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清远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水画借助对外界景物的描绘来寄托人内心的思想,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山水画天人合一的意境要求,也是中国人乐山乐水的精神体现。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强调“道法自然”“心师造化”,故南朝宗炳有“山水以形媚道”之说。“道”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家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中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肯定了“阴阳”的矛盾势力是事物的根本规律。中国山水画是在视觉领域内充分反映“阴阳”观哲学精神的一种表达形式。‎ 山水画中所表现的意境特征,也是基于此。“虚实”观作为一对和“阴阳”同理异名的对立面而存在。如老子的“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庄子的“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他们都把黑白交错看成是天地宇宙贯通一切的原则。道家哲学思想的这些宇宙观反映在中国山水画的形式美中,就是画面中虚实相生的节奏感。在中国山水画的图式中,虚是指画面中用笔疏简或留白、视觉上冲击力较弱的部分,它给人以想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实是指画面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画中的意象,开拓画中的意境,为观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一样,同样都是表达“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清代王昱在《东庄论画》中总结青绿和水墨的异同:“青绿法与浅色有别,而意实同。要秀润而兼逸气。盖淡妆浓抹间,全在心得浑化,无定法可拘。若火气炫目,则入恶道矣。”水墨山水要表现虚实关系,最基本的“墨分五色”即可解决,要求笔和墨的融合统一,即用干湿浓淡综合运用、自然抒发的“浑沦”效果。正如龚贤在《课徒画稿》中所说“墨气中见笔法,笔法中见墨气,笔墨非二事也”。‎ 青绿山水的色彩形式是在中国传统的五色和佛教美术的色彩交流融合的基础上,最终建立的符合中国美学观的程式化准则。从发端的隋代开始,青绿山水由兴盛到衰微再到延续发展,大约有一千多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青绿山水衍生出一些有特色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大青绿,小青绿,金碧山水,现代彩墨山水。‎ 从青绿山水的诞生至令,伴随当下中国画的改革,以及现代媒介和材料的介入,青绿山水的风貌不断被刷新,但其在视觉领域内所传达出的“阴阳”“虚实”宇宙观的精神,是中国山水画所共有的特征,它的虚实处理技法也因时制宜,不断有融入时代特征的新技法出现,但这些技术的运用都自觉遵循“山水以形媚道”的原则。它追求达到在二维空间中,由“虚实相生”所带来的“隐显叵测”,中国画所提倡的意境在画面的虚实中也得到了至善至美的实现。‎ ‎(摘编贾志发的《青绿山水中的虚实意韵》)‎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强调“道法自然”“心师造化”,是因为有“山水以形媚道”之说。‎ B. 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就是“道”,中国道家思想家看到了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 C. 青绿山水从隋代开始,历经盛衰,大约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D. 中国山水画蕴含了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的“阴阳”观并反映在视觉领域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手法,以突出“虚实”观作为一对和“阴阳”同理异名的对立面而存在。‎ B. 文章为了论证山水画的虚实关系可用“墨分五色”解决,举了《东庄论画》来进行论证。‎ C. 文章用道家思想来论证中国山水画中的虚实意韵,虚实关系。‎ D. 文章通过引用论证法,指出了青绿山水和水墨写意山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要借助对外界景物的描写来寄托人的内心思想,山水画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意境。‎ B. 中国山水面的虚与实是相辅相成的,可以相互转换的,所以它们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C. 从青绿山水的诞生至今,中国画所提倡的意境在画面的虚实中得到了最完善最美好的实现。‎ D. 中国传统的五色和佛教美术的色彩是最终建立的符合中国美学观的程式化准则。‎ ‎【答案】1. D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仔细对照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鉴别,最后做出选择。本题中,A项因果倒置,“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强调“道法自然”“心师造化”,是因为有“山水以形媚道”之说”错误,原文“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强调“道法自然”“心师造化”,故南朝宗炳有“山水以形媚道”之说”,从“故”字可知前面是因后面是果。