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越 新世纪开始以来的诗歌界一直是比较沉寂的。然而,“裸体诗朗诵”等事件的发生打破了诗歌界持续已久的沉寂状态,引发了人们对现代诗命运的又一次思考:诗歌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古人云:“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表达人们的内心情感的。诗歌中蕴含的内心情感绝不是诗人的任意发挥,而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尽管人们可能因为生活境遇的不同而对诗歌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是真正的诗人,他就无法拒绝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生成中的决定意义。‎ 虽然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产生。诗人的生活范围不应当只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与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进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去。对于真正的诗人来说,生活与艺术是统一的,诗歌的情绪蕴藏在深厚的生活土壤中。诗人应当经常地问自己:“我被生活感动过吗?”如果生活感动了诗人,这表明诗人是在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是在真正体验着普通大众的人生。只有生活在感动的世界里,诗人所获得的诗歌情绪才是真诚的,包含了人类普遍的精神追求,而不至于纯粹是一种封闭孤独的自我情绪的宣泄。‎ 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并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是一种情绪升华的过程。诗歌的创作需要饱满的情感。没有丰富的情感就不会产生优美的诗篇。然而,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诗人要在真善美的表达中“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美好的感受”。郭沫若、艾青、穆旦等现代诗人的诗歌之所以能够感动读者,就是因为他们作品中的情绪和感受是经过了诗人的审美超越的。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个人的生存感受就没有价值。相反,那些在与普通大众相互交融的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往往是最接近真善美的,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精神深度的。‎ 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不但是一个情感的把握过程,而且是一个语言的挑选过程。五四新文学革命以后,白话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工具,口语化成为现代汉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然而,现代汉诗的口语化并不是意味着语言的粗俗化。日常口语可以成为诗歌的语言,但是它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现代汉诗的口语化不仅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且也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卞之琳的《断章》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但是诗人却通过日常生活的语言和意象的排列与组合,表达了常人司空见惯却又难以言说的人生体验和情绪。‎ ‎1.下列对“诗歌的本质”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符的一项是(3分)(  )‎ A.从古到今,人们都认为,诗歌在本质上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古人说“诗言志”,就是这个道理。‎ B.人的内心情感来源于生活,诗人的现实生活在诗歌情绪的生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诗歌在本质上就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C.虽然诗歌的本质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达,但诗人要写出好诗,就必须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入到普通大众的精神世界里去。‎ D.诗歌在本质上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只要参加了丰富的现实生活,就一定会写出内涵丰富的好诗。‎ ‎2.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3分)(  )‎ A.真正的诗人,尽管生活境遇不同,而且对诗歌的本质的理解可能也有不同,但现实生活总是决定着他的诗歌情绪的生成。‎ B.真正的诗人应该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生活着,他总是被生活所感动,因而获得的诗歌情绪也总是真诚的。‎ C.因为文学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审美选择的过程和情绪升华的过程,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绝不能全部进入到诗歌的创作中。‎ D.现代汉诗的口语化并不是意味着语言的粗俗化,日常口语必须是经过诗人的审美加工才可以成为诗歌的语言。‎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完成审美超越,就应该对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情绪和感受进行审美选择和情绪升华,让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情感进入诗歌。‎ B.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感受是有价值的,那些在与普通大众相互交融的生活中产生的情绪体验总是最接近真善美、最具有人文情怀和精神深度的。‎ C.诗人在完成诗歌创作中的审美超越时,正确地把握情感固然重要,但第一位的工作还是要准确认真地选择语言。‎ D.要在诗歌创作中实现审美超越的关键,不是诗歌语言的艺术化,而是诗人以诗意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的审美化。‎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10小题。(25分)‎ 文段一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 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是时西边用兵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B.常被发面铜具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士大夫翕然称之 往来翕忽 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风力虽尚劲 5.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 6.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3分) 。‎ 文段二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 李广将军传》,有删改)‎ ‎7.