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潮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
潮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级教学质量检测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存在着很大差异。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不同。西方戏剧产生于祭奠,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带有宗教色彩。宗教仪式是庄重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在观看表现神的伟绩的戏剧时,同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时,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奠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却带着祭奠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 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的综合。宗教祭奠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并不大,相对于西方戏剧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而且,它对多种娱乐手段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娱乐性加强的过程。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后来的戏曲中也有具有宗教意味的神仙道化剧,但它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 这种形成渊源上的差异,影响了中西戏剧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影响了戏剧在正统文艺中地位的差异,这些都加强了观众的心态视角的差异。 观众心态视角和戏剧的悲喜色彩的选择倾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观众心态视角的差异使得戏剧的悲喜色彩倾向不同。反过来,戏剧悲喜色彩的不同又加强了心态视角的差异。西方人推崇悲剧的重要原因是悲剧肃穆的气氛,和作为戏剧渊源的宗教祭奠的庄重气氛最接近,都是用仰视的心态视角。中国戏曲观众喜欢看喜剧。这和戏曲形成时的娱乐滑稽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反映出的俯视心态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 同样是看悲剧,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也不相同。中国戏曲悲剧冲突带有鲜明的伦理批判倾向。冲突的基础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西方悲剧不管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都是人对于其强大的对立面,即命运、社会、性格所做的奋力挣扎反抗。如俄狄浦斯之于命运,哈姆雷特之于性格,斯多芒克之于社会,但他们最后都以毁灭告终。中国戏曲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弱小善良的老百姓,尤其是有不幸遭遇和无辜受冤的女性。而西方悲剧的主人公多是高贵、威严、有强大力量的帝王将相、贵族富人、神人英雄等。由此可见,中国戏曲的悲剧是把观众推在高高的道德伦理的评判席上,让观众俯视这些可怜的无辜的弱者,进而对这故事、人人物做出道德评判。而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着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在命运、性格、社会面前做拼死抗争,却仍逃不脱失败的结果,进而产生了“惧怕和怜悯”,从而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观众从心态上的高位置去俯视演出,西方观众则从心态上的低位置仰视演出。 B. 西方戏剧始终带有宗教色彩是因为戏剧作者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 C. 中国戏曲形成过程呈多元性、娱乐性特征,宗教祭典仪式对其形成影响并不大。 D. 具有宗教意味的中国神仙道化剧,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 。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戏剧从业人员的地位及戏剧在正统文艺中的地位都受到了戏剧形成渊源的影响。 B. 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心态与戏剧形成期人们参加宗教仪式的心态是一脉相承的。 C. 中国戏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娱乐手段,其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综合的过程。 D. 观众心态视觉、戏剧悲喜色彩、戏剧形成渊源联系密切,互为影响,互相强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戏曲观众俯视的心态视角既针对戏曲本身,也针对戏曲主人公。 B. 美好事物毁灭遂成悲剧,如善良百姓无辜蒙冤、高贵王子最终落难。 C. 中国戏曲侧重于伦理批判,西方戏剧则侧重于人对其对立面的反抗。 D. 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对命运、社会、性格、社会面前做拼死抗争,却仍旧失败,这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西方戏剧始终带有宗教色彩是因为戏剧作者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错误,选项强加因果,文章第一段说“西方戏剧产生于祭奠,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带有宗教色彩。宗教仪式是庄重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可见“西方戏剧始终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应该是“西方戏剧产生于祭奠,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戏剧作者”应为“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D项,“观众心态视觉、戏剧悲喜色彩、戏剧形成渊源……互为影响,互相强化”无中生有,第四段“观众心态视角和戏剧的悲喜色彩的选择倾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观众心态视角的差异使得戏剧的悲喜色彩倾向不同”,文中只说“观众心态视角和戏剧的悲喜色彩的选择倾向”有密切的联系,可见戏剧形成渊源与前两者没有“互为影响,互相强化”的关系。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中国戏曲侧重于伦理批判,西方戏剧则侧重于人对其对立面的反抗”有误,该选项张冠李戴,文章最后一段原句是“中国戏曲悲剧冲突带有鲜明的伦理批判倾向……西方悲剧不管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都是人对于其强大的对立面,即命运、社会、性格所做的奋力挣扎反抗”,这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应为“中国戏曲悲剧”和“西方悲剧”,选项变成“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故错误。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4.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 本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C. 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 D. 这是一篇源自作者心扉的文章,夹杂着对自己过去无知的愧疚和对母亲感恩似的怀念,读来扣人心扉。 5. 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6. 