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石河子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 2022 届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总分:150 分 时间:12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3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毛泽东是一位伟人。他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qiú)的胆略,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慷。 同时,他又是一个富有感情的人。 B. 戴望舒的悲剧感和孤独感,是通过攸长寂寥(liáo)的雨巷,颓圮(qǐ)的篱墙,冷冷的哀 怨和蒙蒙的细雨等环境渲染和游子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期待的描绘来暗示的。一切都没有说 穿,没有点透,然而我们懂了,感觉到了。 C. 徐志摩说,“痛苦与快乐是浑成一片的”。当诗人心头有新娘倩影在荡漾(yàng),当诗人 在刻骨铭心的回忆中漫溯(sù),当诗人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诗人这柔肠百结啊,凝成了《再 别康桥》。 D. 艾青善于通过想象和联想捕捉富有特征的意象,他用“雪压草盖的坟墓”“檐头枯死的瓦 菲(fěi)”“被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等破败景象营造了悲惨凄凉的气氛,深 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yàn)河的无限思念和无比同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 字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 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里既考查了字音,也考查了字形,考生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正误。 A 项,“气慷”中的“慷”应改为“概”。 B 项,“攸长”中的“攸”应改为“悠”;“颓圮”中的“圮”应读作“pǐ”。 C 项,正确。 D 项,“瓦菲”中的“菲”应读作“fēi”。 故选 C。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艾青非常善于以日常的口语和朴实的描绘来绘景写情,从而使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一 种特有的质朴美。 B. 《咏荆轲》一诗中有“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一句,从中可以看出陶渊明认为荆轲刺 杀秦王失败的原因是“剑术疏”造成的。 C.当今仍有不少人会像以前那样的闲情逸致,拿出《鸿门宴》,从头到尾地阅读一遍,欣赏其 精彩的人物形象和跌宕的故事情节。 D. 毛泽东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色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战斗的岁月,不禁心潮 起伏,浮想联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 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 以辨别错误类型的句子,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结构来辨明错误类 型,同时结合语感以及一些常见语病的特征进行判断。 A 项,重复赘余,“具有”和“特有”重复,删去“特有的”; B 项,结构混乱,“原因是……造成的”是杂糅句式,删去“造成的”或“的原因”; C 项,搭配不当,“像”和“闲情逸致”不搭配,改 “当今仍有不少人会像以前那样拥有 闲情逸致”; D 项,正确。 故选 D。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过去的________中,革命者不怕牺牲,为国家民族的解放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热血和生命。 ②在止暴制乱的过程中,香港警察队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央不出手的情况下,香港警队 是守卫“一国两制”、维护治安和遏制暴力的________。 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品格,同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痼疾。健康而优秀的民族心理 必然善于扬长避短,精于________,长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美国和西方已________,准备在叙利亚实施“假道伐虢”之计,即试图假借讨伐 ISIS,达到消 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目的。 A. 峥嵘岁月 中流砥柱 激浊扬清 图穷匕见 B. 蹉跎岁月 国家栋梁 去芜存菁 图穷匕见 C. 峥嵘岁月 国家栋梁 激浊扬清 水落石出 D. 蹉跎岁月 中流砥柱 去芜存菁 水落石出 为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 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成语运用 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与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与人称相应,与句意一致,使 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第①句,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蹉 跎岁月: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此处形容的是过去的岁月,应用“峥嵘岁 月”。第②句,中流砥柱: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 荡艰难的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国家栋梁:比喻肩负国家重任的人。本句语境中,香 港警察“守卫‘一国两制’、维护治安和遏制暴力”,是动荡的环境中的支柱力量,应用“中 流砥柱”。第③句,去芜存菁:除去杂质,保留精华。激浊扬清:比喻抨击、清除坏的,表彰、 发扬好的。结合上下文“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知应填有“保留精华”之意的 成语,应用“去芜存菁”。第④句,图穷匕见: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自然就会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本句语境是已准备实施 计划以达到目的,意味着“事情已发展到了最后”,应用“图穷匕见”。 故选 A。 4.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青年毛泽东说:“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 ②人生短短百年,沧海横流,白驹过隙。 ③绝不虚度此生! ④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能为绵绵不绝的人类社会留下什么呢? ⑤我们是要一时之风光,还是要长久之大成呢? ⑥就如同毛泽东当年问萧子升的那样:你是跟我们走,还是要当一辈子绅士? A. ③①④②⑥⑤ B. ②①⑥⑤④③ C. ②④⑥⑤①③ D. ③①②④⑥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排列句子顺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排列句子顺序要注意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得体,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连 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 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应把握基本内容,抓住语境,抓住 句子的逻辑关系或关键的词语句子。 语段的内容是人不能虚度此生。②引入“人生”这个话题,④接上句提出疑问,应做什么;⑥ 接上句,表明面对人生的选择;⑤是对⑥句的进一步阐释;①是引用毛主席的话表明人生态 度,③是最后一句,是总结人生态度。 故选 C。 【点睛】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 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 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 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5.下列各选项中全都是通假字的是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④卒起不意,尽失 其度 ⑤顾计不知所出耳 ⑥秦伯说,与郑人盟 ⑦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⑧失其所与,不知 ⑨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⑩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A. ①④⑥⑦⑩ B. ②④⑥⑧⑨ C. ③⑥⑧⑨⑩ D. ①②③⑤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文中通假字的能力。对于课内文言通假现象,主要指用读音相同 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平时复习时要学会整理、积累,多读多背。 ②“共”通“供”,提供。④“卒”通“猝”,仓猝。⑥“说”通“悦”,高兴。⑧“知”通 “智”,明智。⑨“振”通“震”,惧怕。 故选 B。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大致相同的是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常见古今异义词 含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的 词,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要了解古今异义词的词义扩大、缩小和词义的转移等知识,平时对 课本出现的知识点应多梳理积累。做题时需要逐项加以分析、排查。 A 项,穷困,古义:处境困厄。今义:贫穷。 B 项,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对妻子的尊称。 C 项,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与邮电通信的总称。 D 项,无礼:古今意思相同,没有礼貌。 故选 D。 7.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情况与所给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A.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B.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C.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文词类活用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记课本中的例子,同 时还要掌握各活用类型的特点,做到举一反三,解题时可以使用排除法。 例句“函”名词作状语,用匣子装。 A 项,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B 项,名词作动词,保佑。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C 项,名词做状语,像蛇一样。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流动;时而看得 见,时而看不见。 D 项,名词做状语,当面。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人。 故选 B。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使工以药 淬之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⑥愿大王少假借之 ⑦因人之力而敝之 ⑧夫晋,何厌 之有 ⑨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 ①③⑤/②④⑨/⑥⑦⑧ B. ①③⑤/②④⑥/⑧/⑦⑨ C. ①⑦⑨/②③⑤⑧/④⑥ D. ①⑦⑨/②③④/⑤⑥/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虚词 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并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本题考查虚词“之” 的用法。 ①③⑤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子翻译是: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 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②④⑥代词。句子翻译: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叫工匠在淬火时 把毒药浸到匕首上。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 ⑧宾语前置的标志。句子翻译: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⑦⑨结构助词,的。句子翻译: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 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故选 B。 【点睛】文言虚词要“三抓”, “三抓”是指:(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 虚词共 18 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 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同类集中。(2)抓课文。虚词的考查 方式,多为选择题,每个选项两个句子,一般必有一句出自课本。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应立 足课本,结合经典例句,归纳整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3)抓落实。对于典型用例,经常 复习,防止遗忘。比如该题中每组中有一句话出自课本,必须将课内的文言文抓实了。