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4月线上线下教学检测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4月线上线下教学检测语文试题

牡一中2017级高三学年线上线下教学检测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次试题共3答题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把答题卡交回。‎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从时间的向度来看,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内容和品质的纬度来看,却并不是呈现为鲜明的向前发展和进步性,而是出现经常性回复或几种形态并存的倾向。‎ ‎ 中国海洋小说最初是以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的形式出现的。庄子的《秋水》就描述了一个“北海若”的海神形象。在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的《山海经》中,海神形成了一个群体,成为各个海域的统治神。这是先民对海洋充满敬畏的体现,先民觉得海洋神圣、怪异、神秘,绝非人类所能接近。于是,海洋就成了神话的一部分。神话叙事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叙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模式,其形态美学则是变异、想象和一定程度纪实的融合,因此艺术风格瑰丽,奇幻。‎ ‎ 船的出现改变了古人对海洋的认识,从而也改变了他们的海洋思维。人类坐着船进入海洋,从事海上贸易、海洋探险和海上劳动,撩起了大海神秘的面纱,使大海还原了它本来的面目,对海洋的敬畏之感骤然下降。反映在海洋文学叙事上,那就是奇幻和瑰丽的想象性虚拟构建逐渐被实际内容取代,整个叙事思维大势从空中落到了大地。于是神话叙事的精髓一部分演化为《搜神记》《博物志》等笔记体叙事,而大部分则随着海洋神秘感的消失而渐渐消散。‎ ‎ 海洋小说从神话叙事发展到笔记体叙事,反映出古人对海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表露出他们海洋思维的模糊和矛盾。因为这些对海洋的笔记性叙写,虽然已经淡化了神话色彩,却仍然是以“变异海洋”而不是“真实海洋”‎ 为特征。可是随着驾船技术的娴熟化,尤其是到了明朝,人类终于较大规模地进入海洋,郑和七下西洋的海洋实践活动,完全打破了原先由《山海经》等神话叙事书写的海洋世界格局,海洋的神秘和神圣最终被彻底地消解了,代之而起的是人类有了像在陆地上一样的主人的感觉。因此这个时候的海洋小说里,对海洋和岛人的占有、欺凌之类的题材大幅度增加了。‎ ‎ 海洋就这样随着海洋活动日趋世俗化,成了现实空间的一部分,再也没有任何奇异可言。可是这个时候以及以后的海洋小说,却并不是完全都变成了现实主义的。综观这个时候的海洋小说作品,除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叙事继续着“笔记海洋”的文学品质外,还继承了《山海经》的“海洋想象”和“海洋圣洁”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为“海洋神圣——海洋宗教”的神道叙事,这就是中国海洋小说特有的神、魔和海洋相结合的神魔小说。明清时期神魔小说的繁荣反映出人们对海洋的认识从科学理解又回到了文学体会,海洋又重新变成了一个想象世界和象征对象,人们对海洋的理解进入了文学象征的层次。《西游记》是这方面伟大的代表。‎ ‎ (摘编自倪浓水《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审美特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海洋小说有漫长的历史,但从内容和品质上看,并不呈现鲜明的向前发展的特征。‎ B.中国海洋小说最初的形式是神话叙事,其风格瑰丽、奇幻,体现了先民们对海洋的敬畏。‎ C.海洋小说笔记体叙事以实际内容为主,其创作已经摆脱了神话叙事的影响。‎ D.神道叙事继承神话叙事传统,是在人们对海洋有了科学理解之后进行的文学回归。‎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按照中国古代海洋小说自身发展的轨迹,层层推进,条分缕析,论证思路清晰。‎ B.文章以人们海洋意识的变化为事实基础,阐述了中国海洋小说三种叙事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C.文章第四段援引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事例,说明了人们对海洋认识的深化。‎ D.文章举《山海经》《搜神记》《西游记》等例,意在说明人们对海洋的理解进入文学层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山海经》被誉为“中国海洋小说之祖”是因为书中有对“海洋之神”的想象和描述。‎ B.如果没有船的出现,中国海洋小说将不会获得发展,叙事将保持想象性虚拟构建。‎ C.对海洋和岛人的占有题材在海洋小说中剧增说明人们对海洋不再感到神秘和神圣。‎ D.神魔小说中海洋又成为了一个想象世界和象征对象,人们不再从科学层面认识海洋。‎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天舟一号”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一款货运飞船,也是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具有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加、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等功能。