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一中2020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麻阳一中“空中教育”.2020届高三3月高考模拟卷 语 文 (线上考试:3.9 9:00—11:3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试卷共6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向后看”也很美 当今世界,技术的指数级增长让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追逐流行与新潮似乎已成为人类的本能。在这种趋势下,一些传统手工艺受到冷落,甚至面临存亡挑战。如何让“慢工出细活”的匠人技艺不被“快节奏”的时代浪潮所淹没?人工智能为传统技艺的延续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据报道,日本总务省自2019财年启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和保存传统手工艺的试点研究。通过在匠人手腕上安装传感器,对手指和手腕等动作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利用摄像机拍摄作业过程等方式提取必要信息,匠人的手工制作实现数据化,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分析,整理成影像资料和教材。该项研究有望为匠人技艺的传承留下希望的“火种”。 先进技术与传统技艺的融合,带来的是更美好的未来。每一种技艺都承载着特定的时代记忆,凝萃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项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底色。从这个意义上讲,技艺的传承不仅让“术”继续造福后代,更令文化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在传统基础上的创造,人类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攀登高峰。突破未来技术奇点的灵感,很有可能就蕴藏在不甚起眼的传统经验中。 从古老卷轴设计中汲取灵感,加拿大女王大学的科学家制造出了世界首款可卷曲触屏平板电脑,把柔性设备技术推向了全新领域;受千变万化的折纸启发,哈佛大学威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旋转驱动十二面体海洋生物采样器,解决了软体动物不易安全捕捉的难题。当前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更是与基于海量数据之上的“深度学习”分不开。 - 29 - 韩国棋手李世石与“阿尔法狗”的人机围棋大战还没有从大众的记忆里褪去,但“深度思维”公司新研发的人工智能“阿尔法零”,在自学8小时后即可击败“阿尔法狗”。人工智能与传承几千年的围棋技巧结合,其轰动世界的效应引发深刻思考。 美国斯坦福大学2016年9月发布《人工智能100年》报告指出,未来15年,人工智能长足大发展将取决于能否促进人文关怀、增强社会理解并获得政府信任。在这些方面,向后看,关注人类传统文化精髓,人工智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庞大的数据存储和信息处理功能,图像识别、语音交互、全息影像等一系列前沿技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维度,甚至跨越因地域、语言、民族等限制而造成的理解与交流的鸿沟。 被大火付之一炬的巴西国家博物馆有望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得到数字化复原;通过智能聊天机器人“敦煌小冰”,历史迷们能实时收到定制推送的敦煌文化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科学家内罗·克里斯蒂亚尼尼分析了1800年至1950年间的3500万篇英国地区新闻报道中的286亿词汇,发现了历史学家用传统方法无法找到的历史事件。 “向前看”的技术革新固然重要,“向后看”的人文情怀同样可贵。与历史和传统相碰撞、相融合,不仅能让人工智能闪耀人文的光泽,也能为其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的生活因技术的指数级增长而日新月异,在追逐流行与新潮似乎已成为人类的本能的趋势下,传统手工艺受到冷落,甚至面临存亡挑战。 B. 日本总务省自2019财年启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和保存传统手工艺的试点研究,该研究通过安装传感器、收集数据、提取信息、分析数据的方式,最后整理成影像资料和教材。 C. 正是因为在传统基础上的创造,人类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攀登高峰。突破未来技术奇点的灵感,就蕴藏在不甚起眼的传统经验中。 D. 利用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技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科学家内罗·克里斯蒂亚尼尼分析了1800年至1950年间的3500万篇英国地区新闻报道中的286亿词汇,发现了历史学家无法找到的历史事件。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简明扼要地提出人工智能与传统技艺的话题。后文核心观点先进技术与传统技艺相融合带来的是更美好的未来,照应了标题。 B. 加拿大女王大学的科学家制造出了世界首款可卷曲触屏平板电脑,哈佛大学威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明了旋转驱动十二面体海洋生物采样器,是“向前看”和“向后看"融合的有力例证。 - 29 - C. 全文有明确的紧扣中心的意识,文章善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说理充分,有利于深入闸述中心话题,增强文章说服力。 D. 文章运用“深度思维”公司新研发的人工智能“阿尔法零”,在自学8小时后即可击败“阿尔法狗”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人工智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总务省的试点研究有望为匠人技艺的传承留下希望的“火种”,有可能让“慢工出细活”的匠人技艺不被“快节奏”的时代浪潮淹没。 B. 但凡技艺都承载着特定的时代记忆,凝萃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项具有突破性的科技成果,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底色。 C. 美国斯坦福大学2016年发布的《人工智能100年》报告指出,未来15年,能否促进人文关怀、增强社会理解并获得政府信任是人工智能获得长足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 “向前看”和“向后看”相辅相成,人工智能与历史传统融合碰撞,不仅能让人工智能闪耀人文的光泽,也能为传统经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答案】1. B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项,“……传统手工艺受到冷落,甚至面临存亡挑战”错误,选项以偏概全,第一段说的是“在这种趋势下,一些传统手工艺受到冷落,甚至面临存亡挑战”,文中说的是“一些”传统手工艺。C项,“正是因为在传统基础上的创造,人类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攀登高峰。突破未来技术奇点的灵感,就蕴藏在不甚起眼的传统经验中”错误,选项过于武断绝对,第三段说的是“很有可能”就蕴藏在不甚起眼的传统经验中。D项,“……发现了历史学家无法找到的历史事件”错误,选项曲解文意,倒数第二段说的是“用传统方法无法找到的历史事件”。