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7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考查点学案
第三节 文言文阅读考查点 一、文言断句 微点1 注意名词和代词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文言文中的名词和代词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1.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鸿门宴》) 解析 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答案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1.(2019·铜仁市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侯蒙,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①,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②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③之召诣行台白④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⑤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知识点助记】 ①俊声:才智出众的名声。②讼:打官司。③推毂:推荐;援引。④白:禀报,报告。⑤疵:毛病,缺点。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B.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C.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D.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 解析 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民”“庭”“受罚者”“转运使黄湜”“其名”“之”“行台”“事”“蒙”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 答案 B 【参考译文】 侯蒙,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才智出众的名声,为正义的事 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湜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黄湜很生气,过些天来到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查了一会儿,竟没有一点儿毛病可指摘,这才用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个能干的吏员啊。”黄湜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 微点2 注意动词和形容词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1.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解析 该句涉及的动词、形容词有:求、利、得、取、使、淬。这些词语可能作谓语(“利”很明显不作谓语,作“匕首”的定语),然后根据这些谓语来往前和往后判断语句的停顿点。 答案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1.(2019·张掖市热身训练)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张嘉贞,本范阳旧姓。以五经①举,补平乡尉,坐②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③之,问吏曰:“若④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⑤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⑥循宪大惊试命草⑦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⑧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 【知识点助记】 ①五经(科):科举常科科目之一。唐宋时为明经科中的一科。②坐:定罪,由……而获罪。③病:担心,忧虑。④若:你(们),你(们)的。⑤咨:商议,咨询。⑥洗然:明朗,清晰。⑦草:起草,起稿。⑧对:应答,回答。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B.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C.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D.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解析 “召见”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草奏”是起草奏章的意思,不应断开,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参考译文】 张嘉贞,本来是范阳旧姓。考中五经科,补任平乡尉,因事获罪丢掉官职。长安年 间,御史张巡宪巡察河东,有事情不能决断,感到忧虑,询问官吏说:“你了解有德才兼备的门客吗?”官吏把张嘉贞推荐给他。张循宪叫来张嘉贞,拿那些经过长时间没有解决的事情咨询,张嘉贞分析得有条有理,没有不清晰的。张循宪大惊,又让他起草奏章,结果发现有很多内容连自己都没有想到。他日,武则天认为张循宪有才能。张循宪回答说都是张嘉贞写的,还请求把自己的官位让给张嘉贞。武则天延请任命张嘉贞为监察御史。 微点3 注意对话词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问”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等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厘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关键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1.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析 对话词“曰”在文中反复出现,并且“曰”前均有说话者,利用“曰”字可以断开三处,对话词“问”后可以断开,再结合前面所讲的据名词和代词断句,其他也可断开。 答案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1.(2019·昆明市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李孟,字道复,潞州上党人。孟生而敏悟,七岁能文,博学有大志,通贯①经史,善论古今治乱。时武宗、仁宗皆未出阁②,徽仁裕圣皇后求名儒辅导,有荐者曰:“布衣李孟有宰相才,宜③令为太子师傅。”是年五月,武宗践祚④。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⑤改容帝顾语曰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仁宗从容起谢曰:“赖天地祖宗神灵,神器⑥有归,然成今日母子兄弟之欢者,李道复之功为多。适⑦有所思,不自知其变于色也。”帝甚友爱,感其言,即命搜访之,得之陉山,遣使召之。 【知识点助记】 ①通贯:通晓,贯通。②出阁:皇子出就封国。③宜:应当。④践祚: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亦作“ 践胙 ”“ 践祚 ”。即位;登基。⑤戚然:忧伤的样子。⑥神器:借指帝位、政权。⑦适:刚才,方才。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改容/帝顾语曰/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 B.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改容/帝顾语曰/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 C.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改容/帝顾语曰/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 D.至大二年/仁宗为皇太子/尝侍帝同太后内宴/饮半/仁宗深思戚/然改容/帝顾语曰/吾弟今日不乐/何所思邪 解析 画线句子中,“仁宗”是名词,在句中做主语,“侍”是谓语,宾语应为“帝同太后内宴”,而不是“帝同太后内”,故A、C两项断句错误,应排除。再比较B、D两项,“然”是形容词词尾,故“戚然”不能断开,据此可知D项断句错误,答案应为B。 答案 B 【参考译文】 李孟,字道复,潞州上党人。李孟天资聪敏有悟性,七岁就能写文章,学识渊博胸怀大志,通晓经史典籍,对于古今治乱之事也有较好的见解。当时武宗、仁宗都还在皇宫未出就到自己的封国,徽仁裕圣皇后访求名儒来辅导两位皇子的学习,有人推荐说“:平民李孟,有宰相之才,应当让他做太子师傅。”这年五月,武宗登上皇位。至大二年(1309),仁宗为皇太子,曾与武宗和太后在内宫饮宴,席间,仁宗若有深思,面容显得很忧伤的样子。皇帝回头问道:“我的弟弟今日不愉快,是在想什么呢?”仁宗从容起身说:“有赖天地祖宗神灵的保佑,皇位有归,但是,成就今日我们母子兄弟之欢乐的人,李道复的功劳最多。我刚才想到这些,不自觉地显露了出来。”武宗对仁宗很友爱,被他的话感动,当即下令寻访李孟,终于在陉山找到了,派遣使者唤召他入京。 微点4 注意虚词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断句时,应注意以下6类虚词: (1)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要断开。 (2)句首发语词:“ 1.请用“/”给文言语段断句。 夫、盖、至若、若夫、唯、斯、凡、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等,其前一般要断开。 (5)“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6)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其前一般就可断句。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解析 本语段有句末语气词“焉”“也”各两个,一个句首语气词“夫”,五个句首关联词“于是”“以”“则”“而”“故”。本语段可根据虚词来完成断句。 答案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1.(2019·安阳市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顺帝末,为侍御史。擢①暠监太子于承光宫。中常侍高梵从中单驾②出迎太子,时太傅③杜乔等疑不欲从,惶惑不知所为。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④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⑤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⑥不敢对,乔退而叹息,愧暠临事不惑。帝亦嘉⑦其持重,称善者良久。 【知识点助记】 ①擢:拔官,提升官职。②单驾:单车。③太傅:周代始置,辅弼天子治理天下,三公之一。④储副:国之副君,指太子。⑤诏信:诏书符信。⑥辞屈:理屈词穷。⑦嘉:赞许,嘉奖。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 B.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 C.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 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 D.暠乃手剑当车/曰/太子国之储副/人命所系今常侍/来无诏信/何以/知非奸邪/今日有死而已/梵辞/屈不敢对 解析 本句,根据名词代词“暠”“剑”“车”“太子”“国之储副(国家储君)”“人命”“常侍”“诏信”“奸邪”“梵”“辞”,虚词“乃”“之”“所”“以”“而已”,标志性词“曰”,“常侍”作“来无诏信”的主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D两项;“何以”意思是“凭什么,怎么能”,“奸邪”是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坏人,“何以知非奸邪”意思是“怎能知道不是奸邪呢”,意思完整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答案 A 【参考译文】 种暠,字景伯,河南洛阳人。汉顺帝末年,担任侍御史。种暠被提拔在承光宫教太子。中常侍高梵从宫中单车出迎太子,当时太傅杜乔等人心中怀疑,不想依从,但惶恐迷惑不知道怎么办。种暠于是手持利剑挡住车,说道:“太子是国家储君,有关百姓命运。今天常侍来而没有诏书符信,怎能知道不是奸邪呢?今天宁死不从。”高梵理屈词穷,不敢对答。杜乔回去后十分感叹,为种暠能临事不惑而自己不能感到惭愧。皇帝也赞许他持重,赞扬了很长时间。 微点5 注意句式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也”等;反问句,如“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式,如“为……所……”“受……于……”“见……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但是, 1.请用“/”给下面文言语句断句。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解析 上面文段中“庸……乎”“是故……”均是固定句式,“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再结合其他标志可完全断开。 答案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文言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学生正确断句,因此学生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做出判断。 1.(2019·长沙市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朱赓,字少钦,浙江山阴人。登①隆庆二年进士,授编修。万历六年以侍读为日讲官②。宫中方兴土木,治苑囿③。赓因讲宋史,极言“花石纲”之害,帝为悚然④。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⑤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已,竟如其言。 【知识点助记】 ①登:科举考试中选。②日讲官:明清代官职名。主要是主皇帝敷陈经史、回答皇帝咨询、兼记皇帝言行的官员。③苑囿:划定一定范围的(如墙垣等),具有生产、游赏等功能的皇家专属领地。④悚然:害怕的样子。⑤中官:宦官。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 B.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 C.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 D.帝营寿宫于大峪山/命赓往视/中官示帝意欲仿永陵制/赓言/昭陵在望制/过之/非所安/疏入/久不下 解析 根据理解“帝营寿宫于大峪山”的意思是:皇帝在大峪山营造陵墓。所以不能断开,因此可以排除A、B两项。根据理解“昭陵在望”的意思是“昭陵就在眼前”所以不能断开,因此可以排除D项。故答案为C。 答案 C 【参考译文】 朱赓,字少钦,浙江山阴人。考中隆庆二年的进士,被授予编修一职。万历六年,以侍读身份充当日讲官。宫中正兴土木,修建苑囿。朱赓趁讲论宋史的机会,极力陈说“花石纲”的祸害,皇帝因此惶恐不安。皇帝在大峪山营造陵墓,命令朱赓前往视察。宦官告知他皇帝想仿效永陵的规格,朱赓上奏疏称:“昭陵就在眼前,规格超过了它,是不能心安的。”奏疏呈入,很久没有批下。后来,皇帝最终听从了他的建议。 微点6 注意对称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或者两句之间讲究意思的正反对比,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进行断句。 1.请用“/”给下面文言语段断句。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解析 文段中,“吾尝……矣,不如……也”和“……而……,……非……也,而……者……”是两组很整齐的对称句式,并且形成正反对比的对称结构。这些对称或正反对比的结构,都是我们进行断句的关键点。 答案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2019·大庆市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九年,乾清宫灾,上疏曰:“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①方且兴居无度狎昵②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③于卧内彻旦④燕游⑤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致民困盗起,财尽兵疲。祸机潜蓄⑥,恐大命难保。”不报⑦。出按⑧凤阳。 【知识点助记】 ①警:戒备,防备。②狎昵:过分亲近而态度轻佻。③干戈:干和戈都是古代常用兵器,后用来泛指武器,也比喻战争或动武。④彻旦:达旦,直至天明。⑤燕游:宴饮游乐。⑥潜蓄:暗中积聚。⑦报:批复,回复。⑧按:巡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B.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 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C.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D.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犹不知警/方且兴居/无度狎昵匪人/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彻旦燕游/万机不理/宠信内侍/浊乱朝纲 解析 从句式来看,整句颇多,可据对偶的修辞特点先断出“陛下前有逆瑾之变,后遭蓟盗之乱”“积戎丑于禁中,戏干戈于卧内”,这就排除A、C两项;再根据语境,排除D项。 答案 B 【参考译文】 张士隆,字仲修,安阳人。(正德)九年,乾清宫发生火灾,上疏说:“陛下之前有叛逆刘瑾的变故,然后又遭蓟州盗贼的扰乱,还不知警惕。而且眼下(日常)起居无度,亲近行为不端的人。在宫禁之中积聚武将败类,在卧室之内耍弄武器。彻夜宴饮游乐,不理政事。宠爱偏信内侍,混乱朝纲。致使百姓困苦而盗贼四起,财物耗尽,军队疲惫。隐伏的灾祸在暗中积聚,恐怕上天命授的大位不保。”没有回复。出京做凤阳的巡按。 两级排除法,解文言断句题 【例】 (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二调考试)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赵时春,字景仁,平凉人。幼与群儿嬉,辄列旗帜,部勒如兵法。年十四举于乡。逾四年,为嘉靖五年,会试第一。选庶吉士,寻转兵部。九年七月,上疏曰:“陛下以灾变求言已旬月,大小臣工率浮词面谩。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都御史汪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瓒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仲斌等不足道,、瓒司风纪,时典三礼,乃罔上欺君,坏风伤政。”帝责其妄言,且今献谠言善策。时春惶恐引咎未对。帝趣之,于是时春上言。帝览之,益怒,下诏狱掠治,黜为民。久之,选东宫官属,起翰林编修兼司经局校书。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都御史汪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瓒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 B.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都御史汪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瓒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 C.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都御史汪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瓒/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 D.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都御史汪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瓒/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 先排除一组 再排除一项 先通读全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先断开容易断的地方,“盖自灵宝知县言河清受赏”是一个句子,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 后面这几个句子结构相同“都御史汪继进甘露/今副都御史徐瓒/训导范仲斌进瑞麦/指挥张楫进嘉禾/及御史杨东又进盐华/礼部尚书李时再请表贺”,排除C项,故选D 【正确答案】 D 参考译文: 赵时春,字景仁,平凉人。小时候同一群小孩玩耍,他就张列旗帜,有如兵法一般部署指挥(其他小孩)。十四岁的时候考中乡试。过了四年,即嘉靖五年,考取会试第一名。选拔他当了庶吉士,不久后转到兵部任职。九年七月,他上疏说:“陛下因为灾难向我们征询意见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臣子们都说空话欺骗您。自从灵宝知县说黄河变清而受到赏赐,都御史汪继而进献甘露,现在副都御史徐瓒、训导范仲斌进献祥瑞的麦子,指挥张楫进献吉祥的稻子,汪和御史杨东又进献盐花,礼部尚书李时上书两次表示祝贺。范仲斌等人没什么好说的,汪、徐瓒掌管着风教纲纪,时常主管三礼,这真是欺君犯上,败坏风气,有伤国政。” 皇帝责备他乱说话,还下令让他进献正直的言论和正确的策略。赵时春感到害怕,归罪于己(认罪),没有回答(皇帝)。皇帝催促赵时春,因此赵时春对皇帝提出建议。皇帝阅览奏章,更加愤怒,(将其)关押到诏狱拷打讯问,罢免他为平民。过了很久,(赵时春)被选任为太子属吏,起任为翰林编修兼司经局校书。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春素知/申即于坐所呼与为对/申每有妙思异/观而奇之/因引申游处/梁邵陵王为丹阳尹/以申为主簿× B.子春素知申/即于坐所呼/与为对/申每有妙思/异观而奇之因/引申游处/梁邵陵王为丹阳/尹以申为主簿× C.子春素知/申即于坐所呼/与为对/申每有妙思异/观而奇之/因引申游处/梁邵陵王为丹阳/尹以申为主簿× D.√子春素知申/即于坐所呼与为对/申每有妙思/异观而奇之/因引申游处/梁邵陵王为丹阳尹/以申为主簿子春一向了解司马申 便在坐处叫司马申与他下棋 反思总结:①字句意思要讲通。②内容要符合情理。③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 二、文化知识 微点1 官职沿革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具体包括官职制度(1题)、皇室官职(2题)、中央官职(3题)、地方官职(4题)、官职任免(5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受禅,原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2019·山西省重点中学摸底考试] 答:(√) 2.舍人,古代官职名,“太子舍人”指太子的属官,与“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意思相同。[2019·山东省德州市第一次模拟] 答:(×)“‘太子舍人’指太子的属官,与‘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意思相同”错误,“缪贤舍人”中的“舍人”是指“门客”。 