‎ 货运系统是中国建成空间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关键技术,“天舟一号”将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 ‎(摘编自刘诗瑶《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人民日报》‎2017年4月21日)‎ 材料二:‎ ‎“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阶段。而在空间实验室阶段,将突破并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发射成功,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一系列空间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任务实施阶段。‎ 为了对空间实验室中航天员长期驻留和空间科学实验进行支持,要通过货运飞船进行货物补给。如果说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那么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中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基于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技术研发,只运货不运人,货物运载量将是俄罗斯“进步号”无人货运飞船的3倍,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旨在补给空间实验室以及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 ‎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 ‎“五·一”劳动节到了,这两天,勤劳的快递小哥“天舟一号”也在太空中用自己的努力工作致敬了劳动节,除了送货,他还为“天宫二号”提供了“加油”(补加推进剂)服务。我国稳步迈入空间站时代。‎ 不久前,美国运载火箭发射出现问题,它的货运飞船失利了,俄罗斯给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也发射失利,眼看国际空间站就要“断顿”‎ ‎,于是有人问,我们能不能对国际空间站支持一下呢?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服务能力,应该说是中国具备的,但是在细节上,在对接接口标准上还不一样,需要进一步做工作。‎ ‎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以国家安全为借口,禁止美国与中国的航空计划有任何接触。如果说,中国之前的技术水平确实不高,将中国纳入国际空间站,会担心中国有“偷师学艺”的嫌疑,今天,中国已经通过自己的研发,有了自己的技术,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此时,打破地缘政治迫在眉睫。浩瀚的宇宙从来就不属于某个国家,更不属于某个个体,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揭开更多未知的秘密,造福地球。‎ ‎(摘编自《天舟一号任务圆满完成,未来我国空间站建成什么样》《齐鲁财富网》)‎ 材料四:‎ ‎2017年7月2日晚,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出现异常,发射任务失利,消息已经披露,人们不禁扼腕痛惜。‎ 航天实验从来没有平坦大道,总是与高风险为伴,可谓“刀尖上的舞蹈”。每每遇到瓶颈和挫折,航天人都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有时甚至会为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 ‎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航天探索是勇敢者的事业,只有不惧失败、跌倒后重新爬起、继续砥砺前行的人,才能摘得世界科技高峰上的明珠。‎ ‎ (摘编自《中国航天报》评论员文章《惟其艰难方显勇毅》) ‎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首个货运飞船,它能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为其提供必要的补给。 ‎ B.“天舟一号”和“神州十号”都往返天地间,但一是货运工具,一是载人工具;“天舟一号”货物运载量大,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C.中国具备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服务能力,但要为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需要进一步做好美国国会的工作 。‎ D.航天实验从来没有平坦大道,“天舟一号”的发射过程中也可能遇到过一些瓶颈和挫折,航天人也会承受巨大的压力。‎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天舟一号”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对未来我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意义重大。 ‎ B.