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行十余里,广佯死(佯:假装)‎ B.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暂:暂时)‎ 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将:带领)‎ D.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陈:通“阵”,阵地)‎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广勇猛机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机逃脱。‎ B.李广爱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 C.李广身高臂长,善于射箭,他的子孙和向他学习的人,都赶不上他。‎ D.李广射术高超,在战场上射杀敌人,任何时候都能百发百中。‎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鞭马南驰数十里(3分)‎ ‎ ‎ ‎②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4分)‎ ‎ ‎ ‎ 三、 阅读现代诗歌 ,完成11~16题。(25分) ‎ ‎11.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立”字之前加副词“独”字,表明词人此时很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下面追忆和抒发感慨做铺垫。‎ B.“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十二个字,把词人独立顾盼、意气昂扬的形象烘托如画,并为全词奠定了豪迈的基调。‎ C.一个“看”字总领七句,由虚到实,描绘了词人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D.“层林尽染”四个字,点明经过多次霜打,所有的树林都变(“染”)成了红色。这四个字,对上句“万山红遍”来说,有强调、渲染的作用。‎ E.这首词,通过对湘江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偶 成     ‎ 戴望舒     ‎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12.如果从揭示中心的角度为这首小诗换一个标题,下面四个短语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春天重到      B.凝冰解冻 C.迢遥的梦 D.花儿重开 ‎13.下面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B.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冰结、窒息的生命力。‎ C.诗歌第一节写其中道理,第二节再给出想象中的美好情境,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D.诗歌中“重到”“再看见”“再听见”“重开”等字眼,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 E.不同于《雨巷》的创作明显受到中国古典诗歌与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没有“丁香空结雨中愁”那般的低回徘徊和飘忽凄美,《偶成》的字里行间流露着欣喜、希望与坚定。‎ ‎14.诗人通过抒写“梦”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  。 ‎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 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15.下面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思念是无形的,诗人却把它说成是圆的,这样写形象而又意蕴丰厚,让人联想到中秋的月亮。‎ B.诗人说中秋的月亮“是最亮最圆的”两个“最”字隐含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之意。‎ C.诗人在这首诗中除了表达重阳节对亲人的思念之外,还表达了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想。‎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与本诗感情最为接近。‎ E.诗文最后一句“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运用设问的句式,表达了对离乡背井的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酸楚。‎ ‎16.诗题和诗文中反复提到“我的思念是圆的”,你如何理解?(6分)‎ 答:  ‎ ‎  。 ‎ ‎ 四、阅读唐诗,根据提示,完成17~18题。(9分)‎ 忆王孙 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17.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4分)‎ 答:  ‎ ‎ 。 ‎ ‎18.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它们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试做简要分析。(5分)‎ 答:  ‎ ‎  。 ‎ 五、19.名句默写(10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示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雨巷》中诗人目送丁香姑娘静默地一点点远去,最终以“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她消失在那破落衰败之地的结局。‎ ‎(3)《致橡树》中作者否认了传统的爱情观后提出自己独立平等的爱情观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欣欣然张开了眼。(朱自清《春》)‎ ‎(5)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其五))‎ ‎(8)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六、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曾经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过衡阳的老兵终于在有生之年得以回到魂牵梦绕的衡阳,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 B.霍金在风华正茂之年身患绝症,医生断言他只能活两年,可是他一直坚强地活着,并成为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 C.《沁园春·长沙》中“看”等领字的巧妙运用,既看出了词人创作的思路,更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读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 D.优美的诗歌都富含意蕴,读诗时只有口传心授,一边读,一边思考,才能领会它的意义和道理。‎ ‎2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为小令。‎ ‎22.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沁园春·长沙》的上阕,__①__也是一般的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词人眼中之景,打上了词人鲜明的情感烙印。__②__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__③__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__④__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词人眼中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词人眼光折射出来。 __⑤__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而是热烈、喜人的场面。__⑥__词人要抒发的是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这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尽管 不管 ‎/‎ 还是 之所以 是因为 B ‎ 虽然 尽管 或是 或是 所以 ‎ /‎ C 虽然 无论 还是 或是 ‎/‎ 因为 D 固然 不论 或是 ‎/‎ 因为 因而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新机制运行一年多来,我国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经历了11涨13跌12次搁浅共计36轮。‎ B.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1 2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少数民族项目占总数的34.9%。‎ C.目前京津冀海关一体化、税收一体化等,都在加速推进,作为基础设施、公路和轨道交通的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 D.中国文化如果要走出去,那么,我们就必须充分考虑国际文化市场需求和国内文化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等问题。‎ 七、作文(60分)‎ ‎ 进入高中一个多月以来,我们体验了毛泽东的豪迈、舒婷的独立坚贞和戴望舒的忧郁感伤等等等等,请以“我心中的现代诗歌印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要求:字迹工整,内容充实,体裁明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解析:选D 虽然现实生活是诗歌情绪产生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生活着就会有新的诗歌情绪产生。‎ ‎2、解析:选C 原文是“并不能”而不是“绝不能”。‎ ‎3、解析:选A B项,把“往往”说成了“总是”;C项,原文并没有说第一位、第二位的问题,原文是“不仅是……而且是……”;D项,“不是……而是……”推断错误。‎ ‎4.(3分)A【解析】A.均指“这时”之意。B.名词用作动词,面戴/名词作状语,当面;C.一致/轻快、敏捷;D.崇尚/还,依然。‎ ‎5.(3分)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使用4条以上“/”的,给0分;其他情况,对1处给1分。)‎ ‎6.(3分)因为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每对1处给1分。)‎ ‎7.B 8、A 9、D ‎10.①(李广)用鞭子打马向南飞驰几十里。(“鞭 、南驰”各一分,语境一分)‎ ‎②(李广)估计射不中就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着弓弦之声倒地。(“度、不发、即”各一分,语境一分)‎ ‎11.解析:选AC A项,“词人此时很孤独,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误,原文仅仅是说毛泽东独自游览,而非孤独。无中生有。C项,“由虚到实”错,应为“由实到虚”。‎ ‎12.答案:C ‎13.解析:选CD C项,应为“诗歌第一节写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给出其中道理”;D项,“隐含有生命循环的悲观意味”不对。‎ ‎14.参考答案:通过抒写灿烂的笑容、明朗的呼唤这些“梦”会像花一样重开,来表达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 ‎15.解析:选CE C项,应为“中秋节”;E项,应为“运用反问的句式”。‎ ‎16.参考答案:诗人将抽象的无形思念寄托于八月有形的中秋之月上,是诗人对幸福的期盼,对亲人团聚的希冀。(2分)因为只有此时此景在内心才会生发一种团圆之意,把思念化作一轮明月来传递。(2分)可说是见景生情、寄情于景。(2分)‎ ‎17. 词中写到的芳草、杨柳、杜宇、梨花,无一不是中国雅文学中的基本意象。(2分)“柳”同“留”谐音,表示离别。杜宇:即杜鹃鸟,鸣声凄厉,好象在劝说行人“不如归去”。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2分) ‎ ‎18. 不同(1分)杜诗抒发游子思亲。清明在古代习俗里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又遇雨,心中自然生出愁绪,伤感不已。(2分)李词抒写春闺相思。见芳草而念王孙 ‎ ,登楼眺望而不见伊人归来。眼前雨打犁花,窗外杜宇声声。春色恼人,动人愁思。(2分)‎ ‎19.(1)粪土当年万户侯 (2)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4)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  (5) 四面边声连角起 (6)水面初平云脚低 ‎ ‎(7) 欲辨已忘言 (8)梦回吹角连营 ‎ ‎20.解析:选D 口传心授:师徒之间通过口头讲解和内心领会来传授知识、技能等。A项,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B项,风华正茂: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C项,掷地有声:形容话语豪迈有力。‎ ‎21.解析:选D 91字以上为长调,《沁园春》为长调。‎ ‎22.解析:选C 解答此题要注意关联词语的搭配,如与第一句中的“但”搭配的应是“虽然”;与第②处横线后的“是”搭配的应是“还是”,故③处应填“还是”。‎ ‎23.解析:选B A项,宾语残缺。“36轮”后缺少宾语“调价周期”。C项,“基础设施、公路和轨道交通”并列失当,不合逻辑,前者包括后两者。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前面,应改为“如果中国文化要走出去,那么,我们就必须充分考虑国际文化市场需求和国内文化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等问题”。‎ ‎【参考译文】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参考译文】李广将军,陇西成纪人。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 四年以后,李广由卫尉被任为将军,出雁门关进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军队,并生擒了李广。单于平时就听说李广很有才能,下令说:“俘获李广一定要活着送来。”匈奴骑兵俘虏了李广,当时李广受伤生病,就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李广假装死去,斜眼看到他旁边的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一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飞驰数十里,匈奴出动追捕的骑兵几百名来追赶他,李广拿起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才能逃脱。‎ 李广很廉洁,得到赏赐常常分给部下,饮食与士卒在一起。李广带兵,每到缺粮缺水的地方,士卒不全喝过水,他不到水边去;士卒不全吃过饭,他不吃饭。他待人宽厚不苛刻,士卒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出力。李广身材高大,臂膀象猿一样,他的善射也是天赋。虽然子孙或别人向他学,但谁也不能赶上他。李广口舌笨拙很少说话,与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阵势,比赛箭射的远近,饮酒专以射箭作游戏,一直到死。他射箭的办法是,见到敌人逼近,不在几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一发箭敌人立即应弦倒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