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顷之未发,太子 迟之 ④夜缒而出 ⑤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⑥使使以闻大王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⑧秦兵旦暮渡易水 ⑨粪土当年万户侯 A. ①③⑥ B. ②⑤⑥ C. ③⑦⑨ D. ④⑧⑨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活用的类型, 掌握判断的方法,再审读选项仔细比对。 ①“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②“鄙”,意动用法,把……当作边地; ③“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 ④“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⑤“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 ⑥“闻”,使动用法,使……知道; ⑦“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 ⑧“旦暮”,名词作状语,早晚; ⑨“粪土”,意动用法,把……当作粪土一样。 故选 C。 【点睛】“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来推断。 它包括: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名词意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 动词作名词、动词使动用 法、动词为动用法; 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等。 10.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节选,回答问题。 我是地主的儿子, 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 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 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 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 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 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 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 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A. 排比 夸张 反复 B. 对比 反复 拟人 C. 反复 排比 对比 D. 借代 对比 排比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 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本题着重考查反复、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 法。反复,是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 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排不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 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 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修辞手法。 反复:“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重复两句; 排比:“我摸着……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我呆呆地看着……,我摸着……, 我看着……,我坐着……,我吃着……”句式一致; 对比:将自己家生活的富裕和大堰河家生活的贫穷作对比。 故选 C。 【点睛】现代诗鉴赏 方法:1、抓诗眼。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 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 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2、析意象。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撞击的产物, 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 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 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千年的闪击 王开岭 去西安的路上,突然想起了他——两千年前那位著名的死士。 漉漉雪雨,秦世恍兮。眺望函谷关外那恣肆的黄川土壑,我竭力去模拟他当时该有的心 情,结果除了彻骨的凉意和内心咝咝的痛,什么也说不出…… 咸阳宫的大殿,是你的刑场。而你成名的地方,则远在易水河畔。 的 我最深爱的,是你上路时的情景。 那一天,“荆轲”——这个青铜般辉煌的名字作为一支一去不返的箭镇定地迈上弓弦。 白幡猎猎,万马齐喑,谁都清楚意味着什么。寒风中那屏息待发的剑匣已紧固到结冰的程度, 还有那淡淡的血腥味儿……连易水河畔的瞎子也预感到了什么。 你信心十足,可这是对死亡的信心,更是对人格、对诺言、对友谊的信心。 再没有什么值得犹豫和留恋吗? 比如青春,比如江湖,比如故乡桃花和爱情…… 与高渐离的唱和是你一生最大的安慰,也是你最当之无愧的荣誉。他的绝唱其实只奏给 你一人听。其他人全是聋子。琴弦里埋藏着你们的秘密,只有死士间才敢问津的秘密。遗嘱 和友谊,这一刻他全部给了你。如果你折败,他将是第二个用才华去死的人。 你凄怜地一笑,谢谢你,好兄弟!记住我们的相约!我在九泉之下,迎候你。 是时候了,是誓言启动的时候了。你握紧剑柄,手掌结满霜花。夕阳西下,缟绫飞卷, 你修长的身影像一脉苇叶在风中远去……朝那个预先埋伏好的结局逼近。 黄土、皑雪、白草……从易水河到咸阳宫,每一寸都写满了乡愁和忧郁,那种无人能代 的横空出世的孤独,那种“我不去,谁去?”的剑客的自豪。 那是一个怎样漆黑的时刻,漆黑中的你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一声訇响,石破天惊的 一声訇响。接着便是身躯重重摔地的沉闷。 死士。他的荣誉就是死。没有不死的死士。除了死亡,还有世人的感动和钦佩。那长剑 已变成一柄人格的尺子,你的血只会使青铜再添一份英雄的光辉。 一个凭失败而成功的人,你是第一个。 一个以承诺换生命的人,你是第一个。 你让“荆轲”这两个普通的汉字,成为一个万世流芳的美学碑名! 那天,西安城飘起了雪,站在荒无一人的城梁之上,我寂寞地走了几公里。 我寂寞地想,两千年前的那一天,是否也像这样飘着雪?那个叫荆轲的青年是否也从这 个方向进了城? 我想起诗人一句话:“我将穿越,但永远不能抵达!” 而我,和你们一样—— 也永远到不了咸阳。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跳跃的思维、蒙太奇的镜头和意识流的手法,史诗般地再现了荆轲悲壮的形象,营 造了一种强烈的悲剧氛围。 B. 作者在叙事中不断变换角度,三种人称相互转换,以极大的幅度变换着时空,将写景、叙 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 C. 作者不追求细致入微的历史场景和细节的描绘,而是以极强的主观感情为线索,浸染着极 强的主观感情色彩。 D. 文章虽是散文,但作者再现荆轲形象的语言又有着诗化的美丽,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这 样的语言给读者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12.