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答案】4. C 5. ①从内容上,体现了“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②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的,以幸福的情节开头,以忏悔的情绪结尾,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 6. ①不善言辞: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②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③忠厚、老实: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④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C项,“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无中生有,从文中来看,“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可见“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主要是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 点睛:对于句段的作用题,考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思考,一是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二是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四是掌握常见答题模式。答题方向如下: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了……(题旨或作者意图);结构上,作为开头与标题的关系——点题(照应标题),与下文的关系——为下文写……埋下伏笔(张本、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照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本题中,设题的句子在开头段,故可以从与下文的关系角度考虑,要特别注意与结尾段的关系。 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本题主要针对人物形象设题,考生应先圈出文中使用细节描写来写母亲的句子,然后分析母亲的性格。如如为儿子收拾行李的时候,“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明明内心有不舍、有担心,却没有说出来,这表现出母亲不善言辞的特点;如为儿子筹备学费,“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这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爱;如当祖父讽刺母亲没有先生儿子时,“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这表现出母亲忠厚老实的特点;“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这表现出母亲好强的特点。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一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摘自《新京报》2017年2月23日) 材料二: 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 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里找了。 《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转发两万多条。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 (摘自“中青在线”2017年3月9日报道) 材料三: 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 此前,中新网2月21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 (摘自新华社2017年3月9日上海报道) 7. 下列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三则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相较之下,材料二就显得略逊一筹,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 B. 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 C. 材料一、材料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 D. 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褒赞,材料二多贬低,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 B. 上海、杭州的朗读亭前排长队等候朗读的“长龙”明确告诉我们,《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就是因为它有广泛的受众基础。 C. 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 D. “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写在“中青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 E. 三家媒体的报道角度、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取舍可能是对同一报道对象的认识、理解不同,更可能是为适应读者的阅读趣味。 9. 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 【答案】7. A 8. CE 9. 节目优势应继续保留:①“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的宗旨(或目标)不能丢。②继续高扬“爱”和“责任”等传统价值观。③继续带观众回到文字的阅读上,感受其中的真情。 弥补节目的不足:①阅读毕竟是更私人化的活动,节目中的访谈内容会影响观众的独立阅读感悟,访谈环节要把握好一个度(或“适可而止”)。②少些教化和煽情的“表现”,更专注于“朗读”本身。③精心选择“朗读者”和朗读文本,扩大电视受众群体,让更多的电视观众走进《朗读者》。 【解析】 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文字,最后进行比对。比如本题中,“下列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B项,“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错误,新闻评论也要求时效性。C项,“材料一、材料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错误,“都认为……有过度煽情之嫌”理解有误,只有材料二说“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D项,“材料二多贬低”不准确,应为“褒中有贬”。另外“材料三……无褒贬”表述也不准确,事实的选择就寓有褒贬。 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A项,“材料二则虽然……却仍持怀疑态度”错误,如“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B项,“《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就是因为它有广泛的受众基础”过于片面。D项,“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的判断过于武断,这要看报道的内容等各种因素。 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改版之时,节目的优势应继续保留,节目的不足要进行弥补,故考生应到文中圈出《朗读者》这一节目的优势和不足,然后进行概括。如材料一“《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这些都是《朗读者》的优势,应继续保留;如材料二“《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如材料三“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後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於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④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⑥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B.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C.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D.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浮图,梵语的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有佛、佛教徒、佛塔等意义,在这里指和尚。 B. “长乐王回深父”一句中,“长乐”是籍贯,“王回”是姓名,“父”是对人的尊称。 C. 至和,是宋仁宗的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D. “临川王某记”一句中,“某”指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写作“某”,或者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来。 12. 