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稳步推进,“神舟十号”载人飞行成功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成,然后“天舟一号”发射成功,这其中,货运能力最为重要。‎ C.浩瀚的宇宙不属于某个国家和个体,中国航天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技术实力,应该参与到揭开更多宇宙未知秘密、造福地球的行动中来。 ‎ D.中国载人航天与高风险相伴,既有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成功的辉煌,也有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任务失利的挫折。‎ ‎6.材料一、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语言各有什么特点?每种语言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 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卖白菜 莫言 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它一直长得不旺,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终于挨到了集上。在我们旁边卖青萝卜的是一个高个子老头,母亲让我叫他七姥爷。听母亲说,是我姥姥村里人,同族同姓。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厌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然后就移开了。‎ 第二天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我看到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然后就移开了”,暗示“我”的伎俩被识破了。‎ B.老太太挑白菜的过程中,“翻”“拽”“撇”一连串动作描写说明她是一个挑剔、爱占小便宜的人。‎ C.老太太撕扯白菜帮子,母亲却没有阻止,说明母亲是一个懦弱的人。‎ D.前文写我和母亲侍弄白菜,写出对劳动果实的珍爱,更为下文我对老太太的厌恶提供了情感缘由。‎ ‎8.文中画线两处对母亲的眼睛进行了描写,请你结合这两处描写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6分)‎ ‎9.本文没有具体写“最坏的事情”的发生经过,请推测这一经过,并分析这样省略写的好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卫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罐曰:“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又尝语人曰:“与玠同游,冏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及长,好言玄理。其后多病体羸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注]。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注]绝倒。"澄及王玄、王济并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辟命屡至,皆不就。久之,为太傅西閤祭酒 ‎,拜太子洗马。璪为散骑侍郎,内侍怀帝。玠以天下大乱,欲移家南行。母曰:“我不能舍仲宝去也。”玠启谕深至,为门户大计,母涕泣从之。临别,玠谓兄曰:“今可谓致身之日,兄其勉之。”乃扶舆母转至江夏。‎ 玠妻先亡。征南将军山简见之,甚相钦重。简曰:“昔戴叔鸾嫁女,唯贤是与,不问贵贱,况卫氏权贵门户令望之人乎。”于是以女妻焉。遂进豫章,是时大将军王敦镇豫章。长史谢鲲先雅重玠,相见欣然,言论弥日。敦谓鲲曰:“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何平叔若在,当复绝倒。”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以王敦豪爽不群,而好居物上,恐非国之忠臣,求向建邺。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葬于南昌。‎ ‎(节选自《晋书卷三十六·卫玠传》,有删改。)‎ ‎【注】(1)绝倒:佩服不已。 (2)王澄,字平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后多病体/羸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B.其后多病体羸/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C.其后多病体羸/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D.其后多病体/羸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总角,古代儿童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一般用以借指二三岁的儿童。‎ B.辟命,征辟的命令。征辟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C.祭酒,古代学官名,汉平帝时始置六经祭酒。汉魏时一般为博士之长,隋唐以后一般为国子监之长。‎ D.京师,古代可用来泛指国家的都城,不同朝代所指称的地方不同,文中指东晋都城建邺(今南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卫玠姿容绝美,名动一时。王济以英俊著称,在卫玠面前却自惭形秽;卫玠到建邺时,因貌美在京师人士中引起轰动。‎ B.卫玠擅谈玄理,常有深刻见解。