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二轮专题复习文化经典阅读之分析学案
文化经典阅读 命题方向二 分 析 (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阅读文本见命题方向一例1),完成下面的题目。 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 考生答案 误区诊断 甲 让圣人施政;珍视并节约用度;怜惜百姓。 考生甲因没有理解材料句间的关系而致使阅读区间出现错误,只能得2分。考生乙没有将“外取地”转化到位,没有将材料中的信息“不费”“不劳”整合到位,得2分。(短板二:不 会提炼概括) 乙 不通过“外取地”来增强国力;以“有用”来节制用度;不费民力。 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概括。从题目上看,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墨子关于“为政”的思想,就要首先找到与“为政”相关的语段。所选语段中关于这个思想的句子是“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 根据语意,可提炼并整合出“不采取武力或军事手段取材”“以有用和实用节制用度”“不劳民伤财”三条信息。 【答案】 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②合理地节约用度。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 一、分析概括“3方法”(针对“短板二”) 1.综合,即把文本中分散的词句筛选出来,然后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分点,这一方法常见于概括出多个选段共同观点的题型。 2.抽象,即将原文中具体的人、事、物条件隐去,提取出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并用适当的词语替代原文。 3.转化,即用现代汉语替代原文的文言词语,当然,转化不是翻译,表达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明性,一般而言,应尽量用成语(熟语)表达。 二、文化经典题目的解题步骤 步骤1:疏通字词,理解文意。这是解答题目的第一步。可以运用日常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字句知识,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全段选文的意思。 步骤2:根据题型,灵活作答。从命题形式和考查能力上看,有的题目侧重识记理解,有的侧重归纳概括,有的侧重分析评价。 (1)对于侧重识记理解的题目,要善于抓材料的关键词句,提炼观点,并结合题干提示,检索相关知识(名句、成语、思想等)。 (2)对于侧重归纳概括的题目,要根据问题的指向,准确提炼作者的观点。准确提炼观点的一个快捷有效的方法是:从“仁政、忠孝、信义、友爱、修身、教学”这几个方面去思考,因为这几个方面是古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3)对于侧重分析评价的题目,要在提炼观点的基础上,对选文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或处世立命的道理进行正确的评价。评价要客观、准确,符合时代的主流意识。一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一分为二的或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片面偏激。 [综 合 练] 1.(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________”一句的注释。(2分) 【解析】 本题以填空的形式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材料选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内容都是对《孟子》的注释。题目又明确问“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一句的注释”,其实即便没有这样的语境,考生对“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也是十分熟悉的。难度不大。 【答案】 浩然之气 (2)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归纳和概括要建立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概括准确、全面,需要结合上下文,还需要结合孟子的话来理解。 【答案】 ①知言,能明道义,于事无疑。②养气,能配道义,于事无惧。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导学号:74812052】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他道焉,已乎行之矣。 (《荀子·儒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中庸》) (1)材料二“有弗学……行之弗笃弗措也”句体现的主要观点是____。(1分) (2)两则材料的“知行观”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这段文字主要讲的是如何求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要广泛学习、详细询问、慎重思考、清晰分辨、专注实行等;第二层讲要如何做到前面所说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求学就要精进、要坚持。 (2)“知行”的意思是“认识和实行”,第一则材料中,“行”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圣人正是通过“行”达到完美的境界的。第二则材料中,“行”与学、问、思、辨并列,这些是获得“知”的方法。由此,考生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求学精进不已 坚持不懈 (2)同:两则材料都认为学习须“知行合一”,所学知识必须付诸实践。异:《荀子》将实践视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强调实践对于学习来说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庸》将“行”(实践)视作学习的重要环节,与“学”“问”“思”“辨”并列,但并未明确突出“行”在学习中的根本作用、终极地位。两者相比,前者对“行”的重视程度胜过后者。 【参考译文】 (对待学问道理,)没有听说不如听说过,听说过不如眼见为实,眼见为实不如明晓整理,明晓整理不如亲自实践。学习的功夫到实践这一层次也就停止了……圣人以仁义为本,明辨是非,言行一致,判断没有毫厘之差,这并没有其他的窍门,就在于他能把学到的东西付诸行动罢了。 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专注地实行。不学则已,既然要学,不学到通达晓畅绝不能终止;不去求教则已,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思考则已,既然思考了,不想出一番道理绝不能终止;不去辨别则已,既然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绝不能终止;不去做则已,既然做了,不确定做到圆满绝不能终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