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9 年春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油画是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早期的油画多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创作,可分为 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学院派、印象派等。现代绘画始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流派更多, 但诸多流派流传时间较短,令人眼花缭乱。没有具体记载说过西方油画中最初出现东方元素是 什么时候,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印象派之后东方元素变得常见起来。 中国的青花瓷经常会出现在西方油画作品中。齐凡尼·贝利尼的名作《诸神的宴会》中, 青花瓷钵成为诸神喜爱的“神器”。据瓷器专家考证,这三只瓷钵为明朝宣德至成化年间 (1426-1487)之物。大家知道乔凡尼·贝利尼生活在约 1427 年至 1516 年间,画中的瓷器应该 是欧洲大航海初期,甚至更早的产品。 远在唐代时,中国的瓷器就作为商品进入国际市场,行销日本、印度、波斯和埃及等地。 17 世纪时,中国的瓷器已在欧洲占有一定的市场。当时,中国的瓷器在欧洲被视为珍玩,只 有在西班牙和法国等大国的宫廷里才能见到较多的瓷器,贵族家庭也以摆设瓷器来附庸风雅、 炫耀地位。 不过随着航海技术的发达,到了近代,中国的瓷器并不像以前那么稀有难得了,而是成 为一种生活情调的象征,“蔓延”在西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法国画家雅格布·约瑟 夫·蒂索绘制的《贵妇》中,可以清楚看到一套青花瓷茶具,茶具洁白幽蓝,细腻明亮,即 便摆在普通西方人的家里,也毫不觉得突兀——这是那时专门用于出口的、加入了西方审美 元素的茶具。 19 世纪 70 年代后期到 80 年代初,日本浮世绘漂洋过海进入西方人的视野、生活和艺术 作品中。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在绘画的内容上,有浓郁的本土气息,表现 四季风景、各地名胜,尤其善于表现女性美,有很高的写实技巧。在欧美印象派艺术家的画 作中可以看到许多浮世绘风格的影响。 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也有很多东方风情的油画。虽然克里姆特 没有到过东方,但他却非常欣赏东方艺术,因此作品背景中出现中国的亭榭、门神、关公就 不足为奇了。民俗学家冯骥才曾在<保卫克里姆特最后的画室》一文中提到,克里姆特的书房 里挂着中国门神的画像,书柜里陈列着中国的陶瓷、雕塑、纺织品等,他还收藏了许多中国 的民间年画。我们能够在克里姆特的作品中找到与中国民间艺术相类似的用色,他在处理人 物形象和环境背景时都常采用大面积的平涂填色,画面经常出现桃红、明黄、群青等中国年 画常用的颜色,画面色彩对比鲜明,构图简洁,人物形象平面但生动写实,这些都隐隐传递 出他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学习和吸收。 今天,面对势不可挡的经济、文化、艺术全球化大潮,各个国家和民族一方面都在努力 适应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潮流,另一方面也在加强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走上了“返回传 统”“回归民族”的道路。其实,艺术上的文化自信并不是排拒其他艺术的“清高独立”, 而应该是打破传统边界后重建新边界,这应该是当今艺术家应该具有的宽广胸怀,是一种在 碰撞和紧张之后从容面世的态度。 (摘编自宋艳妮<西方油画中的东方元素》)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绘画的主体绘画方式是油画,早期的油画创作多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形成了古典主 义、浪漫主义等众多的绘画流派。 B. 《诸神的宴会》中青花瓷钵成为诸神喜爱的“神器”,根据瓷器专家考证,画中的瓷器应 该是欧洲大航海初期,甚至更早时候由中国传入西方的。 C. 17 世纪时的欧洲,一些大国的宫廷和贵族家庭把中国的瓷器当作供赏玩的珍品,用以显示 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貌似高雅的追求。 D. 日本的浮世绘在绘画内容上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在绘画技巧上很讲究写实性,对欧美印 象派画家的创作产生了较多影响。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始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西方现代绘画,流派比早期更多,但诸多流派流传时间短,因 此西方油画中最初出现东方元素的时间无法确定。 B. 到了近代,得益于航海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瓷器在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变得普遍,而 且成为一种生活情调的象征。 C.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很欣赏东方艺术,受此影响,其作品背景中出现不少中国元素,在用 色、构图、人物形象刻画上也都带有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 D. 从中国的瓷器到日本的浮世绘,再到中国的年画、门神等,这些东方艺术都以各自的方式, 对西方早期和近现代的油画创作产生了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西方绘画中存在东方元素,近代中国专门用于出口的茶具也加入了西方审美元素,这说明 东西方文化艺术并不是相互排拒,而是相互学习和吸收的。 B. 中国瓷器由被奉为“神器”变为贵族炫耀的资本,再后来变得寻常普遍,这说明中国瓷器 在西方社会受到普遍喜爱,且经历了自上而下的流行过程。 C. 文中所引冯骥才关于克里姆特书房的描述,侧面说明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对东方艺术尤其 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钟爱,其作品中出现中国元素绝非偶然。 D. 在努力适应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同时,加强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这并不是艺 术上的文化自信,而是排拒其他艺术的“清高独立”。 【答案】1. B 2. A 3. D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B 项,曲解文意。