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8——2019学年度汪清六中9月月考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刘春荣 李慧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3题。(9分) 园日涉以成趣 陈从周 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于一体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 每一个园林都有自己的风格,游颐和园,印象最深的应是昆明湖与万寿山;游北海,则是湖面与琼华岛;苏州拙政园曲折弥漫的水面、扬州个园峻拔的黄石大假山等,也都令人印象深刻。 在造园时,如能利用天然的地形再加人工的设计配合,则不但节约了人力物力,并且利于景物的安排,造园学上称为“因地制宜”。 中国园林有以山为主体的,有以水为主体的,也有以山为主水为辅,或以水为主山为辅的,而水亦有散聚之分,山有平冈峻岭之别。园以景胜,景因园异,各具风格。在观赏时,又有动观与静观之趣。因此,评价某一园林艺术时,要看它是否发挥了这一园景的特色,不落俗套。 中国古典园林绝大部分四周皆有墙垣,将景物藏之于内。可是园外有些景物还要组合到园内来,使空间推展极远,予人以不尽之意,此即所谓“借景”。颐和园借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景,每当夕阳西下时,在湖山真意亭处凭栏,二山仿佛移置园中,确是妙法。 中国园林,往往在大园中套小园,如颐和园的谐趣园、北海的静心斋、苏州拙政园的枇杷园、留园的揖峰轩等,它们不但给园林以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同时又巧妙地把大小不同、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与山石树木安排得十分恰当。至于大湖中包小湖的办法,运用的最妙的要推西湖的三潭印月了。这些小园、小湖多数是园中精华之所在,无论建筑处理、山石堆叠、盆景配置等,都是工笔细描,耐人寻味。游园的时候,对于这些小景观,宜静观盘桓。 中国园林的景物主要模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天然的景色,即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些景物虽不一定强调仿自某山某水,但多少有些根据,用精练概括的手法重现。颐和园的仿西湖便是一例,可是它又不尽同于西湖。亦有利用山水画的画稿,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许多诗情画意的景色。在曲折多变的景物中,还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等手法。颐和园前山为华丽的建筑群,后山却是苍翠的自然景物,两者给人不同的感觉,却相得益彰。在中国园林中,往往以建筑物与山石作对比,大与小作对比,高与低作对比,疏与密作对比等。而一园的主要景物又由若干次要的景物衬托而出,使宾主分明,像北京北海的白塔、景山的五亭、颐和园的佛香阁便是。 中国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巧妙安排,十分重要,如花间隐榭、水边安亭。还可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因此,游过中国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这就是景物组合成不同的空间感觉,有开朗、有收敛、有幽深,有明畅。游园观景,如看中国画的长卷一样,次第接于眼帘,观之不尽。 “好花须映好楼台”,到过北海团城的人,没有一个不说团城承光殿前的松柏布置得妥帖宜人。这是什么道理?其实是松柏的姿态与附近的建筑物高低相称,又利用了“树池”将它们参差散植,加以适当的组合,使疏密有致,掩映成趣。苍翠虬枝与红墙碧瓦构成一幅极好的画面。这怎不令人流连忘返呢?颐和园乐寿堂前的海棠,同样与四周的廊屋形成了玲珑绚烂的画面,这些都是绿化中的佳作。江南的园林利用白墙作背景,配以葱茏的花木、清拔的竹石,明洁悦目,又别具一格。园林中的花木,大都经过长期的修整,使姿态曲尽画意。 若干园林亭阁,不但有很好的名字,有的还有很好的对联,读过刘鹗的《老残游记》,总还记得老残在济南游大明湖,看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对联后,暗暗称道:“真个不错。” 不同的季节,园林呈现不同的风光。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在其画论《林泉高致》中说过:“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造园者多少参用了这些画理。如扬州个园中的春夏秋冬不同的假山,在色泽上,春山用略带青绿的石笋,夏山用灰色的湖石,秋山用褐色的黄石,冬山用白色的雪石。黄石山奇峭凌云,俾便秋日登高;雪石罗堆厅前,冬日可作居观。 晓色春开,春随人意,游园当及时。 (原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中国园林的设计讲究“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天然的地形和园内的山水,每一个园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B.观赏中国园林的方法,有静观和动观之分。北海的静心斋,西湖的三潭印月,都是园中的精华,适宜静观。 