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9届河北省邢台三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邢台市三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月考试题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7页,答题卷共一张,总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所有试题均应按题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卷)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共73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到了中国历史五个时期中最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在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中,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这种东西又称望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如酒幌、理发幌、膏药幌等。 除了“招幌”之外,唐宋时期的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招牌是商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是传家之宝,他们会倾尽全力来保护和珍惜招牌的信誉,因此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也非常讲究。 除了上述两种之外,唐宋时期的广告形式还有欢门、灯箱、印刷广告等。其中欢门就如同目前搞大型庆祝时使用的冲气拱门,而灯箱广告则是在灯笼上题字用作广告宣传。值得一提的是印刷广告,随着纸张与唐字印刷术的出现,宋朝时期就出现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在如今能够看到的宋代文物中,大都带有私人标记,既有工匠的籍贯、姓氏,又有生产作坊的记号、产品介绍等。 同样的瓷器,有铭文的总比没有的好。多一个铭文就会多传达出一份信息。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对广告的狂轰滥炸产生了厌倦,但假如是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作广告,那就能让人耳目一新了。唐代的长沙窑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铭文;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白釉花口瓶,腹上刻有“丁道刚作瓶大好”。这样的自吹自擂,一点也不比现代广告逊色。相对的,明清瓷器上的“玉堂佳器”“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等等,却没有唐人的直率,反而给人一种羞羞答答的感觉。 有人认为,瓷器上的广告说明了当时行业竞争的激烈。备受人们喜爱的诗词铭文瓷器的出现,也是行业竞争的结果。湖南望城县唐代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诗的体裁主要有五言、六言两种,其中大部分是五言诗,有近50种字体以行楷为主,不见草书,更不见篆书,说明识读的对象主要是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壶上已发现唐朝著名诗人的诗3首,而且,这些诗绝大部分未收入《全唐诗》。有人称这些诗为出土的唐诗,是陶瓷诗的鼻祖。 (节选自《探索·发现中国千年前的广告》)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今的广告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实作为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就已经相当发达。 B. 早在先秦时期,广告就产生了,由于战争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曾经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C. 唐宋时期广告的发展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由于竞争的加剧,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D.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在“景阳冈武松打虎”这一情节中,巧妙设计武松看到“三碗不过冈”的招旗来宣传酒的质量。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印刷广告,大都带有私人标记,对工匠和手工作坊的信息都有相关介绍。 B. 唐宋时期的商人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非常讲究,因为招牌是他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 C. 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以铭文作广告,令人耳目一新,明清瓷器上的铭文与唐代瓷器上的铭文相比,表意上显得委婉含蓄。 D. 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其中近50种字体既不是草书,更不是篆书,这主要是为了便于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来识读。 3. 下列不含有唐宋时期主要广告形式的一项是( ) A. 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唐·皎然《张伯英草书歌》) B.