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说明:‎ 1.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 2.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考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电视剧艺术的新收获——当前家庭伦理剧述评 牛寒婷 电视剧发展达到的艺术高度折射出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实力与水平,民族文化的承继也在电视剧中突显。电视剧的制作者是否拥有文化自信,如何在作品中传达文化自信,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方面,家庭伦理剧是个突出的例子。正是国人特有的伦理观念构成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这类剧在传递文化传统方面的价值也就不言自明。从具体作品看,《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老大的幸福》等一大批表现家庭生活的电视剧热播,继续着上世纪90年代《渴望》的家庭剧路线,展示现代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表现忙于奔波的现代人在物化、冷漠的现代社会中向家庭和亲情的回归。这类剧中的优秀之作,往往把家庭伦理关系的展现和现代个体自我成长的历程相结合,突显个体在家庭关系中的成长,这种成长观照个体精神维度,把自我精神的构建和认同作为落脚点。‎ 家庭伦理剧的伦理观念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传统的伦理文化精髓,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家庭关系和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的伦常,都成为现代伦理观的重要来源。二是对西方现代社会文化资源的借鉴,含平等、自由、博爱等。应该说,现代伦理观是既从个体出发、维护个体精神成长和精神向度,又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的积极的伦理观念,它在个体和家庭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 家庭伦理剧通过刻画现代个体的情感和心灵诉求,对人与人、亲人与亲人之间源自人性的真诚、爱意、信任、扶持与矛盾、冲突等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展现,从而获得广泛认同和收视热潮。如《媳妇的美好时代》既轻松、幽默,又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观众在含笑带泪的沉浸中反观自身、思考伦常。 ‎ 精品家庭伦理剧达到的艺术高度,是创作者站在文化自觉的角度上对传统伦理观念如何与电视传媒及电视艺术的表现形态对接进行深刻思考的体现。这是市场给艺术创作带来积极影响、推动创作的结果,同时,创作上的自觉也张扬和展示民族文化。家庭伦理剧对现代伦理观念的构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筛选式继承,显示民族文化自身的重新审视和观照,这是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性的突显。一些家庭伦理剧在展示传统伦常时,失去艺术真实,反而失去可信性,引发观众的困惑,也引起争议。 ‎ 从民族文化重新审视和观照自身的文化自觉,到最终确立弘扬民族精神、展示艺术风范、建设精神家园的文化自信,需要跨越文化上必经的发展阶段。具体到艺术领域,则需要艺术创作保持市场与个体自由创作间的平衡,需要重新阐释并汲取、发扬民族文化的精华,需要在艺术上不断探索与创新,需要艺术活力的内在激发。‎ ‎1.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实力与水平和电视剧发展达到的艺术高度是基本保持一致的,在当今的电视剧当中表现出了人们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电视剧充当了传承媒介。‎ B.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表现在广大群众特有的伦理观念上,家庭伦理剧主要是反映人们日常的真实生活的,所以家庭伦理剧在传递文化传统方面的作用自然就非同寻常了。‎ C. 作者认为现代伦理观的主要来源是传统文化对家庭的重视、家庭关系和秩序乃至整个社会的伦常,这就使得现代伦理观成为一种注重家庭成员间亲密和谐的、积极的伦理观念。‎ D.‎ ‎ 人们只有跨越文化上所必经的发展阶段之后,才能完成从民族文化重新审视和观照自身的文化自觉,到最终确立一种弘扬民族精神、展示艺术风范、建设精神家园的文化自信的飞跃。‎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金婚》能突显观照个体精神维度的个人在家庭关系中的成长,这种成长的落脚点在自我精神的构建和认同。该剧是把家庭伦理关系的展现和现代个体自我成长历程相结合的典范。‎ B. 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文化精髓以及西方现代社会包括平等、自由、博爱等思想的文化资源,这二者构成了当前家庭伦理剧如《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伦理观念的两个基本内容。‎ C. 当前的家庭伦理剧能够细致入微地体察与展现人们之间源自人性的真诚、爱意、信任、扶持与矛盾、冲突等,这种体察与展现是通过刻画现代个体的内心情感和心灵诉求来实现的。‎ D. 