B项以偏概全,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就是“道”错误,原文““道”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C项,混淆时间范围,“历经盛衰,大约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错误,原文“从发端的隋代开始,青绿山水由兴盛到衰微再到延续发展,大约有一千多年的时间”,“一千多年是包括了再延续发展的”。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张冠李戴,“举了《东庄论画》来进行论证”错误,原文第三段水墨山水要表现虚实关系,最基本的“墨分五色”即可解决,要求笔和墨的融合统一,即用干湿浓淡综合运用、自然抒发的“浑沦”效果。正如龚贤在《课徒画稿》中所说“墨气中见笔法,笔法中见墨气,笔墨非二事也”, 应是举了《课徒画稿》来进行论证的。‎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过于绝对,“借助对外界景物的描绘来寄托人内心的思想就一定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错误,原文只是说“可以天人合一的要求是要借助对外界景物的描绘来寄托人内心的思想”不是说“借助对外界景物的描绘来寄托人内心的思想就一定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B项曲解文意,“它们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错误,原文““虚实”观作为一对和“阴阳”同理异名的对立面而存在”,应该说他们也是对立的。C项正确,“至善至美”就是“最完善最美好”的意思。D项张冠李戴,“中国传统的五色和佛教美术的色彩是最终建立的符合中国美学观的程式化准则”错误,原文“青绿山水的色彩形式是在中国传统的五色和佛教美术的色彩交流融合的基础上,最终建立的符合中国美学观的程式化准则。”可知符合中国美学观的程式化准则的是青绿山水的色彩形式。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文学类文本阅读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临河之城 习习 ‎①黄土高原之上,黄河穿过全城的省城,大约只有兰州了。黄河自西向东穿过这个固若金汤之城,城市便随河蜿蜒成一条带子。河两岸,南北两山夹河而立,城中人在这条带状的河谷中生息。‎ ‎②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我人生的前二十多年就在这里度过。很有些时候,这个被大山夹击的狭长城市,让我感到逼仄胸闷、忍无可忍。常常,我从窗口呆望北山,想到我一辈子在兰州辛劳奔碌的父母,感到悲伤。‎ ‎③但仿佛上了年岁,我还是对黄河真切地爱了起来。‎ ‎④父亲一家生活在河北岸一个叫十里店的地方。我想那里曾是古老的驿站,距离城中十里之遥。赶往丝绸之路的旅人过了兰州城,驾车渡河、哒哒的马蹄在黄河北岸西行,在十里店稍作歇息,继续往西……黄河边水车林立,水车日夜不息抽出河水灌溉农田,紧邻黄河的农业就这样切近地靠在城边。农人依偎黄河,自给自足。父亲跟着爷爷做棺材营生,棺木就来源于岸边的树木。而母亲一家在黄河以南离河约十里远的南山上,种植小麦豆菽,靠天吃饭。即使近切地临着黄河,因为没有提灌,北山也一样干滑涸。靠天吃饭的南山北山门当户对、两山上农家的儿女们互相联姻。与我父母一样,他们过河相会。‎ ‎⑤很长一段时间,河上只有白塔山脚下的那座铁桥。这个漂亮的铁桥由外国人修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铁桥像一粒纽扣,连接了南北两岸。铁桥处最早是一个有几十只船只连起来的浮桥,在古代,控扼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又是丝绸之路的越经之地。加之南北两山作屏障。兰州的固若金汤名至实归,在兰州古城南门城楼上,曾高挂上书“万王金汤”四个煌煌大字的巨匾。‎ ‎⑥传说国人申奥那年,一个兰州人想出资用上好的油漆把铁桥的五个弧形钢梁粉刷成五种不同颜色;另有一个它的传奇,说有人私自决定这座老桥卖给了外国人,当时把大家吓懵了,许多义愤填膺的兰州人一时搞不清这等大事是真是假。‎ ‎⑦前一年,一位离兰几十年的老作家回到兰州,我亲见他跪在河边,喝了一口黄河水。我陪他乘着已作为游赏工具的羊皮筏子漂在河上,筏子跟着波浪在河上划着一道道弧线,天像篮斗篷,风在耳边突细地吹着。筏子头上,筏客子用土土的兰州话唱道:古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坑上蹲个景老汉,沙锅里煮着洋芋蛋……远方的游子潸然泪下。‎ ‎⑧当我游走于南方一眼望不到边的平畴沃野,会忽然怀念起兰州的跌宕起伏,想那逼仄的两山实为稳妥内心的住处。高山静立、河水汤汤,亘古未变,里面其实有着大道理。‎ ‎⑨兰州人喜欢登临城南的皋兰山。至最高处三台阁俯瞰,可尽览兰州全貌。天晴时,可看到黄河像一条晶亮的带子,蜿蜒流过城中。兰州城像画片一样高楼林立,大街小巷蛛网般密集。街市间,兰州人摩肩接踵,没有被逼仄和荒凉压迫——河流用它的悠长和开阔慰藉着人心。‎ ‎⑩盛夏的傍晚,兰州人纷纷走到河边的纳凉嬉戏。我也喜欢在河边静坐,若有好友从远方来,邂于岸边的趸船上,喝酒喝茶至深夜,说够了世间的话,然后听河的声音、看河流向远方、迎接河带来的满谷的风……‎ ‎⑪传说,先前,臯兰山生长一种兰草,兰州因此而得名。“每一丛五六叶,叶窄于韭,长三四寸,开花如马兰而小,色蓝微紫”。两山荒凉突兀,小小的兰草,为这坚硬的城池平添了一份柔软,仿佛一本厚重苍老的古书里夹的一本兰花鉴。‎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08.8,有删节)‎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为自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兰州人,一辈子在兰州而感到逼仄、感到悲伤。‎ B. 作者写有关黄河铁桥的“传说”,是借此表现出黄河铁桥在家乡兰州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C. 作者写卖桥的“传奇”,可以看出兰州人的质朴性格以及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D. 作者认为与南方一眼望不到边的平畴沃野相比,兰州看似让人“逼仄”的两山,有稳妥内心的“佳处”。‎ ‎5. 仔细阅读第⑦自然段,“远方的游子”“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请你简要分析。‎ ‎6. 