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C.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宋·柳永《望海潮》) D. 酒肆门首,排设杈子及栀子灯等,盖因五代时郭高祖游幸汴京,茶楼酒肆俱如此装饰,故至今店家仿效成俗也。 (宋·吴自牧《梦梁录》)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 “通过巧妙设计武松看到‘三碗不过冈’的招旗来宣传酒的质量”属于主观臆断,原文是“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原文是“在如今能够看到的宋代文物中,大都带有私人标记”。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市列珠玑”写杭州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为实物广告。A项“酒榜”即酒店的招牌、匾额;B项“酒旗”即酒幌;D项出“杈子及栀子灯”即灯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钥 匙 柏菁 他彻底失望了,感到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他,过去的烙印将永远无法抹去。每天面对冷漠的面孔,不屑的眼神,没有人看得起他,他被这个世界彻底抛弃了,回不了头了,他心灰意冷,刚刚萌发的良知和善心又泯灭了。他想到了报复,他要报复这个世界,报复那些鄙视他的人。他在内心酝酿着复仇计划,用仇视的目光观察着出出进进的住户,等待时机,寻找机会。 他是个盗窃犯,刑满释放后无处安身,几经周折,才被居委会安置到这个小区当保安,可小区居民大多知道他的过去,许多人投来鄙夷的目光,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甚至下意识地躲着他,像躲瘟疫一样。他忍气吞声,一忍再忍,好长时间过去了,大家对他的态度依然如故,他的忍耐已达到了极限,实在忍无可忍了,干脆破罐子破摔,他想到了报复的快感。 他曾经是个手段很高明的窃贼,无论多么复杂的钥匙只要让他瞅上一眼,就能原样配制出来,他有时很自豪,认为自己很有天赋,天生就是做贼的材料。他想要大捞一把,然后远离这个让他痛心的地方。做出这样的决定后他反而轻松了许多,可是机会难得,人们的钥匙都是随身携带或装在手包里,让他瞧一眼的机会都没有,这让他很着急。 今天的天气很糟,就像他的心情,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让人喘不过气来,他感觉快要窒息了,他想吼叫、想爆发,他要撞破这个沉闷的世界。忽然,眼前一亮,仿佛冥冥黑夜透进了一束亮光,他的心也随之一亮。她来了,像一团洁白的云彩飘了过来,他的心情一下子敞亮了许多。近日来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每天能看见她,这成了他每天奢侈的享受。他听说她是小学教师,大家都称她白老师,刚刚搬来不久,带着一个上小学的儿子,高挑匀称的身材,五官端庄清秀,经常穿白色的连衣裙,走过大门目不斜视,高傲矜持得像个公主,在他心目中她简直就是天使,尽管她同其他人一样也从没正眼瞧过他一眼,但他依然每天盼望着能看见她。 “您好,请帮我一个忙好吗?”她走到他面前问,声音甜甜的,像夏天的风轻轻吹过。他反而吓了一跳,愣了愣神,问:“你……你是在叫我吗?” “对,我想请您帮个忙。”她走近一步说,“是这样,我们学校下午有活动,我不能按时回家,可我儿子早上忘带钥匙了,他回家进不了门,您看这天色又不好,我想把钥匙寄放在您这儿,让他回来到您这儿拿好吗?” “这……这当然行,只要您放心。”他很出乎意料,有点儿受宠若惊。 “看您说的,这有什么不放心的。”她说,“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那就麻烦您了”。她一脸的真诚,把钥匙递了过去,冲着他莞尔一笑,道声谢谢,仍像一朵洁白的云彩飘走了,只留下了淡淡的清香。 他局促地接过钥匙,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儿心慌。他过去做过多少“活儿”,都镇定自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心慌过,他也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看着手中的钥匙,仿佛还带着她淡淡的体温,一股暖流从手中荡漾开来,直暖到心底,他全身的血液一下子沸腾了,多少天来的压抑一扫而光,心里轻松了许多。一阵清风吹过,乌云散去,太阳从云缝里直射下来,照着这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这是打开他心锁的钥匙,他又仿佛看到了新生的希望。他昂起头长吁一口气,天,竟是那么蓝,有几朵洁白的云彩悠悠飘过。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9期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自如地运用第三人称来叙写“他”的故事,特别是叙写“他”激烈的内心活动,吸引着读者一探究竟,叙事视角特别。 B. 小说写“他”重心理活动无外貌描写,写“她”重外貌描写无心理活动,但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她”的美深刻影响“他”的心理。 C. “她”在“他”的转变中至关重要。“她”的有意——目不斜视、高傲矜持,让“他”变坏;“她”的无意——寄放钥匙、微笑道谢,让“他”变好。这样安排故事戏剧性更强。 D. 小说情节在客观叙述“他”的故事,直接展示“他”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加进了寄放钥匙的场景对话描写,避免了单调呆板,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画面感。 5. 小说有几处与天气有关的景物描写,结合情节内容谈谈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6. 亮闪闪的钥匙打开了他的心锁,也打开了我们的心扉,结合文本谈谈小说在人的改造上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4. C 5. ①烘托人物心情。