因为民族文化能够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和观照,所以家庭伦理剧对现代伦理观念的构建,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筛选式继承,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性的突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制作者的文化自信程度以及他们在作品中传达文化自信的方式之所以十分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而要确立这种自信则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B.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物化和冷漠,使人们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家庭庇护和亲情的温暖,大批家庭伦理剧的出现满足了人们情感需求,这是此类电视剧获得较高收视率的原因。‎ C. 传统伦理观念怎样和现代传媒及艺术的特殊表现形态对接,对该问题的思考深入不深入决定着家庭伦理剧达到的艺术高度,市场推动作用对家庭伦理剧的艺术成就也有相当的影响。‎ D. 在电视艺术,尤其是家庭伦理剧中,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传统伦理观念,这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但观众要的是源自生活的内容,艺术加工过火反而适得其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 材料一: ‎ 自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与新闻网站对信息发布的模式,社会个体与传统媒体、新闻网站可以同等地位地作为信息发布主体参与到信息传播体系中,社会个体从信息的“旁观者”转变成了“当事人”,从单纯受众变成信息发布者,只要个体愿意就可以加入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体系中。也就是说,个体与机构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在自媒体平台上具有同等进入的机会。据腾讯公司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Q3微信活跃用户达到6.5亿,微信公众号关注度达到73.4%。也就是说,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是机构专有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但自媒体不一样,每个个体都可以建立自己的信息平台融入全球的信息体系中。当然,自媒体的影响力会受到资源大小的限制,但个体与机构在进入方面是拥有同等机会的,在这点上可以说自媒体是平等传播权的产物。 ‎ ‎(张洪忠 梁爽 张诗雨《自媒体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 材料二: ‎ 与以往传统媒体追求新闻真实、新闻客观的过程不同,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真实和客观放置在一个全开放的舆论场中,面临着多轮质证,但公众留给这些质证的时间并不多。既然“人人都有麦克风”,那么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媒体而言,就应该做好两件事:一是比谁的音量大,谁是意见领袖,谁能做“中国好声音”;二是搭建一个多声部平台,汇集舆论场中的意见领袖,在众声喧哗中寻求意见的均衡、理性,在自说自话中寻求多元意见的和解、社会裂痕的弥合。在自媒体的语境下,一方面需要相信在充分开放的观点市场中,涉及公共话题中的道理总体上是越辩越明。主流媒体要有信心,这也是信息扁平化、民主化的趋势。夺人眼球的事件、偏激极端的观点,在公共舆论场中并不占优势。现实世界中影响力大、有话语权的人,往往也会成为虚拟世界的意见领袖。对于他们,意见封锁早已不合时宜,只会引起报复性的反弹,要搭建意见充分表达、交锋的平台;同时要注意观点的平衡,不要轻信,对任何过于集中的极化观点都要保持警惕。另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传播语境,入乡随俗,平等发声。比如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就一改传统的“字正腔圆”的官媒话语方式,立志要“做一个诚实的微博,不骄矜、不浮夸,以敬畏之心守护事实真相”,要“‎ 做一个负责的微博,不盲目、不媚俗,以虔诚之心呵护发展进步”。 ‎ ‎(吴清雄《新媒体时代的媒体责任重构》) ‎ 材料三: ‎ 从本质上说,自媒体传播是对大众传播在哲学意义上的否定,它首次把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大众自我传播融合在一起难以分清。可以说,自媒体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为复杂的传播形态。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自媒体不再仅仅是媒体,而是互联网“综合体”。从社会角色的角度看,自媒体的主体可以是任何人或企业组织,具有多重身份。因此,以往基于传统媒体的管控模式已无法应对自媒体的挑战,而我国对于自媒体规制的研究和立法明显滞后于自媒体的发展。因此,我国自媒体治理必须遵循发展、人本、系统的原则,建立充分适应中国国情和自媒体未来发展的综合治理体系。 ‎ ‎(摘自刘文帅《构建我国自媒体分层治理体系》) ‎ 材料四: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新媒体想要获得更好发展,就必须倡导行业诚信与自律,形成一定的行业规范,不断进行自我审视与自我规范,这样做不仅不会束缚自身手脚,反而会带来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成效。当今社会,新媒体语境中的任何“发声筒”想要得到公众的认可、促进自身繁荣,必须以真诚的行业态度对待公众,并以此赢得公众的信任。在当下这样一个生活面极易被“话语消费”的时代,新媒体需要倡导诚信为本,以此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媒体运营生态。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当前一些网络评论为了博大众眼球和舆论关注度,或运用标题党式的消息推送,或借用恶俗粗劣的文字表达,长期游走在低俗而拙劣的边缘;有些自媒体公号无底线地蹭热点,断章取义,不仅侵害了公众的合法权益,更贬低了自媒体的公信力。新媒体发展到今天,已不是什么新生事物,更不是法外之地,应用程序、公众账号、网络直播等各类新媒体均被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在这些平台上提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将会受到明确监管。作为以传播信息为根本使命的各类媒体,无论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仍需倡导行业自律与时刻铭记于心的底线思维。 ‎ ‎(摘自张凡《自媒体也要讲求章法与底线》) ‎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传统媒体与新闻网站发布新闻时,社会个体是新闻的接受者,而在自媒体发布消息,社会个体从受众变为发布者,以平等身份加入到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体系中。 ‎ B.即使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涉及公共话题的道理总体上是越辩越明,因此主流媒体要以开放、自信、平等的态度来面对媒体的转型。 ‎ C.对于虚拟世界的意见领袖,不宜进行意见封锁,而是要搭建意见充分表达、交锋的平台,这因为他们往往是现实世界中影响力大、有话语权的人。 ‎ D.自媒体公信力的建立,需要以真诚的行业态度对待公众,并以此赢得公众的信任,不能为了博大众眼球和舆论关注度而无底线地蹭热点。 ‎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由于自媒体是平等传播权的产物,这就意味着个体与机构、个体与个体在进入自媒体平台方面拥有同等的机会,可以发挥同等范围与作用的影响力。 ‎ B.新媒体时代,人们不会天然接受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而是会将其置于一个公共的舆论场中进行多轮质证,如果超过一定的时间限度,就有可能发生舆论危机。 ‎ C.我国对于自媒体规制的研究和立法明显滞后于自媒体的发展,原因不仅在于自媒体具有的复杂的传播形态,还在于其主体身份的多重性与模糊性。 ‎ D.风清气正的新媒体运营生态的营造,既需要自媒体讲求章法,守住底线,同时对应用程序、公众账号、网络直播等平台上提供的互联网信息进行明确监管。 ‎ ‎6.综合四则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引导自媒体朝良性方向发展?请简要概述。(6分) ‎ ‎ ‎ ‎ ‎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匠心 杨一凡 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 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刻刀下的凤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穆爷爷”这称呼,实际上唯有我这样叫。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又因性情不喜喧闹,多次训斥了去废园子探险的孩子们,便在孩子中得了个“老怪”之名。而我每次去都安安静静,因此,我才得到在废园长久停留的特权。‎ 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100年?200年?没人说得清。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圮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 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那年我背着包袱走出屋子,见着的最后一样东西就是我还没做完的花雕……”‎ ‎“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记忆里穆爷爷曾说:“丫头,你看看这些木头。它们都是活的啊!这些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也会感到疼的啊。”‎ 彼时我抬着头,懵懵懂懂地问:“是像阿苗摔伤了一样疼吗?”好像世间之事,至伤痛也不过臂上一块瘀青。涂上药酒,吹一口气,就可以消隐无踪。‎ ‎“还要更疼啊。”穆爷爷笑了起来,摸着我的头,“阿苗长大了就会懂的。”‎ 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 在那些缓缓流动的时光里,我也曾整日徘徊于亭台楼阁间,指尖掠过雕花的窗棂。