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9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前,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开启全新变革,引领全球经济发展。而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人工智能都离不开数据分析,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时代,数据到底该怎么用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数据隐私是一项基本权利,未经同意,任何人不应该将他人的搜索行为、购买行为、行程等数据用于牟利。就如一些互联网媒体在未经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抓取消费者的搜索记录,并投放广告,这等于未经授权将个人隐私数据变现来赚取收入,某种程度上已侵犯了用户的数据隐私权。 日前,脸书董事长扎克伯格在问询听证会上承认,除了将注册用户的数据供第三方使用,脸书还收集未注册用户的数据,令数据“泄密门”进一步发酵。而国内消费者反映,在手机百度上搜索吸尘器后,频繁收到百度、京东、网易新闻等AP推送的吸尘器广告。百度利用搜索记录定向推送吸尘器广告尚可理解,为何京东、网易新闻也有此类推送呢?他们又是如何得知该消费者关注吸尘器呢?数据隐私状况令人担忧。 同时,数据分享又是十分必要的。以人工智能医生为例,仅在影像诊断方面,人工智能就需要学习大量的影像病例,以达到较高的准确率。此类数据分享和汇总分析最终将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好处,提高社会的总体福利。 数据隐私与数据分享界限如何划分?关键在于规则的建立。脸书数据“泄密门”后,苹果、百度、腾讯等企业纷纷表示自己是绝对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的。但海量的信息收集和存储,使相关互联网公司实际上拥有了一种巨大的权力,仅仅靠企业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权力如果不被关进笼子,那么在网络上近乎“裸奔”的用户信息,可能随时都会被出卖到镁光灯下。 正如硬币有两面一样,大数据也有两面性。无论你是否喜欢,大数据裹挟着好与不好同时到来。面对新技术,我们要拥抱它,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否定它。一个行业兴起初期往往处于野蛮发展状态,企业由小变大则需要规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规范。没有数据的规范使用,就没有数字经济产业的健康生态。规范不是制,不是遏制技术发展。相关规范滞后于技术的发展是客观的,应积极探索,在创新中解决问题。 (摘编自李心萍《数据隐私和数据分享》)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开启全新变革,这也意味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B. 脸书广泛使用用户数据、百度等APP推送给消费者广告,表明了数据分享十分重要。 C. 擅自将个人隐私数据变现来赚取收入,某种程度上已侵犯了用户的数据隐私权。 D. 建立对于数据隐私与数据分享的规则,并不会限制互联网企业的健康生态发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列举脸书百度、京东网易新闻等事例证明了当前数据隐私状况令人担忧。 B. 文章针对数据隐私问题和数据分享问题的论述采用了对比式论证结构,思路清晰。 C. 末段作者用“硬币”的比喻说明大数据具有两面性,指出我们应该在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中解决问题。 D. 本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证了我们应积极面对数据隐私和数据分享中出现的问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国内各大网站之间的数据共享,大量消费者的数据隐私权受到侵犯。 B. 对人工智能医生这类数据进行分享和汇总分析,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好处。 C. 如果仅仅依靠企业的自律,那么互联网上的用户信息就很有可能随时被出卖。 D. 营造数字经济产业的良好生态,使产业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数据的规范使用。 【答案】1. B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析此类题,要将选项与涉及的原文信息进行比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品味语意是否改变,推理判断是否合理。B项曲解文意。联系原文看,“脸书广泛使用用户数据、百度等APP推送给消费者广告”是表明“数据隐私状况令人担忧”,而不是选项认为的“表明了数据分享十分重要”。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划出与选项相关的关键句,根据关键句,迅速串联上下文内容,从而理清文章思路,然后依据自己掌握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知识认真比对分析,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及其观点。B项分析有误。联系全文看,首先明确的是“数据隐私是一项基本权利”,后面讲“同时,数据分享又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针对数据隐私问题和数据分享问题的论述采用的并列式结构,而非选项所说的“对比式论证结构”。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因果不当。从文中看,“大量消费者的数据隐私权受到侵犯”不是“国内各大网站之间的数据共享”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一些互联网媒体在未经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抓取消费者的搜索记录”,不自律不守规则牟利造成的。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从试题到文本,要就文论文,直至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切勿主观。设题的误区一般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摸清全国中医馆(国医馆)的实际布局与经营状况,有关方面在市场上进行了大范围的普查,详细了解了各地中医馆状况。 全国中医馆样本数据 中医馆所有制类型 数量 占比 连锁药店下属中医馆 132 22.8% 社会单体中医馆 283 49.0% 社会单体中医诊所 95 16.4% 社会连锁中医馆 48 8.3% 中医院下属中医馆(中医诊所) 20 3.5% 总计 578 100.0% (摘编自《2018年中医馆行业发展调研报告》) 材料二: 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医药法》已颁布实施,但是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地位并未充分体现,歧视中医药、歪曲中医药、排斥中医药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中医药“被质疑、被辅助、被限制、被停用、被淘汰”等寒流阵阵来袭,这反映对中医药的认知误区尚存。其一是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尤其是中药注射剂。而据国家药监部门发布的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药不良反应数量占比一直在17%上下,仅为化学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四分之一。且许多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并非药物本身所致,而是缺少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以及不合理使用等导致的。其二是将中药主要作为辅助用药。其三是临床中以现代医学思维模式来使用中药,普遍存在按病种选药和辨证施治经验不足的问题。 (摘编自《以高质量标准化突破困境》) 材料三: 以师带徒、师徒传承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几千年来造就了一批批名医。现行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制度均要求考西医,民间医生大都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关。