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 - 29 - 项,“……为了说明人工智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举这一例子是为了说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更强大。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也能为传统经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错误,选项张冠李戴,从文中来看,最后一段说的是“不仅能让人工智能闪耀人文的光泽,也能为其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句中的“其”指的是“人工智能”,故应为“人工智能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29 - 2019年底湖北省武汉市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C0VID-19)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再一次将病毒学研究和防控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么,令人闻风丧胆的病毒是如何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的呢? 众所周知,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根据病毒的传播路线,可以把宿主划分为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 自然宿主是指除人以外,自然界中为病毒提供营养和复制场所的生物,是病毒天然栖息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在此仅适用于动物病毒)。以蝙蝠为例,号称全世界十大最危险的病毒里,蝙蝠至少是其中六种的自然宿主(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SARS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堪称“毒霸”。然而,蝙蝠却能与这些病毒长期相安无事,成为了高致病性病原的“炼丹炉”,主要是因为蝙蝠进化出了两项“超能力”。一是蝙蝠在飞行中的体温可高达40℃,使大部分病毒被杀死,只有小部分病毒得以进化;二是蝙蝠的免疫系统识别异物的敏感性较低,针对病毒的攻击不会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因此,蝙蝠与病毒的共生能力远超其他哺乳动物。目前,科学家研究发现SARS-CoV-2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96%。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在各类蝙蝠中均有发现,故推测其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 中间宿主,顾名思义,就是处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可以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中间宿主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运输”到人类身上,中间宿主可以包括多个物种。根据我们目前对病毒的认识,如果一种此前并不能感染人类的病毒,想要变得能够感染人类,一定存在中间宿主使其快速进化,进化方式主要分为基因重组和基因适应性突变两种。因此,寻找SARS-CoV-2的中间宿主显得尤为重要。正是中间宿主为病毒提供了变异进化和接触人类的机会,只有隔绝了中间宿主,才算真正隔离了传染源。 虽然目前关于中间宿主的研究尚未有定论,但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大致梳理出SARS-CoV-2从自然界进入人类社会的一条可能路线:寄生于自然宿主蝙蝠体内的某种冠状病毒通过某种途径感染了水貂、穿山甲等潜在中间宿主。该病毒在中间宿主体内不断地进行适应性突变或与其他冠状病毒进行基因重组,从而获得了感染人类的能力。感染后的中间宿主进入市场后,将病毒传给了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 在发现了一种可以感染人的新型人兽共患病原后,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无疑是确定这种新型病毒是否具备在人际中传播的能力,也就是病毒在终宿主——人体内发生的故事。病毒进入人体后仍会不断发生变异以更好地适应人体环境,最终获得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的能力,至此病毒才算完成了它的终极“使命”。 (摘编自白志华《我们为什么要找病毒的中间宿主?》,《中国科普博览》2020/2/14) - 29 - 在上海,有80台红外触发相机,正在日夜记录着城市动物的分布和变化,无论是国庆、元旦前后的游园高峰,还是这个疫情阴云笼罩下的闭园时期。我们试图完整地调查野生动物在城市的分布、习性、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调查地点包括了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森林公园、上海植物园、上海动物园、闵行体育公园、复旦大学校园、南汇城郊、浦江郊野公园、顾村公园等区域。今天这个网络也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一刻不停地记录着。完成这些调查工作的,除了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外,还有一个近百名市民构成的“公民科学家”团队。这些无接触的调查,最大程度避免了市民直接接触野生动物的风险。与此同时,每一名“公民科学家”都有自己的愿望和爱好,在项目中都会输入自己对于更好的城市生态的期望。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管理充满挑战,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无终点的旅程。和荒野不同,城市没法给野生动物找到天堂一样不被打扰的栖息地,它们只能和人一起生活。而一次一次的教训证明,投毒、扑杀这些容易在第一时间被想起的措施,都没有办法控制适应能力强大的动物,反而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 (摘编自王放《疫情之下,我们在上海的八十个探头,监测着城市野生动物》,果壳网,2020/2/9) 4. 下列对“病毒宿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自然宿主、中间宿主和终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而在其唯一的终宿主——人体内依然可能发生变异。 B. 堪称“毒霸”的蝙蝠,被确定是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SARS等病毒的共同宿主,因此,也是SARS-CoV-2的自然宿主。 C. 蝙蝠与病毒的共生能力远超其他哺乳动物,是与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敏感性更高更强大密切相关的,而且,它飞行时的高体温也帮忙杀死了许多病毒。 D. - 29 - SARS-CoV-2的中间宿主,为祖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并可能使其实现基因重组或基因适应性突变,进而感染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埃博拉病毒、尼帕病毒与SARS病毒,都在全世界十大最危险的病毒之列,它们的致死率都高于SARS-CoV-2,但我们对SARS-CoV-2的警惕不能因此放松。 B. 病毒的中间宿主既有野生动物,如黑猩猩、森林羚羊,又有人类豢养的动物,如马、猪,这说明单靠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并不能隔绝新型病毒传染人类。 