C.中国园林中的长廊云墙、曲桥漏窗,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之外,在园林空间构图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D.中国园林往往以建筑物与山石作对比,大与小作对比,高与低作对比,疏与密作对比,团城承光殿就是最好的例子。 2.下列有关颐和园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 (3分) A.颐和园外面建有墙垣,里面规模宏大,建造者为了给人更加开阔的感觉,还巧妙地把玉泉山和西山移植园中。 B.谐趣园是颐和园的精华之一,这类园中之园在中国园林中很常见,这种组合使园林有了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 C.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主要景点,是全园建筑布局的中心,从地位上说,它相当于北海的白塔,景山的五亭。 D.颐和园乐寿堂前的海棠,其色彩、形态和周围的建筑形成极美的画面,体现了中国园林善于利用花草树木的特点。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颐和园借近处的玉泉山和较远的西山景,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借景”在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中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B.中国园林模仿自然,参以诗词画的情调,还运用对比和衬托等手法,在世界造园艺术中是最具有艺术价值的。 C.颐和园有谐趣园、北海有静心斋、苏州拙政园有枇杷园、留园有揖峰轩,都是中国园林中的大园中套小园的典型。 D.中国园林讲究巧妙安排建筑物,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因此,中国园林会给人以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的感觉。 评卷人 得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开门的是个男青年。 少平一惊:这张脸太像晚霞了! 不过,他很快明白,这是晓霞她哥田晓晨。 “你是少平吧?”晓晨在客厅里问他。 他,点了点头。 “我父亲在里边等你。”晓晨指了指敞着门的卧室,便垂头不再言语了。 孙少平通过客厅,向里间那个门走去。 他在门口立住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小桌上那个带黑边的像框。晓霞头稍稍歪着,烂漫的笑容像春天的鲜花和夏日里明媚的太阳。那双美丽的眼睛欣喜地直望着他,似乎说:亲爱的人!你终于来了…… 像框上揽结着一绺黑纱。旁边的玻璃瓶内插几朵白色的玫瑰。一位老人罗着腰坐在沙发上,似乎像失去知觉一般没有任何反应。这是晓霞的父亲。 孙少平无声地走到小桌前,双膝跪在地板上。他望着那张亲爱的笑脸,泪水汹涌地冲出了眼眶。 他扑倒在地板上,抱住桌腿,失声地痛哭起来。过去,现在,未来,生命中的全部痛苦都凝聚在了这一瞬间。人生最宝贵的一切就这样早早地结束了吗? 只有不尽的泪水祭奠那永不再复归的青春之恋……当孙少平的哭声变为呜咽时,田福军从沙发上站起来,静静地立了一会儿,说:“我从晓霞的日记中知道了你,因此给你发了那封电报……” 他走过来,在他头发上抚摸了一下,然后搂着他的肩头,引他到旁边的沙发里坐下。他自己则走过去立在窗户前,背着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朦朦细雨,声音哽咽地说:“她是个好孩子……我们都无法相信,她那样充满活力的生命却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她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另一个更年幼的生命。我们都应该为她骄傲,也应该感到欣慰……”他说着,猛然转过身来,两眼含满泪水,“不过,孩子,我自己更为欣慰的是,在她活着的时候,你曾给过她爱情的满足。我从她的日记里知道了这一点。是的,没有什么比这更能安慰我的痛苦了。孩子,我深深地感激你!” 孙少平站起来,肃立在田福军面前。田福军用手帕抹去脸上的泪水,然后从桌子抽斗里拿出三个笔记本,交到少平手里,说:“她留给我们的主要纪念就是十几本日记。这三本是记述你们之间感情的,就由你去保存。读她的日记,会感到她还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孙少平接过这三本彩色塑料皮日记本,随手打开了一本,那熟悉的、像男孩子一样刚健的字便跳入了眼帘——……酷暑已至,常去旁边的冶金学院游泳,晒得快成了黑炭头。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想念像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追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孙少平的视线被泪水模糊了。他合住日记本,似乎那些话不是他看见的,而是她俯在他耳边亲口说给他听的……当田福军搂着他的肩头来到客厅的时候,晓晨旁边又多了一位穿素淡衣服的姑娘——她不是晓晨的妻子就是他的未婚妻。他们要带他去吃饭。 但少平谢绝了。他说他已经吃过饭,现在就回他住宿的地方去。田福军让晓晨到值班室叫了一辆小车,把他送到了火车站附近的那个旅馆。回到旅馆后,少平立刻又决定当晚搬到黄原办事处住。