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四)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犒赏军队、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李白《蜀道难》中的“ ______ , ______ ”两句用动物来存托山势之高险。 善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______ , ______ 。”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别葛使君 王安石 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 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 客幙雅游皆置榻①,令堂清坐亦鸣弦②。 轻舟后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注】①置榻:《后汉书•陈蕃传》:“郡人周璆,高絜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以“置榻”喻礼贤下士。②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联前句点出朋友治政有方,后句则写善政的具体效果,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B.“追攀更觉相逢晚”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的相见恨晚之情,知己之意寓于其中。 C.“谈笑难忘欲别前”既有别前欢笑的具体刻画,也有与朋友依依惜别的心理活动。 D.颈联具体描绘葛使君治政时礼贤下士、百姓生活安乐的场景,体现了诗人的钦佩之情。 有人认为,诗的尾联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36.0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诗歌应有对生活现实的深切抵达 中国诗歌有着悠久而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要求诗歌产生一定的现实功用,介入、改变外部现实,一直是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光辉而灿烂的中国诗歌文化,使诗歌不断走入人民大众的内心之中和生活之中。近年来,诗歌中的现实书写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打工诗歌、乡土诗歌、城市诗歌也是各有其问题。 “打工诗歌”写作现象将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和写作群体呈现到了社会大众面前,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打工诗歌的写作贴近生活、“接地气”、有真情,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但是,如果深入地、大量地阅读作品,便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问题。“打工诗歌”作品数量很多,但却大同小异,“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在艺术上存在粗糙、直白、重复等问题,文学性不强。从深层次来讲,诗首先是诗,应该用诗的方式说话,评价其成就的最终尺度只能是艺术水准和品质。在打工诗歌的写作中,有一部分是跟风的、人云亦云的写作,所书写的现实是想象的、观念的、概念化的,而与真实、丰富、复杂的社会现实并不搭界。 乡土诗歌的写作资源是广袤的乡村。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农村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也遭遇着挑战,这对于写作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但就现实之中的乡土诗歌创作而言,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乡土诗歌写作的群体很大,但写得好的、有特色的还不多。很多诗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前现代社会,一味把乡土、乡村写成桃花源、乌托邦。个别这样的写作并无不可,但是如果风靡一时、大行其道,无疑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的写作,前人早已写过无数遍了,并无新意,而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早已发生变化,再用那种封闭、单向度的抒情方式来呈现乡村,无异于刻舟求剑甚至是掩耳盗铃。 城市诗歌的相关话题近年被广泛谈论。关于城市生活、现代生活的诗歌很多,有两种主导性倾向,其一是热情的、浪漫的倾向,体现出“现代性”特征。其二是排斥的、无奈的倾向,体现出“后现代性”特征,且以第二种所占比例更大。城市诗歌问题也同样很突出。大多的写作给人的感觉是形式大于内容、姿态大于实质,很大一部分是表面化、观念性的写作,并无真正去发现、介入城市生活,并没有表达出对城市的真情实感。城市更多是作为景观、作为他者而存在的,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客体。当今社会的浮躁之风在诗歌中不无体现,在城市诗歌中更为集中,许多的城市书写被大众文化所同化,成为了流行文化的推波助澜者,而缺乏诗人应有的价值立场和反思精神,消费化、快餐式的写作,沉迷于欲望、好勇斗狠的写作,缺乏底线和标准、过度追求“丧文化”的写作,哗众取宠、口号式的写作……问题不可谓不多。 所以,就当前诗歌中的现实书写而言,诸多问题值得深思。很多人写的“现实”只是徒具其表,貌似现实的“伪现实”,与复杂而精微的当代人的生活现实和精神现实基本无涉,而是从先入为主的概念、粗疏的印象、偏狭的趣味、人云亦云的跟风出发,是对现实的生吞活剥。 (摘编自《光明日报》( 2019年04月03日14版)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打工诗歌”写作现象将一个数量庞大的社会群体和写作群体呈现到了社会大众前面,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文学上没有多大意义。 B.“打工诗歌”的写作都是跟风、人云亦云的写作,所写的现实都是想象的、观念的、概念化的,不是真是的社会现实。 C.“乡土诗歌”把乡土、乡村写成桃花源、乌托邦,是完全错误的,如果这种写作风靡一时,大行其道,乡土诗歌就没有一点新意。 D.存在问题的“城市诗歌”,大多是过于注重形式,很大一部分是表面化、观念化的写作,没有表达出对城市的真情实感。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文章总体上的结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首先提出了现实主义是中国诗歌的传统,现实中三类诗歌的现实书写存在问题。 