原文意思是,据瓷器专家考证,三只瓷器为明朝宣德至成化年间 之物。认为画中的瓷器应是欧洲大航海初期,甚至更早的时候由中国传入西方的,是文章作 者的推测。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A 项,强加因果。原文并没有提到“诸多流派流传时间短”是“西方油画中最初出 现东方元素的时间无法确定”的原因。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加因果、曲解 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 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D 项,理解有误。根据文意,艺术上的文化自信应是在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 基础上,学习、吸纳其他文化艺术的精华,而在努力适应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潮流的同时, 加强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也是它的应有之意。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夜之随想曲 我陪他坐在小河边。 新月初上,沙滩上洒着一层迷蒙的月光。一条条柔软的柳枝从头顶上垂吊下来,悠悠摆 动,拂抚着我和他的脸。 “空气多好啊!”他用手撩着水,撩起的水珠落进河水里,发出清脆的金属撞击般的声 音。“在享受清新的空气财富方面,乡下人比城里人富有得多了!” 我很自豪。我生活在乡下,总愿意听到别人赞美乡村,尤其是城里人对乡村的赞誉之辞。 “唉!”他感叹着,遗憾地摇摇花白的头,“我那小孙女,长到八岁了,没有见过河水, 没有摸过沙子。每到星期日,总要我领他去公园,那些假山假湖,她一进去,就没命地跑啊 蹦啊!我看着真难受!被人踏得光溜溜的假山,沤得发黑的一潭臭水……哪有这大自然的河 水的美景呢?我的孙女要是到这沙滩里来,该乐死了哩!” “那你把孙女领来呀!让孩子在乡下玩玩多好!”我热烈地邀请。 “我前日来时,孙女就要跟我来,我也想带她。”他说,“她奶奶给整好了衣服,她妈 妈给装好了吃食,奶粉、白糖、蛋糕、巧克力,嗬呀,装下一大包,真够我背的。结果呢? 我引着孙女要下楼了,她妈妈突然说,要是孩子病了可怎么办?乡村人没有讲卫生习惯,孩 子是很难适应的。我下乡来头一个星期,就闹肚子,我也就……” 我嗯了一声,相邀的热情顿然冷却了。 “孩子抵抗力差呀!”他解释说。 我点点头,这是对的。 “城里的孩子真可怜!”他敲着膝头,叹惋的口气,“吃不上任何新鲜的东西。奶粉加 工过了!苹果是糠①的!西红柿是催熟的!连面粉也是囤积 了多年的小麦磨下的陈货!我在 房东家里,看见女当家每天早晚给孙子挤羊奶,多新鲜!西红柿从地里摘下来就吃,维生素 一点也不损失……我的那个小孙女,真可怜!啥好东西也吃不上……” 我想点头搭讪一下,脖颈竟然不听支配,只好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我和他住在一个叫做前庄的村子里,搞农村调研,他是组长,我是组员。半个多月的相 处,我大体得知,他是地区的一位中层领导干部,下乡“抓点”来了。我有幸陪他住在前村, 原是以为荣幸的——这是我有生以来直接接触的最大的一位领导。我每月的工资,只抵得他 的工资的零头的一半。 我有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农民老婆。我从来不敢用那一点可怜的工资去心疼孩子。我想 尽一切可能节约的途径省下每一块钱,再到渭北的富裕地区去买苞谷。我们队里的粮食总是 欠缺,我能保证一家老少填饱肚子,就自以为是最大心疼了。 他——我的组长,现在在美妙的夏夜的大自然的怀抱里,为他的小孙女不能呼吸新鲜空 气,不能尝新鲜水果,不能喝到鲜奶而深深惋惜。 大约看着我无端地沉默起来,他笑着说:“你能在农村工作,太好了!我就喜欢农村, 所以这次下乡,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城里没什么好留恋的。你可记住我的话,甭往城里钻!” 我点点头,笑笑,说:“我就算想进城,也钻不进去。我是一个小技术员,到城里没工 作干呀!再说,我那点工资,在乡下还能凑合,到城里可就没法……” “你工作几年了?”他关心地问。 “我六○年从省水利学校毕业,现在工作整整十五年了,工资一次也没长过。”我流露 出某些怨气 “工资是低些。”他安慰我说,但随之就对我进行教育了,“我参加革命时,没有工资, 照样拼命干!干革命不能讲价钱!” 我的意识里强烈地拒绝接受这样冠冕堂皇的教育。我多少知道,他早在我这个年龄的时 候,已经有保姆料理家务了。他已经不需要向谁再讲价钱。他不满足的,仅仅是孙子看不见 大自然的真山和真水,呼吸不上乡下新鲜的空气,尝不到从树棵上刚摘下的带着露珠的苹果! “空气多好啊!”他站起来。 “空气……是好啊!”我也站起来。 “我的小孙女要是跟着我,该多好!” “你带一个保健医生来……” “我的资格不够哟!”他哈哈一笑。 我想说点什么迎合她,然而终于没有说。我的心头掠过一阵悲凉,他一边抱怨自己亲爱 的小孙女吃不上新鲜水果和牛奶,却一边教导根本连糠了的苹果也吃不到嘴的孩子的爸爸 ——我,要艰苦奋斗,继承传统…… “我一定要说服小孙女的奶奶和妈妈,带她到乡下来,看看真山真水,呼吸新鲜空气。” 他在夏夜温适的空气中沉吟着,终于下了决心,而不再考虑卫生条件了。 “你把时间选择得稍晚一点,”我提示这位城里人说,“那时候,前村大队果园里的苹 就要成熟了,很新鲜……” “这倒对!”他高兴地点点头,居然把我的话当真了…… (有删改) 【注】①糠,方言,指果蔬失去了水分。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听到组长夸赞乡下人在“享受清新的空气财富”方面比城里人富有时,“我”感到“很 自豪”。这里的“自豪”其实是反语。 B. 组长的儿媳已经给女儿装好下乡时的吃食,临行时却又担心乡下的卫生条件对女儿健康不 利,主要表现了组长的儿媳对乡下的偏见。 C. 组长抱怨城里的孩子只能吃糠苹果,却不知道“我”的孩子连糠苹果也吃不起,这既反映 了当时城乡之间巨大的生活差异,也表现出组长工作不够扎实。 D. 正如标题所示,本文情节跌宕起伏,但始终在轻快而诙谐的笔调中发展,如一支优美婉转 的小夜曲。 5. 第二自然段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这一段描写有何作用? 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6. “我”在与组长的交谈中,有丰富的心理变化。请结合全文分层慨括。 【答案】4. C 5. (1)特点:新月迷蒙,柔柳低拂,营造出静谧、清新的氛围。 (2)作用:扣题,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乡下月夜(环境方面);引出下文,为组长赞美 乡下空气 作铺垫(情节上);景中寓情,烘托出“我”有幸陪组长坐在小河边时的喜悦之情。 6. (1)第一次听组长赞美乡下的自然条件时,充满自豪,满怀邀请组长孙女下乡玩的热情。 (2)听组长担心乡下卫生条件却又忧虑孙女不能像乡下人那样吃上新鲜东西时,“我”的热 情冷却。 (3)“我”进而想到自己和组长的巨大差距,感到失落,心生怨气。 (4)组长对“我”进行“传统教育”并对“我”的埋怨毫不理解时,“我”感到悲凉。。