3.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是掌管仪制祠祭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2019·当阳市模拟考试] 答:(×)“户部,……是掌管仪制祠祭的机关”错误,户部 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 4.牧守,指郡和州的长官。古时郡的长官称守,州的长官称牧。[2019·山东省德州市第一次模拟] 答:(√) 5.左迁,指贬官,降职。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并序》中“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2019·河北省邢台市第一次考试] 答:(√)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都察院、大理寺共为“三法司制”。[2019·云南省曲靖市质量监测] B.县伯,爵位名。春秋时爵位有王、侯、伯、子、男,晋代侯、伯、子、男皆封以县;元有县子、县男。[2019·山西省重点中学摸底考试] C.三公是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2019·山西省朔州市模拟考试] D.致仕是指交还官职,即官员退休。致仕的年龄一般是七十岁,有疾病可以提前。官员自请退职也可称之为乞骸骨。[2019·山西省长治市模拟考试] 解析 “王、侯、伯、子、男”错误,应为“公、侯、伯、子、男”。 答案 B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仆射,官名。仆射中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2019·广西梧州市摸底调研考试]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2019·山东省济宁市收心考试] C.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2019·江西省上饶市第一次考试] D.“东宫”是太子所居之地,有时可代指太子。太子由皇帝最年长的儿子充当,是被预定继承王位的人,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官。[2019·山西省长治市模拟考试] 解析 “太子由皇帝最年长的儿子充当”错误,太子是嫡长子。 答案 D 有关“官职沿革”的文化常识 1.官职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 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个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2.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1)授官:征、辟、荐、举、拜、选、除、授、起。 (2)免官:罢、黜、免、夺。 (3)升官:升、擢、拔、陟、加、拜。 (4)降官:谪、贬、放、左除、左降、左授、左迁。 (5)调官:迁、徙、调、转、补、改、出。 (6)兼、代:兼、摄、守、领、行、署、权、判。 (7)辞官:悬车、解官、致仕、乞骸骨、乞身、请老、移病。 (8)其他:①视事:任职。②下车:官史初到任。③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仕为官。 微点2 姓名称谓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我们现在称某人的名字是与古人不同的。古人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人物姓名称谓包括基本称谓(1题)、古代谦辞(2题)、古代敬辞(3题)、古代贱称(4题)、特殊称谓(5题)等五项内容。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通常有褒贬之意,如光武,就是庙号。[2019·河北省邢台市第一次考试] 答:(×)“光武”是谥号,而不是庙号。 2.寡人,是秦始皇以前君主(诸侯)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后来成为天子的谦称。[2019·山东省济宁市模拟考试] 答:(√) 3.足下,是对对方的尊称,是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这段文字中的“足下”就是这种用法。[2019·吉林省重点中学联考] 答:(√) 4.“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2019·名师改编] 答:(√) 5.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2019·名师改编] 答:(×)孤是君主的自称,孺人是对妇人的称呼。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弘治,是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2019·河北省邯郸市模拟考试] B.谥,指历史上地位较高的人死后,给他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称呼皇帝可用谥号,如隋炀帝、汉武帝;也可用年号,如唐高祖、乾隆等。[2019·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模拟考试] C.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在他人面前说自己一般说名,以示谦虚与礼貌;称呼他人一般称字,以示尊重和祝愿。[2019·山西省长治市模拟考试] D.外弟,古代可指同父异母弟、表弟(即姑舅兄弟)或妻弟,现在多用内弟指妻弟,而外弟已不常用。[2019·山东省潍坊市模拟试卷] 解析 B项,“称呼皇帝可用谥号,如隋炀帝、汉武帝;也可用年号,如唐高祖、乾隆等”说法错误,其中唐高祖是庙号,而非年号。称呼皇帝谥号、庙号、年号均可。 答案 B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2019·湖北省当阳市模拟考试] B.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褒扬性的称号。[2019·河北省邯郸市模拟考试] C.古人有名有字。古人幼年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男子20岁取字,女子15岁取字。[2019·西南名校联盟第二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D.考,在文言文里指已经死去的父亲。皇考,就是在位的皇帝对先皇的称呼。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就合称“考妣”。[2019·名师改编] 解析 B项,“给予的一个寓含褒扬性的称号”错误。“谥号”分为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抑性的恶谥三种。 答案 B 有关“姓名称谓”的文化常识 1.人物姓名称谓 (1)直称姓名:①用于自称;②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③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④尊者对卑者称名。 (2)称字、号、谥号、斋名: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3)称官爵:①称官名: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②称爵名:后人称诸葛亮为“武侯”。 (4)称籍贯:如康有为被称为“康南海”。 (5)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2.“号”称 (1)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 ①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圣善闻周曰宣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布纲治纪曰平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聪明睿智曰献 温柔好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②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好内远礼曰炀 ③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 (2)庙号 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第一个皇帝的谥号较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后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年号 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3.年龄称谓 (1)襁褓 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 指二、三岁的儿童。 (3)齿龀、龆龀 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4)总角、垂髫 指幼年儿童。 (5)豆蔻年华 指女子十三四岁。 (6)笄年 指女子十五岁。 (7)束发、成童 指男子十五岁。 (8)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岁。 (9)而立之年 三十岁。 (10)不惑之年 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 六十岁。 (13)耆(qí)艾 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 (14)古稀 七十岁。 (15)耆耋(qí dié) 指高寿,老年。耆指六十岁,耋指七十岁(或八十岁)。 (16)耄(mào)耋 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或九十岁)。 (17)期(jī)颐 一百岁。 微点3 礼仪习俗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代的礼仪制度很严密。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涉及了个人与集体生活的方方面面,所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 谓“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礼仪习俗包括宗法常识(1题)、礼俗常识(2题)、历法常识(3题)、刑罚常识(4题)、科举制度(5题)等五项内容。 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2019·黑龙江省大庆市模拟考试] 答:(√) 2.丁忧就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根据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这叫丁忧。[2019·山西省长治市模拟考试] 答:(√) 3.腊日,农历十二月廿八,“年廿八,洗邋遢”,这一天,古人有清洗家具、大搞清洁的习俗。[2019·名师改编] 答:(×)腊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4.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做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2019·江西省上饶市第一次考试] 答:(×)收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 5.乡试亦称“秋闱”,是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京城和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之为“会元”。[2019·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二次模拟考试] 答:(×)“乡试……第一名称之为‘会元’”错误,乡试第一名称之为“解元”,会试第一名方是“会元”。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男子20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19·黑龙江大庆市模拟考试] B.庚寅,干支之一。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2019·江西省八校模拟联考] C.歃盟又称歃血为盟。古代会盟,把牲畜的血涂在嘴唇上,表示诚意;泛指发誓订盟。[2019·山东省济宁市模拟考试] D.内艰,是指遭遇母亲去世,有时也说成是“丁内忧”,而遭外艰是指遇父亲去世。[2019·云南省曲靖市质量监测] 解析 应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答案 B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宾礼用于朝聘会同,是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向周王问安的礼节仪式。[2019·黑龙江大庆市模拟考试] B.兵符,又称虎符,是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所用的凭证,制成两半,右半留存在国君,左半交予统帅,验合后方能生效。[2019·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模拟考试] C.增秩,是增加工资或者升官。秩,引申为官吏的俸禄,官吏的官阶、品级等。 [2019·吉林省舒兰市模拟考试] D.朔日,每月初一。另外,“望日”是指每月十五。“晦日”是指每月三十。[2019·山东省聊城市质量检测] 解析 “指每月三十”错误。“晦日”指每月最后一天,因为不是每个月都有三十。 答案 D 有关“礼仪习俗”的文化常识 一、宗法常识 1.嫡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2.宗子 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3.庶子 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4.亲戚 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 5.考妣 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 6.昭穆 古代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右,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7.丧服 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8.期功 古代丧服的名称。期,服丧一年。功,指大功和小功,分别为九个月和五个月。 9.七庙 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10.太庙 天子的祖庙。 11.伯仲叔季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二、礼俗常识 1.五礼 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2.冠礼 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的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 3.笄(jī)礼 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即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时,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称“及笄”“笄年”。 4.合卺(jǐn) 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执一瓢而醑(xǔ)(用酒漱口),就叫“合卺”。后世遂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 5.妻 男子的配偶。在宗法时代指正式的配偶、嫡妻。从等级上看,“妻”当是 指诸侯以下男子的正式配偶,因为诸侯的正式配偶称“夫人”,帝王的正式配偶称“后”。 6.妾 最初指家庭的女奴,后指贵族娶的“小妻”,实际上“小妻”是女奴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结果,但地位仍极其低贱。 7.媵(yìng) 指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随嫁或陪嫁的人。 8.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棚,古代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9.朝(cháo) 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 10.觐 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曰朝,秋见曰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 11.免胄 胄,盔。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12.祖 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 13.封禅(shàn) 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作“封禅”。 14.斋戒 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表示虔诚。 15.社稷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16.牺牲 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作“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 17.太牢 古代祭品,指牛、羊、猪各用一头。 18.少牢 古代祭品,指猪、羊各一头。 19.死 古代社会不同地位的人的死有不同的称谓。《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三、历法常识 1.纪年法 (1)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 (2)帝王年号纪年法 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从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 (3)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 (4)年号和干支兼用。 2.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 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正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个月,并以此来纪月。 (2)时节纪月法 有的用“孟”“仲”“季”分别表示一季中的三个月份。 (3)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特定的“建”字。 3.纪日法 (1)干支纪日法 (2)序数纪日法 (3)特定称谓纪日法 ①朔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②望 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 ③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4.纪时法 (1)特定称谓纪时法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来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作昃(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2)十二地支纪时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四、科举制度 1.发展历程 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定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一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2.古代学校 (1)古代学校有“庠(xiánɡ)”“序”“太学”。“庠”和“序”是地方学校: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2)“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3)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à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讲、助教等: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3.明清科举简表 考试名称 考试时间 考试级别 主考官 及第者 称谓 说明 院试 每年一次 县府州 省提督 学政 秀才 乡试 三年一次 京城和 各省 皇帝派 遣考官 举人 第一名称 “解元” 会试 乡试后第 二年春天 京城礼部 皇帝特 派考官 贡士 第一名称 “会元” 殿试 会试后 同年四月 皇宫殿廷 皇帝 进士 状元榜眼 微点4 天文地理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天文地理包括天文常识(1题)、地理常识(2题)等两项内容。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星宿,有时指星象,指星体的明暗、位置等现象,迷信的人借观察星象,推测人事的吉凶。[2019·河北省邢台市第一次考试] 答:(√) 2.“畿”指古代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来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京畿”“畿辅”都指京城附近的地区。[2019·山西省汾阳市第二次考试] 答:(√)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九州,传说我国上古时期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等九大行政区,后用作中国的代称。[2019·河北省邢台市第一次考试] B.“里巷”有乡邻之意。“里”是古代居民区名,一里所含居民家数,说法不一,历代也有变化。《周礼》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的记载。[2019·山西省汾阳市第二次考试] C.雍州,《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分天下为九州,雍州位列九州之首,包括现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辽宁省、陕西省全境及内蒙古地区。[2019·名师改编] D.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2019·名师改编] 解析 应该是冀州,不是雍州。 答案 C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左,又称“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斜流,古人以东为左而得名。[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二调考试] B.