我想,一定有那样的一个瞬间,我也曾感受到指尖的温热与浅浅的呼吸,听到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 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伏在案上,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 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我一天天地长大,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着。‎ 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 穆爷爷说:“丫头,我担心我的时间不够了啊。”‎ 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 那一日我出门前,母亲接了个电话,在那里怔怔站了几秒,尔后放下听筒向我招手:“阿苗,回来。”‎ ‎“我要去废园。有什么事,一会儿再说吧。”‎ 母亲急急地追出来,我却已消失在小巷深处。‎ 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 ‎——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 ‎“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 穆爷爷的葬礼我没有参加。我觉得穆爷爷仍然在那园子里,静默地摩挲着那些活过来的木头,古老的纹理斑驳出崭新的色彩。葬礼时我就在那儿,独自像个疯子一样地哭了一场,泪眼朦胧中重又看到了那个苍老却笃定的身影。‎ 我想穆爷爷一定还是开心的吧。看着两代人,或许是更多人的梦想在手下圆满。‎ 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 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 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穆匠。木匠。匠园。‎ ‎7.下列句子对文本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穆爷爷替师傅守着一座荒废的园子,不让孩子们进去探险嬉闹,以防破坏木雕,“我”却享受特权在废园长久停留。‎ B.师傅临终时告诫穆爷爷,游廊的花窗该如何修复,亭子的匾额该如何开,最终穆爷爷把园子里的“断了翼的鸟、折了枝的花”都修复好了。‎ C.徘徊在亭台楼阁间的“我”,当指尖掠过雕花的窗棂时的瞬间,就能感受到指尖的温热和浅浅的呼吸,就能看到花儿的绽放和听到鸟儿的鸣叫。‎ D.因为穆爷爷担心自己存活于世的时间不多了,于是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所以以往“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 ‎8.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写,有何作用?(6分)‎ ‎ ‎ 9. 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穆爷爷”的形象特征。(6分)‎ ‎ ‎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德昭,盐州五原人也。其父惟最,有材略。黄巢陷长安,惟最率其乡里子弟,得义兵千人,南攻巢于咸阳,兴平州将壮其所为,益以州兵二千。与破贼功,拜右金吾卫大将军。‎ 朱玫乱京师,僖宗幸兴元,惟最率兵击贼。累迁鄜州节度使,留京师宿卫。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改荆南节度使,在京制置,分判神策军,号“扈驾都”‎ 是时,京师乱,民皆赖以为保。   德昭以父任为神策军指挥使。光化三年,刘季述废昭宗,幽之东宫。宰相崔胤谋反正①,阴使人求义士可共成事者,德昭乃与孙承诲、董从实应胤,胤裂衣襟为书以盟。天复元年正月朔,未旦,季述将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舆斩之,承诲等分索余党皆尽。昭宗闻外喧哗,大恐。德昭驰至,扣门曰:“季述诛矣,皇帝当反正!”何皇后呼曰:“汝可进逆首!”德昭掷其首入。已而承诲等悉取馀党首以献,昭宗信之。德昭破锁出昭宗,御丹凤楼反正,以功拜静海军节度使,赐姓李,号“扶倾济难忠烈功臣”,与承诲等皆拜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图形凌烟阁,俱留京师,号“三使相”,恩宠无比。   是时,崔胤方欲诛唐宦官,外交梁以为恃,而宦官亦倚李茂贞为捍蔽,梁、岐交争。冬十月,宦者韩全诲劫昭宗幸凤翔,承诲、从实皆从,而德昭独与梁,乃率兵卫胤及百官保东街,趣梁兵以西,梁太祖颇德其附己,以龙凤剑、斗鸡纱遗之。太祖至华州,德昭以军礼迎谒道旁。太祖至京师,表同州留后,将行,京师民复请留,遂为两街制置使。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昭宗东迁,拜左威卫上将军,以疾免。太祖即位,以乌银带、袍、笏、名马赐之。疾少间,以为左卫大将军。末帝立,拜左金吾大将军以卒。承诲、从实至凤翔,与宦者俱见杀。  (节选自《新五代史 孙德昭传》) 【注】①反正:复归正道,此指帝王复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 B.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 C.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 D.梁兵围凤翔/德昭以其兵/八千属太祖/太祖益德之/使先之洛阳/赐甲第一区 ‎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幸,指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如“宠幸”“妇女无所幸”‎ ‎;郡主驾临某地,也叫“幸”,如本文中的“幸兴元”,后来也泛指皇族亲临。‎ B.