“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烘托“他”的烦闷阴郁;“一阵清风吹过,乌云散去,太阳出来,天蓝云白”烘托“他”的轻松舒畅。 ②推动情节发展。“乌云阴沉沉地压在头顶”“天气不好”推动着寄放钥匙情节的呈现。 ③衬托人物形象。“洁白的云彩,悠悠飘过” “她像一朵洁白的云彩飘来又飘去,只留下淡淡的清香”,衬托“她”的形象美。 ④通过天气景物的变化,烘托主人公的变化,强化小说主题。 ⑤前三条各1分,第四条2分。如答有“设置人物活动时空,渲染气氛”可酌情给分。 6. ①从“她”看:真诚和信任,尊重和善良,在人的改变上作用巨大。 ②从“他”看:仇视和报复既害人又害己,不要老拿仇恨心理看世界,要懂得忍。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 外因是辅,内因是主。自我挣扎,自我救赎,自我唤醒,追求真善美永不止步。 ③从“他们”看:鄙视和冷漠,不屑和躲避,无助于人的改变,暖心的对待改变人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她”有意不正眼瞧他,缺乏根据;“她”有意让“他”变坏,缺乏根据。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有: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提供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六、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打铺垫。七、酝酿诗情画意,深化作品主题。本题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回答。 6.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探究性试题,答案比较开放,主要围绕文本内容展开,言之成理即可。首先审题,题干问“在人的改造上”,回答本题的时候就要结合文本中有关人的改造方面展开,比如文中的“他”由于人们对他冷漠、不屑、看不起他,使他产生报复的心理;而“她”一个小学老师对他的信任,又让他放弃了报复的心理。真诚和信任,尊重和善良,在人的改变上作用巨大。仇视和报复既害人又害己,不要老拿仇恨心理看世界,要懂得忍。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懂得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本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展开。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习近平强调,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作出努力。陈冯富珍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在全球卫生安全和卫生治理领域的领导能力,愿加强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会见后,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 新华网2013/2015/2017 材料二 荷兰一位叫哈利的肝癌患者陷入深度昏迷,西医几乎已无能为力,家人情急之下把哈利送到了林国明的诊所。林国明诊断后开出中药处方,哈利连服三剂后,奇迹般地苏醒了。此事轰动了布鲁塞尔,林国明诊所一炮打响。长期受腰痛困扰的比利时前国王阿尔贝二世听闻此事,专门致信表达了想尝试中医治疗的愿望。如今,林国明的诊所早已得到比利时医学会的承认,并列入了医保名录。 从“将信将疑”到“国王想预约”,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等优势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并接受,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如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5 材料三 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外政府已签署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支持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每年约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约20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 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 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0年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陆续制定颁布7项中医药国际标准。2012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 中国中医药报2017.5 7. 阅读材料三,找出下列关于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建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还使中医药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103个国家认可使用针灸, 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B.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突破思维定势,不只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也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不只让中国中医药人才去传播,也让外国民众来体验去传播。 