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这 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 A 项,“这里的‘自豪’其实是反语”错误,从文中来看,文中说的是“我很自豪。我生活在 乡下,总愿意听到别人赞美乡村,尤其是城里人对乡村的赞誉之辞”,此处的“自豪”是 “我”当时的真实心理感受,并非反语。B 项,“主要表现了组长的儿媳对乡下的偏见”有误, 儿媳的看法不完全是偏见,还有对子女的爱。D 项,“情节跌宕起伏”“始终在轻快而诙谐的 笔调中发展”与原文不符,“如一只优美婉转的小夜曲”也评价不当, “随想曲”与“小夜 曲”是两种不同曲风,本文叙述平静、自然,更近似“随想曲”。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二自然段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这一段描写有何作用? 请结合原 文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小说中环境的特点以及景物描写的作用。先找到这段景物描写,明 确描写的中心以及景物的特点,“新月初上,沙滩上洒着一层迷蒙的月光。一条条柔软的柳 枝从头顶上垂吊下来,悠悠摆动,拂抚着我和他的脸”,这是写沙滩上的景象,主要写“新 月”“柳枝”等景物,“新月”是迷蒙的,“柳枝”是柔软低拂的,营造出静谧、清新的氛 围;这一段景物描写在第二段,处于文章的开头,从与标题的关系来看,紧扣标题中的“夜”,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从与下文的关系来看,引出下文的情节,为下文组长赞美乡下空气 环境好做了铺垫,这些都属于结构上的作用;从内容上来看,这一处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 有幸陪组长坐在小河边时的喜悦之情。 点睛: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 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 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 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 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 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比如本题中,所涉及的环 境描写在第二段,考生应先抓住所写的景物明确环境的特点,然后考虑这一景物描写与标题、 下文情节以及人物心情的关系。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分层慨括”“我”在与组长的交谈中的心理变化,这是考查 学生把握小说情节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既然是“分层概括”,这就需要考生先给文章 分层,然后圈出直接或间接写“我”心情的语句。一开始听到组长赞美乡下的自然条件时, “我很自豪”,“我热烈地邀请”组长孙女下乡玩;当听组长担心乡下卫生条件却又忧虑孙 女不能像乡下人那样吃上新鲜东西时,“我嗯了一声,相邀的热情顿然冷却了”;等到“我” 进而想到自己和组长的巨大差距时,“我”内心失落,“流露出某些怨气”;最后组长对 “我”进行“传统教育”并对“我”的埋怨毫不理解时,“我的心头掠过一阵悲凉”,“他 一边抱怨自己亲爱的小孙女吃不上新鲜水果和牛奶,却一边教导根本连糠了的苹果也吃不到 嘴的孩子的爸爸——我,要艰苦奋斗,继承传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美贸易战的喧嚣尚未远去,美方封杀中兴的禁令悄然而至。4 月 16 日,美国商务部宣 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这一禁令为期长达 7 年,理 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英国也于近日发出新的建议,警 告电信行业不要使用中兴的设备和服务。美英的双重打击也许会令这家民族品牌企业面临破 产。 4 月 17 日,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 国企业的合法权益。4 月 19 日,商务部再次强硬表态:“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聪明,否则只会 自食其果。也希望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的决心,如果美方坚持通过单边主义的保护政策,不惜 伤害中美两国企业利益,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迫使中国作出让步,那是打错算盘,中方坚决 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决心和信心不会有丝毫动摇,我们会进行坚决的斗争。” 此外,4 月 17 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美方行为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赤裸裸的经济 霸权。“如果美方任性妄为,继续逆潮流而动,我们必将严阵以待,毅然亮剑,打赢这场多 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保卫战。” (新浪新闻,有删改) 材料二: 中兴作为中国第二大、全球第四大通讯设备制造商,却因美国的一纸禁令,几乎遭到了 灭顶之灾,这背后折射的是中国集成电路(IC)行业的问题: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 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基础能力上的欠缺,强烈依赖第三方的 先进 IP 核、先进工艺和外包设计服务,最终行业将受制于人。 《2017 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当前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低, 在计算机、移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芯片国产占有率几近为零。 正是这样过于依赖进口核心芯片的局面,一旦面对美国的制裁,国内 IC 行业“说不”的 底气也显得十分不足。毕竟,国产芯片一日不能替代,这样的局面一日没有改变,IC 产业的 发展始终受限于美国。应当时刻铭记,我们在向美国掣肘说不的同时,也要警惕此类暗示性 的主张——若要站在世界领先水平,就必须大量投入研发。这句话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中获得 了无与伦比的普及,几乎成为常识。