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我还是对黄河真切地爱了起来”,请你概括作者对黄河产生“爱”的原因。‎ ‎【答案】4. A 5. ①离家“几十年”终于回到了家乡,感受家乡云天,亲切无比;‎ ‎②筏客子唱的都是家乡独有的风物人情,过往的岁月、漂泊的经历、重回故乡的现实使他在歌声中终于难以抑制内心的悲喜之情,流下了热泪。 ‎ ‎6. ①黄河养育了我的祖辈和父母;‎ ‎②外形美丽、历史悠久、作用巨大的黄河铁桥颇富传奇色彩;‎ ‎③黄河上特有的风物(羊皮筏子)及河流的悠长和开阔均能慰藉人的心灵(让人观赏美景、在河边嬉戏)。‎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时间段混淆,“一辈子在兰州而感到逼仄、感到悲伤”,“一辈子”错误,根据③段 “但仿佛上了年岁,我还是对黄河真切地爱了起来”。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感知文章主要内容,然后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远方的游子”“潸然泪下”的原因有哪些?根据第⑦自然段语境,可行文作答。原因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作答。客观方面:“老作家离兰几十年的回到兰州,看到天像篮斗篷,风在耳边突细地吹着,家乡云天,亲切无比,故远方游子潸然泪下;主观方面:筏客子唱的“牛肉面”“羊皮筏子”“洋芋蛋”家乡特有的风土人情,远方的游子想起自己漂泊的经历、重回故乡的现实,使远方的游子潸然泪下。‎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联系全文,作者为什么说“我还是对黄河真切地爱了起来”,请你概括作者对黄河产生“爱”的原因,回答本题需要感知全文,分清层次,即可作答。根据第④段都是在写爷爷和父母在黄河下的生活,可以概括出答案①;⑤⑥分别写了桥的外形、历史、作用,可概括为答案②;⑦⑧⑨⑩写到了黄河的风物羊皮筏子、黄河,又写到人们纳凉嬉戏,可概括出答案③。‎ 实用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爱国志士兵逢甲 ‎“春愁难遗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的1896年,丘逢甲回到广东蕉岭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爱国诗篇《春愁》,其拳拳爱国心也成为今日两岸同胞共同的纪念。‎ 丘逢甲出生那年恰逢甲子年,其父认为是吉兆,故而命名为逢甲。丘逢甲自幼就志向高远,十分崇拜郑成功,以郑成功凛然的民族大义自许。郑成功这位反清复明的民族英雄也是甲子年生,更使他从小就刻意向先贤学习,言行之中流露出强烈的民族意识。‎ 丘逢甲生性聪颖,十四岁时以《西江月》词牌填词一首:“兴起八叉手健,吟成七步方雄。列兼经史满怀中,只觉大方适用。却布知时甘雨,愿乘破浪长风。他年位若至三公,定有甘棠雅颂。”十六岁考取秀才,二十五岁中举人,二十六岁中进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因不愿做官告假离职返台,开始从事教学,培育民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预见台湾前途危难,以“抗倭守土”为号召创办义军,并动员亲属入伍。1895年4月17日,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丘逢甲愤然召集台湾乡绅咬指血书,联合电奏清政府抗争,表明“万民誓不服倭”,要求废约抗战、保卫国土。但清廷回电称“台抗京危”,不予理睬。在台湾人民“无主可依”、“无人肯援”而强敌压境的危急情况下,悲愤至极的一介书生丘逢甲力倡建立了以清朝为正朔的“台湾民主国”,与台湾绅民一起自主保台。丘逢甲倾尽家资,组织和率领数万义军,横刀跃刀与日寇浴血奋战。经过二十多个日夜艰苦卓绝的激烈战斗,气壮山河的保台抗争失败。经部将劝说,丘逢甲不得不挥泪内渡,回到祖籍广东镇平县。‎ 回到大陆后,丘逢甲仍想着收复台湾,他写诗自勉道:“乾坤苍莽正风尘,力挽狂澜仗要人。岂有桃源堪避世,不妨蔬水且安贫。天下闾辽阻愁呵壁,时局艰危痛厝薪。只恐南阳难隐卧,中原戎马待纶布。”‎ 丘逢甲认为“欲强中国,必以兴起人才为先;欲兴起人才,必以广开学堂为本”。抗日保台失败后他更是切身体会到“非开民智养人才,莫能挽救国难”。内渡回大陆后,他先后在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任主讲。1901年春,在汕头正式创办岭东同文学堂,为广东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1904年夏,丘逢甲在蕉岭县城桂岭书院创办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1904年冬,在蕉岭东山、员山创办创兆学堂各一年。他通过自办、鼓励别人办、派出得力弟子到各地活动等形式,在嘉应、兴宁、长乐、平远、福建上杭和武平、江西寻乌等地办学,“劝办学校以百数”。‎ 丘逢甲大力推行新学,主张“德、智、体”等全面发展。智育方面引进西学,积极改革教学方法,聘请一些英、日籍学者及归国留学生为教师。要求教师因材施教,主张开放式教学,崇尚学术争鸣。鼓励学生自学、多思、善问,要有“与众有异的主张”,勤读报刊,关心国事。‎ 丘逢甲盛赞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号召粤籍巨商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精。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他利用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庇护被侦捕的革命志士;广东革命军政府成立后,丘逢甲被推举为赴南京筹组中华民国中央临时政府的广东代表之一,被选为参议院参议员,在辛亥革命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丘逢甲回大陆后一直念念不忘故土台湾,谋求祖国统一,临终弥留之际,嘱咐家人:“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 ‎(接编自《梅州日报》)‎ ‎【相关链接】‎ ‎①丘逢甲平日最厌恶迷信、鸦片和赌博,在早年的诗词中一再提及,指为中国人的三大积弊,明白指出鸦片对国民的残害。