C. 如果在城市里发现蝙蝠这个“毒霸”,应当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并组织专业消防员对它进行驱逐或扑杀,这样才能保护城市居民远离病毒带来的传染风险。 D. 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和上海市民“公民科学家”团队利用红外触发相机,来调查城市动物的分布和变化,能最大程度避免市民直接接触野生动物。 6. 2020年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此决定出台的必要性。 【答案】4. D 5. C 6. (1)野生动物很可能是致病病毒的自然宿主或中间宿主,密切接触就有可能导致新型病毒传播人类,甚至导致人传人的疫情发生。此决定的出台,能有效减少人类与病毒宿主的密切接触。(2)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既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又能营造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持世界的生物多样性。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而在其唯一的终宿主——人体内依然可能发生变异”错误,由原文“也就是病毒在终宿主——人体内发生的故事”可知,人只是某些病毒的终宿主,并不是唯一的终宿主; B项,因果关系不成立,由原文“目前,科学家研究发现SARS-CoV-2与一种蝙蝠中的冠状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96%。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在各类蝙蝠中均有发现,故推测其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可知,推测蝙蝠是SARS-CoV-2的自然宿主的原因是“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进化邻居在各类蝙蝠中均有发现”,而且只是推测,并没有确定蝙蝠就是SARS-C〇V-2的自然宿主。 - 29 - C项,“是与其自身的免疫系统敏感性更高更强大密切相关的”错误,由原文“二是蝙蝠的免疫系统识别异物的敏感性较低,针对病毒的攻击不会引发过度的免疫反应,因此,蝙蝠与病毒的共生能力远超其他哺乳动物”可知,蝙蝠是免疫系统敏感性比一般哺乳动物更低,而非更高。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项,“组织专业消防员对它进行驱逐或扑杀”错误,从材料三第3段可知,对城市里的蝙蝠进行驱逐或扑杀,是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不可取。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相关内容:“病毒无法独立生长和复制,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自然宿主是指除人以外,自然界中为病毒提供营养和复制场所的生物,是病毒天然栖息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处于中间阶段的宿主,可以为病毒提供暂时性的营养和保护,中间宿主常常作为媒介,将病毒“运输”到人类身上”“感染后的中间宿主进入市场后,将病毒传给了与之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而一次一次的教训证明,投毒、扑杀这些容易在第一时间被想起的措施,都没有办法控制适应能力强大的动物,反而会引起连锁的生态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据此,决定出台的必要性可以从野生动物传播病毒和生态保护两个方面概括即可。 - 29 -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角儿 黄建东 庆和班班主蔡魁,在小城绝对称得上是个角儿。 蔡魁很小就随庆和班走南闯北,唱、念、做、打,样样功夫俱佳,且扮相极好,唇红齿白,活脱脱一个赵云传世,出道不久,便有“活赵云”之美誉。老班主病逝后,年不过三十便挑起了重担。也是机缘巧合,那年,庆和班辗转来到小城,恰逢小城首富浩然茶庄的老板周复古为其父举办六十寿诞,蔡魁一出《长坂坡》,一亮相便技惊四座,一夜间,庆和班红遍小城。 之后由周复古出面延请庆和班在小城多逗留些日子,没想到,这一留,庆和班就在小城扎下了根。 在蔡魁的眼里,周复古爱戏,更懂戏,两人经常在一块儿聊戏、品茗,高兴了还会对上几句,让蔡魁颇感惊讶的是,周复古的“老生”角色表演得竟也字正腔圆,很见功夫。那一年元宵节,原定在祥和戏院公演全本折子戏《将相和》,可就在两天前,饰演蔺相如的老生在出城办事途中,被一伙悍匪误杀。演出广告早已张贴出去,救场如救火,周复古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和蔡魁的配合可谓天衣无缝,小城再次沸腾,这下算是挽救了庆和班。自此后,蔡魁视周复古为恩人,两人遂成生死之交。后来周复古还把自己一个远房表妹介绍给蔡魁,两人又搭上了一层亲戚关系。 转眼已至民国二十六年的年底,日本人占领了小城,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许多人没有了听书看戏的雅致,庆和班的日子举步维艰,蔡魁眼瞅着支撑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周复古再次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兄弟,听我的,咱哥俩就照着小林太君的意思,再合唱一出《将相和》,你的庆和班也就起死回生了。” - 29 - 小林纯一郎,小城驻军中佐,是个中国通,一心想把小城打造成“大东亚共荣”的典范。《将相和》这出戏突出一个“和”字,只有“和”了,一切才会顺。小林纯一郎被此起彼伏的地下组织搞得焦头烂额,还是维持会会长周复古为他出了这个主意,到时候再请上一些报社记者大肆宣扬一番,表面上看绝对是一个太平世界。可此事遭到了蔡魁的抵制。小林纯一郎恼怒异常,却又冲动不得,他知道,蔡魁毕竟是个角儿,在小城地区影响很大,只有请蔡魁出场,那演出的效果才会达到,否则……于是周复古主动请缨,前来说服蔡魁。 “兄弟,我知道你不愿意,可如今这世道,生存才是最主要的,一旦惹怒了皇军……”周复古发现蔡魁依旧不为所动,遂换了一种口气,“兄弟,你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雪儿和壮儿着想吧,万一他们……”雪儿、壮儿是他的亲人,周复古的话触到了蔡魁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他不能不低头。 “你别说了,我同意唱。” “这就对了嘛。”周复古如释重负,他虽然看到了蔡魁眼中闪亮的东西,却佯装不知,上前想要握住蔡魁的双手,以示亲热,却被蔡魁闪开了,不禁有点尴尬。自从周复古投靠了日本人,蔡魁便不愿再与其为伍,两人关系日渐冷落。此时周复古笑了笑也并不在意。 当晚,蔡魁就将此次演出告知了庆和班的全体成员,据说那一晚,班子里的灯一直亮着…… 毕竟是角儿,蔡魁有自己的准则,那就是要对得起每一位观众,哪怕这样的演出,心里是万分抵触的。 蔡魁简直将廉颇演活了。 “廉颇闻言,暗思忖,良言打动懵懂人,我赵邦列国称千乘,将相不和难挡强秦,我好比井底之蛙多愚蠢,不识大体狭隘胸襟,老夫若不将错认,怎见满朝文武臣!” 高潮处,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伸手相扶,正所谓将相和。然而就在“蔺相如”伸手的时候,“廉颇”却一跃而起,手中的一把匕首刺进了“蔺相如”的前胸。“啊!”周复古大叫一声。“你……” “对不起,你对我的恩情是私义,而我杀你,却……”这个时候,枪响了,蔡魁身中数枪,“却是公义。”蔡魁的身子重重地压在周复古的身上。 小林纯一郎血洗了庆和班,却不见雪儿和壮儿的身影,庆和班上所有演员的子女都找不到了。有人说蔡魁事先做了安排,也有人说是地下抗日组织将他们秘密转移了,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数年后,庆和班复生了,班主虽说岁数不大,但身板做派颇有老班主蔡魁的神韵,分明又是一个角儿…… - 29 - (《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8期,有删节) 7.