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司马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司马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质量检测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司马迁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二质量 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孔子的文艺观主要通过他对《诗经》的评论提出,因此 又被称作“诗教”观。一般认为,孔子“诗教”文艺观重“教”,即侧重于“诗”(文艺)的 社会教化作用与伦理实践意义。从文艺的社会作用层面讲,身处“礼崩乐坏”的春秋动荡年 代,出于实现社会理想的需要,孔子尤为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力图发挥文艺在蓄养健 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上的独特功用。从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层面讲,要求两者完善和 谐,甚至更重内容。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 也。”《武》《韶》两乐相比,《武》颂攻伐,虽然形式也完美,但不如歌颂仁政的《韶》乐 那样“尽善尽美”。从文艺批评标准的层面讲,孔子明确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无邪”即“中正和雅”,要求的是作品在缘情、言志时不要太直露,而应 适度。同样,“无邪”仍然是从突出“文治合一”的社会教化论申发的,关涉孔子对文艺“乐 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美理想的追求。 孔子“诗教”文艺观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一方面,孔子并非就文艺论文 艺,而是将其作为培植理想人格、建立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他又并非简单将文 艺视为教化的工具,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其所具有的“文以发蒙”“以美养善”的社会效益。 正是以上两点,构成了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并对整个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产生了根本影响。 “兴观群怨”的例子最能说明这一特色。“兴”即“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强调通过譬 喻,使人联想、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观”即“观风 俗之盛衰”“考见得失”;“群”指“群居相切磋”“和而不流”;“怨”指“怨刺上政”“怨 而不怒”。其中,“兴”是“观”“群”“怨”的基础,四者虽均以实现“诗教”的社会功 用为目的,但又必须以尊重文艺独特的审美规律为前提。 我们可以从“教”与“诗”两个层面洞悉其对重塑当代中国文化的智慧启迪。首先,孔 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它的“在地性”或实践品格。基于对现实生活的反省和 总结,《论语》言“诗”都十分接地气,目的都在强调文艺树正气、凝人心的社会教化意义。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重要一脉,孔子儒学在此不仅彰显出开创性、典范性价值,更淬炼出 后世文艺载道安邦、经世致用的实践品格和人文精神。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 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孔子及儒家的文化自觉。 其次,孔子尤为看重“以诗为教”“以美养善”的“会通性”。“诗教”必须以尊重文 艺自身的特殊性、审美规律性为基础,否则就会失去它所特有的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魅力。 的 孔子十分重视文艺“不言之教”的特质,在讲文艺的社会作用时,始终把“兴于诗”作为前 提和基础。由此看来,中国文艺逐步确立“诗缘情”“诗言志”的主流传统,汇聚刘勰、王 昌龄、王夫之、王国维等人智慧的中国特色的“意境”理论,也正是赓续孔子的文艺思想发 扬所得。 今天的文艺家们按照美的规律去激活文论传统的生命力,进而在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异质 文化因子的基础上,再续中华民族自信、自觉和自豪的心魂。 (选自王杰泓《诗与教》,《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对于《诗经》的评论被称为“诗教”观,这也是“仁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B.“兴观群怨”体现了重“教”也重“诗”的文艺观,是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 C.立足于现实生活,强调社会教化意义,这是孔子“诗教”文艺观的最突出特点。 D.“诗言志”的文艺传统、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思想影响的产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通过引用孔子对《韶》《武》的评价,论证了孔子更重文艺内容的观点。 