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1)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数千年来,中国画历经发端、童稚、成熟、升华的漫长路程,由实用而艺术化,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呈现方式。 一幅优秀的中国画,常能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点线皴擦、风姿绰约的笔情墨象、“似”与“不似”的意态呈现、冲淡玄远或冲突涌动的静谊视觉,形成强大的情感张力;足令观賞者衣带渐宽终不悔地展玩不巴的,正是画作中种种对抗而平衡的巨大张力所予人的艺术审美愉悦。 欣赏中国画,其要在意象、在技法、在韵致、在境界,其法在观物、在游心、在体道、在畅神。须紧扣意象和技法这两大介质,从物我、情景、形神体道等意象归纳和线条、形态、色彩、构图等技法剖析两途,层层倒遇,以迫近画作的风神和特质;透过画作的物化形态,体悟主导其意象创构和技法表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内核,即生命、节律、体势、气韵等主体价值,品味出画作的境界酒养之美。然而,就艺术而论,画作赏鉴或品评优劣,首在是否能令观者产生共鸣、打动其心,是否能使其从中捕捉并直通画家所欲传达的观念、思想、情绪,是否能令观者从中获得启迪与教益,而非“似”与“不似”。故赏画之先,观赏者必须知晓浸润、孕育中国画的中国文化的特质。这是欣赏中国画的出发点、落脚点和重大关窍。 若以人物、山水、花鸟画类,分而论之,则人物画所重之“传神”,即借由临摹直观可视的人物表情、眼神、形体语言、肢体动作、背景布局等,表现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求取以形写神之功:山水画所推崇的“诗情画意”,即借由,描摹山式、云雾的雄壮或秀美、粗犷或冷峻、俊逸或萧散之多元样态,力求景中寓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独造,亦即以高、平、深“三远”的画面结构之法,与“计白当黑”的虚实处理之法,将大自然的美与文人逸趣紧密糅合;花鸟画所言之“石分三面”,实指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等的“道”和“理”,其中深蕴着“三生万物”的生命哲理。 中国人历来善于以已度物、将心比心,并以为万物都是生生不息的生灵。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草木有情,万物趋灵”,正是以“人”的文化去体验“物”的生与化;所谓“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也是如此。为此,中国人常以“情”“趣”“势”“韵”“神”“气”等生命姿态的语汇来探讨艺术,中国人对是的认识始终融汇于生命运动之中。 由是观之,欣赏中国画,可循着中国历史文化背景、文学艺术特质以及中国画色彩魅力等途径,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退步展开、深入。要完成这一欣赏过程,需要般锐的直觉,需要情感与想象,亦需要理性的知识,需要中肯的判断。惟其如此,方能领略中国画的文化背景和气韵风神,陶冶情怀。 (摘编自杨明刚《赏画之法其要在意象、在技法、在韵致、在境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 A.优秀的中国画以灵动的点线皴擦、绰约的笔情墨象、似是而非的意态呈现、多元的静谧视觉形成情感张力。 B.欣赏国画作品的方法,重在通过意象归纳和技法剖析两个途径,层层倒逼,来不断贴近作品的风格与特点。 C.山水画的审美特点,是借由临摹山式、云雾的多元样志,遵循阴阳两面与别开生面的规律,力求情景交融。 D.欣赏者只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就可以领略中国画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审美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文章首段在对国画发展历程的概述中突出其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呈现方式,为后文阐述赏画之法介绍了背景。 B.第三段先总说欣赏中国画的其要其法,再从意象和技法两途分述,最后总说观赏者必须具备的特质。 C.文章引用“草木有情,万物趋灵”和“石不能言最可人”论证中国人历来善于以已度物、将心比心的观点。 D.文章基于中国的艺术特征,层层论述,循着文化背景、艺术特质及色彩魅力等途径来谈欣赏中国画之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赏者如果对浸润、孕育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的中国文化的特质缺乏了解,那么也就不能领略中国画的气韵风神。 B.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的词来形容国画的点线皴擦,正是中国人对美的认识融汇于生命运动之中的体现。 C.国画中的人物画若能描摹直观可视的人物外貌、动作、背景等,又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便可以称得上“传神”。 D.如果一幅国画作品能令观者产生共鸣,从中获得画家传达的观念并受到启迪,即便它并非形似,也是优秀的作品。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四家”之一黄庭坚,诗书俱佳,与苏軾并称“苏黄”。黄庭坚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有多重意义:对其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其书理的发现运用,是书法学习的中级阶段;对其天人合一精神的领悟贯通,是书法学习的高級阶段。这三个阶段,姑且称之为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 这里的“无我之境”是指深入学习对象,意识不到“我”的存在。学习任何一门艺术或任何一种风格,对其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基础阶段。