但是,一切还需从长计议,一切进步都还需积淀;换句 话说,2025 年迈入制造强国的步子不能乱,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 作”的原则不能破。 (财经网,有删改) 材料三: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 讲话道出了亿万国人的心声。“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这是新时代中国的创 新宣言,也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铿锵誓言。 加速突破核心技术,必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 心技术研发,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全力打好创新攻坚战,奋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目前我国 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以芯片行业为例,近年来我国不断进步,但与世界先进 水平相比,依然存在明显“代差”。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等不得, 也急不得,需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培育创新生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步一个 脚印向前推进,直到实现最终目标。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还要找准重心,牢牢牵住科研攻关的“牛鼻子”。创新的千军万马, 向哪里进军?要把方向搞清楚,把重点搞明白,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比如,在信息领域, 就应聚焦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 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强筋 壮骨。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 今天,突破核心技术,也意味着开放创新,既跟高手过招,也与各方合作共赢,善于用好全 球创新资源。 (新华网 辛识平:《加速打造“中国芯”》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方以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为理由封杀中兴,这是对国际多边 主义和自由贸易发展之路的肆意破坏。 B. 面对美方的封杀令,中方指出其目的是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迫使中国作出让步,中方表示 将采取措施,严阵以待,维护合法权益。 C. 以中兴为代表的国内 IC 行业,面对制裁明显底气不足,折射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中国集成 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少而且低端。 D.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庞大,但却因基础能力欠缺,强烈依赖第三方的先进 IP 核等问题 受制于人,想要改变现状,还需从长计议。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对中兴的制裁,不仅会对中国民族企业造成重大打击,而且还会伤及美国企业的利益, 是一种逆流而动的行为。 B. 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当前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低,在计算机、 移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芯片国产占有率几乎为零。 C. “若要站在世界领先水平,就必须大量投入研发”这种舆论认识是不理性的,可能会打乱 2025 年中国迈入制造强国的步子。 D. 近年来,我国芯片行业虽不断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代差”明显。只要我们“咬 定青山不放松”,就一定能实现最终目标。 9. 为了“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我们应该怎样做?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7. C 8. D 9. ①必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②要有恒心,遵循科技发展规律;③要找准重心,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④开放创新,善用全球创新资源。 【解析】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 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C 项,折射的问题不是“产品少且低端”, 而是 “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故选 C。 【8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 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D 项,“就一定能实现最终目标”说法太 绝对。故选 D。 【9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 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怎样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 突破,注意根据材料三的重点句子“加速突破核心技术,必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 势”“创新等不得,也急不得,需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培育创新生态”“实现核心技术突 破,还要找准重心”“与各方合作共赢,善于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 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 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征。太宗尝谓征曰:“卿前后谏二百余事,非至诚何能若是?”