目前全国2800多家等级中医院没有一家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查病,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测与化验;断病,主要靠化验单数据来判定;处方,主要按西医思维与理论来开方治病;抓药,则是中药西药并用、中药西药互见;验效,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验治疗效果。 60年代以来培养的多数中医已不大会运用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必须借助西医仪器才能诊疾断病。另一方面,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大量购买西药与医疗仪器设备,西药进出医院的价差大、仪器检测化验费贵,医生靠它创收,医院不仅靠它赢利,还靠它上等级。 (摘编自《当代中医药发展与管理改革研究报告》) 材料四: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认为,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教育在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和中医药人オ成长规律、推进内涵式发展和强化中医原创思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陈百灵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中医药院校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她建议允许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通过自主招生等途径,招收有中医家传背景或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药学、有较大中医药发展潜力的学生,以及吸引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生学习中医,提升中医药生源质量。改革现有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坚持以中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学为主,整合西医课程,优化非专业课程,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理论学习。 此外,提升中医临床教学水平也是陈百灵十分关注的问题。她鼓励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教学名师为本科生授课,支持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让老师用丰富的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和自身的成长感悟教育学生,提高学生对中医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摘编自《陈百灵:为传承中医药事业提供人才支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过连锁可以促进多元化经营,但由连锁药店下属中医馆和社会连锁中医馆分别占比22.8%和8.3%可知,中医馆总体连锁化比率并不高。 B.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医药“被质疑、被辅助、被限制、被停用、被淘汰”,根源在于全国各地医院已惯用现代医学思维模式。 C. 从历史上看,以师带徒、师徒传承这种培养中医人才的方法是有效的,但是通过这种方法培养的中医人才在今天难以取得执业资格。 D. 目前中医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大多中医医生不大会用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连中医院都主要靠西医仪器来检测与化验。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社会单体中医馆和社会单体中医诊所都属于私营性质,其中社会单体中医馆是目前中医馆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接近总数的一半。 B. 中药不良反应数量占比仅为化学药品的四分之一,不少中成药存在不良反应是缺少临床用药指导等原因造成的,并不是药物本身所致。 C. 目前全国没有一家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査病、断病、处方、验效等主要按西医的方法和思维进行。 D. 材料三在做判断分析时善于选择恰当的修饰和限制成分,如“均”“大都”“几乎”“主要”等,体现出研究报告语言的严谨、准确。 6. 如何振兴中医药行业?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C 6. ①加强对中医的正确认识,消除对中医的误解、偏见和视;②科学地制定中医人才的认定方法和考核标准;③允许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通过自主招生等途径,提升中医药生源质量; ④改革现有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理论学习;⑤鼓励中医领域的名医和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传授丰富的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提升中医临床教学水平。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根源在于全国各地医院已惯用现代医学思维模式”的说法于文无据,文中相关信息在材料二,原文指出“中医药‘被质疑、被辅助、被限制、被停用、被淘汰’等寒流阵阵来袭,这反映对中医药的认知误区尚存。其一是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其二是将中药主要作为辅助用药。其三是临床中以现代医学思维模式来使用中药,普遍存在按病种选药和辨证施治经验不足的问题”。中医药“被质疑、被辅助、被限制、被停用、被淘汰”反映对中医药的认知误区尚存,而对中医药的认知误区尚存可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其一……其二……其三……”,并没有信息表明中医药“被质疑、被辅助、被限制、被停用、被淘汰”,根源在于全国各地医院已惯用现代医学思维模式。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项,“目前全国没有一家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说法扩大范围,相关信息在材料三的第一段,原文是说“目前全国2800多家等级中医院没有一家是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而不是全国范围内没有一家真正的传统中医医院。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振兴中医药行业,然后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确定答题区域,然后自行阅读答题区域,然后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通读文本,可以确定答题区域在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仔细阅读这几则材料,可发现材料二主要阐述人们对中医的偏见,诸如“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医药法》已颁布实施,但是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地位并未充分体现,歧视中医药、歪曲中医药、排斥中医药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中医药‘被质疑、被辅助、被限制、被停用、被淘汰’等寒流阵阵来袭,这反映对中医药的认知误区尚存”“其一是说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尤其是中药注射剂。而据国家药监部门发布的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药不良反应数量占比一直在17%上下,仅为化学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四分之一。且许多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并非药物本身所致,而是缺少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以及不合理使用等导致的。