岭表,五岭以南地区的简称,在两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苏轼就曾在此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2019·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模拟考试] 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可以指其他地方。[2019·山西省朔州市模拟考试] D.西京,指洛阳,北宋时期实行两京制,首都汴梁称“东京”,洛阳称“西京”。浙右,即浙江东部。[2019·吉林省舒兰市模拟考试] 解析 中国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浙右,即浙江西部。 答案 D 有关“天文地理”的文化常识 一、天文常识 1.二十八宿 又叫二十八舍。古代人把星空分为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2.星宿 宿,古代把星座称作星宿。古人认为人间有功名智慧的人是天上星宿下凡。 3.分野 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 二、地理常识 1.地区名 (1)江表 指长江以南的地区。 (2)江东 指长江以东的地区。 (3)关中 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 (4)山东 指崤(xiáo)山以东的地区。 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5)河北与河南 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6)中国 指中原地区。 (7)三江 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2.政区名 (1)九州 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2)八州与八荒 泛指中国。 (3)郡 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4)国 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5)道 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 (6)路 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7)省 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 (8)县 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3.其他 (1)三都 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 (2)两都 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3)三辅 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回归原文法,解文化知识题 【例】 (2019·二十六省联考乙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问题。 沈攸之字仲达,少孤贫。……攸之招集才力之士,随郡人双泰真有干力,召不肯来。攸之遣二十人被甲索之,泰真射杀数人,欲过家将母去,事迫不获,单身走入蛮。追孝既失之,录其母去。泰真既失母,乃自归,攸之不罪,赐钱一万,转补队主。 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事多所记忆。及攻郢城,夜尝风浪,米船沉没。仓曹参军崔灵风女先适柳世隆子,攸之正色谓曰:“当今军粮要急,而卿不以在意,由与城内婚姻邪?”灵凤答曰:“乐广有言,下官岂以五男易一女。”攸之欢然意解。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指人的别名。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B.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也用作帝王的自称。文中指前者。 C.蛮:先秦指非华夏民族,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泛称南方少数民族。 D.婚姻:指男娶女嫁过程,也就是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第一步 依据积累直接判 第二步 回归原文慎推断 “字”“孤”“蛮”根据平时积累,可以判定是正确的 “婚姻”指儿女亲家,类似用法有《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正确答案】 D 参考译文: 沈攸之字仲达,从小父母双亡,生活贫穷。……沈攸之招募有才能有武力的人,随郡人双泰真很有武力,征召他,却不肯来。沈攸之派了二十个人穿上铠甲去捉拿,双泰真射杀了几个人,想回家带着母亲离开,因事情急迫,未能带成,单身逃入蛮地。追拿他的人既然捉不到双泰真,便把他母亲抓走了。双泰真见母亲被抓,于是来自首,沈攸之不加罪罚,赏赐一万钱,转补队主。 沈攸之晚年喜欢读书,手不释卷,《史记》《汉书》中的史事有很多都熟悉能背诵。攻打郢城时,夜晚遇上风浪,米船沉没了。仓曹参军崔灵风的女儿嫁了柳世隆的儿子,沈攸之严厉地对他说:“当前急用军粮,而你却不把此放在心上,难道是因为你是城内柳世隆的亲家吗?”崔灵风答道:“乐广曾经说过,下官怎么会用五个儿子去换一女儿。”攸之高兴地消解了怒意。 反思总结: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 三、文言翻译 微点1 留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找出下面句子中该保留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留:庆历四年、滕子京、巴陵郡。 译文: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留: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赵将、阳晋、上卿、勇气。 译文: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将领征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1.(2019·广东省实验中学第一阶段测试)把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以门荫①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中,父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②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③。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④为掌书记。(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止。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山。(2)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后度支⑤请按⑥其罪,太祖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泰州。坐⑦擅借官库银造器,又妄⑧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判王廷范所发⑨。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有删改) 【知识点助记】 ①门荫: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②解官:辞去官职。③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④辟:征召来授予官职。⑤度支:量入为出。旧指管理财政收支的官。⑥按:考察,考验。⑦坐:因……犯罪,触犯法律。⑧妄:胡乱。⑨发:揭发。 (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止。 保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 保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翻译时,官职、人名、地名不用翻译,同时根据特殊句式翻译的原则,“思恭谕以祸福”为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为“思恭以祸福谕”,“(军士)乃止(喧闹)”为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成分。 (2)翻译时,现代汉语仍然使用的“斗志”“钱帛”可保留不译;人名不用翻译;“贾勇”译为“勇猛”,“矫”译为“假借、假托”;根据特殊句式翻译的原则,“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为定语后置句,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为“思恭募先登军士厚赏”。 答案 (1)保留词语:继勋、朝、契丹、汴、思恭。 关键词语:会、谕、祸福、乃。 关键句式:“思恭谕以祸福”(状语后置句),“(军士)乃止(喧闹)”(省略句)。 译文:刘继勋入朝拜见皇帝,正赶上契丹进犯汴京,军士喧哗鼓噪,请求拥立段思恭担任同州主帅,段思恭用利害关系晓谕他们,拒绝没有听从,(军士)才停止(喧闹)。 (2)保留词语:斗志、思恭、钱帛。 关键词语:募、贾勇、矫、供、给。 关键句式:“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定语后置句)。 译文:士兵们都持观望态度没有斗志,段思恭就招募冲在前面的士兵并给以丰厚赏赐,于是士兵们勇猛作战,大败贼人,段思恭假托皇帝旨意把向朝廷缴纳的钱帛奖赏给士兵。 【参考译文】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凭借祖先的功勋被推荐担任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年间,他的父亲段希尧担任棣州刺史,段思恭辞去官职(回家)奉养父母,(后)奉表章入朝,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开运初年,刘继勋担任同州节度使,征召段思恭作掌书记。刘继勋入朝拜见皇帝,正赶上契丹进犯汴京,军士喧哗鼓噪,请求拥立段思恭担任同州主帅,段思恭用利害关系晓谕他们,拒绝没有听从,(军士)才停止(喧闹)。乾德初年,平定蜀地,担任眉州通判。当时亡命之徒集结在一起,进攻逼近眉州城,刺史赵廷进因害怕不能抵挡,准备逃往嘉州,段思恭制止了他,于是率领驻兵和贼人在彭山作战。士兵们都持观望态度没有斗志,段思恭就招募冲在前面的士兵并给以丰厚赏赐,于是士兵们勇猛作战,大败贼人,段思恭假托皇帝旨意把向朝廷缴纳的钱帛奖赏给士兵。后来度支请求查究他的罪责,太祖爱惜他(行事)果断干练,没有允许,(反而)让段思恭主管眉州事务。太宗即位,升迁做将作监、泰州知州,(段思恭)因为擅自借官库白银制造器具犯法,又胡乱以进贡为名,降低买来狨毛虎皮作马骑饰物,被通判王廷范揭发。淳化三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微点2 换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换”即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找出下面句子中该替换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张衡传》) 换:视事、乞骸骨。 译文:任职三年,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换:倍。 译文:我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 1.(2019·武威市质量检测)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士隆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①事,且曰:“铠虐陕西,即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②鹏故召③乱,铠又欲乱陕西。乞④置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⑤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西者也。钱宁素昵⑥铠,见疏大恨,遂因⑦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与从弟凤翔有隙⑧,嗾⑨缉事者⑩发其私,下吏论⑪死。刑部疑有冤,并捕鞫⑫凤鸣。凤鸣惧,使其妾诉枉,自刭⑬长安门外,(2)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按治,复捕凤鸣对簿⑭,释在还职⑮。 【知识点助记】 ①奸利:非法牟取的利益。②以:因为。③召:招致。④乞:请求。⑤释:消除。⑥昵:亲近。⑦因:通过。⑧隙:隔阂,嫌隙。⑨嗾:教唆,指使。⑩缉事者:侦缉搜捕的人。⑪论:判罪。⑫鞫:审问。⑬自刭:自刎,自杀。⑭对簿:受审问。⑮还职:恢复官职。 (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宁。 需替换的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 需替换的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关键是把“坐”“削”“籍”“谄”“善”等词替换解释为“因……犯罪”“取消”“官籍”“谄媚”“形容词用作动词,与……交好”;“凤鸣者,宝坻人”是判断句,要翻译成带“是”的句子;“坐罪削籍”是被动句,要翻译成带“被”字的句子。 (2)关键是把“词”“连”“素”“悉”“逮”“付”替换解释为“状词”“牵连”“平时、向来”“全部”“逮捕”“交付”;“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为省略句,翻译时要在“素”前补出“薛凤鸣”;“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均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要译为带“被”的句子。 答案 (1)需替换的关键词语:坐、削、籍、谄、善。 关键句式:“凤鸣者,宝坻人”(判断句),“坐罪削籍”(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 译文: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 (2)需替换的关键词语:词、连、素、悉、逮、付。 关键句式:“词连宝坻知县周在及素所仇者数十人”(省略句),“悉逮付法司”“而凤鸣得释”(均为无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 译文: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与薛凤鸣平时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逮捕交付司法衙门,薛凤鸣却能够被释放。 【参考译文】 张士隆弹劾锦衣卫千户廖铠非法牟取利益之事,并且说:“ 廖铠凌虐陕西,正是他父亲廖鹏凌虐河南的旧习气。河南因廖鹏的原因招致民乱,廖铠又想祸乱陕西。(臣)请求将廖铠父子绳之以法,并召回廖銮,以此消除陕西民众的愤恨。”廖銮,是廖铠所随从镇守陕西的人。钱宁向来亲近廖铠,见到奏疏大为恼恨,于是趁张士隆调查薛凤鸣的案件时来诬陷他。薛凤鸣,是宝坻人,先前担任御史,因犯罪被取消官籍,逢迎侍奉众多奸佞之臣,尤其与钱宁交好。薛凤鸣与堂弟薛凤翔有仇,唆使侦缉搜捕的人揭发他的隐私,下交司法官吏被判处死刑。刑部怀疑有冤情,一并逮捕审讯薛凤鸣。薛凤鸣害怕,让他的小妾在长安门外哭诉冤枉(并)自杀,状词牵连到宝坻县令周在和与薛凤鸣平时所仇视的几十个人,全部逮捕交付司法衙门,薛凤鸣却能够被释放。张士隆与御史许完先后调查惩办(此案),又逮捕薛凤鸣受审问,(最终)释放了周在并恢复他的官职。 微点3 调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介宾短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介宾短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寻求(寻找)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③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找出下面句子中该调序的内容,并翻译句子。 1.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调: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译文:晋国,有什么能让他满足的呢?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调: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1.(2019·洛阳市统一考试)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韦华,字子华,福州候官人。登开禧元年进士第,嘉定十四年,辟京东、河北干官。绍定四年二月,躬①往邵武督捕余寇,贼首迎降,韦华以②其力屈乃③降,卒诛之。端平二年,入奏事,帝称其平寇功,韦华顿首④言曰:“(1)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灵,苟逃旷败耳,何功之有。”景定元年,授⑤福建安抚大使兼知福州。明年卒,年八十有三。崔福者,故群盗,尝为官军所捕,逸⑥去。因隶军籍,收李全有功,名重江、淮,又累⑦从韦华捕贼,积功至刺史、大将军。会淮兵有警,步帅王鉴出师,鉴请福行,韦华因厚遣⑧之。(2)福不乐为鉴用,遇敌不击,托以葬女擅归,亦不闻于制置司。鉴怒,请必正其慢⑨令之罪。会韦华亦厌忌之,遂坐以军法。 (节选自《宋史·陈韦华传》,有删改) 【知识点助记】 ①躬:亲自。②以:认为。③乃:才。④顿首:指磕头。古代汉族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⑤授:任命。⑥逸:逃跑。⑦累:多次。⑧厚遣:隆重地送行。⑨慢:轻慢、怠慢。 (1)臣不佞,徒有孤忠,仗陛下威灵,苟逃旷败耳,何功之有。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福不乐为鉴用,遇敌不击,托以葬女擅归,亦不闻于制置司。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整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何功之有”为宾语前置句,应该调整为“有何功”。 (2)翻译时注意“福不乐为鉴用”为被动句,翻译成带有“被”的句子;注意句式的调整:“托以葬女擅归”为状语后置句,应该调整为“以葬女托擅归”;“亦不闻于制置司”为状语后置句,应该调整为“亦不于制置司闻”。 答案 (1)关键词语:不佞、徒、苟、逃。 调整句式:“何功之有”(宾语前置句)。 译文:我并没有什么才能,所有的只是一片忠心,仰仗着陛下的神威,暂且免于失败罢了,哪有什么功劳。 (2)关键词语:击、托、闻。 调整句式:“福不乐为鉴用”(被动句),“托以葬女擅归”(状语后置句),“亦不闻于制置司”(状语后置句)。 译文:崔福不乐意被王鉴调用,遇到敌人也不出击,以给女儿下葬为借口擅自回来,也不向制置司报告。 【参考译文】 陈,字子华,福州候官人。陈开禧元年考中进士,嘉定十四年,被征召为京东、河北干官。绍定四年二月,亲自前往邵武督察剿捕残余的贼寇,贼寇的首领前来投降,陈认为他是在力量耗尽之后才投降的,最终还是杀了他。端平二年,进京禀奏事情,皇帝称赞他平定强盗的功劳,陈叩头说:“我并没有什么才能,所有的只是一片忠心,仰仗着陛下的神威,暂且免于失败罢了,哪有什么功劳。”景定元年,被授予福建安抚大使兼福州知州。第二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崔福,原本是强盗,曾经被官军搜捕,但他逃跑了。于是就加入了军籍,因收服李全立了功,在江、淮一带名气很大,又屡次跟随陈剿捕强盗,累积功劳升到刺史、大将军。正赶上淮兵发出警报,步兵统帅王鉴发兵,王鉴请求崔福同行,陈便隆重地给他们送行。崔福不乐意被王鉴调用,遇到敌人也不出击,以给女儿下葬为借口擅自回来,也不向制置司报告。王鉴很生气,请求一定要治崔福轻慢军令之罪。碰上陈也憎恶忌惮崔福,于是便按军法问罪了。 微点4 删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找出下面句子中该删减的内容,并翻译句子。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删:之、也。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 并序》) 删:息。 译文:日夜勤劳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劳苦艰辛。 1.(2019·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联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兵,不攻无过①之城,不杀无罪之人。(1)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故兵者,所以②诛暴乱、禁不义也。(2)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夫将,提鼓挥枹【注】,临难决战。接兵角刃,鼓③之而当,则赏功立名;鼓之而不当,则身死国亡。是存亡安危在于枹端,奈何④无重将也。 (节选自《尉缭子》) 【注】 枹:鼓槌。 【知识点助记】 ①过:过错。②所以:用以,用来。③鼓:击鼓。④奈何:怎么,为何。 (1)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 删除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由其武议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焉。 删除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夫”是发语词,“也”是语气词,皆可不译;“利”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利”,“臣妾”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臣妾”,这两个词均应意译;“盗”解释为“强盗”。 (2)“之”是音节助词,“焉”为语气词,均不译;关键是把“兵”“加”“武”“议”“亲”解释为“战争”“施加”“用兵”“处罚、惩罚”“亲近、拥护”。 答案 (1)删除词语:夫、也。 关键词语:利、臣妾、盗。 译文:杀害人家的父兄,掠夺人家的财物,奴役人家的子女,这些都是强盗的行为。 (2)删除词语:之、焉。 关键词语:兵、加、武、议、亲。 译文:对于被讨伐的国家,要使农民不离开他们的土地,商人不离开他们的店铺,官吏不离开他们的机关。因为用兵的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所以能不必经过流血战斗就可得到天下的拥护。 【参考译文】 凡是用兵,不要进攻没有过失的国家,不要杀害无辜的人。杀害人家的父兄,掠夺人家的财物,奴役人家的子女,这些都是强盗的行为。战争的目的是平定暴乱,制止不义行为。对于被讨伐的国家,要使农民不离开他们的土地,商人不离开他们的店铺,官吏不离开他们的机关。因为用兵的目的只在于惩罚祸首一人,所以能不必经过流血战斗就可得到天下的拥护。将帅击鼓指挥军队,使其在危难情况下与敌决战。当两军短兵相接的时候,如果指挥得当,就会建立功名;如果指挥不当,就会身死国亡。由此看来,国家的存亡安危,在于将帅的指挥是否得当,这怎能不使人重视将帅的作用呢? 微点5 补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找出下面句子中该增补的内容,并翻译句子。 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补: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译文:不如趁机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补: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译文: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1.(2019·沈阳二中模拟考试)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①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②,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1)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汤下狱论③。