B.文章在议论时分别指出“打工诗歌”、“乡土诗歌”、“城市诗歌”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人所写的现实只是徒具其表的“伪现实”。 C.文章在议论中把“打工诗歌”等三类诗歌存在的问题剖析的很好,只是侧重指出问题,对于三类诗歌中的优点没有给予评价。 D.文章在议论中指出了三类诗歌存在的问题,只是概括分析,没有具体的例举具体诗人的具体诗歌篇目。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书写乡土、乡村的乡土诗歌如果不跟随时代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方式进行改变,只凭自己想象来单向度的抒情,无疑是失败的。 B.“打工诗歌”要成功就不能“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应该在内容上有特色,艺术上精美有文学性。 C.“城市诗歌”存在的问题是创作者只是把城市作为景观、他者的存在,自身没有融入进去,抒发的情感不真实。 D.诗人缺乏应有的价值立场和反思精神,盲目跟风,城市诗歌体现社会的浮躁风气,这在打工诗歌和乡土诗歌中就没有体现。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个题。 材料一: 煤改电”工程收官,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截至今年 10月底,北京已完成229个村庄、85.81万户的“煤改清洁能源”任务,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天津市坚持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技术路线,今年新增 20.6万户农村居民散煤清洁能源替代。对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做好无烟型煤招标、生产、供应工作,确保无烟型煤替代全覆盖。 与此同时,天津突出抓好煤质监管,监督煤炭经营企业建立购销台账,禁止销售不符合天津煤炭经营使用地方质量标淮的劣质煤,今年年底前实现散煤实际经营户清零。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处长杨勇绍, 2017年天津已实现城市居民散煤清零,2019年将实现除山区外全市散煤清零。 河北省委常委会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治理农村散煤,积极稳妥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严格督查考核问责,打赢打好冬季清洁取暖硬仗。 “以前,我家里取暖都是用燃煤锅炉,夜里那么冷,至少得起床两三次去添煤;现在用天然气取暖,只需 用按钮设定好温度,屋子里就一直很暖和,既方便又干净。”河北廊坊市香河县东太平庄村村民王文忠告诉记者,“政府每年还给我们取暖补贴,每立方米天然气补贴1元钱,算下来花费反而少了! 清洁取暖成效几何,天然气供应问题至关重要。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抓紧抓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 11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孟玮的话让大家心里有了底:“目前己落实的资源量能够足额保障民生用气需求。”同时,国家发改委将加强价格监测,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摘编自《京津冀清洁取暖再加力》,2018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材料二: 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因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六个合适原则,即把合适的能源放在合适的地方,在合适的时代、合适的系统中和其他能源合适的配合,最终发挥合适的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利用生物质能符合“六个合适”原则。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力主在农村地区推广利用生物质能清洁取暖,他认为当前“肥料化、原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不足以消化大量的生物质资源,能源化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兜底方式应加大推广力度。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民用清洁炉具专委会副秘书长任彦波表示,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暧的首要因素,“燃料适配炉具”是实现农村清洁取暖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种重要的技术路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可在农村清洁取暖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会长、宏日新能源集团董事长洪浩表示,全球生物质能源利用在可再生能源中已达到 73%,但我国仍以煤、石油为主要能源,其能源利用占比在总能源消费中高达84%,这样的能源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我国总碳排放量超过美国和欧盟总和,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为7.5吨,高于世界53%,发展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的必要措施。 (摘编自《农村清洁取暖应大力发展生物质能》,2018年11月22日,中国炉具网) 材料三: 督察组在山西核查发现,太原市迎泽区在禁煤过程中,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督察组认为这是一起典型的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据督察组通报,迎泽区是太原市中心城区,辖区内的康乐片区现有 400余户、1500余名居民,60岁以上老人300余名,属于待拆除改造区域。太原市迎泽区在不具备集中供热、“煤改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禁止燃煤进入社区。社区内一些居民舍不得长时间使用电暖气,就通过烧柴、烧废旧家具等方式进行采暖。