“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从文中划线的句子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荆轲悲壮的形象,易 水亦为壮士哀,西风也为英雄悲。《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与此 意境颇为相似。 13. 高渐离无疑是荆轲最好的朋友,他用手中的筑在易水边上击奏出最悲怆动听的送别曲, 《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再现了两人诀别时的唱和。 14.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者王开岭在漉漉雪雨之中,在去西安的 路上,面对函谷关外那恣肆的黄川土壑,他说“除了彻骨的凉意和内心咝咝的痛,什么也说 不出”,作者真的这么什么也说不出吗?为什么这么写? 【答案】11. B 12. (1). 风萧萧易易水寒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13. (1). 高渐离击筑 (2). 荆轲和而歌 14. ①作者并不是真的什么也说不出,而是对荆轲义无反顾赴死的壮举深深的敬佩与痛惜。② 荆轲咸阳刺秦最终以失败和付出生命的代价告终,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但他对死亡的无所 畏惧,对自身人格的尊重,对诺言与友谊的信心永远值得我们敬佩,也更因为如此,更让作 者对于他的牺牲又难掩痛楚。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 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B 项,“以极大的幅度变换着时空,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错误,在叙述荆轲 之事时并未变换时空。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理解与课内背诵内容的识记。注意掌握课内默写内容,理解其含义,填 入正确的语句。 从“萧萧”“风”“寒波”等词,可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理解与课内背诵内容的识记。注意掌握课内默写内容,理解其含义,填 入正确的语句。 “用手中的筑在易水边上击奏出最悲怆动听的送别曲”和“两人诀别时的唱和”,提示我们应 该是“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一句。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把握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① 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 作目的来理解句子。把握作者创作意图,要结合作品的主题分析。 所谓“说不出”,实际上是内心想说的太多或情感太厚重而说不出;作者对荆轲充满“深爱”, 对他易水送别的“朝那个预先埋伏好的结局逼近”的行为充满敬佩,但对注定的结局又充满 痛惜。从“一个凭失败而成功的人,你是第一个”“一个以承诺换生命的人,你是第一个” 的评价中,可见作者对他履行承诺,重视友谊的人格的敬佩,正因为他是个值得敬佩的人, 因此才更令作者为他的最终结局而惋惜悲痛,以至于“说不出”。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方法一般有:(1)抓句子中的重要词语。重要句子都有 凸显其含义的关键性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2) 抓句子的位置。重要句子,或揭示段意,一般处于段首或段尾,或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往往 是那些具有总领性、过渡性、总括性的语句。理解这类句子的含意,常需要考虑它在文中的 位置:如果是总领句,解释句意时要考虑其所领起的语段的内容;如果是过渡句,要密切关 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3)抓句子 的修辞。对含有修辞的句子的理解,应从修辞本身的特点、作用入手,从而透视其深层意义。 弄清作者采用的修辞方法,常常能破解作者写作一些警策句子的真正目的。(4)抓句子的修 饰、限制成份。要确切地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义,可从句子结构入手,在抓住主干的同时, 特别留心那些修饰、限制成份。句子的修饰、限制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 用。 三、古诗文阅读(共 49 分) (一)(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里克等已杀奚齐、悼子,使人迎公子重耳于翟,欲立之。重耳谢。里克使迎夷吾于梁。 夷吾欲往,吕省、郤芮曰:“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难信。计非之秦,辅强国之威以入, 恐危。”乃使郤芮厚赂秦,约曰:“即得入,请以晋河西之地与秦。”及遗里克书曰:“诚 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秦缪公乃发兵送夷吾于晋,立为晋君,是为惠公。 惠公夷吾元年,使邳郑谢秦曰:“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今幸得入立。大臣曰:‘地者 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亦不与里克汾阳邑, 而夺之权。四月,周襄王使周公忌父会齐、秦大夫共礼晋惠公。惠公以重耳在外,畏里克为 变,赐里克死。谓曰:“微里子寡人不得立。虽然,子亦杀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 乎?”里克对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诛之,其无辞乎?乃言为此!臣闻命矣。”遂 伏剑而死。 惠公之立,倍秦地及里克,诛七舆大夫,国人不附。二年,周使召公过礼晋惠公,惠公 礼倨,召公讥之。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 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 罪!”卒与粟,自雍属绛。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 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 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 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缪公将兵伐晋。晋军败,获晋公以归。十四年九月,惠公卒,太子圉立,是 为怀公。秦缪公乃发兵送内重耳,使人告栾、郤之党为内应,杀怀公于高梁,入重耳。重耳 立,是为文公。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 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 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九年冬,晋文公卒,子襄公欢立。是岁郑伯亦卒。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15.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 卒与粟,自雍属绛 属:连续 B. 欲诛之,其无辞乎? 辞:推辞 C. 惠公礼倨,召公讥之 倨:傲慢 D. 乃间令使谓秦缪公 间:暗中 16.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相同的是 A. 诚得立,请遂封子于汾阳之邑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 王 B. 微里子寡人不得立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C. 