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两段,对主人公庆和班班主蔡魁的身份、演技以及他与周复古的关系做了简要介绍,为小说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 小城民风淳朴,居民待人诚恳,让蔡魁的庆和班在小城扎根,而蔡魁与周复古的角色身份和关系的变化,是小说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重要因素。 C. 小说中写周复古为庆和班“救场”,使得庆和班绝处逢生,可见周复古也曾是一个急人所困,侠肝义胆的义士,后来给日本人当走狗,定是日本人逼迫所致。 D.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多种手法,主要人物蔡魁的刻画综合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法,尤其是细节刻画更是逼真出色。 8. 小说中的蔡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概括分析。 9. 蔡魁刺杀周复古完全可以在平时甚至暗中进行,但作者偏偏把这个情节安排在舞台上。这样设计情节有什么好处?试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7. A 8. ①技艺超群。唱、念、做、打,样样功夫俱佳,出道不久,便有“活赵云”之美誉。年不过三十便挑起了重担,当了班主。②深爱家人。为保护雪儿和壮儿,被迫答应与周复古演《将相和》。③有智慧,懂得轻重缓急,明白进退之道。暂时答应演出,为保护自己和戏班其他成员的亲人赢得了机会和时间。④深明大义,英勇无畏。在民族大义面前抛却个人私谊,在舞台上亲手杀死汉奸周复古。 9. ①从人物塑造角度看,这样安排,更有利于表现蔡魁光明磊落、视死如归、勇于牺牲的性格特点和无畏精神。他不偷偷摸摸做事,让周复古死得明明白白。也表明了蔡魁对小林纯一郎和周复古强迫自己为日本人演出的无耻行为的坚决反抗。②从主题角度看,这样安排,有让汉奸的悲惨下场得到公判和示众的意味,这样更能大快人心,有利于深化主题。③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看,把小说的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性格对立置于小说的高潮,放在一个特殊的场景中,出乎读者的意料,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心理震撼,起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 - 29 - B项,“小城民风淳朴,居民待人诚恳,让蔡魁的庆和班在小城扎根”说法有误。文中只是说“之后由周复古出面延请庆和班在小城多逗留些日子,没想到,这一留,庆和班就在小城扎下了根”,选项说法于文无据。 C项,“后来给日本人当走狗,定是日本人逼迫所致”说法有误。文中只是写“周复古投靠了日本人”,并未说他是受日本人逼迫,选项属主观臆断。 D项,“主要人物蔡魁的刻画综合运用了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方法”说法有误。文中写蔡魁并未使用心理描写。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时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梳理出文章情节;然后在具体情节中分析形象特点,分析时从人物身份、职业,正侧面描写,环境描写,以及作者倾向和他人评价入手,准确全面的理解人物特点;最后选择准确的词语,结合内容分析作答。 先明确蔡魁的角色,在文中,他是庆和班的班主,这是他的职业,从这个角度,文中对他的介绍是“蔡魁很小的时候就随着庆和班走南闯北,因其唱、念、做、打,功夫俱佳,且扮相极好,唇红齿白,活脱脱一个赵云传世,让台下一帮懂戏的票友如醉如痴”,可以看出他唱戏的技艺是高超的。面对亲人时,结合原文语句“‘兄弟,你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雪儿和壮儿着想吧,万一他们……’雪儿、壮儿是他的亲人,周复古的话触到了蔡魁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他不能不低头”可知,他爱自己的亲人。面对敌人时,他先答应演出,稳住敌人,“小林纯一郎血洗了庆和班,却不见雪儿和壮儿的身影,庆和班上所有演员的子女都找不到了”,表现出智慧的一面。面对民族大义和个人私义时,借演出除掉汉奸周复古,破坏日本人的阴谋,做出了正义的取舍。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情节安排的好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感知并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作品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情节安排、小说主题、人物塑造、阅读效果的角度,分析体会情节安排的好处;最后结合内容分析作答。小说中情节本身的作用:1、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有故事性,有趣味性;2、设置悬念,为下文的某个情节埋下伏笔、作铺垫;3、出人意料,情理之中,与前面的某个情节相照应。对环境的作用:交代或暗示了社会环境。对人物的作用:表现人物的心理、情感,丰富人物形象。对主旨的作用:表现了或反映了什么主题。 - 29 - 本题可以从形象、主旨以及结尾的技巧等几个角度分析。“蔡魁在舞台上刺杀周复古”,这一情节完全出乎读者的意料,这样的结尾给人的震撼力更强,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从形象上来看,蔡魁作为一个角,无论技艺、人品都令人敬佩,光明正大的刺杀汉奸,体现出人物的光明磊落,在日本人的面前刺杀,表现出蔡魁的立场及对日本人强迫自己演出的反抗,同时表现出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从小说主题上来看,在公众面前刺杀汉奸,悲壮、大快人心,从而深化文章主题。据此分点作答即可。 【点睛】小说阅读备考要求强化两个意识: 1、强化文本意识:读懂文本(泛读)、结合文本答题(精读);2、强化规范意识:审题规范(认真审题,熟悉考点和题型);答题规范(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格式正确,语言简练、准确);书写规范;问答连结,答是所问。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崔逞,字叔祖,清河人也,魏中尉琰之六世孙。曾祖谅,晋中书令。祖遇,仕后赵,为特进。父瑜,黄门郎。逞少好学有文才遭乱孤贫躬耕于野而讲诵不废郡举上计掾补著作郎撰《燕记》司马昌明以逞为清河、平原二郡太守。为翟辽所虏,授以中书令。后燕慕容垂灭翟钊,以为秘书监。慕容宝东走和龙,为留台吏部尚书。及慕容驎立,逞携妻子亡归太祖。张衮先称美逞,及见,礼遇甚重。拜为尚书,任以政事,录三十六曹,别给吏属,居门下省。寻除御史中丞。太祖攻中山未克,六军乏粮,民多匿谷,问群臣以取粟方略。逞曰:“取椹[注]可以助粮。故飞鸮食椹而改音,《诗》称其事。”太祖虽衔其侮慢,然兵既须食,乃听以椹当租。逞又曰:“可使军人及时自取,过时则落尽。”太祖怒日:“内贼未平,兵人安可解甲仗入林野而收椹乎?是何言欤!”以中山未拔,故不加罪。天兴初,后秦姚兴侵东晋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师于常山王拓跋遵,遵以闻。太祖诏逞与张衮为遵书以答。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衮乃云“贵主”。太祖怒日:“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死。后司马德宗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为桓玄所逐,皆将来奔,至陈留南,分为二辈,一奔长安,一归广固。太祖初闻休之等降,大悦,后怪其不至,诏兖州寻访。获其从者,问故,皆曰:“国家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欲归阙,及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处。”