督察组认为,群众面临挨冻局面,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 督察组已要求当地加快整改,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摘编自《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影响群众温暖过冬》,2018年11月16日,《参考消息》)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北京地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截至2018年10月底,其中“煤改电”村庄占比八成,“煤改气”村庄占比两成。 B.从河北廊坊农村百姓的反映来看,用天然气取暖与用燃煤锅炉取暖相比,天然气取暖既暖和、干净、方便,又便宜。 C.清洁取暖是热点,农村清洁取暖是难点,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提出了“六个合适”原则 D.推行清洁取暧不能搞“一刀切”,若采用强制方式禁煤,而配套设施和配套政策跟不上,很可能就会影响百姓冬季取暖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如果不能保障天然气供应,清洁取暖就不能实现,因此,京津冀都将天然气保供摆在突出位置,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 B.经济性是影响农村清洁取暖的首要因素,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有必要在农村清洁取暖中优先选择。 C.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和石油为主,总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非常高,因此有必要发展利用生物质能,促进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 D.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的做法,无法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且当地空气污染并未得到遏制,被督察组通报,并被要求整改。 在农村地区清洁取暖应该怎样施政才会得民心,顺民意?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干净 刘建超 欧阳市长急匆匆从家里出来,冒着雨钻进越野车,嘴里还嘟囔着:“可惜了那一池子热水了,没有泡成澡。” 司机小马脚下一踩,汽车闪电般钻进雨夜中。 突如其来的暴雨,恶魔般袭击了这座城市。布置完防涝应急预案后,欧阳回到家,妻子刚给放好了一池子洗澡水。市办来电话说,大名村遇到山洪暴发,随时都会有泥石流和滑坡的可能。欧阳匆匆换了件衣服,到大名村还得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呢。 越野车在暴雨中疾驰,空中不时有闪电划过,雨夜忽明忽暗。欧阳说:“小马,你老家不就是大名村的吗?你说说情况。” 小马说:“大名村有五百多户人家,沿着大名山散住着,蜿蜒有十多里长。居民住的房屋大都是土木结构的,好多年没遇到过这么大的雨了。” 欧阳说:“我们把抢险指挥部设在小马家里。关秘书,通知相关人员立即赶往大名村。” 车在山路上颠簸,欧阳把手伸在脖子后摩挲,自言自语:“真该泡泡了。” 欧阳打小就爱泡澡。小时候爱哭闹,哭起来就没个完,只要把他往热水盆子里一泡,立马就安生了,眼角还挂着泪珠,脸上已经笑成朵花。上大学以后,欧阳一直就是学霸,但他课余不会天天捧书本钻图书馆,更多的时候是去泡澡堂子。按欧阳的说法,只要泡进热水池子,就立刻激活了脑细胞,所学所用那叫一个清楚。同一宿舍的几个兄弟,每到快考试时就陪着欧阳一起去泡澡。欧阳就在热雾氤氲中,说重点,押大题,都是八九不离十。 研究生毕业后,欧阳被分配到老街建设局,三五年的摔打,就当上了局长。老街城区改造,建设局成了最忙碌的单位,不管工作到多晚,欧阳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泡池子。 一位开发商为了揽下老街的项目,趁着欧阳去省里开会,给欧阳家里安装了一个浴盆。浴盆是进口的,可以恒温加热,还带有气泡冲浪按摩功能。欧阳回到家一看,就冲着妻子发火了,妻子委屈地说:“他们说是你订购的,我哪懂这些啊。” 第二天,欧阳邀请开发商去了老街养老院,举行了一个企业捐赠仪式,那只多功能浴盆就被捐赠给了养老院。 欧阳在当上市长第二年的秋天,让妻子把她的舅舅请到家里来住。妻子纳闷儿,说:“你成天忙得脚不沾地,三亲六故来家里你都顾不上一起吃顿饭,咋想起来把老舅接来呢?” 欧阳说:“和老舅也长时间没有见过面了,想了,来聊聊。”老舅背着家乡的土特产,到了欧阳家。 欧阳让妻子好吃好喝款待老舅,他下了班就带老舅去泡澡。泡透了,欧阳就仔细地为老舅搓澡。一连泡了七天,老舅受不了了,找到欧阳说:“大外甥,你就别泡你老舅了,我知道自己做错事了,我不该打着你的旗号给儿子大办婚事,借机收礼。我回去就把收的礼钱如数退还,中了吧?” 欧阳笑呵呵地说:“老舅啊,没事多泡泡澡,促进血液循环,有益健康。你老人家健健康康的,我们才能全身心地做好工作啊。” 越野车在小马家门口停住,欧阳下了车同等在门口的乡长、村主任到村民家中看望,了解情况。欧阳一身雨水一身泥地回到小马家里,已经是半夜时分。吃着泡面、榨菜,欧阳靠着墙睡着了。 小马对父母说:“把盛粮食用的空水缸挪进里屋,烧几锅开水,让欧阳市长泡泡澡。”几个人把大水缸挪进屋里,开始烧水。水烧好了水缸里冒着热气。 村主任急匆匆跑进屋,大声喊着:“东山坡出现了险情,有两家的老人怎么也不肯离开老房子 !” 欧阳一激灵站立起来,挥着手说:“走 !”一行人急匆匆隐入雨幕中。小马出门前,对父亲说:“温着水啊,等我们回来。” 欧阳没能再回来。他们把几个老人强行背出老屋后,山体滑坡,泥石流就下来了,紧急关头,欧阳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掩埋了。 为了寻找欧阳市长,大家在淤积的泥沙里挖了三天,依然找不到。 欧阳的妻子看到大家疲惫的身子,看到大家肿胀的双脚、满手的血泡,哭着阻止大家继续寻找,说:“就让欧阳安息在这里吧。”小马哭着,继续用手刨着,说:“市长还没有洗澡,还没有洗澡啊。” 欧阳的妻子握着小马的手说:“孩子,你欧阳叔不用洗澡,他干净着呢。” 后来,人们在掩埋欧阳的山坡上种植了松树,郁郁葱葱的,几年之后便长成了一片松林。 (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小说先后两次写欧阳因突遇险情而没有泡成澡,情节节点设置巧妙,既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凸显了主人公行事果断的特点。 B.小说在人物设置安排上别具匠心。小马、市长妻子等次要人物贯穿作品始终,虽着墨不多但形象丰满,很好地烘托了欧阳的高大形象。 C.小说运用了插叙手法,追溯了欧阳爱泡澡的渊源,并通过捐浴盆和“泡”老舅两件事,生动展现了欧阳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的品格。 D.小说以人们在掩埋欧阳的山坡上种植的松树几年后郁郁成林结尾,颇有象征意味,寄托了人们对欧阳的景仰、怀念之情。 小说为什么多次写到“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说结尾部分,欧阳的妻子对小马说:“孩子,你欧阳叔不用洗澡,他干净着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9.0分) 1. 文言文阅读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少为诸生,泰山太守薛悌命为督邮。