下列对第③④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要达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 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达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C. 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像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作者对此感到惋惜。 D. 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答案】10. B 11. B 12. C 13. (1)出洞之后,就有人责备那个想要出洞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因而不能尽享那游玩的乐趣。(评分标准:“既”“咎”“悔其随之”“极”) (2)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评分标准:“以”“谬其传”、“莫能名”、“何可胜道也哉”)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这句话的含义是“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先圈出句中的名词和代词,如“火”“余”等,依据表对话的词语“曰“断开一处,然后运用语法知识进行排除,“不出”的主语是“人”,“火且尽”的主语是“火”,故两者之间应断开,排除AD两项,“遂与之”中没有谓语,不能单独成句,排除C项。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B项,“父”通“甫”,古代人名用字。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但古人没有得出像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作者对此感到惋惜”有误,从文中来看,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既”,已经,……之后;“或”,有人;“咎”,责备;“悔其随之”, 后悔自己跟随他,“其”,代词,自己;“极”,活用为动词,尽享。第二句中,“于”,对于;“谬其传”,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谬”,弄错;“莫能名”,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名”,名词做动词,说出;“何可胜道也哉”,哪能说得完呢,“胜”,尽。 参考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如今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如今将“华”读为“华实”的“华”,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而使人感到模糊迷惑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甫;王安上,字纯甫。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日别王长史 王勃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①篇。 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注:①北梁。语自《楚辞•九怀》:“绝北梁兮永辞。”后用以指送别的地方。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描绘了开阔辽远的时空,以“千里”和“百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抒发了自己的感情。 B. 古代以秋日配西方,所以称秋日为西候。北梁,北边的桥。颔联用两个典故,点出时令和地点,含蓄而新颖。 C. 颈联诗人宕开一笔,转而写景。前一句是远景描写,后一句是近景描写。诗人借景抒情,情随景生。 D. 奉,侍奉;潸然,流泪的样子。诗人知道自己与王长史今后很难再相见,不禁泪流满面,悲从中来。 E. 全诗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以寒雾、暮烟衬托离愁别绪,渲染了悲伤、沉郁的氛围,情感真挚动人。 15. 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CE 15. ①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②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③对今后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C项,前一句是近景描写,后一句是远景描写(也可认为两句都是远景描写,总之后一句不能是近景描写)。E项,借景抒情只在颈联能够体现,不足以说明是主要的表现手法。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深恩重百年”,对王长史知遇之恩的感激;“终知难再奉”“别”,与王长史离别时的不舍;能再侍奉王长史的遗憾与伤感。 点睛:思考的思路: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 评价(总分总式)。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自然现象;某一诗句的大意和内涵;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剑阁峥嵘而崔嵬 (2). 一夫当关 (3). 万夫莫开 (4). 苟全性命于乱世 (5). 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第二句中“无意于功名”,依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峥嵘”“崔嵬”“莫”“苟”“闻达”“诸侯”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5月16日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经过奋力拼搏,不孚众望,终于夺回了阔别12年的汤姆斯杯。 ②远离都市的喧嚣,静静地躺在乡村的小河旁边旁望着天上恒河沙数般的星星,心中一片澄净。 ③此次,冯小刚把影片最重要的角色给了张涵予,其他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④收入差距过大,造成骨干教师“跳龙门”,这对那些师资力量本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必然影响到学校的生源质量与数量。 ⑤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A. ①⑤ B. ①④ C. ②⑤ D. ③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不孚众望”意思是不为大家所信服,贬义,而句中后面说“终于夺回了阔别12年的汤姆斯杯”,不合语境,应使用“不负众望”,“不负众望”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是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词语。“恒河沙数”:本佛教用语,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难以计数。形容数量极多。此处形容星星,用得正确。“举重若轻”,指某人很有才干,能轻易地完成艰巨的任务。此处应换为“无足轻重”。“釜底抽薪”,抽取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不合语境,应换成“雪上加霜”。“子虚乌有”指虚构的或不真实的事情,此处用得正确。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如“不孚众望”,选项误把该成语与“不负众望”混淆了,故错误。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两大领域内,中国科技界以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的姿态勇敢地迎战,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表现不俗。 B. 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内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C. 我们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功名。 D. 加快中西部开发的进程,不仅是一个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民生改善的经济问题。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内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表意不明,“严禁”的宾语是个联合结构,到底要不要捕杀野犬、狂犬呢?表意不明;另外,“热烈拥护和支持”搭配不当,“热烈”不能与“支持”搭配。C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成分残缺,应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前补上介词“以”。