太祖深悔之。自是士人有过者,多见优容。 (节选自《魏书·崔逞传》) [注]椹:桑椹,又作桑葚,桑树的成熟果实,可食。 - 29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逞少好学/有文才/遭乱/孤贫/躬耕于野而讲诵/不废郡/举上计掾/补著作郎/撰《燕记》/ B. 逞少好学/有文才/遭乱孤/贫躬耕于野/而讲诵不废/郡举上计掾/补著作郎/撰《燕记》/ C. 逞少好学/有文才/遭乱/孤贫/躬耕于野/而讲诵不废/郡举上计掾/补著作郎/撰《燕记》/ D. 逞少好学/有文才/遭乱孤/贫躬耕于野而讲诵/不废郡/举上计掾/补著作郎/撰《燕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郡,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域,周制县大郡小,秦统一六国后,郡大县小。 B. 曹,古代官吏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如唐代各州有兵曹、法曹、户曹等。 C. 省,本指王宫禁署,后为官署名称,如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 D. 阙,原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台,后专指帝王所居之处或朝廷。 1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崔逞出身名门,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仕宦之族,先辈曾在魏、晋、后赵等朝任职;他入仕后受到多人器重,多次担任要职。 B. 崔逞投奔太祖,起初颇受赏识。慕容驎即位后,崔逞带着妻儿投奔北魏太祖,张衮美言举荐,厚礼相待,并对他委以重任。 C. 崔逞侍奉太祖,所为屡不称旨。攻打中山时,他建议让士兵及时采椹当粮,引起太祖不满;后来太祖命他和张衮回击郗恢的不当措辞,二人的回复不合旨意。 D. 崔逞后被赐死,影响士人来奔。东晋司马休之等人因听说崔逞被杀而改变初衷,另投他处,太祖深有悔意,从此有过失的士人多被宽容。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虽衔其侮慢,然兵既须食,乃听以椹当租。 (2)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 【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太祖虽然对他的轻慢自大怀恨在心,但兵士既然必须得吃食物,就听从了他用桑椹充当田赋(的建议)。 (2)叫你贬称他的国主来回击他,你竟然称呼“贵主”,哪里比得上“贤兄”一词呢! - 29 -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题: 画线句“逞少好学有文才遭乱孤贫躬耕于野而讲诵不废郡举上计掾补著作郎撰《燕记》”翻译为:崔逞年轻时喜欢读书,颇有文才。又遭逢战乱,幼年丧父、生活贫穷,靠耕种务农维持生计,但从未荒废学业。郡中人举荐他当了上计掾,选补为著作郎,撰写《燕记》。此句中,“遭”动词,宾语为“乱”(战乱),句意完整,故“乱”后停顿,排除B D两项;“躬耕”动词,“于夜”是其状语,意思为“靠耕种务农维持生计”,语意完整,其后应停顿,排除A项,所以正确断句为:逞少好学/有文才/遭乱/孤贫/躬耕于野/而讲诵不废/郡举上计掾/补著作郎/撰《燕记》/。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 D项,“阙,后专指帝王所居之处或朝廷”错误,“阙”并非专指帝王所居之处或朝廷,也可指墓阙,即墓前神道两侧的建筑物等。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 29 - 本题: B项,“张衮美言举荐,厚礼相待,并对他委以重任”错误,根据原文“张衮先称美逞,及见,礼遇甚重。拜为尚书,任以政事,录三十六曹,别给吏属,居门下省”,可知“厚礼相待,对他委以重任”的是太祖,而不是张衮。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 (1)太祖虽衔其侮慢,然兵既须食,乃听以椹当租。译为:太祖虽然对他的轻慢自大怀恨在心,但兵士既然必须得吃食物,就听从了他用桑椹充当田赋(的建议)。注意得分点:虽,虽然;衔,怀恨;侮慢,轻慢自大;既,既然;乃,于是、就;以,介词,用;当,充当;租,田赋。 (2)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译为:叫你贬称他的国主来回击他,你竟然称呼“贵主”,哪里比得上“贤兄”一词呢!注意得分点:其,代词,他的;以,来;答,回击;乃,竟然;何,疑问代词,哪里;若,比得上。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 29 - 崔逞,字叔祖,清河人,是曹魏时中尉崔琰的六世孙。他的曾祖父崔谅,任晋朝中书令祖父崔遇,曾在后赵政权做官,任特进。父亲崔瑜,任黄门郎。崔逞年轻时喜欢读书,颇有文才。又遭逢战乱,幼年丧父、生活贫穷,靠耕种务农维持生计,但从未荒废学业。郡中人举荐他当了上计掾,选补为著作郎,撰写《燕记》。司马昌明任他为清河、平原二郡太守后来崔逞被翟辽虏获,被授以中书令之职。后燕的慕容垂消灭翟钊,任命他为秘书监。慕容宝向东逃到和龙,崔逞任留都吏部尚书。等到慕容麟即位时,崔逞带着妻子儿女逃奔归顺北魏太祖。张衮先前极力称赞崔逞,等太祖见到他之后,对他礼遇有加。太祖授予他尚书之职,把政事委任给他,让他总领三十六曹,另外给予属官,在门下省办公。不久授任为御史中丞太祖攻打中山未能取胜,六军缺乏粮食,百姓大多把谷物藏匿起来,太祖向群臣征询获取粮食的策略。崔逞说:“采摘桑椹可以増加粮食。所以古时猫头鹰吃了桑椹而改变了叫声,《诗经》中就说到这种事。”太祖虽然对他的轻慢自大怀恨在心,但兵士既然必须得吃食物,就听从了他用桑椹充当田赋(的建议)。崔逞又说:“可以让士兵自己及时去采摘,过了季节桑椹全都会落掉。”太祖生气地说:“内部贼人尚未平定,士兵怎么能放下盔甲武器去山林里采收桑椹呢?你这是说的什么话!”由于中山还没有攻克,所以没有治崔逞的罪。天兴初年后秦姚兴发兵侵犯东晋司马徳宗所属的襄阳军营,东晋戍将郗恢迅速派使者骑马前往常山王拓跋遵那里请求援兵,拓跋遵将此事报告给太祖。太祖令崔逞和张衮替拓跋遵写信答复。起初,郗恢在给拓跋遵的信里说“贤兄称雄中原”,太祖认为这勹话有悖于君臣的体统,就令崔逞、张衮在回信中也贬抑他的君主的称号来报复他。崔逞、张衮在信中却称“贵主”。太祖大怒道:“叫你贬称他的国主来回击他,你竟然称呼‘贵主’,哪里比得上‘贤兄’一词呢!”于是赐崔逞死。后来,司马徳宗的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被桓玄驱逐,都打算前来投奔,他们到达陈留南边,就把人分成两批,一批投奔长安,一批归附广固。太祖起初听说司马休之等人归降,心中大喜,后来因他没有到来而感到奇怪,就令兖州地方官四处寻访。找到了几个司马休之的随从,问其不来的缘故,都说:“魏国声威远播四方,因此司马休之等人都想要归附朝廷,等到听说崔逞被杀,因而投奔了那两处。”太祖对自己做法深有悔意。从此以后,有过失的士人,多受到太祖优厚宽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曾吉甫题画屏风 韩元吉 何许江山发兴长,浑疑庐阜对彭郎。 胸中丘壑元萧爽,笔下烟波故渺茫。 落落疏松长映座,冥冥飞雨欲侵床。 冷然已作华胥梦,便有群仙到枕旁。 - 29 - 【注释】①庐阜对彭郎:庐山对着江中澎浪矶。②华胥梦:梦境的代称。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写屏风上画作的诗将画面与主观想象结合起来,给人身临其画之感。 B. 面对画面上的江、山,诗人猜出画家画的是庐山对着江中澎浪矶的景色。 C. 江、山是这幅画的两个主要元素,山重在丘山沟谷,江则重在烟波浩渺。 D. 诗人领略了画面疏松的逼真,又感受到了松下有似飞雨入室带来的清凉。 15. 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答案】14. B 15. 第一问:神游画境,诗人仿佛进入美妙的梦境,成群的仙人就在枕边。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清幽缥缈,仿佛世外仙境,令人玩味(陶醉)不已。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诗词鉴赏能力,具体包括:句意的理解,内容的把握,情感的概括,手法的分析等等。 