寡人争之弗能得,故谢秦 荆轲顾笑舞阳,前为谢 D. 亡郑厚晋,于晋得矣 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 蒙嘉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里克使迎夷吾于梁 嘉为先言于秦王 B. 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 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C. 始夷吾以河西地许君 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D. 秦缪公乃发兵送夷吾于晋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子”是中国古代一种对别人的称谓,敬辞,只用于男性,和“弟”的用法不一样。“弟” 有时可以指女性,如“骊姬弟生悼子”。 B. “大夫”是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C.“寡人”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 称。古代诸侯夫人也有自称寡人的。 D. “东道”指请客的主人或接待别人的人。语出《左传·僖公三十年》,因郑国在秦国之东, 甘愿做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或“东道主”。 19. 下列选项中的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难信 A.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 之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 闻之/自杀。 B.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 瞻闻之/自杀。 C.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 瞻闻之/自杀。 D. 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 瞻闻之自杀。 2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夷吾想回晋国继承君位,吕省、郤芮等人对此很怀疑,认为只有借助强国的力量回国,才 不会有危险,因此夷吾派他们去贿赂秦国。 B. 晋、秦两国曾先后发生饥荒,在应对危机的时候,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样渡过 饥荒。 C. 晋国的虢射建议趁秦国饥荒攻打他们,理由是“之前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却没夺 取晋国,如今上天把秦国赐给了晋国,不可违背天意”。 D. 晋国恩将仇报的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进攻晋国,晋国战败,惠公成为俘虏,不久就死了, 他的儿子太子圉继位。 22. (1)秦缪公派兵送夷吾归国和惠公夷吾元年“倍秦地”一事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也有 记载,相对应的文字为“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请翻译这句话。 (2)面对晋国和秦国的合围,郑国危在旦夕,“乃间令使谓秦缪公”并以“亡郑厚晋,于晋 得矣,而秦未为利”的说辞成功说服秦缪公退兵。这说辞在《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表述总结 得更为简洁:“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请翻译这句话。 23. 《东周列国志》里说烛之武“须眉尽白,佝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 右无不含笑”,但就是这样一位须发尽白的老者,却在大兵压境之时,“夜缒而出”,独闯秦 营,最终使秦国退兵。综合选文、课文与《东周列国志》里的这段文字,分析一下烛之武这 个人物形象。 【答案】15. B 16. D 17. C 18. A 19. D 20. C 21. C 22. (1)并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答应给晋君焦瑕这两座城池,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 筑防御工事。 (2)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23. ①深明大义的人②爱国情怀的人③怀才不遇的人④勇敢睿智的人。分析略。 【解析】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可以运用 代入法和组词法理解选项中的实词的意义,将选项中的词义代入看是否通顺。 B 项,辞:借口;译文:想要诛杀对方,难道还会没有借口吗? 的 故选 B。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实词理解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文言实词,注意平时 积累,迁移运用。本题要求选出“意义和用法完全不相同的”。 A 项,诚:假设副词,如果真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B 项,微:假设副词,如果没有。意义和用法相同。 C 项,谢:动词,道歉。意义和用法相同。 D 项,厚:动词,增强/形容词,优厚地。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故选 D。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 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A 项,介词,在/介词,对。翻译:里克让人到梁国去迎接夷吾;蒙嘉事先为他对秦王说。 B 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翻译:国内还有公子可以即位却到国外来找;秦王一定 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 C 项,介词,拿,用。翻译:当初我把河西地许给您;秦王的御医夏无且用他手里的药袋扔向 荆轲。 D 项,副词,就/动词,是。翻译:秦缪公就派军队护送夷吾回晋国了;事情之所以没有成功, 是想活生生地劫持你。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 项,“‘公子’是中国古代一种对别人的称谓,敬辞,只用于男性”错误;先秦称诸侯的儿 子为公子,女儿亦称女公子。 故选 A。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六大类文言句式的特点,记住标志, 能准确快速判断。 例句:定语后置句,可立(之)公子;译文:在国内尚有可以立的公子却向外寻求,难以信 服。 A 项,判断句。译文:凭借他人的力量而损害他人,这是不仁义的。 B 项,判断句,“……者……”也表判断。译文:如今去了却不能回来的,是不成器的小子。 C 项,被动句,“见”字表被动。译文:而燕国被凌侮的耻辱也将去除。 D 项,定语后置句,“知其事(之)宾客”;译文: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全都穿着白色 衣服,戴上白色帽子去送他。 故选 D。 【2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可借助标志词“云”“曰”、人名官名地名等,熟练掌握文言句式、 文学常识,进行断句。 译文:七年,晋文公和秦穆公共同围攻郑国,因为他在晋文公逃亡经过郑国时对晋文公无礼, 以及在城濮之战时帮助楚国。围攻郑国,是想得到叔瞻,叔瞻听说了这件事,就自杀了。“郑” 作“围”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 AD;“郑助楚也”是中心语,“城濮时”是状语,中 间不应断开,排除 B。 