而这些在当时被视为时尚,好此道者大有人在,尤其一些达官贵人将其视为时尚,而他独具慧眼视为毒害,这在当时可说是见解独到。‎ ‎(接编自《台湾周刊》)‎ ‎②在其兴学十余年中,培植人才至多。广东革命志士多半出其门下。后来的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广东军政府总参议朱执信、中山大学校长邹鲁等均受教于丘逢甲创办的学校,皆成为后来革命的中坚力量。‎ ‎(接编自搜狐军事频道)‎ ‎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丘逢甲自幼就志向高远,十分崇拜郑成功,以郑成功凛然的民族大义自许。小时候写的《春愁》,就表达出拳拳爱国心。‎ B. 丘逢甲考中进士后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因不愿做官告假离职返台,开始从事教学,培育民智。‎ C. “岂有桃源堪避世,不妨蔬水且安贫。”借陶渊明写《桃花源记》表明心志的典故,说明并非自己不能安贫乐道,实因时局动荡,身无所安。‎ D. 丘逢甲把“迷信、鸦片和赌博”指为中国人的三大积弊,明白指出鸦片对国民的残害。这在当时可说是见解独到。‎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午战争失败后,为了保卫台湾,丘逢甲联合台湾乡绅电奏政府,要求废约抗战、保卫国土。‎ B. 丘逢甲倾尽家资,组织并率领义军撇开清廷,力倡建立“台湾民主中”,与台湾绅民一起自主保台,与日寇浴血奋战。‎ C. “只恐南阳难稳卧,中原戎马待纶巾。”借诸葛亮隐居南阳的典故表明自己不求安稳,只愿为国征战的决心。‎ D. 在丘逢甲兴学十余年中,培植人才至多。如姚雨平、朱执信、邹鲁等均受教于丘逢甲创办的学校,皆成为后来革命的中坚力量。‎ ‎9. 丘逢甲被人称为爱国志士,你认为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B ‎ ‎9. ①牺牲个人利益,赤心报国,献身抗倭事业,浴血杀敌;‎ ‎②思想先进,崇尚新学,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以教育救国;‎ ‎③支持革命,富有远见,在危急时刻帮助革命,古道热肠;‎ ‎④心系故土,至死不渝,身在大陆,谋求统一。‎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小时候写的《春愁》”时间错误,原文是“中日甲午战争战败后的1896年,丘逢甲回到广东蕉岭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爱国诗篇《春愁》”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B项“撇开清廷”错误,原文无此内容,是无中生有。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丘逢甲被人称为爱国志士,你认为有哪些原因?”,然后到材料中圈出关键语句,整合概括后作答。“丘逢甲预见台湾前途危难,以“抗倭守土”为号召创办义军,并动员亲属入伍”“力倡建立了以清朝为正朔的“台湾民主国”,与台湾绅民一起自主保台。丘逢甲倾尽家资,组织和率领数万义军,横刀跃刀与日寇浴血奋战”可概括为答案①; “丘逢甲认为“欲强中国,必以兴起人才为先;欲兴起人才,必以广开学堂为本””“更是切身体会到“非开民智养人才,莫能挽救国难”,再结合注释②,可概括为答案②;“丘逢甲盛赞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号召粤籍巨商资助孙中山的革命事精”再结合小注答案①,可概括为③;“丘逢甲回大陆后一直念念不忘故土台湾,谋求祖国统一”可概括为答案④。整理作答。‎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 赤壁赋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白露横江 B. 徘徊于斗牛之间 C. 凌万顷之茫然 D. 挟飞仙以遨游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赋 ‎,原指铺陈描写的手法(《诗经》六义),以文体雏形出现的是屈原的辞赋,唐以后出现文赋,是散文化文体,用韵自由,句式参差,清新流畅,如牡牧的《阿房宫赋》及苏轼的《赤壁赋》‎ B. 壬戊,中国传统纪年方式,按天干和地支组合而成,前面的“壬”是天干,后面的“戌”是地支,天干一共十个,地支十二个。‎ C. 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D. 美人:代指有美貌的人,古诗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明月、白露,水波之美。‎ B. “少焉,月山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有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的感情。‎ C. 第②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愉悦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 D. 第⑤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首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答案】10. D 11. D 12. C ‎ ‎13. (1)何况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以渔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2)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哀叹我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这是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本题中,A项“白露”古义为白茫茫的水气,今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B项“斗牛”古义是星宿名,今义是一种游戏方式;C项“茫然”古义是旷远的样子,今义是完全不知道的样子;D项“遨游”古义今义都是逍遥自在的嬉戏玩耍。