B项,“面对画面上的江、山,诗人猜出画家画的是庐山对着江中澎浪矶的景色”解读错误。原文相关句子为首联“浑疑庐阜对彭郎”,句中“浑疑”的“浑”相当于“浑然天成”的省略,谓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句中很明显应该是用来形容画工好到让人怀疑眼前所见不是屏风上的画,而是真实的庐山面对着“彭郎”。画面之境生动逼真到鲜活状,让诗人一度产生错觉,可见“浑疑”表明诗人看绘画作品时陶醉的样子,是主观上的怀疑,而非画家写实。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把握能力。一般按照译文+手法+情感的思路解答。所以答案第一问“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便是直接考查句意,翻译字面意思即可,于是有了答案“神游画境,诗人仿佛进入美妙的梦境,成群的仙人就在枕边。”第二问“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题型归类为诗人的情感态度,即对于题目中的“屏风画”如何评价或者有何感受,结合上文可以归纳要点如下:这幅画意境清幽缥缈,仿佛世外仙境,令人玩味(陶醉)不已。表达了对画艺的极高赞扬,所画之景生动逼真,富有特色,意境深远,令人沉醉其间不愿自拔。 【点睛】古诗词鉴赏常见考查角度有:1、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 - 29 -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鉴赏能力,不能有偏废。无论考查什么都离不开句意及情感主旨等信息,至少占一半分数,所以要做好鉴赏题,能疏通文字障碍,即准确翻译是前提条件,会翻译才能更准确地解读情感把握观点态度。 赏析提示:首先总括感受。通过首联第一句“发兴长”表达诗人对于屏风上的画产生了无尽的兴致,意思是看不够,以此来赞美画得好,技艺高超;第二句依然在赞美,但较之首句更具体更深入升华了档次规格,可以借用“鲜活” “生动”“逼真”等词来形容,依据是“浑疑”一词形容毫无斧凿痕迹,自然形象到亦真亦幻难辨真假的地步,也就是说画工好到让人怀疑眼前所见不是屏风上的画,而是真实的庐山面对着彭浪矶。 其次具体而言。颔联、颈联四句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展示画面内容——有令人感觉清爽惬意的幽深丘壑,有给人浩渺无边飘渺诗意的烟波,亦有疏疏落落长枝掩映座位的松树,更有斜飞入室恍若侵袭我床的飘飘细雨,多么清凉宜人的意境啊!诗人紧紧抓住画面中最为典型的意象并点明惬意舒适的氛围、特点,极富感染力,让人很快和诗人达成情感共鸣:眼在画中游,心在梦中行,这浩瀚广阔清幽缥缈的画面,意境是如此地深沉悠远,令人身临其境,宁愿长醉不复醒! 最后通过尾联中的梦境来给予至高无上的赞美:看着眼前的画面感觉像做梦一样,太美好了,让人沉醉其间不愿自拔,简直是天上人间、美若神仙般恣意美好。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以“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向氓解释自已没有立即答应他求婚的原因。 (2)在《出师表》临结尾时,诸葛亮谆谆告诚后主应当自谋,以“________,______”,“深追先帝遗诏”。 (3)在《虞美人》中,李煜运用对比手法,遥想明月之下故国景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匪我愆期 (2). 子无良媒 (3). 咨诹善道 (4). 察纳雅言 (5). 雕栏玉砌应犹在 (6). 只是朱颜改 【解析】 - 29 -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匪”“愆”“媒”“咨诹”“察纳”“雕栏”,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信医师信“大师”,盲目减肥饿出病,饮酒之后吃头孢……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 ,缺乏健康素养,常常会做出一些_____科学 常识的事情。本想得到健康,反而失去健康。这说明,( )。提升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更好理解医生、_____ 医患信任。医学是有局限性的,医疗也有风险,不可能包治百病。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病人。同样的疾病,同样的治疗方法,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尽管现代医学__ ,但仍然有很多疾病尚无法完全治愈。只有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层出不穷 违犯 增进 日新月异 B. 层出不穷 违反 增强 突飞猛进 C. 屡见不鲜 违反 增进 突飞猛进 D. 屡见不鲜 违犯 增强 日新月异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建设健康中国,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 B. 整个社会都需要建设健康中国,提升健康素养 C. 需要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才能建设健康中国 D. 整个社会都需要提升健康素养,才能建设健康中国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9 - A. 只有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B. 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C. 只有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D. 只有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意识自身的健康问题。 【答案】17. C 18. A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语境说的是在生活中,类似的这些荒唐事情经常可以看见,不新奇,所以此处选用“屡见不鲜”。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等)。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语境说的是“科学常识”,所以根据使用对象看,此处选用“违反”。 增进:增加并促进。增强:增进;加强。语境说的对象是“医患信任”,所以此处用“增进”与“信任”搭配好。 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语境是说现代医学的进展迅速,所以此处选用“突飞猛进”。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 - 29 - 本题,根据与下文“提升健康素养,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能够更好理解医生、增进医患信任”的衔接关系,此处“提健康素养”应在句尾,排而不应该在此句的开头,所以要排除C、D项。上文“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缺乏健康素养,常常会做出一些违反科学常识的事情。本想得到健康,反而失去健康”句可知,此处说的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前提条件是“提升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而B选项的内容表意不明与此句的意思不吻合,且衔接不紧密,所以要排除B项。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画横线句子语病有二:一是语序不当,“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错,应为“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排除A、C、D三项。