征 以族辞位,帝曰:“金必锻炼而成器,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岂可去乎?” 然其时直谏者不止魏征也。今案新旧唐书各传。薛收谏猎,帝即赐金四十铤以奖之。孙 伏伽谏元师律罪不当死帝即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以为太厚帝曰朕即位未有谏者是以赏 之。虞世南谏田猎、谏山陵之制不宜过厚、谏宫体诗...不宜作,恐天下从风而靡,谏勿以功高 自矜,勿以太平自息。帝尝曰:“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褚遂良谏宠魏王泰太过, 帝纳之;谏告成东岳,即罢封禅..……此皆见于各传者也。 魏征尝言:“陛下导之使言,臣所以敢谏;若陛下不受,臣岂敢犯龙鳞?”是诸臣之敢 谏,实由于帝之能受谏也。以太宗之天锡智勇,制事决机,动无遗策,宜其俯视一切,臣下 无足当意者。乃虚怀翕受,惟恐人之不言,非徒博纳谏之名,实能施之政事,其故何哉?盖 亲见炀帝之刚愎猜忌,予智自雄,以致人情瓦解而不知,盗贼蜂起而莫告,国亡身弑,为世 大僇。惟见之切,故惧之深,正张廷士圭所云;“多难兴邦,殷忧启圣,皆以事危则志锐, 情迫则思深也。”魏征之谏亦动以隋为戒,谓“隋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长久哉? 特恃其富强,不虑后患,驱天下以从欲,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陛下当鉴彼之失”。 此当时君臣动色相戒,皆由殷鉴..不远,警于目而惕于心,故臣以进言为忠,君以听言为 急。其后勋业日隆,治平日久,即太宗已不能无稍厌魏征,谓“贞观之初,导人以言。三年 后,见谏者悦而从之。近一二年,勉强受谏而终不平”。是可知贞观中年,功成志满,已不 复能好臣其所受教。然则惧生子有所惩,怠生于无所儆,人主大抵皆然。若后世蒙业之君, 运当清泰,外无覆车之戒,而内有转圜之美,岂不比太宗更难哉!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新旧唐书》,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孙伏伽谏元师律/罪不当死/帝即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以为太厚/帝曰/朕即位未有 谏者/是以赏之 B. 孙伏伽谏元师律/罪不当死/帝即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以为太厚/帝曰/朕即位未有 谏者是/以赏之 C. 孙伏伽谏元师律罪不当死/帝即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以为太厚/帝曰/朕即位/未有 谏者/是以赏之 D. 孙伏伽谏元师律罪不当死/帝即赐以兰陵公主/园直百万/或以为太厚/帝曰/朕即位/未有 谏者是/以赏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宫体诗,始于南朝梁简文帝,多描写宫廷生活,重词藻、声律,常常流于浮靡轻艳。 B. 封禅,历代帝王每年定时在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封”为祭天,“禅”为祭地。 C. 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 殷鉴,原指殷人灭夏,殷的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作为鉴戒;后来泛指可作借鉴的往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用“金”和“良匠”比喻自己与魏征的关系,表明了对魏征的倚重,更是对其忠诚 事主、敢于直谏品行的肯定。 B. 新旧唐书记载唐太宗时代直言进谏者很多,最根本原因是君主积极的态度,太宗鼓励进谏, 愿意虚心接纳臣下的意见。 C. 唐太宗目睹了隋朝灭亡的过程,清楚地看到隋炀帝因刚愎自用而丧国亡身的后果,所以能 够做到君臣警惕,引以为戒。 D. 虽治平日久,功成志满,唐太宗积极纳谏的态度却始终没有改变,作者因此慨叹后世国运 太平的君主难以做得更好。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恐天下从风而靡,谏勿以功高自矜,勿以太平自怠。 (2)多难兴邦,殷忧启圣,皆以事危则志锐,情迫则思深也。 【答案】10. C 11. B 12. D 13. ⑴担心天下人跟从(不良的)风气而奢侈浪费,规劝(皇帝)不要因功高而自我夸耀, 不要因身处太平之世而使自己懒惰松懈。 ⑵经历多种苦难会使国家振兴,深切的忧虑能开启智慧,这都是因为事情危急时人就会意志 坚定,情势紧迫时就会思虑深入。 【解析】 【10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 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元师律 罪不当死”是“谏”的内容,不要断开;“赐”的东西是“兰陵公主园”,不是“兰陵公主”, 不要断开;“是以”一个词语,“因此”不要断开。故选 C。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 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 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 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1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 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B 项,“历代帝王”“每年定时” 错误,封禅大典多在改朝换代、江山易主,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举行。故选 B。 【12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 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 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 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 题中 D 项,“积极纳谏的态度却始终没有改变”错误,原文“,已不复能好臣其所受教”。 故选 D。 【13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 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恐:担心;以:因;矜:夸耀;怠:懒惰松懈; 殷:深切;启:开启;危:危急;锐:坚定。 参考译文:找不到参考译文。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綦毋潜①落第还乡 王维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①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孝通,荆南人,王维好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中的第一句写出了作者在长安道上摆好酒席为朋友送行的场景。 