故选 C。 【2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 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A 项,“吕省、郤芮等人对此很怀疑”表述不当,不是对“夷吾想回晋国继承君位”怀疑,从 “内犹有公子可立者而外求,难信”来看,是对里克等人的动机有所怀疑。 B 项,“两国国君都向自己臣子询问该怎样渡过饥荒”错误;“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 奚,百里奚”“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可见,并非饥荒国家问臣子该怎样渡过 饥荒,而是被请求卖粮的国家询问臣子该不该卖粮给饥荒国家。 D 项,“惠公成为俘虏,不久就死了”错误,原文“六年春,秦缪公将兵伐晋。晋军败,获晋 公以归。十四年九月,惠公卒”可见,惠公成为俘虏到死一共过了八年,不能说“不久就死 了”。 故选 C。 【22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注重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积累,了解并掌握常 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①且:况且;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在早上,在晚上;济:渡河;设版: 修筑防御工事。译文:况且您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他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早上渡河 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 ②阙:使……削弱;利:对……有利;唯:希望;图:考虑。译文: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 希望您(君主)考虑谋划这件事! 23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分析能力。文言文中的人物分析题考查的是理解和筛选文本信息并概括内容, 考生要注意抓住文本中描写相关事件人物的语句,然后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文中烛之武一直没得到重用,怀才不遇;但在国家有危难时却能挺身而出,可见他深明大义, 有爱国情操;《烛之武退秦师》中,他不顾年迈,“夜缒而出”,可见他勇敢;面对秦伯侃侃 而谈,一席话使得秦伯退兵,可见他睿智英明。 【点睛】文言中的实词。此类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 看是否合乎语境。通常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推断:(1)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 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如 “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 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2)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 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 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3)通假代入法。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 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4)利用字形推。汉字是表意体 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测字义就是一种正确的理解途径。(5)互文对举。 几个结构相同 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6)语法推 断法。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参考译文: 里克等人已杀死了奚齐、悼子,派人到翟国迎接公子重耳,打算拥立他。重耳辞谢。里 克让人到梁国去迎接夷吾。夷吾想回晋,吕省、郤芮说:“国内还有公子可以即位却到国外 来找,难以让人相信。估计不去秦国,以便借强国的威力回晋国,恐怕很危险。”于是,夷 吾让郤芮用厚礼贿赂秦国,并约定:“假使我能回到晋国,愿把晋国河西奉献给秦国。”夷 吾还给里克一封信说:“假使我真能即位,愿把汾阳之城封给您。”秦缪公就派军队护送夷 吾回晋国了。立他为晋君,这就是惠公。 【 惠公夷吾于元年(前 650),派邳郑向秦君道歉说:“当初我把河西地许给您,今有幸回 国立为国君。大臣说:‘土地是先君留下来的,你逃亡在外,凭什么擅自许给秦国呢?’我 力争也无用,所以向秦道歉。”同时,夷吾也不把汾阳城封给里克,反而夺了他的大权。四 月,周襄王派周公忌父与齐、秦大夫相会共同拜访晋惠公。惠公因重耳逃亡在外,怕里克发 动政变,便赐里克死,并对他说:“没有你里克我不能即位。虽然如此,你也杀死了两位国 君和一位大夫,作你的国君不也太难了吗?”里克回答说:“不废掉前边的,你怎么能兴起 呢?想杀死我,难道还找不到借口吗?你竟说这种话!我遵命就是了。”说完,里克就伏剑 自杀了。 惠公即位后,违背了给秦土地及封里克的约定,又杀死了七舆大夫,晋国人都不顺服。 二年(前 649),周派召公过拜访晋惠公,惠公礼节傲慢,召公讥笑了他。四年(前 647),晋 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购买粮食。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 救灾助邻是国家的道义。应该帮助晋国。”邳郑的儿子豹却说:“攻打晋国。”缪公说:“晋 君确实有罪,晋国百姓有什么罪!”秦国终于卖给晋粮食,自雍源源不断运到绛。五年(前 646),秦又发生饥荒,请求买晋国粮食。晋君与大臣们商量这件事,庆郑说:“君王凭借秦 国力量才即位,后来我们又违背给秦地的约定。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 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我们给他们,还有什么疑问的呢?何必还商量呢?”虢射说: “去年上天把晋国赐给了秦国,秦国竟不知道夺取晋国反而卖给了我们粮食。今天,上天把 秦国赐给了晋国,晋难道应该违背天意吗?应该攻打秦国。”惠公便采纳了虢射的计谋,未 给秦国粮食,反而派军攻打秦国。秦国非常生气,也派军攻打晋国。 六年(前 645)的春天,秦缪公率领军队讨伐晋国。晋军败退,秦军反而俘获了晋君带回 秦国。十四年(前 637)九月,晋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这就是怀公。秦缪公将派军队护送 重耳回晋国,派人先通知栾枝、郤穀(hú,壶)的党徒作内应,在高梁杀死怀公,送回了重 耳。重耳即位,这就是文公。 七年,晋文公和秦穆公共同围攻郑国,因为他在晋文公逃亡经过郑国时对晋文公无礼, 以及在城濮之战时帮助楚国。围攻郑国,是想得到叔瞻,叔瞻听说了这件事,就自杀了。郑 国带着叔瞻的尸首告诉晋国。晋君说:“一定要得到郑国国君才甘心。”郑国害怕了,就暗 中让使者告诉秦穆公说:“使郑国灭亡会增强晋国实力,对晋国来说是有好处的,而秦国不 能得到好处。您为什么不解郑国之围,让郑国成为东方道路上迎接秦国使者的人?”秦伯听 了很高兴,就退兵了,晋国也退兵。 九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子襄公欢立。这一年郑伯也死了。 (二)(7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各题。