他明天要赶回黄原。 他明天一定要赶回黄原!因为后天,就是晓霞和他约定在古塔山后面相会的日子。她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还要和她如期地在那地方相会! 中午十二点刚过,他就走出旅社,从东关大桥拐到小南河那里,开始向古塔山走去——走向那个神圣的地方。 对孙少平采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压严的仪式。 他沿着弯曲的山路向上攀登。从山下到山上的这段路并不长。过去,他和晚霞常常用不了半个钟头,就立在古塔下面肩并肩眺望脚下的黄原城了。但现在这条路却是如此漫长,似乎那个目的地一直深埋在白云深处而不可企及。 他看了看手表,离一点四十五分还有一个小时;而他知道,再用不了二十分钟,就能走到那棵伤心树下。他要按她说的,准时走到那地方。是的,准时。他于是在亭子间的一块圆石上坐下来。 心脏开始狂跳起来——上了那个小土梁,就能看见那个小山湾了! 在这一瞬间,他甚至忘记了痛苦,无比的激动使他浑身颤栗不已。他似乎觉得,亲爱的晚霞正在那地方等着他。他满头大汗,浑身大汗,眼里噙着泪水,手里举着一束野花,心衰力竭地爬上了那个小土梁。 他在小土梁上呆住了。泪水静静地从脸颊上滑落下来。 他来到杜梨树下,把那束野花放在他们当年坐过的地方,此刻,表上的指针正指向两年前的那个时刻:一点四十五分。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33章。田晓霞,省报记者,是省委副书记田福军之女,与矿工孙少平相爱。两人两年前曾约定在黄原城古塔山的杜梨树下再相会,但在约定日期的前几天,她主动前往报道洪灾情况,帮助疏散群众,奋勇救了一个小女孩,自己却被汹涌的洪水卷走,英勇牺牲。田福军得知女儿深爱着孙少平后,给孙发电报,让他来跟田晓霞做最后的告别。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来到田福军家中,看到田晓霞的遗像,孙少平泪水涌流,失声痛哭。照片上晓霞越显得青春美丽,纯真烂漫,就越凸显出少平内心的巨大痛苦。 B. 田福军并没有因为与女儿相爱的孙少平是个矿工而轻视他,相反,他为少平给了女儿爱情的满足而感到欣慰和感激,可见田福军的开明与慈爱。 C. 在少平心中,黄原城古塔山的杜梨树下是个神圣的地方,一点四十五分是个神圣的时刻,斯人已逝,赴约准时,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十分鲜明。 D. 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而热烈的情感,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描摹人的言行神貌,均笔下含情,真切深挚,令人动容感怀。 5. 为什么“对孙少平来说,此行是在进行一次人生最为庄严的仪式”?请结合文本理解。(8分) 6. 田晓霞有怎样的思想性格?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并分析。(8分) 评卷人 得分 三、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间道归太祖。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 通海为人沉毅。治军严而有恩,士乐为用。巢湖诸将皆长于水战,而通海为最。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吕珍兵暴至,诸将欲退。通海曰:“不可,彼众我寡,退则情见,不如击之。”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战,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而通海舟复为敌巨舰所压,兵皆以头低舰,兜鍪尽裂,仅免。明日复战,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药,焚敌舟数百。逾二日,复以六舟深入。敌连大舰力拒。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摇若游龙。军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友谅兵大败。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友谅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师还,赐良田金帛。 从徐达平安丰,又从克湖州,略太仓,秋毫不犯,民大悦。围平江,战灭渡桥,捣桃花坞,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祖挥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一》) 7.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B.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C.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D.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8.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另外祖父的父亲也称太祖。 B.