B.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教”与“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C.文章基于延续优秀传统文化的立场,论述了“诗教”观对于重塑当代文化的意义。 D.文章以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为前提,论述了孔子文艺观的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更看重文艺的道德教化功能,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社会理想息息相关。 B.从社会功用层面看,“诗教”的文艺观强调“诗”的文艺审美,也是为了更好地“教”。 C.“诗教”文艺观的“在地性”体现了“教”的层面,“会通性”体现了“诗”的层面。 D.重塑当代中国文化,须从社会教化的“教”,逐渐过渡到尊重文艺自身审美规律的“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 3 月 27 日电 近年来,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频频显现中国力量。中国 流感防控科技创新能力国际领先。中国建立了 72 小时内筛查鉴定 152 种已知病毒和 147 种 已知病原细菌等多种综合检测方法与体系,拥有了一批国际前沿水平的防控技术。中国科学 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新型重配 H7N9 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并迅速成功研发出病毒快速检测试 剂,下发到全国各级疾控中心和临床机构。2017 年,中国首个 H7N9 病毒疫苗种子株成功研 制,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流感疫苗株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束了中国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提供 的历史。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单一抗体通过 5 种不同的抗病毒机制发挥作用,为研制治疗 乙型流感全新特效药和通用流感疫苗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 年 3 月 28 日) 材料二: 2008 年,侯云德担负起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体系顶层设计的重任,主导建立了举国体 制协同创新的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 2009 年,全球突发甲流疫情,侯云德作为专家组组长,针对防控中的关键科技问题, 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研究,用 87 天就率先研制成功新甲流疫苗,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批 准甲流疫苗上市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注射两剂,但侯云德依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 新疫苗的抗体反应曲线和我国当时的疫苗生产能力和注射能力,坚定地提出了一次接种的免 疫策略。最终,这一方案大获成功。 侯云德提出了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集成”防控体系的思想,重点布置了病原体快速 鉴定、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实验室体系建立的任务,全面提升了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 控能力,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摘编自冯华《2017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侯云德:60 年织就防病健康网》) 材料三: 新发传染病是指在人群中新出现或者过去存在于人群中,但是发病率突然增加或者区域 分布突然扩大的传染性疾病。如 SARS(非典型性肺炎)、艾滋病等,以及过去基本消灭或已 被人类控制但由于抗药性或公共卫生措施的消弱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如登革热、结核病、流 感等等。其特点如下:第一,人兽共患。新发传染病中有 3/4 是人兽共患病,动物在新发传 染病的发生发展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第二,传播范围广。如西尼罗河出血热原发于非洲, 鸟类是其储存宿主,鸟类的大规模迁徙将该病毒带至世界各地。第三,传播速度快。各地以 及国际间的密切往来是新发传染病迅速蔓延的重要因素。第四,预防诊治困难。由于缺乏基 线资料,对新发传染病进一步的流行趋势很难预测。 (摘编自易彬樘等《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形势及其应对策略》) 材料四: 2019 年初,WHO(世界卫生组织) 发布 2019 年十大健康威胁,其中与传染密切相关的 疾病和行为占六个,与十多年前相比,目前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了。传染病与地球村的 每个生命息息相关,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与另一个地方出现的新发传染病只有一个机舱门相 隔的距离。 