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即日引④军分行,未至城三十里,止营⑤。郅支单于遣使问汉兵何以来,汤因让⑥之:“我为单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何单于失客主之礼也!(2)兵来道远,人畜罢极,食度日尽,恐无以自还,愿与大臣审计策。”郅支单于怒,引兵攻,战不利,遁⑦入城。汉兵围之。 (节选自《汉书·陈汤传》,有删改) 【知识点助记】 ①高: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高超。②茂材:才德优异之士。③论:判罪,判决。④引:带领。⑤营:扎营。⑥让:责备。⑦遁:逃避,退。 (1)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 增补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兵来道远,人畜罢极,食度日尽,恐无以自还,愿与大臣审计策。 增补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无循行”译为“没有遵守礼法的品行”;“选举”是古今异义词,译为“推荐、举荐”;“坐”是“获罪”的意思。 (2)“罢”是“疲劳”的意思,“度”译为“估计”,“计策”译为“考虑策划”。 答案 (1)增补词语:(张勃)坐削户二百,会(张勃)薨。 关键词语:无循行、选举、坐。 译文:司隶上奏皇帝,弹劾陈汤没有遵守礼法的品行;张勃不按照真实情况举荐人才。(张勃)获罪,被削夺二百户食邑,恰好这时(张勃)死了,因而皇帝赐他“缪侯”的谥号。 (2)增补词语:(我们的)兵来道远,愿(单于)与大臣审计策。 关键词语:罢、度、计策。 译文:(我们的)军队远道而来,人马极其疲劳,粮草估计也将用完,恐怕不能自行还军了,希望(单于)同大臣审慎考虑策划。 【参考译文】 陈汤字子公,是山阳瑕丘人。从小喜欢读书,博学通达,擅长写文章。富平侯张勃与陈汤交好,认为他才能高超。初元二年,汉元帝下诏让列侯举荐茂材,张勃举荐了陈汤。陈汤等待升迁,父亲死了也不奔丧。司隶上奏皇帝,弹劾陈汤没有遵守礼法的品行,张勃不按照真实情况举荐人才,(张勃)获罪,被削夺二百户食邑。恰好这时(张勃)死了,因而皇帝赐他“缪侯”的谥号。陈汤被关进监狱论罪。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甘延寿一起出兵西域。当天就带领军队分道前进,离城还有三十里,停下扎营。郅支单于派使者责问汉军为何而来,陈汤于是责备单于道:“我们为了单于远道而来,而到现在还没有有名的王侯大臣来见将军接受命令,为什么单于失去主人对待客人的礼仪呢!(我们的)军队远道而来,人马极其疲劳,粮草估计也将用完,恐怕不能自行还军了,希望(单于)同大臣审慎考虑策划。”郅支单于大怒,率领军队攻打汉军,作战不利,退入城中。汉兵包围了他们。 微点6 变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牢固可靠”。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 找出下面句子中该变动的内容,并翻译句子。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变:藩篱。 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变:尘网。 译文: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1.(2019·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也。九岁通《论语》《孝经》,及长,习《梁丘易》《老子》,教授后生。王莽大司空王邑辟升为议曹史。时莽频①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②焉所呼天?方春岁首,而动发远役,藜藿③不充,田荒不耕,谷价腾跃④,斛至数千。(1)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2)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县,免元元之急,不可书传,愿蒙引见,极陈所怀。”邑虽然⑤其言,而竞⑥不用。升称病乞身⑦,邑不听,令乘传⑧使上党。升遂与汉兵会,因留不还。 (节选自《后汉书》) 【知识点助记】 ①频:屡次,连次。②元元:指平民百姓。③藜藿:藜和藿,指粗劣的饭菜。④ 腾跃:(物价)飞涨。⑤然:认为对。⑥竞:最终。⑦乞身:(古代官吏)请求退职。⑧乘传:奉命出使。 (1)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 变通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县,免元元之急,不可书传,愿蒙引见,极陈所怀。 变通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汤火”“帷帐”本指“热汤大火”和“居住的帐 篷”,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说法,翻译时应该意译为“战乱”和“身边”;“非国家之人也”是判断句,翻译成带“是”的句子。 (2)“倒县”中的“县”为通假字“悬”,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说法,指“艰难的困境”;“愿蒙引见,极陈所怀”均为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内容“愿蒙(把我)引见(给皇上),(让我)极陈所怀”。 答案 (1)变通词语:汤火、帷帐。 关键句式:“非国家之人也”(判断句)。 译文:官吏百姓深陷战乱之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这样下去,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近在身边作乱了。 (2)变通词语:倒县、元元。 关键句式:“愿蒙引见,极陈所怀”(均为省略句)。 译文: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这艰难的困境之忧,免去百姓的焦虑,不可用书信传递,希望您(把我)引见(给皇上),(让我)陈述我的想法。 【参考译文】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九岁通晓《论语》《孝经》,年长时,学习《梁丘易》《老子》,并教授后生学习。王莽的大司空王邑提拔范升做议曹史。当时王莽连续征兵,赋税繁多,范升于是向王邑提意见说:“现在天下的问题,比日月还明显,比雷霆还强烈,然而朝廷和国君却视而不见,置若罔闻,那么百姓到什么地方去乞求上天保佑呢?现在正是春天,而动员百姓远征,粗劣的饭菜不能充饥,田荒无人耕种,谷价飞涨,每斛涨至数千。官吏百姓深陷战乱之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这样下去,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近在身边作乱了。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这艰难的困境之忧,免去百姓的焦虑,不可用书信传递,希望您(把我)引见(给皇上),(让我)陈述我的想法。”王邑虽然认为范升的话正确,但最终不听从。范升称病请求退休,王邑不允许,派他奉命出使上党。范升就与汉兵相会,于是留下来没回去。 读审切连法,解文言翻译题 【例】 (2019·福建省泉州市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郭舒,字稚行。幼请其母从师,岁余便归,粗识大义。乡人、宗人咸称舒当为后来之秀,终成国器。始为领军校尉,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乡人盗食舒牛,事觉,来谢。舒曰:“卿饥,所以食牛耳,余肉可共啖之。”世以此服其弘量。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 至是,澄又转舒为顺阳太守,曾密遣兵袭舒,遁逃得免。 (1)坐擅放司马彪,系廷尉,世多义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舒少与杜曾厚,曾尝召之,不往,曾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郭舒)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被廷尉拘禁,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2)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 参考译文: 郭舒,字稚行。他年幼的时候请求母亲让他拜师求学,学了一年多就回家了,粗略懂得了为人处事的要义。乡里人、宗族人都称郭舒会是后起之秀,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郭舒)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被廷尉拘禁,当时的人大多认为他为人仗义。 ……乡下人偷吃了郭舒的牛,事情被发觉,偷牛的人来谢罪。郭舒说:“你饿了,所以才吃我的牛,剩下的肉可以与我一起吃。”世人因此佩服他宽宏的度量。郭舒年轻时与杜曾交情深厚,杜曾曾经征召郭舒,郭舒不肯前往,杜曾对他(这件事)怀恨在心。 到这时候,王澄又调郭舒担任顺阳太守,杜曾暗中派兵袭击郭舒,郭舒逃走免于灾难。 答案 (1)太祖认为李迁哲在太行山以南素有信义之名,就命令李迁哲与贺若敦一块前去治理。乐炽等人有的投降,有的被俘,叛乱很快被平定了。 (2)梁人果然在道路东边设下伏兵,企图截击李迁哲的军队。李迁哲发动进攻,击败敌军。从此巴州、濮州的百姓,相继投降。 反思总结:抓得分点,有踩点得分的意识。找出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特殊用法,并准确翻译。 四、文言文分析综合 微点1 曲解词义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所谓“曲解词义”,就是命题人在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时,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地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分析和概括的错误。 1.【原文】(2019·长治市模拟考试)王杰,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成进士,殿试进呈卷列第三。高宗熟视字体如素识,以昔为尹继善缮疏,曾邀宸赏,询知人品,即拔置第一。及引见,风度凝然,上益喜。 【错项分析】 A.王杰在乾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殿试考卷呈送给皇帝时他名列第三,因乾隆皇帝认识他,遂将他的名次提为第一。这样,王杰就成为陕西自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位新科状元。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错在“乾隆皇帝认识他”,原文内容是“高宗熟视字体如素识”,意思是“乾隆皇帝仔细看了他的字迹,就觉得好像是平日里很熟悉的人(写的)”,后文还有“及引见,风度凝然,上益喜”,意思是“等到新科进士晋见皇帝时,(看到)王杰风度稳重端庄,皇帝更是高兴”,说明乾隆皇帝以前不认识王杰。 【参考译文】 王杰,字伟人,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王杰考中进士,殿试考卷呈送给皇帝时他名列第三。乾隆皇帝仔细看了他的字迹,就觉得好像是平日里很熟悉的人(写的),因他过去给尹继善誊写奏章,皇帝邀请过他进宫游玩,就向人询问他的人品,于是将王杰的名次提为第一。等到新科进士晋见皇帝时,(看到)王杰风度稳重端庄,皇帝更是高兴。 1.【原文】(2019·德州市第一次模拟)永元末,义师至京师,牧守①皆望风降款②,(袁)昂独拒境不受命。高祖手书喻③曰:“夫祸福无门,兴亡有数④,天之所弃,人孰能匡⑤?吾荷⑥任前驱,拨乱反正,伐罪吊⑦民,至止以来,前无横阵。今竭力昏主,未足为忠,家门屠灭,非所谓孝,忠孝俱尽,将欲何依?”昂答曰:“窃⑧以一餐微施,尚复投殒⑨,况食人之禄,而顿忘一旦。非惟物议⑩不可,亦恐明公鄙之,所以踌躇,未遑⑪荐⑫璧。”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⑬之不问也。 【知识点助记】 ①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②降款:降服。③喻:说明,告知。④数:天数,命运。 ⑤匡:纠正,匡正。⑥荷:肩负,担负。⑦吊:慰问。⑧窃:私下,私自。多用作谦辞。⑨殒:丧失(生命),死亡。⑩物议:众人的议论,多指非议。⑪遑:空闲,闲暇。⑫荐:进,进献。⑬宥:宽恕,原谅。 【错项分析】 C.袁昂身处乱世,节操忠贞。在义师横扫京师、其他官员望风投降时,他据守一方,绝不拱手称臣,但最终还是得到高祖宽恕。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绝不拱手称臣”错误,该信息与原文意思不符,“建康城平,昂束身诣阙,高祖宥之不问也”,意思是“建康城被平定,袁昂自缚其身到宫阙,高祖宽恕他不追究”。 【参考译文】 永元末年,义师到达京师,州牧郡守皆望风顺服投降,袁昂独自据守境地抗拒不受命。高祖亲笔写信劝告他说:“祸福没有定数,都是人所自取,国家的兴亡是有定数的,天要抛弃他,谁人能匡正?我担任前锋,扫除京邑,拨乱反正,讨伐罪人慰问百姓,起兵以来,前面没有横阻的阵地。现在你竭力侍奉昏主,算不得忠,家门被屠灭,不是所说的孝,忠孝俱无,你将想依赖什么呢?”袁昂回答:“我私下认为受人一餐的微薄施舍,尚且以死报答,何况拿人俸禄,却立刻在一日之内忘却呢?不仅众人的议论认为不可以,恐怕明公也鄙视这做法,所以我踌躇,没有空闲进献璧玉。”建康城被平定,袁昂自缚其身到宫阙,高祖宽恕他不追究。 微点2 弄错对象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的叙事文章,文段常常涉及一组人物和事件,命题人正是抓住了选文的这一特点,将有些“人物”与“事件”故意进行错位搭配,巧妙地设计出“移花接木”的错误选项。 1.【原文】(2019·河北省邯郸市模拟考试)(胡世宁)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 【错项分析】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分析:_______________ 答案 “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误,应是“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 【参考译文】 (胡世宁)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 1.【原文】(2019·聊城市质量检测)(黄)尊素謇谔①敢言,尤有深识远虑。初入台②,邹元标实援之,即进规③曰:“都门非讲学地,徐文贞已丛议④于前矣。”元标不能用。杨涟将击忠贤,魏大中以告,尊素曰:“除君侧者,必有内援。杨公有之乎?一不中,吾侪⑤无噍类⑥矣。”万燝死,尊素讽⑦涟去,涟不从,卒及于祸。大中将劾魏广微,尊素曰:“广微,小人之包羞⑧者也,攻之急,则铤而走险矣。”大中不从,广微益合于忠贤,以兴⑨大难。 【知识点助记】 ①謇谔:正直敢言。②台:古代中央官署名,御史台。③进规:进谏规劝。④丛议:聚众议论。 ⑤吾侪:我们这些人。⑥噍类:活着的或活下来的人。⑦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⑧包羞:忍受全部羞辱。⑨兴:派遣,发动,引申为酿成。 【错项分析】 C.黄尊素刚入官府时,对帮助过他的邹元标说不要在京城集会讲学;对杨涟、魏大中弹劾魏忠贤的事情,黄尊素也劝解说时机不到不可急躁。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结合文本内容“大中将劾魏广微,尊素曰:‘广微,小人之包羞者也,攻之急,则铤而走险矣。’大中不从,广微益合于忠贤,以兴大难”分析可知,“魏大中弹劾魏忠贤”错误,魏大中弹劾的是魏广微。 【参考译文】 黄尊素正直敢于说真话,尤其有深谋远虑。刚进入御史台官署时,邹元标确实帮助过他,(黄尊素)就进谏规劝邹元标说:“都城不是讲学的地方,以前就有徐文贞聚众议论的先例。”邹元标没有听取采纳。杨涟将要攻击魏忠贤,魏大中告诉了他,黄尊素说:“清除皇帝身边的人,一定要有内援。杨公有这样的人吗?一旦攻击不能奏效,我们这些人将无法生存了。”万燝死后,黄尊素劝告杨涟辞职,杨涟不听,最终惹祸上身。魏大中将要弹劾魏广微,黄尊素说:“魏广微是小人之中能忍受羞辱的人,过快地攻击他,他就铤而走险了。”魏大中不听,魏广微越来越亲近魏忠贤,从而酿成了大灾难。 微点3 弄错时间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人物传记类文章通常是通过几件事情来刻画某个人物的,而这几件事在文段之中是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命题人有时便在错项设计时故意地倒置事情的时序,从而造成了叙述的混乱。 1.【原文】(2019·山西省重点中学摸底考试)太建初,(司马申)起为贞威将军、征南鄱阳王谘议参军。九年,除秣陵令,在职以清能见纪,有白雀巢于县庭。秩满,顷之,预东宫宾客,寻兼东宫通事舍人。迁员外散骑常侍,舍人如故。 【错项分析】 C.司马申治理有方。任戎昭将军、江乘令时,他治理很有功绩。太建初年,他在职时清明能干,因此得到荣升。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根据“九年,除秣陵令,在职以清能见纪,有白雀巢于县庭”可知,在职时清明能干是太建九年,而非太建初年。 【参考译文】 太建初年,(司马申)被起用为贞威将军、征南鄱阳王谘议参军。太建九年,他任秣陵令,在职期间以清明能干见称,有白雀在县庭做巢。任官期满,不久,成为东宫宾客,接着兼任东宫通事舍人。改任员外散骑常侍,舍人照旧。 1.【原文】(2019·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十年,诏丞相伯颜总兵①南征,改(崔斌)行省为河南宣慰司,加中奉大夫,赐金虎符②。十月,围潭州,斌攻西北铁坝。挟③盾先登。诸将怒其抗敌持久,咸④欲屠之。斌喻以兴师本意,诸将曰:“编民⑤当如公说,敌兵必诛之。”斌曰:“彼各为其主耳,宜旌⑥之,以劝未附者,且杀降不祥。”诸将乃止。 【知识点助记】 ①总兵:集中军队,统领军队。②金虎符:古代发兵或表明身份的凭证。③挟:携带。④咸:全,都。 ⑤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⑥旌:表扬。 【错项分析】 D.崔斌严明军纪,爱护百姓。其任东平府太守时,接到百姓投诉,驱马飞奔找到主将为百姓申冤并机智成功地劝阻了元军诸将对当地军民的大屠杀。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机智成功地劝阻了元军诸将对当地军民的大屠杀”不是崔斌“任东平府太守”期间,应是“崔斌任中奉大夫”时。 【参考译文】 至元十年,诏令丞相伯颜统领大军南征宋朝,改行省为河南宣慰司,任崔斌为宣慰 使,加中奉大夫,赐金虎符。十年十月,元军围攻潭州,崔斌带兵进攻西北铁坝,持盾率先登上城楼,攻占铁坝。诸将忿恨潭州军民持久抵抗,要把他们都杀掉。崔斌耐心向他们讲明兴师南伐的本意不是杀人,而是取得土地和民众,诸将还要求:“百姓按照您所说不杀,敌兵则必全诛。”崔斌又劝道:“他们也是为自己的朝廷罢了,现在投降了,应表扬他们,以便劝降那些尚未归附的人,况且杀死投降的人也是不吉利的事。”诸将又听了他的劝告。 微点4 弄错事件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命题人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有意识地杂糅混编,让学生难以分辨正误,难以理清头绪。 1.【原文】(2019·莆田市模拟考试)初,(贾)逵少孤,厚赂继父,得其母奉以归。至是,以母老辞,不许,而赐母冠帔。 【错项分析】 B.贾逵为人孝顺,敬爱母亲。父亲早逝,他送给继父大量财物,把母亲接回奉养;他意欲辞职赡养年老母亲,终获朝廷准许。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终获朝廷准许”不正确,由原文“以母老辞,不许”可知,他因为母亲年老而辞职,没有被朝廷允许。 【参考译文】 起初,贾逵年少时父亲去世,他把大量财物赠送给继父,把他的母亲接回来奉养。到这时,他因为母亲年老而辞职,没有被朝廷允许,朝廷赐给他母亲帽子和披肩。 1.【原文】(2019·朔州市模拟考试)肃宗即位,(韦陟)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①陟招谕②,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③,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④,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⑤,登坛曰:“皇天后土,实鉴⑥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⑦泣。 永王败,帝趣⑧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⑨其疑,而后趣⑩召。帝雅⑪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⑫,疑有顾望⑬意,止⑭除⑮御史大夫。 【知识点助记】 ①委:委任,任命,委派。②招谕:指帝、王招抚敌对势力的谕旨。亦指以帝、王名义对敌对势力进行招抚。 ③质信:立信,保证诚信。④戮力:协力,通力合作。⑤载书:盟书,会盟时所订的誓约文件。⑥鉴:明察,审查。⑦陨:落下,流下。⑧趣:通“促”。催促,督促。⑨释:消除。⑩趣:通“趋”。趋向,奔向。⑪雅:素常,向来。⑫迁延:拖延。⑬顾望:犹豫观望。⑭止:仅,只。⑮除:拜受官位。 【错项分析】 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有人叛乱时,他表达自己效忠国家 的志向,感动士兵;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他不顾皇帝的劝阻,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由此可知,皇帝没有劝阻韦陟去安抚曾经参加过叛乱的季广琛。 【参考译文】 肃宗继承皇位,起任韦陟为吴郡太守,正遇永王兵乱,委派韦陟前往招抚,便授任韦陟为江东节度使。韦陟与高适、来瑱在安州会合,韦陟说:“如今中原没有平定,若不结盟保证诚信,以此宣示四方,让人们知晓我们同心协力,就无法成功。”便推举来瑱为当地之主,订下盟书,登上盟坛说:“皇天后土,明察此言。”辞意慷慨,士兵都感动地流下眼泪。 永王失败,皇帝催促韦陟赶赴凤翔。起初,季广琛跟从永王叛乱,不是他的本意,韦陟上表举荐季广琛任历阳太守,安慰了他。到这时,韦陟恐怕季广琛以后会发生变故,便先赶往宣示皇上的恩旨以消除他的疑惧,然后才赴召去拜见皇帝。皇帝向来听说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御史大夫。 微点5 无中生有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所谓的“无中生有”,就是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文段中当事人的身上,以此来干扰学生的思维。 1.【原文】(2019·上饶市第一次考试)其年,迁(赵)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 【错项分析】 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的主语应是皇帝,而非赵憙。 【参考译文】 这年,升任赵憙为平原太守。当时平原盗贼很多,赵憙与诸郡讨伐追捕,斩其首领,余党受其株连者数千人。赵憙上书说:“恶人作恶罚及其身就行了,可将他们徙往京城近郡的地区。”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就将他们全部迁移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提拔荐举有义行的人,诛杀锄掉奸恶之徒。 1.【原文】(2019·宜昌模拟考试)元丰初年,(张景宪)知河阳。时方讨西南蛮,景宪入辞,因言:“小丑跳梁,殆①边吏扰之耳。且其巢穴险阻,若动兵远征,万一馈饷②不继,则我师坐③困矣。”帝曰:“卿言是也,然朝廷有不得已者。” 【知识点助记】 ①殆:表推测,相当于“大概”“几乎”。②馈饷:运送粮饷。③坐:徒自,白白地。 【错项分析】 C.张景宪稳重周密,遇事谨慎。朝廷讨伐西南蛮,张景宪进言,如调动军队远征险阻之地,若粮饷不能接继,军队就要受困。张景宪就此事与皇帝有争执。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张景宪就此事与皇帝有争执”错误,原文为:帝曰:“卿言是也,然朝廷有不得已者。”皇帝说:“你的话是对的,但是朝廷有不得已的地方。”没有争执。 【参考译文】 元丰初年,(张景宪)管理河阳。当时朝廷正讨伐西南蛮,张景宪入朝辞别皇帝赴任,因此进言说:“小丑跳梁,大抵是边境官吏烦扰他们的缘故。而且他们的巢穴在地形险阻的地方,如果调动军队远征,万一粮饷接继不上,那么我军就要受困了。”皇帝说:“你的话是对的,但是朝廷有不得已的地方。” 微点6 强加联系(因果)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这类陷阱设置就是在选项中把原文本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或联系不直接的事 1.