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作业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 作业 ‎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 ‎   ①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与抗战无关论”之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 ‎   ②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泊名利,胸襟洒脱, 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 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 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   ③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   ④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1987年11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 狐死必首丘。”既惜且悲,唏嘘不已。‎ ‎   ⑤1937年7月28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 ‎   ⑥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 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 ‎ ”“到南京去。” “去做什么? ”“赴国难,投效政府, 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师母呢?” “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   ⑦振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各方面的情形很乱”。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天后,抵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森,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漂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乱世羁旅, 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   ⑧1938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 取名“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   ⑨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遨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 “人笑我迂,我行我素。”‎ ‎   ⑩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溫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漂泊感和忧患感。‎ ‎1.作者说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下列不属于其“中国性”具体表现的一项是(   )‎ A.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愿做亡国奴,抛家弃子,勇赴国难,投效政府。‎ B.梁实秋与鲁迅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 C.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也要葬于高地,遥望祖国。‎ D.为国做事,“私心窃慰”,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教科书编委会薪俸。‎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事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影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 B.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 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 C.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自己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 D.提起梁实秋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之类的名称,可见他们对梁实秋的成见颇深。‎ ‎3.简析第②段中引用传主和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光 ‎   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义。‎ ‎   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私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明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 ‎   弘治十二年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 ‎   明武宗正德元年,阳明三十五岁。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求诛杀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 ‎   在贬谪龙场驿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的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 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   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貶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醇厚。