B. 诗中的“同心”即志同道合的朋友,足见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意 C. “拂荆扉”实写好友已经回到了家里,把自家的木门扣开的情景。 D. 作者感伤于好友的落第,并且为好友此后的前程感到担忧和无奈。 E. 作者劝慰好友:他落第只是时机不当,切莫以为赏识他的人稀少。 15.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D 15. ①不舍之情,在长安道上设下酒席,为自己的知心朋友送别,表达 出不舍之情。 ②宽慰之情,颔联颈联写作者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 ③劝勉之情,尾联劝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 【解析】 【1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内容 是作者想象的,不是实写;D.全诗体现出的是作者对好友落第的劝慰之情,没有流露出“担 忧和无奈”。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 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 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 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1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是针对整首诗歌设题的,在分析情感的时候可以依照 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来分析,注意情感的多样性。 首联中的“置酒”相送、“同心”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中间两 联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 要开心起来。最后两句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 此怪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这一恳切安慰 之辞很能温暖人心,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 这一首送别诗不仅写出了对朋友的关心、理解、慰勉与鼓励,也表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思想。 全诗感情真挚而亲切,诗人为友人的落第而惋惜,对友人的遭遇深表同情,但全诗的格调并 不流于感伤,相反显得奋发昂扬。 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明确指出,他所谓的“师”并非“_____”,而是指那些能够传授人生 道理和解答人生困惑的人。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醒晚唐统治者,对于强秦盛极而亡的历史,如果后代人只是一 味哀叹而不以史为鉴,那么就会“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以美女衬英雄;再用“ _____”,以 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4)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_____,_____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 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答案】 (1).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小乔初嫁 了 (4). 樯橹灰飞烟灭 (5). 佛狸祠下 (6). 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 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 正确写法:授、读、哀、初、嫁、樯、橹、佛、狸、祠、鸦、鼓。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段时间以来,词曲都带有浓厚中国韵味的“古风音乐”渐渐走红。雅致的文字被谱成 唯美的歌曲,诗词歌赋的意象,文人墨客的掌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現在人们耳边。人们发现: ( )从线上走到线下,从虚拟世界中的 ID 变成现实生活里的“大咖”,古风音乐诞生之 初应声寥寥,如今因何吸引无数“粉丝”?这背后,除了网络平台______、热门影视剧带动 热点,优质歌曲本身才是主因。传统文化的宝藏______,诗词、戏曲、建筑无不可入词;而 《论语》的人伦日用,《山海经》的神奇诡谲,在现代语言的刻画下,艰涩的文字变得可触可 感,“过时”的岁月重新应时当令。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提高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小众爱 好也可大众化。 事实上,除了古风音乐,宽衣博带的古风服饰,裙袂飘飘的古风舞蹈,野菜浊酒的古风 饮食,甚至______的古风生活,都获得了不少拥趸。或是被快节奏生活疲惫厌倦,或是被古 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华夏文明的归属与认同。年轻人钟爱的文化产品,绝非 都是舶来品,绝非只有叛逆,古风音乐作为传统与现代的奇妙契合,恰恰证明了年轻人的文 化创造力。 但“古风”作为一个包罗万象的集合,内涵也需要甄别。有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 境,夹杂了神怪小说、玄幻游戏,甚至无病呻吟的爱情故事、堆砌辞藻的“大杂烩”时有出 现。换句话说,“古风”走红,______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尤须受众提高鉴别力。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或是被快节奏生活疲惫厌倦,或是被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华夏文明的认 同与归属 B. 或是对快节奏生活疲惫厌倦,或是对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华夏文明的归 属与认同。 C. 