C. 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要有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要得到沿线各国政府的认可和配合,要加强国与国的合作。 D. 屠呦呦因青蒿素的发现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既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精华的认可和接受,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医药“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上述几则材料传递的重要共同信息是“中医药”与“一带一路”。“中医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带一路”建设助推 “中医药”振兴发展。 B. 材料一是几段新闻短讯,言简意赅,侧重说明没有习近平主席的这些努力,就没有材料三所列举的中医药发展的现有成果。没有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就没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健康。 C. 材料二注重用事实来说话,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西医药的劣势恰是中医药的优势,实实在在的疗效赢得民众信任,推动中医药的传播。案例真实生动,以点带面,让人信服。 D. 材料三注重用数字来介绍,时间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走过的一些历程,数量数字的列举让人明了中医药国际化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用数字增强材料真实性,产生视觉冲击力,加深读者印象。 E. 同是间接引用,材料一多粗略述说,材料三却注重细腻。仔细分析材料三,“183个国家”只有“16个海外中心”,“2009年成立”迄今只有“7项国际标准颁布”,用细节暗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艰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9.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医药一度超过武术,成为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根据材料阅读,概括列出四条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 【答案】7. A 8. CD 9. (1)国家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战略部署,严格要求,外交努力。 (2)面对西医药几已无能为力的病症,中医药的神奇疗效,赢得民众口碑。 (3)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沿线国家医药行业的认可,法律政策的准入。 (4)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医药人才克难攻关,勇攀高峰,致力合作,不懈努力。 【解析】 7. 试题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前已有中医药在各国传播,针灸在各国使用,材料原文没有说明是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促使中医药传播到了183个国家和地区。 8. 试题分析:A.材料主要反映中医药“一带一路”的提出、努力和成果等,“只有一带一路建设才能助推中医药振兴发展”强加条件。B.说法过于绝对。E.“同是间接引用”的判断,“用细节暗示”的说法,分析错误。 9. 试题分析:注意从“严格要求,外交努力”“赢得民众口碑”“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中医药人才”的方面作答。 点睛:信息筛选、概括内容要点或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和综合两种,局部指答题的区间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指答题的区间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还是综合,局部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时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陶侃①,字士行,本鄱阳人也。早孤贫,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鄱阳孝廉范逵至,过存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以易酒肴,乐饮极欢。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江劫掠。侃令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劫果至,生获数人。自是水陆肃清,流亡者归之盈路,侃竭资振给焉。又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时周颚为荆州刺史,先镇浔水城,贼掠其丁口。侃使部将朱伺救之,贼退保泠口。侃谓诸将曰:“此贼必更步向武昌,吾宜还城,昼夜三日行可至。卿等谁能忍饥斗邪?”部将吴寄曰:“寄欲十日忍饥,昼当击贼,夜分捕鱼,足以相济。”侃曰:“卿健将也。”贼果增兵来攻,侃使朱伺等逆击,大破之,获其辎重,杀伤甚众。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②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外③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无使生无益于时,死无识于后!”