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盘湾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射阳县盘湾中学2018年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4小题,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 如今一些地方党政机关“结关系”现象愈演愈烈。最近江苏某市纪委与新疆伊犁州纪委缔结秦晋之好,签订“友好单位协议书”。 C. 命运的齿轮自然不会青睐尸位素餐者,而是加以无情的倾轧,中国男足这辆两个洋教练架辕的马车,毫无意外地向着失败的悬崖飞奔,投奔怒海,只留下一地不值得任何同情和垂怜的残渣。 D. 儿子的轮椅渐渐向远方驶去,史铁生的母亲仍孤单地茕茕孑立着,直到儿子的轮椅消失在视线之外,才缓缓地转身而回。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A项,“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用来形容商品。结合“聚集了全国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分析,使用对象不当。B项,“秦晋之好”,指两家结成婚姻关系。结合“江苏某市纪委与新疆伊犁州纪委”分析,使用对象不当。C项,“尸位素餐”,比喻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使用正确。D项,“茕茕孑立”,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与“孤单”重复。故选C。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往今来的画家,可谓恒河沙数,不可胜计,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 最好的画;第二类,_______;第三类,_____。第 一类人,________;第二类人, ____________;第三类人, 与道合而为一,“其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他的艺术, ____, ______。 ①“朝闻道夕死可矣” ②置好坏于度外,受冥顽不朽的力量驱动作画 ③终身勤于斯而不闻道 ④世俗形骸消亡之日,正是他的艺术走向永恒之时 ⑤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 ⑥就是天然本真的生命 A. ①④⑤②⑥③ B. ①④⑤②③⑥ C. ⑤②③①⑥④ D. ⑤②①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第1、2空,应从“画怎样的画”和内容递进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⑤②。第3、4空,要从“人”与“道”对应的角度思考,可确定为③①。)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近日拜读了您的大作,我心中有了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B. 欢迎各位高朋,请大家尽快入座,演出马上开始。 C. 仁兄初次莅临舍下,小弟招待多有不周,还望海涵。 D. 你发给我的文章我已经看了,并润色了其中的一些段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项,大作:称人作品的敬词,使用得体。B项,高朋:高贵的朋友,对宾客的敬称。使用得体。C项,莅临:来到,来临,光临,敬辞。舍下:谦词,指自己的家。海涵:多用作请人原谅之辞。这三个词语的使用均得体。D项,润色:修饰文字,使有文采。一般不带宾语,并且“我已经看了”属口语,“润色”倾向于书面语,语体色彩不一致。故此题答案为D项。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老学庵笔记》乃陆游晚年所作,所记内容多为其亲历或亲见、亲闻之事。难能可贵的是,此书迥异于仅记述事实或转抄他书的丛札性汇编,具有鲜明的识见。除评判性的断语外,___________,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立“大节”、辩邪正的思想倾向。 A. 并无透露出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哪怕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 B. 还有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无不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 C. 处处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包括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 D. 即使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也都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句衔接。“除……外”与“还有”搭配,“无不”表全称否定,强调前面提及的所有内容。综合B项合适。 二、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5.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 A. 苏子愀然:容色改变 B. 西望夏口:向西 C. 方其破荆州:打破 D. 横槊赋诗:长矛 6. 对选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运用对话,打破了赋的传统语言表现形式,新颖独特。 B. 通过阐述“变”与“不变”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企盼纵情山水,做赤壁隐士的愿望。 C. 主客问答,实际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激烈的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旷达的一面战胜了消极悲哀的一面。 D.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一句,用侧面暗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厌恶从前官场腐败,希望清明政治出现的思想。 7. 翻译文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答案】5. C 6. C 7. (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2)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岛上捕鱼砍柴,和鱼虾做伴侣,与麋鹿单当朋友。 (3)这些是大自然的没有止境的宝藏,所以我和你可以共同享有 (4)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 【解析】 【5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C项加点字解释有误,“破”,攻破,攻占。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分析文章内容,注意内容、艺术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打破了”一句理解有误,选文中只是加入了对话,使文章泛起波澜,并未脱离传统的赋的表现形式。B项,“企盼纵情山水,做赤壁隐士”理解不对。