二是搭配不当,“意识”应改为“认识”。 排除A、D三项。据此,最恰当的选项是B项。 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生活节奏的加快,①_______。很多人认为,自身免疫力低才会导致过敏。事实上,②___________,当身体对我们保护过度的时候,免疫系统会将一些原本无害的东西误判断为“敌人”,引发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过敏反应,它和③________无关。 【答案】 (1). 过敏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或:产生过敏反应人越来越多) (2). 过敏是免疫系统对身体过度保护 (3). 自身免疫力(低) 【解析】 - 29 - 【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做题时,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与衔接,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要注意提示性词语,总结性词语,还要注意句中的标点符号,要在感知语段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的语境分析概括。 本题第一空,根据前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后面“自身免疫力低才会导致过敏”等信息,可知要填的内容说的是随着环境的家中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患过敏性疾病的人增多。第二空,据前句“自身免疫力低才会导致过敏”和后句“事实上”可推知,此处说的是人们认识上的错误,并不是自身免疫力低导致过敏,恰恰相反,自身免疫力过度也会导致过敏,再根据后句“当身体对我们保护过度”,很明显此处要填的是“过敏是免疫系统对身体过度保护”。第三空,由前句“身体对我们保护过度的时候……引发不舒服的感觉,这就是过敏反应”可知此处是讲过度免疫引起的过敏,与自身免疫力低没有关系,所以此处要填的内容是“自身免疫力(低)”即可。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的一般要求“在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 ,不超过70个字。 记者从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获悉:近日广州白云机场正式启动了连续下降与连续爬升试运行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在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实践应用这种新的运行技术,广州白云机场成为继新加坡樟宜、韩国仁川和日本东京羽田机场后,亚洲第四家实施这项技术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技术融合了性能导航技术、现代航空器性能等先进技术理念,能够更加简洁、高效地管制指挥与飞行操作,改变传统楼梯式的运行方法,减少了类似地面交通的“坡儿停、坡儿起”情况出现,耳压、失重以及颠簸给乘客带来的身心不适将大大减轻。 - 29 - 【答案】关键信息:①近日广州白云机场正式启动连续下降与连续爬升试运行工作;②成为我国首家、亚洲第四家实施此技术的机场;③该技术融合先进技术理念,将大大减轻乘客不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本题即可采用上述方法压缩。这段新闻一共三句话,对这三句话进行提取、分析、概括。首先提取“近日广州白云机场正式启动了连续下降与连续爬升试运行工作”句。“这是我国首次在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实践应用这种新的运行技术,广州白云机场成为继新加坡樟宜、韩国仁川和日本东京羽田机场后,亚洲第四家实施这项技术的大型国际枢纽机场”概括为:广州白云机场成为我国首家、亚洲第四家实施此技术的机场。“新技术融合了性能导航技术、现代航空器性能等先进技术理念,能够更加简洁、高效地管制指挥与飞行操作,改变传统楼梯式的运行方法,减少了类似地面交通的‘儿停、坡儿起’情况出现,耳压、失重以及颠簸给乘客带来的身心不适将大大减轻” 概括为:该技术融合先进技术理念,将大大减轻乘客不适。最后把这则新闻压缩整合成这样一段话:近日广州白云机场正式启动连续下降与连续爬升试运行工作,成为我国首家、亚洲第四家实施此技术的机场。该技术融合先进技术理念,将大大减轻乘客不适。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70年风雨岁月峥嵘,70年奋斗谱写华章。70年来,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新时代。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校团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活动,征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欢迎各位同学踊跃投稿。 请你也写一篇文章,参加本次征文活动。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例文: 我爱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 29 - 是谁点燃希望,播下黎明的种子?是谁手执利刃,血战到底终成路?又是谁驱走漫漫长夜指引我们以光明?是你啊,我伟大的祖国!七十年来,什么风云激荡,什么惊涛骇浪,什么天灾人祸,最终还是敌不过你!浮世万千,放眼世界,浩瀚的宇宙中,最耀眼的那颗星、指引我前行的那颗星,就是你——中国,我神圣的母亲。 忘不了刻在骨里的痛,那种蚀骨铭心的痛: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上,你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在日本铁骑踏入中华大地,你痛苦的颤抖着,想要庇护你羽翼下万千生灵,却发现力不从心。你呻吟着,但决不放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哪有绝望的处境?于是在刀山火海中,奋力拼搏的是你,披星执剑险中求生的亦是你!枪林弹雨中,映出你刚毅不屈的灵魂!是啊,在你最无助、最卑微的时刻,却又是你最顽强、最坚定的映照。 你站起来了!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祖国的上空时,无数的华夏儿女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一声“中国人民共和国从此成立了”响彻云霄,世界为之一振,这是巨龙的吟唱。羽翼已丰,锁链已除,此时不飞,更待何时?收复港澳的喜讯,一国两制的成功,两弹一星的辉煌,三峡工程的壮观,载人飞船的壮举,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一带一路的豪气……一桩桩,一件件,哪一处不是你成功的勋章?哪一刻没有你流下的汗水?哪一件没有世人的赞叹?中国,你成就了世间的传奇,炼就了惊世的神话。世人眼中的你,光彩夺目,鲜亮华丽,他们又怎能知道,你经历过的苦,经历过的难,经历过的绝望与危险呢?七十年的风雨兼程,中国人,不仅真正的站起来了,中国梦,正在引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当文明古国的辉煌都已随岁月流逝而消失,祖国却以其独特的魅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步伐。三年的自然灾害打不垮你,举国上下,艰苦奋斗、齐心协力渡难关;洪水、地震之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军民一条心,风雨同舟重建家园,谁说华夏不团结?冠状肺炎来袭,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最后总共将战“疫”成功。七十年的风雨无阻,七十年的披荆斩棘,七十年的同舟共济。从“东亚病夫”到大国崛起;从满目疮痍到“中国制造”;从跟随世界到引领世界,从”落后就会挨打“到“看,那就是中国”。