郡督军与悌争论,名悌而呵之。隆按剑叱督军曰:“昔鲁定见侮,仲尼历阶;赵弹秦筝,相如进缶。临臣名君,义之所讨也。”督军失色,悌惊起止之。后去吏,避地济南。 建安十八年,太祖召为丞相军议掾,后为历城侯徽文学,转为相。徽遭太祖丧,不哀,反游猎驰骋;隆以义正谏,甚得辅导之节。黄初中,为堂阳长,以选为平原王傅。王即尊位,是为明帝。以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 帝初践阼,群臣或以为宜飨会,隆以为不宜为会,帝敬纳之。迁陈留太守。犊民酉牧,年七十余,有至行,举为计曹掾。帝嘉之,特除郎中以显焉。迁侍中,犹领太史令。崇华殿灾,诏问隆:“此何咎?于礼,宁有祈禳之义乎?”隆对曰:“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孝诫也,惟率礼修德,可以胜之。” 迁光禄勋。帝愈增崇宫殿,雕饰观阁。百役繁兴,作者万数,公卿以下至于学生,莫不展力,帝乃躬自握土以率之。而天作淫雨,冀州水出,漂没民物。隆上疏切谏曰:“盖‘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然则士民者,乃国家之镇也。谷帛者,乃士民之命也。谷帛非造化不育,非人力不成。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 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宜加愍恤,以救其困。”书奏,帝览焉。谓中书监、令曰:“观隆此奏,使朕惧哉!” 隆疾笃,口占上疏曰:“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臣百疾所钟,气力稍微,辄自舆出,归还里舍,若遂沉沦,魂而有知,结草以报。”诏曰:“生廉侔伯夷,直过史鱼,执心坚白,謇謇匪躬①,如何微疾未除,退身里舍?”隆卒,遗令薄葬,敛以时服。 注释:①謇謇匪躬:忠心耿耿,不顾自身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名悌之义而呵之 名:叫着、呼着……的名字 B.仲尼历介 历:登上 C.作者万数 作者:写文章的人 D.所以昭事上帝 所以:表凭借,用来……的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 .黄初,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明以前,一个皇帝常不止二个年号,明清两朝基本上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B.太史令,官职名,相传夏代末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称太史,是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事。从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掌管范围渐小,职位渐低。 C.冀州,汉籍《尚书-禹贡》九州之一,传说中国上古时期划分为九个行政区域,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九州成为中国的别称。 D.结草,代指报恩,典故出自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一语。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______ A.高堂隆恪守礼制,劝谏尽臣职。太祖去世时,曹徽不但不哀痛,反而四处游猎,高堂隆严厉劝谏,尽到了职责。因此被选为平原王曹睿太傅。 B.高堂隆选贤举能,深受皇帝赞赏。做陈留太守时,见犊民酉牧有品行,就推举他做计曹橼,明帝以升迁侍中来表彰高堂隆。 C.高堂隆重视礼仪,劝谏皇帝修德。面对崇华殿火灾,他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劝皇帝要修行礼仪与品德,以战胜灾祸。 D.高堂隆心系苍生,反对大兴土木,明帝大肆修筑宫殿,各种劳役频繁,他上疏劝谏皇帝更应体恤民力,重视农业生产。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初践阼,群臣或以为宜飨会,隆以为不宜为会,帝敬纳之。 ②今上下劳役,疾病凶荒,耕稼者寡,饥馑荐臻,无以卒岁。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咏牡丹 [宋]王溥 枣花至水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太,不成一事又空枝。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六、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锋是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对象勇立时代潮头、_____,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标志特征,使用“改革先锋”名称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关于“中国改革友谊奖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及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目前国家对外籍人士表彰的名称有“友谊勋章”“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形成了功勋荣誉表彰体系的“友谊系列”。为体现外籍人士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友好态度、合作意识和所做贡放,( ) 在奖章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改革先锋奖章以“春华秋实”为设计主题。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迎风飘扬的旗帜诊释获奖者砥砺奋进、_____、阔步前行的先锋精神,丰碑象征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编织的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携手并肩,_____,共同编织“中国梦”。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以“友谊之春”为设计主题。 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编织纹和蓝色丝带象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融与合作。