其二是将中药主要作为辅助用药。其三是临床中以现代医学思维模式来使用中药,普遍存在按病种选药和辨证施治经验不足的问题”,可从加强宣传、走出认知误区等方面提出建议。材料三指出了现行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制度对中医医生的影响,比如“以师带徒、师徒传承是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方式,几千年来造就了一批批名医。现行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制度均要求考西医,民间医生大都因西医知识不足过不了考试关”“60年代以来培养的多数中医已不大会运用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必须借助西医仪器才能诊疾断病”,可从如何制定中医人才的认定考核提建议。还材料四中主要是专家对振兴中医药行业的建议,比如“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陈百灵认为,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教育在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和中医药人オ成长规律、推进内涵式发展和强化中医原创思维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陈百灵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中医药院校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改革。她建议允许独立设置的中医药院校通过自主招生等途径,招收有中医家传背景或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热爱中医药学、有较大中医药发展潜力的学生,以及吸引有相关学科背景的学生学习中医,提升中医药生源质量”“改革现有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坚持以中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教学为主,整合西医课程,优化非专业课程,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理论学习”“提升中医临床教学水平也是陈百灵十分关注的问题。她鼓励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教学名师为本科生授课,支持中医药院校专任教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让老师用丰富的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和自身的成长感悟教育学生,提高学生对中医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从设置中医药院校招生途径、提升中医药生源质量、改革现有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中医临床教学水平等家督题建议。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开会 王安忆 县里号召开三干会的通知发下来了。“三干会”的全称是“农村干部会”,即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干部,规模很大。 收到通知后,大队里就开始筹划去县城开会的事情。先是定开会的人。再要定的是必须带个做饭的去,叫谁去呢?就叫孙侠子去。孙侠子这姊妹聪明肯干,而且没小心眼儿,前说好了婆家,沫河口的,来年就要出门子了。孙家人会过日子,到了开春还有两顿稀一顿稠,从来不欠账,是个正经人家。第二条要筹划在哪做饭,还是像往年那样,在大队会计的表舅家。事情就这么筹划下了,很顺利。 孙侠子也开始筹划了。筹划那一日穿什么衣裳什么鞋。孙侠子没读过书,除了种地,就是做针线。但她也渴望生活中发生一点不寻常的事情,明年她就要过门子了,在家做姊妹的日子里要有些不寻常的事情,就有了纪念似的,比较值。 孙侠子最后决定的是穿那件线呢的格子褂,黑和黄两种颜色的格子,里头衬了毛线衣,是婆婆家送的聘礼,一斤半毛线,还是从蚌埠买来的。在这开春不久的气候里,她这一身有些单薄了;可县城百貨楼里的那些女营业员,一冬都不穿棉裤,不是也没冻着。 太阳也近午了,队长从台子上走过,喊她走了。一路上说着走着,不知不觉,就看到了县城南头的分洪闸。到了分洪闸跟前,他们就跟孙侠子分手了,他们要到县城北头的人民剧场报到,开会。孙侠子一个人从分洪闸旁边的一条坡道,缓缓地走到了底下。 到了县城街上,太阳正晌午。孙侠子首先去了百货大楼,是在县城中心,两条大街交界的地方,年前起的二层楼。可孙侠子进了一层,却不知怎么上二层。铺面很大,四圈都有柜台,中间还有一圈,依然很宽敞。女营业员坐在柜台后面,傲慢地抬着脸,孙侠子几乎不敢走近她们。她很拘束地转了一圈,刚要出门,瞅见墙角旮旯里忽然转出一个人来,再仔细一看,那是一道夹墙,墙缝里是上楼的楼梯。孙侠子弄明白了从哪里上楼,可却没了上楼的兴趣,还是走了出去。 街上更静了,太阳呢,也更暖了。孙侠子穿了这一身,正好。孙侠子买了辣皮,买了捆菠莱,又见有卖小糟鱼的,卖鱼的是个猫子,急着回船上去,就卖得便宜,花了四角钱,全要下了足有二斤的光景。还剩一些钱,留着买油醋。这下就齐全了。 提了这么些东西,往回赶着,又有一摊子做饭的事等着她,孙侠子就不由地郑重起来。走过百货大楼,她也没停留,而是一径地走过去,眼都不回一下,心里嘀咕着:人家有事!她的衲得很结实的布鞋底,快快地擦着水泥的街面。脚跟在硬地上一弹一弹,腰不由地直了起来。她忽然地有了一种城里女人的姿态:匆忙的,快速的,重要和自信的。 她顺了坡道七拐八绕地进了大队会计他表舅家的小院。家里只有老奶奶和孙子在,表舅和表妗还没有回来。老奶奶说,儿子在窑厂做临时工,儿媳在船码头或饭铺打杂。孙侠子合计了一下,决定这样几个下酒菜:烫菠莱、拌辣皮、煮小鱼、腊肉炒鸡蛋。稀的喝面条,千的贴饼子。真是一顿很丰盛的宴席。她合计完了,就动起手来。孙侠子将水倒进缸里,便切腊肉,切辣皮,装上盘子。老奶奶烧了一锅疙瘩汤,点上香油,满屋都飘香。趁老奶奶不防,孙侠子摸出一个鸡蛋,在锅沿一磕,鸡蛋黄打了个滚,进去了,说:给我小表弟吃。转身就去和面,擀面。等她把面条细细地切出来,抖落开,老奶奶那边已经和孙子在喝疙瘩汤了。 这边油进了锅,那边她方才打鸡蛋。她将鸡蛋哗哗地打起老高,就像连在筷子上似的,渐渐起了沫。她斜了碗,一溜圈下了鸡蛋,打松的鸡蛋一着热油,“潽”地起了半锅,再下腊肉,一起翻炒。真过瘾啊!孙侠子什么时候这么痛快地大油热锅地炒过菜?过年时,下材料的莱都是她娘上灶,怕她糟蹋了东西,可她不是炒得很出色!不仅菜炒得出色,时间也扣得准,她这边刚起盆,那边,开会的人就来了,堂屋里坐得满满的。这时,老奶奶的儿子媳妇都还没回来。 屋里的酒喝上劲了,猜起拳来。孙侠子往匾里的面条上抖了一些面,再提溜了几下,怕它们粘了。这时候,孙侠子才觉出身上有些冷,忙出的一身汗,又在风里站了一时,吹凉了。她往灶里添进一些掰碎的秫秸,让火种略旺一点,又往灶下偎了偎。不知什么时候,孙侠子睡着了,这一个瞌睡也不知是一眨眼工夫,还是一大会儿。她醒来时,听到堂屋里还在闹酒呢!这些爷儿们,一喝上就忘了时间。那老奶奶的儿子回来了吗?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关于孙侠子“决定穿那件线呢的格子褂”的文字,暗示了孙侠子对此行的重视程度以及即将面对新环境的复杂心境。 B. 小说以孙侠子为视角,展示了县城的景致风貌;而这些景致的叙写,也暗示了城乡的差别和不同的人情人性。 C. 小说中“老奶奶的儿子儿媳”虽未出场,却与乡村姑娘孙侠子形成似有若无的联系,成为她了解未知世界的一个窗口。 D. 小说以“开会”这一生活事件为背景,借助孙侠子为会员做饭的日常化情节,表达了乡民渴望走出山村、改变命运的时代主题。 8. 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简要分析孙侠子的具体心态。 9. 小说在淡化情节的同时加入了很多细节化描写,请结合作品谈谈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答案】7. D 8. ①出发之前,憧憬新事物,渴望改变。②初到县城,感到格格不入,自卑窘迫。③买菜途中,逐渐找到了城里人自信状态。④做好饭后,仍在惦记老奶奶在外做工的儿子儿媳,想了解城里人的生活。 9. (1)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孙侠子做饭时给老奶奶的孙子打鸡蛋的细节,表现出孙侠子质朴又伶俐的个性。(2)延缓了情节的推进(大量生活细节淡化了情节的戏剧性):文章通过穿衣、买菜、做饭等琐碎具体的日常组节,营造出自然轻松的氛围,舒缓了情节节奏。(3)有助于表达主题:小说通过农村姑娘孙侠子走向陌生世界时的言行和心理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乡村居民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4)这些细节多采用白描手法,不雕琢、不夸张,简笔勾勒,让读者在细节书写中品味人生况味。