这沧桑巨变又岂是一朝一夕、一日一月可达成的?看尽世间繁华,涅槃重生的是你。原来,最美的风景就是你,苍穹中,最亮的那颗星就是你——中国。 时光之逝,如电光火石,白驹过隙,恍惚之间,你已走到七十华诞,你的苦,你的难,你的繁华,你的辉煌,你的荣誉,全部都是你的光。你强,我则强;你富,我则富;我和你血肉相连。是你教给我们勇敢,坚韧。是你指引着我们的方向,不断前进。“红日大光,其道初生,河出伏流,一泻汪洋。”在你的怀抱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探索救国之道,强国之路,谱写了一曲曲“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爱国主义赞歌。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你必定会焕发出万丈光芒,与日月争辉,照耀全世界! 【解析】 - 29 - 【详解】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要点: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词作文的写作任务是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要求考生写一篇“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征文。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的爱国情,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过程: 这是一道贴近现实、别出心裁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为一则征文。征文活动的主题“我和我的祖国”也是本次作文的主题。这要求考生从自己对祖国70年来在正直、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变化出发,紧扣“我和我的祖国”这一主题,联系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由此抒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在选材方面,可以从小处切入,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切入,具体展现祖国七十年的变化。要用饱含深情的语言写出对祖国的爱。 参考立意: 牢记七十年祖国巨变,深爱我中华 青年要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畅享岁月静好,牢记责任担当; 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 追忆似水流年,珍爱美好今天; 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 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建设美好祖国; …… 行文结构: 此次作文适合写记叙文,考生可以以“亲历者”的视角,运用第一人称,先描述“我”对祖国变化的见闻,从历史上中国的软弱写到当今中国的强盛,然后着重写祖国七十年来的变化,尤其要写当代中国在各个领域方面的巨变,接着写出“我”对祖国七十年变化的思考,最后用议论抒情的笔调,呼吁全国人民要团结协作实现“中国梦”。 参考素材: - 29 - 粮票,有钱也买不来吃的。想买布做件衣裳,首先得有布票,不然就买不来布。而每人每年的布票也就几米,往往不够用。粮票、油票是由粮食局发的。油票分为贰两、壹两、半两,每人每月伍两,按季发,按月用。其他副食品票则是由市商业局发放的。猪肉票以张计,按月用,一人一张,每张可买猪肉半斤。除了按季发放的猪肉票外,每年春节、五一节、国庆节给每人发一张节日肉票,此外还有豆制品票、酒票、糖票等。如今,我们的消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短缺匮乏、凭证限量到品种繁多、供给丰富,从百货大楼到城市综合体,从实物交易到网上购物,从现金交易到电子支,从普通的实物消费到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热点。消费正不断升级,而这全归功于改革开放。 从前,交通工具大多是自行车,去趟县城坐车都要定时定点,一旦错过就只能等第二天了,如今,出租车、公交车、高铁、飞机、滴滴约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交通方式层出不穷;从前,联系方式大多是书信,固定电话都很少有用,偶尔用个BP机,只要出趟]就可能联系不上了,如今,各种新式样的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功能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从稚童到老人人手一部。 “我和我的祖国和我,像海浪和浪花一朵”“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任何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会与家、与国紧密相连。在今天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更需要我们凝聚爱国情怀,为民族复兴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爱国主义,那就是认清祖国的面容后依然热爱祖国。” 方志敏在狱中时,祖国千疮百孔,但是祖国在革命英雄的眼里如同母亲一样亲切可爱。他在《可爱的中国》里把祖国比喻为“生育我们的母亲”,并从国土、江河、湖泊、名山、胜景等各个方面逐一对应描述,详细完备的表述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正是因无数中华儿女满怀家国情怀和报国壮志,中华民族才能坚定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所以爱国就要为国尽责,梁启超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无数志士仁人以国家之任为任,为国家和民族忠诚守望、勇敢担当;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路上,无数热血青年把自己的一生交给祖国,从而使祖国更加美丽可爱。 程开甲院士曾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现在的祖国以热情而诚恳的情怀拥抱批判,以理性而客观的心态建设当下,以抬头挺胸的乐观展望未来。在这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紧相连,他们中有医科大学毕业后来到与世隔绝的独龙江当军医的李金徽,也有放弃澳洲百万年薪回国成为181名孤儿爸爸的马乐……他们踏实勤奋,敢于担当,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滚滚洪流中,以家国情怀书写壮丽青春,让家国情怀融入青春基因。 - 29 - 改革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使人惊叹,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座座雄伟的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一条条高速公路画出了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实现了祖国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健儿出色的表现,为祖国增添了无穷的光彩,给世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神舟七号” 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迈入新的里程碑。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29 - - 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