D项,“不仅是一个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还是一个关系到民生改善的经济问题”语序不当,“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不仅”“而且”后的内容应对调。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他的意思是说, , 。可是,即使如此, ,因为 。我们当然不能也不该否认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贵却在于他有灵魂生活。作为肉身的人, 。惟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 ①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②人的生命像芦苇一样脆弱 ③人依然比宇宙间任何东西高贵得多 ④人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⑤宇宙间任何东西都能致人于死地 A. ②④①③⑤ B. ②⑤③④① C. ④②①③⑤ D. ⑤②③④①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综合来看,几个句子的中心议题是“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抓住前后的衔接词、照应词排序,第②句中的“芦苇”,照应前文的“芦苇”,“脆弱”照应第⑤句“都能致人于死地”。第③句“人高贵”与前文的“人脆弱”形成转折关系,并与第④句形成因果关系。第①句“人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与后文“惟有作为灵魂的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衔接,由此可选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还记得影视剧中的测谎专家吗?他们能从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说话声音和遣词造句中,发现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秘密。不过,这种方法对于普通人来说太高端了,有没有什么更简单的方法能够看透人心呢?以色列研究人员最近发现,①___________。当人们书写的内容是谎言时,往往下笔更重、写的字更高更长;②___________,画面的视角,则往往会从第一人称视角转换为第三人称视角。这是因为谎言编造需要更长的时间思索,因而人们写字时会下意识地犹豫、拖沓,③_____________;同样的,由于绘画的内容是大脑“编造”的,因此具有全局性,所以往往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出现的,反之则不然。 【答案】 (1). ①从书写和绘画中可以看出人的心理。 (2). ②当人们所画的内容是谎言时。 (3). ③导致所写的字更高更长。 【解析】试题分析:由“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能够看透人心呢?”这个问句可知,后文的主要内容应介绍这种方法。后文写了两样事,一是书写,二是绘画。所以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的结果,一定是通过书写和绘画可以看透人心,由此可得出①处答案。第②处,可以从句式方面考虑,要看到前面“当人们书写的内容是谎言时”的提示。第③处,要从写字的结果上考虑,即前文所说的“写的字更高更长”。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家庭出身,会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富裕家庭物质生活优裕,会导致精神生活远远滞后。这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缺少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一旦走向社会,会因为自身家庭条件优越而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 ①物质生活优裕不一定就导致精神生活滞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富裕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一定缺乏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 (2). ③自身家庭条件优越不一定就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文段中表述绝对的语句“缺少与人和谐相处的襟怀”“损害甚至践踏他人权益”。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莫让立人教育染上“利人”的铜臭味 学生不学习,老师有妙招,课后微信发红包,学生上课积极了,课堂活跃气氛好。然而这并非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有家长明确表示此种用“钱”引导的教育会使教育变味。功利化教育下酿成的后果,谁该为其买单? 中国的教育飞速发展,义务教育制度的普及使得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权。但在这种普遍“精英化教育”下,我们应当扪心自问: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摆脱贫穷的境遇?为了飞黄腾达?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立人,而非培养出一个个只考虑利益的“精明人”。 老师微信发红包是无奈之举,面对各种学习乱象与工作成效的压力,焦老师不得不采取这一方法来赢得学生对于课堂的关注。可是,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出席课堂,认真完成作业不是学生的基本守则吗?当一个普遍的守则转化为一种对于优秀的褒奖,可见教育的退化。正如“不随地吐痰”是公民的基本守则,若它成为需要奖励才可以促成的事,那社会必定出现问题。我们总说:“今天做个优秀学生,明天做个良好公民。”如果连基本学生守则都无法做到,又谈何报效社会呢? 焦老师的做法无疑使教育染上了铜臭味。此种方法短期内或许效果十分明显,可长此以往,难免令学生生成“我来上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是需要奖励的”这一扭曲心理。假若有一天,老师停止了发红包,引起的反弹恐怕会更大。此种诡异风气将难以遏制。这样“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行为实在得不偿失。 其实,功利化教育由来已久。那些时时将“我上好学,将来要赚多少钱”的话挂在嘴边的人,是没有办法领悟到学习真正的魅力所在的。功利化教育的产物是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浑身铜臭味的他们难以成为对社会有担当的公民。教育的本质从来就是为了立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一个人品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焦老师与其学生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效益”被神化的今天,人们愈加浮躁,事事追求利益。可教育从来就不是利益的附属品,一个真正有学问之人,又怎会汲汲于物质利益呢?若我们的教育演变成“利益争夺战”,那我们所谓的人才早晚会成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黑心人。社会文明程度要想提高,国民教育就是根源所在。只有从根源做起,社会才能有所进步。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如今中国教育的弊端,学生不愿上课已经成为常态。想要防止“焦老师式教育”的兴起,需要每一个人回归课堂,从源头做起。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学校制度,老师应当努力使课堂变得有趣,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应为教育出一份力。教育是大事,没有人可以袖手旁观。 我相信,当盘绕在教育头顶上那一片“功利”乌云拨开之后,我们可以回归真正的教育,真正是为了个人品格的培养、知识的提高,而非为了那现实的金钱。 【解析】一、观点梳理 中肯肯定之:“红包奖励”传导正向教育理念、红包新招符合教育原味、红包只是“小红花”式的游戏化象征、无奈的物质奖励不该被苛责 严厉批判之:勿让立人教育染上“利人”的铜臭味、“哄孩子”式课堂是对学生的黑色嘲讽、出勤率岂能靠红包保障、你的求学岂能老师买单、花式渠道贿赂学生实在悲哀、要励志不要励欲、莫让教育用上利益的“偏方”、“中国式焦老师”可悲可哀、“红包”给教育抹黑、拒绝“红包课堂”,还我纯真教育 温和批评之:“受益终生”的教育才是“治本”的改革、红包奖励引发教育功利化属杞人忧天、“红包妙招”不具推广价值、长远来看“红包课堂”隐忧不少、偶尔用用尚可,反客为主危险、以“钱”促学未若以“奖”促学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文同过去非全国卷考查的作文有明显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 具体做法:一、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在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时,考生要细读材料、细读题目要求,完成写作任务。二、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