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D项,“表达了乡民渴望走出山村、改变命运的时代主题”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表达了乡村居民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故选D。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 )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文本内容“筹划那一日穿什么衣裳什么鞋。孙侠子没读过书,除了种地,就是做针线。但她也渴望生活中发生一点不寻常的事情,明年她就要过门子了,在家做姊妹的日子里要有些不寻常的事情,就有了纪念似的,比较值”分析可知,出发之前,憧憬新事物,渴望改变。结合“可孙侠子进了一层,却不知怎么上二层”“女营业员坐在柜台后面,傲慢地抬着脸,孙侠子几乎不敢走近她们。她很拘束地转了一圈,刚要出门,瞅见墙角旮旯里忽然转出一个人来,再仔细一看,那是一道夹墙,墙缝里是上楼的楼梯”分析可知,初到县城,感到格格不入。结合“脚跟在硬地上一弹一弹,腰不由地直了起来。她忽然地有了一种城里女人的姿态:匆忙的,快速的,重要和自信的”分析可知,买菜途中,逐渐找到了城里人的自信状态。结合“那老奶奶的儿子回来了吗”“儿子在窑厂做临时工,儿媳在船码头或饭铺打杂”“这时,老奶奶的儿子媳妇都还没回来”分析可知,惦记老奶奶的儿子儿媳,想了解城里人的生活。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结合作品谈谈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立足文本内容,找到相关细节描写,然后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结合文本内容“趁老奶奶不防,孙侠子摸出一个鸡蛋,在锅沿一磕,鸡蛋黄打了个滚,进去了”分析可知,表现出孙侠子质朴又伶俐的个性。结合文本第三、四、七、九、十等段内容分析,通过穿衣、买菜、做饭等琐碎具体的日常组节,营造出自然轻松的氛围。结合“脚跟在硬地上一弹一弹,腰不由地直了起来。 她忽然地有了一种城里女人的姿态:匆忙的,快速的,重要和自信的”“儿子在窑厂做临时工,儿媳在船码头或饭铺打杂”“老奶奶的儿子媳妇都还没回来”等内容分析,表达了乡村居民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对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让读者在细节书写中品味人生况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陈宏谋,字汝咨,广西桂林人。为诸生,即留心时事,闻有邸报至,必借阅之。自题座右,谓“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事,为世人不能作之事”。雍正元年恩科,世所谓春秋乡会。宏谋举乡试第一,成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四年,授吏部郎中。监生旧有考职,多以人代。世宗知其弊令自首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疏请禁将来宽既往召见征诘再三申论甚晰乃允其奏以是知其能宏谋外任三十馀年,历行省 十有二。莅官无久暂,必究人心风俗之得失,及民间利病当兴革者,分条钩考,次第举行。诸州县村庄河道,绘图悬于壁,环复审视,兴作皆就理。察吏甚严,然所劾必择其尤不肖者一二人,使足怵众而止。在云南,立义学七百余所,令苗民得就学,教之书。其后边人及苗民多能读书取科第,宏谋之教也。在天津,屡乘小舟咨访水利,得放淤法,水涨挟沙行,导之从堤左入、堤右出。如是者数四,沙沉土高,沧、景诸州悉成沃壤。在陕西,募江、浙善育蚕者导民蚕,久之利渐著。高原恒苦旱,劝民种山薯及杂树,凿井二万八千有奇,造水车,教民用以灌溉。陕西无水道,滩险仅行小舟。宏谋令疏凿,行旅便之。既至福建,岁歉米贵,内地仰食台湾,而商舶载米有定额,奏弛其禁以便民。又疏言福建民嚣竞多讼,立限月为稽核,以已未结案件多寡,课州县吏勤惰。又言福建地狭民稠,多出海为商,年久例不准回籍。请令察实内地良民或已死而妻妾子女愿还里者,不论年例,许其回籍。从之。三十二年,授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三十四年,以病请告,迭谕慰留。三十六年春,病甚,允致仕,加太子太傅,食俸如故。上东巡,觐天津行在,六月,行至兖州韩庄,卒于舟次,年七十六。赐祭葬,谥文恭。 (节选自《清史稿∙陈宏谋传》)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宗知其弊/令自首/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疏请禁将来/宽既往/召见征诘/再三申论甚晰/乃允其奏/以是知其能/ B. 世宗知其弊/令自首/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疏请禁将来/宽既往/召见/征诘再三/申论甚晰/乃允其奏/以是知其能/ C. 世宗知其弊/令自首/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疏请禁将来/宽既往/召见征诘/再三申论甚晰/乃允其奏/以是知其能/ D. 世宗知其弊/令自首/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疏请禁将来/宽既往/召见/征诘再三/申论甚晰/乃允其奏/以是知其能/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恩科,始于宋,清沿袭并进一步发展,指正常科举考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地开科考试。 B. 庶吉士,取《书经》中“庶常吉士”之意,是明清时期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 C. 行省,一般指行中书省,是元朝开始实施的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 D. 太傅,官名,周代始置,辅弼天子治理天下,后历代沿置,地位高,权力大。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宏谋关心国事,志存高远。求学期间,为了解天下大事,他常常借阅邸报,并时常激励自己要做一个能担大任、做大事的人。 B. 陈宏谋体察民情,兴利除弊。在外地为官三十多年,他一贯重视调查民心风俗以及民间利弊,并逐条考核,利就兴办,弊则革除。 C. 陈宏谋办学兴教,成效卓著。他在云南兴办七百多所义学,让苗民得到良好的教育,其后许多苗民不仅能读书,还能考取科第。 D. 陈宏谋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在天津,他组织百姓清理河道淤泥;在陕西,为百姓养蚕寻求技术指导,并主张打水井,开水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原恒苦旱,劝民种山薯及杂树,凿井二万八千有奇。 (2)又疏言福建民嚣竞多讼,立限月为稽核,以已未结案件多寡,课州县吏勤惰。 【答案】10. B 11. D 12. D 13. (1)高原土地经常为干旱所苦,他鼓励百姓种植山薯和杂树,开凿了二万八千多口水井。 (2)他又上奏章说福建百姓为求取功名禄位而喧闹争逐,多爱打官司,可制定以一月为期限的考核办法,用已结、未结案件的多少来考核州县官吏是勤勉还是懈怠。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世宗”“弊”“州县吏藉”“民”“宏谋”,虚词“其”“而”“为”“乃”“以”,再综合对比四个选项,可以发现有两处断句不同,一是“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疏请禁将来”,二是“召见征诘再三申论甚晰”。 A、D两项,若“宏谋”后断开,则“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意思上讲不通,“疏请”意思是“上奏章请求”,为谓语动词,“禁将来”意思是“禁止将来再次发生”,作“疏请”的宾语,“宏谋”作句子的主语,意思是“陈宏谋上奏章请求禁止将来再次发生”,结构完整,意思独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 C项,“再三”修饰的应是“征诘”,其主语是“皇上”,意思是皇上反复追问陈宏谋,而且“申论甚晰”的主语是“陈宏谋”,意思为陈宏谋申述论说十分清断,句意完整,“召见”后与“再三”后应分别断开,排除C项; 再结合本句意思:清世宗知道这个弊端,让他们自首,而在州县吏籍中调查访问会成为扰民之事。陈宏谋上奏章请求禁止将来再次发生,宽恕以往的事情。清世宗召见他,再三追问,陈宏谋申述论说十分清晰,于是清世宗同意了他所上奏的事情,也因此知道他的才能。句子可以断开为:世宗知其弊/令自首/而州县吏藉察访为民扰/宏谋疏请禁将来/宽既往/召见/征诘再三/申论甚晰/乃允其奏/以是知其能。