节度使,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唐初在边境设置,后遍设于内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杜甫朋友严武曾任蜀中的剑南节度使。‎ C.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阁,也借指太子本人。《陈情表》的“当侍东宫”和本文的“幽之东宫”含义相同。‎ D.笏,古代品位较高的官员朝见君主时所执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与《项脊轩志》中的“象笏”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德昭刚毅正直,协助宰相反正。在昭宗被刘季述废掉并幽禁起来后,孙德昭为了大义,接受了崔胤的意见,参与了实施解救昭宗的计划。 B、孙德昭强悍勇武,行事周密得当。孙德昭带领士兵埋伏在刘季述上朝的路上伏击了他;后来孙德昭又骑马冲到昭宗处,请昭宗出来复位。 C、孙德昭父子都深受百姓爱戴。孙德昭将要去同州赴任时,也因被百姓挽留而未能成行。且父子俩都因此被任命为两街制置使。 D、孙德昭甚得恩宠,且得善终。他不仅因解救昭宗有功,被绘制了图像挂在凌烟阁,享受无上荣宠,而且又因他当初结交梁太祖,从而得到梁朝两任国君的重用,最后死在任上,得以善终。‎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鄜州将吏诣阙请惟最之镇,京师民数万与神策军复遮留不得行。(5分)‎ ‎ ‎ (2) 季述将朝,德昭伏甲士道旁,邀其舆斩之,承诲等分索余党皆尽。(5分)‎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陈师道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寇十一:即寇国宝,从陈师道学。白门,徐州城门名。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曾任徐州教授。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小市:徐州地名。‎ ‎14.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诗题中的“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应是诗人为酬答寇十一同题材的诗而作。‎ B. 首句写登城所见的雄伟壮丽之景,“屹相望”写出了楼观高耸对峙的样子。‎ C. 第二句写徐州城的地理形势,此处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堪称一方重镇。‎ D. 第四句写诗人回家之后伫立门前,晚风吹动衣衫,顿生凉意,让人怅惘不已。‎ ‎1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 ‎ ‎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木要改造成为“其曲中规”的轮,要用“輮”;金要利,需“就砺”;而人通过“______________”,就能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 ‎(2)《蜀道难》中,诗人提醒人们因为蜀道地形险要,若被恶人控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警惕战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师说》中指出教师的职能、作用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表达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金庸小说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他的小说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透过众多武林人物的描绘,深入写出历史和社会的人生百态,体现出丰富复杂的现实内容和作者自身的_________,活泼轻松有时又令人沉重,兴趣盎然又启人深思。作者以写“义”为核心,寓文化于技击,借武技较量写出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又借传统文化学理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生哲理,做到互为启发,________。与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萃取相交织的,却是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这也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__________,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______的。他虽然写古代,但是笔下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 ),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远见卓识 相辅相成 小肚鸡肠 自成一家 B.远见卓识 相得益彰 睚眦必报 自成一家 C.真知灼见 相辅相成 小肚鸡肠 与众不同 D.真知灼见 相得益彰 睚眦必报 与众不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B.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C.‎ 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有没有具备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D.