为深入了解和学习书法对象, 习书者需要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责似”,需要澄心静虑,下大力气研究书法传统,深耕艺术经典,做到李可染先生所言的“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认真体悟经典艺术特点。在这个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因为只有达到信仰的程度才会深入其中。专一不二是为“无我之境”。 进一步的学习则是了解与掌握书法经典的方法和原則,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即达到“有我之境”。这是对方法论的学习和掌握,大致属于“遣貌取神”,“神”就是艺术本体的方法和原理。例如,黄庭坚书理,体现在幸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黄庭坚萆书的幸法是“大九宫”原理,是穿插争让的“嵌合”之法。推而广之,凡是一流书法作品在形式上都符合“大九宫”原理和“嵌合”之法。黄庭坚的书法结字上灵活多变,他把每个字内部的矛眉关系——软正、 疏密、宾主、参差、虚实、向背、繁简等,夸张出来,又能处理安当,创造了独特的结字法。黄庭坚的笔法也充满律动和涩势,中锋行笔,笔画圆幼而有弹性,如千里阵云,力逢纸背,对后世影响很大。上述对黄庭坚书风的研究与熟练运用,属于“有我之境”。因为这个阶段不再是生呑活刹地搬用形式,而是幵始回味审视所学对象,并运用其原理形成新的形式。不过,这个阶段还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自我的独创性还未形成。 “本我之境’,是出乎对象之外,发现与形成独特的艺木“自我”,即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面貌。通过艺木历程中漫长的“无我” “有我”阶段,有作为的艺木家一定会形成独特的“自我’,,即“本我”。“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是黄庭坚关于书法原创性的宣言,显示出他卓尔不群的铮諍风骨。黄庭坚最终从自然中获得书法创造的原动力。他在《山谷题跋》中写道:“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滿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坨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黄庭坚找到了书法艺木与自然规律相通之关键——“同是一笔法” ,也就是从自然界发现书法刨造的原动力。实质上,艺术家只有回到自然,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才会获得艺术创造的本源,从而通过“天人合一”的体验,钊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节选自刘宗超《书法研习三境界》,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庭坚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这三阶段分别是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和本我之境。 B.无我之境指对艺术对象的形式语言进行模仿和运用,这阶段遵从要比变通重要。 C.有我之境指对艺术本体的方法原理的学习和掌握,这阶段运用原理形成新形式。 D.本我之境指出乎对象之外形成个人艺术独特的风格,有作为艺术家表现出自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谈到黄庭坚及其书法学习的三阶段,对下文的深入论述起总领作用。 B.文章第二段引用李可染先生等言论,论述了书法学习基础阶段如何进行模仿。 C.文章以黄庭坚书理为例,从章法、结字和笔法等方面解析了有我之境的含义。 D.文章指出黄庭坚的书法因为达到了本我之境,所以能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模仿借鉴、书理运用到领悟天人合一精神,这过程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 B.只要深入书法学习对象,达到信仰的程度,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 C.如果学习黄庭坚书法时理解并熟练运用其书理,就能达到书法的有我之境。 D.艺术家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从而通过体验创造新的艺术风格。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和”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的生成机制。在“和而不同”的思想指导下,中国饮食广泛地、有选择性地借鉴和摄取了域外饮食文化的精华,这给自身注入了新的营养物质,使中国饮食给人们一种既古朴而又清新的感觉。 中国饮食受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是深刻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和” 观念使得中国饮食活动充满了辩证意识,呈现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状态。中国古代的美食家同时又是美学家,从孔子到孙中山皆如此。他们多以美学思想来阐述饮食文化,或以饮食现象来说明美学深奥的道理。这样,饮食文化在深层心态中往往与美学等同了起来,扼制了中国饮食文化本身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中国饮食发达而理论水平萎缩的不平衡现象。还有,一些道德观念和美学规范在美食中得到潜在的反映,如尊卑、长幼的封建道德观和中庸、和谐的传统美学观,无不灌注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之中,致使饮食活动中的因袭重负把餐桌扭曲为一个社会。在餐桌上装进了如此多与“吃”无关的东西,如果说这不算是对“吃”的亵渎,至少也是一种“吃”的异化。 