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出“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D项,“后历代沿置,地位高,权力大”说法错误,“太傅”一职秦朝时被废止,汉代复置该职位,且虽然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在天津,他组织百姓清理河道淤泥”分析有误。从文中“在天津……沙沉土高”可知,他只是通过走访找到清理淤泥的方法,然后才疏通了河道,文中并没有提及组织百姓清理。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恒”,经常;“苦”,为……所苦;“劝民种山薯及杂树”省略主语“他”,翻译时注意补齐;“劝”,鼓励;“有奇”还有零头。(2)中省略主语“他”,翻译时注意补齐;“疏”,动词,上奏疏,上奏章;“嚣竞”,为求取功名禄位而喧闹争逐;“多讼”,多爱打官司;“为”,动词,制定;“稽核”,考核办法;“以”,用;“课”,动词,考核。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陈宏谋,字汝咨,是广西临桂人。做生员时,就留心时事,听到有官报送来,他一定借来阅读。自己题写了一句座右铭,为“必为世上不可少之人,为世人不能作之事”。庸正元年举行恩科考试,即世人所说的春乡秋会。陈宏谋在乡试中考取第一名,成为进士,改任庶吉士,被任命为检讨。雍正四年,被任命为吏部郎中。以前监生考取官职时,往往让人代考。清世宗知道这个弊端,让他们自首,而在州县吏籍中调查访问会成为扰民之事。陈宏谋上奏章请求禁止将来再次发生,宽恕以往的事情。清世宗召见他,再三追问,陈宏谋申述论说十分清晰,于是清世宗同意了他所上奏的事情,也因此知道他的才能。陈宏谋在外地任职三十多年,所任职过的行省有十二个。任官时间无论长短,他一定研究民心风俗的得失,以及民间应当兴办的利事和革除的弊端,逐条探求考核,依次兴办。各州县村庄河道,画成图悬挂在墙壁上,环绕着图反复仔细地查看,所处理之事都很有条理。他考察官吏很严格,但进行弹劾时,一定选择他们中尤其不正派的一两个人,这就足使其他人警醒而不敢胡作非为。在云南时,陈宏谋修建七百多所学校,让苗族百姓能够上学,教授他们读书。从那以后边民以及苗族百姓大多能阅读书籍并在科举考试中考取名次,这是陈宏谋教育的结果。在天津时,陈宏谋多次乘坐小船咨询水利(的事情),得到清理淤泥的方法,水流上涨裹挟泥沙前行,引导泥沙从堤岸左边进入,从堤岸右边出来,像这样经过多次,泥沙沉下去,地势增高,沧、景各州全变成了肥沃的土地。在陕西时,陈宏谋招募江、浙擅长养蚕的人指导百姓养蚕,时间长了,获利逐渐显著。高原土地经常为干早所苦,他鼓励百姓种植山薯和杂树,开了二万八千多口水井。建造水车,教给百姓用水车来灌溉。陕西没有水路,陈宏谋命令疏通开凿,往来的人由此感到便利。到了福建之后,年成歉收,米价很贵,内地仰仗台湾的粮食,而商船运载粮食有定额规定。他上奏应该放松海禁来方便百姓。他又上奏章说福建百姓为求取功名禄位而喧闹争逐,多爱打官司,可制定以一月为期限的考核办法,用已结、未结案件的多少来考核州县官吏是勤勉还是懈怠。又进言说福建地少人多,百姓大多出海经商,时间长了,接条例不允许回到原籍。请求审查核实确实是内地百姓或已经去世但其妻妾子女愿意归还乡里的,不论时间长短,允许他们回到原籍,皇上采纳了这个建议。乾隆三十二年,他被授予东阁大学士,兼任工部尚书。三十四年,因病请求告归,皇帝连下诏书慰问挽留。三十六年春,陈宏谋病重,皇上允许他退职,加封他为太子太傅,所享受的俸禄和以前一样。皇上东巡,陈宏谋去天津皇帝所在地觐见。六月,陈宏谋出行到兖州韩庄,在船边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赐给祭祀和丧葬费用,谥号文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书端州郡斋壁① 包拯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 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注】①这首诗是写在广东端州的墙壁之上。包拯时任端州知州(即太守),端州因出产“端砚”而闻名天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直抒胸臆,揭示了全篇要旨,语气坚决严正,言简意赅,为全诗定下基调。 B. 颔联作者以“秀干”“精钢”自比,既是自勉自励,也是自信的表现,很有力度。 C. 颈联运用比喻的手法,“鼠雀”“兔狐”代表社会上贤恶两类人群,对比很鲜明。 D. 尾联写接受史书留下的教训,不给后人以耻笑的把柄。质朴无华,持重刚健。 15. 这首题壁诗,可以认为是包拯自励清操的座右铭,你认为写出了作者哪些为官之道? 【答案】14. C 15. ①为官要清廉无私,奉行直道,操守正直;②为人处世以刚直不阿为准则,宁折不弯,绝不被外力折服;③要除暴安良,铲除这些贪官污吏赖以生存和为非作歹的条件,使其无法逞凶。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整首诗词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C项,“‘鼠雀’‘兔狐’代表社会上贤恶两类人群,对比很鲜明”分析错误,颈联“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中“鼠雀”“兔狐”都指贪官污吏、害民之徒。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分析评价作者在诗歌中的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比如本题题目是“这首题壁诗,可以认为是包拯自励清操的座右铭,你认为写出了作者哪些为官之道”,要求学生说说自己认为诗歌写出了诗人哪些为官之道。然后通读诗歌,全面理解诗歌内容,圈画出能体现诗人为官之道的内容进行分析作答。本诗是写在广东端州(今广东肇庆)郡守府第(俗称宋城红楼)的墙壁上的。包拯曾在端州任知州(即太守)。此诗中包拯就官德问题直接发表了自己的议论。首联“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意思是:端正思想是吏治的根本,刚直的品性是修身的原则。也就是说为官要清廉无私,奉行直道,操守正直。颔联“好木料终成栋梁,好钢材坚强不屈”意思是说:优质的大树终成栋梁之材,柔韧的好钢也不愿枉道而行。也就是说好木料最终会成栋梁,好钢材坚强不屈,为官者为人以刚直不阿为准则,宁折不弯,像好的钢材一样保持自己坚强不,的绝不被外力折服。颈联“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意思是说仓多存粮鼠雀高兴;仓少存粮,鼠雀就不高兴。野无杂草,兔狐发愁;野有杂草,兔狐就不发愁。这里运用互文比喻手法,把贪官污吏、害民之徒比喻成“鼠雀”“兔狐”,为官者要除暴安良,铲除 “鼠雀”“兔狐”这些贪官污吏之流赖以生存和为非作歹的条件,使其无法逞凶。这首诗中诗人所表明的,从原则上说就是追求“清私心”、“讲直道”,充当“秀干”和“精钢”;从实际上说就是坚决不做偷吃公粮的鼠雀,也就是不做用公共财富、民脂民膏养肥自己的贪官污吏。因此,诗人此诗隐含的潜台词是:他出仕为官志存高远,根本不会有对任职地点作肥瘦美恶的计较。根据以上分析,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自己认为诗歌中所表达了诗人哪些为官之道即可。 【点睛】 诗歌类选择题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意思要读懂文章,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在诗歌表达技巧上,主要考核内容主旨表达、情感抒发、诗句作用等。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选择题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把直木做成车轮后,它弯曲的程度是“_________________”,虽然经历曝晒、但不恢复原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下令分等级奖励建言者,其中受到最低等级奖赏的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高》写出诗人的身世之感,其中写疾病缠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白发双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其曲中规 (2). 輮使之然也 (3). 能谤讥于市朝 (4). 闻寡人之耳者 (5). 百年多病独登台 (6). 艰难苦恨繁霜鬓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谤讥、寡、繁霜鬓。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犹记中国海军第二十二批护航编队抵达坦桑尼亚时,当地市民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自2008年底中国海军开展护航行动以来,类似的场景 。护航十年,在帆樯林立的亚丁湾,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以实际行动展现大国担当,助力这片世界上“最危险海域”重新成为“黄金航道”,赢得世界各国的 。 