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有关作家的姓名、国别和作品判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根据课内所学和课外积累辨析正误。本题中,D项“美人”代指有才能的人。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依据原文“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可知C项“客人愉悦的箫声”错,应是“客人悲凉的箫声”。‎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渔樵”,捕鱼打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结构后置句;“侣”“友”,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第二句中, “哀”,哀叹 ;“须臾”短暂。‎ 译文 ‎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古代诗歌阅读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郊外 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采作药香。‎ 疑此江共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通过树色泛山嫩黄的细微变化写早春来到,点明题意,暗含欣喜之情。‎ B. 颔联描写远山婀娜,峰顶积雪美不胜收;春水上涨倒映出岸边的垂柳,画面生动。‎ C. 颈联暖阳照耀之下,黄莺儿啼鸣啼似人欢语:风吹过草地,送来芳香。画面突显了早春的生气勃勃。‎ D. 尾联托物言志,笔峰陡转,用“疑”字直接引出“此中似有佳句,正欲纵笔,却又难觅其踩”的茫然与惆怅。‎ ‎15. 本诗作者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效外的春日景色的?请你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对比:城内和城外的景色对比。②运用比喻:莺声像人在说话,草间风吹如药的香味。③多角度描摹: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表现春日景物的特点。④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等手法。第三句是远景,第四句是近景。颔联是静态的景,颈联是动态的景。‎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直接引出”表述不当,尾联意思是感觉优美却无言表达,表现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写委婉含蓄,富有情趣,收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生学生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此题要求分析写景的手法,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虚实、对比、衬托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此诗“城中未”与“城外已”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人语”是比喻。还要分析写景的角度,“山”“积雪”“垂柳”是视觉, “莺语”是听觉,“药香”是嗅觉等;“山好更宜余积雪”是远景,“水生看欲倒垂杨”是近景”。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是静态的景,“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采作药香”是动态的景。‎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名篇名句默写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在《三峡》一文中,郦道元这样描写春冬之时三峡江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岷》中,女主人公想到和丈夫一起到老会使自己产生怨恨,紧接着用比喻方式来说明自己的忍耐是有极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里的“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写出了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 ‎【答案】 (1). (则)素湍绿潭 (2). 回清倒影 (3). 淇则有岸 (4). 隰则有泮 (5). 奈何取之尽锱铢 (6). 用之如泥沙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湍”“潭”“淇”“隰”“泮”“锱铢”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第Ⅱ卷 表达题 语言文字运用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沈括是北宋时期( )的科学家与科技史家,他( ),善于观察,在天文、地理、水利、算术、物理、生物等诸多科学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被称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沈括为官30多年间走过了宋朝很多的山川,这让他有机会对所行之处的地理进行科学的研究、考察与分析。熙宁七年(1074)沈括察访河北西路时,根据山崖中的螺蚌化石和砾层的层积带推断出太行山在远古时就是海滨。这种通过地层结构分析海岸线的方式与现代地质学( ),十分超前。在任鄜延路经略使时,沈括发现了延州地区人们有使用石油的现象,将之记录于《梦溪笔谈》中。