中国饮食最有魅力也最富美学色彩的就是“调和”。但是“调和”的中心是“五味之和”,根本目的是要调出“嘉味”,而绝不是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调合,也就是说,中国饮食忽视了其根本目的——为人体提供所需的一切养分,没有很好地较科学地将饮食的各种营养成分与人体的物质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中国饮食活动展现的美学意蕴既是深刻的,又是片面的。 中国饮食讲究调和鼎鼐,把味道放在首位,促进了中国烹饪技术高度发展,使烹饪成为艺术。同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饮食不仅仅是延续生命的需要,也不仅仅是出于保健养生的需要,甚至也不仅仅出于赠送或共享等融洽感情的需要,而是一种在严格规则支配下的郑重的社会活动。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具有超越功利欲望满足的特点,这便使得人类从最初的味觉快感中感受到了一种和科学的认识、实用功利的满足很不相同的东西。于是,把“味”和“美”联系到一起。另一方面,中国饮食活动又深深地陷入功利之中,和礼仪及伦理教化、真善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饮食成为传播和实施封建仁义道德及礼仪的主要手段之一。而这一特点,在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同样给予中国古典美学以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万建中《中国饮食活动中的美学基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中国饮食文化兼容并蓄的生成机制的产生。 B.封建道德观和传统美学观灌注于饮食活动形成的因袭重负把餐桌扭曲为一个社会。 C.把道德观念和美学规范装进餐桌,不仅是对“吃”的异化,更是对“吃”的亵渎。 D.“五味之和”是中国饮食“调和”的中心,讲究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调合。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古典美学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刻影响。 B.文章列举孔子和孙中山的例子,证明了饮食文化在深层心态中往往与美学等同。 C.文章介绍了中国饮食文化的"超越功利欲望满足"和"陷入功利"的矛盾特点。 D.文章仅论及中国饮食活动与礼仪等联系在封建社会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深刻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没有"和而不同"的思想,中国饮食就不能给人一种既古朴又清新的感觉。 B.如果没有阴阳五行学说,中国饮食活动就无法充满辩证意识,并呈现千变万化。 C.因忽视了饮食的根本目的,中国饮食活动展现的美学意蕴除深刻外又是片面的。 D.饮食对满足延续生命、保健养生、赠送或共享等融洽感情等需求都有重要意义。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②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如果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③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④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 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⑤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程端礼、徐与乔、周承年的读书法是在朱真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演化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好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一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论述的各种读书方法都烙印着儒学的特色与孟子所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相对应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的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法的结论。 B.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思辨色彩。 C.文章每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这一论述对象,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进行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新知识、获取功名、矫正自我的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D.文章探讨的传统读书方法,在现代社会看来虽有积极的参考性和指导价值,但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悲剧与西方传统悲剧的差异性是本质的,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而不是片断的艺术现象。 把人作为认识主体,把万物作为认识对象。西方哲学十分强调这种主客分离,进而形成主客对立,这便是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正因如此,亚里士多德整合了人类的理性思维,创造了对西方人思维有重大影响的《逻辑学》。