10年间,中国海军已累计派出31批护航编队、100艘次舰艇、67架直升机、2.6万余名官兵,圆满完成了1191批6595艘中外船舶护航任务,103次出访三大洋六大洲的63个国家和地区……一组组数据折射出10年护航的丰硕果实。架起合作之桥,打造和平之海,( )。犹记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一张海军女兵牵着华侨小朋友的照片让无数人 。在她们身边,祖国的战舰屹立如山,撑起一片安宁,“我们接你们回家”7个字掷地有声,也感人肺腑。 十年风雨无阻,十年劈波斩浪,护航行动也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过程中最深刻的足印。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这背后凝结着护航官兵 的付出,也离不开无数人的接续奋斗。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数不胜数 赞不绝口 潸然泪下 夜以继日 B. 数不胜数 交口称赞 潸然泪下 夜以继日 C. 多如牛毛 赞不绝口 泪如雨下 宵衣旰食 D. 多如牛毛 交口称赞 泪如雨下 宵衣旰食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都是让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B. 每一次中国海军的出发,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C. 让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是中国海军每一次出发的目的 D. 中国海军一次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 19.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的的奋起直追,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提供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B. 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我们不仅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C. 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的的奋起直追,我们不仅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提供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D. 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的的奋起直追,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 【答案】17. B 18. D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要求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第一处,数不胜数:意思是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多如牛毛:基本意思是像牛身上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此处是说自2008年底中国海军开展护航行动以来,类似抵达坦桑尼亚时当地市民竖起大拇指表示赞扬的场景很多,数都数不过来,选用成语“数不胜数”; 第二处,赞不绝口:意思是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交口称赞: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此处是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以实际行动展赢得世界各国的异口同声地称赞,选用成语“交口称赞”; 第三处,潸然泪下: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意思是指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多在无法控制情绪时发生。泪如雨下: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此处是说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一张海军女兵牵着华侨小朋友的照片让无数人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选用成语“潸然泪下”; 第四处,夜以继日: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此处与“政务”没有关系,选用成语“夜以继日”。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根据前文“中国海军……架起合作之桥,打造和平之海”以及后文“犹记2015年也门撤侨行动中,一张海军女兵牵着华侨小朋友的照片让无数人潸然泪下”,根据前后主语一致原则,可推断出所要填写的句子主语应该是“中国海军”,A项的主语是“目的”,B项主语是“出发”,C项主语是“让更多人能够安全抵达”,D项主语是“中国海军”,排除ACB三项,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本题,划线句子“从‘一穷二白’时期的‘望洋兴叹’,到以建设强大海军为目标的奋起直追,不仅我们有能力捍卫中国利益,更能够为世界做出优质公共安全服务”,句子存在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的毛病,语序不当,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的时候,第一个分句的关联词要放在主语之后,“不仅我们”应该调整为“我们不仅”,据此可排除AD两项;搭配不当,“做出”与“服务”搭配不当,把“做出”改为“提供”,排除B项,故选C。 【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0.下面是嫦娥四号登月之旅的一段报道,请将其登陆月球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40个字。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后直奔月球而去。12月12日来到月球附近,实施了近月点“太空刹车”,月球的引力也顺利的将探测器吸进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12月30日,在地面工作人员的遥控下,嫦娥四号再次“太空刹车”,进行变轨控制,成功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椭圆环月轨道,为择机着陆做准备。2019年1月3日,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落月准备轨道开始实施动力下降。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只能采用火箭发动机反推的方式反推刹车,减小轨道速度,徐徐下降。在距离月面6---8公里时,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变为垂直下降,为了保证着陆时不会掉进坑里或踩到石头,在距月面100米处它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落脚点。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地形起伏达6000米的预选着陆区——冯·卡门撞击坑。 【答案】近月点太空刹车,进入环月轨道飞行,进入着陆准备轨道(椭圆环月轨道),实施动力下降,短暂悬停后着陆。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提取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指出语段“是嫦娥四号登月之旅的一段报道”,要求“将其登陆月球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通读文段,先在文段中圈画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过程的文字,然后进行压缩,概括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过程。