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是考察作品具备有没有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的一个标志。‎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生理想也不是体现着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 B.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他们的人生理想 C.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也不是体现着他们的人生理想 D.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这类封建价值观念的人生理想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二维码的用途越来越广泛,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①__________。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另一个更大的风险是,很多二维码链接是木马链接,只要扫了,②__________,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__________。‎ ‎21. 下面是一条微信的主要内容,其中至少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我很高兴地笑纳了您寄来的土特产,我深深感受到了您千里送鹅毛的深情厚谊,有空我一定莅临府上当面感谢。您让我为令郎介绍对象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过几天我将托人送您一些我近期的大作,请惠存。‎ ‎ ‎ ‎ ‎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第一棵树:长在乱石堆,树根粗大有力,深深扎进石缝里。没有肥沃的土壤,却一个劲儿向上长,枝繁叶茂。‎ 第二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大路边,树冠很大,撑起一大片绿荫。炎炎夏日,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 第三棵树:长在墙角里,歪斜难看。从来无人理睬,却快活地生长,翠绿的树枝在风中欢快地舞蹈。‎ 要求:上面描述的三棵树,哪一棵树能触动你的内心或引发你的联想?请根据材料的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不得套作和抄袭。‎ 高一第二学期中期考试语文答案 ‎【答案1. C 2. B 3. B 4.C 5.A ‎ ‎6. ①对于主流媒体来说,要善于成为意见领袖,搭建多声部平台,寻求多元意见的和解、社会裂痕的弥合,并且要以平等身份与自媒体进行对话。②对于国家来说,要建立充分适应中国国情和自媒体未来发展的综合治理体系。③对于自媒体自身来说,要倡导行业诚信与自律,形成一定的行业规范。 (考生需要综合四则材料,特别是后三则材料,从不同的主体与侧面进行分类回答。每点2分,如果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应酌情得分。)‎ ‎7.【答案】C ‎8.【参考答案】(1)“我”起到文章的线索作用,贯穿全文。(2)使文章具有真实亲切感,让“穆爷爷”的形象如在眼前。(3)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唤醒读者的内心感受和思考,增强文章感染力。(4)“我”是见证者,见证穆爷爷一生专注雕刻,用心修复废园,深化了主题。(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 ‎9.【参考答案】(1)不喜喧闹,静处荒园;(2)懂得感恩,不辱师命(使命);(3)笃定雕刻,用心护园;(4)技艺精湛,雕刻如生。(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C ‎13.【参考答案】(1)鄜州将吏到京城请求孙惟最到镇赴任,京师百姓几万人和神策军又拦路挽留他,不能出行。(“诣阙”“之镇”“遮留”各1分)‎ ‎(2)刘季述将要上朝,孙德昭茌路旁埋伏甲兵,拦击他的车马把他杀掉,孙承诲等人分别搜索他的全部余党。(“朝”“邀”“索”各1分)‎ ‎14. D ‎ 15. ①诗人登楼观览的轻松愉快。前两联写诗人登上城门饱览山河风光,直到小市张灯才萌生归意,意兴盎然,轻松愉悦。②政局变 化、旧友回乡的欣慰喜悦。颈联写元佑党人喜逢新政被召回,被流放贬谪的朋友终于能重回故乡,诗人为此感到喜悦。③想要归隐江湖又不甘心退出仕途的矛盾心情。尾联写明知自己与富贵无缘,却又不能忘怀功名,自由自在归隐江湖。‎ ‎16.【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3)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 (1). 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风险(隐患) (2). 就会泄露许多(相关)个人信息 (3). 切莫轻易(胡乱)去扫 ‎21.【答案】(1)“ 笑纳”改为“收到”;(2)去掉“千里送鹅毛”;(3)“莅临”改为“到”;(4)“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5) “ 大作”改为“拙作”;(6)“ 惠存”改为“指教”;‎ ‎22.作文(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