或是被快节奏生活疲惫厌倦,或是对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华夏文明的归 属与认同。 D. 或是对快节奏生活疲惫厌倦,或是被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华夏文明的认 同与归属。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传统被古风音乐带来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B. 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C. 传统的一种新的“打开方式”是古风带来的 D. 一种新的传统“打开方式”由古风带来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大力相助 取之不尽 琴歌酒赋 鱼目混珠 B. 推波助澜 取之无禁 瑟调琴弄 鱼目混珠 C. 推波助澜 取之无禁 瑟调琴弄 鱼龙混杂 D. 大力相助 取之不尽 琴歌酒赋 鱼龙混杂 【答案】17. D 18. B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 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 项介 词误用;B 项介词误用、语序不当“认同与归属”;C 项介词误用、语序不当“认同与归属”。 【18 题详解】 试题分析: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 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 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 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 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根据文意填空类,考生根据对前后文意的理解, 此处填写“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19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大力相助,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 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属贬义词。取之不尽,指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取之 无禁,取得不用禁止。琴歌酒赋,意思是旧皆逸人、高士之事。瑟调琴弄,比喻夫妇感情融 洽。鱼目混珠,意为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借以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鱼龙混杂,意思是 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点睛:正确使用词语的题目,有成语和熟语,有时还考核虚词。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 情色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度区分,成语注意从望文生义、对象错配、 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 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 20.春节期间,在北京工作的小王收到了二叔在北京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 给二叔写了一封信,但其中一段有5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多年来对 我的关心和爱护,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您想让我为您的令郎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 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心凉的。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 礼物,您肯定会喜欢的! 【答案】①“笑纳”改为“收到”;②“您的令郎”改为“弟弟”;③“鼎力相助”改为“尽 力而为”;④“心凉”改为“失望”;⑤“惠赠”改为“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应该知道什么叫得体,然后结合平 时积累以及语境进行分析辨析。所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具体说,就 是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同某个或某些有关系的人说一件事,怎样说最恰当,合乎这种场合的 要求,合乎听话人和说话人相互关系的要求。本题中,①“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 自己的礼物。不能用来指自己接受别人的礼物;②“您的令郎”语意重复,“令郎”就是“您 的儿子”的意思;③“鼎力相助”,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多用于求人相助时的 客气话.不能用来指自己对别人的帮助;④“心凉”不合语境,改为“失望”;⑤“惠赠”, 称人赠与的敬词。不能指自己赠给他人礼物。故答案为:①“笑纳”改为“收到”;②“您 的令郎”改为“弟弟”;③“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④“心凉”改为“失望”; ⑤“惠赠”改为“送”。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 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 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 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 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 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 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 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 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说话时用的语言是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①___, 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 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个社会 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②__,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 个不可缺少的因素。