【原文】(2019·河北省衡水中学二调考试)大统十七年,太祖遣达奚武、王雄等略地山南。(李)迁哲率其所部拒战,军败,遂降于武,然犹意气自若。武乃执送京师。太祖谓之曰:“何不早归国家,乃劳师旅?今为俘虏,不亦愧乎?”答曰:“世荷梁恩,未有报效,又不能死节,实以此为愧耳。”太祖深嘉之。 【错项分析】 B.李迁哲沉稳从容,耿直信义。兵败被俘,面对太祖的质问,仍慷慨陈词,不卑不亢,委婉表达了没能尽早归降的愧疚。 分析:_______________ 专题微评 小题微练 件强行联系在一起,由此推论出一个不符合原文事实的结论。 答案 “委婉表达了没能尽早归降的愧疚”有误,愧疚的原因是没能为报效梁国而战死。 【参考译文】 大统十七年(551),太祖派达奚武、王雄等人进攻太行山以南,李迁哲率部属抵抗,兵败,向达奚武投降,然而神色仍镇静如常。达奚武把他押送到京师。太祖对他说:“为什么不早点归附,以至劳累军队?如今当了俘虏,不感到惭愧吗?”李迁哲答道:“我世代受梁国的恩惠,未能报答,又不能以死尽节,因此实在感到惭愧。”太祖对他十分赞许。 1.【原文】(2019·安徽省示范高中第二次联考)(王)汉忠有识略,军政甚肃,每行师,诘旦①,必行香祝曰:“愿军民无犯吾令,违者一毫不贷②。”故所部无益。性刚果,不务小节,轻财乐施。好读书,颇能诗,喜儒士,待宾佐有礼,名称甚茂③,以是自矜尚④,群帅不悦。 【知识点助记】 ①诘旦:平明,清晨。②贷:饶恕,宽恕。③茂:大,盛大。④矜尚:骄矜自大。 【错项分析】 D.王汉忠爱好读书,军队纪律严明。他喜欢读书人,并且还能作诗,但是因为对待将士们要求严格,所以将领们都不太喜欢他。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手下的将领很不高兴的原因不是“因为对待将士们要求严格”,而是王汉忠“自矜尚”。选项中“都不太喜欢他”应为“都不太高兴”。 【参考译文】 王汉忠有见识和谋略,军中政事非常整肃,每次出兵,清晨时一定焚香祷告说:“希望部下将士不要违犯我的命令,违者毫不宽恕。”因此他的部下从无偷盗抢劫之事发生。性格刚强果敢,不拘小节,轻视财物乐善好施。爱好读书,颇能作诗,喜欢儒士,对待幕宾佐吏有礼,名声很大,因此骄矜自大,上级将帅都不太高兴。 仔细比对法,解分析综合题 【例】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纯礼敢于抗言,受到韩琦赏识。主管官员分配劳赋不当,他有理有据地提出异议,认为永安县负责陵寝日常维护,不应与各县均等,得到陵使韩琦认同。 B.纯礼关怀下属,处分重在惩戒。他在遂州任上对下属宽厚,草场失火,守吏惶恐等候诛杀,库吏因盗丝将被处死,他均认为罪不至死而采用赔偿的惩处。 C.纯礼鉴察往事,治事去苛从宽。在开封府任上,有村民被误告谋逆,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认为应判杖刑,并以彰显皇上刑罚不滥为由,征得皇上认可。 D.纯礼坚毅刚直,不幸遭人算计。他的正直让曾布恐惧,曾挑唆驸马都尉王诜诬告纯礼,王即借纯礼宴请辽使事构陷纯礼,致使纯礼蒙冤,最终遭到免职。 【正确答案】 D 参考译文: 纯礼字彝叟,因为父亲(范)仲淹恩荫,任陵台令兼永安县。修建永昭陵(的时候),京西转运使在一路内摊派木石砖甓以及工匠役徒,只有永安县不接受命令。使者把这个事报告给陵使韩琦,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此事吗?一定会有解释。”后来,大家质问他,范纯礼说:“陵寝都在本县境内,一年四季都要修缮管理,没有空闲的日子,现在竟然与其他县平均赋役,哪如将赋役搁置下来,用它来供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认为他的回答正确。回到朝中,任命(他)为三司盐铁判官,凭借比部员外郎的身份出京管理遂州。泸南有边防事务,征调赋税苛刻急迫,范纯礼一概待之以静,分辨其中可以备办的,不从民间榨取。百姓在庐舍中画上他的像,把他像神一样供奉,命名为“范公庵”。草场起火,民心惊慌,守吏惊恐地等着被责罚。范纯礼说:“草湿了就容易起火,哪里值得奇怪!”只是让他们暗中赔偿。库吏偷盗丝绸大多应判死罪,范纯礼说:“因为纷乱的丝而杀人,我不忍心。”听任他的家人立刻花钱买下以赎罪,下令释放被牵连的人。任命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即位,凭借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任开封知府。 前任府尹治政苛刻严酷,范纯礼说:“宽柔严苛相辅相成,这是圣人的教诲。正致力于去除以前的苛刻,还担心做得不够,哪里会因为宽柔造成祸患呢?”因此一概以宽大处理事务。皇帝直接诏命审讯享泽村百姓谋反一事,范纯礼审察事情的原因,原来是这个百姓进入戏场看戏,回来的路上看到工匠制作木桶,(就)拿来戴在头上说:“和刘先主相比怎样?”于是被工匠抓住。第二天入朝应对,宋徽宗问怎样处理(此事),(范纯礼)回答说:“村野愚人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辜负陛下爱惜生灵的仁德,按不应该做这件事的罪名杖打他,就足够了。”(宋徽宗)说:“(这样做)凭什么惩戒后人呢?”(范纯礼)说:“正是想使外人通过此事知道陛下不滥施刑法,足以作为典范了。”宋徽宗听从了他。范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激怒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让你任承旨,范右丞不同意。”王诜很生气。适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臣,范纯礼主持宴会,王诜污蔑他直呼皇上的名字,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知府,崇福宫提举。崇宁五年,复任左朝议大夫,鸿庆宫提举。去世,终年七十六岁。 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助记 【既可以有效记忆词语,又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 1.爱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不见。 2.安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逸)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而能安(安稳)如泰山,所求衣食所安(养),于是去险要之远地安(安置)军,败矣。逝者如斯,而今安(哪里)在哉? 3.被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尤不为苦也。 4.倍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于游子,过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十年间,每逢佳节,犹倍(更加)思亲。 5.本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即今日所见本(版本),以本(推究)其当日心境。 6.鄙 晋之鄙(边疆)有二人,临秦地则曰:“鄙贱之人,当其求谅。”居久,则鄙(轻视)秦人曰:“秦人亦不过如此,皆如蛮夷之鄙(浅陋无知)人。” 7.兵 陈涉初起之时,用兵(兵法)之道不及秦国之谋士,而能削木为兵(兵器) ,以疲惫之兵(军队),遂灭秦。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触其颜面,左右欲兵(伤害)其友,勿劝。 8.病 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9.察 郡守察(观察)李密孝德之事,告于帝,左右以为不能察(明察),然帝以为李密品之察察(洁净的样子),乃众人之范,于是令其郡守察(推举)孝廉,足见帝之察(明智)。 10.朝 邹忌旦日朝(早晨)服衣冠,于朝(朝廷)谏齐王。齐王纳其谏。其后,齐国日盛,弱国来朝(朝见),经数年之久。邹忌闻名天下,为历朝(朝代)谋臣所景仰。 11.曾 愚公自曾(指与自己相隔两代的亲属)祖起居于太行、王屋山下。因太行、王屋二山阻隔,出入不便,愚公全家曾(曾经)齐议移山。于是率妻子移山,几度春秋,山不加少。愚公之邻人智叟望山上曾(通“层”)云,笑之。愚公笑曰:“何曾(竟)不若孩儿?世代移山,终有竟日。” 12.乘 陶渊明手握《左传》,乘(登)彼桅垣,阅至“公与之乘(乘坐)”,感慨古代帝王虽善因利乘(凭借)便,终而亡,顿生归家之心,一路冒风乘(冒着)雪,至家,心乃定,居家乘(顺应)化以归尽。 13.诚 蔺相如携和氏璧至秦,足见赵国之诚(诚意),而秦王佯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诚(确实)无意,乃遣从者怀璧于赵,后秦诚(果真)如此。 14.除 荆轲以义闻天下,燕太子使人召之。荆轲始不愿,太子以诚待,三顾其舍,亲除(除掉)其东屋之除(台阶)尘,引荆轲之车,荆轲感之应允,与太子归。太子除(授予官职)其官职,令其刺秦王。荆轲曰:“除(除非)吾死,不然事定成!” 15.辞 屈原德高,作《楚辞(古代的一种文体)》,其辞(文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借口)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辞(推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辞别)亲戚,见放楚之汨罗。 16.从 樊哙从(参加)军,从(跟随)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听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由,自)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挨着)良坐。 17.殆 归有光家遭火,势急殆(危险),物件殆(接近)尽,唯余项脊轩。归有光以为殆(大概)有神助,后重修之。 18.当 李斯为秦相,当(掌握)政。当(在)是时,敌虎视秦,李斯令将当(把守)关隘,敌临,守将退之,按律当(判决)死。李斯念其功,以功当(相抵)泽,于其当(将)死之际活之,后令其当(任)出使之职,守将涕落曰:“此事,名我固当(恰当)。吾定效力,不负君望!” 19.道 苏洵欲往京城,道(取道)泰山间行。遇隐士行于道(道路),憩于茶亭,论秦国与六国之事,隐士举兵家之道(主张),以为六国用兵之道(策略)不及秦国,苏洵不以为然。二者言辞激烈,未能休也。人道(谈论)此事:孰闻道(道理)多也? 20.得 临川人张奇游学得(获得)一书,乃安石所著。曰:“吾得(应该)珍宝事之。”后读之,快然自足,多有所得(心得),以为安石所言得(得当)之。 21.度 宋妻往市买鞋,途遇小涧,一跃度(越过)之,至市方忆忘度(尺码),徘徊几度(次)欲反。度(考虑)之再三,则度(估计)其夫脚之大小,未成,反家,其夫见妻空反,以为玩乐无度(限度),责其不知以脚度(衡量)鞋之大小。后人度(创作)曲词讽之,以为其家如国,无法度(法度),岂不谬哉? 22.非 唐有二人,一老一少,席间论陈涉灭秦,老者曰:陈涉非(没)有兵家之能而灭秦。少者非(反对)之,曰:此言非(错误)也,陈涉胜于民心也。 23.复 天启年间,皇上好蟋蟀。江南成名找之,至一大观园,其中亭台楼阁。池水逶迤,水复(重叠,繁复)荡漾,成名掷一石子,波浪顿生,顷之,又复(恢复)如初。前行,一老人见之,问其话,成名不敢出言以复(答复),后老人自言因找蟋蟀至此,成名乃与之言,偕往求蟋蟀。得一,成名以其小,劣之。试令之与鸡斗,无不胜者。两人喜,相约明日复(再)往。 24.负 赵国得和氏璧,秦王闻之,负(倚仗)强以城十五求之。赵国之臣纷议,蔺相如以为必许之,以负(使……承担)秦曲。赵王召相如负(背着)和氏璧往之。相如临行曰:“必不负(辜负)赵。”至秦,秦王不睬,相如知秦王负(背弃)约,令从怀璧归赵。后人评曰:秦王有妇人之仁,若执意求之,则胜负(失败)不易量。 25.盖 姚鼐游泰山,路有树,枝枝相覆盖(遮盖),其叶如盖(伞)。登之愈难,忆项羽气盖(超过)世,又登之。见一古物,其文如新无损,盖(大概)古人遗之。 26.故 项伯与张良有故(交情),遇项王欲杀刘邦,故(所以)前往告良。良初见,问之:“公何故(原因)至此?”伯具言所闻。良听之,急以告。邦故(仍旧)嫌良告之迟,良细述原委,刘邦颜色少解。 27.顾 刘备欲振汉室,招贤才,三顾(拜访)孔明之庐。初始,其见远地有一草庐,以为孔明之庐,叩门问之,僮仆曰非也。刘备疑孔明之计,临行顾(回头看)之,后顾(还)反,再求之。如此再三,乃见。孔明因顾(关心)其家人,则曰:“顾(不过)吾念之,家人无以为托。”刘备令从安之,孔明方许。 28.固 齐据险地之固(坚固),敌攻,将欲战。齐将田忌固(坚决)止之。以敌将屡有建树,有自满之心,日益骄固(固执)。田忌故固(坚守)壁不战,方胜之。史论:齐固(本来)有胜之势,且田忌有谋略,岂不胜哉? 29.归 曹操进犯孙吴,而此时大小乔来归(女子出嫁),周瑜雄姿英,且吕蒙既归(回来),使江东之属归(归附)之,孙权兵强马壮,曰:“吾纳贤进士,必胜之。” 30.国 苏轼左迁于杭州,去国(国都)怀乡,然其生性豁达,未几,自谓此为乐国(地方)。筑堤浚池,于国(国家)于民有大利,其之于国(国事),亦足尽心耳也矣。 31.过 信陵君过(经过)侯生门,闻侯生有才,欲过(拜访)之。令仆从访之,未果,信陵君督过(责备),仆从以为过(过分)矣。又令访之,仆从再访,乃闻侯生外出,不过(超过)几日便归。信陵君见侯生曰:“吾未能先闻之,是吾之过(过错)也。” 32.何 邹忌身高八尺有余,左右以为美,邹忌自以为不及徐公之美,则曰:“吾何(怎么)能及徐公也。”邹忌上朝,齐王问曰:“卿上朝何(什么)事?” 忌具答,且谓齐王蔽深。齐王闻之,叹道:“何(为什么)者?寡人之蔽,何(多么)其甚也!” 33.恨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为焦母所拆,别时真乃“生人作死别,恨(愤恨)恨那可论”,此恨(遗憾)绵绵亦无所释,世人惜之也。 34.胡 汉时,李陵受诏抗胡(泛指北方边地与西域的民族)人,后困降于胡。皇上诛其族。司马迁为之辩,谓上胡(为什么)不法先王之道,皇上斥曰:“一派胡(任意,随便)言。”大臣皆不敢言。如此,国胡(什么)以富强? 35.患 古时有师徒二人,师授其徒捕虎之法。其徒学之,不几日便以为得法,自诩于人前。其师患(担心)其未得要领。一日,以其徒上山捕虎,令其以法试之,未得。归之,训曰:“人之患(毛病)在自诩,此或终为患(灾难)也。” 36.或 李蟠求学于韩愈,始或(迷惑)于嬉,嗜玩,或(有时)逃。愈惩其曰:“为学,贵在恒也。为学或(倘若)匪恒,则或(有的)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李蟠闻后,方心定,乃有所成。众人以为愈之功。后或(有人)责愈,以为童为学,当顺自然,后功或(或者)未易量。 37.疾 蔡人有足疾(疾病),不能疾(快)走。家人寻医。镇上有医,术高,常解民之疾(痛苦)苦。后蔡人愈,家人谢医曰:“乡间有庸医,尝疾(嫉妒)尔术,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疾(痛恨)天下如此者也。” 38.及 陈留为人善,才能非及(比得上)友人。一日,与友山中狩猎,见一兔,猛追之。殆及(赶上)之,忽见一蛇,兔脱,而为蛇所伤而不知所措,及(等到)友至,而毒已入心矣。陈留将死之时,曰:“此事及(牵连到)友,及(到)家不宜扬。愿及(趁)吾未去之时托孩于尔。清明及(与)中元,于吾墓焚纸而已。”言毕遂死。 39.即 庄公初即(登上)位,即(就)令人击邻国,众人以为不妥。公曰:“不然,即(就)患邻之兵至。”固出兵。兵既出,庄公悔,使人阻。大败,卒三万葬于南山。国人指其址,曰:“此即(就是)万人墓也。” 40.既 苏轼于七月既望,与友乘舟游赤壁。既(不久)而,浪生船摇,友欲归之,轼曰:“既(既然)来之,则安之。”待波既(已经)平,友方安。 41.假 苏武送匈奴使留汉者归国,与副将张胜及假(临时充任)吏惠等募士百余人俱行,途遇险滩,假(借助)舟渡,至匈奴,方知匈奴使假(假的)也。州官闻知,急令属下捕之,属下求假(假期),州官不许,乃往。 42.间 周瑜欲出行,令出行间(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鲁肃代职。途中见草屋八九间(量词),令卒查之。少间(一会儿),屋内掷一纸出,令其道后山间(从小路)行。小人间(间或)进言,欲令周瑜、鲁肃不和,鲁肃知小人间(挑拨)之,曰:“吾二人之事,汝何间(参与)焉?瑜闻之,于行间(间隙)致书一封于肃,令其与外人间(隔离)隔。肃曰:“君子纳言须察其真。人进言理当如此,勿罚。”小人闻言甚愧,终不再言。 43.见 王昭君天生丽质,入宫后籍籍无名。后匈奴朝见(拜见)汉元帝,求和亲。元帝见(召见)昭君,方知其绝色,有悔,乃悟见(表被动)欺,而事成定局,遂放行。昭君行胡地,风吹草低见(通“现”)牛羊,忆与父母无见(见面)之日,悲从中来,不由叹道:“昔日入宫时,父母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相当于“我”) 叮咛,嘱我早还家。今日一去,永生不得见父母矣!”泪落,大雁见之,亦为之落,以此见(知道)其美貌也。 44.解 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牛怒且吼,王惧,庖丁以刀刺之,牛毙。王见其技甚高,疑之,庖丁解(解释)其惑也。文惠君方解(理解)其理,色少解(缓解)。文惠君后以之治国,终解(免除)内忧外患。 45.就 晋武帝征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赡养祖母具表不就(就职)职。州官令人持刀就(靠近)之,迫曰:“不者,请就(受,接受)汤镬。”李密不为所动。遂不就(登)车。 46.举 陈涉亡,众豪杰举(推举)项羽为帅。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不意刘邦先举(攻取)咸阳,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然意不决,范增举(举起)玉玦促之。樊哙闯入,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尽,全都),且举(举出)沛公待项王之事,告项王莫令事不举(像样子)。 47.绝 晋人有美玉,邻人觊觎,屡盗而不得,为绝(断绝)邻人之念,晋人遂率妻子至桃源绝(与世隔绝)境,途遇江河,假舟揖而绝(横渡),后至无人处,而闻妙声,目力所绝(尽),亦无所见,其子仰望,见一大鹏,绝(直上穿过)云气,图南飞。妻子皆以为妙,遂居于此。 48.堪 刘兰芝昼夜勤作息,阿姥仍不满,曰:“不堪(胜任)吾儿妇。”令其子休之。其子与兰芝情真,以为堪(能够)与贤人比,而畏其母,亦无术,遣之。每至节气,心痛难堪(忍受)。 49.克 齐将率众与魏战于桂陵,既克(战胜),威震天下。齐兵战后日益骄纵,未能克(约束)己,以致民怨四起,皆以为身处富强之国而不克(能够)蒙其泽。 50.类 宋人刘某,形类(类似)橐驼者,树之茶类(种类),其法异。众人怪之,问其以。刘举类(事物)讲解之,众皆以为其义之深。 51.怜 陌上有丽人,可怜(可爱)体无比,而家无亲人怜(爱惜)之。逢战火,随众流浪,一路艰辛,众皆怜(怜悯)之。祸后归家,可怜(可惜)焦土一片。 52.弥 古时有一人,治学旷日弥(长久)久,烦之。一日外出,遇雨,久不止,仰弥(满,遍)天之云,心之弥(更加)烦,归家,方心安。 53.莫 日莫(同“暮”,晚)时分,有好友二人离于沧州,二人皆语友人曰莫(不要)相忘,其一人曰:“人当重义,不义之财莫(不)取。如此,莫(没有谁)能加害于尔也。” 54.明 滕子京请守巴陵郡,越明(第二年)年,政通人和,明(阐明)道德之广崇,拓人间之美景,郡之人皆以为明(贤明)也。一日出游,见江船灯火独明(明亮),闻湖上有筝声,听之有如仙乐。滕子京欲至观其由,遂亮起火把,行之甚远未至,然火不足以明(照明)也,遂罢。 55.内 李密自小家穷,家无应门之僮,内(内心)怀忧国之计,而朋友亲之。李密常内(通“纳”,接纳)朋友于家,晤言一室之内(里面),抒满腔豪情,歌窈窕之章。 56.期 陈人母逝,遵乡人之规,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之亲皆来吊唁。后陈人外出,其妻与之约以一年为期(规定的时日)。期(一周年)年之后,妻未见其归,又数年,仍未见其归,悲而曰:“为何不见归?一年之期早逝,吾期(期望)归。莫非与佳期(约会) 而忘归耶?” 57.奇 魏人见一舟,约七分有奇(余),甚奇(引以为奇)之,叹曰:“天下奇(奇异的)才多矣!” 58.迁 白居易初入仕时,帝见之,以为奇才,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迁(晋升)为翰林学士。白居易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常论及前朝迁(改变)灭之事。后因触怒皇帝,帝左迁(贬谪)其为江州司马。 59.请 外敌来犯,曹刿请(请求)见,曰:“吾虽山野之人,尚能效力,请(请让我)从将战。”帝许之。胜归,帝设宴,为其庆功。席间,有大臣知曹刿不善音,欲俾其出丑,请(希望某人做某事)其奏瑟以助兴。 60.穷 苏轼为杭州太守,见一人有才而穷(失意)厄,于路泣之,轼助之,并告其曰:“岂效阮籍穷(走投无路)途之哭?当穷(处境艰难)且益坚,不可无气节。”此人铭记于心。后至长江叹曰:“吾生须臾,长江无穷(尽),有生之年当如苏太守。” 61.去 曹操率军南征,至河边,此地去(距离)乡千里,见江水东(向东)去,回首去(过去的)日苦难,感慨颇多。又见士卒皆思乡,士气不振。为去(除去)晦气,捉小鸟留军营。小鸟久住军营,人至不去(离开)。士卒见之,大喜,遂士气大增。 62.劝 韩愈学识渊博,常劝(勉励)人不拘于时以学习,人皆敬之。后上书指斥朝政,人劝(劝说)其明哲保身,愈不改,终遭贬。 63.却 赵得和氏璧,秦闻之,索要。赵以蔺相如为使使秦,蔺相如遂带和氏璧至秦,见秦王意图欺之,相如因持璧却(退却)立,却(回头)看随从,随从会其意,与相如共欺秦王而完璧归赵。秦王怒,欲攻赵。又恐廉颇却(击退)之,遂罢。相如归国,却(再)话赴秦之事,赵王以为勇。 64.如 孔子如(往)齐,问弟子之志。弟子答曰:如(或者)小相,如师。子曰:“善矣,以仁为本。”弟子如(按照)语应事,一切皆顺。子至齐,则与齐王曰:“君待民如(像)草荞,不可,不如(及,比得上)以仁怀之。”齐王思虑甚久,觉子之言甚是。子曰:“王如(假如)知此,则国泰民安。” 65.若 韩愈归家,途见大鹏,其翼若(像)垂天之云,观桑之叶沃若(相当于“然”),甚喜。归家,遇众人拜庙则曰:“若(你们)虽年长,其智不明,虽稚子未必不若(比得上)汝等。若(如果)勤学之,则智明也。” 66.盖 项伯与张良素善(友善,交好),知项王之事,前来告良。沛公善(擅长)假人力,以为战争之胜负,非在兵之利,战之善(正确),而在人和。故闻项伯之言,属良善(好好地)待之。后至项王营中,见一厨正解牛,游刃有余,终善(通“缮”,擦拭)刀而藏之,顿时善(羡慕)其技,欲纳入麾下。 67.少 赵国危难,赵太后急,少(缺少)睡眠,朝中少(年轻人)长咸集议事。后求救于齐,齐必以长安君为质,太后不肯。大臣谏,赵太后出言必唾其面。大臣患,谏者益少(不多)。触龙忧,少(不多时)间,仍劝谏,以长安君少(缺少)功之事晓利害,曰“长安君少(年幼),无寸土之功,国人定少(轻视)之,如此,则忠长安君之人定会加少(减少)。较之,令长安君出齐有益。”太后以为然,色少(稍微)解。 68.涉 陶渊明自涉(进入)仕途,屡有不快,为求心安而辞官归家,日涉(散步)园庭以冶情,且常驾车以游。一日,遇河,下车徒步涉(渡水)水,亦感快意。 69.胜 古有一男子,才貌俱佳,官至三品,遭人嫉,被贬。心忧,酒醉不胜(能承受)杯杓,至胜(优美)地,仍不能胜(战胜)心忧,遂发愤,立志定当胜(超过)于前,无奈天不遂人意,屡受挫折,其心之愤,何可胜(尽,完)道也哉! 70.识 苏轼至临安,与黄庭坚相识(认识),二人同游花山,见一碑石,其上文字犹可识(识别),览后,苏轼曰:“吾辈当识(记住)之。” 71.使 燕太子丹使(派遣)荆轲刺秦王。荆轲使(出使)于秦,见秦王,献图而图穷匕首见。荆轲持匕首刺王,后为王所擒。王曰:“此事由何人使(主使)?”荆轲不答,死。杜牧论曰:“使(假如)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72.是 敌国入侵,皇上令百姓参战。是(指示代词,此)时,木兰之父年老,不能战。木兰欲替父从军,故女扮男装赴战场。入战场,方知今是(对的)而昨非。十年之战,得胜归来,人皆赞。 73.适 苏辙自乡适(到……去)临安见兄,路遇一女子,此女始适(出嫁)还家门,按乡俗避之。后于临安,兄怪其未允而至,辙曰:“处分适(依照)兄意,吾已来矣,心安之。”兄邀其赴赤壁游,观美色,叹曰:“此等美色,吾与子共适(享受)。” 74.书 班固本是一介书生,常购书(书籍)于市肆。逢战事,常以书(书信)适家,书(书写)忆家之念。 75.孰 邹忌朝服衣冠,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答曰:“汝之美甚,孰(谁)及君也。”邹忌孰(通“熟”,仔细)视之,自谓其言不实。 76.属 项羽力大无穷,名属(隶属)天下第一。举大业,属(随从)者百万。后沛公先入关,恨之。范增献计,属(通“嘱”,嘱咐)其邀沛公至军营,于坐杀之。席间,项王屡举酒属(劝请)沛公。沛公晓其意,乃佯醉归。范增长叹曰:“妇人之仁,吾属(类、辈)且为虏矣!”果然,后项王之祸相随属(连接)。 77.数 伶人之技,雕虫小技也。而庄宗即位,独喜伶人。欲战,令伶人察国之财,方知钱财之数(数目)少矣,于是休养生息,令数(密,细密)罟不入池。国力渐富,出征,兵卒百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久攻不下,而军心思归,庄宗数(屡次)令伶人压之。且重征百姓之税,每需百姓数(几)年之产,终败北。后人叹曰:“事皆有其数(规律),然庄宗未知。若庄宗知之,则胜负之数(天数,命运),未能易量。” 78.率 孔子率(带领)弟子东游,路遇一妇人倒地,遂问弟子何事。子路对曰:“病也。”且率(轻率)尔以草根治。孔子不解。子路曰:“病者,大抵以其根治,病皆好。”颜渊不以为然,驳曰:“如此,病者率(全都)用草根乃愈;然病者或死,则何如?” 79.说 柳宗元为官,人常讥其说(说法,主张)。后贬于永州,见一少年捕蛇,二人互说(陈述)心中之事。少年说(通“悦”,高兴,喜悦)。柳宗元说(劝说)少年弃捕蛇之事,而少年不从。 80.私 李白与高力士有隙,唐玄宗之妃杨玉环私(偏爱)力士,力士请玉环害李白。