他谈论玄理不仅受到亲友的叹服,还得到王济、王澄、谢鲲、王敦等人的高度肯定。‎ C.卫玠性格宽厚,颇能谅人。他认为人无完人,可以宽恕;如果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情理处理,因而终身看不到他喜怒的容颜。‎ D.卫玠心向国家,忠心耿耿。他奉母避难前还勉励哥哥为国献身。他认为王敦并非忠臣,即使受王敦推崇,还是离开王敦辖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昔戴叔鸾嫁女,唯贤是与,不问贵贱,况卫氏权贵门户令望之人乎。(5分)‎ ‎(2)长史谢鲲先雅重玠,相见欣然,言论弥日。(5分)‎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 阅读下面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 辛弃疾 敲碎离愁①,纱窗外、风摇翠竹②。人去后、吹箫声断③,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④。‎ ‎【注】①敲碎离愁:意思是风摇翠竹的响声,把饱含离愁的心都快要敲碎了。②风摇翠竹:宋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③吹箫声断:传说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风鸣。此用该典,暗指夫婿远离。④阑干曲:栏杆的角落。‎ ‎14.下列对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把“敲碎离愁”倒装在首句,既合韵脚又点名题旨,“离愁烦乱”,扣住了读者心弦。‎ ‎ B.在孤寂中倚楼眺望、反复读信的细节,突出了主人公百无聊赖、百般思念的心境。‎ ‎ C.满纸思念不足以表达写信人的心意,直读到泪珠涟涟,突显了不能相见的痛苦。‎ ‎ D.这是一首缠绵婉约的代言体词,上下阕互相呼应,词尾思妇翘首终日,写尽离愁。‎ ‎15.本词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显著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圣人孔子转益多师的例子论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对这种观点,他给出的理由是:“ , ”。‎ ‎(2)《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倾诉引发了诗人的强烈共鸣,诗人用“ ,‎ ‎ ”。这一句不无伤感地表达了与陌生琵琶女相通的漂泊弃置之感。‎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中写沙漠千里冰封,长空浓云罩顶的典型边塞苦寒景象的诗句是:“ , ”。‎ 第II卷 表达题(3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这几年不少城市的夜景是越来越美了,提档升级后的照明和灯光秀让城市夜色 ,映照着也反映着市民活跃的夜生活。不过,就夜生活而言,(    )。过去,这“里子”的 基本上是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但随着市民对文化生活需要的日益提升,城市夜色中渐渐亮起了一盏又一盏安静的、不灭的书灯。‎ 书房和美术馆在本质上是 ,都照亮了城市的文化空间,都丰富了市民在夜晚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里有习惯昼伏夜出的人群,大学校园里也有因为各种原因很难入睡的师生,这是客观事实;开放不打烊的书房、图书馆、美术馆,并非鼓励熬夜,而是使那些有需求的人可以多一个选择,不至于让他们去泡吧、去看夜场电影,或躲进宿舍卫生间看书,或睁着眼睛在床上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流光溢彩     质地     同类     目不交睫 ‎ B.流光溢彩     成色     同类     辗转反侧 C.熠熠生辉     质地     相同     目不交睫 ‎ D.熠熠生辉     成色     相同     辗转反侧 ‎18.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夜景只能是“面子”,那些能够容纳夜生活的24小时不打烊场所就是“里子”‎ B.那些能够容纳夜生活的24小时不打烊场所就像是“里子”,夜景像是“面子”‎ C.夜景更像是“面子”,那些能够容纳夜生活的24小时不打烊场所才是“里子”‎ D.夜景就是“面子”,那些能够容纳夜生活的24小时不打烊场所才更像“里子”‎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而是让那些有需求的人多一个选择,不至于让他们去泡吧、去看夜场电影 B.而是给那些人可以多了一个选择需求,让他们不去泡吧、去看夜场电影 C.而是多了一个选择,对那些有需求的人不至于只能去泡吧、去看夜场电影 D.而是给那些有需求的人多一个选择,让他们不至于只能去泡吧、去看夜场电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9分) ‎ ‎“乘一道‎91米长的电梯,下到长江水下‎40米处的江心”,这听上去很 ,但正是世界首批水下博物馆之一——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为来访者创造的奇异体验。不同于墨西哥坎昆水下雕塑博物馆、西班牙大西洋博物馆等需要靠潜水才能接近的水下博物馆,( ),能给人以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 白鹤梁上的题刻,包含了年代信息和水文位置,可以被 当代科学研究的参考和数据库。此外,白鹤梁所 的还有文化气质和文人趣味。