‎ ‎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王阳明正奉命到福建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下,竟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名声。‎ ‎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的磨砺,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正如王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王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 ‎   嘉靖六年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进剿“乱贼”。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思恩、田州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 ‎   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瘅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嘉靖七年十月初十日,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嗷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词悲切。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岁。‎ ‎(有删改)‎ ‎【相关链接】‎ ‎   “先生(王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 ‎(摘编自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王阳明先被贬龙场,后困居江西,经受种种苦难的磨砺,始终坚持潜心苦思,终成就了阳明之学。‎ B.王阳明为戴铣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专权跋扈的刘瑾抗争,表现了他坚持正义、无所畏惧的道德勇气 C.王阳明提出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 D.王阳明临终时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寥寥八字,可视为对王阳明人生与学问的概括。‎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生的艰难险恶,促使王阳明思想的升华;而思想的升华,更使他气定神闲地面对政治斗争中的复杂险恶。‎ B.阳明之学虽为王阳明首创,却是吸纳前人思想精髄所得,他曾学朱熹、佛老,历经艰难,方悟得良知之教。‎ C.本文史论结合,选取王阳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明朝这位著名哲学家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 D.本文直接引用《论语》《大学》的话语,是为了揭示工阳明思想的渊源和发展过程,丰富了传主形象。‎ ‎3.王阳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请结合文本分类概括。‎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   欲说陈寅恪与张荫麟的有关学术分歧,要先说一下张荫麟这位“史学天才”。1923年,年仅18岁、考入清华学堂仅半年的张荫麟,在《学衡》杂志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梁启超对老子事迹之考证提出异议,史学界一时震动,梁启超也对他大加赞赏。之后其论著不断问世,被目为史学界最有希望之天才,深受梁启超、陈寅恪、熊十力等大家推重。‎ ‎   ‎ 至于分歧之由来,则要从陈寅恪对龚自珍一首诗的评价说起。也许是善于从“诗史互证”角度看待文学,陈寅恪以为龚自珍诗多有借古讽今之作,他对其《汉朝儒生行》的评价就是如此。龚自珍此诗写于道光二年,时龚氏正在京城。杨芳为清朝著名将领,曾于道光元年至三年任直隶提督,而龚氏好友魏源此时就在杨芳家坐馆。魏源离京赴杨芳处时,龚自珍还曾送行。因此,龚自珍对杨芳当比较了解。作为汉人而能受到清廷重用,杨芳可谓罕见,自然也会受到他人特别是满族将领的妒忌。陈寅恪认为,龚自珍此诗中自托为汉朝儒生,主旨就是讽喻杨芳。‎ ‎   按照陈寅恪的学术地位,他既然这样解释龚自珍的诗,一般也就等于是定论。不过,还是有人敢于质疑,当然这“质疑”也要有底气。1933年,张荫麟在《燕京学报》第12期发表《龚自珍汉朝儒生行本事考》,表示不同意陈寅恪之说,认为诗中所写之某将军不是杨芳而是岳钟琪。张荫麟文章发表后,陈寅恪以为不确,坚持认为该诗就是写杨芳之事。张荫麟遂再撰《与陈寅恪论汉朝儒生行书》进行商榷。‎ ‎   根据张荫麟的论证,从龚自珍诗中所提及时间看,解释为写杨芳确实不如解释为写岳钟琪更加贴切。不过张荫麟并没有完全否定陈寅恪,相反在陈寅恪说法的启示下,有所感悟。如此,则张荫麟和陈寅恪之最后观点其实还是基本一致,即认为该诗是龚自珍借历史人物讽喻杨芳。‎ ‎   张荫麟的考证极为精彩和严谨,如果说还有什么欠缺之处,就是未能结合当时汉族文人的思想状况以及统治阶级对文人的“大棒加胡萝卜”政策来阐释此诗,也就不能悟出该诗更深刻的意蕴。在陈寅恪看来,也就是未能做到所谓对古人“理解之同情”。龚自珍认为历代统治者对文人无非两种手段,即“约束之,羁縻之”。所谓“约束”就是采取严酷的高压政策,迫使文人就范,而所谓“羁縻”就是以怀柔方式收买文人,使其逐渐丧失自我和对统治阶级的批判能力。龚自珍以为,可以容忍社会其他阶层平庸和堕落,却不能容忍文人如此,因为只有他们才是拯救那个时代的最后希望。‎ ‎   对龚自珍的上述观点,陈寅恪自然理解且有切身体会,戊戌变法以来的社会动荡、陈氏家族的命运还有王国维的自杀等,早已给陈寅恪留下沉痛记忆。陈寅恪指出该诗为咏杨芳事,就是试图通过阐释龚自珍诗歌的深刻寓意,来揭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   话说回来,不能苛求张荫麟没有理解龚自珍的深意,毕竟他的人生阅历比起陈寅恪来还是简单,假以时日他当会有更大成就。大概也就是为此,陈寅恪在张荫麟发表《与陈寅恪论汉朝儒生行书》后,并没有公开回应。后张荫麟英年早逝,陈寅恪极为悲痛,特撰诗表示追悼:“流辈论才未或先,著书曾用牍三千。共谈学术惊河汉,与叙交情忘岁年。”