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樗蒲④之具,悉投之于江。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贼人稻!”命鞭扑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岁岁丰登。 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侃尝出临津就船,明日,卒于樊溪,时年七十六。帝诏谥曰桓,且祀以太牢。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注】①陶侃:东晋时期名将,其曾孙为东晋末年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 ②甓(pì):砖。 ③阃(kǔn)外:统兵在外。 ④樗蒲:赌博器皿。 10. 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B.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C.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D.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孤贫”中的“孤”指年幼而死了父亲,而“独”则是指年老而无子。 B. “领枞阳令”中的“领”表示暂代官职,表示这一意义的词语还有“署”和“权”。 C. “贼掠其丁口”中的“丁口”即人口。古代称成年男子为丁,女子和未成年男子为口。 D. “帝诏谥曰桓”中的“谥”指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陶侃重情重义。虽家境贫寒,但他和母亲一起倾力热情招待来客。他还不顾天气寒冷,雨雪交加,前去迎接医生,以报答庐江太守张夔的重用之恩。 B. 陶侃很有计谋。山夷县多发生强盗拦江打劫船只事件,陶侃命令众将假称商船来引诱强盗,强盗果然上当,多人被活捉。 C. 陶侃磨砺志向、勤勉努力。他在州府无政事时,就早上将上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搬回来。有人问他原因,他说他正致力于收复中原。 D. 陶侃劝勉人们要珍惜时光。看到部下因闲聊玩乐而荒废了正事,他就让人拿走酒器和赌博的器皿,并全都投到江里。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无使生无益于时,死无识于后! (2)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贼人稻!”命鞭扑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岁岁丰登。 【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就更)应当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不要(让自己)活着的时候对当世的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会被后人记得(记住)。 (得分点:判断句、“众人” 、两个“于”“识”) (2)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却又毁害别人的稻谷!”并命人鞭打他。因此百姓都勤于农耕养殖,(当地)年年丰收。 (得分点:“田”“贼”“鞭扑”“是以”“丰登”)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大意。本题可用排除法,首先“夔妻有疾”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要断开,排除A。“将迎医于数百里”是一个完整的事件,之间最好不断,排除D。比较BC,“侃”做主语,所以选C。原文断句为: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寒雨雪,诸属吏皆难之,侃独请行,人咸服其义。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B“领”意为兼任官职。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A“雨雪交加”错,“时寒雨雪”意为当时天气寒冷,下着大雪。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第一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判断句、“众人”:普通人;两个“于”:都是在;“识”:记住。第二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长缨:“田”:名词作动词,种田;“贼”:名词作动词,损害;“鞭扑”鞭打;“是以”因此;“丰登”丰收。 参考译文: 陶侃,字士行,原是鄱阳郡人。陶侃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也比较贫寒,吴国被西晋平定后,陶侃家就迁居到庐江郡寻阳县。鄱阳郡的孝廉范逵曾经来到寻阳,前去探访陶侃,仓促间没有东西待客,陶侃的母亲竟截断头发来换得酒肴,饮酒饮得极尽兴致。等到范逵上路离开时,陶侃又追送百余里。范逵问道:“你想在郡里面做官吗?”陶侃说:“想啊,只是被没有门路困扰罢了。”范逵去拜访庐江太守张夔,在太守面前夸赞陶侃,张夔就召陶侃做了督邮,并兼任枞阳县令。一次张夔的妻子有病,需要到几百里外的地方接医生。当时正值寒冬下着大雪,众属官都对这件事感到为难,只有陶侃自己请求独自前去,人们都佩服他的义气。 升职做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当时天下闹饥荒,山夷县发生许多行船被强盗拦江打劫的事。陶侃命令众将领假称商船来引诱强盗。强盗果然上当前来,活捉了多个人。从此以后,水路陆路打劫的全被清除,流亡在外的人纷纷返回家乡,把道路都塞满了,陶侃尽力组织财物赈济他们。他又在郡东部设立山夷县的集市,县上也借此收获许多好处。当时,周颚担任荆州刺史,起初镇守浔水城,强盗掠走他许多百姓。