从此,西方人所关注的是自然、社会、人的本质构成等问题,强调对事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这种思维使西方的悲剧具有突出的理性色彩和思辨特色。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天人合一”。中国人认为,人与万物同属一个系统,宇宙是一个放大了的人,而人则是一个缩小了的宇宙。中国人关注的如何做到“知天”、“顺命”,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所以,不同的认识基础导致不同的审美追求。西方悲剧结尾往往异常惨烈,给人以情感上的强烈振荡,而中国传统悲剧则往往以大团圆的方式结束,让愤懑的情绪得到安抚。如窦娥被迫害致死,但她的冤情却能感天动地。最后,窦父顺天意,禀皇命,为窦娥申冤,悲情被逆转了。 西方悲剧力图借助人的智慧和理性去接触真实社会,但人的意志、情感,真正的人、真实的自我都遭受强烈的挑战,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一种永久的生命焦虑,即使到了倡导人文主义的莎士比亚,他大多数作品也体现人类生存状态中的无可奈何的无尽焦虑。而中国人看来,悲剧形成的来源是现实的社会秩序远离了圣人倡导的理想社会秩序,也因小人存在,不但违背理想社会秩序,也在破坏着相对合理的现实社会秩序,使现实社会变得更加黑暗和昏浊,离先贤向往的理想社会模式越来越远。但中国人总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惩奸除恶,仍有希望、机会回归那个理想社会,所以中国的悲剧从来没有象西方悲剧那样“悲”得那么绝对,一“悲”到底。 西方人希望超越现实世界,通达绝对生命,最终理想要实现生命的超越。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中,“绝对精神” 是一个中心概念,是人类应该追寻的终极;可置身的现实世界充满缺陷,要超越生命,就首先要超越现实实际,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西方悲剧思想正是他的这种哲学思想的体现。与西方传统悲剧思想相比,中国思想家的理想在道家看来便是“物我两忘”通达自然天地,在儒家看来是“人皆可为尧舜”,在佛家看来则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中国人更关注的是人的德性要求、人格磨练和品质修养。忠、孝、侠、义几乎成为大多中国传统悲剧弘扬的主题。《西厢记》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张生以偷情始,最终考上状元,正大光明将莺莺迎娶,回归至传统道德体系。 西方的歌舞很早就从戏剧中分裂出来,分别形成了“歌剧”和“舞剧”,“话剧”则以对话为主,语言主导着整个戏剧。西方哲学从来就有语言崇拜的传统,认为“哲学的问题其本质是语言的问题”,具有抽象、概括的语言有其绝对的权威地位。而在中国,歌、杂技、武术等各种表现手段从来没有从戏剧中分裂出去,甚至,歌与舞比单纯的对白在传统戏剧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人来说,“言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歌咏之;歌咏之不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毛诗序》)歌、舞、白不曾分离,歌舞成为中国传统戏剧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摘编自蹇河沿《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悲剧具有理性色彩和思辨特色,是因为西方人侧重关注自然、社会、人的本质构成等问题,强调对事物的理性探寻和辨识。 B.中国哲学虽有主客体之分,但强调主客交融,物我感应,物我相知,“天”“人”一体,这构成了中国传统悲剧艺术的认识基础。 C.西方悲剧结尾往往异常惨烈,使人情感振荡;中国传统悲剧往往以大团圆结尾,给人情绪安抚,这表现出中西不同的审美追求。 D.以反道德始,以归依道德终,是中国传统悲剧的剧情构思框架,它倡议一种追求人性化的道德观念和理想化的社会道德模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阐述了中国和西方传统悲剧最基本的区别,西方哲学强调的是主客对立,中国思想强调的则是“天人合一” B.第三段论述了西方悲剧根植于西方人在追求中的生存焦虑,而中国传统悲剧产生于理想社会和真实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C.文章开头提出中、西传统悲剧有本质性差异观点后,分别从审美追求、悲剧根源、悲剧理想和戏剧表现形式的角度加以论证。 D.文章论证手法多样,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事例论证综合运用;引用《毛诗序》是为了论证歌舞在中国传统戏剧中的重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悲剧艺术不具备西方悲剧理性认识的深刻性,从来没有像西方悲剧那样“悲得那么绝对,因而中国缺少真正意义的悲剧。 B.中国传统悲剧一方面揭露社会邪恶势力,鞭挞奸臣贪官、污吏屑小:一方面呼唤良好社会秩序的出现,张扬忠臣良将、侠道义士。 C.黑格尔哲学思想认为先要超越充满缺陷的现实,达到精神的绝对和永恒,才能超越生命,这种哲学思想正是西方悲剧思想的体现。 D.在中国,歌、杂技、武术等多种表现手段从来没有从戏剧中分裂出去,因为歌与舞比单纯的对白在传统戏剧中更具有重要的地位。 答案 1答案:(1)B; (2)B; (3)C 2答案:(1)A; (2)D; (3)C 解析:(1)错在“黄庭坚学习书法”,据原文信息应该是学习黄庭坚书法。 (2)错在“因为……,所以……”因果倒置,“从自然之中获得原动力”是“达到本我之境”的原因。 (3)A项错在“仅仅适用于书法艺术”,据文意应该是适用于任何艺术;B项错在“就能自然达到书法的本我之境”,达本我之境还须经过“有我”磨练、追求“自成一家”等过程;D项错在“回到自然就能获得艺术创造本源”,忽略“在自然、社会、人生中得‘道’”条件。 3答案:(1)B; (2)D; (3)A 4答案:(1)A; (2)D; (3)C 5答案:(1)D; (2)C; (3)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