③____。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 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 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答案】 (1).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2). 所以每一种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 (3).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 断能力。这段文字的中心话题是“语言”,第一处,前面对“语言”的功能进行阐释,后面 说“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这应是说“语言”,应是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第二处, 前面说“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后面说“因 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由“因为”可以知,前面应是先给出结果, 即所以每一种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第三处,后面说“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 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 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可见此处应是说语言 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即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城镇的街道路口,常有环卫工人在车流和行人中穿行。只要发现地上有垃圾,环卫工人 基本上都是随停随扫,这给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带来通行障碍,也给环卫工人自身带来安全隐 患,有些行人和司机甚至因此停下来和环卫工大声争吵。环卫工人说:“地上有垃圾,检查 验收不合格,我就要挨批评。”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内容的理解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尊重他人的职业 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如今职位更是 多,各种新奇的工作层出不穷,但是它们都无贵贱之分,每个认真工作的人都没有不被尊重 的理由。 材料中的母亲,没有尊重环卫工人,与孩子说:“不念书只配扫街”这一无理的话。可是凭 什么这样鄙夷环卫工人?谁说环卫工人就一定地位低下吗?环卫工人“扫街”也是在为人民服 务为环境的维护做贡献,何来“配与不配”之说?职业不分贵贱。即使环卫工人,那也是一份 职业,他们为城市作贡献,默默无闻的认真工作的人都是值得尊重的,无论何职何业。 道德往往比所谓的“念书”重要。假如一个人念书特别有方法特别厉害,然而做人方面有很 大缺陷的话,那可谓是得不偿失,道德包括的范围可广着,其中就有尊重与平等之说,我们 不但要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一个人的一生,平等待人以外。还要尊重每个人的工作,以平常 心看待。没有谁生来就是不公平的,职业亦如是。 有些时候人们往往以貌取人,对职业也是如此,认为很脏累差的活儿,就是差人一等的职业。 认为不修边幅无所事事的人就是逊色一等的人,这是目光短浅的人类的通病。 在现如今就业困难的社会中,人人自危,认真工作,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可爱的人在为生活拼 搏,在发光发热,工作岗位多了,所谓的“怪人”也就多了,例如殡仪化妆师,火化场的工 作者等,他们都是在认真工作的可爱的人们,有时因为工作的特殊而受到人们的歧视。人们 总是自私的,不曾认为人人需要谅解与换位思考,社会上的道德与宽容之心渐行渐远,而职 业无贵贱,谁都不可以打破此理。 人无贵贱,只有贫富之分,职业无贵贱,只有苦乐之分,有人能苦中作乐,认真向上,为一 代人生赢家,而有人怕吃苦而逃避歧视苦职,终一事无成,成一人生输家。 术业有专攻,人永远不可轻易下定论,不可歧视任何一个职业,如爱屋及乌,既然人与人之 间需要互相尊重,那么自然地,也要尊重各自的职业。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这道题命题的出发点,是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考查考生综合 思辨的能力。在材料中,“环卫工人”是对象主体,涉及到的行为关键词有“随停随扫”“带 来通行障碍”,这是表象。而环卫工人这么做的原因,材料中提到了“验收”,这又关联到 城市管理部门的管理举措。而且,环卫工人的工作,事实上对市民的交通出行造成了影响。 因此,作文的立意如果仅仅对环卫工人的行为作“对错”或“有理无理”判断,显然过于简 单。材料展示了三组矛盾,即:工作(环卫工人)与管理(城管部门),工作(环卫工人)与生活(司 机行人),生活(司机行人)与管理(城管部门)。好的立意,应该扣住具体矛盾来具体分析,在 论述中体现思维的全面性和深刻透彻。比如,环卫工人与司机行人,“争吵”这一现象,既 可能出于简单粗暴的路怒症,也可能出于对环卫工人以及司机行人的生命安全的担心。无论 是环卫工人,还是司机行人,在争吵中都有利己与利他的表现,因此,围绕这一组矛盾来立 意的话,可以从“安全”“理解”“互相尊重”等方面辩证展开。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 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 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 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 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 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