指针和橄榄枝意指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继续走和平开放的发展道路,诚邀国际友人参与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 改革先锋们为推动改革开放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每名人选背后,都有一段中国的_____历史进程,彰显了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敢为人先披荆斩棘众志成城波澜壮阔 B.身先士卒筚路蓝缕集腋成裘波斓壮阔 C.敢为人先披荆斩棘集腋成裘气势磅礴 D.身先士卒筚路蓝缕众志成城气势磅礴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友谊”字样使表彰名称的意义更鲜明 B.把“友谊”字样鲜明地刻在表彰名称上 C.表彭名称中含有“友谊”字样更为鲜明 D.含有“友谊”字样的名称会被优先授予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B.牡丹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愈寓意国际友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C.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D.牡丹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 下面是一位学生写给家乡父亲的一封信,有五出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 尊敬的令尊大人: 今年国家扶贫政策很好,经济困难的农户建房国家给补贴,上次您来信说咱家也要建新房,不知近来寒舍建成了吗?赶上这个好政策,村里建房的人家一定不少,您一定要豁出老命去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建房的人家,乡里乡亲互帮互助人之常情。最近我的贤弟学习是否有长进?您平时多要求,让他争取上到自己喜欢的大学。我在这里学习和生活都很好,学校对我这名莘莘学子也有资助,生活费够用。学习上我也很努力,老师也很赏识我。请勿挂念。 祝父母身体健康 儿: xxx 2019年3月20日 1.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18日至27日在中国湖北武汉举行。下面是军人运动会的会徽,会徽名为“和平友谊纽带”。请写出数字和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揭示其中的寓意。要求:不超过120个字,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小题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小题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解析】故答案为: (1)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重点字:炙)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重点字:猱) (3)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重点字:生)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答案】【小题1】C 【小题2】 【解析】(1)C.“别前欢笑的具体刻画”分析有误,本句就是概叙,并不是具体刻画别前欢笑。故选C。 (2 )同意诗的尾联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的,可从“轻舟後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这两句是写诗人想象葛使君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春城情景,从对面写来,表达案例诗人与朋友别后惆怅、伤感,从而表现朋友与诗人之间的真挚情怀。因为是探究题,本题答案是开放的,当然也可以不同诗的尾联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的,既然不是以葛使君的口吻表达,那就是从诗人自己的角度来表达的,那“轻舟後夜沧江北,回首春城空黯然”这两句就是诗人写自己与朋友分别后,自己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朋友治政有方的地方,表达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深情。不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题干的说法,答题时都要先点明自己的观点看法,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看法的理由。在阐述理由时注意一定要结合诗歌内容,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 答案: (1)C (2)观点一:同意。①这两句是写朋友与诗人别后的想象场景,借葛使君之口传达自己的心声。②想象葛使君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春城,空留下告别之后的惆怅、伤感,从而表现朋友与诗人之间的真挚情怀。 观点二:不同意。①这两句诗是写诗人自己与朋友别后的内心感受。②写诗人送别葛使君后夜里乘船到沧江北,回头眺望朋友治政有方的地方,从而表达出诗人与朋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深情。 译文: 你是乡里的儒生却懂得良好的政令,市场的门边堆了很多的粮食足见是个丰收之年。追随牵挽依依惜别更觉得相见恨晚,谈笑风生却难忘我们即将分别。客卿幕僚和所交往的人你都能礼贤下士,老人安静闲坐百姓生活安乐。小舟在后半夜到了沧江北,回望春城内心只留下伤感。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在文章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探究题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必须有理有据。但不要脱离文本,更不要背离主流观点作答。本题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再结合诗句从意象、意境、情感方面进行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对于诗词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3.【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1)A.“在文学上没有多大意义”错,原文第二段说的是“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学意义”。B.“都是跟风、人云亦云的写作”错,说法太绝对,原文第二段说的是“有一部分是跟风的,人云亦云的写作”。C.“是完全错误的”用“完全”表述错误,原文第三段“一味把乡土、乡村写成桃花源、乌托邦。个别这样的写作并无不可”。故选D。 (2)C.“诗歌中的优点没有评价”错。