他首次使用“石油”一词,并预言石油“后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_________________。沈括还首次对华北冲积平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他观察到华北许多河流中都含有大量泥沙,又对比古籍中海陆变迁的记载,认为华北平原是由河流中的淤泥沉积形成的。此外,他对比了雁荡山和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认为两者都是通过流水侵蚀形成的。这一发现也是( )的,比美国人郝登的流水侵蚀学说早了700年。‎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让他有机会对所行之处的地理进行科学的考察、分析与研究。‎ B. 这让他有机会对所行之处的地理科学的进行研究、分析与考察。‎ C. 这让他对所行之处的地理有机会进行科学的研究、考察与分析。‎ D. 这让他对所行之处的地理有机会进行科学的考察、分析与研究。‎ ‎18. 下列在文中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个在900多年前的宋代是非常具有远见性的观点 B. 这个观点在900多年前的宋代是非常具有远见性的。‎ C. 在900多年前的宋代这个观点是非常具有远见性的。‎ D. 这个在宋代900多年前是非常具有远见性的观点。‎ ‎19.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届一指 博学多才 不谋而合 史无前例 B. 首屈一指 博闻强记 不约而同 空前绝后 C. 当仁不让 博学多才 不谋而合 史无前例 D. 当仁不仁 博闻强记 不约而同 空前绝后 ‎【答案】17. A 18. B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研究、分析与考察”逻辑不当,应是先考察,然后分析、研究,排除BC项; “这让他对所行之处的地理有机会进行科学的考察、分析与研究。”语序不当,正确语序是“让他有机会对地理进行……”排除D项。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本题属于语句复位题,定位选句。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注意陈述对象、理解上下句的关系。解答本题时,辨析选项。A和D的表达提取主干都是“这个是观点”,跟原文无法衔接。B和C项的主干都是“观点是有远见性的”,符合原文意思,但是C项将时间状语提前,强调了时间,而原文应该强调“观点”,因此B的表达最合适。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首屈一指”是指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当仁不让”是指遇到该做 的事情,主动去做,不推辞。本题语境是位居第一位的科学家,故选"首屈一指"。“不谋而合”是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多指主张、见解、意见、做法、计划等的相合;“不约而同”意思是事先没有约定,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多指具体的行动,本题语境中,“这种通过地层结构分析海岸线的方式与现代地质学的见解相合”,故选"不谋而合"。“空前绝后”,指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史无前例”意思是指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本题语境是“这一发现也是( )的,比美国人郝登的流水侵蚀学说早了700年”,应该是强调这一发现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故选"史无前例"。博闻强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博学多才形容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故选A ‎20.中秋节前夕,在清远工作的小王收到了老乡送的湖南特产,为表过感谢,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一一指出并改正。 ‎ 我很高学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光临寒舍当面感谢,您想让我为犬子联系实习单位一事,我一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您一些清远的特产,请笑纳。‎ ‎【答案】“光临”改为“到”,“寒舍”改为“府上”,“犬子”改为“令郎”,“鼎力相助”改为“尽力帮忙”,“惠赠”改为“赠送”‎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光临是敬辞,敬称他人的来访”,用于别人不用于自己,可改为“到”。“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语境是称对方的家或老家,可改为“府上”。‎ ‎ “犬子”指对自己儿子的谦称,不用于别人,谦敬失当,可改为“令郎”。“鼎力相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不能用于自己,改为“尽力帮忙”。“惠赠”则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不能用于自己赠别人东西,可改为“赠送”。‎ ‎21.请从以下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 ‎(1)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请从《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周瑜或诸葛亮中选择一人,对他进行性格分析和命运解读。要求:符合原著内容,言之有理。不超过160字。‎ ‎(2)《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叙述了“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主要人物曹操说了一句挺有名的话:“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其中的“使君”指的是谁?