石梁露出水面,在枯水期时看到,古人引发了古人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水涨之时,这些题刻便随着石梁一并再次淹没水中。白鹤梁题刻中的诗文图案,多出自历代前往观光的名人雅士之手,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人 的文人趣味。‎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奇幻 视为 承载 临水登山 ‎ B.奇妙 看成 附着 临水登山 ‎ C.奇妙 视为 附着 跋山涉水 ‎ D.奇幻 看成 承载 跋山涉水 ‎21.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普通游客也可以感受到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友好 ‎ B.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对普通游客也非常友好 ‎ C.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在迎接普通游客时最为友好 ‎ D.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友好更能被普通游客感受到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石梁露出水面,古人在枯水期时看到,引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 ‎ B.古人看到石梁在枯水期时便会露出水面,萌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 C.石梁露出水面,古人在枯水期时看到,萌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 ‎ D.古人看到石梁在枯水期时便会露出水面,引发了登石梁以留下吟咏诗文或图案的兴趣。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7分) ‎ 对称加 密是指需要对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算法。由于其速度快,对称加密常在需要加密大量数据时使用。它要求在数据传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商定并保存好密钥。每对用户每次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都需要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独一密钥。 ‎ 与对称加密算法不同,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对称加密算法使用过程如下: A要向B发送信息,A和B都要产生一对用于加密和解密的公钥和私钥; ‎ A将自己的私钥保密,公钥告诉B;B将自己的私钥保密,公钥告诉A; ‎ A用B的公钥加密信息并发给B; B收到信息后,用自己的私钥解密A的信息。‎ ‎23. 根据上述内容,以下推断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一对生意搭档制作一个保险盒来寄送货物,亲自打造两把相同的钥匙分别保管,在寄送前和收到后用这个钥匙打开保险盒。其原理与对称加密算法相同。 ‎ B.对称加密需要每对用户使用其他人不知道的独一密钥,用户与不同的人进行数据传递,会导致用户的秘钥数量极多,密钥管理成为负担。 ‎ C.在战争中,如果一方在内部信息传递时使用了非对称加密算法,那么,即使敌方截获了其信息和公开秘钥,也不能据此破解其信息内容。 ‎ D.在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使用过程中,虽然用户已经将自己的公开密钥广泛告知了公众,但其私有秘钥的知晓者却只能是该用户自己。‎ ‎24. 根据文段内容,概括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和缺点各一项,每点不超过6个字。(4分) ‎ ‎ ‎ ‎25. 下面是某影视剧本的选文,其中存在知识性错误,请在文中标注出的地方找出五处错误,写明序号并改作正确内容(不可以删掉)。(5分) ‎ ‎(陈清岭京师府邸客房 内景) ‎ 正月初七夜,街上清寂,传来梆声两响。陈清岭见到进京备考的好友庆渝年。‎ 陈清岭:①甲丑年一别至今,多年未见,常忆及贤弟五月②孟夏悬梁刺股、③目不窥园之苦读情状,甚是想念贤弟。‎ 庆渝年:这几年,兄长您常在信中鼓励,又几次托人带来财物,如无兄长相与,小弟也无法在乡试中考取④会元。小弟始终感念于心。‎ 陈清岭:信中⑤姑妄言之,毋庸感怀于内。当下要务,是贤弟在此处专心苦读,以备三月会试。今⑥户部侍郎为人公允,为我大明朝选拔英才,贤弟学识超拔,科考中定会得他赏识。‎ 庆渝年:愿借兄长吉言。‎ 陈清岭:刚闻梆声,已是⑦黄昏。吃罢这碗宽面,早些安睡。‎ 线上线下教学检测性考试语文答案 ‎1.C。 2.D。 3.C。 ‎4 C。 5 B ‎ ‎6 (1)材料一《人民日报》使用简洁严谨(特点)的语言显得庄重大气,自豪感强(作用)。‎ ‎ (2)材料三《齐鲁财富网》语言幽默风趣(特点),接地气,容易吸引读者(作用)。‎ ‎(3)材料四评论员文章使用生动有文采的语言(特点),能感染人,激励人(作用)。‎ ‎(每点2分。特点,作用各1分。意思对即可)‎ ‎7.C。‎ ‎8.第一处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慈爱、面对贫穷的坚强。因为不能让孩子在过年时吃上一顿白菜馅饺子而深深自责,但她并没有哭,面对生活的苦难,她不屈不挠,执着坚强。第二处表现了母亲讲究诚信、自尊自爱、正直善良的高尚人格。母亲哭红了的眼睛说明她在人前丧失了诚信与尊严的痛苦。(每一处人物形象概括2分,分析1分。)‎ ‎9.经过:指“我”多算老太太一毛钱的事情被发现,老太太退回白菜,要回钱,并责备了“我”和母亲。