陶侃使部将朱伺救援他,强盗退到保泠口。陶侃对众将领说:“这些强盗一定会改道奔向武昌,我们应该回武昌城,昼夜兼程三天可以到达。你们谁能忍受饥饿进行战斗?”部将吴寄应道:“我打算忍受十日饥饿,白天杀敌,夜间捕鱼,足够用来救济自己。”陶侃说:“你是一位健将啊。”敌人果然增兵来攻打,陶侃派朱伺等迎头反击,把敌人打得大败,缴获了他们的武器装备,杀伤了很多敌人。 陶侃在州府无政事时,总是早上将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运到书房内。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正致力于收复中原,过分的优游安逸,恐怕不能承担大事。”他磨砺志向勤勉努力,都像这样。 当时造船,木屑和竹头他全让人收起来管好,人们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刚晴,官署大厅前雪化了地还很湿,他就命人把木屑洒在地上。等到桓温攻伐蜀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钉组装船。他总揽事务细微缜密,都是这样。 陶侃曾经从临津出发,坐船前行,第二天,却死在了樊溪,当时,陶侃76岁,皇帝下诏追赠谥号为桓,并命令以太牢的规格祭祀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南宋诗人陆游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感事六言 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忧端。 两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书 愤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书愤》写于1197年,作者时年73岁,已退居山阴老家多年。《感事六言》写于83岁时。②的博,山岭名,在今四川省。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 14. 下列对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感事六言》中,诗人借醉酒来暂时忘却愁恨,他忧愁的是衰老头白,贫困无饱。 B. 《书愤》颔联写诗人年老了才穿着紧身的军衣出征,手握寒光闪闪的宝剑,满腔悲愤从心头涌出。 C. 《书愤》颈联是诗人回想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的博岭前哨,还要到万里皋兰跃马横枪实现宏壮的理想。 D. 两诗都写到了人虽然鬓发已白,但一颗红心依然不变。 E. 两诗都运用了比喻、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感情抒发得到强化。 15. 请根据“如丹寸心”结合诗作分析两诗表达的情感的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答案】14. AB 15. ①“如丹寸心”是“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的报国赤子之心。两诗都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挚情和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②《感事》言老、言穷、言忧,归结为言志,抒发老当益壮的壮心豪情。③《书愤》前两联身心对比,一是迟暮之态,一是未老雄心,悲愤中流露出奋争之情。后两联今昔对比,回想壮年的豪迈战斗,慨叹老年的袖手旁观,归结为无可奈何的叹惋,心情悲痛苍凉。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表面看如此,联系《书愤》看,“忧端”绝不只是自身的年老和温饱,忧的是关河和壮图。B.颔联是说年老了就该不穿紧身的军装,但不能从军的我悲愤常在,还想让寒光闪闪的宝剑刺向敌人的心脏。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感事六言》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的年衰、贫困与愁恨。年衰贫困,忧端满腹,并未能消磨掉诗人的壮心豪情,反而更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诗的后两句“两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便集中地倾吐了诗人“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陆游:《跋吴梦予诗编》)的爱国心声。这里,诗人以“双鬓”与“寸心”对举,以“作雪”与“如丹”两个比喻对照,色彩一白一红,交相辉映,使人老心红的爱国诗人形象活现于人们的面前。而在“作雪”之前冠以“多年”二字,则直接说明诗人早已年迈;在“如丹”之前著上“至死”二字,又充分表明爱国的赤子之心是火红而永不变色的。这两句诗反映了爱国志士的共同心声,因而,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引用。《书愤》“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是说“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是年华虽逝,而自己的壮心依然炽热,不减当年”!“寸心自许”即是衡量自己的报国之心!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逍遥游》中以八千岁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 《桃花源记》文中描写桃花源生活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第Ⅱ卷 (表达题共77分) 三、基础知识和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午时将近,文殊院中僧人们在经历了一上午的劳作和念经参禅后,相继进入饭堂食用一天中的第二顿斋饭,这种钟鸣鼎食的生活使他们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②“书圣”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广博造诣,也影响到了他的儿子们:王献之、王凝之擅长草书隶书;王徽之和王焕之均擅长草书;王操之则工于正书。