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重庆市綦江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重庆市綦江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 论说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和理想中,诗书画集大成于自身是最高标准,最为众所周知的如王维,他的诗画面感极强,其画诗味更浓,苏轼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里评价:“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又如王羲之,他的《兰亭集序》,其实就是为一个雅集一个派对写的序,诗人在喜悦得意的时候信手挥就的书稿被后世奉为书中圣帖,传说唐太宗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兰亭集序》带进坟墓。如此等等,几乎所有的古代文人都很难从诗人、画家、书法家的身份里单独剥离出来,时代、生活方式和审美传统等因素造就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特殊品质,诗书画成为中国文人身上最显著也最耐人寻味的标志。 但是这个艺术传统,在急速变化、眼花缭乱的当代社会中保留起来更为艰难和稀有,尤其是当代文学领域,能够称得上诗书画全能、带有传统文人风韵的更是凤毛麟角。至于当代的社会中,这种境界就更为稀有。目前还活跃在文坛的作家中,文学、绘画、书法兼修的,贾平凹算是一位。 从上世纪70年代公开发表作品以来,贾平凹的写作题材和体裁都很广泛。其诗和散文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用现代语言融会贯通,呈现“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的境像。近年来影响颇大的长篇小说《废都》《秦腔》《古炉》《带灯》《老生》《极花》等,每一部都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呈现不同的社会现实。同时,他的书法绘画作品亦在朴拙厚重中气韵流动,极具古风。贾平凹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书画一体的美学传统,难怪汪曾祺称他作“鬼才作家”。 当然,作家并不是要一味追求这三种艺术的技术性,恰恰相反,他应该努力打破技艺本身的束缚,力图达到诗书画意相融相生的境界。对于绘画和书法,他反对那种仅仅对技艺本身的追求,认为过于追求技法会使作品格局变小,千篇一律,“没有精神意象的现实作品不是现实主义作品,我画莲喜欢画出藕、茎和花,莲花就是藕的精神之花,这朵花是艳丽的,洁净的,艳丽和洁净得又无比哀伤。佛的眼是微闭的,佛的态就透着这种味道。”这是文人书画应该有的境界,他要追求的是通过文字和笔墨等技术手段将内心的世界外化,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现实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贾平凹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承载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传统,用诗书画的多种形式追求着传统审美最高的写意之境,用气韵生动的作品向王维、向王羲之们致敬。在前辈作家中,贾平凹最推崇孙犁,在他看来,后者的作品达到了“无迹可寻”的艺术高度,“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其一笔一画,令人舒服,也能想见到书家书时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病疾的自在。好文章好在了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在孙犁那里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才华横溢处。”后来在自己的创作中,他也逐渐触摸到了这层境界的法门:“50岁以后写的东西,猛的表面一看好像没啥华丽的东西,但是里边显示的一些东西,完全是我自己体悟的。在年轻的时候没有这些东西,都是属于几句话的启发,一幅画的启发,突然来的东西。特别讲究,文字上、技巧上讲究。后来年纪大了就说家常话,但是那个话都是经过人生磨砺出来的一些道理。”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三个“境界”,贾平凹已经切身经历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求索,体悟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 节选自《用中国传统美学精髓讲述中国故事》(有删改) 1. 下列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合的一项是 A. 在王维、王羲之等中国传统文人的生活和理想中,视诗书画集大成于自身为最高标准,足以说明传统美学的精髓就是诗书画一体。 B. 在现当代文坛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代表作家已经为数不多,贾平凹可算绝无仅有的一人。 C. 贾平凹用自己的艺术实践承载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用多种形式追求着最高的写意之境,用“无迹可寻”的作品向古代大师们致敬。 D. 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就如《人间词话》中所谓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王羲之在喜悦得意的时候信手挥就的书稿被后世奉为书中圣帖,传说唐太宗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其带进坟墓。 B. 贾平凹的诗文和小说都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用现代语言融会贯通,呈现“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的境像。 C. 对于绘画和书法,贾平凹反对创作时注重对技艺本身的追求,认为追求技法会使作品格局变小,千篇一律。 D. 