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史上曾是吴、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被称为“六朝古都”。 C.“幸其第”中的“幸”特指皇帝亲临某地,“幸其第”的意思就是皇帝到他的宅第去。 D.卒,在《礼记》中指大夫的死;另外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俞通海擅长水战,深受太祖信任。他归顺太祖之后,太祖喜出望外,高兴地说“天赞我也!” B.俞通海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胥口作战中,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结果被敌军射中右眼。 C.俞通海忠心耿耿,临危不惧。太祖在康郎山遇险,俞通海奋不顾身,全力营救太祖脱险。 D.俞通海治军严明,关爱百姓。在攻克湖州和攻取太仓以后,秋毫无犯,当地百姓十分欢悦。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祖方驻师和阳,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 (2)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 评卷人 得分 四、古代诗歌鉴赏(14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小小题。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金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执掌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首句中“鸟羽轻”意义双关:征召文书上插有鸟羽,表示紧急;文书传送快,如同飞鸟一般的迅疾。 B.“敝裘羸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C.“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 D.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E.本诗采用了比兴、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疏密有致、波澜层出、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 1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8分) 评卷人 得分 五、名句名篇(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少年时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李商隐《锦瑟》中运用“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4、下列中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 尊府路遥,我府上倒是不远,不如先移步敝庐,小憩片刻。 B. 李博士屈尊惠临,我们却未及远迎,多有失礼,海涵海涵。 C. 在下才疏学浅,能调来贵地高就,实乃三生有幸祖坟冒烟。 D.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一定秉公钧裁,请你们放心。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B.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傅杰教授认为,《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选目精当,制作典雅,是一个今人阅读中国历代文史要籍的最佳读本之一。 C.中国的城市适合曼哈顿模式,但对于深圳的决策者来说,产业飞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已达到饥渴,横向扩容似乎已成必然之选。 D.“无人机”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人驾驶的飞机,目前,由于技术所限,飞机还需要专业驾驶员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来操纵。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七十年多岁的秦大爷突然晕厥在公路旁,醒来后已躺在洁白的病床上,半年来人们都在寻找帮助秦大爷的人,今天小陈终于供认不讳了。 ②许多国外朋友喜欢来中国旅游,个中缘由在于中国的美食,他们面对中国琳琅满目的食品,往往胃口大开,吃完大呼过瘾。 ③美国是中东战争的挑起者,日前,叙利亚再次与多个国家混战,美军与土军交火,俄罗斯军队却一直隔岸观火,未采取任何行动。 ④小王未听从父亲的话,初中毕业后便去了上海学厨师,如今他是某餐厅的主厨了,只要有重大厨事,他一定要亲自操刀,大显身手。 ⑤梁老师今天在给我们上政治课时说,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苦思冥想而不得结果之后,突然被人一点便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了。 ⑥他带着爸爸妈妈坐上了东去的列车,当他们来到杭州时,从未出过门的妈妈觉得杭州真是天上人间,顿时陶醉万分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呼麦是一种喉音演唱艺术,演唱时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 , , , , 。高音部的高音与口型有直接关系,口型扁音就高,口型圆音就低。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之间的距离有时可以达到六个八度音程,高音声部的旋律有时类似口哨声,或金属声。 ①而口腔发出的是高亮的泛音 ②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 ③声带发出的是低沉的基音 ④口腔共鸣点的变化就可在高音部形成旋律 ⑤加上气息的调控 ⑥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 A.②③①⑥⑤④ B.②③①⑤④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③①④⑤②⑥ 评卷人 得分 七、语言综合运用(11分) 18、下文中,作者认为托尔斯泰给沙皇的信之所以伟大,是因为( )(3分) 托尔斯泰是一位伯爵,拥有很大的农庄,但是在他的作品《复活》中,他重新回顾成长过程中身为贵族的沉沦,以及拥有土地和农奴带给他的不安与焦虑,他决定出走。我认为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品不是《复活》也不是《战争与和平》,而是在他垂垂老矣时,写的一封给俄国沙皇的信。信中,他没有称沙皇为皇帝,而是称他为“亲爱的兄弟”,他写道:我决定放弃我的爵位,我决定放弃我的土地,我决定让土地上所有的衣奴恢复自由人的身份。那天晚上把信寄出去之后,他收了几件衣服,拎着简单的包袱,出走了。最后他死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火车站,旁人只知道一个老人倒在月台上,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托尔斯泰。 (蒋勋《孤独六讲—革命孤独》) A.托尔斯泰体认民贵君轻,实践民主思维 B.托尔斯泰目睹贫富差距,慷慨捐财助人 C.托尔斯泰揭露民生困苦,唤起社会关注 D.托尔斯泰展现悲悯情怀,追求人间公义 19、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有的句子内部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8分)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答: 。 评卷人 得分 八、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幸福。——爱伊斯坦 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林肯 ③幸福就像那些星星,它们不能遍布整个夜空;它们之间有空隙。——泰戈尔 读了上面的三句话,你有怎样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的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1. 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由原文“团城承光殿前的松柏布置得妥帖宜人……与附近的建筑物高低相称”可知,该项表述错误。 2. 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原文中没有说把玉泉山和西山移植园中,只是把它们作为颐和园的背景。 3. 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最具有艺术价值的”夸大其词,只能说是“独树一帜的”。 4. C 5. 因为对孙少平来说,此行①是完成自己与田晓霞的约定,②更是对二人刻骨铭心的爱情的纪念,③还是对田晓霞的祭奠与怀念。 6. ①热爱生活,充满活力。她写日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她的笑容灿烂,眼神欣喜。 ②舍己为人,品格高尚。她主动奔赴抗洪前线,帮助疏散群众,并为救小女孩献出生命。 ③纯真热情,大胆追求爱情。身为省委副书记的女儿,她没有门第观念,大胆爱上了矿工孙少平。 7、C 8、A 祖父的父亲称为曾祖。 9、A 此时并没有“深受太祖信任”,太祖高兴是因为俞通海有水军千艘。 10、(1)太祖正在和阳驻军,谋划渡过长江,缺少船只。俞通海来到,太祖非常高兴说:“上天帮助我呀!” (2)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 “方”译为“正在”,“师”译为“军队”,“舟楫”译为“船只”,“赞”译为“帮助”,“从”译为“跟从”,“克”译为“攻克”,“略”译为“平定”,“舣舟”译为“停船”。 俞通海,字碧泉。他的祖先是濠州人。他的父亲俞廷玉搬迁到巢湖。元朝末年,盗匪起于汝州、颖州。俞廷玉父子和赵普胜、廖永安等人在巢湖安营扎寨,拥有千艘战舰兵力的水军部队。他们多次被庐州左君弼困窘,派遣俞通海悄悄地从小道归顺太祖。太祖正在和阳驻军,谋划渡过长江,缺少船只。俞通海来到,太祖非常高兴说:“上天帮助我呀!”太祖亲自前往安抚他们的军队。 俞通海为人沉着刚毅,治军严明而有恩德,士兵乐意为他所用。巢湖各将都擅长水战,而俞通海是最好的。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吕珍军队突然来到,诸将想退。俞通海说:“不可以后退,敌方多我们少,后退的话,那么我方情况就被暴露了,还不如攻击他们。”