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D项,这句话表达的是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故选C。 【7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需要注意的地方有:(1)“蚓无爪牙之利”这是定语后置句,“利”,锋利,修饰“爪牙”的,“筋骨之强”也是定语后置句。“强”,强健的,修饰“筋骨”。(2)状语后置句,“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二者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3)藏,宝藏;适,享受。(4)异态,奇异姿态;有,拥有,欣赏。 【点睛】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首诗,完成各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 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8. 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名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B. 后人评价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C. 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D. 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9. 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案】8. C 9. ①漂泊思归之情。“酒添客泪”写出了诗人身在客中,不由伤感落泪,想要借酒浇愁,依旧愁心难抑,“归心”则透露了诗人的思归之情。②忧国伤时之情。“欲问行朝旧消息”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切,“眼中盗贼尚纵横”一句则勾勒了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意思对即可) 【解析】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颔联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分析诗人在后两联表达的情感不仅要依据诗句,还要结合注释,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由此,“客泪”“归心”表现了诗人的漂泊思归之情;“行朝”的注释,“盗贼纵横”的内容表现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客”的箫声悲凉异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尽描写这一音乐声足以让天地万物为之动容。 (2)《涉江采芙蓉》中描写游子望乡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4)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均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 (6)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舞幽壑之潜蛟 (2). 泣孤舟之嫠妇 (3). 还顾望旧乡 (4). 长路漫浩浩 (5). 羽扇纶巾 (6). 樯橹灰飞烟灭 (7). 羁鸟恋旧林 (8). 池鱼思故渊 (9). 金石可镂 (10). 官盛则近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学生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以下重点字、易错字的写法:壑、嫠、纶、羁、谀。 五、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他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判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儒、道、墨、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实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 11. 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只要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就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B.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们大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 C. 朴素为美不仅在中国美学传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D. 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12.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B. 《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C. 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美学思想,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D. 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 1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 B. 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大之美的,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C. 法家同老子、庄子、墨子一致认为绚烂华丽是“丑”的外表装饰,因此追求华丽之美必然导致国运衰颓、民心离散。 D. 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 【答案】11. A 12. C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A项,“只要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就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有误,“只要……就”绝对化。文章 第一段的表述是“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这类题目的错误点设置:(1)暗中更换,偷换概念;(2)夸大或缩小事实;(3)相互矛盾;(4)无中生有,捏造事实。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C项,“美学思想”偷换概念。文章第三段的原句是“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因此追求华丽之美必然导致国运衰颓、民心离散”强加因果。