2018 年,埃博拉病毒在非洲死灰复燃,全球多个地区暴发霍乱,登革热病例数居高不 下,尼帕病毒病在印度闪现等无不牵动着每一个传染病工作者的心。8 月,非洲猪瘟突然在 中国多个地方出现,再次牵动全球特别是动物防疫部门的神经,传染病工作者永远在路上。 回首 2018 年,传染病领域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针对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以及多 种药物的临床使用都取得较好的效果;登革热疫苗大范围应用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首 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诞生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技术如果用到了正确的领域,则会造 福全球。由于中国药物审批提速,2018 年中国国内上市药物种类和质量都有所提升,部分 药物对于低收入患者甚至可以免费。 (摘编自李硕等《2018 年国内外传染病领域重要事件回顾》)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在国际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其科技创新能力在国际上也处于 一流水平,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防控技术。 B.我国能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国内和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源于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防 控能力的提升,侯云德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C.新发传染病具有人兽共患、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预防诊治困难等多个特点,因而它 们不大容易为人类所控制,危险程度很高。 D.与十多年前相比,如今传染病对我们的影响更大,2018 年国内外传染病重要事件既包括 过去的病毒死灰复燃,也包括一些新问题。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防控 H7N9 禽流感病毒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表现出领先国际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传染 病防控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不再需要依赖外国。 B.一次接种的免疫策略,源于侯云德长期积累的经验及其科学研究与发现,结合新疫苗的反 应特征及我国疫苗运用的基本国情,它最终大获成功。 C.过去被基本消灭的或者被控制的传染病有可能重新出现在人群中,成为新发传染病,针对 它们造成的危害应该加强公共卫生措施以及关注抗药性。 D.最新生物科技如基因编辑技术等在传染病防控方面大有可为,能够造福全球,但运用不当, 也会引发争议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6.以上四则材料是如何体现文本的客观性的?请分别简要概括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屋·父亲 李翰 父亲走了以后,老家临街的两间平房,屋顶也披离下来。毕竟有三十多年房龄,风雨侵 蚀,那些桁条、椽木,也渐渐走到生命的尽头。父亲买下这块宅基地的时候,也就是两间白 灰小瓦的平房,年深日久,破破烂烂。父亲看中的,主要是屋后的一大片荒山。读书人似乎 都有个陶渊明情结,父亲是“文革”早期的大学生,那个年代算是高知了。有一方自家的天 地,既给子孙留下恒产,又可以种种花草,养些鸡鸭,闲暇时安静地读书喝茶……这块地, 最宜作他的归田计。 父亲胼手胝足,前前后后差不多忙活了六七年,起了两层砖混小楼,搭建了两间平房。 原宅高耸的古砖院墙,青铁皮的实木大门,都还保留着,整体看起来,颇有几分气象。 父亲又种上竹子、香樟、蜡梅,以及桃、杏、梨、枇杷等果树,沿着屋基脚,则栽种了一簇 簇月季。 每年春天,都是从竹外的杏花开始。粉薄的花瓣,透射着阳光或露水,蜜蜂也忙碌起来, 小狗绕树追逐它毛绒绒的短尾。杏花败,桃花开,一场雨后,竹笋悄悄钻出地表,香椿在枝 头探出新芽。我们用长长的竹篙,绑上铁丝钩,咔嚓,咔嚓,香椿芽一爿爿掉下来,青莹润 泽。弟弟从鸡窝里摸出几枚刚下的鸡蛋,母亲捏着鸡蛋,在锅沿上一磕,两指一掰,鸡蛋便 在油锅里滋滋作响。煎到五分熟,加入香椿芽,一股说不出的清香,立刻从厨房弥漫开来。 春暮夏初,月季绕着屋角绽放,熏得人犯困,天渐渐热起来。街坊有位退休的房老师, 总来我们家纳凉。他写得一手好书法,还能作诗。他一边写,一边哼唱着,都写好了,再摇 头晃脑,用他那枞阳腔从头到尾高声吟诵一遍。父亲很喜欢和房老师往来。一副“室雅何须 大,花香不在多”的楹联至今还挂在家里。 房老师 90 年代中期去世,父亲很是伤感。大概也就是那时,父亲开始学写古诗。王力 的《古代汉语》第三册介绍格律诗写作,有关平仄、声韵的书页,因经常翻阅,纸张尤为暗 黑。渐渐有一些诗友来往,父亲必引进家里,听人家夸他的院子,称赏着彼此的诗作。待客 人一走,父亲便任情评骘起来,这个人用词俗,那个人多处出律,总之,都不如他的诗好。 大学一二年级,经常收到父亲的家书,慰勉学业。那些信文乎文乎的,我仿佛能看到他 写信时陶醉的神情。后来读到《围城》里方遁翁写日记,不禁莞尔。读研时,我遇到生活中 的种种困扰,还是习惯回老家休整,在那里汲取力量和信心。推开老宅厚重的铁皮木门,见 到父亲坐在窗前,桌子上的酽茶升腾着热气,立时觉得笃定、安宁。父亲见到我,眼睛便会 亮起来,整个人也松弛、舒展开来,似乎屋子一下子变暖和了。 