李白之友闻之,私(私下)见白于夜并告之以事。白曰:“无妨,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私人,个人)仇也。 81.素 刘兰芝家教甚好,素(向来)与人交好,十三能织素(白色的绢),后嫁于焦仲卿,着素(质朴,不加装饰)衣,人皆爱之。焦母待其不好,常令其劳作不息。 82.汤 商汤(专有名词,商朝第一个君王)时期,滥施酷刑,对犯者施以汤(热水,开水)镬之刑,未死,则家人以汤(汤剂)药治之。 83.涕 古代一女子,与氓相爱,二人交好。氓与之相约,秋以为期。不见氓时,泣涕(眼泪)涟涟。后嫁之,而遭氓弃,常涕(哭泣)之,夜夜涕(鼻涕)与泪垂帘。 84.徒 陈涉本是氓隶之人,其能不及蒙恬之徒(这些人)。而与卒同苦,战时常舍车而徒(徒步)行。得天下后,其幼时之友至宫,而不见,其友徒(白白地)见欺,曰:“徒(空)有帝王之表。罢也,吾辈不计矣,徒(只)记旧时之谊也。” 85.亡 楚欲亡(使……灭亡)齐,齐王使大夫晏子于楚,楚人欲捕晏子,其从曰:“楚王无义,汝当亡(逃跑)去。”晏子不从,与楚王辩,曰:“齐亡(灭亡)于楚无益。”楚王亡(通“无”,没有)以应,遂存齐。 86.王 王(姓氏)姓大臣进谏曰:“王(大王)欲王(称王)天下,必以仁治乃可。” 87.望 三月之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司马迁因李陵之事受刑,有望(抱怨、埋怨)辞。日夜望(盼望)友至,心恨,后友到,友曰:“此等君王,望(远远地看)之不似仁君。汝宜珍重。”迁发愤,遂著《史记》,名望(名望,声望)震于后世。 88.恶 屈原学高且性刚,子兰为人不良,常造恶(罪恶),尝构恶(诽谤)屈原于楚王前。屈原恶(讨厌)其行为,曰:“此人行为不端,以事知之。若其此,楚国恶(怎么)乎定?” 89.微 李密身份微(卑下)贱,为敌国俘臣,为避害乃微(秘密地)居于僻远之地。晋武帝不治其罪,仍诏其出仕,而其不为所动,以侍奉祖母年老志气日微(微弱)者为辞拒,且曰:微(没有)祖母之力不能成人。一篇《陈情表》其辞微(含蓄),而旨意深远。 90.悉 古有一人,棋艺绝伦。弈棋未曾输,值赛事悉(全都)获冠军,欲书《棋艺》一书,又患无才,恐书不能悉(完全表达)意,终弃之。 91.相 韩愈,少时聪颖,爱助人,乡人相(观察)其貌,以为福禄之相(形貌,状貌)。后赴京城赶考,途遇一人叙其无所依靠,愈乃将其所带之财赠之。其人曰:“汝好心,定当富贵。发达之日莫相(用在动词前,表动作偏指一方)忘。”韩愈赴京考中,以力相(辅佐,帮助)君王。 92.谢 暮春时节,春花谢(凋落)。一日,杜牧游山中,遇山民。山民邀其至家,牧谢(拒绝)之。山民执意邀,牧怪之。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好意,遂谢(道歉,谢罪)。后至其家,山民礼遇之,牧谢(感谢)其款待。旦日牧谢(辞别)山民而出,且叹曰:“多谢(告诫)世人,善者多矣。” 93.信 楚王信(信任)屈原,屈原以为美言不信(真实),故每谏必以信(实情) 告之,后子兰短之,屈原见逐。屈原以为楚王未信(守信用),欲投汨罗江报国,信(随意)手取头上之饰为信(信物),俾人闻王,乃冀王信(通“伸”,伸张)大义于天下。 94.兴 刘邦兴(发动)兵伐秦,后刘邦王,大汉兴(兴盛)。政通人和,兴(兴办)教育,人才兴(兴起)焉。 95.行 苏武因行(品行)正范高,行(践行)古道,帝令其出使胡地,行前,帝设宴属托。途中遇强盗随行(行走),见强盗犹如行(古代军制单位)伍之人,魁格有形。苏武感化之。 96.幸 沛公占咸阳,是其之幸(幸运)也。且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足见其志向远大。项王怨沛公夺咸阳,遂生灭其之心。幸(幸亏)项伯前来告张良。项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无备杀之,后沛公幸(侥幸)得脱。 97.修 王羲之修(身高)七尺有余,常修(施行)文德。所住之处有茂林修(高,大)竹,风景甚好。仅兰亭破,遂修(修理)葺,后又遇大雨,亭倒,乃重修(修建),又以名联修(修饰、装饰)之。聚友人于兰亭,叹修(长)短随化,将其作收于集,并作序。 98.徐 城北徐(姓)公儒雅,一日散步,见清风徐(慢慢)来,神清目爽。 99.许 大铁椎,不知何许(地方,处所)人也。身背铁椎。长丈许(表约数,上下)。赴京城,路见一村井水清如许(这样,如此),欲饮之,村人不许(答应,允许),怒而去。 100.阳 暮,斜阳(太阳,阳光)横照,大雁长飞,声断衡阳之浦,衡阳以其乃衡水之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名之也。 101.要 古时,国人皆好细要(人体的腰部),故肥胖之人皆尽力觅良方,并记其提要(要领,关健),终要(概括,总结)其法以广之。一日,有人与医要(相约)于茶馆,而其要(通“邀”,邀请)人戏之,医者大怒,以死要(要挟,威胁)之,遂罢。 102.宜 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因淮南之地宜(适宜)橘生长也,是故,橘宜(应当)植于淮南。 103.遗 赵国因遗(遗留,留下)策,揽人才,闻廉颇虽老而欲效力于国。赵王则使人问,使者回报一餐间三遗(排泄(大小便)矢。赵王厚遗(给予,馈赠)廉颇以遣之。廉颇以为赵王小施而大遗(遗弃)。 104.贻 自唐以来,从师之风不盛,阿谀之风而兴,韩愈以为此贻(遗留)害无穷,遂作《师说》以贻(赠送,给予)李蟠,嘉其好学。 105.易 赵得和氏璧,秦王欲以城易(换,交换)璧,蔺相如曰:“秦城不予,璧不可易(容易,轻易)得。”秦王怒,左右欲刃相如,然相如面不易(变,改变)色,应对自如,令秦王不易(轻视)相如。后完璧归赵。 106.阴 一日,天阴(阴天),一农夫于山阴(指山的北面)砍柴,其间阴(冷,寒冷)风阵阵,农夫欲还家。不料山口处忽见一恶狼,农夫躲于林中阴(暗中)窥之,后以肉为饵,诱其入一暗穴,以柴薪堵于洞口,放火烧之,既而还家。 107.右 李斯以功大,位于众大臣之右(上)。其左右(近臣) 皆因之骄纵。一日,偕友游于泰山,察路之左右(表方位,与“左”相对)涂鸦文字甚多。 108.再 两国交恶,其一国击一国再(两次),然皆败,察其故,士气不振也。士气决于鼓,一鼓作气,再(第二次)而衰,三而竭。用兵者不知其理,故败。 109.造 太宗年间,魏征造(到……去)民舍,察民生之疾苦。回宫中,造(制定)法令,兴水利,以利民生。 110.知 梁惠王问政于孟子,曰:“本王处庭院之深,何以知(知道)民生疾苦?”孟子对曰:“知(主持,管理)政者,不闻片面之词,当身体力行,方知(智慧)明而无过。” 111.致 齐王欲致(招纳,引来)天下之士,致(送给)千金以晏子。晏子致(表达)诚于天下豪杰。豪杰中有一人自小家贫,无从致(得到)书以观,而思维精巧,尤致(最,极)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为晏子之诚所感,前往晏子处。两人席谈,方觉其致(情趣,意志)一也,甚欢。 112.质 屈原借《离骚》“唯昭质(本质)其犹未亏”表忠,而秦使离间计,令人厚币委质(通“贽”,见面礼)事楚,使楚太子赴秦为质(人质)。屈原力谏,而子兰肉袒伏斧质(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请罪于楚王,谗之。楚王怒,质(质问)屈原,后逐于江滨。此地有蛇,黑质(质地,底子)而白章,屈原以之为药,医百姓之患。 113.治 曹操有疾,久治(医治)不愈。受人诟病,因其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刘备等共治(对付)之,于危急之中以义治(治理)天下,以求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与“乱”相对,特指国家治理得好,安定太平)。 114.诸 智叟见愚公一家人搬山,将石投诸(兼词,相当于“之于”)渤海之尾,叹道:“诸(众多,各)人不惠,如此之法,何日成功?”子闻诸(兼词,“之乎”)? 115.贼 三国时期,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敌人)也。孙权乃阴令部属为贼(刺客)使于操,未果。后权思虑兴国之事,以为国内淫侈之俗是天下之大贼(害,祸害)也,改之。百姓不解,仍有盗贼(强盗)。权使人捕而诛之。 116.族 西楚霸王率精兵杀入咸阳,后放火,琼楼玉宇皆为尘土,名门望族(家族)不敢言,士大夫之族(类,辈)俯首称臣。秦人统一六国,终为楚人族(灭族)。 117.卒 韩信拜大将军,率士卒(士兵)与项王战,卒(通“猝”,仓促,突然)起不意。项王难于应付,节节败退后卒(死)于乌江,而卒(最终)成万世威名。 118.走 太史公牛马走(仆人,自称的谦辞)司马迁再拜言:臣因李陵之祸,尝欲亡走(逃跑)之,后至骊山,见其直走(延伸)咸阳,忆荆轲刺秦之时,秦王还柱而走(跑),则叹历史无情。 119.左 白居易居于僻地,其家左(左边)右种梧桐。后声名震,乡绅皆迎之,虚左(左边的位置,是上位),引其上坐。皇上闻之,令左右(和“右”连用,指身边侍候的人,近臣)诏其进京,欲以重用。 120.坐 宋人喜外出,常停车坐(因为)爱美景。一日,出门见客,见一人南向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诸多财物散于坐(通“座”,座位)下,似坐(坐守,不动)而待官兵,倾之,官兵逮之,因其坐(犯罪)。 文言虚词小故事助记 1.而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连词,表并列。(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3)连词,表假设。(4)代词,通“尔”。你,你的。(5)连词,表转折。(6)连词,表递进。(7)连词,表修饰。(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9)连词,表承接。(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2.何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3)代词,做宾语,什么。(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5)代词,做定语,相当于“什么”。(6)即“以何”,介宾短语,用在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7)即“如何”,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 3.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多人死乎(2)是,而操此业不辍,问其故,曰:“可塞赋敛也。”嗟乎(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胡为乎(5)好乐甚?若王专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则王之所为其胜乎(7)好乐者也。臣之驽顿,所言者谬,王能谅之乎(8)?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2)介词,相当于“于”,“在”。(3)(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呀”。(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6)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7)介词,表比较,相当于“比”。(8)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 4.乃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5.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6.且 “存者且(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2)委政不佞之人,则李唐且(3)亡,必矣。且夫(4)志士且如(5)河水清且(6)涟矣,于斯世则无进身之途。纵有“死且(7)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何用? (1)副词,暂且、姑且。(2)连词,表递进,而且、并且。(3)副词,将要。(4)复音词,用在句首,表示下文要进一步议论,况且,再说。(5)复音词,就像。(6)连词,表并列关系,又。(7)连词,表让步关系,尚且、还。 7.若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连词,表假设,如果。(2)指示代词,此,这个。(3)副词,表推测,好像。(4)第二人称代词,你。(5)连词,相当于“或”。(6)和“夫”连用,构成复音虚词。句首语气词,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有“在说”“至于”的意思。(7)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相当于“至”“至于”。 8.所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1)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2)助词,与“为”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3)(5)助词,“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人(事物、地方、情况)等”。(4)(6)助词,与“以”构成固定复音虚词“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9.为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1)(2)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因为”。(3)非虚词用法,动词,是。(4)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对”。(5)介词,与“所”构成固定结构“为……所……”,表被动,相当于“被”。(6)(7)动词,作为,做。(8)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原因,相当于“为了”。(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相当于“当”“等到”。(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相当于“给”“替”。(11)句末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 10.焉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1)(2)形容词词尾,约同于“然”,相当于“……的样子”。(3)兼词,相当于“于彼”,在那里。(4)句中语气助词,表示停顿。(5)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哪里。(7)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8)代词,相当于“之”,他们。 11.也 “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5)!” (1)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3)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4)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语气。(5)句末语气助词,与“哉”连用,表感叹语气。 12.以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1)名词,原因。(2)动词,认为。(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凭借。(4)介词,把。(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10)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1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13)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14)助词,与“上”组合,表界限或范围。(15)动词,可译为“用”。 13.因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1)介词,根据,依靠,凭借。(2)动词,沿袭。(3)名词,原因。(4)介词,趁着,趁此。(5)副词,于是,就。(6)介词,凭借。(7)介词,经由,通过。(8)介词,因为。(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个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14.于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 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不亦乐乎? (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2)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于。(3)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时间,到。(4)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程度的比较,比。(5)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被。(6)与“是”构成复音虚词“于是”,相当于“对此”。(7)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在。 15.与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1)动词,赞许。(2)与“孰”组成文言固定结构“与……孰……”,相当于“跟……比较,哪一个……”。(3)连词,表并列,和,跟,同。(4)动词,结交,亲附。(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6)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7)介词,和,跟,同。 16.则 “此则(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2)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3)岳阳楼能名扬天下与?当世之风,位卑则(4)足羞,官盛则(5)近谀,范氏则(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及至河边,则(7)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1)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2)连词,表让步转折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倒是”。(3)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4)(5)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译为“就”,或不译。(6)连词,转折,可译为“却”。(7)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 17.者 李白者(1),诗仙也。为当国者(2)所拒,遂游于此山。今者(3),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者(4)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者(5)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1)助词,用在判断句主语的后边,起提顿作用,不译。(2)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称上文所说的人、事、物,译为“的人”“的事”“的东西”“的想法”“的做法”。(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起语气助词作用,不译。(4)助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方面”“……样东西”“个”“样”之类。(5)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18.之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1)动词,可译为“到”“往”。(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3)代词,可译为“他”。(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常见的疑难固定格式: 1.“……之谓也”(用在句末,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又是宾语前置的结 构)—般译为:“说的就是……”或“大概说的就是……吧”。 “……之谓……”(用在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里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叫作……”“……称作……”“……认为……”“……说……”。 ①“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译文:“《诗经》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够(通过)揣摩(知道)它。’——(这句话)说的就是夫子您这样的人。 ②“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译文:“俗语说:‘知道了很多道理,自以为没人能赶上自己了。’这说的就是我呀。”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译文:百姓认为我吝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了。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2.“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 B.表凭借、依靠、方法、工具,译为“用来……的(人、事或物)”。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译文: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强盗的进入和意外情况的发生。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译文:我们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的原因,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④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也。——译文:秤,是用来衡定事物轻重的工具。 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用来放眼四望、舒展胸怀的(景观),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3.“何所……”——(“所……者为何”的倒装)译为“……的(人、事、物)是……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译文:问姑娘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译文:卖炭得来的钱谋求的是什么? ③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译文:飘泊四方、孤独无依,相似的东西是什么?就像那在天地间飞来飞去的一只孤独的沙鸥。 ④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译文:雪花纷飞相似的东西是什么?撒在空中的盐勉强可以相比较,却比不上随风起舞的杨花柳絮。 4.“有所……”——“有……”“有……的(人、事、物)”。 “无所……”——“没有……”“没有……的(人、事、物)”。 ①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译文:将军在外(作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以求便利国家。 ②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译文:私下里原谅自己,只是怕太后玉体有些欠安,所以很想来看看太后。 ③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译文:现在进了关,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被宠幸的,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这些小的方面。 ④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译文: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差一点没有逃脱而死去。 5.“如……何”“若……何”“奈……何”“奈之何”——“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译文: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 ②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文:骓马不往前闯啊,我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6.唯(惟)……之……、唯(惟)……是……——“只+谓语动词+前置宾语”。(宾语前置得固定结构。其中“唯(惟)”是副词“只”,其中“是”“之”是宾语前置标志) ①唯(惟)余马首是瞻。——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动)。(意译:只听从我的指挥。) ②唯(惟)弈秋之为听。——译文:只听从弈秋的教导。 ③唯(惟)命是从。——译文:只听从命令。 7.“得无……乎”“得毋……乎”“得非……乎”——“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莫不是……吧”“恐怕是……吧”。(表示揣测语气的固定结构。它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反问性。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 ①日食饮得无衰乎?——译文: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译文:成名反复自言自语,莫非是指示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③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④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译文: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8.“无乃……乎”“非乃……乎”“不乃……乎”——“恐怕(只怕)……吧”“莫不是……吧”。(表示揣测疑问的固定结构。它表示出来的语气是委婉的。)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译文:现在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然后才来寻求谋臣,恐怕太迟了吧? ②求,无乃尔是过与?——译文: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③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译文:这不就是盗窃了齐国并连同那里圣明的法规和制度,从而用来守卫他盗贼之身吗? 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译文: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9.“……孰与……”(表比较)——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 “……孰若……”——(表选择取舍)——译为“哪比得上”或“与其……不如……”。 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漂亮?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个更厉害? ③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译文:做两个人的童仆,哪里比得上做一个人的童仆? ④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译文: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10.“有以……”——译为“有用来……的(人、事、物)”。 “无以……”——译为“没有……的(人、事、物)”“没有用来……的办法”或“没有什么”。 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译文:我才能够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②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译文:祝完酒后,说:“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译文: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用来到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用来成为江海的(办法)。 ④河曲智叟亡以应。——译为:河曲智叟没有什么话来回答了。 附录1 1.诚……则……:如果……那么(就)……。 2.得以:能够。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而况:何况,况且。 5.而已:罢了。 6.否则:如果不……就……。 7.何其……也:多么……啊! 8.既而:随后,不久。 9.既……且……:又……又……。 10.可得:可以,可能。 11.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 12.且夫:再说;而且。 13.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14.是故:所以,因此。 15.是以:所以,因此,因而。 16.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 17.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18.所谓:所说的,所认为。 19.往往:处处,到处;常常。 20.未尝:从来没有。 21.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22.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23.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24.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 25.无庸:不用,无须。 26.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 27.相率:竞相,一起。 28.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29.向使:假如,如果。 30.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 31.以……为……:认为……是……,把……当作(作为)……;任用……为……。 32.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33.以至于:一直到;结果。 34.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35.之于:对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 36.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 37.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 38.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39.安……乎:怎么……呢? 40.何为……:为什么……? 41.何……哉:怎么能……呢? 42.何……为:……干什么呢? 43.何……之有:有什么……呢? 44.如之何……:怎么能……呢? 45.独……哉:难道……吗? 46.直……耳:只不过……罢了! 47.……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 48.……庶几……欤:或许……吧? 49.与其……孰若……:与其……,哪如……? 50.其……其……也:是……还是……呢? 51.其……乎:难道……吗? 52.能无……乎:怎么不……呢? 53.如……何:把……怎么样? 附录2 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 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 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即使”,“然”相当于“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即使这样”。 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 曷:何不。 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 12.所以:表原因,译做“……的原因”表凭借或方法,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 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 16.不过:不超过。 17.地方:土地方圆。 18.山东:崤山以东。 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 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 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 22.指示:指给……人看。 23.可以:可以凭借…… 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 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 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 28.即使:就让(使)。 29.智力:智谋和力量。 30.前进:走上前献上。 31.何苦: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 附录3 1.无以,无从 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2.……,抑…… 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3.有所 译为“有……的”。(人、物、事) 4.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5.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6.如……何 译为“对……怎么办”。 7.奈……何 译成“把……怎么办”。 8.是故,是以 译为“因此,所以”。 9.所以 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 10.不亦……乎 译为“不也是……吗”。 11.有以……,无以…… 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12.庸……乎 译为“哪……呢”。 13.其……乎(邪) 译为“难道……吗”。 14.得无……乎,得无……耶 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15.无乃……乎(与),得无……乎,得无……耶, 译为“恐怕……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 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17.孰与,以……孰 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孰若 译为“哪里比得上”。 18.然则 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19.有……者 译为“有个……人”。 20.与其……孰若(无宁)…… 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21.能无……乎 译为“怎么……呢”。 22.(而)况……乎 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23.安能、何能、何得 译为“怎么能”。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再回首 一、官职沿革 (一)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 “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 “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拓展] “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2017·全国卷Ⅰ) 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拓展] “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拓展]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拓展]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二)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7.统治天下的君主、帝王均称为“皇帝”,又称为“天子”。古人认为君主、帝王是上天的儿子,其政权是受天命建立的。(×) [拓展] “皇帝”始于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嬴政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为“始皇帝”。此后,历代封建君主均称为“皇帝”,俗称皇上。 18.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19.(2016·全国卷Ⅱ)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20.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帝王之女皆称公主,始于战国。汉代以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姐妹称“长公主”。公主封地称邑,以后各代基本上都沿用汉代的这种称谓。(√) 21.(2016·全国卷Ⅰ)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22.(2015·全国卷Ⅰ)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拓展]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其他儿子不能称太子。 23.(2015·全国卷Ⅱ)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24.驸马历代专指皇帝的女婿,非实官,清代称为“额驸”。(×) [拓展] 驸马,是驸马都尉的简称。西汉武帝时始置,主要职责是掌管皇帝副车之马,原为皇帝的近侍官。魏晋以后,皇帝的女婿才加此称号,已非实官。 25.(2018·全国卷Ⅰ)“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拓展] “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错,应是“踏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 26.(2018·全国卷Ⅰ)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 (三)中央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27.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名称为“三公”。但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拓展] 三公,始于周朝,或以司徒、司马、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秦汉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唐宋沿用此称。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 28.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 29.(2016·全国卷Ⅰ)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30.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31.司徒,春秋时负责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赋。汉时,主管教化。(√) 32.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33.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拓展]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宋制略同。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除。 34.参政,唐初以参知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拓展] 参政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均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和王安石等都曾任此职。 35.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36.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37.(2017·全国卷Ⅲ)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 38.我国战国时期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拓展] 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 39.我国历代都有史官。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40.“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拓展]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 41.“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 42.(2016·全国卷Ⅰ)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四)地方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43 .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汉承秦制,把郡守改称“太守”。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全仿中央。(√) 44.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长官是刺史或太守。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唐初中央派官员出巡各州,监察地方行政,称为黜陟使,有权罢免或提升地方官吏。职权和汉代的州刺史相似。(√) 45.宋代的州由中央派官员前往管理,称为“知州”,与之平行的还有府、军、监。州、府、军、监以上的行政单位是路。路设经略安抚司掌军权,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 46.明清省下设道,长官是道员,称分守道、分巡道,俗称道台。道下设府,长官称知府,掌一府之政。府下设州,长官称知州;州下设县,长官称知县。(√) 47.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拓展] “知”是主持的意思,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京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有戍兵驻县,更并管兵事。明清沿用不改。 48.司马,西周始置,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如《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9.提辖,主管军队武装、训练、督捕盗贼、维护地方治安等。宋代州郡多设提辖兵马一官。(√) (五)官职任免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0.“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拓展] “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职晋升或调动。 51.“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拓展]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动,“出”专指调离京师,“入”专指调入京师。 52.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拓展]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守”,以高职兼低职为“行”。 二、姓名称谓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53.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拓展] 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54.(2017·全国卷Ⅰ)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55.(2015·全国卷Ⅱ)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56.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般敬称。(×) [拓展] 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又叫别号、表号。 57.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58.(2015·全国卷Ⅱ)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59.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拓展]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60.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拓展] 《汉书》记载,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那一年为“元狩元年”。 61.“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62.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又作“家严”“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 [拓展] “先父”“先母”是尊称逝去父母的称呼。 63.古人称对方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常用“令”“尊”“贤”等敬辞。