在前辈作家中,贾平凹最推崇孙犁,在他看来,后者的作品达到了“无迹可寻”的艺术高度。”后来在自己的创作中,他也逐渐触摸到了这层境界的法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书画是中国文人身上最显著也最耐人寻味的标志。但是这个艺术传统,在急速变化、眼花缭乱的当代社会中保留起来更为艰难和稀有。 B. 贾平凹的写作题材和体裁广泛,其诗文小说都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同时,他的书法绘画作品亦在朴拙厚重中气韵流动,极具古风,所以汪曾祺才称他作“鬼才作家”。 C. 好文章好在了不觉得它是文章,所以贾平凹在读孙犁的《石门铭》时即使难寻着技巧,也无法看到其才华横溢处,但依然不影响他对孙犁的推崇。 D. 优秀作家的成功不可能只经历一个创作阶段就能实现,贾平凹也是在切身经历了几十年的求索后,才体悟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B项,以偏概全。“绝无仅有的一人”不当,原文说的是“目前还活跃在文坛的作家中,文学、绘画、书法兼修的,贾平凹算是一位”。 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以“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得出答案。 2. 试题分析:C项,“反对创作时注重对技艺本身的追求”“追求技法会使作品格局变小”扩大范围。选项对应信息在第四段,原文说的是“对于绘画和书法,他反对那种仅仅对技艺本身的追求,认为过于追求技法会使作品格局变小,千篇一律”,而不是无条件地一概反对追求技法。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C项,张冠李戴,“读孙犁的《石门铭》”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原文为“读孙犁的文章,如读《石门铭》的书帖……”可见,《石门铭》是书帖,并不是孙犁的文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 使 李亚琼 洁的世界彻底地崩溃了。 她从精神病医院下班回家,就得知了独生儿子猝死的消息。 洁突然感觉自己整个身体都渐渐地朝一个昏暗混浊的空间陷落下去。儿子死得很蹊跷,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个陌生人用铁棒无故地活活砸死。 洁怎么也不敢相信,她那个活泼可爱、聪明可人的儿子将永远地不复存在了。 前天儿子曾撒娇地央求她:“妈,我过十岁生日时,您去学校接我一回好吗?”洁心里酸酸的。洁从来不接送儿子,突遇下雨,儿子也从不指望她送伞,时常落汤鸡似的跑回家。她总是很忙,作为一名护士长,她心里满载着那些疯疯癫癫、不能自理的精神病患者。 想到再过三个月就是儿子的生日,洁失声痛哭:“都怪我呀,我要是去接他就不会出事了啊!” 洁陷入深深的自责,她多么希望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儿子的复生。 一周之后,经历了巨大的心灵创痛的洁平静地回到病房里。 她一如既往地穿上整齐的白大褂,对每一个患者报以真诚的微笑,她认真而细致地向护士询问患者的病情,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好像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一样。 只是回到家里,洁会强烈地感觉屋子里晃动着儿子那活泼的音容笑貌!洁常常不知不觉地呆望远方,那望眼欲穿的神态俨然慈母在静候游子归来的足音。 院长和一位法官将洁请到办公室。 法官沉重地说:“陈护士长,杀害你儿子的凶手已经被抓获,可是……”法官欲言又止,“经司法鉴定,此人患精神分裂症,无行为责任能力,现已收入你们医院治疗。” 洁的泪水决堤而出!儿子,我的儿子!洁在心里无望地呼唤着儿子的乳名,她跌跌撞撞地挪向病房。 “儿子啊,你怎么得了这种病啊,你怎么杀了人啊,我可怜的儿子啊……”洁猛地一怔!她看见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在哀哀地哭泣,止不住的泪水沿着她那张饱经风霜的皱脸滚落而下。 她一把抓住洁的手:“护士长,我儿子能治好吗?能治好吗?”她一个劲儿地向洁诉说孤儿寡母的艰辛,诉说着和儿子相依为命的亲情。 洁竭力克制住自己就要夺眶而出的泪水,朝她肯定地点了点头:“您放心吧。”此刻,洁走向的是一个特殊的患者,一个需要同情需要帮助的弱者,也是一个令她肝肠寸断的沾染着她儿子鲜血的凶手! 洁轻声地对他说:“阿强,你今天感觉不错吧,我们到院子里去晒晒太阳,好吗?” 阿强瞪直双眼,仿佛侧耳在听天外来声,忽而将手臂猛地高高扬起:“我手执钢鞭将你打!”随即一溜烟儿地跑进厕所,掏起粪便涂满全身,口中大叫:“啊哈!你们想害我,我身上有蛇,你们敢上来吗?啊哈!”几名年轻的护士闻声而来,见此情景束手无策。洁拨开人群,毫不犹豫地走近散发着刺鼻臭味的阿强,牵着他的手说:“阿强,你不是最喜欢舞鞭么,阿姨想向你学了去锻炼身体,你洗完澡后教我好吗?” 阿强愣了一会儿,乖乖地随着洁出了厕所。洁为他擦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裤。他睡着之后,洁又将他长长的指甲一一修剪整齐。洁从容不迫地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情,一边做,一边轻轻拭去腮边晶晶亮亮的泪水……阿强出院那天,他朝洁深深地鞠了一躬。洁永远也忘不了这天正好是儿子的10岁生日! 4. 下列对于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开篇着力刻画洁在失去儿子后的剧痛,一方面表现了作为母亲的她对儿子的深爱,另一方面为后文塑造工作岗位上的她的形象做了很好的映衬和铺垫,前后文形成鲜明对比。 B. 小说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手法全面而深刻的刻画了女主人公的母亲形象和护士长形象。 C. “洁轻声地对他说:‘阿强,你今天感觉不错吧,我们到院子里去晒晒太阳,好吗?’”“洁为他擦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裤。他睡着之后,洁又将他长长的指甲一一修剪整齐。”分别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出洁已经从失子之痛中走出来,将母爱倾注到患者的身上。 D. 小说通过两大段落完成人物形象塑造。一是从开头到“换取儿子的复生”,用倒叙手法叙述洁的失子之痛;二是从“一周之后”到文末,叙述她忍受痛苦,毅然担负起护理责任的故事。 E. 