于是通海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对方箭下如雨,射中他的右眼。不能作战,他命令手下士兵披上自己的盔甲监督指挥作战。敌人把督战的士兵当作通海了,就不敢逼近,慢慢地退兵离开了。俞通海从此一只眼睛失明。 陈友谅大力举兵围攻南昌。俞通海跟从太祖攻击敌人。在康郎山相遇,因为船小不能仰攻大船,太祖军奋力作战差点支持不住。俞通海乘风放火焚烧敌船二十多艘,敌军稍稍受挫。太祖的船搁浅被围困了,陈友谅的骁勇的将领张定边径直向前冲,进犯太祖的船。常遇春射中张定边,俞通海乘飞舸前来援战,船只飞速驶来,带动湖水急涌而至,太祖的船只得以脱险。而俞通海的船又被敌方巨舰压住,兵士都用头抵住敌舰,头盔全咧,才勉强脱险。第二天再战,俞通海偕同廖永忠等把七艘船装上火药进攻敌舰,焚烧敌船数百艘。过了两天,俞通海又派六艘战船深入敌方。敌方联合大舰船奋力抵抗。太祖登上舵楼远望,很久都没有看到什么,料想俞通海的船只已经沉没了。过了一会儿,六艘船绕过敌方的舰船出现,飘飘扬扬如游龙。军队欢呼,勇气猛增百倍,作战更加奋力。陈友谅的军队大败。太祖军队驻扎在左蠡,俞通海进言说:“湖水很浅,小船很难周旋,不如进入长江,占据敌方的上游。他们的船进入,就立刻可以擒拿了。”于是就转移军队驶出湖,在水边和陆地构建栅栏。陈友谅不敢出来。在湖中停留了一个月,粮食用完,陈友谅带兵突围逃跑,最终失败死去。这场战役,俞通海军功最多。军队回京,赐予良田金帛。 跟从徐达平定安丰,又跟从攻克湖州,攻取太仓,秋毫无犯,百姓欢悦。围攻平江,大战灭渡桥,直捣桃花坞,中流箭,伤很重,回金陵。太祖驾临他的府第,问道:“平章知道我来探问伤情了吗?”俞通海不能说话。太祖挥泪而出。第二天死,时年三十八岁。太祖哭吊非常悲哀,随从的官员卫士都感动流泪。 11.CE(C“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错。应为,对此觉得可笑。E比兴手法,错。 12.情感:①希望终老田园。颈联写十里池塘,群鸭戏水的欢畅热闹以及川原桑柘在晚烟中平展的美景,表现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留恋。②心念国事。首联写作者应檄赴邓,着敝跨羸,星夜赶路,隐含国家时局的艰难和个人心境的伤感;颔联写虽不情愿,但征召有期,国家又有急难,不得不立即动身,表现了他以国事为重的可贵精神。③矛盾、无奈之情。尾联写虽志在终老田园,但春官识名,不得不应召为国效力的矛盾。 13、(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14【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A项,“府上”是敬词,言他人;B项,惠临,指光临,对迎接人到来的敬称。使用正确;C项,“高就”是敬词,言他人;D项,“钧裁”是请对方决定之意。 15【答案】D 【解析】A项,“是否……,是否……,是检验……”两面对一面,前面“是否”是两种情况,后面“是检验”是一种情况,应去掉两个“是否”。B项,“一个今人阅读中国历代文史要籍的最佳读本之一”语意重复,“一个”和“之一”重复。C项,“对土地的需求已达到饥渴”成分残缺,缺少“达到”的宾语,在“达到饥渴”后加“的地步”。 16【答案】A 【解析】①不合语境,“供认不讳”,坦白地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不隐藏不避讳,而句中说小陈承认“帮助秦大爷”这一事情,不是“罪行”,故错误。②使用对象不当,“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而句中说的是“食品”,不当。③使用正确,“隔岸观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在一旁看热闹,句中说的是美军和土军交火,俄罗斯在一旁看热闹,正确。④“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⑤“茅塞顿开”,比喻立刻理解明白。⑥望文生义,“天上人间”,比喻境遇完全不同,句中是说杭州的美丽,误把该成语理解成“人间仙境”,错误。 17【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语句的排序题。从题干来看,这是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且从所给语境来看,这是一段说明性的文字,说明的对象是“呼麦”,根据句式的特点,①和③应放在一起,因为这两句的结构一致,内容相关,一个说的是“高亮的泛音”,一个说的是“低沉的基音”,“而”说明①应紧跟③;③和①说的“基音”和“泛音”就是②中的“两个声部”,所以这两句应紧跟②;④中“口腔共鸣点的变化”是承接⑤“气息的调控”,而⑥“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是结果,故应放在最后。 1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材料内容的题目,注意根据文中的书信的内容“我决定放弃我的爵位,我决定放弃我的土地,我决定让土地上所有的衣奴恢复自由人的身份”可见是“展现悲悯情怀,追求人间公义”。 19【答案】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尧天舜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对联的把握。题干中,答题关键词“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调整下联的句序、句子内部结构”。对联要做到字数、句式、词性都对仗。