我自离家读书,每次回来都呆不了几天。父母守护着老屋,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光里慢慢 变老。2014 年 6 月 24 日,周二的凌晨,母亲打来电话,父亲走了。 我的山塌了。 他走得静悄悄的,除了亲戚与生前友好,除了庭前垂头饮泣的吊兰,没有人关注到他的 离去,也没有人来分割我的悲伤。父亲的离去,让我明白,原来我最在意的,是他的欣慰与 骄傲,那才是我获得存在感的根本。 中年伤于哀乐,因凋零之场景,将不断上演。这是生命的残酷,也是生命的仁慈。那边 的世界,积攒着此生最珍贵的情感,有我们最爱的人,当我们临近谢幕,将不会孤独和恐惧。 此生亦可恋,是我们又做了父亲、母亲,在人间播种了下一轮的爱。除了一掷乾坤的大人物, 万千众生都是一样的琐碎、平凡,父母与子女,是我们在尘世扑腾的最大动力。 这五年里,长长短短,也写了不少文字,却不曾为父亲正经写过一篇。近来始渐渐明白, 既然以文学为主业,父母儿女、兄弟姐妹,村口的阿牛与邻家的小芳,那些川流不息流淌在 时空中,却消失于历史的芸芸众生,才是我应该去关注、书写与研究的——小城的高楼络绎 拔起,道路越来越宽,老一辈的痕迹被日渐吞噬,仿佛我的父亲,还有同时代众多离开的人, 不曾生活在这里。不过,没有关系。历史所遗忘的,都收纳在文学的容器里。更确定的,是 老屋还倔强地站在那里,被高楼环绕,而仍未湮灭。便宜门 4 号,晚上一合眼,我就能梦到。 即便有一天,这一切都消失了,“父亲”作为一个文学的共名,也将以近似的形象和温 度,在天下儿女的心中永生。 写于己亥清明前 (本文刊于 2019 年 4 月 5 日《文汇报·笔会》,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清明之时撰文纪念父亲,正是对礼敬祖先、慎终追远这一传统有意识地继承和延续。 B.文章对父亲的追忆深情诚挚,泪中含笑,笑里带泪,借《围城》中迂腐可笑的“方遁翁” 形象写出了父亲可亲可爱的一面。 C.文章以小见大,描写窄小老屋的四季变迁,串起童年的回忆,寄托对父亲的哀思,表达对 人生意义的思考。 D.作者把对父亲的怀念上升到对平凡人的敬意以及对文学力量的信心,其中包含了一位文字 工作者的责任意识。 8.情到深处,如何描写都动人。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推开老宅厚重的铁皮木门,见到父亲坐在窗前,桌子上的酽茶升腾着热气,立时觉得笃定、 安宁。父亲见到我,眼睛便会亮起来,整个人也松弛、舒展开来,似乎屋子一下子变暖和了。 9.本文作者李翰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其散文写作中的诸多元素也带有浓郁的古典意味。请结 合本文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安世,幼而聪悟。兴安二年,高宗引见侍郎、博士之子,简其秀俊者欲为中书学生。 安世年十一,高宗见其尚小,引问之。安世陈说祖父,甚有次第,即以为学生。高宗每幸国 学,恒独被引问。诏曰:“汝但守此,至大不虑不富贵。”居父忧以孝闻。天安初,拜中散, 以温敏敬慎,高宗亲爱之。累迁主客令。萧赜使刘缵朝贡。安世美容貌,善举止,缵等自相 谓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缵等呼安世为典客。安世曰:“三代不共礼,五帝各异乐。 安足以亡秦之官,称于上国?”缵曰:“世异之号,凡有几也?”安世曰:“周谓掌客,秦 改典客,汉名鸿胪,今曰主客。君等不欲影响文武,而殷勤亡秦。”国家有江南使至,多出 藏内珍物,令都下富室好容服者货之,令使任情交易。使至金玉肆问价,缵曰:“北方金玉 大贱,当是山川所出?”安世曰圣朝不贵金玉所以贱同瓦砾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 无金无山无玉缵初将大市得安世言惭而罢。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疏曰: “愚谓今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审其径术;令分艺有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 右靡余地之盈。则无私之泽,乃播均于兆庶;如阜如山,可有积于比户矣。又所争之田,宜 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然后虚妄之民,绝望于觊觎;守分之士,永免于凌夺矣。” 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出为相州刺史、假节、赵郡公。敦劝农桑,禁断淫祀。 初,广平人李波,宗族强盛,残掠生民。前刺史薛道摽亲往讨之,波率其宗族拒战,大破摽 军。遂为逋逃之薮,公私成患。安世设方略诱波及诸子侄三十余人,斩于邺市,境内肃然。 以病免。太和十七年卒于家。安世妻博陵崔氏,生一子玚。崔氏以妒悍见出,又尚沧水公主。 (选自《魏书·李安世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安世曰/圣朝不贵/金玉所以贱同瓦砾/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 缵初将/大市得/安世言惭而罢 B.安世曰/圣朝不贵金玉/所以贱同瓦砾/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 缵初将大市/得安世言/惭而罢 C.安世曰/圣朝不贵/金玉所以贱同瓦砾/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 缵初将大市/得安世/言惭而罢 D.安世曰/圣朝不贵金玉/所以贱同瓦砾/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金/无山无玉/ 缵初将/大市得安世言/惭而罢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父忧:是父丧的婉辞。