请根据原著内容分析“使君”是一个怎样的人?不超过160字。‎ ‎【答案】(1)刘备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刘备集团的力量相对较弱,但由于刘备为人谦恭、仁义有加,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围绕在他身边,为他建立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刘备太重视仁义,夷陵之战不听诸葛亮等人劝阻,为了给关羽报仇,意气发动了战争,让蜀汉受到了很大的挫伤。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刘备太过于重情义的性格决定了他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曹操的性格狠毒残忍,生性多疑,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曹操杀吕伯奢这件事情充分表现了他的狠毒残忍,“宁使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而曹操的生性多疑,在杀杨修这一事件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曹操身上有不少的缺点,但是在三国中,曹操却是会用人的典范。他手底下有谦谦君子,也有奸诈之徒,但曹操都能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相比于孙权,刘备,他手底下的谋士是最多的。最后,他的集团是中国势力最强的,奠定了魏国的基础。‎ 周瑜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智慧的人,但是他性格中也有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他曾指挥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而这些战役的胜利充分表现了他的聪明。尤其在建安十三年,周瑜在赤壁大战中,亲统精兵五万,大败曹操。这就使得孙权的势力得以巩固和发展,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但周瑜毕竟心胸狭窄,多次谋害诸葛亮不成,自己反而被气得吐血身亡,实在可惜。‎ 诸葛亮身上有着足智多谋,忠心耿耿,小心谨慎这样一个特点,在刘备的三顾茅庐之后,他辅佐刘备火烧博望坡,联合东吴赤壁大败曹军,借荆州,平益州,夺汉中等等,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充分体现了他的足智多谋。作为两朝元老,诸葛亮辅助刘禅,真可谓忠心耿耿,天地可鉴。但是诸葛亮身上的小心谨慎,导致他事必躬亲,事无巨细都亲力亲为,最终食少事烦,病死军中,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 ‎(2)“使君”指的是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仁君典型,也是一代枭雄。黄巾时期,从“桃园三结义”起家,开始他一生对“恢复汉室”事业的努力,虽然屡战屡败,但始终不气馁。作为仁君的形象,他曾为了怜惜手下大将而将自己的儿子阿斗摔在地上;兵败南奔途中,在身后有曹操几十万追兵的情况下,他仍然不忍弃百姓于不顾。在诸葛军师和五虎上将的辅助下,他借荆州,取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并且时刻不忘北伐中原。可惜“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作者是把他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来刻画的。‎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从《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周瑜或诸葛亮中选择一人,对他进行性格分析和命运解读”,然后以“性格决定命运”为观点,结合人物的特点和相关的事例进行作答。刘备性格谦逊仁和,谦逊使得诸葛亮和张飞等忠贞之士围绕在他身边;仁和的性格导致刘备一世英名付诸东流,关羽张飞死后,刘备不顾诸葛亮和赵云的劝阻,率领举国之兵,踏上了复仇之路,损失惨重。‎ ‎(2)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名著和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明确使君是刘备,然后结合名著内容,来概括刘备的人物形象。“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夺取益州”,“攻打荆州”……,结合文本内容来概括总结人物特点。‎ 写作 ‎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 有人说,一本书,一杯牛奶,一个手机,这简简单单的东西,是我所需要的东西;也有人说,自由、空间、丰富的精神生活等是我所需要的东西。‎ 请以“这才是我最需要的”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答案】范文:‎ 这才是我最需要的 有人说,一本书,一杯牛奶,一个手机,这简简单单的东西,是我所需要的东西,也有人说,自由、空间、丰富的精神生活等是我所需要的东西。而我最需要的是理解。‎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都拥有自己的空间,“不理解”本在情理之中,但是,“不理解”真的应该存在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只要彼此互相宽容,理解对方,你就会找出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长处,这样才可以使人们更加和睦,互相理解对方,让你我微笑着擦肩而过。‎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默契,令人感叹。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而子期的死,伯牙亦受打击,于是摔碎凤尾琴,以祭子期。