答题时,依据上联,“大江东去”对“小苑西回”都是主谓结构;“浪淘尽千古英雄”与“一庭佳丽莺唤起”内容相对,将与整为“莺唤起一庭佳丽”;“问楼外青山” 与“看池边绿树”内容,句式相对;依据“山外白云”将“红雨树边”语序调整为“红雨树边”,使得“白”与“红”相对应;“何处是唐宫汉阙”与“此间有尧天舜日”相对。 点睛: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对联的要求如下: 1.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2.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3.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4.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5.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20【答案】 幸福是什么 “幸福”有着广泛的含义。有人说:“得到关爱是幸福。”有人说:“每天无忧无虑地生活是幸福。”我说:“幸福就是你正在做的事,比如现在,你在学习、生活中战胜困难,取得成功更是幸福!” 海子的诗里有这么一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幸福没有惊世骇俗的剧情,没有哗众取宠的台词,幸福只是容易被忽略的小事。 你可曾在意过一杯白水?一个富商年轻时外出闯荡,十年才回家一次,对于他的孩子而言,他是一个陌生人。临终时,他想要一杯白水,可是身边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他递上一杯白水。 也许富商年轻时认为财富便是一切,拥有财富便拥有了幸福,但是当他发现他自己并不快乐,并不幸福的时候,他连一杯白水的渴望也成了奢求。幸福,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正如龙应台说的:“幸福,就是早上和你说再见的人,下午平安地回来了。” 你可曾在乎过淡泊?《庄子达生》里有这么一句话:“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庄子的幸福观便是看破生死,排斥杂念,抛弃名位,保持心地淳朴专一。 当所有人都死命抱住权利的瞭望塔,为了更清楚地丈量身边的人,拼命向上攀爬的时候。谁又愿意像陶渊明般隐世,如东坡那般守着一寸方土依旧依然自乐呢?人们总以为拥有了权力便可操纵一切,这便是幸福。然而淡泊以明志,生死,权力又有何重要。幸福,便是一种对平淡生活的自我满足,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心境。 美国有部叫《阿甘正传》的电影,阿甘是一个智商仅为75的孩子,然而一切却从他的“跑”改变。因为“跑”这一个希望,他跑过了橄榄球,跑过了死亡,跑成了战争英雄。里面有句台词:生命就像一盒巧克力,结果往往出乎意料。幸福就是在生命中仍然有期待,仍然有希望。 林肯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人们忽略的往往是幸福,是一些琐碎,正如每天早晨的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有人依旧皱着眉头。其实,只要踮起脚尖,便可以触摸幸福。幸福也许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幸福也许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抑或,幸福就是以往人们所忽略的,到如今依旧忽略了。 【解析】试题分析:作文要想准确立意,必须认真审读材料。本次作文材料由三个名句组成,这三则材料分别是爱伊斯坦、林肯和泰戈尔的名言。“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幸福”,意思是有事情做,有能让自己得到成就感的事情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这是说你自己觉得是幸福,那就是幸福。“幸福就像那些星星,它们不能遍布整个夜空;它们之间有空隙”,这是说幸福一直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去寻找,去感受。这三则材料中都有“幸福”字样,都是围绕“幸福”话题来说的,所以可以判定本次作文命题是关于“幸福”的话题,立意比较广泛。写作时要求以其中的两句或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否则为偏离题意或不符合题意。 点睛:从作文题目类型角度看,三句名言任选两句或三句,自定立意,属于材料作文,且是多则材料。那么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这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大致分为这样几步:一、逐一解读名言的内涵外延。二、寻找名言之间的逻辑关联。通过解读,不同名言之间最容易关系的句子可以先进行“组合”。多数考生可能以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两句来构思立意。如果以某两句为主,把相关的第三句加进去,立意的高度会更与众不同。三、综合两三句提出中心论点。仅仅将有关的两三句找出来,找到其关联的点,还不能“立意”。要综合其内涵与外延,针对个人或社会,提出一个基本的看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