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孝,一般为三年。 B.朝贡:古代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见宗主国或所在国的君主,并敬献礼品。 C.三代:尧、舜、禹三代的合称,最早见于《论语》“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D.假节:假以符节,持节。古代使臣出行,持皇帝授予的“节”为符信,故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安世自幼聪明颖悟,深受高宗喜爱。在接受高宗召问时,年龄尚小的他应答很有条 理,被选为中书学生,后常常被高宗单独召见。 B.李安世不但外表俊美,而且博学能言。萧赜的使者刘缵称他为典客,他旁征博引,进行批 驳,不仅指出其错误,还讽刺其弃善从恶。 C.李安世关心民生疾苦,主动为民请命。针对百姓困苦流离、豪强侵占掠夺的现实,他疏言 不分贵贱平均分配田地,开了均田制先河。 D.李安世颇有治理才干,能保一方平安。任相州刺史时,他鼓励农桑,禁绝淫祀,设计诱捕 并处决广平豪强李波等人,从此境内安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使至金玉肆问价,缵曰:“北方金玉大贱,当是山川所出?”(5 分) (2)安世妻博陵崔氏,生一子玚。崔氏以妒悍见出,又尚沧水公主。(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壶中九华诗 苏轼 湖口人李正臣蓄九峰石,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 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记之。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明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注】此诗作于南迁途中。“云峰”一说庐山。《神仙传》中一个叫步公的人,常悬一壶, 每夜跳入壶中,壶中别有天地山川。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舟行疾速。两岸山峰在眼中消失,却在梦中时现。 B.颔联“莫愁”,正见家乡五岭渐渐远离的愁绪,但因“九华”俱在一石,稍慰愁情。 C.“天池水”“玉女窗”运用典故描写出天池水落、玉女现身的惝恍迷离的仙境。 D.尾联告诉我们作者欲以百金购买九峰石的直接原因是他的“仇池石”太孤绝。 15.清代查初白评此诗“带南迁意而不觉”,试分析隐藏于诗句中的迁谪意。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 ” 两句表现了自己遭 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2)《赤壁赋》中写曹操破荆州后率领军队沿江而下的盛况的句子是: , 。 (3)《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100 年前,中国大地 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 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 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 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 ,全国民众奋起抗争, 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五四时代的青 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 ,慷慨赴难。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 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 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才是我们对五四运动 100 周年最好的纪念。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爆发 鼓动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B.暴发 鼓动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C.爆发 鼓舞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D.暴发 鼓舞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 B.家国情怀的精髓,乃是担当和责任 C.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 D.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担当和责任里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 撑和奋斗动力 B.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 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 撑,加快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C.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奋斗动 力和精神支撑 D.