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技巧点拨】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可此刻,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犬吠鸡鸣声都听不到。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风筝,迈出了家门。那是一只“年年有余”的风筝。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了?鹞爷心里猜想着,整个人就显得失魂落魄,没精打采。一个人放风筝有啥意思啊?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那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这时,一阵春风拂来,那只风筝有些迫不及待地拽紧了他的手。鹞爷浑身上下顿觉轻飘飘的,如同要离开地面飞起来一样。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一到阳春,方圆百里的天空,都会飘曳着他扎的风筝,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中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会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的手艺慢慢失传了。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傲,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自己的雄心壮志,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很快,天上飞起一只风筝。那只风筝随着风飘忽不定,像只失群的孤雁,在空中东一头西一头地乱窜。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鹞爷低头一看,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男孩,正一脸好奇地望着他。终见有人陪了,鹞爷的心情豁然开朗,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说,你玩一下就知道了。男孩怯生生地接过风筝线,有些不知所措。鹞爷一旁吆喝着,拽紧线,快跑起来啊! 男孩立马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那个男孩,而是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 男孩噘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里面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 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热,低头一看,是一滴滚烫的老泪。鹞爷看着飘逝的风筝,多么困惑,多么茫然…… (选自《时代文学》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4. 指出第一段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作简要赏析。 15. 文中写了鹞爷的儿子和小男孩,对刻画鹞爷的形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6. 小说以“飘逝的风筝”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探究。 【答案】14. 比喻,夸张,将“村里人外出”比成“身子被掏空”;突出当下村庄的空荡与寂静,奠定了全文感伤的基调,为下文写乡村文明的消逝做铺垫。 15. ①将“鹞爷儿子”去城里糊弄人赚钱与“鹞爷”坚守农村、守护传统工艺作对比,突出鹞爷坚守传统的执着和面对社会变化的无奈;②借与小男孩放风筝,引发鹞爷对往昔生活情景的美好回忆与怀念。③借对小男孩的发问,表现鹞爷面对失根状态的失落和茫然。 16. “飘逝的风筝”实指小男孩的风筝淡出人们的视线;实际上隐含着许多更为深刻的内涵;①暗示了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如“鹞爷儿子”之类的后辈飘离乡村去城里生活;②象征着乡村传统文明被城市“掏空”后渐渐消逝的虚空没落;③象征着传统工艺的式微;④暗示了作者对传统工艺失传和传统乡村文明被现代化大潮激荡无存的困惑与茫然。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即可。“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犬吠鸡鸣声都听不到”中“村里人外出”比成“身子被掏空”,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乡村的寂静与空荡荡的特点,凸显出一种伤感的基调,为下文文明的乡村消逝做铺垫,增强文本的艺术魅力。 【15题详解】 此题考核欣赏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答题时一般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要求分析文中写了鹞爷的儿子和小男孩,对刻画鹞爷的形象的作用,答题首先答出鹞爷的儿子的特征,然后从手法上分析这些反应鹞爷的哪些特征,“鹞爷儿子”去城里糊弄人赚钱,“鹞爷”坚守农村、守护传统工艺,二者对比,突出鹬爷的坚守和面对现实问题的一种无奈。“小男孩”注意从结构上分析,通过小男孩展示出的是一种精神价值的思考,凸显出对美好的回忆,展现出面对生存状态的一种茫然的人生态度,据此分析即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含义的基本能力。要求“飘逝的风筝”为题的意蕴,答题时注意从情节上作表层的分析,然后从人物形象和主旨的角度作深层分析,“飘逝的风筝”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空虚,展现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的后代逐渐远离乡村,走向城市,去寻找另外的一种精神境界,突出灵魂的诉求,在传统手工艺之上,逐渐的已经没落了,文章标题展现出对传统手工艺的失传以及传统乡村文明被城市所替代的一种无奈与伤感。 【点睛】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作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17.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区、市)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 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 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 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1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 B. 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 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19. 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7. A 18. A 19. ①政府推进立法工作,增加保护经费;②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③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④需要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中。