原文第二段说的是“打工诗歌的写作贴近生活、‘接地气’、有真情,体现着现实主义精神,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这就是对打工诗歌的优点进行的评价。故选C。 (3)D.“这在打工诗歌和乡土诗歌中就没有体现”错,曲解文意,原文倒数第二段说的是“当今社会的浮躁之风在诗歌中不无体现,在城市诗歌中更为集中”,也就是说其他两类诗歌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故选D。 答案:(1)D。 (2)C。 (3)D。 (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3)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答案】【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 【解析】(1)A.“北京地区”扩大范围,原文是“北京平原地区”。故选A。 (2)A.“如果不能保障天然气供应,清洁取暖就不能实现”一句错,说法太绝对。原文是“清洁取暖成效几何,天然气供应问题至关重要”。故选A。 (3 )如材料一中京津冀几个地方取暖措施很好,可以借鉴,如“天津市坚持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技术路线……对未实施清洁取暖的,做好无烟型煤招标、生产、供应工作,确保无烟型煤替代全覆盖。……与此同时,天津突出抓好煤质监管,监督煤炭经营企业建立购销台账,禁止销售不符合天津煤炭经营使用地方质量标准的劣质煤”、“河北省委常委会明确提出,持续用力治理农村散煤,积极稳妥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工程,严格督查考核问责,打赢打好冬季清洁取暖硬仗”、“同时,国家发改委将加强价格监测,切实维护民生用气价格稳定”。材料二中重点介绍了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方式取暖,“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力主在农村地区推广利用生物质能清洁取暖”、“生物质专用炉具配套成型燃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路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显著,可在农村清洁取暖中发挥更大作用”、“发展利用生物质能是我国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的必要措施”。材料三的内容是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禁煤“一刀切”,影响群众温暖过冬的错误方法,所以正确做法就是不能不顾条件搞“一刀切”,影响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答案: (1)A (2)A (3)①统筹兼顾温暖过冬与清洁取暖,因地制宜确定煤改气、煤改电改造技术路线,切勿不顾条件搞“一刀切”,影响人民群众温暖过冬。②在欠发达地区和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实施煤改气、煤改电清洁取暖要有适当的补助。③保障天然气的供应及价格的稳定。④在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利用生物质能取暖方式。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回答时需注意,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域,概括文意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 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 5.【答案】【小题1】B 【小题2】 【小题3】 【解析】(1)B.“虽着墨不多但形象丰满”错误;小说对次要人物着墨不多,形象也不丰满; (2)暴雨造成了山洪暴发,推动了情节发展;暴雨也是自然环境描写,“突如其来的暴雨,恶魔般袭击了这座城市”渲染了紧急气氛;暴雨让“欧阳一身雨水一身泥地回到小马家里”,又为“欧阳没能再回来。他们把几个老人强行背出老屋后,山体滑坡,泥石流就下来了,紧急关头,欧阳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掩埋了”他的牺牲创设背景,埋下伏笔,烘托出清廉无私的人物形象; (3)注意“干净”之意,干净照应了标题,同时又暗含深意,指市长是个“干净”清廉的人,强化了人物形象;同时也强化了赞颂公而忘私的清廉正直干部的主旨; 答案: (1)B; (2)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了暴雨滂沱、情势危急的氛围。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写欧阳市长牺牲埋下伏笔。③烘托了人物无私忘我的高大形象。 (3)①情节结构:照应了标题,呼应了前文情节,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②人物形象:通过“干净”这一富有深意的词,强化了欧阳市长的优良作风,凸显了他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③主题表达: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对欧阳市长的赞颂之情。 (1 )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从给故事提供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情、塑造人物形象等角度出发分析; (3)本题考查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分析;可从从内容(主旨)、结构、情感(气氛基调)上分析;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6.【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 【解析】(1)C.作者,建造的人。译文:建造的人数以万计。故选C项。 (2)D.“结草”典故出自《左转》中魏颗的故事,用来作为报答恩人心愿的表示。故选D项。 (3)A.“严厉劝谏,尽到了职责。因此被选为平原王曹睿太傅”因果关系不成立,从原文第二段看,无此因果关系;B.“明帝以升迁侍中来表彰高堂隆”有误,是授予郎中,原文“帝嘉之,特除郎中以显焉”;C.“认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面对“重华殿火灾”提出的观点,而是高堂隆病重时,口述奏书的观点,原文“隆疾笃,口占上疏曰”。故选D项。 (4)①“践祚”,即位;“飨会”,宴会;“以为”,认为;“纳”,接纳。译文:明帝刚刚即位,众大臣有的人认为应该举行盛大宴会,高堂隆认为不应该举行盛大宴会,明帝恭敬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②“劳役”,服劳役;“耕稼”,耕种,种地,种庄稼;“荐臻”,接连来到;“卒”,过度终了结束。