这篇小说通过塑造洁作为母亲的不称职形象和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形象,说明中国的职业女性面临工作和生活难两全的艰难抉择。 5. 小说倒数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对于突出人物形象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以“天使”为小说题目,想借以表达的深意。 【答案】4. BD 5. 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直接突出了洁的博大的胸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用几名年轻护士的束手无策来衬托了洁丰富的经验和伟大的爱心。 6. 本文以“天使”为题,有两层意思:①洁是护士,护士的一身白衣和她们崇高的职业以及救死扶伤的使命使她们像天使一般;②洁的心与天使一样崇高、洁白、伟大。 【解析】 4. 试题分析:A项,“鲜明对比”有误,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小说开篇写洁失去儿子的痛苦和后文她敬业工作的形象不存在矛盾和对立。C项,“表现出洁已经从失子之痛中走出来,将母爱倾注到患者的身上”不当。从下文“一边轻轻拭去腮边晶晶亮亮的泪水”“洁永远也忘不了这天正好是儿子的10岁生日”可知,洁并没有从失子之痛中走出来,洁对患者的态度出于职业责任,而非母爱。E项,不称职母亲形象解读有误。文中只提到洁忙于工作无暇接儿子,并不能由此推断出洁是不称职的母亲。 5. 试题分析:从内容上看,倒数第二自然段写了精神病患者阿强将粪便涂满全身,年轻护士的不知所措和洁镇定细心地引阿强去清理的事。这一段中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和对比的手法,语言是洁对阿强的安慰和引导,细节是洁牵着阿强的手,对比是洁和年经护士的表现,突出了洁的胸怀和责任心。 6. 试题分析:从表层含义来看,“白衣天使”是人们常用来称赞医生和护士的词语,而本文的主人公是一名护士长,所以标题“天使”也就指主人公的职业。从深层含义来看,“天使”心地善良、崇高而伟大,洁的儿子被精神病人打死了,但她仍然用敬业、善良来对待打死儿子的精神病患者,她的心灵就像天使一样,所以标题“天使”也是对主人公心灵的赞美。 点睛:本题考查对小说标题含义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看标题内容,包括标题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是否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第二思考与主旨的关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阐明小说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触发点;第三思考与人物的关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和态度;第四看修辞手法:是否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综合上述思考所得总结出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月14日,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梁思礼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知是因他显赫的家庭——他的父亲是近代中国有名的大家梁启超,他的兄长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然而对了解航天的人们来说,梁思礼的大名同样是“如雷贯耳”。他是中国著名的导弹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他参与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的诸多“首次”,曾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研制中首次采用新技术。他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论述,是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 1924年,51岁的梁启超迎来了他最小的儿子梁思礼。在后来的许多年里,梁思礼每每回忆他与父亲的相处,总是充满了怀念和温情。他曾说,在自己众多的称谓里最喜欢父亲留给他的昵称“老白鼻”,而父亲对他最大的影响便是“爱国”。 “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你父亲那里继承下了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回答说‘爱国’”,梁思礼说,“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我一生的追求。” 因着这份爱国心,梁思礼1949年从美国回国。在此之前,他先后在卡尔顿学院、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辛辛那提大学导弹控制专业获硕士、博士学位,已在美国度过了8年时光。 因着这份爱国心,在最艰难的岁月他仍一心为国,投身航天。“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我回国后和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能为此奉献一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光荣。”梁思礼曾说。 梁启超曾著《少年中国说》,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进,梁思礼却是用了一生始终践行。 1956年是梁思礼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入了党、走进婚姻殿堂,更重要的是,这一年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原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是钱学森院长手下的十个室主任之一。从此,他将全部身心都融入了我国导弹与火箭的发展事业之中。 “当时既无资料,也无仪器和导弹实物,除了钱学森外,谁都没有见过导弹和火箭,简直是两手空空,一张白纸。但这是一颗生机勃勃的种子。”五十年后,梁思礼回忆说。 如果说1956年是梁思礼人生的转折点,那么“东风二号”则是他事业的关键节点。1962年,“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导弹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头部还冒出白烟,最后落在了发射阵地前300米的地方”,这次失败带给梁思礼极大的震撼。 也是这次失败,成就了之后的长征二号系列火箭工作,更成就了梁思礼开创的“可靠性工程学”。在那之后,“我们才真正懂得怎样自行设计”。他提出:“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统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试验出来的”。梁思礼一生得过无数奖项,有过很多头衔,但是他最珍视的便是火箭设计师。他唯一出版的传记命名为《一个火箭设计师的故事——梁思礼院士自述》。 此后梁思礼积极推行并领导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措施,使“长征二号”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国的发射成功率稳居世界前列,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980年代后,梁思礼开始深入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又将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 梁启超曾著有《学问之趣味》,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这种趣味主义被梁思礼视为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他说,人的一生要有“趣味”,没有趣味人生就没有意义。我先搞导弹控制、再扩展到计算机应用,都是趣味驱使。 梁思礼90岁时,央视曾录制一期他的访谈,他的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唱片,俨然音乐发烧友的架式。他留学期间曾是摔跤健将,在比赛中屡有佳绩。他还喜欢游泳,并学会了“水母式”泳姿,漂浮在泳池中,脚不着地,借着失重的状态想象着自己正在“太空出舱行走”。直到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未减少对体育的喜爱,2010年南非世界杯,他还像年轻人一样凌晨起来看比赛直播。在微博大热的年代,他也和年轻人一同关注,并感慨它“现在有些‘乱’,但可以汲取的营养更多”。 梁思礼经历过常人难以体会的跌宕——出身名门、投身航天、功勋卓著,可谓风光无限,也曾经历幼年丧父、亲人相继离世以及特殊年代的政治风波。但这趣味二字却让他拥有了别样的人生。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6年4月) 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1949年,因着从父亲梁启超那里继承的最宝贵东西,在美国生活了8年的梁思礼回国。在此之前,他先后在卡尔顿学院电机工程系、辛辛那提大学导弹控制专业获硕士、博士学位。 B. 1956年是梁思礼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1966年“东风二号”发射失败则是他事业的关键节点。这次失败带给梁思礼极大的震撼。 C. “东风二号”发射失败后,梁思礼积极推行并领导实施了一系列质量控制和可靠性保证措施,使它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我国的发射成功率稳居世界前列,在国际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D. 梁启超曾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这种趣味主义被梁思礼视为父亲留给他的遗产。因此,1980年代后,梁思礼开始深入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又将可靠性的工作由硬件拓展到软件。 E. 梁思礼经历过常人难以体会的出身名门、投身航天、功勋卓著的经历,所以在他去世后,习近平同志在唁电中做出了“梁思礼同志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和严谨作风令人敬仰”的客观公正评价。 8. 梁思礼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9. 文章着力叙写梁思礼的一生经历,但在文中多次提到其父梁启超对其的影响。请结合材料谈谈家风对名家走向成功产生的重要影响。 【答案】7. DE 8. 家学渊 源,爱国当先;航天功臣,开创“可靠性工程学”;乐观人生,做个有“趣”的人(从爱国思想,事业成就,生活态度三方面谈也可). 9. 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我一生的追求;梁启超曾著《少年中国说》,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进,梁思礼却是用了一生始终践行;梁启超曾著有《学问之趣味》,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这种趣味主义被梁思礼视为父亲留给他的遗产。 【解析】 7. 试题分析:A项,“他先后在卡尔顿学院电机工程系、辛辛那提大学导弹控制专业获硕士、博士学位”信息不全面,原文说是“他先后在卡尔顿学院、普渡大学电机工程系、辛辛那提大学导弹控制专业获硕士、博士学位”。B项,“1966年”错误,由原文可知,“1962年,‘东风二号’点火发射,起飞几秒钟后”。C项,完善的对象不是“东风二号”,而是“长征二号”。 8. 试题分析:从出身来看,“他显赫的家庭”“父亲是近代中国有名的大家梁启超,他的兄长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父亲对他最大的影响便是‘爱国’”,可见他有家学渊源,爱国当先;从事业成就来看,他“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是航天功臣,“是航天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从生活态度来看,他认为“人的一生要有‘趣味’,没有趣味人生就没有意义”,兴趣广泛。 