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理解正确。B项,说“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显得过于绝对,材料二中只是说“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并非“不接受”;C项,材料三只是说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而不是说要改变非遗文化的内容,因此选项中“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的说法就是错误的。D项,三段材料都没有要非遗传承人不计报酬的意思,“是资金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这个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材料并未提及,无法推断。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A项分析正确;B项,材料二并没有批评大众的意思;C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较多,材料二和材料三只是从一个角度探寻出路,并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D项,材料三使用了一些网络语言,如“网红”“圈粉”等,不能说语言风格与其他两则材料一致。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观点,然后在文章中找出证明自己观点的论据。探究题是一种个性化阅读,必须有理有据。但不要脱离文本,更不要背离主流观点作答。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非遗传承人、大众、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分析材料一可知,政府需要推进立法工作,增加非遗的保护经费。分析材料二可知,非遗传承人要坚守传统文化,不可为了利益,而影响本职。也呼吁社会力量投入,加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分析材料三可知,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形式上不断创新,需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要从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即可。 六、作文。(70分) 20.根据材料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一些自然现象和很会人事所感动;感动是从善良心灵中涌动出来的一种美好情感。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描写细致,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感动 午后的阳光柔柔地射在楼梯拐角处,融化了我们内心的坚冰。——题记 生命中总有点滴会使我感动。那可能是一个问候,一把搀扶或仅仅是一个微笑。虽然这些都会过去,但留在心底的那份最真挚的感动却是永远都挥之不去的。 几米阳光透过窗台跳动到了我们的楼梯上,轻踏着地板哼着小曲,每天如此重复地走到教室。 不知经过这里多少次,都没正眼看过你,只知道在那一小角的土地有你收拾垃圾的影子。 那天,我来得很早,很早。 像以往一样地,一样地上楼,慢慢地清晰地又使我看到那身影。我一步一步走近,走近。发现了在那拐角处你在劳碌。我觉得倒垃圾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将桶一翻,倒进纺织袋里吗?然而,我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象。 只见你立了袖子,尽管袖口被补丁包围,又积聚了很多长年的污垢,缝缝补补的针线在空中随着你一起飘动。然后,和我预想的一样,将整桶垃圾倒进了麻袋里。然而,接下来却有了令我意想不到的事。 也许是同学样太想当然的缘故,认为只要喝过吃过的东西往桶里一扔就大功告成了,这样也算是保护环境了。可是,却不曾想,那些剩粥或是吃剩的口香糖经过一夜发酵,一夜挣扎,怎么样不会牢牢地粘连在一起呢? 于是,我见你将黝黑而又粗糙的手指伸入到桶内,将顽固分子一点点用手挖掉,一点点清除。最终连同地上的垃圾一同捧进麻袋。汗珠在你脸上滑落下来,和着灰尘,混在起成了灰水。满头的白发,满眼的沧桑,让人为你动容。 听说,你前几年不幸下岗,妻子病倒在床,只留年过半百的你一人在外给别人清洁垃圾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可是,我却发现,在您的脸上,却从来没有消失过微笑。也许“老憨”就是因为这样被人叫起来的吧。 三年悄悄而逝,我已告别了初中的美好生活,你仍坚持在那个岗位。在那拐角处默默辛苦地工作,一切看起来似乎都没变,唯一变了的是我们对您的尊重在加深,您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弯腰的那一幕,永远地镌刻在我心中。因为,那一幕,让我感动。 午后的阳光柔柔在射在楼梯的拐角处,一个人的身影,若隐若现,始终在那里默默辛劳着。 岁月无痕,时光消逝。每天的生活都会有新的事物发生。或许我们不能阻止一些事情的发生,但我们却可以学会用心灵去感触。那些令我们痛而不言的事,却留下几分由心的感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对命题作文来说,快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并加以分析非常关键,因为只有读懂了重点词语的含义,才能准确地把握命题人的意图,从而明确写作方向,写出优美文章。 【立意】人自生下来,情感、情绪就受到客观坏境的影响,受到偶发事件的牵动,“感动”就是人的感情受到冲击时的一种反应。考生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就需要从材料出发,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回忆曾让我们为之感动的人或事,景或情,力求从中选取内蕴丰富,值得我们咀嚼、玩味的材料,把它们组织到文章中来。此外在充分领会“感动”的内涵基础上,还要从全新的角度,选择一个新视角,去抒写真情。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只有善于用心捕捉,就能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素材】内容上,我们即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切记,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能与读者用心交流的。最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要让读者感动,让生活感动,让世界感动。 【结构】本题要求写记叙文,可以采取只叙一件事和叙述几件事两种结构。叙一件事,重在故事的完整性,要以生动的细节打动读者。叙多件事,需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事例中间要过渡自然。 【点睛】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 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 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 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