‎ ‎(摘编自刘克敌《大家间的“商榷”与“论争”》,有删改)‎ ‎【相关链接】‎ ‎   ‎ 比闻希白先生言,尊意以为定庵《汉朝儒生行》所咏实杨芳事,拙考以为其中之某将军乃指岳钟琪者误。拙考所提出者乃一假说,未敢遽以颠扑不破也;苟有其他假说能予本诗以更圆满之解释,固不惮舍己以从。然尊说似不无困难之处。考本诗作于道光二年壬午《定庵诗自编年》而叙某将军再起定乱时已“卅年久绾军符矣”。然壬午以前杨芳踬后复起,定乱之事,仅有嘉庆十八年平天理教匪一次。自是役上溯其初由千总升守备(嘉庆二年)相距仅十一年,使所歌者为杨芳,定庵何得作“卅年久绾军符”之语?‎ ‎   然此诗遂与杨芳全无关系欤?似又不然。因先生之批评之启示,使愚确信此诗乃借岳钟琪事以讽杨芳而献于杨者。杨之地位与岳之地位酷相肖似也。杨以道光二年移直隶提督,定庵识之当在此时,因而献诗,盖意中事。本诗与杨芳之关系,愚以前全未涉想及之。今当拜谢先生之启示,并盼更有以教之。‎ ‎(张荫麟《与陈寅恪论汉朝儒生行书》)‎ ‎   据1947年3月3日《燕京新闻》这样评价:“陈先生是一个勤奋的垦荒者,他不多说话,尤其不唱高调,只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在解决历史上的疑案。用很简练的笔法写出来,却是一篇一篇的短论文,登在学术水准很高的杂志上。”他虽身体羸弱,在教授学生方面极严格,风雨无阻,绝少辍讲。他享有“字字精金美玉”之称。据牟润孙回忆:“陈寅恪在清华大学讲书……专讲个人研究心得,繁复的考据,细密的分析。”‎ ‎(《陈寅恪传》)‎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荫麟十八岁即引起史学界瞩目,后被视为史学界最有希望之天才,得到梁启超等多位大师的赞赏和看重。‎ B.陈寅恪评价龚自珍《汉朝儒生行》是借古讽今之作,希望借此诗的深刻寓意来揭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 C.陈寅恪所谓对古人“理解之同情”,即在理解古人的诗作时要心怀悲悯之情,结合古人创作时的背景来阐释。‎ D.张荫麟去世后,陈寅恪撰诗表示追悼,叹其潜心著书、学术深厚,与之交流时常常忘了两人之间的年龄差距。‎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寅恪以“诗史互证”的方法研究《汉朝儒生行》,认为龚自珍写此诗时在京城,杨芳在直隶,龚对杨的了解皆源于自己的好友魏源。‎ B.张荫麟是考证了龚自珍作诗的时间和诗中所叙某将军再起定乱时的时间,以及杨芳的有关经历,从而推断陈寅恪的结论有不当之处。‎ C.陈寅恪与张荫麟的学术分歧是龚自珍《汉朝儒生行》一诗中所写某将军是指杨芳还是岳钟琪,学术共识是都认为该诗讽喻了杨芳。‎ D.陈寅恪与龚自珍虽处于不同时代,但面临的社会状况、自身经历相同,所以对龚自珍的有关不能容忍文人平庸和堕落的观点感同身受。‎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陈寅恪和张荫麟两位大师共有的学术品格。‎ 答案 一答案:1.B; 2.A; 3.①引用传主的言论,表现其淡泊名利、胸襟洒脱的思想意识。 ②引用梁锡华、余光中的言论,从侧面(或间接)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 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具体丰满。③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④表达了对梁实秋的赞赏之情。‎ 解析:1.说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其中的“中国性”应指梁实秋的国家情怀。如文中提到的“他的生活习惯、 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文人的影子” “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 “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等。B项是对梁实秋和鲁迅的比较,与“中国性”无关。‎ ‎2.A项错在“迄今”,据原文“他那一代作家中”可知,属扩大范围。‎ ‎3.本题考査传记中“引用”手法的作用。“引用”主要的作用是使文章真实可信,属于侧面描写,在传记中主要起到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答题时先明确所引的话语的主要内容和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再答作用。第② 段中引用传主言论“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表现出他淡泊名利;梁锡华评论梁实秋“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 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余光中评价梁实秋“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二人的评论真实展现了梁实秋的大家风范和幽默随和的性格特征,也表达了二人对梁实秋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二答案:1.C; 2.D; 3.①学术方面:创建阳明学,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 ‎②为政方面:治政有方,推行德政与教化;‎ ‎③军事方面:平叛得力,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解析:1.“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错,原文为“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 ‎2.“为了揭示王阳明思想的渊源和发展过程”错,引用《论语》是为了介绍王守仁名字的由来,引用《大学》是为了揭示王阳明思想的发展过程。‎ 三答案:1.C; 2.C;‎ ‎ 3.学术品格:①治学严谨。陈寅恪在清华讲学时专讲个人研究心得,有繁复的考据、细密的分析;张荫麟撰文质疑陈寅恪观点时考证极为严谨。②态度谦和,尊重学术争鸣。陈寅恪与人有学术分歧时并不直接写文章和对方论争;张荫麟从陈寅恪的说法中悟得启示,表达了对陈寅恪的谢意并期盼得到更多的教诲。③思想独立。在张荫麟提出质疑后,陈寅恪坚持自己的观点;张荫麟根据自己的考证得出观点,敢于质疑权威,并撰文商榷。(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1.“即在理解古人的诗作时要心怀悲悯之情”错。‎ ‎2.A.“龚对杨的了解皆源于自己的好友魏源”错;B.考证了“诗中所叙某将军再起定乱时的时间”错;D.“但面临的社会状况、自身经历相同”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