原来,相互了解的两个人,内心的那份友谊是这多么深厚,令世人称赞。理解,能给人温暖;理解,能融洽感情;理解,能解除痛苦;理解,能净化心灵。赵国这一小国,竟出得如此两将。当年相如不畏秦王的暴力,依然出使秦国。令秦王没有攻赵的借口。回国后,官拜廉颇之上,廉颇却心生不满,若没有相如的理解,何来赵国的强盛,若没有廉颇对相如的理解,负荆请罪,又何来将相的团结。于是,我们看到了相互理解也是一种团结,一种力量。一份理解,是以造就一个旷世奇才。苏轼对仕途坎坷,曾一度忧虑,然而,最终他选择了赤壁,赤壁亦成全了他。他理解了人生的真谛,毅然走出黑暗的官场,去理解赤壁,去理解他的那一片天,那一片地。于是,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豁达。理解是一泓清泉,唤醒干渴已久的人们,理解就是一杯酽茶,苦尽甘来总是甜。‎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知道理解的真谛呢?理解是一种尊重。我们每个人都有不经意犯下的错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可能完美。如果有一件包含汗水的果实放在我们面前,我们不应该去特意去挑剔它,它也许不完美,但我们要领会其中的热情,这也许是尊重的最好理解。其实理解只是那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一个淡淡的笑容,一个支持鼓励的目光,单这会使你发现周围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同行的路人是如此善良。‎ 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光环。它能让误会变成点缀美丽的小瑕疵,于社会中,人们相互的理解,能使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更加繁荣、安定。‎ ‎【解析】‎ ‎【详解】审题: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这才是我最需要的”,我最需要的,意思是将某事物或人视为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最应该珍惜的。在理解材料内涵的基础上,可以从实立意或从虚立意;“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可知文体可以是议论文或记叙文。‎ 立意:从实立意:大自然、水资源、朋友、鸟类、粮食……‎ ‎ 从虚立意:荣耀、幸福、感动、美好的感情、纯真的友谊、锻炼的机会、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思想、时间、现在 以“理解才是我最需要的“为例:‎ 素材:1、人有不及,可以情恕。——房玄龄《晋书》‎ ‎2、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伏尔泰 ‎3、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龋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学而》‎ ‎5、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6、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高尔基 ‎7、同样的内容对于不同的受众而言会有不同的理解,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受众的心里、情感、经历、需求以及所处环境等的不同。‎ ‎8、爱情是理解和体贴的别名。——泰戈尔 ‎9、理解绝对是养育一切友谊之果地土壤。——威尔逊 ‎10、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会使社会良性循环。‎ 事例素材:1年幼的达尔文在泥土中挖到一枚硬币,兴奋异常地跑到姐姐面前献宝似的对姐姐说,这是一枚古罗马时代的硬币。其实只是一枚因锈蚀而显得有些古旧的普通钱币而已。姐姐认为达尔文说谎,便告诉父亲,要求惩罚达尔文。可是父亲却慈爱地对达尔文说:“我怎么能责备你呢?你的想象力真伟大。”这便是理解。因为父亲知道,孩子没有撒谎的故意,只是对古钱币有着异常的兴趣。‎ 事 例 2管仲与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合伙做生意,管仲本钱不多,分红却拿得不少,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认为主意不错只是时机不倒;管仲曾经作了三次官,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没有赏识他的人;管仲作战,临阵脱逃,鲍叔牙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放不下年老的母亲。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诸侯中最强大的国家。司马迁最后写道“天下不重管仲之贤,而重 鲍叔能识人也。”这“识人”其实就是对人才的一种“理解”。‎ 事 例 3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理解、宽容。‎ 事 例 4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事 例 5‎ 一对夫妻很幸运地订到了火车票,上车后却发现有一位女士坐在他们的位子上。先生示意太太坐在她旁边的位子上,却没有请那位女士让位。太太坐定后仔细一看,发现那位女士右脚有点不方便,才了解先生为何不请她起来。他就这样从嘉义一直站到台北。下了车之后,心疼先生的太太就说:“让位是善行,但从嘉义到台北这么久,中途大可请她把位子还给你,换你坐一下。”先生却说:“人家不方便一辈子,我们就不方便这三小时而已。”‎ 文章结构:‎ 首段亮出观点:我最需要的是理解。‎ 主体段路:理解的意义:人们都渴望别人的理解,理解能使家庭更加和睦,友谊更加牢固 怎么做: 理解的基础是尊重,理解需要沟通,理解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辩证诠释理解的含义:理解是一种宽容,但理解不是单纯的原谅和一味的放纵 尾段重申观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