【提问】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表现手法? 【明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象征与比喻有共同之处,都 有以具象表示抽象的特点,但它们也有不同之处。比喻像人间的桥 梁,一般有两 个硬性的端点,可以找出本体和喻体;象征则像天上的彩虹,物质表象所联系的 对象不那么分明,主要靠暗示,带有更多游移不定的成分。像《锦瑟》 一诗,无 论是起兴的“锦瑟”,还是主打的“蝴蝶”“杜鹃”“珠”“玉”等,它们表现的情 调可以猜想出来,但一追究其具体所指,就如坠人五里云雾了。不敢说 李商隐开 启了中国当代朦胧诗的先河,也不敢说他影响了十九世纪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派(有 受中国诗歌影响的因素),但他确实是一位古典时期的“先锋派”,他的 艺术尝试 和创新是独特的,对后世影响很大,连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对都他推崇 之至。也许,正是李商隐诗歌中表现出的这种意蕴深厚的朦胧美,才吸引了 一代 又一代的读者。近人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词》等诗,讲的 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 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 神秘性的。”(《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四、学生试着背诵本诗。 作业设计 作业要求 无才无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A 层: 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深入体会作品情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 B 层: 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深入体会作品情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w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