9.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家风对名家走向成功的重要影响,也就是要求考生结合梁思礼的经历来谈一谈梁思礼受到梁启超哪些影响。从全文来看,提到梁启超影响的有三方面,一是“父亲对他最大的影响便是‘爱国’”,梁思礼说,“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我一生的追求。”第二是努力奋进,文中说“梁启超曾著《少年中国说》,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进,梁思礼却是用了一生始终践行”。第三是生活态度的影响,“梁启超曾著有《学问之趣味》,文中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这种趣味主义被梁思礼视为父亲留给他的遗产”。考生把这些内容分点概括即可。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恺字伯豫,以当袭父般爵,让与弟宪,遁逃避封。久之,章和中,有司奏请绝恺国,肃宗美其义,特优假之,恺犹不出。积十余岁,至永元十年,有司复奏之,侍中贾逵因上书曰:“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 窃见居巢侯刘般嗣子恺,素行孝友,谦逊洁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而绳以循常之法,惧非长克让之风,成含弘之化。前世扶阳侯韦玄成,近有陵阳侯丁鸿,并以高行洁身辞爵,未闻贬削,而皆登三事①。今恺景仰前修,有伯夷之节,宜蒙矜宥,全其先功,以增圣朝尚德之美。”和帝纳之下诏曰故居巢侯刘般嗣子恺当袭般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宪遁亡七年所守弥笃。盖王法崇善,成人之美。其听宪嗣爵。遭事之宜,后不得以为比。”乃征恺,拜为郎,稍迁侍中。 恺之入朝,在位者莫不仰其风行②。恺性笃古,贵处士,每有征举,必先岩穴③。论议引正,辞气高雅。旧制,公卿、二千石、刺史不得行三年丧,由是内外众职并废丧礼。元初中,邓太后诏长吏以下不为亲行服者,不得典城选举。时有上言牧守宜同此制,诏下公卿,议者以为不便。恺独议曰:“诏书所以为制服之科者,盖崇化厉俗,以弘孝道也。今刺史一州之表,二千石千里之师,职在辩章百姓,宣美风俗,尤宜尊重典礼,以身先之。而议者不寻其端,至于牧守则云不宜,是犹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太后从之。 时征西校尉任尚以奸利被征抵罪。尚曾副大将军邓骘,骘党护之,而太尉马英、司空李郃承望骘旨,不复先请,即独解尚臧锢,恺不肯与议。后尚书案其事,二府并受谴咎,朝廷以此称之。 安帝时,诏引恺拜太尉。视事三年,以疾乞骸骨,久乃许之。岁余,卒于家。 (取材于《后汉书·刘般传》) 【注】①三事:三公之位,这里指丞相;后文提及的“公卿”即三公九卿,是朝廷高官;“二千石”“刺史”指地位较高的州郡牧守级长官;“长吏”指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员。②风行:风操品行。③岩穴:即岩穴之士,指隐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和帝纳之/下诏曰/故居巢侯刘般嗣子/恺当袭般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宪遁亡七年/所守弥笃。 B. 和帝纳之下/诏曰/故居巢侯刘般嗣子恺/当袭般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宪遁亡七年/所守弥笃。 C. 和帝纳之下/诏曰/故居巢侯刘般嗣子/恺当袭般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宪/遁亡七年/所守弥笃。 D. 和帝纳之/下诏曰/故居巢侯刘般嗣子恺/当袭般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宪/遁亡七年/所守弥笃。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伯夷,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八任君主亚微的儿子。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由此可知,叔齐为其弟。 B. 征举,又称徵举,征召举荐之意。作为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察举制。 C. 典礼,并非我们平常理解的“隆重地举行的仪式”,在此处指的是为父母守丧三年的礼制。 D.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官员退休还有说法叫“致仕”。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逵上书引用孔子“礼让为国”的名言,列举韦玄成等人以高行洁身辞爵的事例,有力地驳斥了撤除刘恺封国的提议。 B. 汉旧制高级官员实行短丧制、不服三年丧,邓太后下诏长吏以下官员须服三年丧,后来经刘恺建议扩大到牧守级官员。 C. 和帝认为国法的本意就在于推崇善举,助人完成美事,所以采纳贾逵建议,准许刘恺承袭其父的爵位,并任命他为郎。 D. 文章褒扬高行洁身的“礼让”,弘扬服三年丧的“孝道”,反映了犯法抵罪的“法治”情况,展现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风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侍中贾逵因上书曰:“孔子称‘能以礼让为国,于从政乎何有’。 (2)是犹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 【答案】10. D 11. B 12. C 13. ①侍中贾逵于是给皇帝上奏书,说:“孔子说过‘能用礼让的道理来治理国家,对处理国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②这就像使河水的源头混浊却想得到清泉,使树木的外形弯曲却想得到笔直的影子,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画线句子中“和帝”是名词;“居巢侯”是封爵,名词;“刘般”,人名;“嗣子”,意思是继嗣儿子;“恺”,是刘恺,也就是“刘般嗣子”,故“故居巢侯刘般嗣子恺”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再比较BD两项,结合上下文可知,“遁亡七年”的主语应是刘恺,而不是“宪”,据此可排除B项,答案应为D项。 