(或者“我”多算一毛钱的事被七姥爷揭发,母亲把卖白菜的钱退给老太太,被老太太责备。)(2分,其中一种即可得分)‎ 好处:①隐去故事的部分情节,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详略得当,使文章更具可读性;②略写过程,详写结果,突出了结果的教育意义,凸显了任何情况下都要诚实待人的主旨。③符合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的认知特点;(4分。能从情节详略取舍、第一人称视角、强化主旨、留白的艺术表现力四个角度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 ‎10.B。 11.A。 12.B。 ‎ ‎13.(1) 过去戴叔鸾嫁女,只嫁给贤人,不问地位高低,何况卫氏是权贵门户有名的人呢!(“唯贤是与”宾语前置,“贤”名词,1分。“贵贱”,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地位高低,1分。最后一句“况卫氏权贵门户令望之人乎”是判断句,1分。句意2分。)‎ ‎(2)长史谢鲲先前就非常敬重卫玠,相见很高兴,交谈了一整天。(“雅重”、“欣然”、“弥日”各1分,句意2分,“雅”翻译为“非常”或“向来”均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卫玠,字叔宝;五岁时,神态异于常人。祖父卫罐说:“这孩子与众不同,只是我年纪大了,看不到他长大成人了。”年少时乘羊车到街市去,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玉人,人们都去观看他。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身旁,就觉得自己形貌丑陋。”又曾对别人说:“‎ 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好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长大以后,好谈玄理。以后多病体弱,母亲常不让他多说话。遇到有好日子,亲友有时请他说几句,没有不赞叹的,认为他说到了精微之处。王澄有高尚的名声,很少有他所推崇佩服的人,(他)每次和卫玠交谈,总是赞叹着佩服不已。为此,当时的人说:“卫玠谈道,平子倾倒。”王澄及王玄、王济都有盛名,都在卫玠之下,世人说:“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卫玠岳父乐广,全国闻名,评论的人认为:“岳父像冰一样清明,女婿像玉一样光润。”‎ 征召的命令多次到来,都不赴任。很久以后,任太傅西閤祭酒,为太子冼马。卫璪任散骑侍郎,在宫内侍奉怀帝。卫玠因为天下大乱,打算搬家到南方。母亲说:“我不能舍下仲宝离开。”卫玠把道理讲得深透,为了门户大计,母亲流着泪答应了他,将要离别的时候,卫玠对兄长说:“如今可以说是现身事君的时候,哥哥可要自勉啊!”于是护送母亲搬到江夏。‎ 卫玠的妻子先去世。征南将军山简见到卫玠,非常器重钦佩他。山简说:“过去戴叔鸾嫁女,只嫁给贤人,不问地位高低,何况卫氏是权贵门户有名的人呢!”于是把女儿嫁给他,接着进入豫章。那时大将军王敦镇守豫章,长史谢鲲先前就一直尊重卫玠,相见很高兴,交谈了一整天。王敦对谢鲲说:“过去王辅嗣在中朝的谈吐像金声,此人在江表的言论像玉振,精微言论,断绝了又续接。没想到永嘉末年,又听到正始的声音,何平叔如果还在,一定倾倒。”卫玠经常认为人无完人,可以宽恕;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情理处理,因而终身看不到他喜怒的容颜。因为王敦豪爽不合群,好居人上,恐怕不是国家的忠臣,卫玠谋求去建邺。京师的人听说卫玠的姿容,看他的人挤成了人墙。卫玠因劳累成疾而加重,永嘉六年去世,时年二十七岁。当时的人说卫玠是被看死的,葬在南昌。‎ ‎14 C ‎15(1)以乐景抒哀情。翠竹青青,千山碧绿,芳草萋萋,杨柳依依,一派大好春光,而有情人天各一方,只留得闺中人独守空楼,本是美好的春色,却让相思者徒增怨恨。‎ ‎(2)借事抒情。倚楼独立,远眺千山,反复读信,翘首月下,这些行为细节无不表现出女主人公极度的相思。‎ ‎(3)用典抒情。风摇翠竹,吹箫声断,芳草离恨,都在典故的化用中寄寓相思离愁。‎ ‎(4)直抒胸臆。“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直接抒发内心的深情与苦楚。‎ ‎(答对三点即可,每点2分)‎ ‎16.(1)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3)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每空1分,共6分)‎ ‎17.B 解析:流光溢彩,意思是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来,一般用在形容车灯、霓虹等。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本文形容夜色,用流光溢彩更合适。成色,指事物所含成分比例。质地,材料结构性质。语境在于是表现内容组成,而不是性质。书房和美术馆实用属性并不“相同”,是从精神空间的角度上来说,性质上的“同类”。辗转反侧指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目不交睫意思是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睁着眼睛目不交睫是语义重复,原文侧重睡不着的整体状态。 18.C 19.D 20.A 21.B 22.B 23.D ‎24. 优点:“安全性高”或“秘钥管理方便”; 缺点:“加/解密速度慢”或“加/解密时间长”或“加/解密量少”。‎ ‎25.①甲丑改为甲子;②孟夏改为仲夏;④会元改为解元;⑤姑妄言之改为勉励之语(意思对即可);⑥户部侍郎改为礼部侍郎;⑦黄昏改为改为二更或亥时(或三更或子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