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 增强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学会区分不同种类的垃圾实际并不算太难,一开始可能需要对照垃圾分类图表,熟悉之 后就会在头脑中①_ __。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减法”,即弄清哪些是不可燃垃圾、资源 垃圾和大件垃圾,剩下的几乎都可归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顾名思义是不宜焚烧的垃圾, 包括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干电池等。这类垃圾不是经常有,因此② ___,通常 一个月回收一次。资源垃圾就更好分类,包括塑料瓶、饮料食品用玻璃瓶、饮料食品用铝罐 铁罐等,并且都要清洗干净,捆扎整齐。至于大件垃圾则主要是边长超过 30 厘米的家具等, 扔大件垃圾需要提前向当地的大件垃圾处理中心申请,并且需要付费。各种资源垃圾③ ___, 不能混在一起。 21.以下面语句为开头,续写一段话。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名言,举出一个事例,段末引出结 论。100 个字左右。(5 分) 《菜根谭》有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几个行人顺着河岸赶路。他们来到一处高地,望见一条大船顺流而来。于是他们就站在 那里等待它靠岸。当船靠近一些时,他们感到那是一条小船,不像先前想象得那么大,可仍 然昐望它到来。等完全靠近时,他们看见原来是一堆树干。于是有人失望地说:“它什么都 不是,我们白等了。”有人却说:“不如我们把它们绑成木筏,乘上木筏顺流而下,也很好 啊!”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1.C(A 偷换概念,“诗教”观是指孔子对《诗经》评论中所包含的文艺观,而非评论本身。 B 错把论据当论点,孔子文艺观的鲜明特色是“在重‘教’的同时并不忽视‘诗’”,“兴 观群怨”只是说明这个特色的例证。D 言过其实,并非“自古以来的文艺理论都是孔子文艺 思想影响的产物”。) 2.D(“孔子‘诗教’观对传统文艺有重大影响”是结论,不是前提,逻辑倒置。) 3.D(文章结尾虽然强调了“诗”的重要性,但纵观全文,重“教”重“诗”、以“教”为本 才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4.C“因而……危险程度很高”错误,没有依据,如并非所有“流感”都危险程度高,“不 大容易为人类所控制”与原文的“过去基本消灭或已被人类控制但由于抗药性或公共卫生措 施的消弱而重新出现”也不一致。故选 C。 5.A“这说明我国传染病防控已经可以独立自主,不再需要依赖外国”错误,原文 “结束了 中国流感疫苗株依赖国外提供的历史”,“在防控 H7N9 禽流感病毒的过程中,中国科学家表 现出领先国际的水平”只能说明防控 H7N9 流感的成就,不能说明整个防控体系,且二者不 在同一层面。故选 A。 6.(1)材料一来源于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以事实说话,列举数字,准确具体。 (2)材料二记叙现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和具体真实事件。 (3)材料三通过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诠释等方式,来突出材料的科学性真实性。 (4)材料四的信息主要涉及的都是 2018 年已发生的事实,体现了真实性。 7.C【解析】从原文看,作者写老屋涉及季节的内容主要在 3-5 段,“父亲又种上竹子、香 樟、蜡梅,以及桃、杏、梨、枇杷等果树,沿着屋基脚,则栽种了一簇簇月季”,“每年春 天,都是从竹外的杏花开始……”,“春暮夏初,月季绕着屋角绽放,熏得人犯困,天渐渐 热起来”这些句子并有体现窄小老屋的四季变迁,而且从“读研时,我遇到生活中的种种困 扰,还是习惯回老家休整,在那里汲取力量和信心……”等话语看,也并不都是童年的回忆。 选项认为“描写窄小老屋的四季变迁,串起童年的回忆”是曲解文意。故选 C。 8.(1)运用环境描写,烘托父亲的稳重、慈祥,表现父亲给予归家的儿子的力量和信心。 (2)运用神态描写(细节描写),以虚写实,表现父亲看见儿子归来的欣慰与幸福。(3)将 父子相互传递的亲情和温暖置于老屋这一特定环境,给人以强烈感染。 9.①人物形象:“父亲”是一位带有浓郁古典气质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心中怀有“陶渊明情 结”,生活在田园风光的“老屋”;他热爱古诗文,爱和诗友交往唱和。②自然环境:老屋的 春景,“竹子”“杏花”“桃花”等意象,以及屋子的老旧,小院里普通人家的生活氛围, 都洋溢着古典的传统生活气息。③人文环境:父亲和房老师以及诗友的交往,吟诵古诗,撰 写楹联横匾,相互点评诗歌,有着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④写作手法:作者借用“老屋”这 一具象承载对父亲的追忆怀念,是典型的“借物抒情”“寓情于物”的古典文学写作手法。⑤ 文章主旨:文章既传递了传统“孝道”的情感价值,也突显了“慎终追远”的社会意义,是 对古典的传统价值观念的继承和传递。 10.B(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理清人物及其言行,结合关键词及句式结构等判断。标 点如下:安世曰:“圣朝不贵金玉,所以贱同瓦砾。又皇上德通神明,山不爱宝,故无川无 金,无山无玉。”缵初将大市,得安世言,惭而罢。) 11.C(“尧、舜、禹三代”不正确,应为夏、商、周三代。) 12.C(“他疏言不分贵贱平均分配田地”不正确。原文为“宜更均量,审其径术;令分艺有 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即重新丈量田地,确定周密的分配标 准,让百姓也能获得赖以生存的土地。) 13.(1)使者到金玉店铺询问价格,刘缵说:“北方金玉非常便宜,应当是山上和河中出产 的?”