11. 试题分析:B项,“隋唐时建立的察举制”说法错误。察举制是汉代建立的,隋唐兴起的是科举制。 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采纳贾逵建议,准许刘恺承袭其父的爵位”不当,由原文“‘其听宪嗣爵。遭事之宜,后不得以为比。’乃征恺,拜为郎”可知,和帝采纳了贾逵的建议,准许刘宪袭爵,又征召刘恺,将他任命为郎。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①侍中贾逵“因”,于是;“上书”,上奏书;“以”,用;“为”,治理;“于”,对;“何有”,宾语前置,有何,还有什么困难。②这就像“浊”,使……混浊;源却,源头;“曲”,使……弯曲;“形”,外形;“景”。通“影”,影子;“不可得也”,判断句,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参考译文: 刘恺字伯豫,因为(按礼法)应当世袭父亲刘般的封爵,(为了)让给弟弟刘宪,(就)离家逃走,以躲避世袭封爵。过了很久,到了章和年间,有关部门上书请求撤除他的封国,肃宗赞美刘恺的义行,特别优待宽容他,可刘恺还是不肯露面。过了十余年,到了永元十年,有关部门重申原来的请求(撤除刘恺的封国),侍中贾逵于是给皇帝上奏书,说:“孔子说过‘能用礼让的道理来治国,对处理国事就没有什么困难了/。我了解到居巢侯刘般的承嗣儿子刘恺,他平素的品行,对兄弟友爱,为人谦逊清白,把封国让与弟弟刘宪,自己藏身隐居很久了。有关部门不推究刘恺乐于为善的本意,而依照平常的法则处理此事,这恐怕不能鼓励礼让的风气,也不能成全宽容仁厚的教化。前代有扶陽侯韦玄成,近代有陵陽侯丁鸿,都因高洁品行没有接受封爵,从未听说过他们遭到贬爵削封,却都升官登宰相之位。现在刘恺仰慕前贤,有伯夷的节操,应当让他蒙受矜怜宽宥,保全他祖先的功业,以扩大彰显朝廷崇尚仁德的美誉。”和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说:“过世的居巢侯刘般,他的继嗣儿子刘恺,(按礼法)应当世袭父亲刘般的封爵,而刘恺声称遵从父亲的遗愿,把封国爵位让与弟弟刘宪,自己逃走藏身隐居七年,他操守很是坚定。大凡王法在于推崇善举,助人完成美事。现准许刘宪袭爵。这是对特殊情况的权宜处理,以后不得以此为例。”于是征召刘恺,将他任命为郎,不久升迁为侍中。 刘恺入朝为官,同朝为官者没有谁不敬仰他的风操品行。刘恺性情纯厚古朴,推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每逢征召举荐人才时,一定以岩穴之士(隐士)为先。他评论引证,谈吐高雅。以往制度规定:三公、九卿、二千石官员、刺史,不得为父母守丧三年,因此朝廷上下众多官员都废弃了丧礼。元初年间,邓 太后下诏规定长吏以下官员不为父母服丧三年的,不得参加主掌诉讼案件和选拔举用贤能。当时有人上奏说州郡的长官也应该执行与此相同的丧礼制度。朝廷下诏让公卿大臣们讨论,议论者多认为州郡的长官不便行此丧制。只有刘恺建议说:“朝廷下诏书,之所以制定长吏以下必须守丧三年的法令,不过是为崇尚教化、移风易俗,来达到弘扬孝道的目的。现在刺史、二千石这样的官职作为州郡的师表,其职责就是教化百姓、美化风俗,按理更应该实行为父母守丧三年的礼制,用自己为他人作了榜样。可是议论的人却不探寻它的原委,以至于说郡守级官员不应该服丧三年,这就像使河水的源头混浊却想得到清泉,使树木的外形弯曲却想得到笔直的影子,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太后听从采纳了他的建议。 当时征西校尉任尚因为非法谋取利益而被羁押追究抵罪。任尚曾经是大将军邓 骘的副手,因而邓 骘的党 羽庇护他,太尉马英、司空李郃迎合邓 骘的旨意,不再事先请示,就独自解除任尚的监禁,刘恺不肯赞同他们的做法(议处、判议)。后来尚书查办此案,太尉马英、司空李合二人都受到责罪,而朝廷却因此称赞了刘恺。 安帝亲政的时候,下诏征召刘恺授予他太尉官职,在任上治事三年,因为身体疾病请求退职告老还乡,安帝过了很久才答应他。一年多后,在家里去世。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 B. 此诗前六句全为描写夜晚景物,把月亮升起后的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在目。 C. 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空间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 D. 诗的最后两句,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这两句的出现使前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显现出一层新的光彩,它们无一不寄寓着诗人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 E. 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明谢榛《四溟诗话》),但这首诗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形成了迥乎不同的风格特色。 15. 请简析题目中“倦”的含义以及诗歌藉此表达的诗人情感。 【答案】14. EB 15. “倦”是指作者由于心忧国事,而彻夜难眠的状态。诗歌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解析】 14. 试题分析:B项,“月亮升起后的秋夜景色”不当,不只是月亮升起,还有月亮落下。诗歌前六句,把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在目。在这幅“秋夜图”中,不仅有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其实还有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E项,迥乎不同的风格解读错误。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在这里,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有一咏三叹,余韵无尽的效果。 