王氏诸子各有所长,堪称芝兰玉树,名动一时。 ③《边城》的作者沈从文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作家,这一点让许多后来者无法望其项背,只能从内心羡慕不已。 ④最新一期的《金星秀》栏目,针就近日闹得纷纷扬扬的王宝强离婚事件组织了一场题为“爱人出轨,该不该公开撕”的辩论赛,现场观众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⑤梁启超先生长得短小精悍,骨子里透出一股摄人的气协,无论面对何种情况他都能应对自如。 ⑥曾几何时,上海被称为“最排外”的城市,在上海人的眼里,所有外地人都是“乡下人” 。而如今,上海以宽阔的胸怀迎接人才,崇尚“新上海人”的概念,不管你从哪里来,只要是在上海工作创业,就是“新上海人” 。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芝兰玉树: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纷纷扬扬: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曾几何时:指没过多久。句中误等同于“曾经”。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科学家在对多种流行病进行分析后指出,大量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与癌症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B. 在 2016年欧洲杯最后一场四分之一决赛中,东道主法国队淘汰了一路创造奇迹的冰岛队,最终以5:1强比分强势晋级,并创下本届杯赛进球最多的一场胜利。 C. 围绕沿线的西宁、格尔木、拉萨等城市,青藏铁路不断向外延伸,逐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的“铁路网”,拉近了青藏高原与祖国内地的距离。 D.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A项主客颠倒,应为“癌症的发生与大量饮用酒精配制的饮料有密切的关系”。B项“创下”和 “胜利”搭配不当。D项“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语序不当。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举手之劳,家兄不必客气,我是你的愚弟嘛,应当效力! B. 刚挂好您的大作,您又亲自惠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 C. 上周末,我光顾了新华书店,经理惠赠了我这本名著。 D. 对此剧本,前面李编剧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接下来我讲的算是狗尾续貂吧!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项,家兄:对外人称己兄;愚弟:兄长对外人谦称自己的弟弟。C项,光顾:商店敬称他人的来访;惠赠:多用于书信或交际场合,敬称对方对自己的赠送。D项,抛砖引玉:自谦之词,喻指先谈出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见解,试图引出别人的高见宏论;狗尾续貂:贬义词,也可用作谦辞。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不计算标点符号)。 白开水适合饮用,制取简单,经济实惠。“烧开水”在中国家庭司空见惯,但专家强调, ①。首先,烧开水的最佳时间是水烧开后再加热3至5分钟。研究显示,加氯消毒的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所生成的卤代烃等致癌物质的含量也不断升高,烧到90摄氏度和刚烧开的水,潜在的危险最大。沸腾后再加热烧3到5分钟,这些有害物质可迅速挥发,②。但是,水烧的时间太长也不利,③,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越高,可危及人体健康。其次,烧开水的水质应该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 【答案】① “烧开水”也是大有讲究的(“烧开水”也要讲科学);②水的无害性得到提升(饮水安全度随之提高);③烧的时间越长。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注意后文“烧开水的最佳时间”,第②空注意前面的“有害物质可迅速挥发”,第③空注意前文“时间太长也不利”。 21. 下面一段文字有多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另外说出两个问题。 高考后我准备去韩医诊所进行整形美容手术,成功地把自己变成刘亦菲范冰冰,这样,我就能顺利地走上明星路,即使成不了明星也成了明星模仿秀,还算是成功的艺人!这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我的漂亮让人赏心悦目,如果父母不让我走明星路,也容易找到其他待遇好的工作,好待遇会让我过得很幸福,美满的爱情也就随之而来。整形美容手术真是让我赚足了! ①整形美容手术不一定就能成功地把人变成明星样。 ② ③ 【答案】②拥有明星脸不一定就能成为明星一样的艺人。③好工作好待遇不一定就能过得幸福获得美满爱情。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文段中表意绝对的句子“即使成不了明星也成了明星模仿秀,还算是成功的艺人”“好待遇会让我过得很幸福,美满的爱情也就随之而来”。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3月26日,下午3点43分,上海虹桥至汉口D3026/7次动车在到达南京南站进入21号站台时,一年轻男子突然从对面的22号站台跳下,横越两个轨道,抢在D3026/7次列车前,试图翻上21号站台,他只撑到胸前的时候,便没能够再翻上,被进站的动车挤在了约10厘米的站台与列车间,列车立即停车。