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过程是从第二句开始,“来到月球附近,实施了近月点‘太空刹车’”“进行变轨控制,进入近月点的椭圆环月轨道飞行,为择机着陆做准备”“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落月准备轨道开始实施动力下降”“在距离月面6---8公里时,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变为垂直下降,为了保证着陆时不会掉进坑里或踩到石头,在距月面100米处它开始悬停”“最终,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地形起伏达6000米的预选着陆区——冯•卡门撞击坑”,根据以上信息进行压缩提取,可以得出嫦娥四号先在“近月点太空刹车”,然后“进入椭圆环月轨道飞行”,再“落月准备轨道开始实施动力下降”,“在距月面100米处它开始悬停”,最后成功着陆。再根据题目要求“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40个字”进行辨别,留主舍次,连缀语句,得出答案。 【点睛】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21.用下面的词语或短语组成两副有关中秋节和重阳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意连贯, 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词语。 黄菊倚风 月静池塘 紫门临水 风摇庭幕村酒熟 桐叶影 稻花香 桂花香 中秋:上联_____下联______重阳:上联______下联_______ 【答案】 (1). 中秋:月静池塘桐叶影,风摇帘幕桂花香。 (2). 重阳:黄菊倚风村酒熟,紫门临水稻花香。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撰写对联的能力.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目要求,其次是要领悟对联的含义及对联的拟写规律及样式。解答此题要注重两个方面:①了解两个节日的相关习俗和两副对联的下联描写的具体对象。②从句式、词语结构等角度思考给出的下联的特点。答题时,可先根据节日特点将词语进行分类。如中秋节有赏月的习俗,故“月静”应是描述中秋节的;“风摇”对“月静”,“帘幕”对“池塘”,由此便可得出答案。2.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之时,有登高、喝菊花酒的习俗,故“黄菊”“村酒”是描述重阳节的从平仄、词性对应角度分析,”“稻花香”对“村酒熟”“紫门”对“黄菊”,“临水”对“倚风”。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近期,包括一线城市的许多城市,纷纷出台政策,降低大学生落户准入门槛,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才抢夺大战开始了。有人叫好,但也有人反对,认为抢夺人才终非上策,还是自己培养人才为好。 材料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优惠政策,大量人才纷纷回国报效国家。许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人才储备库,储备了大量后备人才。但也有部分人才因为环境不适合自己、不能尽快得到重用、施展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黯然离去。 材料三:有人认为,人才应该是多元的,普通劳动者也是人才。许多大国工匠在平凡的岗位上创立了非凡的业绩,他们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也有人认为,科学家、工程师一类的人才是人才,才值得尊重,工匠一类的人算不上人才。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尚贤,乃需先育贤 墨子《尚贤》有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可见贤者、人才自古便是城市、国家蓬勃发展的固本基石。当下各省市争谋“尚贤”大计力图抢占人才高地,殊不知“尚贤”不过是眼前之事,而“育贤”才真乃吾国长远之计也。 中国当下虽有经济大国之名却尚未有经济强国之实何也?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产业转型步伐的日益加快与人才市场的供应不足质量欠缺之间的矛盾却是日趋尖锐。发达国家以切断中国高科技来源妄图拖慢中国振兴的脚步但同时也暴露了我国技术创新在诸多领域的严重缺口不免处处受制于人的问题为国人敲响了警钟。然而息息相关的人才培养问题却更是不容小觑:职业教育脱离经济基础难以贡献适应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高校教育尚未企及世界标准难以培养社会急切呼唤的创新型人才而流失海外的高尖人才更是不计其数。天下熙攘人心浮动的学术界更有许多人逐利转行商业投机而无心深钻科研。可见若想尚贤而不先育贤实则难上加难矣。 刘瑜曾在《送你一颗子弹》中写道:“制度固然重要而文化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最有效的因素。”光有优厚的人才引进政策只知开展人才抢夺大战不过是云烟过眼能争一时的发展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需求的是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激励整套体系的不断完善更是崇尚知识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建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匠精神的提出正在是为中国腾飞开垦创新土壤。泱泱中华何缺栋梁?坚守“天眼”至去世的南仁东故宫中潜心文化修复的老师傅互联网界叱咤风云的年轻科研团队他们耀眼的身姿促使国人抬起追名逐利的目光而景仰。但是我们仍需要更多的“贤者”以头脑和双手架起曾沉睡百年的古国缓缓站起终屹立于世界东方!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教育振兴才有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振兴。倡议创新发展战略之声已是振聋发聩学校教育应当摒弃传统模式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大学注重创新思维的培育和个人能力的发展自主研发之势已如弦上之箭企业也应放下靠低端加工暴富之侥幸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稳定的环境。尚贤可以说是同一个人才市场各个城市的瓜分分得了一时可至万世否?而育贤则是扩大人才市场增加人口红利方为万世之上策也。 尚贤,需先育贤;育贤,必先树人;树人,方能兴国;人强方能国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本题给了三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指出近期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许多城市纷纷出台政策,降低大学生落户门槛,抢夺人才,引起人们议论,有人叫好,认为抢夺人才做法对,也有反对,认为抢夺人才不是什么好策略,最好的还是自己培养人才。城市出台政策抢夺人才,是因为人才是城市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拥有大量的人才能促进城市、地方的发展。也说明城市从以前的注重引进项目、引进投资,转变为引进人才,说明人才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引进人才做法虽好,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发展人才缺乏问题。要想从根本解决人才缺乏,就要注重人才培养,自己善于培养人才。第二材料指出我们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海外人才回国报效国家。但是有部分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得到重用、施展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黯然离去。国家出台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国,说明人才的重要。国家要崛起,要强大,也必须要依靠人才。但是人才引进,要有针对性,引进后,要给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不然,引进的人才还会再次流失。第三则材料讲述了人们对人才断定的看法。有人认为人才应该是多元的,普通劳动者也是人才。许多大国工匠在平凡的岗位创立了非凡的业绩,他们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有人认为工匠一类的人算不上人才,科学家、工程师一类的人才是人才。其实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各方各面的人才,对于人才的界定,不能唯学历是论,不是只有高学历的人才是人才,拥有技术的工匠同样也是人才。