点睛: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 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运用对比手法反映出老百姓在暴政下“噤若寒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同样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人晏殊在《浣溪沙》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世间的美好不只是凋衰,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的感受。 【答案】 (1). 管弦呕哑 (2). 多于市人之言语 (3). 苔痕上阶绿 (4). 草色入帘青 (5). 无可奈何花落去 (6). 似曾相识燕归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呕、哑、苔、痕、帘、燕。 第Ⅱ卷 表达题 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A. 讥诮(qiào) 胡诌(zhōu) 拱券(xuàn) 锱珠必较 B. 翘(qiáo)首 卷轴(zhòu) 付梓 (zĭ) 焚膏继晷 C. 熨(yùn)帖 拾掇(duō) 氛(fèn)围 茕茕孑立 D. 撮(cuō)合 阈(yù)值 憎(zèng)恶 得鱼忘荃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锱珠必较”应为 “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C项,“熨(yùn)帖”应为“熨(yù)帖”,指用字、词等妥当、合适;心中没有波澜,平静。“氛(fèn)围”应为“氛(fēn)围”,指围绕或归属于一特定根源的有特色的高度个体化的气氛,周围的气氛和情调。D项,“憎(zèng)恶”应为“憎(zēng)恶”,“得鱼忘荃”应为“得鱼忘筌”,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2016年10月中旬,韩国总统朴槿惠被曝出亲信干政门丑闻,其执政团队举足无措,导致事件一步步升级。 ②金马奖如火如荼落下帷幕,长时间蝉联网络平台榜首,其热烈程度可想而知。 ③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 ④“借贷宝”平台模式暗藏危险的规则,多地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未借款先负债,被骗惨了。 ⑤《爸爸去哪儿》主题曲成了大小朋友耳熟能详的歌曲,街头巷尾,几乎人人都能哼上两句。 ⑥近日,重庆多个区县遭遇浓雾“锁”城,受其影响,多条高速公路路况扑朔迷离。 A. ①②③ B. ④⑤⑥ C. ③④⑤ D. ①③⑥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①举足无措:举动不知如何应付,形容极其惶恐的意思。不合语境,应用“手足无措”。②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对象不当。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使用正确。④不谙世事: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对社会上的种种事情没有了解,缺乏社会经验。使用正确。⑤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使用正确。⑥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对象不当。 1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使得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进行自动化改造,自动化生产已经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B.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自11月4日起实施,与以往不同,不仅网信办对直播行业提出了明确规定,还配套讲明了量化标准。 C. 根据一份最新报告显示,三星表示将在今年年底正式揭晓Galaxy Note7爆炸的真正原因调查结果。 D. 在青龙湖湾水库腹地,沿着浅浅的溪流,两千余亩红杉林密集整齐地生长在水中,与宽广碧绿的水面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项,成分残缺,去掉“使得”。B项,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自11月4日起实施”句式杂糅,应改为“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自11月4日起实施”;“不仅网信办”语序不当,应改为“网信办不仅”。C项,“根据……显示”句式杂糅,应改为“最新报告显示”;“揭晓……调查结果”搭配不当,应改为“公布……调查结果”。 点睛: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出现多重定语或多重状语,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语序不当;如果出现长定语就要考虑是否淹没了中心词造成成分残缺;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________,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_________。所谓泛读,是说可以粗枝大叶地读。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所谓翻阅,就象看报纸一样,随手一翻,看看大字标题,觉得有兴趣的地方就大略看看,没有兴趣的地方就随手翻过。大多数的书,其实就象报纸上的新闻一样,有些可能轰动一时,但是昙花一现,不久就过去了。所以,书虽多,__________。 【答案】 (1). 第一类是要精读的 (2). 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3). 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文段说的是阅读的方法,第一个空上文是总述,下文是“第二类”,据此判断此处应填“第一类”,再根据“所谓精读,是说要认真地读”可推断出,此处应填个“第一类是要精读的”一类内容;第二个空所在位置是对精读的具体解释,结合下文对泛读的解释“只要知道它大概说的是什么就行了”,可推断出此处应填“扎扎实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类内容;第三个空,是对上文的总结,上文说书多但很多书没有精读的价值,故此处应填“真正值得精读的并不多”一类内容。 