(句意通顺 1 分,“肆”“大”“川”“出”各 1 分。) (2)李安世娶博陵崔氏,生了一个儿子李玚。崔氏因嫉妒凶悍被休,又娶了沧水公主。(句 意通顺 1 分,“妻”“以”“见”“尚”各 1 分。) 【参考译文】 李安世,幼时聪敏有悟性。兴安二年,高宗召见侍郎、博士的子弟,想选拔其中才学优 秀者为中书学生。安世这时十一岁,高宗见他尚小,亲自召问。安世陈述家族情况,很有条 理,即被取为学生。高宗每次巡幸国子学,常单独召见。诏示说:“你只要保持这种态度, 不愁不富贵。”为父守丧以孝敬著名。天安初年,被任命为中散大夫,因温和敏捷恭敬谨慎, 显祖信任喜爱他。渐升至主客令。萧赜派刘缵朝贡,安世容貌端美,举止优雅,刘缵等人相 互之间谈论说:“没有君子,难道能立国吗?”刘缵等称呼安世为典客,安世说:“三代不 同礼,五帝不同乐,怎么能用亡秦的职官,称呼中原帝国。”刘缵问:“世代变化而名号不 同,共有几次?”安世说:“周称掌客,秦改为典客,汉名鸿胪,现在叫主客。君等不想仿 效周文王、周武王,却关注亡秦。”国家遇有江南使者来,拿出很多收藏在宫内的宝物,让 京城爱好仪容服饰的富户买走,让使者任意买卖。使者到金玉店铺询问价格,刘缵说:“北 方金玉非常便宜,应当是山上和河中出产的?”安世说:“圣朝不重视金玉,所以价低如瓦 砾。又因皇上仁德通于神明,山不吝惜珍宝,因此没有河流不出金,没有山岭不产玉。”刘 缵开始想大买金玉,听到安世的话,羞惭作罢。当时民众贫困饥荒流离失所,豪强巨族大量 占有土地,安世于是上疏说:“我认为现今尽管井田制度难以恢复,但应重新调节测量,采 用周密的方法,使分田耕种有标准,能力与产业相称,小民能够获得赖以生存的土地,豪强 没有多余土地取盈利。那么,皇上无私的恩泽,就能平均播洒给广大百姓;如山一样的粮食, 可以堆积在家家户户。另外被争抢的田,应限定年限,事久难明产权的,一律归属现在的主 人。然后虚伪诈妄的奸民,才会断绝觊觎的念头,安分守己的人,可永远免受欺凌侵夺。” 高祖很赞同此议,后代的均田制由此产生。出朝任相州刺史、假节、趟郡公。鼓励引导农业 生产,禁止不合礼法的祭祀。当初,广平人李波,家族势力强大,残害侵夺百姓。前刺史薛 道檦亲自去讨伐,李波率他的宗族迎击,大败薛道檦军队。于是李波处成为罪犯逃奔的地方, 于公于私都成为祸患。李安世设计谋诱捕李波及其子侄三十多人,在邺城街市斩首,境内安 定。因病免职。太和十七年去世于家中。李安世娶博陵崔氏,生了一个儿子李玚。崔氏因嫉 妒凶悍被休,又娶了沧水公主。 14.C【解析】“天池水落”没有用典,指的是山石层叠多姿,随着水落,一层层地展现出来。 “玉女窗”指山石的通透玲珑,并非“玉女现身”。故选 C。 15.①首联“电转”极写舟行迅速而失掉云峰,透露出南迁时对中原山水的依恋。 ②写“莫愁”恰是有愁,是因为五岭离自己越来越远,是家乡越来越远。 ③“孤绝”表面写“仇池石”,实际也表明作者南迁时的孤独寂寞。 16.(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7.C (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火山爆发。②突然发作;(事 变)突然发生。爆发革命,爆发战争。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②突然发作。山洪暴发。 鼓动: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 勇气。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 站出来。舍身取义: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夙夜在公:勤于公务。) 18.A(补写的句子在文中承上启下。B、D 和上文衔接不好,“担当和责任”不能和上文一一 照应。C 项上下句之间脱节,不连贯。) 19.D (原句“建立……动力”搭配不当。排除 A、C 项,B 项“加快……动力”搭配不当。) 20.①形成基本概念 ②回收频率很低 ③都需要分类装袋 【解析】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如何区分垃圾”。第一处,前面说“一开始可能需要对照 垃圾分类图表”,此处是说熟悉之后会在头脑中如何,结合后面的“弄清哪些是不可燃垃圾、 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可知,此处应是说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垃圾的基本概念;第二处, 前面说的是“这些垃圾不是经常有”,后面说“通常一个月回收一次”,由此可知,此处是说 这类垃圾的回收频率低;第三处,结合后面“不能混在一起”可知,前面应该是说各种自源 垃圾需要分类装袋。 21 示例:“让”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孔融让梨,折射出尊长敬兄的修养操守; 鲍叔牙让利管仲,彰显出宽容大度的人格魅力;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成就了“六尺巷” 的千古美谈。为人懂得谦让,不斤斤计较,不锋芒毕露,内心定会云淡风轻,生活定会安宁 幸福。 【解析】本题实质是考查考生议论段的写作。开头语句其实已经明确语段的话题,即谦让。 考生可以稍微分析一下第一句,然后提出自己的论点,如为人处事要懂得谦让、“让”不仅 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等。后面按照要求围绕观点运用道理论据(名人名言),事实论 据证明观点;最后回扣论点,引出结论。注意字数要求。 22.【答案】愿想如船灭,树干扎筏渡 人生是一场赶路。路上,我们会抱有愿想,愿想着搭乘远处的“大船”顺流而下。可当 “船”稍靠近,我们感到它与愿想有差距:它只是一条“小船”。但我们仍然盼望它到来。 当它完全靠近时,我们乘船赶路的愿想破灭了:它只是一堆树干。如果故事到此结束,我们 收获的仅是一个愿想破灭的悲凉人生。 但人生的精彩与真谛,恰恰是由愿想破灭开始的--丰满愿想的破灭,正是骨感现实的回 归;而骨感现实的人生之路,仍需我们负重前行,砥砺奋进。如此,当愿想之船破灭,人生 的分野便赫然。