译文:现在上下服劳役,疾病灾荒交加,耕种庄稼的人少,饥饿灾害接连到来,(人们)没有办法度过灾年。 答案: (1)C (2)D (3)D (4)①明帝刚刚即位,众大臣有的人认为应该举行盛大宴会,高堂隆认为不应该举行盛大宴会,明帝恭敬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②现在上下服劳役,疾病灾荒交加,耕种庄稼的人少,饥饿灾害接连到来,(人们)没有办法度过灾年。 参考译文: 高堂隆,字升平,泰山平阳人。年少做生员的时候,泰山太守薛悌任命他为督娜。那里的督军和薛悌争论是非时,直呼薛悌的名字呵斤他。高堂隆手握宝剑怒斤替军说:“从前香鲁定公被侮辱,孔子登上高阶;赵王被迫弹奏秦筝,蔺相如奉瓦缶让秦王(击缶)演奏。当着臣下面而直呼长官的名字,按礼仪该责罚你。”督军大惊失色,薛悌也赶紧制止。后来,高堂隆辞职,到济南避难。 建安十八年,高堂隆被太祖任命为丞相军议掾,后来担任历城侯曹徽的文学侍从,又转任历城国相。曹徽在太祖丧期,不但不哀痛,反而四处纵马游猎,高堂隆严厉劝谏,很有辅佐诱导的才能。黄初年间,担任堂阳长,后选拔成为平原王曹睿的老师。曹睿即位,即魏明帝,他任命高堂隆为给事中、博士、驸马都尉。明帝刚刚即位,众大臣有的人认为应该举行盛大宴会,高堂隆认为不应该举行盛大宴会,明帝恭敬地采纳了他的意见。高堂隆后任陈留太守。软民酉牧,七十多岁,有品行,高堂隆推举他任计曹掾;明帝赞赏他这样做,特意任命他为郎中来对他加以显宠。后来迁任侍中,还兼领太史令。崇华殿遭火灾,明帝下诏问高堂隆:“这是什么灾祸呢?按礼节,该有祈祷以求福除灾之义呜?’高堂隆说:“所有的灾祸,都是向人们展示诫告。只有修行礼义与品德,才能战胜灾祸。” 后迁升光禄勋。明帝更是大肆修筑宫殿,雕饰观阁。各种劳役频繁发起,建造的人数以万计,公卿以下的官员直到学生,没有不来出力的。明帝也亲自掘土作为表率。但天下大雨不绝。冀州发大水,漂走淹没百姓的财物。高堂隆上硫劝谏,言辞急切:“天地的最大恩惠叫做生长万物,圣人的最大宝物叫做王位;靠什么守住王位?用仁德;靠什么使天下之人聚合?用财富。既然如此,那么士人和百姓便是国家的基础;根食布帛,便是士人和百姓的命根子。根食布帛没有大自然就不能产生,没有人的劳动就不能长成。因此皇帝亲耕来劝导农民种庄稼,皇后采桑(养蚕)来织成衣服,这是用来正大光明地侍奉上天,虔诚地报答上天所施恩惠的方法。而今上下服劳役,疾病灾荒交加,耕种庄稼的人少,饥俄灾害接连到来,(人们)没有办法度过灾年,(朝廷)应当抚恤下民,来解救他们的困倾。”奏书呈上,明帝审阅后,对中书监、中书令说:“看了高堂隆的奏书,使我感到畏惧不已!” 高堂隆病得很重,口述奏书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陛下一人的天下。臣百病缠身,稍微有点气力,就自己乘车出发,返回故里,如果死去后,魂灵有知,一定报效陛下知遇之恩。”明帝下诏说:“先生的清廉赶上了伯夷,正直超过了史鱼,忠心耿耿不顾自身,怎能小病未愈就归回故里呢?”高堂隆去世后,留下遗嘱要节俭办理丧事,用当时普通的服装入硷。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3)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要对文言文的大意有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7.【答案】内在美才是永恒的美 世界上有两种美,一种是外在美,一种是内在美。可是,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同时拥有两种美。 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喜欢美,尤其是外表美。所以,如今社会上流行的各大分店,如千色店等便成为各阶层女性甚至男性的“扮靓天堂”。她们不惜花费大量金钱砸在上面,买各式各样的化妆品和衣服。我不认为这些行为有什么不好。但是,这些追求,其实都是浮浅,或许也有些不切实际。人生有几个十年,即使你拥有再出众的外表,终究转眼而逝。唯独,内在美才是我们永恒的资本。 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载入史册且受人尊敬的人民,似乎都是因为他们的品德高、志向远、贡献大,而不是他们的容貌。西施美女,我们对她并不陌生,她的美貌更是让我们为之感叹,甚至闹出个东施效颦的笑话!但是,这并不算什么。我们真正要记住和学习的是当年吴越相争,她的一颗爱国之心,为国忍辱负重的高尚人格。这才是她真正美的地方! 《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虽然相貌丑陋,但是他的善良与真诚打动了很多读者。他不畏强势。坚强的生活下去,勇敢时保护他的恩人,直到死也和她在一起,他的内心十分美好,所以我认为他要比现代许多人都美丽。 人的美与丑不能用相貌来衡量,美是由内而外的散发,不是让人目力所及的美,而应是充满智慧和思想。就像山中的蘑菇,好看的往往是有毒的,而难看的往往是营养丰富的,不能观看表面光鲜,往往内在美更能打动人心。 当然,在现今社会中,外表美也许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但是内在美却是成功的关键!试想一下,一个人,连基本的爱心,基本人格都没有,徒有漂亮的外表又有何用呢?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以业绩论英雄。许多人,为了能提高自己的业绩,为了让老板赏识自己,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于是开始不择手段,丧失良心,干一些违法的事。 纵观历史长河,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雷锋、袁隆平,他们的外表并不出众。可他们却为整个社会作出了巨大且无私的奉献,让社会和百姓受益。我们没人会说他们丑,只会仰望他们的美。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必在乎外表美不美。因为美女三天看厌,丑女三天看惯。人们真正记住的美,是来自心中纯洁而高尚的美,也是永恒的美!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材料作文,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本题是材料作文,重要的是材料所蕴含的哲理意味,本道作文题选用宋代王溥的《咏牡丹》作为材料,要求考生根据诗中哲理引发的思考联想进行写作,写作时首先要读懂诗歌内容,弄懂哲理。细品味,诗人的审美情思落在了两个点上--外表美和实用美。诗人担心人们不服气,先拿枣桑来示例:枣花虽小,秋后有枣儿甜脆可口;桑叶很柔弱,他能养蚕结丝,美艳的绫罗由桑叶生成。还有,她的美艳,她的光彩,耀人眼目,让人心荡神怡,诗人是知道的,但他有意无视这些,因为,这些都是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仅此一点,牡丹不值一提。值得一提的是,她一旦开完美艳的花,就花去枝空,空空如也,没有什么好赞美的。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自己不赞扬没有实用价值的虚妄的外在美,而重视的是实实在在的实用价值。所以可以就此立意。 参考立意: (1)内在美与外在美; (2)内在美才是真的美; (3)腹有诗书气自华; (4 )人只有真才实学才能令人折服。 