也就是人才无学历高低之分。三则材料中,“人才”一词反复出现,是要求讨论的核心话题,学生只要能抓住人才的价值、重要性,以及重视人才原因来立意行文,都符合题意。 参考立意: 根据以上分析,具体作文时,可参考以下立意:①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人才是关键;②要注重人才培养;③既要吸引引进人才,更要注意培养人才;④人才虽然重要,引进要理性;⑤引进人才,更要给人才提供施展的空间;⑥如何定义人才;⑦人才不分高低;等等 行为结构安排: 具体作文时,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标题——《尚贤,乃需先育贤》,然后开篇引用墨子《尚贤》篇中名句“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起笔,引出文章中心论点“‘尚贤’不过是眼前之事,而‘育贤’才真乃吾国长远之计也”,然后从“人才缺失”“人才环境”“人才培养”三个方面采取层进式结构,深入论述尚贤,乃需先育贤,最后采用短句排偶指出“尚贤,需先育贤;育贤,必先树人;树人,方能兴国;人强方能国强”,再次文章中心论点,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圆合。 相关素材积累: 1.理论素材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孙中山 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邓小平 要使山谷肥沃,就得时常栽树。我们应该注意培养人才。——约里奥·居里 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天才总应该伴随着那种导向一个目标的有头脑的不间断的练习,没有这一点,甚至连最幸运的才能,也会无影无踪地消失。——德拉克罗瓦 我们说资本主义不好,但它在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方面是非常大胆的。它有个特点,不论资排辈,凡是合格的人就使用,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从这方面来看,我们选拔干部的制度是落后的。论资排辈是一种习惯势力,是一种落后的习惯势利。——邓小平 人身之所重者元气;国家之所重者人才。——《格言联璧》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孙中山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孙中山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清)魏源 人才难得又难知,就要爱惜人才,就要用人不疑。——周扬 人才难得而易失,人主不可不知之——梁佩兰 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袁枚 进君子,退小人,爱人才,申公论。——(宋)范纯仁 机会对于不能利用它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正如风只对于能利用它的人才是动力。——西蒙 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吕不韦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邵谒不重视人才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不重视人才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能用人者,无敌于天下。”未来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较量。我们要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大力重视人才的培养,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 宋陆游《剑南诗稿寄杖锡平老》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怀鲁迅》 生才贵适用,幸勿多苛求。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兴邦在人材。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2.事实素材 骆宾王年少才高骆宾王是初唐有名诗人, 同王勃、 杨炯、 卢照邻一起被称为 “初唐四杰” 。 骆宾王七岁就能写诗,有名的《鹅》篇就是他七岁时的作品: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这首诗生动有趣,白鹅写得有声有色。骆宾王年少才高,才华横溢。后 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的《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名扬天下。连武则天 读了也洗汉曰:“宰相安得失此人。” 徐悲鸿慧眼识抱石 1933 年的夏天,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的徐悲鸿,率领学生到庐 山写生,归来途经南昌。他在南昌的临时住所,接待了来访的青年傅抱石。年青 的傅抱石在小学当代课教师, 生活清苦。徐悲鸿仔细地看了他带来作品——图章 的拓片和画。发现傅抱石是个人才,很有前途。第二天冒雨来到傅家,对傅抱石 说: “您应该去留学, 去深造, 你的前途不可限量。”“经费困难,我给你想办法。”为了傅抱石的留学经费, 徐悲鸿新自去找当时国民党的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以他的声名和自己的一张画,从熊式辉那里争得了一笔经费,让傅抱石去日 本留学。傅抱石后来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事实证明徐悲鸿没有看错人。 莫扎特 14 岁当院士 18 世纪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生于乐师家庭,自幼学习钢琴和小 提琴,6岁随父往德、法、英、荷、意等国旅行演出。8岁时创作了第一批钢琴 曲和交响曲,11岁时开始写作歌剧。有些人不相信少年莫扎特有这样的才能。就散布谣言说: “这些乐曲是 他父亲代写的。”德国波伦音乐学院为辨清真伪,就为此举行了一次特殊考试。把小莫扎特一个人单独锁在一个房间里, 交给他一个密封的纸包, 纸包里有题目, 限他在六个小时之内,按题目谱成钢琴曲。谁知不到半小时,小莫扎特就要求开门。房门打开了,小莫扎特拿着写满音符的谱纸,从容地走出来了。他在半小时之内完成了通常需要6小时到8小时才能完成的乐谱。科学院的院士们惊呆了。波伦音乐科学院决定破格选拔年仅14岁的莫扎特为院士。 巴罗举荐牛顿 巴罗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数学讲座的首任教授。他发了现牛顿是很有才 华的学生, 为了培养他,就把牛顿要到自己身边当助手。经过两年多的认真指导,精心培养,牛顿的科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又过了两年,巴罗眼看自己的学 生在知识、创造性的新理论研究等各方面进步很快,并正在超过自己,感到万分高兴。为了给牛顿创造独立工作和晋升的机会。年仅39岁的巴罗,毅然决定让贤,推荐牛顿当上数学讲座的教授。 科学家的价值 美国一位将军在他的 《现在可以说了》一书中是这样评价著名的德同原子物 理学家海森堡的:“得到海森堡这样的科学家, 足以抵得上德国10个师的军队。”20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阻挠钱学森回祖国,他给美国移 民局的电报中称:“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得太多了,无论在哪,他都抵得上五个师!”掌握了科学技术,就掌握了引领世界潮流的力量。因为科学是一种推 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拿破仑善用人才 拿破仑能够在欧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他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分不开的。他手下的元帅和将军大多年纪较轻: 苏尔特 25 岁因战功卓著升为准将,30岁晋升少将,35岁获得元帅军衔。马尔蒙 26 岁担任驻意大利法军炮兵司令,27 岁任军长和炮兵总监,同样在 35 岁被授予元帅军衔。达乌 28 岁担任远征埃及的骑兵指挥官,30 岁担任驻意大利 法军的骑兵司令。麦克唐纳 33 岁时率军远征意大利,并攻占了罗马,35 岁时又 担任了驻瑞士的法军统帅。在选拨将领时, 拿破仑彻底废除了以出身论英雄的传统观念。 他号召人 人争当将军、元帅。他的许多杰出的元帅都是来自社会下层。来自普通士兵:内 伊元帅是饭店老板的儿子, 拉纳元帅是士兵的儿子,岁尔纳多和勒弗尔元帅都是 由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