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 ① 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注】①玉梯:指玉楼,即华丽的楼阁;同时也是楼梯的美称。 2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中所写的时间是春日的黄昏。诗人用以景托情的手法,从诗的主人公所见到的缺月、芭 蕉、丁香等景物中,衬托出她的内心感情。 B. “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心上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此连上句,把 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活动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写得巧妙逼真。 C. “月如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 有情人的不得相会。 D. “丁香结”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芭蕉的绿叶展不开丁香的花蕾,指丁香花尚未绽放, 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 25.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24. D 25. ①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渴望见到(思念、想念)心上人(丈夫、夫君)但又不 得见、失望孤寂的女子形象。②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眺望心上人(丈夫、夫君),但又蓦然 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不前,自尝落寞与孤寂。天上的残月和丛生如结的丁香花,烘 托了女子的相思之愁。 【解析】 【2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D 项,“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错,“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结”指丁香之花 蕾,丛生如结,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 故选 D。 【2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形象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 容,特别是诗歌反映出的核心要素以及诗人的基本性格特点,从诗歌语句中进行具体分析即 可。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思念情人的诗作,诗中的女子,深居高楼,黄昏时分,她因百无聊赖而思 念起情人来了。对其思念越浓,就越渴望和他想见,欲望还休,欲见而无法相见,这种复杂 的心情折磨得她坐立难安,满楼徘徊。此句把女子复杂矛盾的心理和孤寂无聊的失望情态完 全表现出来了。分析人物的时候,首先抓住人物的情态动作:“欲望休”。“欲望休”三字描 摹出女子的行动: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望望远处,却又废然而止,这里不仅使我们看到女 子的姿态,而且也透露出她无奈作罢的神情。然后抓住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愁人眼 里无春色,抬头望月,新月如钩。低头近观,只见芭蕉树的蕉心还未舒展,丁香树上尽是缄 结不开的花蕾;它们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各自含愁不解。这既是主人公眼前实景的 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隐喻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 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诗歌最后两句以“芭蕉”“丁香”等意象来表现女子的情思,表达 出对男子的思念之情。 【点睛】如何鉴赏人物形象:一、联系作者的个人境遇,分析人物形象 1. 抓住作者的生平经 历,思想主张。2. 抓住注解,把握诗词内容,了解背景。二、联系诗词中的意象、典故等, 分析人物形象。三、抓住动作、外貌、神态、心理、语言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四、分析形 象,注意同一形象,不同作者,不同时代,赋予不同的情感。掌握这四种方法,会有助于我 们在鉴赏古诗词时准确分析诗词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26.补写出空缺部分。 (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中的“丁香”意象对后来的一些诗词都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比如现代诗人戴望舒就在其《雨巷》中想象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这里的丁香 已由“愁心”的借喻变成了饱含忧愁的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美好理想的化身。 (2)《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 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 (3)《沁园春• 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词人年 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豪迈气概。 【答案】 (1). 丁香一样的颜色 (2). 丁香一样的芬芳 (3). 那河畔的金柳 (4). 是 夕阳中的新娘 (5). 书生意气 (6). 挥斥方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 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 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四、语言拓展题(4 分) 27.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诗人才说:“一 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答案】 (1). 每一片树叶里, (2). 都有森林的奥秘; (3). 每一块绿地里, (4). 都有草原的辽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本题补写句子,要仔细审题,首先要注意“仿写前面的 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的显性要求;然后看内容上的要求,例句中,“水塘”到“海洋”, “三叶草”到“草原”,都是以小见大,因此仿写两个句子的内容也必须是以小见大,蕴含哲 理的。 【点睛】填空式仿写,就是将句子恰当地填入所给位置的仿写。这类题一般是在材料的中间(叫 嵌入式仿写)或末尾(叫续写式仿写)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根据材料内容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 式及修辞,补写一句或多句与原句在内容上有密切关系的句子,构成一个完整的语段。 五、作文(60 分) 28.根据要求写作。 在八月蓝天的见证下,我们共同来到了这里。我们充满新奇,满载希望,也在用心去融 入这个地方。