其中“令”用以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等;“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尊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等。(√) 64.(2016·全国卷Ⅱ)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65.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拓展] “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其他如“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人三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知命”指人五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耄耋”指人八九十岁;“期颐”指人一百岁。 三、礼仪习俗 (一)宗法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6.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因其地位最高,又称“宗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67.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他们认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68.“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拓展]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69.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70.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拓展] 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71.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 72.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置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拓展] 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73.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拓展] 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稽首,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 74.(2018·全国卷Ⅱ)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辞。(√) 75.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中的“祖”就是“祖道”,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76.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 77.膜拜,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78.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79.古代祭祀或祭拜用纯色全体牲畜和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叫“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称为“牢”。(√) [拓展] 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用羊、豕各一,称为“少牢”。 80.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这些活动叫“斋戒”。斋戒时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81.纨绔子弟代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因为纨是一种细而有光泽的绢帛;绔是套裤,是套在最外面御寒的。穷人一般穿不起绔,而富贵人家子弟不仅穿纨,还讲究“纨绔”。(√) 82.古人称已嫁出的女子回娘家省父母为“归宁”,也指男子归省父母。(√) 8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84.(2018·全国卷Ⅱ)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85.(2018·全国卷Ⅲ)御名指皇帝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字,如御玺指皇帝印信。 (二)生活文化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86.冠冕是贵族男子的头衣,平民男性的头衣则以头巾为主,贵族则在冠之下附巾。如葛巾、幅巾、纶巾等。(√) [拓展] 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在亲人和乡贤的祝福下,将头发梳起来,并带上冠固定头发,从此就是成年人了。男子年满二十称为“弱冠”。 87.笄,是簪的古称。将头发梳起来,用笄固定住。古代女子十五岁则被称作“及笄”。(√) 88.古代将上下身分为两件的衣服总称“衣裳”,这里的“衣”和“裳”是两个词,“衣”指上身的衣服,“裳”指下身的衣服,也叫“裙”。(√) [拓展] 女子服饰中,短上衣叫“襦”。把裙子穿在襦外面,就成了襦裙。在裙子外面又加了一件上衣叫作“袄”,以袄掩裙,袄可长可短,在明代最为常见。 89.短褐,用麻或毛捻成线编织的粗衣,不但重,无光华,而且不暖。对地位低下的人来说,则为平时所穿,因此“短褐”成了平民的标志。(√) 90.袖,又称“袂”,古语“联袂”就是连在一起拉着手的意思。(√) [拓展] “联袂”是一同做某件事的意思。“挥袂”则是挥手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常常用“袂”来代指手。 91.黔首,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即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 92.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故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布衣、麻衣,借指平民。(√) [拓展] 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布衣之交,即贫贱之交。 93.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94.“笏”又称“笏板”,当纸张还没有发明的时候,文字都记录在上面,上朝的时候可以提醒自己重要的事情。(√) [拓展]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 95.“席”是跪坐时用的垫子。这是由于最初中国人是席地而坐的,坐的时候,比较庄重的坐姿是跪坐。(√) 96.(2018·全国卷Ⅰ)“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97.(2018·全国卷Ⅰ)《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98.(2018·全国卷Ⅲ)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 99.“觥”是古代一种椭圆形,三足或四足的盛酒器,上部或侧面有提梁;“筹”本来是竹片或木片,用来计数,华丽些的也可以用象牙等珍贵材料制作。后来指在喝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 100.“鼎”用于煮肉和盛肉。鼎有圆形三足和方形四足两种,现存的鼎中,最著名的要数司母戊鼎。青铜鼎非常贵重,非大贵族不能使用。(√) 101.“箪”是一种像小筐的竹器,古代用它来盛饭。(√) [拓展] 语出《论语》“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称赞颜回安贫乐道,只能吃一竹筐饭,喝一瓢水,却仍然能自得其乐。 102.在中国周代,马车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根据马的数量,可以对车有不同的称呼:骈就是两匹马拉车,骖就是三匹马拉车,驷就是四匹马拉车。(√) [拓展] 据说“天子驾六”,只有天子才能乘坐六匹马拉的车子。由于四马拉车最为常见,所以用“驷”来代指马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表示说出口的话,即使是驾着四匹马拉的车子也无法追回来。 103.古代的轿子叫肩舆或腰舆,其区别是肩舆上肩抬,而腰舆抬在腰间。最早叫“辇”,本来是人推的车,后来成为专用的车或者轿子。(√) [拓展] 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别国的王孙公主被“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可见当时的辇还不是皇帝专用。 104.“轼”是指马车前部栏杆上的一块横木,“辙”是指车在泥土路上碾过的痕迹。(√) 105.最初的田猎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军事和祭祀活动,后来田猎的制度消失,对贵族们来说,打猎成了休闲活动。(√) (三)节日习俗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06.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又称元日、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是庆贺过去的一年,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拓展] (1)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年”。民间一般从上年的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07.元宵节,古称上元节、灯节。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好的收成。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节的习俗还有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迎紫姑、走百病等。(√) [拓展]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唐寅《元宵》) 108.(2017·全国卷Ⅲ)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109.清明节,据传为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仿效。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拓展] ①寒食,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②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110.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拓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111.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 [拓展]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112.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拓展]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 113.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拓展]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四)古代刑罚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14.刺配:脸上刺了字,发放送往远地充军。刺,即黥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上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 [拓展] 黥刑又称墨刑,以刀刻凿人面、体,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汉以前,墨刑主要施于犯人面、额之上,适用于较轻的罪犯;以后,墨刑间或有之,主要用于逃奴、窃盗和辅助刑。 115.刖刑,又称剕刑,指砍去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的酷刑。(√) [拓展] 从膑刑演变而来。膑刑是去掉犯人的膝盖骨,犯人受膑刑后不能行走,受刖刑即断足后,装上假肢仍可行走,故刖刑轻于膑刑。 116.笞刑,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背部或臀部。笞刑打十至五十下。杖刑,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抽击人的背、臀或腿部。杖刑打五十至一百下。(√) 117 .戮刑,戮有羞辱和耻辱之意。戮刑视为奇耻大辱。戮分为生戮和死戮。生戮即先将犯人示众,然后再杀死;死戮是先将人杀死,然后再陈尸示众。(√) 118.宫刑又称腐刑,是仅次于死刑之刑。因犯人阉割后畏风须暖,要在蓄火如蚕室之宫刑狱中将养百日,所以宫刑也叫作隐宫、下蚕室。(√) 119.炮烙:下面点火把铜器烧热,让人赤脚在上面走,使人掉进火中烧烫而死。汤镬:把人放入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菹醢:把人剁成肉泥,制成肉酱。(√) 120.车裂即五马分尸,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凌迟,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处死人时将人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是一种肢解的刑罚,即包含身体四肢的切割、分离。(√) (五)教育科举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21.“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仕。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122.“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拓展] 在唐代“举人”是指没有学历的人。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明清时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参加乡试取中的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 123.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拓展] “官学”与“私学”相对,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属中央官学,如唐代的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元明清的太学、国子监等。 124.在中国古代,学校都称为“庠”“序”,主要是教授知识,为国家培养人才。(×) [拓展] “庠”的主要功能是养育、培养,“序”的主要功能是学习“射”这门技艺,“校”的主要功能是教授知识。 125.在宋代,主管教育的行政机关称为“国子监”,同时又是国家最高学府。(√) 126.我国古代藏书、校书、讲学的地方称为“书院”,主要是校勘经典、辨明典章、收罗人才。(√) [拓展] 书院始于唐代,宋代书院大兴。以白鹿洞、石鼓、应天府、岳麓四大书院最为著名。 127.中国科举时代,学校里的幼童称为“童生”。(×) [拓展] 明清科举考试,凡考试未合格,没被称为秀才以前,无论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又称文童、儒童。 128.优秀的人才称为“秀才”,俗称“相公”,是一般儒生的通称。(×) [拓展] “秀才”原为优秀的人才,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唐初有秀才科,后停废;宋代凡应举者皆称秀才;明清称府州县学生为秀才。 129.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泛称贡士,唐以后亦称科举制度为贡举。(√) [拓展] 清代科举中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其第一名称会元。贡士均需参加殿试,殿试后根据成绩排名,由皇帝赐予进士出身。 130.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 131.(2015·全国卷Ⅰ)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132.明清时期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称为“大比”。乡试是科举考试的开端,所以称为大比。乡试之年称为大比之年。(√) [拓展] “比”是考核的意思。明清以前,大比泛指科举考试。 133 .明清时期在省城,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因于秋季举行,所以又称秋试、秋闱,考中者为举人。举人参加的科举考试为会试,每三年一次,因在春季举行,也叫春试、春闱,因其由礼部主办,又称为礼闱。(√) 134.科举时代最高一级的科举考试,因在皇宫内大殿上举行而被称为“殿试”,亦称廷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为榜眼、探花。(√) 135.(2017·全国卷Ⅲ)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 136.(2018·全国卷Ⅱ)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四、天文地理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37.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天干常用来表示次序,地支可用来表示时间。把天干地支依次组合,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 [拓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了古代纪年法。 138.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既望”是每月望日之后的几天,这时候,月亮看起来很圆。阴历每月初一称“朔”,每月最后一天称“晦”。(√) [拓展] 既望,有时专指阴历十六日。苏轼《赤壁赋》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晦朔,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句,就是说生命极短的朝菌不知道阴历三十到初一的时间变化。 139.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140.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141.流火,流,下行;火,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142.东曦,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叫曦和,驾着六条无角的龙拉的车子在天空驰骋。东曦指初升的太阳。(√) 143.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144.“江河”专指长江、黄河。“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的地区,又称“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如《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145.山东,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146.关东,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关西,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关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关内,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关外,山海关以东或嘉峪关以西或居庸关以北一带地区。(√) 147.“朔漠”原指北方沙漠地带,有时也泛指北方。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粤”,也叫“百越”。(√) 148.“九州”“海内”都是我国古代的旧称。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149.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150.“中原”即中州、中土,是区别于边疆地区的说法。狭义指今河南及其附近地区;广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拓展]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中的“中原” 特指当时沦陷于金人的淮河以北地区。 151.(2016·全国卷Ⅰ)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152.“塞外”又名塞北、朔北、漠南,古代指外长城以北,即今内蒙古、甘肃和宁夏的北部及河北外长城以北一带。(√) 153.“阳关”,一般指西汉所置,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的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 [拓展]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即指此。俗语“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中的“阳关”也指此。 154.“姑苏”是江苏苏州的别称,因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唐代诗人张继有《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其中的姑苏城即苏州。(√) 155.“长安”是我国古都之一,汉高帝五年置县,七年定都。汉城在今西安西北,周围二十五公里。唐末迁都洛阳后,在长安旧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西安城。(√) 156.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隋唐以后简称“辅”。三秦,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叫“两京”。(√) 157.(2016·全国卷Ⅲ)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两处京城。(√) 158.(2018·全国卷Ⅱ)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拓展] “师”单用,不可指国都,一般指老师、军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