结构层次:文章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内在美才是永恒的美,也是文章的中心。文章开篇提出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只有内在美才是我们永恒的资本。文章列举西施的例子,说明让我们真正记住和学习她的是一颗爱国之心,这才是她真正美的地方;文章接着举《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进一步阐释内在美的重要性。文章结尾又列举了为整个社会作出了巨大且无私的奉献的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雷锋、袁隆平,他们的外表并不出众,但是没人会说他们丑,只会仰望他们的美。文章结尾扣题:来自心中纯洁而高尚的美,是永恒的美。 8.【答案】【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1)敢为人先,指有勇气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身先士卒,现多泛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而。“先锋”不一定是领导。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由文中“全国人民携手并肩”知应为“众志成城”。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盛大。故选A项。 (2)本题中,主语与上文“表彰名称”一致。只能选C。 (3)本题中,把“象征”改为“元素”,在“国际友人”后加介词“为”。只有D项修改到位。 答案: (1)A (2)C (3)D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2)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高考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平时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辨析病句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4 、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9.【答案】“令尊”是称对方父亲的敬词。称呼自己的父亲应为“父亲”。“寒舍”是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对自己的父亲就不用称“寒舍”了,改为“房屋”。“豁出老命”用语太重,改为“尽心尽力”。“贤弟”是古时人们对与自己熟识的朋友或者结拜兄弟的尊称。称呼自己的弟弟应为“弟弟”。“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表示复数,不能用“这名”修饰,应改为“学生”。 故答案为: ①“令尊”改为“父亲”;②“寒舍”改为“房屋”;③“豁出老命”改为“尽心尽力”;④“贤弟”改为“弟弟”;⑤“莘莘学子”改为“学生”。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 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洁、扼要,概括性强。 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 10.【答案】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图的类型,如本题所给的图是会徽,然后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写出数字和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并揭示其中的寓意”,这里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写出构图要素,二是揭示其中的寓意。解答第一个问题时,考生要按照顺序把握会徽的组成部分,从图中来看,可以按照由上往下、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进行介绍,如五角星、和平鸽、飘拂的彩带以及彩带构成的阿拉伯数字“7”,下面还有举办的地点的汉语拼音以及举办的时间;解答第二个问题的时候,考生要结合会徽使用的场合以及会徽中图的形状所代表的寓意来分析,如会徽名为“和平友谊纽带”,可见会徽要传达的是和平发展的理念,彩带的形状凸显武汉的长江文化以及地域的特色,而阿拉伯数字“7”则象征运动会的届次。 答案: 会徽由五角星星、和平鸽、彩带、7等元素梅成。寓意中国将通过本次盛会,将和平发展的理念传往世界各地,会徽采用“彩带”造型,飘逸动感。凸显武汉的长江文化和地域特色。彩带呈“7”字型,象征武汉市即将举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认真阅读题干要求,弄清主题,看清要求,尤其是字数限制等细节;然后仔细阅读示意图,注意箭头方向,看明白几个关键词的关系;表述时找准顺序,注意表达简洁和连贯。 高考图(表)文转换题特点如下: 1.考查的综合性明显 图文、表文转换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2.考题选材生活化突出 近几年图文、表文转换题的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亲情、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 表文转换和图文转换是高考图表题的两大类型,是一种综合性、技术性较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表面上是“看图说话”,实际上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准确、鲜明、生动、连贯等多个考点,其实是对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查。而这两个类型又包括多种考查形式。 表文转换:表格文字转换、柱形图表文字转换、曲线图表文字转换、饼式图表文字转换、结构图表文字转换。 图文转换:徽标文字转换、图片文字转换、漫画文字转换。 在媒体信息交流和传递中,图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或作者的观点态度。常见的图表形式有公司单位的报表、企业厂家的生产增长图、工艺生产流程图、实验研究变化曲线图等。简洁的图表包含着大量的文字和数字信息,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 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以下两种:文字转换题,即将图表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信息推断题,即针对图表数据作结论或提建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