我想无论我们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过来,总会有那么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 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让我们铭刻在心里,或许还会有那么不经意间的温暖与感动让你备受鼓舞, 重拾勇气。 请以“高中·印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以记叙为主,可间有抒情议论;不少于 700 字。 【答案】例文: 高中生活印象记 蔚蓝的天空下,我放飞我的梦,一个五彩斑斓的梦。广阔的蓝天有我的梦,还有无数个 梦。无数的梦交会在一起,编织成了绚丽的梦的彩虹。你我的梦相遇,为了寻梦,我们在美 丽的一天美丽地相逢在高中三班…… 三班的老大——“昭哥” 不是第一次当昭哥的学生了,曾在暑假的培训期间见识过昭哥的风范,此次又有幸分到 了他的班,只是不敢再那么放肆了。昭哥当了多年的实验班班主任,这次遇上我们这帮高一 不懂规矩的小屁孩,应该忙碌不少。但昭哥就是昭哥,不懂规矩非得好好调教调教。犯错误 时,昭哥眼一瞪,眼珠都快跳出来了,看你还往哪儿逃! 疯狂的女生寝室 在这里交的第一位朋友名叫蒋荻。她是个无时无刻不充满活力的现代女孩,听英文歌、 弹吉他是她的最爱,时不时地在寝室里抱起她心爱的吉他,边弹边唱。更有甚者,她还会与 另一位同学一起模仿班上某位男生的成名曲《Dangerous》,这可是一首劲爆的歌,瞬时就引爆 了整个寝室,我也加入了她们疯狂的团队。即使是在晚就寝熄灯后也仍然意犹未尽…… 具有“艺术细胞”的男生们 军训期间,教官曾让同学出列表演节目,呼声最大的莫过于李凡了。听熟悉他的同学说 他有一首成名曲——《Opera2》,这可是一首极有难度的歌,有时连女生都难把高音飙上去, 更何况是一个高中男生!我惊异于他的歌喉,同时也期待,于是也跟着起哄。但他还摆明星 架子,不肯献唱,确实让我感到遗憾。不过一周后,终于有幸在音乐课上亲耳听到了他所谓“扰 民”的歌声——虽然是断断续续飙完的,不过也让我惊叹了一次。 在我心中,高中生活就是一部交响曲。它演奏着生活琴弦上的一个个音符,使生命的旋 律变得丰富而多彩。它无时无刻不记录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它无时无刻不表现着人世间的每 一种真情。高中生活是多色纷呈的,它像姹紫嫣红的鲜花点缀着人生美丽的春天。 你们,我的三班的同学们,你们都是可爱的!正因为有你们,我的高中生活将会更灿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具体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能力。话题作文是一种用一段 导引材料启发思考,激发想象,用话题限定写作范围的作文题型。“话题”,就是指谈话的中 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而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所以解题的关键在于对话题的准确解读。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 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较,它的好处是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 发挥的余地更大。 审题:这是一篇话题作文,话题是“高中•印象”,要以高中生活为时间范围,可以是对生活 的感悟,对高中生活的喜爱,对人生的思考,述志……可写的内容(题材范围):学习生活, 与新同学,老师的交往、相处。也可以写高中新生活,新室友以及比较有特点的人物,如新 老师,同学等。在记叙中注意心理的剖析和情感的抒发。可以写一节令自己感动的课堂,也 可以阐释自己平淡和真实的回忆。写作时注意符合高中生活特点,展现这一年龄人的青春、 活力、奋斗与思考。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间有抒情议论。 参考立意:1、抒发高中生活的真实感受 2、表现高中生活积极向上的主题 3、抒写师生情、 同学情。4、在不断战胜自我中表现自己的成长 参考素材: 1、高中生活,悄悄地打开了我已然蒙尘的思想之门。那些啼叫的文字,会教给你种种精美的 飞翔方式,让我们不再热衷于朦胧似雾的诗,也不再做那缥缈似云的梦。在岁月的流逝中, 认清雾纱后面的自己,人生的道路曲折而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走好走坏,都会深 深影响你的一生。高中,正是这个“紧要处”!或者说,这是一次让你绽放青春的机遇,至少 它也是一次让你放飞梦想的机会。 2、我喜欢语文,就像喜爱生活一样。我总以为自己是语文科代表,这科学得比较好。可进入 高中,我才发现自己的视野是多么狭小,而知识的海洋却是那么的宽广。老师上课张口就来 的名言名句让我羡慕不已,渊博的知识敲响了我语文脆弱的警钟。科学的颠峰等着我们去攀 登,艺术的殿堂等着我们去开启。 3、学好语文,就是对自己精神上的全面包装。从那刻起,我便对高中生活充满了无限的狂热 和激情。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便走向自信,走向自觉,走向主动。我竞选上了学生干部, 开始了我更加成熟的生活。在一次次精彩纷现的活动中,在一次次的自我挑战中,我不断地 改造着自己:从包罗万象的知识竞赛中,我懂得了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性;从《演讲、艺术》 里,我懂得了努力才会有新的天地;从唇枪舌战的辩论会上,我懂得了竞争须要智慧和能力…… 不断的探索、努力、竞争,就会不断的提高、进步、成熟。 4、高中的生活节奏太快,但在这看似竞争激烈的年代里,我学会了感恩,许多的老师不仅教 给我知识,更在生活中给我关心和帮助。他们像亲人,像朋友。我深深地感谢那些在我们成 长路上默默为我们付出的最可爱的人。 5、高中生活苦,但却是我喜欢的充实。掌握合理的方法,科学的技巧,真正在快乐高效中学 习。在这些日子里,我学会了坚强,不怕困难不怕苦,树立良好的态度对待生活。高中虽忙 碌,但我却交了很多好朋友,班级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我收获了更多的真挚友情,我 想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结构示例:《高中生活印象记》,记叙文文体。开篇以“寻梦”“相逢”引入高中生活。主体 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设置三个小标题:“三班的老大——‘昭哥’”“疯狂的女生寝室”“具 有“艺术细胞”的男生们”,以人物串联自己的高中生活。结尾表达对高中生活的热爱,富有 激情。 【点睛】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 事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 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 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故事的情节是要靠矛盾的发 展去推动的,因而情节的发展要有自然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 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要人物形象鲜活 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活动描写等等。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 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 情感,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 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 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 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 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