愚懦之人失望长叹:“它什么都不是,我们白等了。”智勇之人却兴奋高呼: “我可以把它扎成木筏,乘之顺流而下!”生命的境界,由此高下立判。 我们提倡智勇者的生命态度。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走向远方,走至高峰,走出一路壮美的诗篇。诗哲泰戈尔 说:“世界吻我以痛,我要报之以歌。”生命的本质是苦难,伴随我们人生的,是一个个愿 望、理想的破灭,是一次次悲苦、创痛的撞击。愚懦者不堪生命之重,只知望河兴叹,把人 生酿成一坛苦涩之酒。智勇者却如鲁迅先生所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将树干扎筏以 渡,把人生演绎成波澜壮阔的诗篇。毛泽东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周恩 来亦歌:“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他们没有“大船”、“小船”,只有一堆“树 干”;但他们没有哀叹,而是智勇“扎筏”,拯中华于水火,将人生活成伟大的歌诗。 而“一堆树干”,才是世界对我们人生之途的公平给予。西谚云:“上帝只救自救者。” 苦难的人生之河,停在我们每人面前的,不是“大船”、“小船”,而是“一堆树干”。这一 堆树干,智勇者能将其扎成木筏,乘之自救;愚懦者却空望“大船”、“小船”的打救,终在 “我们白等了”的怅恨中了此余生。香港的李嘉诚、华为的任正非、阿里的马云、腾讯的马 化腾、百度的李彦宏,他们创业之初,面前也仅有“一堆树干”,是他们智勇地“扎筏”,方 有如今劈波斩浪万里行的壮丽画卷!普通平凡如你我者,生命之途何曾有“大船”、“小船”? 把我们面前的“一堆树干”绑扎成木筏吧,乘之渡向生命之远方。 “愿想如船灭,树干扎筏渡”,不惟个人如此,国家民族亦是如此。多难兴邦的中华, 从来就是一个由“树干扎筏渡”而辉煌灿烂、伟大复兴的民族!我们经历近现代任由列强宰 割的百年屈辱,没有“大船”,没有“小船”,但我们硬是凭着“扎筏以渡”的智勇,砥砺奋 进,振兴中华!我们废除封建帝制,我们消除殖民统治,我们建立共和国,我们进行改革开 放,我们繁荣稳定,我们“扶贫攻坚”,我们“美丽乡村”,我们“一带一路”,我们走向伟 大复兴。 愿想如船灭,树干扎筏渡。习近平主席说:“幸福是奋斗得来的。”壮美的人生,伟大 的复兴。毋做望河哀叹的愚懦者,务作“扎筏以渡”的智勇者。 【解析】命题方式:新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此题可根据材料的主旨进行立意。本次作文为比喻类材料作文,此类作文所给材料可能是一 段含有比喻义的话、也可能是还有隐喻的漫画、还有可能是寓言故事等,多揭示人生哲理或 生活智慧等。对于比喻性的题目,要把握喻体的特点,弄清喻体含义;既要有整体意识,不 能只抓一点不放,又要选择最佳立意;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找到理解的突破口(关键句);写 作过程中要将喻体和本体结合起来写,不可偏废一方。 具体过程:1、把握材料核心内容。 材料的主要内容:几个行人沿岸赶路,看见河的远处飘来一条大船于是等待它的到来,虽然 发现船变小依然在等,最后等来的是一堆树干,结果有人失望觉得白等,有人却认为可以把 它们绑成木筏。材料涉及三个点:(1)看见船来大家等船;2、等来一堆树干,有人失望; 3、有人认为该动手把它们做成木筏。本次作文应该围绕这三个点去思考,形成一个合理的 观点。(2)弄清比喻义。人们赶路看到远处的船,对此充满期待,选择等待船的到来,“船” 可视为人们想要的东西,如:理想、愿望、希望以及外来的支持与帮助等。当然船也可以视 为人们不切实际的理想或愿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发现有问题,是放弃还是随着情况去 改变,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做决定,没有固定的。所以本次作文的立意是多样灵活的,只 要紧扣材料的三个点去分析得出看法,能自圆其说,都可视为符合题意。 【立意】(1)希望经过一段时间后,也许会成为失望,也许会成为新的希望 (2)美好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努力去创造 (3)在希望落空之后一味抱怨不如行动起来,做出改变 (4)乐观才是化不利条件为改变处境的契机 (5)尝试过的错误、经历过的失望,也是成功前的准备工作 【素材】1.纵声欢唱的人会把灾祸和不幸吓走。——西班牙 2.只有含辛茹苦,才能获得真正的欢乐。——《泰戈尔评传》 3.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布雷默 4.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宋·杨万里 5.“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再战胜生活。”——汪 国真 6.身为网络红人“扫把姐”的张秀芳,只是北京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但她的乐观却又让 她如此与众不同——她不但不以环卫工作为耻,反而乐在其中,开发了独特的“扫把舞”, 然后一举成名。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 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 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乐观面对才能化不利条件为改变处境的契机”这一中心论点。首先 提出“化不利条件为改变处境的契机靠的是乐观”,然后用摆事实,讲道理分析论证为什么 以及如何在面临不利条件时乐观能够改变处境,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 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