车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拨打电话通知120急救中心、公安和消防部门到现场救援,救援过程中,120医生宣布该男子死亡。 2017年1月29日(正月初二),下午2点半左右,浙江宁波雅戈尔动物园,湖北打工男子张某为逃票翻越两道3米高的围墙,钻过中间的铁丝网,最后再翻过围墙上倾斜70度的铁栅栏,跳进了虎园。随后,他遭到一只雄性东北虎撕咬。被游客发现后,园区展开救援。最后,老虎被击毙,他被紧急送医不治身亡。 上述两起翻越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来表达。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翻越轨道被挤死的无视规则之痛 2017年3月26日15:43,上海虹桥至汉口D3026/7次列车在到达南京南站进入21号站台时,一年轻男子突然从对面22号站台跳下,横穿轨道,试图抢在D3026/7次列车前,翻上21号站台未果,被夹在D3026/7次列车1号车厢与站台之间,列车虽然立即停车,但是,并没有挽回该男子的生命。 又一起无视规则的惨痛教训,又一起以生命作为代价的案例—— 乘客为了图省事和方便,便想到了横穿轨道,抄近路从一个站台到另一个站台。殊不知天不遂人愿,失足坠落而被夹在站台缝隙中,被急速驶来的列车挤压致死,真正应了“不作死,就不会死”的老话。哀生命不幸之余,又不得不怒其不争。一个人若无视规则,有时候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为其找到更多的客观理由,比如为什么车站不加装屏蔽门以确保安全,为什么车站不采取更为严格的安全措施。只是,以生命权高于一切作为理由,过多强调了客观因素,而忽略了“人的内因”这一关键前提,本身就具有某种误导性。众多事实证明,再严密的安全措施,都必须以遵守规则作为前提;一个人若不遵守规则,再好的安全措施都会失灵。跌落站台致死的案例并不鲜见,在很多地方,地铁或者高铁站成为很多自杀者的首选地,一个人若有心“卧轨自杀”或者“转嫁责任”,安装了屏蔽门又怎么样。 谁承担主要责任,谁承担次要责任,事后之争并无多大意义,赔偿多一点或者少一点,也不能让死者起死回生。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其间有太多的案例作为佐证。北京野生动物园老虎吃人案中,园方有告示,双方有协议,规则大家都懂,可白纸黑字依然未能让其心存敬畏,不守规则终以生命作为代价。令人唏嘘的是,“该不该死”和“责任在何方”的争议还未散去,宁波又发生了一起为逃130元门票,私自越过隔离栏,而被老虎咬入园内的事件,最终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 就在近日,在位于大兴的北京野生动物园自驾区白虎区,有游客驾驶一辆丰田SUV进入自驾区,在第一个水禽区下车,被工作人员劝阻,在后一个白虎区,他们再次下车,随后在工作人员劝阻后上了车。不能下车却偏要下车,明知之前发生过老虎咬人,却偏偏不信,你遇上了这样的游客,如此“知者无畏”,还能有更严密的措施,有更好的办法来对付吗? 不敬畏规则,才会随意践踏规则。当其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很难做到对自我行为的控制。不守规则的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各种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按秩序排队而随意插队、凑够一撮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等等,不难看出,不守规则并非少众化的存在,而有很广泛的社会基础,属于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比如,升学、就业或者办事,首先想到的不是遵照正常的程序,而是找关系、走后门、寻捷径,绕过规则而“多快好省”,获取最大的效益。只是,颠覆了规则,破坏了公平,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自己。 无视规则的危害性在于,小的方面,会像在猛虎区下车一样,被老虎伤害而失去生命;大的方面,则是规则被破坏后,无法得到规则的庇护。当大家都不再遵守规则,意味着无规则可循,人人效仿与破坏的成本,既是个体难以承受之重,也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不堪。我们今天陷入人人自危的公地悲剧,跟规则意识不强,对潜规则高度信奉有着直接关联。某种意义上讲,我们都在为规则不彰而承担着巨大风险。 翻越轨道被挤死的案例再次说明,谁不遵守规则,就必然为此付出代价。但愿别人的教训,能够成为唤醒自己的良药,否则,你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翻越轨道的人。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本次作文要围绕“上述两起翻越事件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这一现象展开论述,认真阅读材料,确定参考立意:①尊重规则;②无规则,则无生命;③无视规则的危害性;④敬畏规则。5、无视规则的惨痛教训,(其他立意如觉恰当,也认可。)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把“任务”更明确出来,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对“任务”进行确定性判断。比如,我们不妨明确如下问题:①这是一个什么任务?②怎样才算基本完成任务?③完成任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比如本题的写作任务就是对本次作文要围绕“翻越事件”这一现象,你对这样的现象有什么样的看法。从所给材料可以总结出几个个观点:①尊重规则;②无规则,则无生命;③无视规则的危害性;④敬畏规则。因此,考生可以 “就事论事”地谈“赞成”与“反对”。也可以透过这个现象,谈更深层的原因。这样的写作,应该说有自己基本的认识、态度,而且字数也符合不少于800字的硬性要求,这就是基本完成了任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