21. 仿照例句内容和形式,再写两句话,与例句一道形成排比句式。 例句:幸福是母亲“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答案】恰当引用古人诗句并概括即可。举例: ①幸福是农夫“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②幸福是学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成功;③幸福是游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再审读例句,确定仿写的具体要求。本题题干的要求是“写两句话”,与例句形成“排比句”。从例句来看,所写句子内容上要表达对“幸福”的理解;形式上要使用暗喻的修辞方式,要引用诗句,并且诗句要能够体现喻体的特点。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写作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深圳一5岁小女孩罗一笑患白血病入院治疗,其父罗尔利用某网络捐款平台为女儿募捐,共收到捐款270万余元。随后,网友质疑该众筹事件为带血营销,并在网上发布包括罗一笑治疗费用和保险报销清单在内的相关消息。深圳卫计委、深圳儿童医院表示网传消息不实,将及时向公众公布罗一笑病情及费用明细。后来,声称不堪网络骚扰的罗尔退回了大部分捐款,但依然有网友指责其没有全力救助其女(称其没有卖房救女)。最后,小女孩在人们的关注和舆论的喧嚣离开了人世。网络消息的虚虚实实让人们难辨真假,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世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呢? 请根据材料内容,思考并阐述你的看法或感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 掺假营销注定满盘皆输 人们有爱心,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可以被欺骗。对此,司法机关有必要予以重视,以司法解释或者典型案例发布等方式,进一步明确涉求助网文赞赏的法律尺度。 11月30日,深圳白血病女童罗一笑事件引爆网络,其父罗尔称因负担不起女儿每天高达3万元的医疗费,而“卖文”筹钱,随即有人曝出孩子生病是真,但“卖文”筹钱事疑似网络营销,且罗尔家境不差,该事件引起网络善举被骗的舆论漩涡。有网友发文指出,罗尔有三套房产,并利用公众号营销募捐,幕后还有深圳一家营销公司助力。 只要转发《罗一笑,你给我站住》,患病女童就能获得1元捐款,这笔钱将由某机构捐出。不得不说,这是一条有“魔力”的消息,很少有人能够抵挡住其诱惑。30日早晨,带着以上想法,我并没有过多考虑就转发了前述文章,只是转评了一句:“我宁愿选择相信以上信息。资本是恶毒的,但也能救人。”相信不少人在转发此文时,和我的想法是类似的,甚至还有不少人以“微信赞赏”的方式进行了直接捐款。 事实上,即便我们心里对某机构拿着病人做营销存在不满乃至鄙夷,但我们以转发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想法:只要能实现慈善的目的,我们并不会太在意慈善实现的手段。不过,我们包容营销式慈善的前提,在于这里面真存在慈善。如果这场营销本是一场谎言,或者是假多于真,就容易激发民愤。 虽然对于事件真相,各方仍各执一词。但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女童或许并不像文章所暗示的那么需要帮助,女童家庭条件甚至优于不少捐助者。人们有爱心,但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可以被欺骗。 这也难怪,当事件另一面浮出水面,人们便纷纷表达对女童家长与某机构的愤怒和斥责。或许在法律上,这家恶意炒作的机构难以得到追究,但实际上,这家机构已失去了绝大多数人的信任,获得的只是恶名,掺假营销注定满盘皆输,这是最大的惩罚。 相对于某机构给的合作费,罗尔得到更多的,则是网友对文章的“赞赏”与捐款。或许善款之多已超出了预期,但不得不说,之所以善款充足,是由于罗尔隐瞒了部分事实真相。网友们进行“赞赏”显然并非因为文章写得多么好,而是基于这个悲情故事和其女儿的遭遇,而进行施善。 其实,类似事件并非孤例。去年,95后女生杨某通过微博谎称父亲在爆炸事故中被炸死,网文获赞赏9万余元被警方以诈骗罪刑事拘留。对此,司法机关有必要予以重视,以司法解释或者典型案例发布等方式,进一步明确涉求助网文赞赏的法律尺度。如此,一方面,可对刻意虚假求助者形成震慑,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有人因一时鬼迷心窍走上犯罪之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轰动一时的罗一笑网络募捐事件,可多角度立意。 从事件本身来说,此事件折射出的是人们对于诈捐的敏感和焦虑,也是表现出很多人对自己的善心可能被操纵、被消费的愤怒情绪。网络消息的虚虚实实让人们难辨真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募捐的规则存在模糊地带和灰色空间。打赏资金最后原路退回,这虽然是平息争议的一种方式,但却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当务之急,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现代公益慈善机制。比如个人通过打赏或者直接在社交媒体求助获得的资金该如何监管?到底该如何防止骗子搭上互联网慈善的顺风车?据此可写网络公益需要监管;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莫让善心变伤心。 从罗尔的角度来年,女儿生病,作为父亲他不是尽心尽力救治女儿,而是用某网络捐款平台为女儿募捐,有营销炒作之嫌,不仅伤害了女儿,也伤害了广大善良的捐款人,据此可写营销应有底线,亲情不容伤害,父爱不可掺假等。 从捐款人的角度来看,短短几天内筹款270万余元,表明当今社会还是善良的人多,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据此可以写爱心需要呵护;不要让爱心变伤心;遵从本心,做该做的事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